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

《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编码:110213210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手段:板演一、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说、经济范畴和规律产生发展的历史。
揭示经济学说在社会经济发展变革和阶段斗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经济理论的实质及其发展规律,使学生能针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实践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自觉参与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同时为学习其他分支经济学科理论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绪论学习,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及其目的。
教学重点: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内容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经济学说史的学科特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一、经济学说史的研究内容及其特点。
二、经济学说的历史发展。
三、学习研究经济学说史的目的。
思考题:名词解释经济学说史问答题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了解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异教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阿奎那的经济思想。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概述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四、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第二节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一、概述二、古代罗马奴隶主的经济思想三、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概述二、阿奎那的经济思想三、异教和农民起义的经济要求四、奥雷斯姆和莫利诺斯的经济思想思考题:名词解释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2.柏拉图的“理想国”3.瓦罗的《论农业》4.公平价格问答题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2.简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商主义的主要经济思想,并了解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实践的效果和意义。
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 1.克尤斯·贾图(前234-149),《农业论》 ❖ 2.瓦罗(前116-27),《论农业》 ❖ 3.柯鲁麦拉(前1世纪-?),《农业论》 ❖ 4.西塞罗(前106-43),将色诺芬《经
济论》译成拉丁文
❖ 5.奥古斯丁(253-430),提出“公平价 格”概念
广西师范大学 詹新宇
6
1、古希腊的主要思想家的经济思想
广西师范大学 詹新宇
21
❖ (2)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罗马奴隶制兴 盛时代,商品货币关系已相当发达。罗马法 学家研究了商品生产者的各种关系,诸如买 卖、借贷、债务、契约和其他义务,承认个 人地位,保障签订契约的自由,确认债权者 有役使债务者的权利。罗马法学家确认个人 地位、保障契约自由等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 级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罗马法学家认为, 货币是为便利交换而产生的,货币产生后, 货币本身也成为具有价值的交换物品。
❖ 西欧中世纪社会经济的明显发展,开始于 11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封建领主 和基督教会联为统治的一体。在思想领域 里,基督教义和教会思想成为时代的统治 思想。
❖ 所谓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般是指西欧封
建 13社世会纪盛前期后,经自院1学1世派纪的经至济15广思世西想纪师。,范大特学别詹是新宇
24
广西师范大学 詹新宇
11
1.分工思想。
❖ 柏拉图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们 生来却只具有某种才能,因此一个人不能无求于他人 而自足自立,于是人们便自愿联合起来成立国家。
❖ 如果一个人专门作一种工作,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 然较好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种行 业的人。
经济学说史教学活动大纲

《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码:04000127制定单位:经济学教研室执笔者:翁媛媛审定时间:2012年3月7日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经济学说史是一门年轻的社会科学,它是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在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后产生的。
它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和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产生了多种经济学说,他们支间的相互矛盾与斗争,推动了经济学说的发展。
经济学说史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及其各种规律和范畴产生发展的历史来解释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思想渊源和发展规律,并探讨各种经济学说的产生、发展演变同当时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阶级斗争的发展关系。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及对前人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考察,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培养一种对经济问题的洞察力。
通过对前人的理论思维足迹的追踪,寻求现代经济问题的理论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学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准确掌握各个时期代表学说的基本思想、代表人物的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演进。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指出其科学和庸俗成份,不断提高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在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之前,必须先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该课程是学习《经济学说史》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之后才能开展《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学习,学完本课程后将进一步学习经济类课程。
4、教学时数分配5、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参考书目:(1)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精品】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汇总

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没列入组成阶级内。
柏拉图主张理想国家的国土不应过大,也不要过小,应 保持一定的土地面积。一国的人口应与土地保持比例, 人口不应过多,也不要过少。
他认为一国人口以5040人最为适当。此数除了11之 外是1~12诸数都可除尽,便于执政者用各种方式组 织一国的国民。
其经济思想是以理性为基础,所以和伦 理观念总是分不开,经济从属于伦理。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 Xenophon (约公 元前430~约前355/354)。
古希腊思想家。他出生于雅 典富裕家庭,是古希腊哲学 家苏格拉底(约公元前 470~前399)的门生。他拥 护斯巴达的贵族政体,反对 雅典民主政治。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古希
腊思想家。 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伊拉
城,其父是马其顿王的御 医。 亚里士多德青年时代曾在 雅典柏拉图的“阿卡德米 亚”学园中学习,前后约 20年。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伦理学》
在《政治学》中提出了同柏拉图不同的理想国 家组织。他希望在加强奴隶阶级中等阶层的势 力的情况下,组织有限的奴隶主民主制来巩固 奴隶制度。
❖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 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 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 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 色诺芬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他 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 是必要的。社会分工能使产品制作更加精美。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柏拉图的“共产主义”
柏拉图认为:私有财产和家庭养成人们利己和贪 欲之心,引起社会的分歧和矛盾。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一模试卷附答案(1)

一、选择题1.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A.市民阶级B.封建主C.国王D.教会2.12世纪大学在欧洲兴起。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上述材料说明欧洲大学A.得到国王与教会支持B.是城市自由和自治的产物C.由于选拔官吏的需要而产生D.都是教会学校3.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英格兰C.①东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英格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拜占庭帝国③德意志4.“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它”是A.《罗马民法大全》B.《汉谟拉比法典》C.习惯法D.《十二铜表法》5.下列谚语中,能反映中古欧洲社会等级制度特点的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6.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的灾难和动乱中维系了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是A.阿拉伯帝国B.波斯帝国C.查理曼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7.12世纪,大学的兴起是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的新气象,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这些“花朵”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免赋税特权②宗教信仰及言论自由权③司法特权④教育自主权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③8.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今天的哪三个国家雏形①美国②法国③德国④意大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1章 古代希腊罗马及中世纪

执政的哲学家 战士 农民、 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9
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以他的分工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分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以他的分工学说为理论基础的。
工使每人精专一业,产量可增加,物品也精美; 工使每人精专一业,产量可增加,物品也精美;互助 使人们结成团体形成国家。在社会分工中, 使人们结成团体形成国家。在社会分工中,每人应从 事的行业和担任的职务是先天决定的。 事的行业和担任的职务是先天决定的。 • 柏拉图还主张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他认为除 柏拉图还主张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 最低等级外,战士和哲学家都不应拥有私有财产, 最低等级外,战士和哲学家都不应拥有私有财产,由 国家每年供给够一年生活之用的收入。柏拉图的“ 国家每年供给够一年生活之用的收入。柏拉图的“共 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 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 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 柏拉图意识到了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柏拉图意识到了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但他反对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 但他反对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这是与他反对商业资 本和高利贷资本有关的。 本和高利贷资本有关的。 • 柏拉图的“理想国”被马克思称为埃及种姓制度在雅 柏拉图的“理想国” 典的理想化。 典的理想化。
活动家、大奴隶主,当过罗马的元老, 活动家、大奴隶主,当过罗马的元老,历任执 政官、监察官等职。 政官、监察官等职。 • 主要著作:《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 主要著作: 论农业》 起源》 的史书,已失) 的史书,已失)
经济学说史
16
第二节 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
• 《论农业》:被保存下来的研究当时奴隶制庄 论农业》
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柏拉图的“理想国”
基础:分工理论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分工是城市国家的自然基础 奴隶的“共产主义”
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1、代表作:《政治论》 2、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利益 3、生财之道:家务管理与货币增殖 4、对零售业与大商业的不同看法 5、市场主体与市场客体的提出
古希腊经济思想小结
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和 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1、经济—“家庭管理”:奴隶主如何管理财产,对 奴隶进行剥削使财富不断增加的经济学说
2、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区分了商品的两 种功能:使用和交换
3、劳动分工—效率提高 4、重视农业—庄园经济的管理 5、增加收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6、货币的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
公平价格是与物品生产上耗费的劳动 相等的价格。
阿奎那的“公平价格”学 说
1、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渊源 2、阿奎那对“公平价格”的新解释:
① “公平价格”与封建等级相联系,公 平价格是与卖主的等级地位相当的价格;
② “公平价格”的主观性—人们对物品 效用的评价(开效用价值论之先河)
③由于供求数量的变动而决定的价格变动 也是公平的。
• 1、极力维护自然经济,力图巩固和发展庄园 制度,以保证奴隶主的财富不断增长。
• 2、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并从自然经济角 度论证了社会分工 • 分工可增加财富数量、提高产品质量 • 分工是社会阶级划分的自然基础 • 分工与市场的关系
• 3、对商品经济作了初步分析 • 4、承认小商业存在的必要性,反对大商业和在农学上的贡献 1、农业经营目标与效率
以较小耗费获得较大利益原则 农业的规模经济问题 2、农场的位置和土地肥力 3、农业多种经营和专业化
经济思想史各章学习重点难点

《经济思想史》各章学习重点、难点就本课程的内容来讲,“注重财富生产和供给的古典经济学”、“关注消费和需求的边际主义”,以及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
尤其是古典经济学部分,由于涉及的人物、经济思想以及主张,内容繁多、抽象,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都有一定难度,所以,相应的教学时间安排要多一些。
当然这不是说其他部分不重要,在整门课程的学习中应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全面掌握的同时应注意有所侧重,妥善把握好全面掌握和有所侧重这两者间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注意,对于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经济思想,不仅要掌握它们的基本观点,也要注意它们和之前、之后的其他经济思想的联系,它们自身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和意义。
对各章的内容,不能把它们看作是截然无关的独立的存在,而要把它们看作是整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领会它们之间融会贯通的关系。
导论本讲在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体系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西方经济思想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的主线选择问题和西方经济思想发展演变的中心选定;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
本部分没有突出的难点。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本章重点古希腊、罗马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西欧中世纪阿奎那的经济思想本章难点本章学习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的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基本背景知识不太熟悉,建议这方面的知识准备不足的学生在学习中适当阅读一些古希腊、罗马及中世纪的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基本知识读物。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本章重点早、晚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政策主张本章难点难点在于对重商主义的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的理解以及把重商主义界定为原始的国家干预主义的依据。
第三章英、法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本章重点配第的经济学说及其地位从配第到斯密之间经济学说的发展布阿吉尔贝尔、坎蒂隆的经济思想及其与重农学派的联系本章的难点难点是对英、法早期经济自由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理性主义、利己主义和自然秩序论(自然法)的理解,理清不同的思想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理论观点及其影响。
经济学经典名著介绍

2.《贸易论》,托马斯.孟,该书于1621年出版,书的全名《论英国东印度的贸易,答这项贸易的常见的各种反对意见》。该书在1960年彻底改写,他死后由其儿子于1664年重新出版,书名改为《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或作为我国财富调节器的对外贸易收支平衡表》。《贸易论》托马斯.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托马斯.孟,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政治经济学概论》(1961),安托万.德.孟克列钦(1575---1621)著,该书全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在这部书中,他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借以表明,他所论述的已不是中世纪研究家庭经济管理的问题,而是涉及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
二、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
具体介绍内容见姚开建主编《经济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P107-108(“斯密的《国富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等各个方面。”)
9.《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英〕大卫.李嘉图,该书与1817年4月19日出版,并于1819年和1821年分别出版了第二版和第三版,以后被译成多重文字组建流传开来。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人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962。《人口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人口原理》从两个不变法则出发: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论证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人
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人口自然法则要求二者保持平衡,因此,必然发生强大的妨碍,阻止人口的增加,这种妨碍就是贫穷与罪恶。在第二版中,马尔萨斯又提出阻止人口增加的道德抑制。根据《人口原理》,失业和贫困不是社会制度造成,而是人口自然法则作用的结果;财产私有制使人们不致因纵欲而生殖过多子女,因而是发展人类能力和智慧,培养和提高人类德性的最良好制度。也因此,《人口原理》反对英国当时的济贫法。《人口原理》还主张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工人的生活要随工人人口增减而进退。马尔萨斯在第二版中运用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作为他的人口理论的基础。《人口原理》以抽象的人口规 律代替历史的人口规 律 ,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辩护。《人口原理》作为最早的人口学著作之一,对后来的人口理论有重要影响。
1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3)主要经济思想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 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 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 的两种属性。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 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 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 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 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 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 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3、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1)人物介绍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 希腊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政治家。
他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是苏格拉 底的学生。
3、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基督教在公元1—2世纪出现于古代罗马社会中,基督教最 著名的思想家是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
奥格里·奥古斯丁(353—430)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 一度曾信奉摩尼教,后皈依基督教,任北非希波主教。他 的著作有《忏悔录》、《论上帝之城》、《创世纪注释》。
• 柏拉图死后,他离开雅典到各地 游历,公元前343年被聘为马其顿 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5 年返回雅典,创立逍遥学派。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的经济学著作是, ,A、柯鲁麦拉的《农业论》B、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论》C、加图的《农业论》D、色诺芬的《经济论》 2、《萨利克法典》反映的经济观点是, ,A、保护土地私有制B、保护所有居民的人身自由及其私有财产C、保护了氏族经济思想残余D、肯定所有居民一律平等 3、下列中,主张限制人口数量并重视人口质量的希腊学者是, , A、色诺芬 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奥古斯丁4、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是, ,A、1-5世纪B、5-10世纪C、10-15世纪D、15-17世纪5、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他的, ,A、《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B、《理想国》和《法律篇》C、《政治论》和《伦理学》D、《农业论》和《论农业》 6、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主要论述, ,A、财产管理与经营问题B、奴隶的管理与训练问题C、农业耕作问题D、财政不足问题二、简答题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1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多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参考答案一、1、D 2、C 3、B 4、B 5、C 6、D 二、,答案要点,1、色诺芬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
分工是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
他还谈到分工和市场范围大小的关系,认为市场大小是社会分工的条件。
2、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只有用货币交换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得到了财富。
色诺芬已经认识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3、阿奎那认为,实现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
关于公平价格,掌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效用原则,其二是成本费用的原则。
经济学专业教学大纲-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741010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s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经济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6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在于简要介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想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思潮和发展动态,以加深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经济政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素质。
通过对西方主要经济学思想的介绍、分析和比较,使学生的经济学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扩展,引导学生把握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趋势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走向,使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对其中有用的理论、观点、方法更可以为我所用。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通过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想的介绍与评论,要求学生对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的人物、观点、理论内容、分析方法及政策主张有比较广泛的了解,以引导学生把握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趋势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新动向。
提升学生理论思维和创新思维水平,注意引导学生采取辩证的态度汲取科学合理的经济思想,为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实施说明在讲授时要集知识性、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以便使学生以一种较为简洁的方式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把握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的不同见解,并且能够利用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分析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围绕本大纲,结合课堂讨论,思考题和课外作业,凸显各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和重点,完成各章和整个课程的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讲授、课堂讨论、思考题和作业均须联系当今现实,并与现代经济理论相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的方法论,运用发展经济学的观点,从现代化的过程中去理解历史中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去理解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经济制度及制度变迁过程。
经济思想史整理

经济思想史整理(总1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填空题:经济思想演化的基本脉络1、经济思想史前史奴隶制时代经济学中世纪经济学重商主义经济学2、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3、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4、现代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至今经济学三个高峰:1、第一高峰:亚当斯密 1776年构建了经济学框架2、第二高峰: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19世纪70年代构建了微观经济学框架。
3、第三高峰:凯恩斯 1936年构建了宏观经济学框架三本里程碑意义的教材:1、约翰穆勒1848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2、马歇尔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3、萨米尔森1948年的《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批判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系统研究法、专题研究法学习经济思想史的意义:1、经济思想史是理论创新的源泉2、经济思想的社会变迁功能3、锻炼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三个阶段:1、17世纪到18世纪初2、18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3、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名词解释: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是研究经济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学科。
柏拉图的《理想国》:认为,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分化,造成了贫穷差距的扩大,贵族生活腐化、堕落。
由富人和穷人组成的国家永无太平之日。
因此他提出“理想国”的设计。
公平价格:商品的出卖者能获得相当于所处等级地位生活条件的价格。
公平价格取决于从物品所得到的利益的大小、它们对人的效用,所以,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要取决于某种评价。
公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
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
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
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

第一篇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概述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古代希腊。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中,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一词,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著作:《理想国》、《法律论》“理想国”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共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意识到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著作:《政治论》、《伦理学》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国家是从家庭联合发展起来的,从家庭管理开始阐述其经济思想;生财之道家务管理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物品的用途使用(本身固有的)交换(非固有的)讲到公平这一道德范畴,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天才见解。
第二节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概述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一、贾图著作:《论农业》、《起源》认为农业在一切经济部门中试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二、瓦罗农具能讲话的农具:奴隶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无声的农具:马车三、柯鲁麦拉著作:《论农业》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
经济学概述

经济学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
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
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这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适应的。
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
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
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
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发展日益错综复杂,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运用这些新的方法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解释。
经济学各门学科依据本身的特点,适当运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对于增强经济科学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
在以历史和文明悠久著称的民族和国家中,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保存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
它们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在经济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思想史第1篇: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西方经济思想简介第一章: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思想1.1 《圣经》的经济思想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至二世纪出现在罗马的奴隶制社会,它是受古罗马压迫、剥削的奴隶和自由贫民的宗教,是“奴隶和解放的农奴,穷人和无权利人,被罗马人征服或被他们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恩格斯:《论原始基督教史》)《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
《旧约》全书所记时间约为公元前2500—前1500年。
《新约》全书所记时间从耶稣诞生至公元2世纪。
重视农业《圣经》反映了以农业为根本的思想,这可以从《旧约》的谚语卷中看出。
有格言说:“贸易之利虽大,可以失之于俄顷之间,故不应对买田之事有疑惑。
” 又有格言说:“惟耕田之人所获为多。
”土地和土地继承权《圣经》视土地的家庭所有为社会力量与保持社会经济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源泉。
土地的外姓异化是被禁止的,只有全家同意时,土地才允许出卖。
如果土地被迫出卖,血缘最近的亲属有购买的第一选择权。
摩西法规定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土地继承权。
安息日、安息年和五十年期约安息日是《圣经》中社会立法的基石。
土地每到七年,须停耕一年,故“第七年为土地安息年”。
七个安息年为五十年期约。
对奴隶制的态度《旧约》和《新约》全书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废除奴隶劳动。
商业法规与公平价格凡伪衡、重息、滥价、囤积居奇皆为法律所不许。
对弱者的保护和对经济上贫弱者的保护有一套规则条文。
劳动《圣经》十分强调人类劳动的尊严与价值。
1.2 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
经济、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色诺芬(Xenophon,前440—前355)是古代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
色诺芬在《经济论》中强调,经济(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
经济思想史

五、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的经济学说
•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潮获得发展,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成为这一思潮的典型代表,
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其以后的凯恩斯主义。
• 不过,在同一时期,坚守自由主义传统的思潮也在发展,新奥地利 学派、伦敦学派以及芝加哥学派成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在这一
25
/adamhoun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部名震一时的划时代著作把西 方经济学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 完成了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向自己创立的新经济理论体系的 过渡,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这在 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经济学家把《通论》 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 。
成为最著名的代表。
15
/adamhoun
亚当·斯密,1723—1790,出 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14岁入格拉 斯哥大学,17岁进入牛津大学。18世 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的代表 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第一次把以 前的经济知识归结为一个统一和完整 的体系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是公认的 经济学宗师。
10
/adamhoun
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内容 1、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打通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迪亚土、达伽马、加布拉尔、麦哲伦) 2、西班牙人:美洲大陆的发现
(哥伦布)
3、荷兰、英国、法国和丹麦等的海外探险。 4、这些地理大发现产生的经济后果,都意味着世界市场和贸易规 模的扩大,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27
/adamhoun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1915—2009,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重要代表人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2020年10月整理).pdf

第一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著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一)分工思想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二)主张“共产主义”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
第二节古罗马经济思想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1、主要著作:《神学大全》2、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3、“公平价格”理论:把“公平价格”看作是一种主观范畴,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效用价值论的先河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1)经济思想从属于哲学、神学和政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3)以研究奴隶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为主,商品货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商业被排斥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第一节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增加财富生产货币早期重商主义限制货币外流,少买或不买对外可以输出制成品或原料,忽视生产储藏手段,积累财富资本,在流通中增值晚期重商主义允许货币输出,多卖鼓励出口工厂手工业;限制原料出口;少买制成品多买原料第二节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一、托马斯·孟(英国)《贸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输出货币的政策,主张货币输出(2)主张发展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本国(3)提出了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发展本国工厂手工业和转口贸易业二、柯尔培尔(法国)(1)货币金银是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对外贸易是法国富裕的唯一途径(坚持贸易顺差原则)(3)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4)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推行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第二篇17—19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1、定义: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20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l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l 【教学目的】 l 1.了解古希腊、罗马的经济思想中的经济
思想萌芽。 l 2.认识古希腊、罗马的经济思想对以后经
济科学的产生和影响。 l 【教学重点】 色诺芬的«经济论»、奥古斯
l 他把奴隶制度看作是出于自然的劳动分工的结果。 l 他认为有的人宜于从事脑力劳动,有的人宜于从事体力
劳动。从事脑力劳动者,能由精神运用而具有先知,他 们自然是主人;而从事体力劳动者,只能用他的体力实 现脑力劳动者的先知,所以自然地应该成为奴隶。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1274)。
❖ 生于意大利罗卡塞卡的贵族家庭, 早年在那不勒斯大学学习,1256 年获硕士学位。
❖ 13世纪欧洲神学家、最著名的经 院哲学家,其思想特点是调停神 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 盾。
❖ 主要著作有《神学大全》被认为 是基督教的百科全书。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背景
l 古罗马从公元前 264年开始,经过长期战争,征服 了希腊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在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 1世纪之间,罗马成为规模最大的奴隶主国家,公元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革命和蛮族的打击之下覆灭。
l 同古希腊相同,古罗马也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靠 武力侵略发展程度较高的古希腊等国家而形成奴隶 制帝国,在经济思想上并没有什么直接建树。
❖ 他对手工业抱着鄙视的态度。 ❖ 色诺芬认为商业的存在是必要,是因为它使人们获得具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 色诺芬依据市场上出现的现象和生活经验,了解到商品
价格的波动依存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也意识到由供求 变动而产生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到社会劳动的分配。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色诺芬对价值、财富与分工的看法
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认为奴隶主应亲自料理 庄园,不仅奴隶所需用品在庄园中解决,奴隶主的 各项需要也应在庄园中自己生产出来。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
l 古罗马对于经济思想的贡献,来自它的法理思想和法律。 l 其在古希腊自然观念影响下,创立了自然法学说。 l “自然法”: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下“所接受的规律”。
❖ 色诺芬知道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他根据 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财富是具有使用价 值的东西。
❖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 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 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 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 色诺芬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他 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 是必要的。社会分工能使产品制作更加精美。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l 柏拉图Plato (约公元前 428~前348/347)
l 古希腊唯心主义思想家。出 生于贵族家庭,是苏格拉底 的学生。
l 他拥护斯巴达的贵族政体, 反对雅典的民主制。
l 柏拉图的著述很多,其中和 经济学有关的两部著作是 《理想国》和《法律论》。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柏拉图的产业思想
l 柏拉图提出农业应成为理想国的基础。 l 在理想国中商业是必要的,但雅典人不应该从事
这种不体面的行业。他主张制定法律使商人只能 得到适当的利润。 l 他意识到在商品交换中必须有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但他反对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更反对放款和抵 押放债,其目的在于防止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侵吞奴隶主阶级的剩余产品和侵蚀奴隶制自然经 济。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古希
腊思想家。
l 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伊拉 城,其父是马其顿王的御 医。
l 亚里士多德青年时代曾在 雅典柏拉图的“阿卡德米 亚”学园中学习,前后约 20年。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伦理学》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律论》
l 在《理想国》中,他看到尖锐的社会矛盾正动摇着奴隶 制度,因此从唯心主义哲学出发,提出所谓跟人类理性 相一致的正义原则来组织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国家。
l 《法律论篇》中,柏拉图主张平分土地,归属各民户。 ¡ 居民不能将遗产再行分割,也不准出售或用其他方式 进行分割。 ¡ 城邦国家也不能运用政治权力来分割地产。 ¡ 他试图用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来保持奴隶制国家的 稳定和和平。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柏拉图的分工思想
l 如果一个人专门作一种工作,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 较好和较多。所以,一国中应该有专门从事各种行业的 人。 ¡ 在社会分工中,每一个人应该担任哪种行业和职务, 应取决于人们的天性。 ¡ 他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而分工又被 视为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
亚里士多德的交换思想
l 他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 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
l 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 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 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 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 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 一般所谓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是指西欧封建社会盛期, 自11世纪至15世纪,特别是13世纪前后经院学派的经济 思想。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经院学派
Scholastic school 由传统的教义、教会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构成
的混合体。教会法规就是这一哲学思想的规范化。代表 人物阿奎那。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内,经院学者争 论最多的是两大问题: l (1)“公平价格”的决定 l (2)高利贷的合法性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色诺芬的《经济论》
❖ 根据自己管理领地经济的经验而写成的,是古希腊流传 下来的第一部论述经济的著作。
➢全书采取苏格拉底与人对话这一文学形式写成。
➢主要探讨奴隶主经济任务与如何经营奴隶制经济的问 题,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论述奴隶 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
❖ 全书大体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论述与奴隶经济制度有关的问题,诸如奴隶主 的经济任务,财产的经营与管理,奴隶的管理与训练, 管家人的挑选和培养等;
➢另一部分涉及生产力问题,例如论述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耕作技术问题。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色诺芬的产业思想
❖ 色诺芬重视农业的发展,他认为只有农业发展,奴隶制 的经济才能发展。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的职业。这 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l 主要代表为苏格拉底的门生色诺芬、柏拉 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特点
l 苏格拉底传统的古典希腊思想的一大特 点在于它完全不带有神话因素。这就是 其区别于其他先此或同时的古代文明思 想的特征。它摆脱了宗教的圣洁规范性, 转而依靠理性。
l 其经济思想是以理性为基础,所以和伦 理观念总是分不开,经济从属于伦理。
l 柏拉图认为:私有财产和家庭养成人们利己和贪 欲之心,引起社会的分歧和矛盾。
l 哲学家和战士都不应该拥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应 实行共妻共子,结婚男女都必须住在公共宿舍, 在公共食堂进食,从而才能最终使国家获得永久 和平,保持全国团结一致。
l 柏拉图所主张的这种“共产主义”,是在奴隶主 阶级内部消灭财产私有制,借此消除统治阶级的 内部矛盾和冲突,以维护奴隶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
l 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财富及劳动的看 法上,。他们鄙视财富,反对积攒财富和富人剥削 穷人,主张信徒之间财产集体化,实行平均主义的 分配原则。
l 中世纪中期,由于大商业的存在以及大量不等价交 换现象的出现,公平价格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切而 教会不得不过问的问题。早期基督教徒奥古斯丁明 确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 根据罗马法,公平价格是指在某一阶段内不受行情 变化影响的价格,实质上是指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l 柏拉图主张理想国家的国土不应过大,也不要过小,应 保持一定的土地面积。一国的人口应与土地保持比例, 人口不应过多,也不要过少。 ¡ 他认为一国人口以5040人最为适当。此数除了11之 外是1~12诸数都可除尽,便于执政者用各种方式组 织一国的国民。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柏拉图的“共产主义”
丁的«公平价格»、 阿奎那的«神学大全» l 【教学难点】 古希腊思想家的理论特点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l 古希腊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但商品经 济已有一定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起基于苏 格拉底(Socrates)(约前470~前399)哲 学传统的经济概念和思想的出现。
l 在《政治学》中提出了同柏拉图不同的理想国 家组织。他希望在加强奴隶阶级中等阶层的势 力的情况下,组织有限的奴隶主民主制来巩固 奴隶制度。
l 在《伦理学》中指出,交换的各种物品原是不 等的,但在交换中必须是一种均等关系。他发 现在商品的价值表现中存在着等同关系。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 想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l 色诺芬 Xenophon (约公 元前430~约前355/354)。
l 古希腊思想家。他出生于雅 典富裕家庭,是古希腊哲学 家苏格拉底(约公元前 470~前399)的门生。他拥 护斯巴达的贵族政体,反对 雅典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