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文化局申报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市文化局申报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版权局的指导下,在市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攀枝花市文化局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开拓创新”,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万众一心,全市加快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呈现出普遍繁荣、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攀枝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文化氛围。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齐头并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带动了攀枝花市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一、围绕中心,创新思路,坚持两手抓,攀枝花市文化工作扎实推进。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文化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四个倾力打造”部署、关于文化强市的精神,制定了《文化局关于贯彻“四个倾力打造”精神和文化强市的精神的工作意见》。提出了今后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我市文化大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到2012年,实现构建完整的,包括市、县(区)、乡(镇)和村(社区)在内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等“四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达到国家标准;文化品牌取得成果;文化产业获得发展;攀枝花大剧院(攀枝花文化艺术中心)、攀枝花
博物馆、攀枝花中心图书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分批建设(目前正在协调市规划和建设局红线规划用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立项等工作),达到设施建设完备、保障措施落实、工作机制健全、文化服务普及的目标。将工作任务分类细化,将目标任务分解,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明确工作进程和工作任务完成时限,使文化工作今后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任务更加清晰、明确。
2、重大文化演艺活动成效显著,艺术生产稳步推进。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和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创演成果在“全国舞蹈大赛”、“四川省戏剧小品作品比赛”、“振兴川剧周年纪念活动暨振兴川剧文艺汇演”等全国和省级比赛中屡获佳绩,专业团体和群众文化多次获得“群星奖”、同时,市文化局认真组织和抓好元旦、春节、国庆等节庆文艺演出和下乡下基层演出,圆满完成市级重大演出任务,3年来,完成各类演出任务550余场,新排并上演大幕戏等17台,小品、折子戏等221个,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3、文化市场监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成效显著。攀枝花市文化局长期坚持以整顿和规范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秩序的重点,认真开展“扫黄打非”、校园周边综合整治等各类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抓好日常管理,确保市场平安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建立了对县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考核制
度、案卷评审制度,全市文化执法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新闻出版市场规范有序发展。相关工作得到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的充分肯定,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获得国家人事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和全省“扫黄打非”工作有功集体、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奖励。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效显著
自2006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文化厅的正确指导下,完成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到村的工作目标。攀枝花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建设方面走在了全省前面,被彦蓉副省长和晓幸厅长赞誉为“攀枝花经验”。
1、建设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平台。
攀枝花市文化局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实际投资超过8700万元,建成了全部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52个村文化活动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到村的基础上,还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保障,结合发展需求,制定了乡镇和村公共文化服务设备配置规范。同时,建成了226个“农家书屋”;18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3个县级支中心和另外26个乡镇服务站已经作出安排,正在建设);建成了300个村级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另有包含社区在内的182个基层服务站已经作出安排,今年建设),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任务的完成,使我市基层具备了提供公益培训、数字化文化服务、图书借阅、文体活动“四大基本文化服务内容”的条件,完善了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能力,丰富了服务方式和内容,提升了服务条件和水平。
2、建设服务主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基本阵地。
经过多年建设,我市现有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县级文化馆5个、图书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4个,村文化活动室35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30个,基本做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这些机构的建立健全,构成了我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阵地。
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不断完善,使文化工作队伍具备了成长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带动和促进了各种文化活动组织的发展; 文化主阵地作用得以更好发挥,促进了文化品牌建设更好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优势互补、良性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在“金沙江文化”形象品牌统领下,我市依托“笮山文化”、“迷昜文化”等地域文化,打造了“新山约德节”、“大田板凳龙”等特色文化品牌,使我市文化品牌建设渐成体系,文化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以推进“三普”工作为契机,攀枝花文化遗
产保护得到有序推进,目前正在积极论证“攀枝花大工业文化遗址”项目,同时正在组织实施公布第二批市级保护名录、申报省级名录工作。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成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攀枝花组织参加的展览和展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创新运行管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
经过严格论证、周密策划、反复咨询,起草了《攀枝花市农村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站点运行管理办法》。依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养事不养人”的基本理念,规定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责任主体,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了保障措施和奖惩规范。该《办法》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备了长效保障机制,是攀枝花市文化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出的又一次尝试和探索。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实践中,攀枝花市文化局真正发挥了指挥部和参谋部的作用,促进了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意推荐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
攀枝花市推荐评选全国文化系统先
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工作领导小组
(攀枝花市文化局代章) 2009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