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媒体时代,要求更严格的自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新媒体时代,要求更严格的自律

人类的生活正在被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络影响,从“脸谱”到人人网,从“我的空间”到开心网,从“推特”到新浪微博……各种各样形式的社交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改变了媒体传播的方式。世界各国的各种媒体纷纷创建了自己的社交网络传播“阵地”,通过web 在新闻时效性以及传播效果方面争取受众最大化。

2011年2~5月,笔者参加上海市对外传播高级采编人才美国培训班。学习培训之余,还走访了路透社华盛顿分社、cnn、《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近三十家媒体单位,对于美国全新媒体环境有了一点感受,对社交网络环境下美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自律以及新闻媒体的规范做了一些了解。

一、全新媒体环境

1. iphone和ipad

在美国参观学习时,听到最多的单词大概就是iphone和ipad了。与我们交流的记者、编辑、新闻学老师……似乎人人都成了“苹果”公司的推销员,弗吉尼亚大学的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课时,第一个问题就是谁在用mac电脑、谁在用iphone和ipad;华盛顿地区大部分记者现在都不交换名片,要彼此认识,只要将两部iphone靠近,各自的信息马上传送到对方手机上;《华盛顿邮报》的编前会上,许多编辑直接用ipad作会议记录,并传送到报社内网,供未与会的同事传阅。

美国报业协会更是分析出使用不同媒介获取新闻的人与他们感兴趣的新闻类型:手机——想及时了解新闻的人,报纸——想深度阅读的人,ipad——既想及时了解新闻又希望获得深度阅读的人。

订阅和广告是媒体收入的两大支柱。在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上,媒体广告价格虽然不及纸媒,但已明显高于网站。据美联社报道,万豪酒店在《今日美国》报投放广告,同样是1000次浏览,付给报纸103美元,网站仅10美元,而ipad版则是50美元。高广告价格的背后是高点击量。大通蓝宝石信用卡总经理瑞利说,该公司投放到传统媒体的网站广告只有%的受众点击率,这一数字在ipad上是15%。

2.“脸谱”模式

除了iphone和ipad,我们在美国听到最多的应该就是“脸谱”(facebook)了。经常浏览国外媒体网站的人都会注意到,每篇报道最后都会有两个很小的图标,“f”代表facebook,“t”代表twitter(推特),让用户可以一键转发到这两个美国目前最红的两家社交网站。

为什么“脸谱”能成为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大的金矿?原因就在于它的每个用户都会自愿地、详细地、定期地填写或发布个人身份和喜好,而好友或陌生人可以通过相似的爱好取得联系;处于登录状态的用户访问“脸谱”“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网站时,都会以“脸谱”账号的身份出现,并且告诉这些网站自己是谁、喜欢什么以及有哪些好友、这些好友的爱好是什么。这就使得“脸谱”能够以个体级精确度向全世界所有地方、所有人投放精准的广告。对于如今越来越要求精准、细化投放广告的广告商来说,“脸谱”无疑让他们的钱花得更加物有所值。

3.全媒体记者

随着“脸谱”、“推特”等自媒体以及iphone、ipad等智能终端被广泛应用,原先预想中的“全民记者”并没真正在美国诞生,取而代之的是专业的全媒体记者。

美国新闻业发达,媒体竞争激烈。我们去美国之前,一直认为,但凡有新闻,一定是所有媒体齐出动抢新闻。可是实地走访后才发现,不同介质的传统媒体之间、大小媒体之间,普遍存在合作关系。比如,wtop作为华盛顿当地电台,经常会邀请市政官员做直播访谈,wtop会将访谈内容提供给abc7电视台;作为交换,abc7会将自己堪称专业级的天气预报与wtop分享。而华盛顿乃至全美政治分析最权威的《华盛顿邮报》也鼓励自己的资深记者给

cnn、abc等全国性电视新闻台做实况连线,甚至还专门在报社辟出一角,布置成简单的电视演播室,让记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卫星上电视直播。

当我们问及原因时,《华盛顿邮报》助理总编peter perl很直白地说,在现在这样资讯发达的时代,抢独家新闻很难,必须发挥自己长处,并以最小的代价让更多的受众了解。那么,媒体之间互相分享变得至关重要。因此,wtop的录音棚也好、《华盛顿邮报》的演播室也罢,只要与别人分享的新闻内容,其背景上无不打满自家报纸或电视台的logo。也因此,报纸记者上镜、广播记者写稿、电视记者进录音棚都已是驾轻就熟。

我们在访问中发现,无论是传统媒体记者还是博客记者,配备了iphone之后都变身成为摄(摄像或摄影)、录(录音)、写(文字)一体的全能记者。而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全能记者,更为深刻的特征是:必须掌握“推特”、“脸谱”体(或网站体)以及报纸新闻(或电视新闻)体新闻的写作。

所谓“推特”体新闻即为一句话新闻抢发,一般是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得到新闻的第一时间就将最主要内容发回所在媒体的“推特”账户上。而“脸谱”体新闻基本上是将记者为网络版所撰写、比“推特”体更加详尽的新闻,转发到所在媒体的“脸谱”账户上(网络版新闻的结构,除了包含新闻报道要素“5个w、1个h”外,可能会配合一些简单的新闻背景介绍)。至于报纸新闻,则是通常所说的深度解释性报道,即就这一新闻事件,采访当事人或相关专家或业内人士,作分析解释或平衡报道。按照华盛顿wusa9电视台记者andrea mccarren的说法,按照这三步来做某条新闻的报道,等到做完电视报道之后,她就真正被“榨干”了。

二、更加严格的自律规范

全新媒体环境固然带来新闻传播的很多便利,但也衍生出不少问题。比如“推特”发明者之一杰克·多尔西说:“‘推特’的氛围感更强,你基本上是在一堵墙上涂写,谁想看都可以看到。”这种“涂鸦”式传播使每个用户都可以随时发布和分享消息,信息数量惊人。但作为信息平台,“推特”不需对数十亿条短讯的内容准确度负责,因此用户经常传递不准确甚至是假消息。由于网络散布的即时性,且“推特”的原帖被删除时,其被转发帖不会自动被删除,因此假消息在“推特”上一旦散播就无法收回。再如“脸谱”网站,多数用户习惯于通过好友获取信息和新闻,且这些人对于许多问题有相似的看法。而传播学上“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则不愿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觉得和大多数人一致,就会勇敢说出来。结果导致少数派声音越来越小,多数派影响被大大高估。这种倾向可能直接影响到传统媒体对于某一新闻事件的判断。

为此,美国传统媒体对于全媒体记者发布“推特”、“脸谱”新闻均有一系列规定,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其严格程度甚至更甚于对传统媒体记者的要求。对此,弗吉尼亚大学bob ranson教授认为,法律、政治、行会、民意等各个领域交融制约,使得媒体不敢随便以身试“错”。

1.强大的制约力量

美国学者刘易斯·霍奇斯(louis )将新闻媒体所承担的责任分为三种形式:1.指定式责任。新闻从业者的一部分责任往往由政府指定,另一部分则由所属的媒体指定。2.契约式责任。新闻业以一个行业为单位自愿缔结“契约”承担责任。3.自愿式责任。新闻业者个体自愿将责任融于自律的价值体系之中,自觉承担责任。归纳起来,美国媒体受到两股主要力量——强制性的司法行政的制约和非强制的社会力量的制约。

美国是唯一在宪法上对媒体给予保障的国家,美国人时时把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关于“新闻自由”的条款挂在嘴边。但除了保障新闻出版自由外,美国也通过《诽谤法》《间谍法》《煽动法》《通讯法》《国家安全法》《隐私保护法》等法律对媒体行为进行控制,保护名誉、隐私、版权、公共机构有效运行,制约淫秽、渎神、种族仇恨等内容的表达。ranson教授曾用《隐私保护法》比喻美国媒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在美国,一个企业或者是政府与媒体打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