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教语文的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我怎样教语文》是一本由于永正所撰写的一本教育论文集,全书主要探讨教师如何更好地教授语文,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读完这本书后,深深地感觉到,作者的理论观点非常深刻、认真,对于提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兴趣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整本书贯穿于以“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为主题,作者逐步论述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语文写作的训练等重要主题,深入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瓶颈及如何解决。
书中提到的教学内容不仅仅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更是尝试建立起全新的语文教学方法。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纠结,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作者在书中强调了“积极互动学习”以及“知识的创造和运用”,这也是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推崇的理念。
他认为教师应该将学生当作知识的主体,而不是一味灌输知识,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以此来推动他们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这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探索意识的方法也应该能够由教师进一步推广,从而推动中国教育教学的发展。
除此之外,作者还着重探讨了如何构建“互助学习”的班级氛围,通过协作和互动,学生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创新。
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尝试使用一些具有创新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小组讨论、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情景模拟等。
同时,作者也着重介绍了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语用习惯的训练等方面,从而更加全面地考虑了语文教学的具体问题。
语文教育涉及到语言的各个方面,因此全面、多元的教育方式是必须的。
总的来讲,读完于永正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我们可以真正对于语文教育理念这个重要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和瓶颈,从而能够得出更为严谨、科学、系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它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经典语录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经典语录
1、就语文教育而言,我得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兴趣和习惯。
2、不满足于“教过了”,也不满足于“教对了”,而是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教会了”。
3、于永正名片:正面写“微笑”,下面写“尊重、理解、宽容”;反面写“负责”,下面写“严格、顶真、耐心”。
4、是师非师,是课非课。
“不要太像上课”,说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要少些包办、限制和理性,多些自主、引导和情趣。
“儿童的语文”要求我们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
5、童心不泯,才能体谅、善待后进生。
教师读叶圣陶《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教师读叶圣陶《我怎样教语文》有感我怎样教语文?第一次,我捧起叶圣陶先生的这本书,我不禁把书名读出声来,是啊,作为语文老师已经五年了,每天都和语文打交道,语文究竟怎么教,怎么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语文课,怎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这些问题,我一直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翻开这本书,好像一些旧日萦绕在脑海里的思索开始慢慢地有了些答案。
在书的封底,有叶圣陶先生的这样一段话: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
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我深表赞同,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充满美的,诗意的学科,带领学生打开语文的大门,需要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研究语文这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本身就要有一颗向真、向善、向美的心去对待生活,用温柔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书中一共有四个章节,分别是我怎样教语文,关于阅读,关于写作,语言之艺术。
可见作者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有着自己清晰的理解,就是阅读和写作是语文之魂,试想,抓住阅读和写作,我们教学语文也就有了方向,至少不会出错,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认真不认真,是语文学得好不好的关键。
试想一下,与语文相遇,与语文直接对话,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一、我的学生我的语文梦阅读这本书,我总会想到我这群带了五年的学生,五年来,从识字认字,写字朗读,再到现在高年级的深度阅读,一步一步,我们一直在共同学习,学生学习语文,我在学习教语文。
这个过程中,有喜有怒有哀有乐,我们迷茫过,也曾互相看不顺眼过,我们也无比珍惜,珍惜彼此剩余相处的时光,也许,这就是学生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吧,很多时候,我们会去责怪孩子,责怪孩子的慢,责怪孩子的分数,而忘了自己的课到底有没有吸引到孩子。
很唏嘘的是,每到一个阶段,总有个别孩子的掉队,在语文课上不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愿做个看客。
(精心整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收藏的,这本书也是在半年前进入我的视线范围,现在闲下来,开始看书。
虽然没有教过语文,但由于与语文还要打交道,所以要学习关于语文的知识。
这本书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于老师,我现场听过他的课,印象非常难忘,有声有色的写作文,其作文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几乎在中国,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他。
读这本书前后大概花掉10小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笔在上面圈画,这里面没一句话都是经典,不像有些书是某些人编组在一起的,这里的每段文字都不舍得跳过。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以下东西:留下认识4000个汉字,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
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
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提出了四三二一语文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
他说:语文课讲的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看来育才小学的语文教学真是走入了教学误区,我们课堂多的是理解分析,少的是读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孩子在读的方面要弱于普通小学,这是不争事实是。
相反我的字词教学,应试教学确实无出其右。
看来我们要改一改了。
于老师强调教学相长,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看来任何教师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名校工作更是幸运,因为你经常会被学生教育。
季羡林曾经说过,人类共同创造了两个大的文化体系,一个东方,一个西方,再没有第三个了,西方就是分析,东方就是综合,分析出理论,综合出技术。
如何教孩子学习语文
如何教孩子学习语文
教孩子学习语文是每个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教孩子学习语文,不仅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练习的学科,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引导孩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其次,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学习语文。
可以通过朗读、背诵、写作等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朗读课文,让他们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可以让孩子背诵古诗词或名篇段落,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多写作文,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
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扩大孩子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类型的书籍,让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教孩子学习语文。
可以利用语文游戏、语文竞赛等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游戏中,孩子可以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教孩子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方法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方法可能会因个人理念、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 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让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组,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为每个组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4. 兴趣导向教学法:通过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5. 教学案例方法:通过引入生动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个人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组合和调整,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怎样学习语文
怎样学习语文学习语文是每个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如何高效地学习语文,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多读书。
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了解不同的文体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感。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也可以阅读一些现代作家的作品,如鲁迅、余华等。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其次,要多写作文。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话题进行写作练习,如描述一个人物、写一篇游记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连贯性,尽量避免语法错误和逻辑混乱。
通过不断地写作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此外,要多背诵诗词。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背诵诗词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感和修养。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如《静夜思》、《水调歌头》等。
在背诵过程中,要注意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词的美感和内涵。
通过背诵诗词,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最后,要多参加语文活动。
参加语文活动可以拓展自己的语文视野,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可以参加一些语文比赛或朗诵比赛,与他人交流学习,互相促进。
也可以参加一些语文讲座或读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通过参加语文活动,我们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总之,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通过多读书、多写作文、多背诵诗词、多参加语文活动,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让自己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用心学习语文,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学习者。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5篇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5篇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1阳光洒在身上,在这个漫长的冬日,我翻开了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先生的《我怎样教语文》,我应该怎样教语文?带着疑问,细细品读……还未品读,封面上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大师经典,历久弥新的语文教学实用心法〞就已让我非常期待.《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精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和夏丏尊多年教授语文的心得,从教学指导.阅读方法.写作教学和写作提升四个方面,系统展示了教育大师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技巧,解答了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比如,语文教学应该有怎样的理念.阅读是什么.怎样阅读.写作是什么.怎样写作等.教学案例丰富详实,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精辟而实用的指导.书中的教学实例虽然大多取材于三四十年代的语文教学内容,但所讲的有关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书中没有艰涩难懂的文字,大多是像拉家常的一样话语,可读了却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许多不曾明白的或者困惑的问题突然之间在此找到了答案.大师的语言,三言两语便能切中肯綮,便可指点迷津.叶老在文中强调,〝学习国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深刻的感觉到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阅读能力.多多阅读,多多写作.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多鼓励学生阅读各类书籍,让学生随时动笔,课后的小练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种.种想要写的.叶老在文中说到〝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我就想着在课堂上要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我怎样教语文》第一章第一篇是〝认真学习语文〞.叶老对语文怎样教,如何学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在鞭辟入里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做出了本真.朴素但最根本的明确阐述.这一篇文章共有5个小标题.分别是:学习语文很重要.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认真不认真,是学得好不好的关键.所讲内容其实就是学习认知.学习要求和学习态度三个方面.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就是两个方面:阅读和写作,前者是吸收,是进,从外到内,后者是表达,是出,从内到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吸收和表达两件事.〝学习语文目的在于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学习语文要练的基本功有四:识字写字.用字用词.辨析句子.文章结构.所有的要求是〝正确〞,字要念得正确.写得正确熟练.用词用得正确贴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要合理正确.文章思路要清晰.还强调:〝要多读,才能广泛地吸取.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学习语文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认真.〝认真〞是我们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一种态度.我们经常说:只要你认真了,再差都会有进步.这里的〝认真〞,是真的认识到踏实学习的重要,是真的做到从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是真的养成了积累的一点一滴知识的良好习惯……认真朗读,认真听课,认真书写,认真写作,认真说话,认真积累……所有的〝认真〞加在一起,就是美好的语文人生,温暖的学习人生.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大师的这些语言浅近,语气温和,娓娓道来的深刻见解和真知灼见,对我的语文教学有极大的启发作用.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2很多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老师或许都思考过同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或许你会说,不就是教孩子字词.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吗?这样回答我不能说完全错误,但至少可以说这样教语文千篇一律,没有完全抓住语文教学的根.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不妨读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那么,你一会进入语文教学的新境界.这本书分为四辑,于永正老师分别从语文教育的根本.怎样教好语文.语文课的亮点和作文教学四方面,把自己对教育.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感悟两方面结合起来,用真实的教学案例,让读者一步一步了解他的教育观.语文观和学生观,启发老师如何更好地留住语文教育的根本,是一线老师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诊治自己课堂弊病的一副良药.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时时刻刻思考一个问题,你的课堂给学生留下了什么?于永正老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留给学生的是丰富的语言材料.较好的语感.流畅的表达.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根.要落实这些,首先要善待学生,尊重呵护学生,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因为每个学生都不是盛知识的容器,他们是〝人〞,人需要尊重,需要爱的呵护,需要鼓励,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有人文性,而且这种人文性要大于书中的人文性,做到这些,就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其次就是努力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抓住读和写,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守住语文教学的〝规律〞,如写字的规律是描红.仿影.临帖,朗读的规律是〝跟我读〞,作文的规律是〝读写结合〞,总之,就是要做到熟读.精思.博览.多做.因此,语文老师要有〝书写.朗读.表达〞等较好的基本功,要有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艺术细胞,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充满灵性,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于老师之所以把〝守住语文教学的规律〞叫得这么响,是因为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一是讲得多,读得少.这从我们平时的听课中就可以看出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个人感觉,很多地方的课堂改革已经和课程改革的根本脱了节,带上了一些个人特色,比如,学生进入三年级,课标要求开始学习默读,但并没有说要轻视朗读,一些老师的课堂,默读已经占了主角,也有的地方让学生默读完一遍课文,就开始学习生字词语,理解并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从头至尾,老师的讲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那么如何避免这一现象重蹈覆辙呢?著名教育专家斯霞老师指出,〝小学语文一定要注重朗读.在朗读中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些词语是很难讲清楚的,要靠朗读去意会.〞这是我从本书中收获最大的一点,虽然于老师没有直接说明朗读的好处,但是通过查阅资料,我进一步知道了朗读的很多好处,它有利于身体健康.培养语感,并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大大提高语感素质.再次,朗读有助于学生强化记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还可以避免困倦和思想开小差.如此重要的一个技巧,为什么会被许多老师忽视呢?原因之一是一些地方的改革方向与课标脱节,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老师个人的素质问题.记的那是一次校乡交流课,我在乡下的一所学校执教,可是让学生齐读课文时,班级里出现的却是整体唱读的声音,学生不会停顿.没有抑扬顿挫,更谈不上感情了.由此可以看出,老师的读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没有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是老师本人可能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所以,朗读技巧的学习是提高老师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多听著名播音员的播音.名家朗诵等,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像于老师说的——读出人物的轮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等,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也有〝亮点〞.平时我们上公开课,遇到生疏的学生,都害怕学生不配合自己.于老师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想法是错误的,课堂上应该是老师配合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尤其是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配合〞他们,用耐心与和蔼的态度启发点拨他们,真诚地鼓励他们,这种配合,进一步说就是对学生的爱,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服务于学生的大教育观.当然,光爱学生还是不够的,爱要建立在课前〝备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思维特点.教材中哪些地方要讲,哪些地方要点拨,哪些知识要补充,哪些方面要拓展,都要细细思考.同样是背诵.朗读,学困生达到什么程度?设计的课堂提问难易是否适度?甚至连哪些问题由学困生回答都应该考虑.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在备课时就要胸有成竹.在于永正老师看来,教语文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精讲.多读.多写,引导学生养成读写的习惯.他把四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凝成了一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是于老师一生的经验总结,也是整本书重中之重的地方.融入〝五重〞的语文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所以,每一个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快乐,而且得到了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五重教学的核心点体现在哪里呢?重情趣是告诉我们,教师的课堂要多一些人文精神,即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情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只有充满情趣的课堂,才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重感悟的过程,一定要遵循一个规律,让学生多读多想,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品味赏读.微观探究,这时候,是最能考察一个老师个人素养的时候了.注重积累,不仅包括学生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丰富学生大脑中的〝心理词典〞和〝词条〞,为学生的理解和情感成长做好铺垫.而由读到写的迁移,则要先从仿写开始.从小的方面说,根据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等.从大的方面说,仿写整篇文章的写法.表达方式等,这些读后的迁移训练,都会为学生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四点都要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提下完成,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要少一些分析和讲解,以防学生养成过分依赖教师语言的习惯,从而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学会运用语言.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上也有很多小窍门,比如如何帮助学生少写错别字,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学相长等.〝蹲下来看学生〞让他的课堂充满了幽默和微笑,他用自身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底,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出了典范.他的课,堂堂有亮点,节节有光彩,或朗读.或导入.或关键词句的解析.或指导学生的书写,都能赢得学生的佩服.尊敬与爱戴.在他的引领下,学生在阅读中锻炼了写的能力.读出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和思想感情,读写结合真正落到了实处.〝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于永正老师的这句话,不但是他作文教学的总结,也是他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他的作文课,随阅读教学之风悄然潜入孩子们的习作,又从生活的源头活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既有〝润物细无声〞的细腻,又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厚重.读此书,你会大彻大悟,好课堂.好语文老师,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像于永正老师那样躬身实践,那么,你的课堂也会更加鲜活.更具有感性.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从教五十多年来对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们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进入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之门.读完此书,我颇有启发和感触.让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的第二辑《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于永正老师在文章开头写到:〝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如果说在过去,当看到这样的观点时,我会毫不迟疑地反对.语文千头万绪,知识繁琐,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哪一方面不得顾及?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需下很大功夫,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得推敲琢磨,教语文怎么可能很简单?这几年,不断地接受新的课改理念,参与语文课题研讨,尝试语文课堂的改革,也确实在自己的思想上产生了巨大转变,更是认同了这样的观点.永正老师认为,教语文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多读多写;教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只要抓住〝读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可以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读什么?就是读书,大量阅读课外书,从孩子识字起就开始阅读,并在阅读中识字,读经典.诵美文.背诗文.储备语言.学会多种阅读方式,默读.朗读.精读.泛读.跳读等.写什么?就是写字.写作文,写一手漂亮的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宏扬传统文化.写作文训练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进行了,低年级写话,中高年级写段.写篇.而且要做到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就是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文课真的很简单,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抓住〝读写〞两线不放松,就能把语文教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提高.读书跟做任何事情一样,良好的习惯是基础.而好习惯的养成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实现的,教师在这当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好监督和检查.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要做到读懂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并提出问题.如果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到位,持之以恒,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应变〝教课文〞为〝教语文〞,要以课本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引导学生读更多的文章,而不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现在我们程永丽名师工作室正开展〝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讨,正迎合了这一思想,也正是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理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了兴趣,再大的诱惑也起不了作用.〞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学生读书的引导,注意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在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时期,一定要让他们多背诵.多积累.〝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孙双金老师总结说:〝_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定的语文.〞这给我很大启迪,我们借专家的研究,实践自己的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用活动吸引学生就是个好办法,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外,还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感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应该在这里.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4鉴于女儿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暑假期间,我特意去书店挑了一本书————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回家之后,我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讲得非常在理,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我最感兴趣,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无非是读和写.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语感不好.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杨鸣的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不到一年,大见成效.杨鸣在班级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于老师还举了个例子,他说,他看《夜幕下的哈尔滨》一书,远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因为王刚把这本书读活了.联想到女儿的朗读情况,我不禁汗颜进而惴惴不安起来.每次看她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每当这时,我都会生气,但同时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读不准确呢?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她平时课文读得不多,课外书看得太少,语感不好造成的.为什么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默写,错别字不多,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呢?为什么好多别字,虽经老师多次纠正,仍顽固地反复出现呢?于老师认为,主要是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面对这个问题,他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听写的方法,即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如:他让学生听写〝我坐在座位上看书〞.〝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阵地〞〝屋外面鬼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村民们急忙钻进地道〞等等,其中〝坐座〞.〝象像〞.〝近进〞都是学生易混淆的字.每次听写完了,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这样得出来的正确答案,印象特别深.显然,用听写纠正错别字不失为一种简易高效的好方法,这在我们教学生以及自己小孩时都能用得上.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浅陋的看法,但愿能给自己,也能改大家带来些许的启迪和帮助.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5早就听说过于永正老师的大名,只是还没有读过他写的书.初拿到他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我就被封面上的照片所吸引,他笑容可掬,虽已满头华发,但身上散发出阳光.亲切的气息,那是洗尽铅华后的泰然自若.他的文字如淙淙流淌的小溪,平和清丽,时有山泉相和,时不时在心灵之中激起几朵浪花,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反省自己.我虽在教学生涯中走到第九个年头,上过无数节语文课.但对于怎样教语文,仍是出于懵懂无知的状态.读于永正老师的文字,让我感到惭愧的同时,也吸纳着丰富的营养.这本书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关于作文教学.那么,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呢?一个个方块字?词语?课文?故事?于老师认为,语文教育不能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语文具有人文性,教师本身也具有人文性,把人文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归根结底,小学语文根植于听说读写和良好的习惯,这些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读〞和〝写〞更是〝常〞中之〝常〞.读不仅仅是读课文,还要读大量的优质的课外书.朗读是小学语文的法宝,于老师一再强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老师备课时要读,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读,由读流畅到读出感情再到有自己的感悟.于老师列举了很多课堂上的例子,无论是学生询问关于词语的意思,还是句子的意思,于老师都会拿出他的法宝,引导学生读,结合上下文去读,一遍不行,两遍……只到学生理解为止.这就是于老师的高明之处,他不慌不忙,不着急给学生说出答案,而是引导和等待.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启发学生读一读,再读一读,自然而然的便理解了.还真应了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结合我的课堂,引领学生读的少,读的不到位,上课时太着急,沉不住气,引导时没有方法,唯恐学生不明白,讲解的难免会多一些,拓宽学生思维的时间就会少一些.这样看来,真是做了不少无用功.于老师提出了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重情趣即是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理性,多情趣;重感悟即是老师留给学生自己读书.领会的权利;重积累不仅指语言的积累,还包括生活的积累和感受.正如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所言:〝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重迁移即运用,即是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知识要学以致用,才是活的.读和写的迁移至关重要.重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学习习惯也即是养成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将使孩子受益终生.其中的微笑教学.幽默.示范无不体现出于老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智慧.这些都是我在今后要注意和不断修炼.改进的地方.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亮点在朗读上,教师的朗读和学生的朗读都可能成为教学中的亮点.并引用张田若先生的话:〝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一节课,师生所能读得入情入境,这节课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于老师还谈了导入的艺术.解词的艺术.低年级造句训练的艺术.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等,于老师结合自己课堂上的事例,似是在侃侃而谈,一个个小小的事例中蕴含着于老师大大的智慧,于老师不仅爱动脑,而且爱动口.说到于老师的动口,基本上都是〝夸口〞,逮着学生的优点使劲夸,小题大作的夸,夸的学生乐滋滋,信心满满.。
叶圣陶、夏丏尊的《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读是写作的基础。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础训练都很重要。
老师应更看重严格训练,即凡是学生练习的,不要练过一下就算,总要经常引导督促指导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才罢手。
阅读课要想讲得透,靠集体备课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功夫还在自己。
原则可以共同研究商量,怎样适当地应用原则还是靠自己,根本之点就是透彻理解课文。
课堂中的教是为了不教。
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在听课的时候自觉地动脑筋。
怎样启发学生,应该是教师备课重要的项目。
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
不能让学生习惯于用一种模式去套作文,否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意的途径就给挡住了。
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
与其事后辛劳,不如事前多做准备,平时不放松口头表达的训练,多注意指导阅读,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出了题目,做一些必要的启发等。
2.阅读什么我们因了想象知道太古时代没有书,将来也可不必有书,书的需要可以说是一种过渡时代的现象。
这是一种多么超现实的想法,的确现在阅读纸质书籍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我们要求知识,最普通、最经济的方法还是读书。
现在变成了上网。
书只是求知识的工具之一,学习方法可有各式各样,实验、观察、演习,并不一定都依靠书。
人该读些什么书,看些什么书要依了他自己的生活来决定、来选择,主要有三类:关于自己的职务的,是参考用的,是关于趣味或修养的。
学生的职务就是好好学习。
学习一门功课,应该以教科书为基础,再从各方面加以扩充,加以比较、观察、实验、证明等种种切实的功夫,并非胡乱阅读几遍就可了事。
参考书不能预先开单子,只能照着所想参考的题目临时来决定。
趣味修养的书不妨全然照了自己的嗜好和需要来选择,最好在某一时期,不要更动目标。
阅读时间的长短也是自由的,但求有益于自己。
书的种类也不必多,选择要精,读到厌倦了才更换。
这一观点,我甚是赞同。
现在每个老师每学期都会有推荐拓展阅读,少则一本,多则几十本,那么,这类书属于哪一种呢?3.怎样阅读关于学生职务的书就是教科书,它有两种性质可分:一种是有严密的系统的,一种是没有严密的系统的。
语文教案步骤有哪些
语文教案步骤有哪些1. 教学目标确定在设计语文教案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的依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并且能够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水平。
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和可量化的,可以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2. 教学内容选择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包括文字、语言、修辞、作品等多个方面,根据不同年级和教学阶段的需求,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内容来教授。
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 教学策略确定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运用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具体安排和组织活动的过程。
教学策略可以包括讲授、讨论、实践、演示、引导等多种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4. 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学策略确定之后,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有机结合,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式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应该具有循序渐进、清晰明了、灵活多样的特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
5. 教学评价方法确定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度量和判断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书面作业、小组讨论、综合评估等多种形式,旨在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适当的评价方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
6.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反思与改进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教学反思可以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语文教案设计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合理组织教学过程,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语文学习方法。
首先,培养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敏感和感悟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培养语感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多读书、多写作、多听讲、多讨论等。
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使学生对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其次,注重积累。
语文学习需要大量的词汇积累和语言素材的积累。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来积累词汇和语言素材,也可以通过写作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言素材。
再次,注重理解。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要善于从课文中找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此外,多练习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方法。
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做语文题、写作文、翻译等方式进行练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最后,要注重方法。
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非常重要。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有的学生适合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文水平,有的学生适合通过写作来提高语文水平,有的学生适合通过朗读来提高语文水平,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语文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语感,注重积累,注重理解,多练习,注重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篇
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3篇(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读书心得体会)我怎样教语文读书心得1鉴于女儿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暑假期间,我特意去书店挑了一本书————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
回家之后,我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
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讲得非常在理,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我最感兴趣,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无非是读和写。
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语感不好。
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杨鸣的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
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
不到一年,大见成效。
杨鸣在班级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于老师还举了个例子,他说,他看《夜幕下的哈尔滨》一书,远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因为王刚把这本书读活了。
联想到女儿的朗读情况,我不禁汗颜进而惴惴不安起来。
每次看她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
每当这时,我都会生气,但同时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读不准确呢?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她平时课文读得不多,课外书看得太少,语感不好造成的。
为什么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默写,错别字不多,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呢?为什么好多别字,虽经老师多次纠正,仍顽固地反复出现呢?于老师认为,主要是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
面对这个问题,他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听写的方法,即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
如:他让学生听写“我坐在座位上看书”、“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阵地”“屋外面鬼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村民们急忙钻进地道”等等,其中“坐座”、“象像”、“近进”都是学生易混淆的字。
精编版如何教好六年级语文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写作能力,并且已经开始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前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特点,制定可以实现的、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
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创设情境,引导阅读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阅读的习惯,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五、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六、及时反馈在教学中要及时给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学习进步,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展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七、鼓励创新,培养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八、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与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要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问题,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相信可以有效地教好六年级语文,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我怎样教语文》作者: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是于永正老师写的。
于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
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从1984年至今,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做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育》等多部著作。
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以来,主要教的是小学语文。
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说“痴迷”,也不为过。
于老师的导师张庆先生把他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相信听了于老师的课或者读了于老师的语文教学实录的人都会同意,这就是:于老师的课有情有趣。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感,更没有恐惧感。
学生在于老师的引领下,有滋有味地写字,有滋有味地朗读,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写作。
“有滋有味”不仅来自于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而且来自他对学生的善待。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情感因素在其中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
不能干巴巴地教,不能冷冰冰地教。
学生的情感世界空虚、精神家园荒芜,比知识贫乏更可十白。
我怎样教语文
内容摘要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施,我们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师 也反映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我们认为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具有 重要的实践价值。 本书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如何有效教授语文课程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方 法和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当然, 这些方法和策略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未来 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 学等问题。我们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策略, 为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录分析
王先生还主张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这一主题段落中,王先生详细介绍了他所实践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其 中,他特别强调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他们的 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同时,作者也提倡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王先生还分享了一 些教学技巧,如如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朗读的重要性。我曾为学生读书不准、读错字而苦恼。于老师的 经验提醒了我:学生的朗读水平低,是因为他们的语感不好。语感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这需要我 们不断地让学生去读书,大声地读,坚持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培养起好的语感,进而提 高语文水平。
我怎样教语文
精彩摘录
语文学习是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在 《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总结出了一些精 彩摘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书中提到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和人文性的培养。作者认为,语文不仅是一 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 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从而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书中还谈到了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作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 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 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的精彩摘录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既有理论 指导,又有实践经验。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摘录,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语文教学 的本质和规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我怎样教语文》的目录设计独特且富有深度,反映了作者对语文教学的全 面理解和深入思考。这样的目录不仅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观点,更 有助于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探讨。
作者简介
这是《我怎样教语文》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读完《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我深受启发。这本书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 先生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切身经验,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心得,让 我不禁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让我深感震撼。他强调,语文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 能独立阅读、思考和表达。这与我过去的理解不同,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只是为 了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夏丏尊的《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第三章关于写作1.作文论(1)引言写作的两种心理: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越广遍越好。
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情思、想象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到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型不可。
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问题。
思想、情感是目的,是全生活的事情,但是,要有充实的生活,就要由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作文,就是拿这些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材料。
凡事遇到需求,然后想法去应付,这是通常的法则。
凡是生活里重要的事情,我们总喜欢一边学习一边应用。
非特不嫌多事,而且务求精详。
“想要写作”真实个最易萌生的欲望,差不多同想吃想喝的欲望一样。
(2)诚实的自己的话人间的思想、情感往往不甚相悬,现在定要写出自己的东西,似乎他人既已说过,就得避去不说,而要去找人家没有说过的来说。
这样,在一般人岂不是可说的话很少了么?我们的作文应该是发自自己内心的,不是受别人的影响,也不是想利用来达到某种不好的目的。
那么,即使表达出来恰巧与别人的雷同,或且有意地采用了别人的东西,都不应受到模仿的讥评,因为它自有独立性。
所以,每次写作,只需要自问有没有话要说,不用问这话是不是人家说过。
写出的东西,必须是美好的,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即“求诚”。
(3)源头源头来自我们的充实的生活,即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情性丰厚,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
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
训练思想进行顺序:疑难的境地;指定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假定种种解决疑难的方法;把每种假设所涵的结果一一想出来,看哪一个假定能够解决这个困难;证实这种解决使人信用,或证明这种解决的谬误,使人不信用。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一次偶然的机会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于永正老师将五十多年从教的经验以各个方面的形式让我们了解到了语文这门学科中的精髓,对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从而达到一种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在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倍受启发。
在《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本书中的第二部分“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文章的开头部分写到这样的一句话:“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如果是在我没有读到于永正这本书之前,我一定会反对这样的观点,在语文中千头万绪,包含的知识又很多,哪怕只是单纯的一节公开课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教学,一个字、一句话都需要极其严格。
因此在我的认知中,教学语文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在拜读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我怎样教语文》后,渐渐在思想上发生了变化,也认同了于永正老师的观点。
在于永正老师的观点中:多读书、多写字,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只要让学生抓住“读”和“写”然后按照教学语文的规律进行,无论是谁都可以将语文教学好,无论是谁的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个好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于永正老师的观点中,“读”是什么?我认为读书就是要大量的阅读一些课外读物,从孩子认识字便开始对阅读进行培养,然后通过阅读来识字,有太多的读物可以让孩子来阅读,诗歌古籍、经典美文,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取到很多的知识,一次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在阅读中,有默读、泛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而选择阅读方式则需要根据目的以及学生的情况而进行。
那么“写”便是写字、写文章,让学生拥有一首好看的字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以及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培养“写”便要从小开始,从小学阶段的写字、写句子,到初中渐渐开始写作文、到大学后的写毕业论文,于永正老师写阐述的“写”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一生,那么站在语文的教学出发,小学阶段的中的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读写,通过读写的方式来进行对语文的学习。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会写教学反思的老师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后感篇1终于用了差不多两周时间把于永正的《我是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看完,相信读过这本书的同仁都知道这本书真是语文教师的良师,它和那些国外大教育学家的著作不一样: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很平实,很接地气。
它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平实的例子,有效的方法。
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给就让我受益匪浅,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
今年带的这届学生着实令人头疼:已经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却不能正确流利的读好一篇课文;答起题,写起作文错别字连篇。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是读和写。
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究其原因:因为他的语感不好。
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
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
不到一年,大见成效。
联系到班级学生的朗读情况:每次提问学生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
如果不看他读的内容,单听他朗读你根本不知道他读的内容的到底是什么。
我还发现这些不会读书的孩子都是背书困难户。
即使会背了,也是结结巴巴漏字添字。
他们并没有理解意思,只是在背一些文字的累积。
我一直认为是因为孩子识字量不足,看书太少,所以不断强调多认字,多看书,结果还是收效甚微。
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他们作为四年级学生居然把文章读的支离破碎?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是语感不好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声读书,培养语感。
语感强了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背书速度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字词方面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更包括我都奇怪:如果孩子下功夫的话,一个词一个词地默写,错别字不多,可是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
好多错别字往往也是老师们的反复强调的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我是怎样教语文的
作者:龙莲明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2-01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27个年头了。
在这过去的27年中,我作为一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整整摸索了27年,从最初凭着一腔热情的乱撞,到渐入门径,再到后来的迷茫怅然,到今天有点感悟。
其间感受是百味杂陈。
如今回首过去27年走过的语文教育路径,虽是歪歪斜斜的足迹,但是也总算一路走来,有收获,有失去,有喜悦,也有辛酸。
回顾我的语文教育之路,分为二个阶段,下面分述之。
1.激情的错乱
在最初走进语文课堂时,我对语文教育是完全陌生的。
虽然说经历师范专业的比较系统的教育和训练,而且在上岗前教育局还安排了集训,备起课来也算是有条理。
但是,一走进课堂,就发现了我的软肋所在:我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学生,管理他们,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之前的备课好像全无用处。
可能是我的角色定位还没转换过来,在潜意识中还认为自己是个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师角色,应该用教师的身份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尽到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
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学期,在这三个学期内,我竭力走进学生,和他们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便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教学。
我和学生成了真正的朋友,在思想上,生活上无话不谈,关系十分融洽。
撇开课堂教学不谈,这是我教学之路最愉快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是严重受了理论主义的影响,在我的想法中,有两个观念在支配着我,一是大语文的观念。
语文的内涵是丰富的,从"语文"这个术语出现以来,对它的定义就不断,有人说"语"是口语,"文"是书面语,"语文"就是书面语和口语的合称,也有人认为语文指的是语言和文学的合称,在我的意识中,是不分这些的,把这些全部包含其中,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语文生存的土壤,生活中人的行为的点滴无不渗透了语文的痕迹。
因此,在我的语文教育观念中,生活即是课堂,课堂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仅仅授课,教授学生必需的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引导他们充实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应该把生活引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学生的生活引进来,注重学生的表达诉求,扩大他们的语文关注视野,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引导中注重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引领和培养。
二是激情化的倾向,教育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师生在情感的交流中产生灵魂的碰撞和体悟,从而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提升。
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情感是引线,是导火索,是催化剂,没有它,教育的功用就无法达成,课堂就成了一潭死水,刻板的说教。
教育的目的和功用的达成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