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听说读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听说读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摘要:语文课堂应当坚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本,致力于构建科学的语言训练新机制。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巧用“听说读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关键词:语言文字训练;训练方法;择优录取

语文学得好不好,主要是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强不强。

一听便知,一读就懂,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多,胸中有墨,肚里有货,要说会说,要写能写,这样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就高。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下面,我就结合日常语文课堂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谈谈巧用“听说读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些方法。

一、有心倾听,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择优录取”

1.教师语言领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师的语言是课堂上丰富的、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用美好的语言启发学生、感染学生,不知不觉中就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目的,提高学生表达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2.同伴启迪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但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而且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态度等方面互相学习、互相欣赏、互相帮助。

我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引导学生理解“张灯结彩”。我是这样处理的:你很会读书,老师相信你一定也能把这个词写好,(学生上来写)这里有一个多音字,同学们要注意了,一起读。看到这个成语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很多的灯,热闹极了。

师:哦,你能向同学说说怎么个热闹?

生:我想到了春节时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灯展,挂着很多的灯笼和彩旗,还有五星红旗,风一吹过,彩旗飘扬,很壮观。

师:很多的灯笼,老师很想知道是怎样的多和美!

生:四个巨大的花瓶灯矗立在门口,上面还插满花灯一闪一闪,仿佛在欢迎来观灯展的市民们。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灯,美丽极了!红的灯、橙的灯、黄的灯、绿的灯、青的灯、蓝的灯、紫的灯,姹紫嫣红,形态各异。还有漂亮的彩旗,真是张灯结彩。

师:瞧,你的描述一个比一个具体,画面也就一个比一个清晰了。联系生活实际也是解释词语的一个好方法。你不仅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带我们到了元宵节时的街头,同学们你们都听出来了吗?二、入境阅读,充实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

语文教学不是泛泛而谈,语言文字的品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1.以点带面,抓好关键词句的教学

只有通过语言文字中字、词、句的咀嚼,才能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表现力,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课本中的语言,品读入境,反复锤炼,从而内化,

达到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4课《金色的脚印》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语言文字的运用非常优美:光秃秃的柞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嗥叫着。学生读完后,我分四步进行引导品读:(1)对比读。出示:柞树林上边露出月亮。小狐狸坐在窝里嗥叫着。让学生分别朗读。(2)画出这段话中的叠词,板书排列,再读。老师问:这组叠词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感觉很凄凉;有的说,我觉得好孤独啊。(3)回到句子中,再读。老师问:“看看有什么新的感觉?经过反复品读,学生对这些叠词的表达效果又有了新的感受。老师趁机引导:透过这些优美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说,孤清的小山村里,孤单可怜的小狐狸,仰起脖子,大声叫着,善良的正太郎仿佛听到它是在无助地叫着:妈妈——妈妈——(4)总结。教师让学生明白一组叠词的运用,不但让我们感受到小狐狸的孤独,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清冷、让人心生同情的画面。

2.学生的文章读背量要保证

读到烂熟于心,文章中规范的语言文字就能逐渐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存有缺陷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就能得到不断的修复和提高。名家的写作技巧、娴熟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才会被消化、吸收。因此,读背内容上除课文要求要背诵的篇幅外,还增加了经典诵读,增加了名著选读。我采取了击鼓传花等形式的游戏考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举行了类似于猜灯谜形式的背诵检查形

式;结合学校每学期一次的朗诵考查,进行了朗诵大比拼。

三、达意表达,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内化能力

1.抓空白

好多文章留有空白的余地,我们就要抓住这些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

教学第十一册《最后一头战象》时,文中写到:嘎唆离开村寨前,绕着寨子走了三圈。但是,没有具体写这期间的告别,老师便可抓住这一空白处,设计如下训练: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嘎唆在寨子生活的语段描写,感受嘎唆优哉游哉的生活。然后老师抛出问题:那会是怎样的告别场面呢?请你发挥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完后,进行汇报交流:嘎唆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村边最角落的那棵香蕉树下,想起悠然自得的趴在树下吃香蕉的情景,不禁流下的眼泪……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

学生的想象已懂得架构在原有的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这样的想象说话,既训练了学生文本学习的迁移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嘎唆的依依不舍。

2.模仿说话

在教学《匆匆》一课中,很多教师就大量地采用了这种模仿手法,一开头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还有”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等句处,就是很好的模仿说话的素材。

读了再说,这样的过程强化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后来在很多习作中都可以

看到这类语句的影子。当然,在说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怎样说来训练,而不能只侧重于说的内容对不对,否则就违背了语言训练的初衷。

3.利用总结全文时

每堂课结束前,老师都会将一些关键的词句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课文内容。当一篇课文学完以后,通常老师都要根据板书就文章的主要内容做一次简要的小结,其实这也是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机会,老师何不放手让学生看着板书小结呢!四、造文有情,训练学生有效迁移自己的言语实践能力

教学《百万英镑》时,马克·吐温对见钱眼开的描写是经典。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这段经典描写,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是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来表达人物的内心的,语言文字的运用非常到位。接着,我设计了一个场景,期末考后,你拿到了成绩单——组织学生进行当场的练写。学生的模仿迁移能力真是令人惊叹:100分,那是100分啊,鲜红的笔迹,在我眼里成了一朵开得灿烂的玫瑰花,芬芳迷人,我仿佛看到了爸妈那满是笑意的脸,我梦寐以求的自行车正摇摇摆摆地向我走来……比喻、夸张的手法学生通过朗读已积累于心,这时引导学生尽量展开想象,进行模仿练习表达,既能激活学生自身的语言积淀,又能吸收他人的新鲜词汇,达到语言的再积累,更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文字是语言的另一种存在。让我们用心锤炼文本中的语言,精心引导学生正确、规范、有效地运用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