甘薯浙薯13品种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薯浙薯13品种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摘要通过观察浙薯13生育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甘薯;浙薯13;特性;栽培技术

浙薯13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采用“浙3481”和“浙255”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于1994年配组杂交,开始选育,1999年开始提供生产试种、示范,并参加国家长江流域大区区试,2002年通过国家区试,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试验,该品种具有高产、高干物率和高淀粉率,且食用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1 产量与效益

浙薯13鲜薯产量较高,1998年和2000年,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进行的浙薯13品比试验,均以徐薯18和南薯88为对照,浙薯13平均鲜薯产量44 832kg /hm2,比徐薯18增产34.31%,比南薯88减产2.13%;薯干平均产量16 384kg /hm2,比徐薯18增产55.33%,比南薯88增产25.12%;淀粉平均产量10 536kg /hm2,比徐薯18增产70.62%,比南薯88增产33.79%。2000年全省6点品比试验,浙薯13鲜薯平均产量36 502kg/hm2,比当地主栽同类品种增17.59%。2001年,我市品比试验结果,浙薯13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达到45 960kg /hm2和16 546kg/hm2,比对照徐薯18分别增产12.65%和15.87%。2002年,多地试种示范,浙薯13平均鲜薯产量分别达到45 430kg/hm2。据调查,浙薯13普遍表现为鲜薯产量接近于高产品种南薯88,但薯干产量浙薯13高于南薯88;无论是鲜薯产量,还是薯干产量,浙薯13均高于同类的高淀粉品种徐薯18和浙薯1号。

浙薯13种植的经济效益也相对较高。据试验、调查,浙薯13大田一般产量30 000~33 750kg/hm2,销售价格0.36元/kg,产值10 800~12150元/hm2,而当地主栽品种浙薯1号一般产量22 500kg/hm2,粉丝厂收购价格为0.32元/kg,产值7 200元/hm2,种植浙薯13可增加产值4 275元/hm2。如果加工成甘薯粉丝,则浙薯13可产粉丝6 800kg/hm2,而浙薯1号只有4320kg/hm2,种植浙薯13可多产粉丝2480kg/hm2。若粉丝价格按4.5元/kg计算,则可增加产值11 160元/hm2,效益十分显著。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基本特征

浙薯13叶色深绿,叶片较大,心形带齿,茎蔓绿色,蔓长280cm左右,属长蔓品种;平均单株结薯数2.7个,大中薯率80%以上,结薯集中,薯型纺锤型,薯皮紫红,薯肉桔黄。生育期135d以上,为晚熟甘薯品种。

2.2 品质优,商品性好

浙薯13紫红皮,桔黄肉,食味甜粉,粗纤维少,口感细腻,每1OOg鲜薯中胡萝卜素含量为1.52mg;薯型长纺锤型,表皮光滑,无纵沟,无裂薯,外形美观,适宜于作为优质食用品种鲜销。此外,采用浙薯13加工成的薯脯,色泽红润,透明度好,甜度高。

2.3 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高,淀粉加工性能优良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测试中心”测定,浙薯13干物质含量35.8%,淀粉率21.96%。生产上随生育期和土壤特性不同,一般干物率在330%~38%之间。据测定,浙薯13的湿淀粉(可做粉丝精淀粉)率为38.3%,分别比当地主栽的浙薯1号和红红1号高6.3和8.3个百分点。淀粉率和干物率为目前浙江省主栽品种中最高,比同类型的徐薯18高3个百分点以上。经浙江大学测定,浙薯13淀粉颗粒粒径较大,淀粉沉降快,易于分离提纯。淀粉褐变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低,褐变度比徐薯18低32.58%,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徐薯18低54.49%,产出的淀粉白度优于徐薯18。因此,浙薯13不仅适宜于作为优质食用品种鲜销,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淀粉加工用品种。

2.4抗病性

据各地试种,浙薯13田间抗性好,薯块和植株未发现黑斑病、蔓割病等症状,据长江流域薯区区试黑斑病指定检测单位江苏省农科院室内黑斑病接种试验表明,病斑直径1.15cm,为中抗品种。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尽可能选择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并通过深翻、高垄,使土壤水、气协调,增进微生物的繁殖活动,加速肥料分解,促进薯苗生长、薯块增多和膨大。

3.2 培育壮苗

一般宜于3月中、下旬开始采用小拱棚加地膜二层或单层地膜覆盖保温育苗方式。以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皮色鲜亮、表面光洁、无破损、无病虫害的薯块作种薯。选择通风向阳、肥力好、管理方便的地块做苗床。用腐熟栏肥做基肥,

并与床土充分拌匀,平整床面,畦宽1.5m、高O.16~0.25m,四周开好排水沟。薯块斜放,头尾方向一致;顶部向上,尾部向下;上部平,下部可不平;大薯在中,小薯在外;排种密度为薯块之间间隔3~5cm;大田用种量225kg/hm2左右。排好后浇稀粪水再覆土3cm,然后搭棚盖膜。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床温28~30℃;出苗后控制床温在25℃左右。如膜内温度超过35℃,要通风散热。种薯萌发后浇稀人粪尿;苗高1O~13cm时用人粪尿或复合肥第二次浇施;以后是剪一次苗,施一次肥。

3.3 根据不同的用途,确定合理的生育期

以淀粉加工为主的,以产量高、淀粉率高为主攻目标,可采用大棚育苗,地膜覆盖提早扦插,地处浙江中部沿海地区的台州,一般最早可在4月中旬栽插,全生育期可达190d以上,尽可能发挥其增产和干物率高的潜力;以食用鲜薯销售和烤薯加工为主的,则其扦插期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全生育期130—140d,此时鲜薯一般产量可达37 500kg/hm2,干物率33%~36%,薯块个头匀称,外形好,食味最佳,储藏性较好;以繁种为目的栽培的,则扦插期以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好,此时鲜薯一般产量可达22 500kg/hm2,干物率32%,储藏性最佳。此外,扦插密度以4.8万株/hm2左右为宜,早扦插、肥力水平高的,密度宜稀些,迟扦插、肥力水平低的,密度宜高些。

3.4 合理施肥

本品种为长蔓品种,施肥不当,容易导致地上部分生长过旺。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土壤肥力条件和生育期长短,除增施有机肥外,施肥应以钾肥为主,一般施肥量为尿素180-.270kg/hm2,钾肥270~300kg/hm2,磷肥225~300kg/hm2。

3.5 加强田间管理

栽插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封垄前适时中耕除草,结合土壤晒白,使土壤疏松通气,上干下湿,增强抗旱能力。遇旱时,有条件的,则以灌水抗旱,以能湿透畦心为宜,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造成畦面板结。同时,要注意对卷叶螟、斜纹夜蛾及地老虎等害虫的防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