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素材:跟着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学写时评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与素材:跟着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学写时评议论文【写在前面】
曹林的时评文章富有思想性与时代性,敢于批判社会丑恶,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客观、理性评述事件,评论角度新颖独到;注重文章内在逻辑性,推理论证严谨深刻。他善于将文章的观点提炼在标题中,以新颖独特的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语言犀利、冷静,也不乏温和,追求简洁精炼、平易朴素的表达风格。因此他的时评,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
【作者简介】
曹林,当代知名时事评论员。1978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在国内十数家媒体开有评论专栏,多家电视台特邀嘉宾,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北京大学客座讲授评论写作课程,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作过讲座。著有《时评写作十讲》《拒绝伪正义》《不与流行为伍》《时评中国》等。
1、善待和尊重每一个好好说话理性维权的人
曹林
一个法治社会,应该不辜负这种“相信”,珍惜这种对法律和信仰和依赖,善待这些无论何种境界下都把法律当成自身权利保护神的公民。永远不要让一个对法律和公道充满信赖的人绝望,他已经一无所有,家破人亡无依无靠,只剩下法律与公道。
杭州保姆纵火案,让人痛心到窒息,愤怒到失语。我一直都没有敢点开被烧死一家人生前的照片看,母亲和三个孩子生前的笑容越是灿烂幸福,越让人痛惜。也一直不敢尝试去共情,无法想象侥幸逃过惨剧的幸存者林先生瞬间失去4个最爱的人,那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疼这世上应该没有比这更虐心的疼了,这世上也应该没有比这位林先生更可怜的人了。一直有人留言让我评评这起纵火案,声援一下林先生,可每次写几个字欲言又止,不知道能说些什么,说什么都觉得无力。
人间惨剧,旁观者可以回避不去体味那种痛,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条新闻,一个热点,一个悲剧,再大的震惊和悲伤,也会在热点的此起彼伏中很快遗忘。但林先生无法回避,本来也许是最幸福的人,瞬间一切都毁灭了,伦为最可怜的人,他家破人亡,他失去了一切,每天都会活在无尽悲痛、思念、自责、仇恨的折磨中。从他“老婆孩子在天堂”的微博中能感受到他的锥心之痛。他现在有两颗心,一颗心在滴血,一颗心强打精神,忍着巨大悲痛挺着一口气为死去的亲人讨一个说法。
让我忍无可忍写这篇文章的,是网上关于林先生维权的一些争议,质疑他对小区物业消防问题的追问,质疑他维权的动机,质疑他对物业在救火中失职问题的批评。那种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和攻击一个最应该被同情的受害者的文字,真的很脏,恶心之极。并不是说受害者就是正义的,就占据了道德高地享受批评和质疑的豁免权,但对他遭遇如此大的不幸,不能失去起码的悲悯心和同情之理解。可以不同情,可以不关注,不苛求必须站在林先生一边替他维权,为他可怜的妻儿讨一个说法,但起码不要用莫须有的罪名伤害他,让他在家破人
亡后再承受舆论的恶意。
林先生是一个应受到关怀和同情的受害者,也是一个应得到善待和尊重的理性维权者。遭遇如此惨剧,失去相濡以沫的爱妻和冰雪聪明的三个孩子,即使他歇斯底里,即使他的维权行为有一点极端,大吵大闹一番,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怎能过度苛求一个家破人亡失去一切的受害者呢?何况,令人尊敬的是,他并没有“闹”,而一直保持着克制和理性,在法律框架中表达自己的诉求,聘请律师为亡妻亡子讨说法,还原纵火案的事实和真相,联合其他业主调查大厦的消防问题和火灾中物业和保安的失职问题,开微博寻求媒体和公众的支持。
没有暴力和极端行为,没有歇斯底里以暴制暴,没有去渲染仇恨和反社会,强忍悲痛,以一个业主的名义,一个公民的名义,一个失去妻儿的丈夫和父亲的名义,穷尽合法的手段去争取自己的应得权利,克制、平和、守法,难道不应该尊重和珍惜每一个这样好好说话理性维权的人?
家庭遭遇如此惨祸,保持着理性维权的姿态,不用“闹”的方式去解决,说明他相信法律、相信公道、相信有未泯灭的良知。一个法治社会,应该不辜负这种“相信”,珍惜这种对法律和信仰和依赖,善待这些无论何种境界下都把法律当成自身权利保护神的公民。永远不要让一个对法律和公道充满信赖的人绝望,他已经一无所有,家破人亡无依无靠,只剩下法律与公道。
2、让座这种事坏就坏在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曹林
理所当然和理直气壮感是万恶之源,自己有急事,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插队;排队是规则,理所当然可以打插队的人;健身却没有场所,理所当然地占着广场;觉得自家还是孩子啊,理所当然地应被宽容。告诉你,你以为的理所当然不是别人认为的,别人也有别人的理所当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年轻人与老人当下的冲突,主要有三大爆发点,摔倒扶不扶的伦理冲突,运动场属于谁的资源冲突,座位让不让的道德冲突。那边运动场上的冲突风波刚停,这边地铁上让不让的冲突又起,这几天上海地铁小伙拒不让座引发的争议沸沸扬扬,虽然让座起因无关老人,最后也发酵成了老少之争:小伙儿没给抱孩子的妇女让座,旁边的阿姨指责他,随后发生语言冲突,阿姨对着小伙拍视频想发网上,进一步激化矛盾,其他乘客的加入导致了肢体冲突。
小伙后来解释了“不让座”的理由,一来他自己工作一天太累,二来,后来他其实想让座了,但别人的强迫让他很反感。跟以往类似的让座冲突一样,网上也是一边倒地站在小伙一边,力挺这种“拒绝道德绑架”的原则姿态。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一种本能的身份代入,活跃于网络上的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本能地把自己的身份代入到那个“被指责不让座”的小伙身上,产生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抱团感,生活中常被道德绑架的不舒服感都被激发出来的。从这条新闻后面年轻网民井喷式的吐槽,可以看到年轻人在让座问题上积蓄着多少不满。
可惜老人们不上网,全是年轻人一边倒的吐槽,没有形成声音的平衡。如果换一个舆论场,老人一起跳广场舞聊起这事儿的时候,估计都会一边倒地谴责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像话了,不让座竟然还觉得理所当然和理直气壮。
对,让座的道德冲突,坏就坏在这个理所当然和理直气壮上。两方都觉得理所当然和理直气壮--老人理直气壮地觉得,这种情况下年轻人理所当然地应该让座。而年轻人理直气壮地觉得,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理所当然地应由自己决定,别人无权绑架和强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