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简历 - 中国毒理学会

合集下载

孙祖越简历 - 中国毒理学会

孙祖越简历 - 中国毒理学会

孙祖越简历孙祖越,男,1964年8月出生,江苏南京人,医学博士。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导师。

荣获中共上海市组织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的“上海领军人才”以及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卫生系(现名: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名:复旦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毒理学专业,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毒理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现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细胞生物学专业。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生殖毒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药品审评中心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GLP认证专家、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国内多家学术刊物编委等二十几个。

学科专业:药理毒理学;科研方向:前列腺疾病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生殖药理毒理学和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主持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美国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抗前列腺疾病药物临床前评价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和《上海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等,近15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2000-2013年间,主持并完成了《建立并完善抗前列腺疾病药物临床前评价技术服务平台》和《聚乙二醇化重组人干扰素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222项科技项目;荣获以主持《前列腺增生药理毒理学研究及其应用》项目为代表的2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Ⅱ等奖及1项Ⅲ等奖、1项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Ⅱ等奖《前列腺疾病生物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和1项中国药学会科技进步Ⅲ等奖《男性生殖与泌尿疾病药物非临床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赢得了《新型消毒洗涤用品—清洁精研制开发及转让投产》的1项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科技新产品银奖;申请了《杀灭艾滋病病毒和精子的阴道栓剂》和《治疗前列腺疾病的靶向药物》等19项科技专利,其中13项已授权,8项发明专利;开发了诸如《防治宫颈糜烂抗菌膜》和《新型消毒杀菌洗涤用品—清洁精》等6项科技产品,并都投放市场;发表了以《The mechanism of epristeride against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和《Long-term toxicity of epristeride on Beagle Dogs》为代表的207篇论文;主编了以《前列腺药理学》、《药物生殖与发育毒理学》和《前列腺疾病百问》为代表的6部学术专著。

第二十届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大会通知

第二十届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大会通知

168CARCINO GENESIS ,TERATO GENESIS &MUTAGENESIS Vol.36No.2Mar.2024由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Chinese Environmental Mutagen Society ,CEMS )主办,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省预防医学会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大会将于2024年7月19—2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

本次大会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环境与健康”为主题,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变化中的环境与基因组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前沿理论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作大会报告,同时设置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的专题分会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大会组委会热诚邀请环境诱变剂、环境与健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员、学生以及相关企业人员等踊跃参会、投稿,展示科研成果、新的仪器设备和新技术,共享学科发展盛会。

本次会议期间还将召开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共商学会未来发展、青年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大计。

一、大会主题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环境与健康二、会议时间和地点1会议时间2024年7月19—22日7月19日:全天报到(09:00—21:00)晚上《癌变·畸变·突变》杂志编委会议7月20日:上午开幕式大会主旨报告下午分会场报告晚上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7月21日:上午分会场报告下午大会主旨报告及闭幕式7月22日:兰州大学学术参观和交流2会议地点兰州奥体如意华玺酒店(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大滩中路13号)三、大会报告和分会场1大会报告1)江桂斌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新污染物与健康2)林东昕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所)——环境致癌变机制3)邬堂春院士(华中科技大学)——职业暴露与健康4)黄建平院士(兰州大学)——极端天气与健康5)顾忠泽(东南大学)——毒理类器官研究与应用6)栾天罡(中山大学)——生态毒理学与毒物降解7)汪海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毒作用分子机制8)胡志斌(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健康出生队列9)陶芳标(安徽医科大学)——青少年生长发育2分会场设置1)新污染物筛查、识别与健康2)环境应激、毒性效应与健康损害机制第二十届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学术大会通知3)环境表观遗传与健康4)环境暴露组与健康5)环境暴露与生殖及生命早期健康6)环境污染物与内分泌疾病7)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筛选新方法8)环境化学物遗传和健康风险评价9)计算毒理、大数据与生信分析10)大气污染复合暴露与健康损害11)极端天气和气候与健康损害12)饮用水安全与健康13)区域特色药材与食品抗癌抗诱变作用四、会议征文1)凡未公开发表的环境诱变剂及环境与健康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均可向大会投稿。

谢克勤 - 中国毒理学会

谢克勤 - 中国毒理学会

姓 名 谢克勤
民 族 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5.10 籍 贯 山东莒南专 业 毒理
职 务 所长 职 称 教授 党 派 中共党员 工作单位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研究所



历 1977-1982年 在山东医学院卫生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2年 山东医科大学毒理专业硕士学位; 2001年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神经生物专业博士学位。

1991-1992年在英国 Strathclyde 大学生理药理系Alan Harvey 教授指导下从事神经生化毒理学研究。

1999年-2000年在美国Duke 大学药理系神经毒理实验室Abou-Donia 教授指导下研究有机磷引起的迟发性神经病发病机制。

2006年在美国Ohio State University 分子神经生物中心合作研究环境毒物对神经丝
在大鼠DRG 神经元轴浆内运输的影响。

1983-1989年 山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教研室,任助教、讲师。

1989-2000年 山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教研室任副教授、教授。

2000年-至今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研究所 教授。

对我国毒理学学科发展的主要贡献
从事卫生毒理学教学科研二十余年,培养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

博士后7
名。

在研究有机溶剂引起的周围神经退行性变方面,成绩显著。

先后承担科研课题 10余项,分别获卫生部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国内外发表论文 180 余篇,其中SCI 论文6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2项。

QuEChERS法-气质联用仪检测9种农产品中35种农药的基质效应研究

QuEChERS法-气质联用仪检测9种农产品中35种农药的基质效应研究

QuEChERS法-气质联用仪检测9种农产品中35种农药的基质效应研究曹 佳,陈旭晋,周锋杰,陆宇阳(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摘 要:本文探究了在农药残留检测时基质效应的影响。

参照QuEChERS法前处理,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测定,考察9种不同果蔬粮样品中35种农药参数的基质效应影响,找寻适配性高的基质。

结果表明,以白菜、青菜、青蒜(1∶1∶1)的混合基质为基准基质时,对于所测试的其他样品基质中的农药有着较高的适配性,弱基质效应的农药平均占比在80%以上,强基质效应占比小于10%,可以有效降低大部分的基质效应影响。

关键词:QuEChERS;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仪(GC-MS/MS);基质效应;农药残留Matrix Effect of 35 Pesticide in 9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on QuEChERS-GC-MS/MSCAO Jia, CHEN Xujin, ZHOU Fengjie, LU Yuyang(Su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Monitoring Center,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matrix effects during pesticide residue detection. Using the QuEChERS method for pre-treatment, triple quadrupol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as employed to assess the matrix effect of 35 pesticide parameters in 9 different fruit, vegetable and grain samples, and to find an optimally compatible matrix.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hen using a mixed matrix of cabbage, greens, and andgarlic sprout (1∶1∶1) as the reference matrix, it demonstrated a high compatibility with the pesticides in the other sample matrices tested, with a weak matrix effect pesticide average ratio exceeding 80% and a strong matrix effect ratio below 10%, effectively minimizing the majority of matrix effect impact.Keywords: QuEChERS; 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 matrix effects; pesticide residue蔬菜水果粮食等种植业产品在其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到农药,而农药的残留问题也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话题。

药物毒理基因组学研究

药物毒理基因组学研究

药物毒理基因组学研究
袁守军;丁林茂
【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年(卷),期】2001(018)003
【总页数】1页(P15)
【作者】袁守军;丁林茂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5.3
【相关文献】
1.基因组学及相关组学技术对药物毒理学的影响 [J], 陈小朋;袁守军;丁林茂
2.生态毒理基因组学和生态毒理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J], 戴家银;王建设
3.环境基因组学与毒理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J], 李宏
4.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在纳米药物毒理研究中的应用 [J], 高昭辉;董书伟;薛慧文;荔霞;申小云;刘永明;王胜义;刘世祥;齐志明
5.毒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毒理基因组学 [J], 敖琳;曹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曹钰简历 - 中国毒理学会

曹钰简历 - 中国毒理学会

曹钰简历曹钰,女,35岁,副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急诊医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毒、心肺复苏。

2006年至2007年,在美国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Hospital 急诊科进修急诊管理与临床,同时开展部分科研项目。

2007年10月,参加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的心肺复苏培训班取得BLS、ACLS教师培训资格。

2008年被四川省评为四川省急诊医学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四川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项,四川大学校科研基金1项,合计经费40余万元。

2003年,作为片负责单位负责人之一,完成国家科技部的科技基础工作专项基金项目《我国常见毒物数据库及中毒、伤害谱》大片区的所有工作。

作为四川省科委应用基础专项基金课题主要研究者,先后参与药物验证课题3项。

作为四川省急诊医学专委会常委,四川急诊医师协会常委,中华医院管理协会门急诊分会及院前急救协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急救灾害与复苏医学杂志》、《重庆医学》、《华西医学》、《解放军医学》杂志的编委,参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急救护理学》本科教学10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0项,共参与授课30余次。

2007年至今,作为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的心肺复苏培训教师先后培训全国急诊专家及骨干百余人。

2004年至今参编《急诊护理学》(华西医大出版社)、《急诊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现代心肺复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先后在JMCC (IF 5.24)、AEM (IF 3.12)、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Apoptosis、《现代预防医学》、《华西药学杂志》、《中国循证医学》、《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重庆医学》、《西部医学》、《中国危重病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四川医学》、《华西医学》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

曹佳简历 - 中国毒理学会

曹佳简历 - 中国毒理学会

曹佳简历曹佳,男,47岁,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院长。

多次赴德国、香港等地工作。

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等重大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编、副主编专著各1部,主编教材1部,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国外SCI刊物38余篇,被SCI引用250余次。

主要从事遗传和分子毒理学、环境毒理学和军事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环境损害可诱导微核由间期细胞核直接形成的新观点,并开展了微核自动化检测的研究;领衔重庆市6所科研院所,历经10年开展了“重庆市及三峡库区水污染与人群健康”的系列研究,其研究结果引起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推动了国家饮用水标准修改和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组织和参与了中、日、韩三国环境膳食因素与直结肠癌关系的国际重大合作项目的研究。

担任国际环境诱变剂协会理事、亚洲环境诱变剂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环境科学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近年来发表的英文论著1.Chuan Xu , Ji-An Chen , Zhi-Qun Qiu, Qing Zhao, Lan Yang, Weiqun Shu, Jia Cao.Ovotoxicity and gene expression alterations in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 following combined oral exposure of benzo[a]pyrene and di-(2-ethylhexyl) phthalate.Birth Defects Research(Part B),2009;83: (on line:doi:10.1002/bdrb.20219)2.Ying Li, Daikun Li, Lin Hui, Jia He, Jia Cao. Community Health Needs Assessment withPrecede-proceed Model: a mixed methods study.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09,9(181)(on line:doi:10.1186/472-6963/9/181)3.Yongjiang Zhang, Weidong Wang, Lu Li, Yuming Huang, Jia Cao. Eggshell membrane-basedsolid-phase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for trace arsenic(V)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Talanta, 2009; (on line: doi:10.1016/j.talanta.2009.10.006)4.Lin Ao, Jin-yi Liu, Li-hong Gao, Ran Hu, Zhi-jun Fang, Zhi-xiong Zhen, Ming-hui Huang,Meng-su Yang and Jia Cao. Comparision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transformed foci ofBALB/c 3T3 cells exposed to distinct tumor promoting chemicals. Toxic. in vitro. 2009;23(on line: doi:10.1016/j.tiv.2009.10.006)5.Huan Yang, Yanhong Zhou, Ziyuan Zhou, Jinyi Liu, Xiaoyan Yuan, Ketaro Matsuo, ToshiroTakezaki, Kazuo Tajima, Jia Cao. A novel polymorphism rs1329149 of CYP2E1 and a known polymorphism rs671 of ALDH2 of alcohol metabolizing enzymes are associat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n a southwestern Chinese population.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9;18(9):2522-25276.Wen-bin Liu, Jin-yi Liu, Lin Ao, Zi-yuan Zhou, Yan-hong Zhou, Zhi-hong Cui, Huan Yang,and Jia Cao.Dynamic changes in DNA methylation during multi-step rat lung carcinogenesis induced by 3-methylcholanthrene and diethylnitrosamine. Toxicology Letters.2009;189:5-13 7..Zhihong Cui, Jingyi Liu, Peng Li, Bo Cao, Caihong Luo, Jia Cao. Bio-monitoring TheDetoxifying Activity (CYP1A1 indu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Jialing River in Chongqing City(China) .J Toxicol Environ Health.2009; 72:782-7888.Yafei Li, Hui Lin, Mingfu Ma, Lianbing Li, Min Cai, Niya Zhou,Xue Han, Huaqiong Bao,Liping Huang, Caizhong Zhu,Chuanhai Li, Hao Yang, Zhonglin Rao, Ying Xiang, Zhihong Cui,Lin Ao, Ziyuan Zhou, Hongyan Xiong, and Jia Cao. Semen quality of 1346 healthy men, results from the Chongqing area of southwest China. Human Reproduction,. 2009;24(2):459-4699.Bo Cao, Qian Ren, Zhihong Cui, Peng Li , Jia Cao. Evaluation of reproductive toxicity in ratscaused by organic extracts of Jialing River water of Chongqing, China.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9; ;27:357-36510.Xiaoyan Yuan, Gangqiao Zhou, Yun Zhai,Weimin Xie,Ying Cui, Jia Cao, Lianteng Zhi,Hongxing Zhang, Hao,Yang, Xiaoai Zhang, Wei Qiu, Yong Peng, Xiumei Zhang, Ling Yu, Xia Xia, Fuchu He. 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unctional Polymorphisms in the Estrogen-metabolizing Genes 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unning Head: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8;17(12):1-711.Kai-Fu Tang , Hong Ren ,Jia Cao , Gui-Li Zeng , Jing Xie , Min Chen , Lu Wang , Cai-XiaHe. Decreased Dicer expression elicits DNA damage and up-regulation of MICA and MICB.JCB .2008;182(2):233-23912.SixiongWang, Yafei Li , Hongyan Xiong, Jia Cao. A broad-spectrum inhibitory peptideagainst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uperantigen SEA, SEB and SEC. Immunology Letters 2008;(121): 167–17213.An Hui, Liu Jinyi, Y ang Lujun, Liu Shengxue, Zhou Y anhong, Y ang Huan, Jia Qingjun, Cui Zhihong,Jia Cao. 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Hydroxylammonium Nitrate in Wistar Rats.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 2008;23:137-14714.Lin Ao, Sheng-Xue Liu, Meng-su Yang, Chi-Chun Fong, Hui An, Jia Cao. Acrylamideinduced molecular mutation spectra at HPRT locus in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HL-60 and NB4 cell lines. Mutagenesis. 2008;23(4):309-31515.Sheng-Xue Liu, Lin Ao, Bing Du, Yanhong Zhou, Jian Yuan, Yang Bai, Ziyuan Zhao, JiaCao. HPRT Mutation in Lymphochocytes from 1,3-Butadiene- Exposed Workers.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 2008; 116(2): 203-20816.Lin Ao, Jinyi Liu, Lihong Gao, Shengxue Liu, Mengsu Yang, Minghui Huang and Jia Cao.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okadaic acid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BALB/c 3T3 cells. Toxic. in vitro. 2008;22(1): 116-12717.Ji-An Chen, Jiaohua Luo, Zhiqun Qiu, Chuan Xu, Yujing Huang, Yi-he Jin, Normitsu Saito,Toshihiro Yoshida, Keiichi Ozawa, Jia Cao, Weiqun Shu. PCDDs/PCDFs and PCBs in water samples from the Three Gorge Reservoir. Chemosphere. 2008;70:1545-155118.Chuan Xu, Wei-Qun Shu, Zhi-Qun Qiu, Ji-An Chen, Qing Zhao, Jia Cao. Protective effects ofgreen tea polyphenols against subacute hepatotoxicity induced by microcystin-LR in mice.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7;24(2):140-14819.Jin pan, Yuming Huang, Weiqun Shu, Jia Cao. Effect of p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potassium permanganate-luminol CL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race aluminum(Ⅲ) and its analytical qpplication. Talanta 2007; 71: 1861-186620.Ji-an Chen, Xiang Li, Jun Li, Jia Cao. Zhiqun Qiu, Qing Zhao, Chuan Xu, Weiqun Shu.Degradation of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by a newly discovered bacterium, Microbacterium sp.strain CQ0110Y.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7;74:676-68221.ZHAO Xian-ying, SHU Wei-qun, Jia Cao and LIU Yi-min. Radioactivity measurements ofsewerage in 4 hospitals from Chongqing, China.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07;22(1): 65-6622.Wei-Dong Wang, Yu-Ming Huang, Wei-Qun Shu, Jia Cao.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sadsorbents of solid-phase extrac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nvironmental waters coupled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our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7;1173:27-3623.Shangwei Hu, Weibing Liu, Yuming Huang, Weiqun Shu, and Jia Cao. An assay forinorganic mercury(II) based on its postcatalytic enhancement effect on the potassium permanganate-luminol system. Luminescence, 2006, 21: 245-250.24.Li Ping SUN, De Zhi LI, Zhi Mou LIU, Lu Jun YANG, Jin Yi LIU, Jia CAO. Analysis ofMicronuclei in the Transferrin-receptor Positive Reticulocytes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Nasopharyngeal by a Single-laser Flow cytometer. J.Radiat Res., 2005;46:25-35。

腺苷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离体主动脉的作用及其机制

腺苷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离体主动脉的作用及其机制

腺苷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离体主动脉的作用及其机制3曹 红 李 军 王 钧 段世明 汪 海1(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徐州 221002)中国图书分类号 R 2332;R 3221121;R 322174;R 34214;R34215;R 34814;R 97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1978(2000)0420413203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腺苷受体(A 2R )激动剂对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分别给予A 22R 激动剂CPCA 和A 12R 激动剂CPA ,观察离体主动脉环对0162μmol・L -1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并观察它们的作用是否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外钙和A TP 敏感性钾通道(K ATP )。

结果 50μmol ・L -1CPCA 可引起血管扩张,去除血管内皮或换用无钙营养液后此作用消失,K ATP 阻滞剂格列苯脲并不能阻断CPCA 的血管扩张作用。

CPA 在10μmol ・L -1浓度时不引起血管扩张,100μmol ・L -1浓度时有血管扩张作用,此作用在去除内皮后或换用无钙营养液后仍然存在,格列苯脲不能阻断此作用。

结论 CPCA 引起主动脉的扩张依赖于血管内皮和细胞外钙的存在,高浓度CPA 则通过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而引起血管扩张,K ATP 均不参与A 2R 激动剂的扩血管作用。

关键词 A 22受体激动剂;A 12受体激动剂;K ATP ;内皮;细胞外钙;动脉 血管是由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

近年来发现,多种不同的肽类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血管活性肠肽等也参与血管张力的调节。

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腺苷可引起血管扩张[1],但腺苷通过何种受体起作用,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观察腺苷受体(A 2R )A 12R 激动剂5π2(N 2cyclopropyl )2carboxamidoadenosine (CPA )和A 22R 受体激动剂N 62cyclopentyladenosine (CPCA )对离体血管的作用,探讨其与A TP 敏感性钾通道(K A TP )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史志诚同志简介 - 中国毒理学会

史志诚同志简介 - 中国毒理学会

史志诚同志简介
史志诚,1941年12月生,陕西榆林人,教授,博士生
导师。

1981年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农学硕
士学位。

国际毒素学会(IST)会员。

现任西北大学生态毒
理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毒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荣誉
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
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农业专家组组长,陕西省环境保护局咨询
委员会宏观组委员。

史志诚教授是一位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都有建树的专家之一。

曾担任陕西省农业厅厅长(1996-2000),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1992-2001),中国农学会副会长(1997-2002),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2005-2008),陕西省第九届、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01-2007)。

发表论文160余篇。

主编出版《动物毒物学》、《植物毒素学》、《生态毒理学概论》、《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陕甘宁边区禁毒史料》、《林则徐在陕西》、《陕西农业五十年》、《畜产经济概论》等十多部著作。

参编《英汉毒理学词典》、《实用生物毒素学》等多部著作。

培养畜产经济与贸易硕士生5名。

毒理学博士生4名。

获得农业部、陕西省科技成果和丰收计划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六项。

2009年荣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授予“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证书。

曾出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泰国、日本、法国、荷兰、丹麦、意大利、匈牙利、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学习考察。

他的事迹入编《1992年中国人物年鉴》、香港《当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等辞书。

谨防假药害人

谨防假药害人

谨防假药害人
杜冠华
【期刊名称】《食品与药品》
【年(卷),期】2006(008)08B
【摘要】近期发生的假药事件,引起了全国药品监管、生产、销售部门对药品的严查,这是一件好事。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假药防不胜防——多了解一些辨别药品的知识,实在是健康攸关的大事。

——编者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杜冠华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药理学会秘书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2.4
【相关文献】
1.一失足成千古恨假药害人又害己
2.警惕假药师证害人
3.谨防假药害人
4.假药害人判七年
5.试述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兼谈我国涉刑药品鉴定管理程序的制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吴德昌院士简介 - 中国毒理学会

吴德昌院士简介 - 中国毒理学会

吴德昌院士简介吴德昌,1927年10月出生于北京,江苏武进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的放射毒理与辐射防护学家。

194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学习工作, 1956年被选派到前苏联医师进修学院学习,1957年回国后调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

先后任放射医学研究所放射毒理与卫生防护研究室主任、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院长。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德昌院士重大贡献:1958年筹建了我国第一个放射毒理学实验室,在国内首次阐明核爆炸放射性落下灰的沾染规律、损伤特点及防护措施,具国际先进性,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70年代率先开展吸入放射性钚危害的评价与医学防护研究。

在肺微剂量学、致癌靶细胞、淋巴结的肿瘤发生等研究方面有重要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80年代中主持核事故应急医学处理研究,获得国内该领域最系统完整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推动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分子毒理学的研究,组织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全军医学重点课题、国家重要基础理论研究项目(973课题)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系统性开展了辐射致癌效应与机理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吴德昌院士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国家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八项。

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40多名。

吴德昌院士曾任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1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我国政府副代表、世界卫生组织项目顾问、《国际放射生物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主任委员、作为主要领导人组织成立了中国毒理学会并任第一、二届理事长等职。

1991年吴德昌院士被评为国家“七五”攻关个人突出贡献奖,1992年当选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2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委员会委员,1995年获得光华基金一等奖,1996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科技重大贡献奖,1998年被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光荣称号,2003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毒理学家资格认证考试

毒理学家资格认证考试

毒理学家资格认证考试
毒理学家资格认证考试是由中国毒理学会组织的考试,旨在评估考生是否具备从事毒理学研究和相关工作的能力。

该考试分为综合考试和专业知识考试两部分。

综合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知识、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等,而专业知识考试则重点考察毒理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考生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如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并具备一定的毒理学研究经验。

同时,考生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和准备,熟悉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考试的考生将获得中国毒理学会颁发的毒理学家资格证书,该证书是中国毒理学领域最高的专业认证之一,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持有该证书的考生可以从事毒理学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估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陈杰 - 中国毒理学会

陈杰 - 中国毒理学会

姓 名 陈杰 民 族 汉 性 别 男出生年月 1964年3月 籍 贯 辽宁省专 业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职 务 副院长 职 称 教授 党 派 中共党员 工作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要简历 教育与学习经历: 1981,9-1986,7:中国医科大学卫生学 本科 1988,9-1991,7:中国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 硕士 2001,9-2004,7:中国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博士 1997,3-1999,3:卫生部WHO 奖学金纽约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9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2003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2004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生导师2008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对我国毒理学学科发展的主要贡献 研究方向:职业性免疫性肺疾病、神经毒理与脑发育障碍科学技术奖:1. 201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碘缺乏对学龄儿童智力损伤的调查及致脑发育障碍机制的研究(第一完成人)2.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生产性粉尘所致肺疾病发病机制、规律及其防制研究(第一完成人)3. 200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有机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 (第一完成人)4. 199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生产性粉尘对工人健康危害及其预防效果的研究 (第二完成人)5. 1995年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有机粉尘对工人肺功能损害的调查及致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第二完成人)主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柞蚕丝、皮毛生产环境所致职业性EAA 致病因子的研究编号:39600120 经费:9万 期限:1997-19992. TSR3/TSP-1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肺纤维化的阻抑作用编号:30371207 经费:21万 期限:2004-20063. Tregs 对1→3-β-Glucan 所致变态反应性肺泡炎Th 应答及Th 极化的调控机制 编号:30771791 经费:31万 期限:2008-20104. Th17在实验性矽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免疫调控机制编号:81072274 经费:33万 期限:2011-20135.矽肺患者及实验性矽肺中Breg 诱导Treg 活化、调控Th 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 编号:81273045 经费:90万 期限:2013-2016。

大豆异黄酮的药理和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药理和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药理和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房岩;孙刚;付艳苹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06(026)002
【摘要】综述了大豆异黄酮主要的药理和毒理效应,分析了作用机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房岩;孙刚;付艳苹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长春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1
【相关文献】
1.大豆异黄酮药理效应研究进展 [J], 顾和平;严俊文;陈新;陈华涛;袁星星;崔晓艳;张红梅;彭晨;曹庆穗;褚芳
2.药理毒理现场核查总结——药理毒理研究现场核查的关键环节 [J], 张颖
3.大豆异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隋雨婷;李乐乐;刘俊业;江素鑫;范红艳
4.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及《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毒理学征文通知 [J],
5.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及《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毒理学征文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睿思堪称典范,仁心永昭后人——深切缅怀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原理事长薛京伦教授

睿思堪称典范,仁心永昭后人——深切缅怀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原理事长薛京伦教授

睿思堪称典范,仁心永昭后人——深切缅怀中国环境诱变剂学
会原理事长薛京伦教授
无;汪旭;曹佳
【期刊名称】《癌变.畸变.突变》
【年(卷),期】2023(35)1
【摘要】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基因治疗先行者与开拓者、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首席教授薛京伦先生,于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12月3日17时5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美国逝世,享年88岁。

我们为医学遗传学和遗传毒理学领域失去一位名德重望的领军人物而痛惜!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无;汪旭;曹佳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蛇毒解离素抗肿瘤研究进展

蛇毒解离素抗肿瘤研究进展

蛇毒解离素抗肿瘤研究进展
张晔;芮景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卷),期】2007(12)9
【摘要】细胞膜表面受体在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整合素就是其中之一,它在机体内通过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发挥黏附作用从而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

蛇毒具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其中解离素的研究近年来较为深入。

解离素特异性地针对整合素的黏附作用,在抗血栓、抗肿瘤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就
蛇毒解离素的种类、抗肿瘤活性及机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984-988)
【关键词】蛇毒;整合素;解离素
【作者】张晔;芮景
【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普外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蛇毒解离素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 [J], 陈燕;许云禄
2.蛇毒解离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J], 张志友;芮景
3.蛇毒心脏素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初步研究 [J], 梁敏仪;陈家坤
4.蛇毒解离素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生物学活性的关系 [J], 徐伟;李志琴;吴少瑜;吴曙

5.一种新的蛇毒解离素同系物的分离 [J], 王广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铅魔斗争到底——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阮迪云教授

与铅魔斗争到底——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阮迪云教授

作者: 韩雪
作者机构: 《科学中国人》记者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112-113页
主题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神经生物学 专业委员会 国家863计划
Applied 美国休斯顿
摘要:阮迪云 1942年3月生于湖南省邵阳。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毒理学实验室主任。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留校工作至今。

1985~1989年在美国休斯顿大学从事铅的神经毒理学研究。

1993—1994,1998和2000,2001,2004年五次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麦吉尔大学从事神经生物学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2006年在意大利从事短期合作研究。

兼任中国微量元素铅研究会副主任,中国政研会铅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铅防治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医促会妇儿医疗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辐射与环境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毒理学会生化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美国和加拿大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国际脑研究会会员,国际毒理学会会员,国家基金委、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国家863计划评审专家,国际杂志《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编委,国际最大的科技出版公司Elsevier中国区特邀编委,《中国药理学和毒理学》杂志和《致畸,致癌,致突变》杂志编委。

国际杂志《Neuroscience,Brain Research》,《Neurotoxicology》,《Cell Physiology & Toxicology》等的评审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佳简历曹佳,男,47岁,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院长。

多次赴德国、香港等地工作。

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等重大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编、副主编专著各1部,主编教材1部,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国外SCI刊物38余篇,被SCI引用250余次。

主要从事遗传和分子毒理学、环境毒理学和军事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环境损害可诱导微核由间期细胞核直接形成的新观点,并开展了微核自动化检测的研究;领衔重庆市6所科研院所,历经10年开展了“重庆市及三峡库区水污染与人群健康”的系列研究,其研究结果引起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推动了国家饮用水标准修改和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治理;组织和参与了中、日、韩三国环境膳食因素与直结肠癌关系的国际重大合作项目的研究。

担任国际环境诱变剂协会理事、亚洲环境诱变剂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环境科学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近年来发表的英文论著1.Chuan Xu , Ji-An Chen , Zhi-Qun Qiu, Qing Zhao, Lan Yang, Weiqun Shu, Jia Cao.Ovotoxicity and gene expression alterations in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 following combined oral exposure of benzo[a]pyrene and di-(2-ethylhexyl) phthalate.Birth Defects Research(Part B),2009;83: (on line:doi:10.1002/bdrb.20219)2.Ying Li, Daikun Li, Lin Hui, Jia He, Jia Cao. Community Health Needs Assessment withPrecede-proceed Model: a mixed methods study.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09,9(181)(on line:doi:10.1186/472-6963/9/181)3.Yongjiang Zhang, Weidong Wang, Lu Li, Yuming Huang, Jia Cao. Eggshell membrane-basedsolid-phase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for trace arsenic(V)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Talanta, 2009; (on line: doi:10.1016/j.talanta.2009.10.006)4.Lin Ao, Jin-yi Liu, Li-hong Gao, Ran Hu, Zhi-jun Fang, Zhi-xiong Zhen, Ming-hui Huang,Meng-su Yang and Jia Cao. Comparision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transformed foci ofBALB/c 3T3 cells exposed to distinct tumor promoting chemicals. Toxic. in vitro. 2009;23(on line: doi:10.1016/j.tiv.2009.10.006)5.Huan Yang, Yanhong Zhou, Ziyuan Zhou, Jinyi Liu, Xiaoyan Yuan, Ketaro Matsuo, ToshiroTakezaki, Kazuo Tajima, Jia Cao. A novel polymorphism rs1329149 of CYP2E1 and a known polymorphism rs671 of ALDH2 of alcohol metabolizing enzymes are associat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n a southwestern Chinese population.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9;18(9):2522-25276.Wen-bin Liu, Jin-yi Liu, Lin Ao, Zi-yuan Zhou, Yan-hong Zhou, Zhi-hong Cui, Huan Yang,and Jia Cao.Dynamic changes in DNA methylation during multi-step rat lung carcinogenesis induced by 3-methylcholanthrene and diethylnitrosamine. Toxicology Letters.2009;189:5-13 7..Zhihong Cui, Jingyi Liu, Peng Li, Bo Cao, Caihong Luo, Jia Cao. Bio-monitoring TheDetoxifying Activity (CYP1A1 indu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Jialing River in Chongqing City(China) .J Toxicol Environ Health.2009; 72:782-7888.Yafei Li, Hui Lin, Mingfu Ma, Lianbing Li, Min Cai, Niya Zhou,Xue Han, Huaqiong Bao,Liping Huang, Caizhong Zhu,Chuanhai Li, Hao Yang, Zhonglin Rao, Ying Xiang, Zhihong Cui,Lin Ao, Ziyuan Zhou, Hongyan Xiong, and Jia Cao. Semen quality of 1346 healthy men, results from the Chongqing area of southwest China. Human Reproduction,. 2009;24(2):459-4699.Bo Cao, Qian Ren, Zhihong Cui, Peng Li , Jia Cao. Evaluation of reproductive toxicity in ratscaused by organic extracts of Jialing River water of Chongqing, China.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9; ;27:357-36510.Xiaoyan Yuan, Gangqiao Zhou, Yun Zhai,Weimin Xie,Ying Cui, Jia Cao, Lianteng Zhi,Hongxing Zhang, Hao,Yang, Xiaoai Zhang, Wei Qiu, Yong Peng, Xiumei Zhang, Ling Yu, Xia Xia, Fuchu He. Lack of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unctional Polymorphisms in the Estrogen-metabolizing Genes 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unning Head: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8;17(12):1-711.Kai-Fu Tang , Hong Ren ,Jia Cao , Gui-Li Zeng , Jing Xie , Min Chen , Lu Wang , Cai-XiaHe. Decreased Dicer expression elicits DNA damage and up-regulation of MICA and MICB.JCB .2008;182(2):233-23912.SixiongWang, Yafei Li , Hongyan Xiong, Jia Cao. A broad-spectrum inhibitory peptideagainst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uperantigen SEA, SEB and SEC. Immunology Letters 2008;(121): 167–17213.An Hui, Liu Jinyi, Y ang Lujun, Liu Shengxue, Zhou Y anhong, Y ang Huan, Jia Qingjun, Cui Zhihong,Jia Cao. Acute and Subchronic Toxicity of Hydroxylammonium Nitrate in Wistar Rats.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 2008;23:137-14714.Lin Ao, Sheng-Xue Liu, Meng-su Yang, Chi-Chun Fong, Hui An, Jia Cao. Acrylamideinduced molecular mutation spectra at HPRT locus in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HL-60 and NB4 cell lines. Mutagenesis. 2008;23(4):309-31515.Sheng-Xue Liu, Lin Ao, Bing Du, Yanhong Zhou, Jian Yuan, Yang Bai, Ziyuan Zhao, JiaCao. HPRT Mutation in Lymphochocytes from 1,3-Butadiene- Exposed Workers.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 2008; 116(2): 203-20816.Lin Ao, Jinyi Liu, Lihong Gao, Shengxue Liu, Mengsu Yang, Minghui Huang and Jia Cao.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okadaic acid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BALB/c 3T3 cells. Toxic. in vitro. 2008;22(1): 116-12717.Ji-An Chen, Jiaohua Luo, Zhiqun Qiu, Chuan Xu, Yujing Huang, Yi-he Jin, Normitsu Saito,Toshihiro Yoshida, Keiichi Ozawa, Jia Cao, Weiqun Shu. PCDDs/PCDFs and PCBs in water samples from the Three Gorge Reservoir. Chemosphere. 2008;70:1545-155118.Chuan Xu, Wei-Qun Shu, Zhi-Qun Qiu, Ji-An Chen, Qing Zhao, Jia Cao. Protective effects ofgreen tea polyphenols against subacute hepatotoxicity induced by microcystin-LR in mice.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7;24(2):140-14819.Jin pan, Yuming Huang, Weiqun Shu, Jia Cao. Effect of p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potassium permanganate-luminol CL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race aluminum(Ⅲ) and its analytical qpplication. Talanta 2007; 71: 1861-186620.Ji-an Chen, Xiang Li, Jun Li, Jia Cao. Zhiqun Qiu, Qing Zhao, Chuan Xu, Weiqun Shu.Degradation of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by a newly discovered bacterium, Microbacterium sp.strain CQ0110Y.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07;74:676-68221.ZHAO Xian-ying, SHU Wei-qun, Jia Cao and LIU Yi-min. Radioactivity measurements ofsewerage in 4 hospitals from Chongqing, China.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07;22(1): 65-6622.Wei-Dong Wang, Yu-Ming Huang, Wei-Qun Shu, Jia Cao.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sadsorbents of solid-phase extrac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nvironmental waters coupled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our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7;1173:27-3623.Shangwei Hu, Weibing Liu, Yuming Huang, Weiqun Shu, and Jia Cao. An assay forinorganic mercury(II) based on its postcatalytic enhancement effect on the potassium permanganate-luminol system. Luminescence, 2006, 21: 245-250.24.Li Ping SUN, De Zhi LI, Zhi Mou LIU, Lu Jun YANG, Jin Yi LIU, Jia CAO. Analysis ofMicronuclei in the Transferrin-receptor Positive Reticulocytes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Nasopharyngeal by a Single-laser Flow cytometer. J.Radiat Res., 2005;46:25-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