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1号线高速试车方案研究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安亭至花桥段)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10.14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安亭至花桥段)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监理细则编写:复核:审核: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012年9月目录一、概述 ...................................................... 1 二、适用范围 ...................................................... 1 三、工作范围与工作内容............................................ 1 3.1 监理范围................................................... 1 3.2 监理内容................................................... 1 四、监理依据 ...................................................... 2 五、平面坐标系与高程系统.......................................... 2 5.1 平面坐标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高程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控制点的布设 ............................................... 7 6.3 控制点的埋设 ............................................... 9 6.4 测量仪器设备及软件 ........................................ 11 6.5 轨道基础控制网平面测量.................................... 12 6.6 轨道基础控制网高程测量 .................................... 16 七、轨道基础控制网的复测与维护................................... 18 7.1 轨道基础控制网的复测...................................... 18 7.2 轨道基础控制网的维护 (18)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安亭至花桥段)监理细则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安亭至花桥段)监理细则一、概述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上海轨道交通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作业规程(试行)》等技术文件要求,借鉴国内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相关经验,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安亭至北桥段)项目特点,编制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轨道基础控制网测量(安亭至花桥段)监理细则。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车辆设计
电力机 车与城轨车辆
c £ r L o c o mo t i v e s& Ma s s T r a n s i t V e h i c l e s
Vo 1 . 3 7 N o . 5 S e p . 2 0 t h, 2 0 1 4
为半永 久 车钩 。
2 . 2 受 流 方 式
等级第 三轨 受流 的高端 A型地铁车辆 。 该项 目车辆采用 第三 轨受 流 、 受 电弓受流 、 蓄 电池受 流 3种受 流牵 引 方
供 电方式
第 三 轨或架 空接 触 网或 蓄电池
式集成 控制技术 , 无线故 障传输技术 , 重量更 轻 、 适应更
Abs t r ac t :T h 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t h e s e l f - d e v e l o p e d t y p e A me t r o v e h i c l e wi t h 1 2 0 k m/ h, s u p p l i e d b y DC 1 5 0 0 V
术性能 . 受流方式 , 车辆主要尺寸 , 以 及 牵 引 系统 、 辅助系统 、 网 络 控制系统 、 乘 客信 息 系统 等 主 要 机 械 部 件 和 电 气 部 件 的 基 本 特 点及 性 能 。 关键词 : 地铁车辆 ; 第三轨受流 ; 牵引方式 ; 铝合金制动盘 ; 智 能 动 态 负 载 管理 中图 分 类 号 : U 2 7 0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1 1 8 7 ( 2 0 1 4 ) 0 5 — 0 0 1 6 — 0 6
DC 1 5 0 0 ~ 1 8 0 0 ( 蓄 电池供
南京地铁11号线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南京地铁11号线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研究尹仁发【摘要】结合南京地铁11号线石塘南车辆段实际选址及周边控制因素,对车辆段地块的选择和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根据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原则,在选用紧邻张西路北侧地块基础上,提出了车辆段运用库和联合检修库尽端横列式布置、倒装式布置等3个方案,并从出入段线条件、车场工艺布局、征地拆迁、土建工程量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推荐采用运用库和联合检修库呈横列式、且联合检修库和试车线同侧的总平面布置方案.【期刊名称】《铁道建筑技术》【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南京地铁11号线;车辆段;选址;总平面布置【作者】尹仁发【作者单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U279.11 工程背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1]。
近年来,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待南京地铁11号线开通后,南京地铁总里程将突破300 km[2]。
但伴随而来的是地铁车辆的维修作业资源日趋紧张,其中大、架修的资源配置尤为突出[3]。
例如,南京地铁1号线设小行车辆段[4],其原检修规模因不能满足南京地铁日益增长的检修需求,已实施扩能改造工程[5]。
因此,根据南京地铁的实际运营经验,建议新建地铁车辆段的大、架修设施宜按远期一次性建成。
南京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南起马骡圩站,北至浦洲路站,全长27 km。
采用6A编组列车,最高时速80 km,DC1500V接触网供电,在线路南端设石塘南车辆段1座。
该段是11号线车辆系统的运用、检修、材料供应和后勤保障基地,同时也是11号线、15号线和S8号线列车的大、架修基地。
段址位于石塘公园站的西南角,在京沪高速铁路以北、三桥高速以南、宁乌公路以东的合围地块内,规划占地面积约40公顷,如图1所示。
用地现状主要为农田、平房及水塘,场地平整且拆迁量小,场地大小及规格符合车辆段线路布置及各种功能库房的安排。
地铁车辆段施工方案
2.5 车辆段、停车场及主变电所专项施工方案2.5.1 昂鹅车辆段施工方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昂鹅车辆段位于深汕高速公路以北,秀沙路以西,淡水河南侧。
占地面积44.04公顷,车辆段预留上盖物业开发条件,段内设大架修库及定临修库、运用库、物资总库、材料库、蓄电池间、易燃品库、洗车库、污水处理站、牵引变、工程车库、试车用线房、镟轮库、综合体、空压机房等20个盖内外单体,总建筑面积为332653.15m2。
含土建工程、轨道工程、常规设备安装、系统设备安装、建筑装饰工程等施工内容。
施工组织时,结合前期征地拆迁进度,分区域、分专业进行给排水、燃气、电力、绿化的迁改;待前期工程征拆及改迁完成后,各施工区域根据接车、卸车、静调、动调、精调的接车调试思路,按照场坪土石方工程→软基处理工程→上盖平台及单体建筑主体工程→站后及附属工程的总体施工流程,各区域优先施工接车相关区域,再施工其它区域。
2.5.1.1 场坪土石方工程场坪阶段土石方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植被清理、鱼塘回填、场地截排水沟修建以及边坡防护。
车辆段需挖方约98万m3、填方约86万m3,场地呈东北高西南低走势,场地内有大量堆土区、空地、荒地、鱼塘、工厂、民房。
土石方施工属本工程重点,施工前整平场地,截水沟、边坡防护及挡土墙紧随土方施工。
车辆段东北荒地挖方高度大,属于挖方工程重点;西侧场地及场内鱼塘地势低,属于填方工程重点;按照先施工区域先平衡、后施工区域做补充、先低洼地段处理、后高处范围的原则进行场内土方调配;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转运,分别将①区~⑥区、⑩区、○11区及○15区的可利用土方按照就近原则填往⑦区~⑨区、○12区~○14区。
该具体施工方案见表2.5.1-1。
表2.5.1-1 场坪土石方施工方案表施工顺序车辆段场地西低东高,根据现场情况,清表后4个作业面分别从四周往西侧平衡土方,土方开挖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挡土墙及截排水沟施工。
资源配置及施工计划施工队伍投入:拟投2支土方队伍、1支土建队伍,分为4个工作面进行施工。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车辆受流器设计
TECHNOLOGY AND MARKETVol.19No.4,20121概述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车辆采用第三轨下部受流,电压等级DC1500V,设计运营速度120km/h,是目前国内运营速度等级最高的线路。
在每个转向架两侧适当位置安装一套受流器。
全列车采用母线贯通方式,中间通过一个BHB连接。
与架空接触网相比,第三轨供电系统使用寿命长、运营可靠、维修量小电能损耗小和不影响城市景观等优点。
目前,我国采用第三轨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武汉、无锡和昆明等地。
设计运营速度以80km/h为主,逐步向120km/h提高。
此外,在接触轨供电系统电压等级方面,有DC750V和DC1500V两种。
按照受流部位分类,第三轨受流可分为上部受流、下部受流和侧部受流三种形式。
2集电靴的设计与分析主要分析在不同工况下受流器与第三轨的匹配关系。
得出合理的第三轨端部弯头的高度、集电靴的活动范围,以保证列车在过断轨区时,集电靴不会碰撞第三轨端部弯头,受流器在正常工作位时,不会和第三轨发生脱离。
2.1受流器与第三轨的垂向匹配分析集电靴与第三轨的匹配主要受转向架垂向运动最大位移、轨道磨耗、三轨安装误差、磨耗和挠度、集电靴本身磨耗量等方面的影响。
2.1.1计算集电靴抬升量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当转向架出现表1所示的向下垂向位移56mm;第三轨出现表2所示向上垂向位移9mm;集电靴磨耗到最大值15mm时,需要避免集电靴与第三轨(三轨正常高度为200mm)发生脱离,才能避免集电靴和第三轨不产生拉弧或集电靴无法受电,即此时集电靴的抬升量为200+56+9+15=280mm。
受流器处于工作位时不脱离第三轨的匹配图见图1。
表1转向架向下位移表2三轨向上位移图1受流器处于工作位不脱离第三轨2.1.2确定第三轨端部弯头抬升量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当出现表3所示的转向架出现向上垂向位移17和从表4所示的第三轨出现向下垂向位移7时。
此时为受流器处于自由位,要求过断轨区时,不会和第三轨端部弯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车辆受流器设计邓谊柏,陈中杰,徐园,胡海峰(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湖南株洲412001)摘要:介绍了目前城轨车辆几种最常用的第三轨受流形式,对第三轨下部受流方式的集电靴与第三轨的匹配分析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介绍了熔断器选型计算,为地铁车辆受流器的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轨道工程预验收监理质量评估报告(改)
1.工程概况1. 1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起点为浦东新区的龙阳路站,终点为滴水湖边的临港新城站,正线线路全长约59.065km,其中高架线约45.4km,地下线约13.7km。
共设车站13座,高架车站10座,分别为龙阳路站、华夏西路站、罗山路站、周浦东站、航头站、航头社区站、新场站、野生动物园站、浦东火车站站及临港新城北站;地下车站3座,分别为惠南站、沪城环路站及临港新城站。
设1座车辆段和1座停车场,分别为川杨河车辆段及治北停车场。
设计时速120KM/h,采用A型车。
本标段为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土建工程15-2标段轨道工程二标,施工范围自A30敞开段(上行线SDK36+581.778;下行线XDK36+590.342)至设计终点(上行线SDK59+064.6;下行线XDK59+064.6),其中含一段高架线路、一段地下线路和治北停车场,经浦东火车站站、临港新城北站2个高架车站及沪城环路站和临港新城站2个地下车站。
1.2正线轨道1. 2. 1主要技术标准1、正线数目:双线2、速度目标值:正线120Km/h;道岔侧向50km/h;3、正线线间距:5.0m,S(X)DK51+890~S(X)DK59+065为5.3m。
4、最小曲线半径:正线最小曲线半径为1000m;出入线最小曲线半径为200m。
5、限制坡度:正线最大坡度为27‰;出入线最大坡度为30‰。
6、牵引种类:电力7、机车类型:地铁A型车,轴重≤16t,车辆定距15.7m,固定轴距≤2.5m。
8、轨道结构高度:轨道结构高度汇总表1. 2. 2主要轨道结构设计1、地下线整体道床地下线采用一般减振地段采用长枕式整体道床,较高减振地段采用支承块式整体道床,道床双侧设水沟,道床内设置双层钢筋网,纵向钢筋兼作杂散电流排流钢筋。
道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并预留测防端子,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地下线整体道床轨道结构形式汇总表2、高架整体道床高架线采用采用支撑块式整体道床,减震地段采用减震器、梯形轨枕及浮置板道床双侧设水沟,道床内设置钢筋笼,道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并预留测防端子,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轨道交通11号线严御路站监测方案100104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严御路站施工监测方案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严御路站施工监测方案审批:审核:编制:上海京海工程技术公司2009年12月30日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位置 (1)1.2地质情况 (1)2监测方案编制的依据及原则 (3)2.1主要技术依据 (3)2.2编制原则 (4)3监测目的 (5)4监测项目内容 (5)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 (6)5.1基准点的布设 (6)5.1.1沉降基准点的选择和精度保证措施 (6)5.1.2水平位移起视点的选择和精度保证措施 (6)5.2监测点的布设和保护措施 (7)5.2.1墙体测斜 (7)5.2.2墙顶沉降、水平位移 (7)5.2.3支撑轴力 (8)5.2.4地表沉降 (9)5.2.5建筑物沉降 (9)5.2.6立柱隆沉 (9)5.2.7坑外地下水位 (10)5.2.8管线沉降 (10)5.2.9测点检查及补救措施 (11)6监测技术方法 (11)6.1围护测斜 (11)6.2沉降测量 (11)6.3水平位移测量 (11)6.4应力(轴力)测试 (12)6.5地下水位量测 (12)7监测设备安装顺序 (12)8监测点统计表 (13)9监测报警值 (13)9.1报警值的确定 (13)9.2报警措施 (14)10监测频率及资料整理提交 (14)10.1监测频率安排 (14)10.2监测资料的提交 (15)11监测仪器设备 (15)12监测精度及质量管理 (16)12.1测量精度 (16)12.2监测质量管理 (16)12.3安全文明管理 (17)13监测项目组人员组成 (17)14监测项目的管理 (17)14.1监测质量管理 (17)14.2安全文明管理 (18)15风险点与监测应急措施 (19)附件: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严御路站施工监测点布置示意图 (20)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严御路站位于御桥路下,呈东西向布置。
基于全自动驾驶的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研究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10·2023年第22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3)22-0110-03基于全自动驾驶的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研究陈杰,杨瑞(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摘要:随着全自动驾驶应用技术的日益成熟,各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线路陆续开通运营,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合理化势在必行。
以武汉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人村车辆段总图设计为例,研究了全自动驾驶车辆段总图布置主要原则,分析了顺向并列式、反向纵列式2种总图布置特点,综合比选总图设计方案并提出最合理方案,为新建全自动驾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车辆段总图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车辆段;总图布置中图分类号:U279.1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22.030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线路相继开通运营,车辆段采用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车辆、信号、工艺等各专业相对传统人工驾驶模式有较多不同,而车辆段的运用部分轨行区归入全自动驾驶模式后,对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图中功能分区划分、信号转换区段设置、全自动驾驶及人工驾驶区围蔽隔离设施等运用检修设施均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1]。
本文总结了全自动驾驶模式对车辆段总平面布置的主要设计原则,并结合全自动驾驶工人村车辆段设计案例,研究2种典型总平面布置形式下的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布局特点,对车辆段总平面布置进行合理优化设计。
1全自动驾驶车辆段总图布置原则在车辆段现状用地选址条件及周边控制因素的基础上,研究全自动驾驶运行区和人工驾驶区的功能分区、驾驶模式转换区域、各防护分区增设隔离围蔽设施、库内专用人行通道、停车列检库长度,在满足车辆运用检修工艺需求的前提下,合理提升自动化运营水平[2]。
1.1全自动驾驶区和人工驾驶区功能分区全自动驾驶区为车辆段总图中出入段线、运用库线及库前咽喉区、洗车机库线等带电线路,这些线群承担配属电客车的停车、列检、清扫、洗刷和定期消毒等日常维护保养任务,其日常运营过程中运用较为频繁,可采取电客车全自动驾驶运行。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通信系统设计解析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通信系统设计解析作者:傅丹来源:《中国新通信》2015年第01期【摘要】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是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具有换乘站多、换乘形式复杂、建设工期紧张、土建变化大、系统接口多、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
现已建成投入运营,本文对通信系统的设计进行总结。
【关键词】 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通信系统设计解析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线路起点为华山路中间风井,终点为罗山路站。
总长约20.67km,共设车站13座。
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通信系统由传输系统、公务通信系统、专用通信系统、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消防无线通信系统、公安无线通信系统、技术防范系统、广播系统、时间系统、乘客信息系统、电源及接地系统、故障集中监视系统、信息资源接入网、UPS电源整合系统、列车自动记点系统等组成。
一、复杂程度及技术难点1.1换乘车站多、换乘形式复杂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作为11号线一期工程的延伸线,与既有线、在建线、拟建线均由大量的换乘,换乘数量占总的建设车站数量的50%,其中徐家汇站为地下五层岛式结构,与1号线通道换乘,与9号线L型换乘;东方体育中心站为地下三层双岛式结构,与6号线同站台换乘,与8号线十字换乘;罗山路站为地面站岛式结构,与16号线上下平行换乘;换乘车站形式异常复杂。
1.2终端设备安装、走线复杂、难度高11号线北段二期部分车站采用了综合吊支架,给管线布置及相关专业间协调配合带来的很大困难,车站的裸装方式也对终端设备的样式及安装方式等带来的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
1.3接口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线作为11号线一期工程的延伸线,本工程通信系统存在与既有线路融合的技术难度,存在着大量的接口;由于通信系统技术升级较快,新建系统如何做到与既有系统的平滑衔接,同时还要保持各系统间的相对独立及安全、可靠是本设计的一大难点。
本线在整个项目实施工程中,通过多次的设计联络会,实施了严格的接口管理,明确了通信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及与其它系统之间的接口界面、接口位置、接口数量以及用途等;作为指导各专业接口协调和配合的基础,并在设计过程中补充完善,有力保证了系统工程的协调运作和工期。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轨道工程施工工艺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轨道工程GT-15标一、主要工作内容1. 永久工程:正线轨道46.5km、辅助线与联络线轨道1.3km、车辆段(停车场)及其出入场线轨道(包括但不限于)26.8km:1) 轨道结构工程施工;2) 车挡、轨道加强设备、线路标志等轨道附属设备工程施工;3) 无缝线路的铺设;4) 车辆段(基地)轨道工程施工,只含轨道结构及其附属设备工程(路基及其附属工程另属);5) 根据信号及防迷流专业要求,设置钢轨绝缘轨缝及防迷流设施,并配合相关专业施工;6) 提供工程备用料,并运送到指定地点;7) 检查坑施工(仅包括钢轨、扣件、预埋件或支承块及部分坑壁、柱上部混凝土浇注,一般以自轨顶下500mm为分工界面,施工时可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8) 车辆段(基地)平过道施工(含库前通道、库内外道床范围内轨道、铺面及整体道床部分);9) 旁通道楼梯施工;10)人防门与道床连接段施工;11)制作安装预留注浆孔;12)车站端头井、盾构工作井及站内股道间回填施工(土建单位一般以轨道结构高度控制,施工至结构底板面,轨道承包商回填至道床顶面,并应按道床面相同高程顺接至土建侧墙或隔墙);13)与相关施工单位的协调及配合的其它工作。
2. 临时工程(包括但不限于):1) 大临设施(含铺轨基地);2) 施工场地内的施工用水(甲方提供临时接水头子);3) 施工场地内的施工用电(甲方提供临时箱变);4) 承包商试验室等。
3. 前期工程:1) 配合甲方完成施工区域内任何地上、地下构筑物和管线的搬迁、清除、处理及恢复;2) 配合甲方完成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及道路恢复;3) 配合甲方完成施工范围内的绿化搬迁工作;4) 负责施工区域内的绿化保护、地下障碍物清除及处理;5) 负责施工区域内任何周边地上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和管线的保护和监测。
4. 全线车行道区域的管理工作:1) 轨道承包商作为全线车行道区域(全部区间线路及车站车行道部位)的管理主体单位,自土建移交(按铺轨计划要求逐段移交)起至轨道竣工验收期间(含工程系统调试、试运营之前),负有以下职责:(1) 安全:制定轨道安全运输施工方案,以安全告知的方式通知相关施工单位,并相互签定安全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确保施工期间的行车安全。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北段延伸11.H.1标工程兆丰路站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监理评估报告.介绍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北段延伸11.H.1标工程——兆丰路站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检查监理评估报告工程名称: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延伸11.H.1标土建工程建设单位:昆山市轨道交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申嘉线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上海基础工程公司监理单位:上海斯美科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监理工程师:王学勤一:工程概况轨道交通11号线北延伸工程连接上海市嘉定新城与江苏昆山,东起11号线北段支线终点安亭站,西至花桥,线路呈东西走向。
本工程为11号线北延伸段工程11.H.1标,设计范围为起点安亭站西侧(XDK0+000.000),沿途设兆丰路车站、跨同三国道大桥、跨沪宁大桥,至沪宁高速西侧(XDK2+494.000),线路正线长度为2494m。
兆丰路站是11号线北段三期花桥延伸段的第一车站,位于花桥国际商务城的先导区内,车站主体建筑沿曹安路南侧设置,为东西走向,车站附属设备用房(2号口)位于曹安公路北侧,车站主体建筑位于曹安公路南侧辅道上(横跨曹安路辅道)。
设曹安路人行天条一座,连接附属用房和主体结构。
车站总建筑面积为9337m²,车站主体建筑面积为6679m²,车站附属建筑面积为2160m²,过街天桥及2号出入口,面积为498m²。
车站为三层岛式车站,双柱单跨结构。
车站采用“建桥合一”的结构形式,箱型梁作为轨道梁。
其中一层为架空层,二层为站厅层,三层为站台层。
基础采用桥梁承台基础,桩基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桩长57~60m。
承台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承台。
站内轨道梁采用单线预应力单箱单室小箱梁形式,以10m、15m为标准跨径,梁高约1.2m。
车站外包总长146.8m,外包总宽17.64m。
屋面采用轻钢结构,彩钢板屋面。
车站墙体采用200厚烧结煤矸石多孔砖。
附属设备用房位于曹安路北侧,三层框架结构形式,基础采用Φ600钻孔灌注桩,梁承台基础,设地梁连接。
市域轨道交通快速功能设计的探讨-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为例
市域轨道交通快速功能设计的探讨-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
南段为例
关于市域轨道交通快速功能设计的探讨-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为例
市域轨道交通是特大型城市解决市域客运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实现其快速功能,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为例,在分析了线路与客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确定功能定位、提高线型设计标准、控制站点设置数量、实行断点运营与快慢车运行组织,以及选用合理的车辆配置等方面,实现11号线南段工程快速功能的设计方法,为其他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
作者:胡志晖饶雪平 HU Zhi-hui RAO Xue-ping 作者单位:胡志晖,HU Zhi-hui(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40) 饶雪平,RAO Xue-ping(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200233)
刊名:交通与运输英文刊名:TRAFFIC & TRANSPORTATION 年,卷(期): 2009 ""(z1) 分类号: U491 关键词:市域轨道交通快速功能运营组织。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某标施工组织设计
xx市轨道交通11号线xx标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原则(1)充分响应业主要求的原则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优良的纪律性,服从建设管理单位的指示和招标文件的要求,充分响应合同范围内的所有条件。
(2)安全第一的原则本工程在涉及高架区间、高架车站等多项工艺,影响安全的因素较多。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3)优质高效的原则只有加强现场领导,强化管理,才能确保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以求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4)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多方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5)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对本标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6)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标段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对人、财、物、设备等进行科学配置;选派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
(7)合理布局的原则从服从建设管理部门安排、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的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
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
1.2编制依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设计图和补充招标文件;国家、部颁和地方的施工技术(验收)规程、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xx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SZ-08-2000)《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xx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计标准》(GB50300-2001)《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BJ08-228-9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TJ49-9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BJ08-202-92)《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后张预应力施工规程》(DGJ08-235-1999)《市政地下工程及验收规范》(DGJ08-236-19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208-19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9-97)《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20208-200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06-200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03)《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97)《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J162-2002)《后张预应力施工规程》(DGJ08-235-199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铁路钢桥制造规则》(TB 10212-98)《铁路桥梁保护涂装》(TB/T1527-1995)《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热喷涂层结合强度的测定》(GB/T8642-1988)《热喷涂层抗拉强度的测定》(GB/T8641-1988)《金属热喷涂层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8640-1988)《热喷涂涂层厚度的无损测量方法》(GB/T11374-1989)《热喷涂金属表面预处理通则》(GB/T11373-1989)《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GB/T9793-1997)《紧固件机械性能》(GB3098.1~3098.3-82)《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1228-84)《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1229-84)《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84)《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84)《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TBJ214-92)第二章工程概况本次工程实施里程桩号为:SDK3+690.419~SDK7+801.5,全长约为4.11KM。
轨道交通11号线10标中间风井方案汇报
第一阶段平面布置 施工的槽壁
第二阶段平面布置 施工的槽壁
集土坑 集土坑 25m*5m*2.5m
8.16 8.16
25m*5m*2.5m 行政生活区便道
集土坑
行政生活区便道
挖机
20.9
50T吊机
泥浆系统
2.06
10*9m 下半截钢筋笼平台
35 R9. 35 R9.
木工堆场及制作场地 100T吊车
10*9m 下半截钢筋笼平台
厚2m旋喷加固
厚3m旋喷加固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工程地质资料
中间风井基坑坑底位于⑤1-2粉质粘土,地下连续墙底位于⑧1粉质粘 土,地下墙隔断⑦1粉细砂。
中 间 风 井
②1粉质粘土
①杂填土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 ④淤泥质粘土 ⑤1-1粘土 ⑤1-2粉质粘土 ⑤3粉质粘土 ⑤4粉质粘土 ⑦1粉细砂 ⑧1粉质粘土 ⑧2粉质粘土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华 山 绿 地
中间 风井
20.9m
施工用地范围:51.8×43m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风井设计
中间风井围护结构采用宽度为1.2m的地下连续墙,深度53.6m,共18 幅。
1.2m厚地下墙, 深度53.6m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风井设计
中间风井为地下四层结构,共8道支撑,其中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 土支撑;第二、四、五、七、八道支撑采用609钢管支撑;第三道支撑结合 下一层板、第六道支撑结合下三层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钢筋堆场
钢筋笼平台 40*9m
49.08 49.08
钢筋笼平台 40*9m
49.08
20.9 20.9
泥浆系统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地铁11号线高速试车方案研究
上海地铁11号线高速试车方案研究
滕一陛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为减少地铁试车线工程设计风险,保证试车安全,通过征询上海中通地铁公司运营反馈意见,多个工程项目设计体会和回访、工程设计同行的交流成果,以及相关试车安全的调研.对影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试车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对工程设计中应重视的要点进行总结,重点研究了确定试车线长度的方法.针对11号线工程的特点,按照车辆段内、车辆段附近、正线设置3条技术路线进行了高速试车方案研究,对正线高速试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梳理,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解决.研究选定赛车场车辆段内中低速试车和正线区间高速试车相结合的方案,提出不优选正线试车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障试车安全的相关建议.
【总页数】4页(P134-137)
【作者】滕一陛
【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
【相关文献】
1.上海地铁1号线北延伸线轨道工程现场焊轨基地方案实施的探索 [J], 李春平
2.上海地铁11号线一期北段工程无缝线路换铺法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 [J], 丁玉;
丁静波
3.南京地铁4号线车辆段试车线方案研究 [J], 王宁
4.上海地铁3号线车轴超声波检测方案研究 [J], 周佶俊;陈彬彬;顾彬
5.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信号系统车辆段与试车线方案研究 [J], 周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车 线 长度 : 车线 的理 论 计 算 长 度 和 实 际 1试 试 设计 长度 之 间的差 异 , 决定 了安全 裕度 , 是影 响试车安 全 的关键 因素 。 ( ) 车线 曲线 限速及超 高 。 2试
( ) 车线 防护措施 。 3试 ( )/ C o eC u c f 3Jl 19 nteit o- 3 r te19 / 8 E fh on io uy 9 6o e p e v t l 2 h nr
e a i t ft e ta s Eu o e n h g s e d r i s se r b l y o r n - r p a ih- p e al y t m. i h
[ ] C mmsinD cs no y 0 2 C n enn e eh iasei 4 o i o eio f0Ma 0 : ocri t cnclpc- s i 3 2 gh t
i t o n e o e a i y r lt o t e r lig s k s b y t m f f ai n f r i tr p r blt e ai g t h oln tc u s se o c o i n o
关 键 词 : 铁 ;试 车 线 ;正 线 试 车 ; 高速 试 车 ;方 案研 究 地
中 图分 类号 : 2 1 U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4— 9 4 2 1 ) 3 14 4 10 2 5 (0 0 o —03 —0
收 稿 日期 :0 9 1 6 2 0 —1 —1 作 者 简 介 : 一 陛 (9 7 ) 男 , 程 师 ,99年毕 业 于大 连 铁 道 学 院 。 滕 17 一 , 工 19
用, 又能够相 互 匹配 。
E rpa t tg sa dpiri o aw y ni btm n[ . uoen saei n r ie frri a os aa et R】 r e o ts l e e
2 03,Ve so 9 0 : 6 0 ri n 1 4 3 3 .
te t n — uo en hg — p e a s m rf rdt i A t l 6 1 h r s E rp a ih se dri s t e e rce ( ) a ly e e r on i
0 r c ie 9 / / fDie t 6 48 EC. v
・
其 他 ・
上海地铁 1 号线高速试车方案研究 1
滕 一 陛
( 道 第 三 勘察 设 计 院集 团有 限 公 司 ,天 津 铁 3 04 ) 0 12
摘
要 : 减 少地铁 试 车 线 工程 设 计 风 险 , 证 试 车 安 全 , 过 为 保 通
征 询 上 海 中通 地 铁 公 司运 营 反 馈 意 见 , 个 工程 项 目设 计 体 会 多 和 回访 、 程 设计 同行 的 交流 成 果 , 工 以及 相 关 试 车安 全 的 调研 ,
1 试 车方案 工程 设计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1 1 试车 安全风 险分 析 .
对影 响上 海城 市轨 道 交通 车 辆 试 车 安 全 的 风 险 因 素 进 行 了分
析 归 纳 , 工 程设 计 中应 重 视 的 要 点 进 行 总 结 , 点 研 究 了确 对 重 定试车线长度 的方法。针对 1 1号 线 工 程 的 特 点 , 照 车辆 段 按 内、 车辆 段 附近 、 线 设 置 3条 技 术路 线 进 行 了 高 速 试 车 方 案 正 研 究 , 正线 高速 试 车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进 行 分 析 梳 理 , 取 相 对 采 应 的 技 术措 施加 以 解 决 。研 究 选 定 赛 车 场 车 辆 段 内 中低 速 试 车 和 正 线 区间 高 速试 车相 结合 的方 案 , 出不 优 选 正线 试 车 的 提 基本原则 , 以及 保 障 试 车 安 全 的相 关 建议 。
() 5 轮轨 黏着 条件 。
参考文 献 :
[ ] 焦 大化 , 1 吕冬 梅 . 国 铁路 论 坛 的 铁 路 噪 声 与 欧 盟 政 策 述 评 [ ] 英 J.
铁 道 劳动 安 全 卫 生 与 环保 ,07,4 3 :4 —15 20 3 ( ) 1 1 4 . [ ] WG R i a os fh uoenC mmsi .P sinPpr nte 2 aw y i o eE rpa o i o oio ae l N e t sn t o h
一
。
目前对 全路 的噪 声污染 缺乏宏 观 、 全面 的了解 , 缺
乏完 善 的基 础数 据库 ; 业 主 管部 门和 环保 主 管 部 门 行 尚未 制定统 一 的 、 符合 国情 的铁路 噪声 污染 防治政策 。 建议 借鉴 欧盟经 验 , 明确铁路 噪声 防治政 策和 战略 , 逐 步开 展主要 干线铁 路 噪声影 响地 图和铁路 噪声 防治行 动计 划 的编制工作 , 向全路 推广 。 并 ( ) 一 步 完 善 铁 路 噪 声 受 声 点 入 射 标 准 3 进 G 15 5 9 及 其 修 改 方 案 与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B 2 2- 0 G 39 -20 B 0 6 0 8的衔接 ; 应使 二者 既有不 同 的定 位 和作
根据上 海 申通地铁 公 司关 于试 车安全 的运 营反 馈 意见 , 以及本 地 区多个 车辆 基 地 的工程 设 计 体会 和 回 访 成果 , 以及 国 内相关试 车线典 型项 目的调研 分析 , 对 影 响试 车安全 的风 险 因素 进 行 了梳 理 , 主要 归结 为 以
下 几方 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