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至真要大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课件
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实践
与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结合
通过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检测等手段相结合,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准确和客 观的依据。
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阐述的治则治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 治疗效果。
对未来的展望与启示
深入研究与发展
《素问至真要大论》作为中医理论的经典之作,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未来可进一步挖掘其深层次的理论价值和 临床意义。
对全球医学的贡献
随着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将为全球医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 示和借鉴。
CHAPTER 06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争议 与批判
历史上的争议与批判
争议
历史上对《素问至真要大论》的争议主 要集中在对其内容的理解与解释上。由 于该文献的语言较为晦涩,且涉及中医 理论体系,因此对其内容的解读存在分 歧。
经络系统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 络系统,负责气血运行和 信息传递。
脏腑经络与疾病
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会导 致各种疾病,通过调整脏 腑经络可以治疗疾病。
病因病机理论
六淫七情
风、寒、暑、湿、燥、火 六淫和喜、怒、忧、思、 悲、恐、惊七情是常见的 病因。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 的基本物质,其运行失常 会导致疾病。
其他贡献
除了《素问至真要大论》,张仲 景还著有《伤寒杂病论》、《金 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
书籍影响与地位
影响
作为中医理论的经典之作,该书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中国医学史上的“四大经典”之一。
地位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是中医学习和研 究的重要参考书籍。
病机
病机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和机理。
《素问·至真要大论》总结归纳了脏腑病机和六气病机,被后世称为“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邪正盛衰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病机《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指以邪气亢盛为主,而正气未衰,正邪激烈相争,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太过、亢奋、有余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变。
虚,以正气虚损为主,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正邪难以激烈相争,出现一系列以虚弱、衰退和不足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
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
多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病证日久,耗伤人体的精血津液;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致使正气脱失的病变。
(2)虚实变化1)虚实错杂:①虚中夹实:即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
如脾虚湿滞病变,即是由于脾气亏损,运化无力,而致湿自内生,阻滞中焦所致。
临床上既有脾气虚弱的神疲肢倦、食少、食后腹胀、大便稀等症状,又兼见湿滞的口黏、舌苔厚腻等。
②实中夹虚:即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变化。
如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热邪耗伤津液,可形成邪热炽盛兼津液损伤之证。
【精】至真要大论
•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凡由风邪引起的肢体 震颤、头晕目眩之证,都与肝脏有关。因肝为风 木,主疏泄、藏血,一旦气机失调,就会导致风 病发生。风有虚实之分:虚则肝阴亏虚,头目失 养而致头晕目眩,肝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手足 颤动;实则肝郁化火,神魂失藏而致头痛目赤, 热极生风,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抽搐。
直,牙关紧闭等。项强,颈项强直,转动不灵 此处当指肺热叶焦而致的肺痿,以及阳明脉虚血少、宗筋失养而致的肢体枯痿。
(4) 肿满:即肌肤肿胀,腹部胀满。
。湿热损伤筋脉,故见此证,如《素问 生气 (4) 肿满:即肌肤肿胀,腹部胀满。
(19)澄澈清冷:形容水液清稀透明而寒凉。 (16)胕肿:皮肉肿胀溃烂。
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 (20)暴注下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急剧的腹泻。
的水湿停滞、浮肿胀满之证,都与脾脏有 此处当指肺热叶焦而致的肺痿,以及阳明脉虚血少、宗筋失养而致的肢体枯痿。
关。因脾主运化,一旦水湿停留,就会导
致湿病的发生。湿有内外之分:外则寒邪
困脾,水湿四溢而致肌肤浮肿;内则脾阳 不足,痰饮聚腹而致中焦胀满。
•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 心。
• (5)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大凡热病,神 志昏乱,肢体抽搐,大多与火邪有关。瞀 ,昏糊也。瘛,抽搐也,《素问.玉机真脏 论》云: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人瘛。 又高 世轼曰:火,旧本讹心,今改。诸痛痒疮, 皆属于手少阳三焦之火。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7,“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凡出现四肢厥冷、
二便失常之证,都与下焦有关。厥指阴阳之气不 相顺接,轻则四肢发凉,重则昏不知人,有寒、 热、煎、薄、大厥之别;固指小便不通或大便秘 结;泄则小便失禁或大便泄泻。尽管病因有多种 ,但均与下焦关系密切。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凡出现肢体枯痿、气喘 发呕之证,都与上焦有关。痿分皮、肉、脉、筋 、骨五种,分属五脏。此处当指肺热叶焦而致的 肺痿,以及阳明脉虚血少、宗筋失养而致的肢体 枯痿。喘有虚实之分:虚有肾阳虚衰,肾不纳气 ,实由邪壅于肺,失于宣肃,皆可致咳喘上气; 呕由寒滞中焦,胃气上逆而致呕吐或咳呕并作。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方法探索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方法探索
《素问·至真要大论》是黄老思想家早期的重要著作。
这部著作清晰地展示了黄老的经典理论,他的理论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可以划分为病机学和诊疗学。
此外,这本书还把很多中医思想穿插在内容里,如知识积累,实践操作,病因假说等,为中医病机学和诊疗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探索,以“权威发现”式的方法提出了概念。
它把传统医学的思想和当时新兴的学术观念相结合,将医学概念深入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在讨论发病机制的时候,以“阴气活动致病”的观点为主线进行探索。
“阴气”经典观念源于古老的人类医学思想,黄老把这种历史沿革中提出的观念重新整合了一遍,从而把它置入新的发展轨道。
《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病机应综合变化,既有內在的,又有外在的。
而病源的变化,一般分为六种情形:神氣变化,饮食变化,环境变化,生活习惯变化,心理变化,职业变化等。
此外,从改善体质的角度出发,《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要正气、补虚,调节阴阳气机,支配五脏六腑等诊疗方法。
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采取“权威发现”式的病机探索方法,综合运用传统经典理论和新学术观念,从“阴气”经典观念出发,把历史沿革中的观念重新整合,重视全方位的变化,以正气、补虚、调节阴阳气机等改善体质为重点,为中医病机学和诊疗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
《黄帝内经》试题单选题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肝”的病证为( C )A.诸热瞀瘛B.诸痛痒疮C.诸风掉眩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2、《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A.取之热B.取之寒C取之阳 D.取之阴3、《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A.胸中之府B.血之府C.髓之府D.肾之府4、《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肺”的病证为( D )A.诸热瞀瘛B.诸痛痒疮C.诸躁狂越D.诸气膹郁5、《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B )A.气缓B.气上C.气消D.气乱6、《素问•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A )A. 伤藏B.伤上C.伤下D.伤脉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C )A.外感风寒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C.外感热病的总称D.外受寒邪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B )A.心B.肝C.脾D.肺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A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B.其下者,引而竭之C.因其重而减之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10、《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喜则(A )A.气缓B.气下C.气消D.气乱11、《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 C )A.夜半B.日中C.平旦D.黄昏12、某未婚女青年,形体瘦弱,头昏目眩,心悸,面色萎黄,唇舌甲色淡白五华,月经闭止数月,脉象细弱。
对此闭经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正确的治疗当用下列何种方法( B )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13、《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心和则( B )A.鼻能知香臭B.舌能知五味C.目能辨五色D.口能知五谷14、《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虚里”可测候( D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15、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治法( A )A.寒的症状者用四逆汤B.寒的症状者用白虎、承气辈C.腹胀用四君子汤D.火旺用知柏地黄丸16、《素问•举痛论》所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 C )A.经脉B.心包络C.五脏D.六腑17、《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是( B )A.中气外泄B宗气外泄 C.阳气外泄 D.营气外泄18、《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的“能”是指(C )A.能力B.能够C.耐受D.开始19、《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其中“工”是指( D )A.病人B.疾病C.医生D.医生的治疗措施20、《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肾和则( B )A.鼻能知香臭B.耳能闻五音C.目能辨五色D.口能知五谷21、《素问•五脏生成》:诸髓者,皆属于(C )A.节B.心C.脑D.目22、根据《素问•痹论》所论述痹证的发病,春季感受风寒湿邪将发生( A )A.筋痹B.脉痹C.骨痹D.肌痹23、《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标本”是指( D )A.正气和邪气B.病人和医生C.先病和后病D.病人的神机和医生的治疗措施24、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虚的症状是( B )A.恐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C.腹胀经溲不利D.笑不休25、根据《素问•痹论》所述“皮痹不已”,复感受风寒湿气则发生何痹( D )A.肝痹B.心痹C.脾痹D.肺痹26、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 D )A.先病而后逆者B.先逆而后病者C.先寒而后生病者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27、《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卧伤(D )A.血B.肉C.骨D.气28、《素问•痹论》认为,何邪偏胜其痹易已( B )A.寒邪胜B.风邪胜C.湿邪胜D.热邪胜29、《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坚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A.除之B.散之C.攻之D.削之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反映了( C )A.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B.阴阳的制约关系C.阴阳的转化关系D.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31、《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B )”A.补之B.行之C.攻之D.决之32、《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应(A )A.十去其六B.十去其七C.十去其八D.十去其九3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D )A.粪便和尿液B.水道中的阴液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D )A.腹泻如水B.肠鸣泄泻C.下利不爽D.下利完谷不化35、《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肾是( D )A.先天之本B.后天之本C.罢极之本D.封藏之本36、根据《素问·举痛论》原文,引起“呕血及飧泄”的原因是( B )A.寒B.怒C.思D.热3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急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 C )A.行之B.平之C.缓之D.散之38、《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中“神明”的意思是( B )A.阴阳不测之谓神B.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C.脏腑的功能活动D.清静机灵,谓之神明39、《素问•举痛论》论述的“后泄腹痛”,是因寒邪客于( A )A.小肠B.大肠C.脾D.胃40、《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是寒邪稽留于( A )A.经脉B.肌肉C.脏腑D.关节4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其中“壮火”、“少火”的本义是( A )A.药食气味纯阳与温和之别B.人体阳气亢盛与平和之别C.病理之火与生理之火的区别D.邪火与正气之别42、据《灵枢·营卫生会》篇,卫气在人体的循行规律是什么( B )A.昼行于阴、夜行于阳B.昼行于阳、夜行于阴C.昼夜循行二十五度D.昼行于上部、夜行于下部43、《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中“变化”是指( D ) A水谷变化为精气 B.糟粕变化成形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D.食化而变粪44、《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A )A.血B.肉C.骨D.气45、《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A.胸中之府B.血之府C.髓之府D.精明之府多选题1、据《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述,下列情况中,当先治其标的是( CDE )A.先寒而后生病者B.先病而后生寒者C.小大不利D.先热而后生中满者E.先病而后生中满者2、《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涉及筋病的条文有( ABCDE )A.诸风掉眩,皆属于肝B.诸热瞀瘛,皆属于火C.诸痉项强,皆属于湿D.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E.诸暴强直,皆属于风3、《素问·至真要大论》属于风寒湿的病证有( CDE )A.诸湿肿满B.诸风掉眩C.诸暴强直D.诸病水液,澄沏清冷E.诸痉项强4、《灵枢·本神》认为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或实可出现( ABCD )A.腹胀B.四肢不用C.五脏不安D.经溲不利E.少气5、《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论秋季的正常脉象是( BE )A.浮B.下肤C.在肤D.中衡E.蛰虫将去6、《灵枢·本神》认为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或实可出现( ABCD )A.鼻塞不利B.少气C.喘喝D.胸盈仰息E.经溲不利7、《灵枢·决气》篇指出,血脱的主要表现是( BC )A.目不明B.色白C.夭然不泽D.耳聋E.胫痠8、据《素问·咳论》所述,肺咳形成的原因是( AC )A.外邪伤皮毛,内合于肺B.心火灼伤肺金C.寒冷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肺D.肾水上泛于肺E.风热外袭9、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内容,下列哪项属于反治法( CDE )A.真寒假热,治以四逆汤B.真热假寒,治以白虎汤C.气虚便秘,治以补中益气汤D.热结旁流,治以大承气汤E.阴虚火旺,治以六味地黄丸10、《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平旦”的原理是( ABCD )A.阴气未动B.阳气未散C.饮食未进D.气血未乱E.病人配合11、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内容,下列哪项属于正治法( ABCE )A.坚者削之B.客者除之C.微者逆之D.甚者从之E.结者散之12、《灵枢·玉机真脏论》所述“五虚”是指(ABE )A.脉细B.皮寒C.前后不通D.闷瞀E.饮食不入13、《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属于五脏的有( ABCDE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胀腹大D.诸气膹郁E.诸痛痒疮14、《素问·脉要精微论》阐述的有:夫脉者,血之府也(ABCDE )A.长则气治B.代则气衰C.数则烦心D.涩则心痛E.短则气病15、《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煎厥的症状是( BC )A.体若燔炭B.目盲不可以视C.耳闭不可以听D.烦则喘喝E.小筋弛长《伤寒论》试题单选题1、气喘,咳痰清稀,宜服用哪方(D )A.麻黄汤B.桂枝加杏子厚朴汤C.桂枝汤D.小青龙汤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适用于(C )A.气血损伤惊悸证B.心阳虚烦证C.心阳虚惊狂证D.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证3、下列哪方可以治疗少阴热化证(B )A.桃花汤B.猪苓汤C.麻黄细辛附子汤D.吴茱萸汤4、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吴茱萸汤的主治证(D )A.胃中虚寒,食谷欲吐B.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C.少阴吐利,手足逆冷D.胃虚停饮,心下痞硬5、炙甘草汤证的病机是(D )A.发汗太过,损伤心阳B.心气不足,气血虚少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D.心阳不振,心阴不足6、五苓散证之“消渴”的病机是(A )A.水停下焦,气不化津,津不上承B.外邪入里化热,伤津耗液C.发汗太过,耗伤津液,胃中干。
至真要大论2
三、阳虚阴虚之治 病热者→寒之而热→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病热者→寒之而热→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寒之而热 病寒者→热之而寒→ 病寒者→热之而寒→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四、寒、热证治疗
病证 真热 热 假热 虚热 真寒 寒 假寒 虚寒 治 热者寒之, 热者寒之,治热以寒 热因热用 有病热者,寒之而热: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有病热者,寒之而热: 寒者热之, 寒者热之,治寒以热 寒因寒用 有病寒者,热之而寒: 有病寒者,热之而寒: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法
一、正治法
治则 微 者 逆 之 具体治法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坚者削之 客者除之 劳者温之 结者散之 留者攻之 燥者濡之 含 寒证用温热药 热证用寒凉药 削伐法治疗坚硬肿物 外邪侵犯,当驱除 外邪侵犯, 劳则伤气, 劳则伤气,用温补品 邪气内结用消散法 实邪停留, 实邪停留,用攻逐泻下法 津液亏乏, 津液亏乏,用濡润之品 义 举 麻黄汤治表寒 白虎汤治里热 鳖甲煎丸治疟母 羌治胜湿汤治痹证 补中益气汤治劳倦伤脾 半夏厚朴汤治梅核气 抵当汤治瘀血 清燥救肺汤治燥咳 例
二、反治法 治则 具体治法 热因热用 甚 者 从 之 先 其 所 因 含 义 举 例
用热性药物治疗真 寒假热证 用寒性药物治疗 于内的泻利证
通脉四逆 汤治疗 戴阳证 白虎汤治 疗脉滑 而厥之里热证 补中益气 汤治疗 脾虚大便不通 大承气汤 治疗 “ 热结旁流” 热结旁流”
【原文】 原文】 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 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 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 反治,从多从少,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 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 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 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 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 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 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 必已。帝曰: 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 必已。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 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 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 则其道也。 则其道也。
病机十九条记忆法 速记
病机十九条记忆法速记1、《素问·至真要大论》要求我们:在诊断疾病的时候要:“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 因此每一个为医者必须熟记病机十九条,但又难于记忆,现在背下了,过几天又记不起来。
2、我的记忆方法是:口诀:“五脏上下风寒湿,火五热四要记牢。
” ·五脏病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上下病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风寒湿病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火病机五: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热病机四: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归纳起来是:“五脏上下风寒湿,火五热四要记牢。
”。
素问.至真要大论
经典选讲素问.至真要大论(节选)》宜章县中医医院范和平副主任医师【原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子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其始则同,其终则异。
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帝曰:善。
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子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
帝曰:善。
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土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解析]串讲原谅以前,先要明确两个概念,逆治(或称正治法)和从治法(或答反治法)。
逆治法指的是逆疾病证象而治,即所选药物的属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反。
适用于病情轻浅而单纯无假象的疾病。
从治法指的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
适用于病势较重、病情复杂并出现假象的疾病。
原文第一段的所有治法中全部讲的是逆治法,然而只有“甚者从之”例外,讲的是从治法。
按下来我们将一一论述,第一段主要讲的是逆治法,第二段讲从治法。
逆治法即“微者逆之”适用于病情较轻或是病证比较单纯不复杂的病证。
此处不仅小病轻病答为“微” ,若是病重俚没有再现分钟的也称为:“微”。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即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
中药具有寒热温凉的偏性,而其之所以能治病,正是以其偏性来纠正人体脏腑阴阳寒热虚实之偏,从而使人体的气血阴阳恢复协调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而用温热的药物治疗服盛的寒证,以寒凉的药物治疗阳盛的热证。
十三、素问·至真要大论---黄帝内经
4,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躁狂越, 火性主动,火邪伤人,扰乱心神, 火性主动,火邪伤人,扰乱心神,则躁 动不宁,狂言骂詈,殴人毁物, 动不宁,狂言骂詈,殴人毁物,失于常 态. 5,诸病月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 ,诸病月付肿,疼酸惊骇, 火 火热毒邪郁滞营血,灼腐血肉, 火热毒邪郁滞营血,灼腐血肉,令患处 红肿溃烂,疼痛或酸楚,心神不宁. 红肿溃烂,疼痛或酸楚,心神不宁.
(二),六淫病机 火 火 1,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热瞀瘛, 火邪伤人则发热; 犯于神明则昏冒; 火邪伤人则发热 ; 犯于神明则昏冒 ; 灼烁阴液, 筋脉失养, 风火相煽则抽搐. 灼烁阴液 , 筋脉失养 , 风火相煽则抽搐 .
2,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 邪热郁闭,不得外达,反致阳盛格阴, 邪热郁闭,不得外达,反致阳盛格阴, 火极似水之假象,故见鼓颔战栗, 火极似水之假象,故见鼓颔战栗,口噤 不开之症.(此条为辨寒热真假之要) .(此条为辨寒热真假之要 不开之症.(此条为辨寒热真假之要) 3,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 火热逼迫,气逆上冲,而发呕吐, 火热逼迫,气逆上冲,而发呕吐,呃 逆等症. 逆等症.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求之,无者求之(病机十九条具局限性) 求之,无者求之(病机十九条具局限性) (五),辨别虚实:盛者责之,虚 ),辨别虚实:盛者责之, 辨别虚实 者责之. 者责之. (六),总结辨证程序 ),总结辨证程序 病症→病因 病位 病性→类型 病症 病因→病位 病性 类型 治疗 病因 病位→病性 类型→治疗
风 风 诸暴强直,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风气善行,伤人疾速,病呈暴作. 风气善行,伤人疾速,病呈暴作.风 邪中络则头项强直不舒,口眼歪斜等. 邪中络则头项强直不舒,口眼歪斜等. 寒 寒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寒邪传里,伤及阳气,气化功能减弱, 寒邪传里,伤及阳气,气化功能减弱, 而致小便清长,大便稀薄, 而致小便清长,大便稀薄,呕吐清水等症 .
《内经》第17讲 素问·至真要大论
(三)论平衡阴阳,是治“求其属”的基本 原则。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阴虚阳亢而生虚热
“取之阴” —滋肾阴 —六味地黄丸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益火之源,以 消阴翳—阳虚阴盛而生虚寒
“取之阳”—补肾阳 —附桂八味丸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正治法、反治法?举例说明? 2、怎样理解“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
病例
返回结构图
返回
(5)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一般表现为疼痛、瘙痒这样的疮疡,多 属于心的病变。
心火亢盛,化腐成脓 心的病变
心血不足,血燥生风
病例
返回结构图
返回
(6)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一般厥逆的病证,以及二便不 通或失禁的病证,多属于下焦元气 的病变。
肾阳虚衰
肾气虚而厥逆 膀胱气化不利 肾气不固则泄
这些方剂,不仅有其历史意义,而且其中某些方剂,现在还有 其实用价值,特别是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法
含义: 逆疾病的征象而治。 逆治
适用 “微者逆之”,适用于病轻或虽重而病
: 范围
情单纯无假象的疾病,所选药物的属性 与疾病征象相反。
寒者热之 ----治寒病用温热法。 热者寒之 ----治热病用寒凉法。
因病制方
四君子汤 :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 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 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 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
制方 法则
《内经》十三方
1. 《素问·汤液醪醴论》: 汤 液 醪 醴
2. 《素问·腹中论》:
鸡矢醴
3. 《灵枢·痈疽》:
翘饮
4. 《素问遗篇·刺法论》: 小 金 丹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伤寒杂病论
明《万病回春》
大凡头眩者,痰也 清晕化痰汤 治头目眩晕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川芎 白芷 羌活 枳实 南星 防风 细辛 黄芩。 气虚,加人参 白术; 有热,加黄连; 血虚,加川芎 当归 生姜
肥人头眩者,属气虚湿痰也 四君子汤 治气虚湿痰头眩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芪 川芎 陈皮 半夏 天麻 桔梗白芷 当归 甘草 生姜 枣
黄芩、白术、陈皮、竹茹和中止呕。俟症状缓解后, 加山萸肉、枸杞子、百合等,以增大滋补肝肾之比重, 乃阴中求阳也。
谢 李某 肾精
海 女 亏耗
洲 38岁 髓海
医
不足
案
李 瞿某 肝阴
斯 男 血不
炽 35岁 足
医
阳亢
案
生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桑叶 磁石 女贞子 黑芝麻 + 山萸肉、枸杞子
百合 黄芩 旱莲草 白术 陈皮 竹茹
菊花 刺蒺藜 蚕砂 防风 川芎 + 钩藤 全蝎 天麻
余少读景岳之书,专主补虚一说,遵之不 效。再搜古训,然后知景岳于虚实二字,认得 死煞,即于风火二字,不能洞悉其所以然也。
河间以火风立论也。 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 《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 …… 如钩藤、玉竹、菊花,天麻柔润熄风之品 ,无不可于各方中出入加减,以收捷效也。
予尝治大虚之人,眩晕自汗,气短脉 微,其间有用参数斤而愈者,有用参十数斤 而愈者,有用附子二、三斤者,有用芪、术 熬膏近半石者,其所用方,总不离十全、八 味、六君子等。惟时破格投剂,见者皆惊, 坚守不移,闻者尽骇,及至事定功成,甫知 非此不可。
处方:半夏9克 天麻9克 白术12克 茯苓10 克 白芍12克 钩藤12克(后下) 杭菊花12克 枳实 10克 陈皮9克 竹茹12克 生姜3片 大枣3枚 甘草5 克
《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译文要点
《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译文|要点《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
本篇先述疾病和气候的密切关系,再述五味在治疗中的作用和六气五行的配合原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作者:佚名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
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帝曰:愿闻其道也。
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阳司天,其化以寒。
以所临藏位,命其病者也。
帝曰:地化奈何?岐伯曰:司天同候,间气皆然。
帝曰:间气何谓?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主岁者纪岁,间气者纪步也。
帝曰:善。
岁主奈何?岐伯曰: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间气为动化。
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
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黅化,间气为柔化。
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
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气为素化,间气为清化。
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间气为藏化。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帝曰: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
风化之行也,何如?岐伯曰:风行于地,所谓本也,余气同法。
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故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此之谓也。
帝曰:其主病何如?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
帝曰:先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
帝曰:司气者何如?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
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帝曰:岁主藏害何谓?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
三.分析病机旳注意事项
1、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2、强调详。
3、必先五胜
《医学纲目》:“总结一十九条之要 旨也……遗此十六字,犹有舟无操舟 之工,有兵无将兵之帅也。”
病机19条有旳要探求;病机19条中没 有旳也要仔细探求之 。
四.指导意义
1.提醒医生要全方面掌握病机旳主要性、以及 分析病机旳措施
瘛:抽
• 多种高热、闷瞀、抽搐诸证,多为火邪所致。
病机分析
邪热燔灼,热入心包,扰动心神, 风火相煽。 多见于瘟疫、温病、疔疮走黄等。
例外 不属于火旳瞀瘛;
产后虚证 小儿慢脾风 瘀血乘心
(9)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 禁:口噤 鼓:鼓颌 慄:寒慄 • 丧:丧失、不能 神:神明 守:守持 • 口噤、鼓颔战栗,如神明失守不能自控,
素问·至真要大论
题解
至:最 。 真:精深。 要:纲要 。
至真要,最精深旳医学理论纲要。
病机旳概念 广义:病因+病位+病理+病性 狭义:病证发生、发展、变化旳机理
五藏病机
(1)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诸:各/多种 皆:全部 /多半 风:肝风内动 掉:摇 眩:眩晕
多种掉摇、眩晕等风气所致之证,多半为 肝之病。
病机分析:
肝主筋,开窍于目,肝经行于巅顶, 肝风内动则出现上述诸证。
肝风内动 肝阳化风
肝阳上亢 肝血不足, 血虚生风
天麻钩藤饮 镇肝熄风汤 龙胆泻肝汤
补肝汤
例外: 不属于肝风内动旳眩晕 无痰不作眩 无虚不作眩
阳气虚 髓海不足 血虚
(2)诸寒收引,皆屬於腎。
寒:内寒; 收:收缩、收引;拘急、引急
⒃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胕:腐 酸:酸楚 惊骇:神情惊骇不安
读《素问·至真要大论》--浅谈对病机十九条的认识
读《素问·至真要大论》--浅谈对病机十九条的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作为中医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性著作,以“至真”和“至妙”两个高度概括了中医诊断病机的构想,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十九病机”。
“十九病机”即“旬日、天干地支、邪正之病”,是中医理论中以象数学关联形式系统描述病机征象的基础。
其论述模式为:任一病因其性质的不同归属不同的“状态”,其“时”不等;某一“状态”的特征在不同的“时间”上会有不同的表现。
首先,“旬日”是表示病发时间及其变化规律的方式,是描述病机最基本、最可靠的表象。
其中“旬”代表一个时期,一般按每十天为一个“旬”,称为十日病机;“日”指的是一天,也叫日常病机。
其次,“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时间的方式,运用到病机学上,常用于描述各种病变及病机规律的变化。
其中“天干”是指甲子中的十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通过对天干地支的运用,可以更具体地描述病变及病机规律的变化。
最后,病机还可以通过“邪正”来描述,此处“邪正”是指病因作用本身“邪”或“正”能直接影响“状态”,当“状态”被“邪”攻,就出现“邪”病机,相反,当“状态”被“正”攻,就出现“正”病机。
总的来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十九病机”的叙述,展示出中医对病机的细微把握和深入阐释,揭示其为一种整体观照的诊断方法。
“十九病机”不仅可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说明病机变化的初期和晚期,以帮助认识疾病自然变迁,以此为医者提供把握病情变化趋势的依据,制定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疗程和保健调养。
“十九病机”的提出,在中医研究上提升了诊断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使中国具有独特的中医诊断范式,使中国成为世界最一流的医学家庭之一。
黄帝内经全集原文与译文
黄帝内经全集原文与译文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
奠基之作。
它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其中《素问》主
要讲述了医学理论和诊断治疗原则,而《灵枢》则涵盖了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分类等内容。
黄帝内经的原文是使用古代汉字书写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素问·至真要大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地之气,岁运之行也,阴阳之应,藏精之会也,夫子以为奈何?岐伯对曰,气之和者,志意专直,不欲饮食,
不欲言笑,不欲出入,不欲卧起,当是之时,神气自守,邪不能干犯,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的译文是将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其他语言的版本,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素问·至真要大论》。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地之间存在着气的流动,岁运的循环,阴
阳的相互作用,以及精气的聚合。
先生对此有何看法?岐伯回答道,当气和畅的时候,人的心志专一,不贪食,不妄言笑,不频繁出入,不随意卧起。
在这个时候,神气自然守护身体,邪气无法侵袭,疾
病也就不易发生。
当然,黄帝内经的原文和译文有很多版本和不同的翻译者,每
个版本和翻译者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如果你对黄帝
内经感兴趣,建议你查阅多个版本的原文和译文,以便全面理解其
内容和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病胕 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病
胕,通腐。腐肿,皮肉肿胀溃烂。 通腐。腐肿,皮肉肿胀溃烂。 痛酸, 痛之意。 痛酸,酸,同痠,即痠痛之意。 惊骇:恐惧害怕,即惊恐不安的神志症状。 惊骇:恐惧害怕,即惊恐不安的神志症状。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句意为多种痈肿、疼痛酸楚、 本句意为多种痈肿、疼痛酸楚、惊骇不宁的 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火邪所致。 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火邪所致。由于火热 壅滞于血脉,血热肉腐,令患处红肿溃烂、 壅滞于血脉,血热肉腐,令患处红肿溃烂、 疼痛或酸楚;火热内迫脏腑, 疼痛或酸楚;火热内迫脏腑,扰神则惊骇不 宁。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句的意思是多种痿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痿喘呕 证、喘促、呕吐的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中 喘促、呕吐的病证, 上二焦。 上二焦。 这是因为肺位于上焦,为心之华盖,主宣降, 这是因为肺位于上焦,为心之华盖,主宣降, 向全身敷布精血津液, 素问·痿论 痿论》 向全身敷布精血津液,《素问 痿论》说“五藏 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若肺热叶焦, 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若肺热叶焦,津不 四布,诸脏失其濡养,故发为痿证。 四布,诸脏失其濡养,故发为痿证。上焦起于 胃上口,胃主降浊,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则呕; 胃上口,胃主降浊,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则呕; 肺失清肃,其气上逆则喘。 肺失清肃,其气上逆则喘。
浙江中医药大学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 转反戾,指筋脉拘挛抽搐所致的身转侧、 转反戾,指筋脉拘挛抽搐所致的身转侧、 背反张、体屈曲的多种症状。 背反张、体屈曲的多种症状。 水液,指由体内排出的各种液体,如汗、 水液,指由体内排出的各种液体,如汗、 涎及白带等。 尿、痰、涕、唾、涎及白带等。 水液混浊,指因热盛煎熬津液,致使尿液 水液混浊,指因热盛煎熬津液, 等液体排泄物黄赤浑浊。 等液体排泄物黄赤浑浊。
本句意为多种筋脉拘挛抽搐所致的肢体拘挛, 本句意为多种筋脉拘挛抽搐所致的肢体拘挛, 甚至角弓反张,排出水液混浊的病证, 甚至角弓反张,排出水液混浊的病证,其病 机大都属于热邪所致。 机大都属于热邪所致。 这是由于热灼筋脉或热伤津血,筋脉失养, 这是由于热灼筋脉或热伤津血,筋脉失养, 即出现筋脉拘挛、扭转、身躯曲而不直, 即出现筋脉拘挛、扭转、身躯曲而不直,甚 至角弓反张等症。热盛煎熬津液,则涕、 至角弓反张等症。热盛煎熬津液,则涕、唾、 带下等液体排泄物黄赤浑浊。 痰、尿、带下等液体排泄物黄赤浑浊。
此由无形之热邪积聚而壅滞胃肠,气机不利, 此由无形之热邪积聚而壅滞胃肠,气机不利, 传化迟滞,多见于饮食过饱,或肥甘无节, 传化迟滞,多见于饮食过饱,或肥甘无节, 中脘传化迟滞,肠胃积滞生热。腐气产生, 中脘传化迟滞,肠胃积滞生热。腐气产生, 充满肠胃则脘腹胀满,其症肠鸣有声、 充满肠胃则脘腹胀满,其症肠鸣有声、腹胀 中空叩之如鼓。 中空叩之如鼓。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句的意思是多种手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厥固泄 足逆冷或手足心发热的厥证、 足逆冷或手足心发热的厥证、二便固闭不通 或泻利不禁的病证, 或泻利不禁的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下部的 病变。 病变。
浙江中医药大学
素问·厥论 厥论》 。《素问 厥论》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 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灵枢·本神 本神》 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灵枢 本神》 又说: 肾气虚则厥” 又说:“肾气虚则厥”,说明厥证与肾相 关。 膀胱、大肠皆位于下焦, 肾、膀胱、大肠皆位于下焦,肾主前后二 司二便,所以肾的盛衰之变, 阴,司二便,所以肾的盛衰之变,或影响 膀胱气化,或影响大肠传导, 膀胱气化,或影响大肠传导,因此可见二 便不通或二便泻利不禁的病证。 便不通或二便泻利不禁的病证。
浙江中医药大学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厥固泄
厥,指手足逆冷或手足心发热的厥。 指手足逆冷或手足心发热的厥。 指二便固闭不通,即大便秘结与小便癃闭。 固,指二便固闭不通,即大便秘结与小便癃闭。 指二便泻利不禁。 泄,指二便泻利不禁。 指位于下部的肝、 大肠、小肠、 下,指位于下部的肝、肾、大肠、小肠、膀胱 等脏腑
至真要大论
[篇解]至:最;真:精深。要:纲要。 篇解] 精深。 纲要。 至真要,最精深的医学理论纲要。 至真要,最精深的医学理论纲要。 一:病机的概念 广义:病因+病位+病理+ 广义:病因+病位+病理+病性 狭义:病证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狭义:病证发生、发展、
病机十九条机理
五脏病机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六淫病机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火的病机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热瞀瘛 昏糊。 抽搐。 瞀,昏糊。瘛,抽搐。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句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热瞀瘛 的意思是多种出现神识昏糊、 的意思是多种出现神识昏糊、 四肢抽搐等的热类病证, 四肢抽搐等的热类病证,其 病机大多属于火。 病机大多属于火。
(二)热的病机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胀腹大 胀腹大,指腹部膨满胀大。 胀腹大,指腹部膨满胀大。 本句意思是多种腹部膨满胀大的病证, 本句意思是多种腹部膨满胀大的病证,其病 机大都属于热. 机大都属于热. 这是由于外感热邪传里,壅结肠胃, 这是由于外感热邪传里,壅结肠胃,致气机 升降失常,热结腑实,可见腹部胀满膨隆、 升降失常,热结腑实,可见腹部胀满膨隆、 疼痛拒按、大便难下等。 疼痛拒按、大便难下等。
本句的意思是多种口噤不开、鼓颔战慄 本句的意思是多种口噤不开、鼓颔战慄而不 能自控的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火。 能自控的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火。 这是由于火热郁闭,不得外达,阳盛格阴, 这是由于火热郁闭,不得外达,阳盛格阴, 故出现口禁、 等寒盛症状, 故出现口禁、战慄等寒盛症状,而病人不能 自控。即真热假寒证。 自控。即真热假寒证。
意思:是多种肿痛 意思: 疮疡的病证, 疮疡的病证,其病 机大多属于心。 机大多属于心。
上下病机
浙江中医药大学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痿喘呕
痿 , 包括肺痿和手足痿废不用等各种痿证。 包括肺痿和手足痿废不用等各种痿证。 喘呕,即喘促、呕吐。 喘呕,即喘促、呕吐。 指下焦以上的中上二焦。 上,指下焦以上的中上二焦。
这是由于火为热之极,火盛则身热; 这是由于火为热之极,火盛则身热;心 藏神,火热扰心,蒙蔽心窍, 藏神,火热扰心,蒙蔽心窍,则神识昏 火灼阴血,筋脉失养, 糊;火灼阴血,筋脉失养,可见肢体抽 搐。
浙江中医药大学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禁鼓慄 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禁鼓
同噤,口噤不开。 禁,同噤,口噤不开。 即鼓颔战慄 形容恶寒之甚。 鼓慄,即鼓颔战慄,形容恶寒之甚。 如丧神守,犹如失去神明之主持, 如丧神守,犹如失去神明之主持,不能 控制自身的动作。 控制自身的动作。
浙江中医药大学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
诸逆冲上,指各种气机急促上逆的症状, 诸逆冲上,指各种气机急促上逆的症状,如 急性呕吐、吐血、呃逆等。 急性呕吐、吐血、呃逆等。
本句意思是多种气机急促上逆的病证, 本句意思是多种气机急促上逆的病证, 如急性呕吐、 呃逆、 吐血、 喘促等, 如急性呕吐 、 呃逆 、 吐血 、 喘促等 , 其 病机大都属于火。 病机大都属于火。
浙江中医药大学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诸呕吐酸
浙江中医药大学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痛痒疮
痒,疡也。痒疮,即疮疡,包括痈、疽、 疡也。痒疮,即疮疡,包括痈、 丹毒等,肿痛是其主要症状。 疖、疔、丹毒等,肿痛是其主要症状。
因为心为阳脏, 因为心为阳脏,在五 行属火,主身之血脉, 行属火,主身之血脉, 若心火亢盛, 若心火亢盛,火热郁炽 于血脉, 于血脉,则腐蚀局部肌 形成痈肿疮疡。 肤,形成故气之为病,首责于肺。 因肺主气 , 司呼吸 , 故气之为病 , 首责于肺 。 肺病则宣降失常, 气壅郁于胸或上逆, 肺病则宣降失常 , 气壅郁于胸或上逆 , 则见 呼吸喘急、胸中窒闷、痞塞不通等病证。 呼吸喘急、胸中窒闷、痞塞不通等病证。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湿肿满
这是由于火性炎上,扰动气机, 这是由于火性炎上 , 扰动气机 , 可引起脏腑 气机向上冲逆,如胃热气逆则呕哕等。 气机向上冲逆,如胃热气逆则呕哕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躁狂越
手足躁扰、 坐卧不宁。 神志狂乱。 躁 , 手足躁扰 、 坐卧不宁 。 狂 , 神志狂乱 。 言行举止乖乱失常。 越,言行举止乖乱失常。 本句的意思是多种躁动不安、 本句的意思是多种躁动不安、神志狂乱的 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火。 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火。 因为心主神属火,火性属阳主动, 因为心主神属火,火性属阳主动,火盛扰 神志错乱,则狂言骂詈、殴人毁物、 神,神志错乱,则狂言骂詈、殴人毁物、 行为失常;火盛于四肢,则烦躁不宁, 行为失常;火盛于四肢,则烦躁不宁,甚 至逾垣上屋。 至逾垣上屋。
浙江中医药大学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
病有声:指因病发出声响的症状,此处指肠鸣。 病有声:指因病发出声响的症状,此处指肠鸣。 鼓之如鼓:即腹胀敲之如鼓响。 鼓之如鼓:即腹胀敲之如鼓响。
本句意为多种肠鸣有声、腹部胀满、 本句意为多种肠鸣有声、腹部胀满、叩之如 鼓的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热邪所致。 鼓的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热邪所致。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寒收引
收引,指身体蜷缩、筋脉拘急、 收引,指身体蜷缩、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 利的病证。 利的病证。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句的意思是多种形 寒肢冷、肢体蜷缩、筋脉挛急、 寒肢冷、肢体蜷缩、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 利的寒类病证,其病机大多属于肾。 利的寒类病证,其病机大多属于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