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导论资料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
4
2、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古典形态
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起始 于20世纪初,并不等于说在20世纪之前没有 这方面的关注。把“文论”作为一个对象来 加以品评,在文学批评的自觉的六朝就已经 开始。
(1)、“体大虑周”的《文心雕龙》中,刘勰 曾言:
2021/3/1
5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 思序书,应瑒文论,陆机《文赋》,仲洽 《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 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 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魏典密 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 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 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 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 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 生之虑。
2021/3/1
——《文心雕龙·序志》
6
(2)、诗话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一种富有民 族特色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宋代伊始,由于诗话得到了极 大的发展,对诗话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 动向,其标志就是出现了几部以汇编、整理 为主要的的诗话总集。其代表性的有阮阅的 《诗话总龟》、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 魏庆之的《诗人玉屑》。
——顾颉刚《古史辨》
“也许因为我们正开始一个新的批评时代, 一个从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要从新估定 一切价值,就得认识传统里的种种价值,以 及种种评价的标准,于是乎研究中国文学的 人有些将兴趣和精力放在文学批评史上。”
——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
2021/3/1
10
二、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对象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1
2021/3/1
3
(3)、1927年,陈钟凡著《中国文学批评史》。
(4)、1934年,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册。
(5)、1934年,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
(6)、1934年,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 纲》。
(7)、1934年,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
这几部著作的出版,以其各自的建树在学术 界交相辉映,直接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学 术基础和开启了该学科后来的蓬勃发展。
2021/3/1
12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以儒家为正统,以道家以及传 入中国的佛教为补充,儒道释或三水分流或 三川汇一,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思想 文化背景。
2021/3/1
13
1、儒家文化
“儒”之含义,上古叫作“需”,像人站立沐 浴之形义。人因何要沐浴?准备参加重要的 祭祀活动。所以许慎《说文解字》说:“儒, 术士之称”,胡适称儒为“殷民族的教士”。 可见,最早的“儒”是以相礼治丧为职业的 文化人,作为殷商苗裔的孔子年轻时也是以 “儒”为业的。在“百源自文库争鸣”的春秋战国 时代,儒家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派,其标志特 征就是以孔子为宗师,以孔子学说为宗旨。
二、中国古代论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形成的文化背景
四、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法
五、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形态
六、中国古代文论的学习方法
2021/3/1
2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学科归属及发展概况
1、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起点(现代形态) 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它
在中国究竟起于何时? (1)、1914年—1919年,黄季刚在北京大学 开设《文心雕龙》课。 (2)、1920年,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中国 古代文艺论史》
中国古代文论
黄贞权授课
2021/3/1
1
导论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大学中文系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是中国文化的优秀结晶,融哲学、历史、文学、艺 术于一体的文艺哲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研 究对象和思维方法,包蕴着丰富的理论内涵。我们通 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窥其一 斑,打开学习之门径: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学科归属与发展概况
2021/3/1
14
“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 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汉 书·艺文志·诸子略》)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2021/3/1
8
(2)、进化论思想的传入和张扬 胡适在1914年提出现代学术研究的三个重
要方法: 归纳的理论 历史的眼光 进化的观念 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复古”与
“进化”建构的文论体系。
2021/3/1
9
(3)、“整理国故”运动
“整理国故的呼声倡始于太炎先生,而上轨 道的进行则发轫于适之先生的具体计画。”
任何人文学科的研究首先遇到的就是哲学问 题,中国古代文论也不例外,因为哲学是人 类认识的基础,不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艺 术的哲学思考,就无法从根本上把握中国古 代文论。因为中国传统的哲学是融与文学与 文论的。比如说,儒家文论是以孔子“仁” 的人生哲学为基础;道家文论是以老子“道” 为本体论的。
2021/3/1
11
2、古代文学理论家的思想体系
3、古代文学家的创作经验论
中国古代文论在六朝以前注重探讨文学缘起 及文学价值,故这时期的理论家大多是思想 家、哲学家,如孔子、孟子、老庄、荀子等。 六朝以降,大量的文学家加入了理论探讨, 一直到清末,中国古代文论的主流是创作经 验论,大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且多见于书 信、札记、随笔、序跋之中,零碎散疏,不 成体系。但是,放在某个时代来看,恰恰构 成了这个时代文学理论大体系。如李白、杜 甫、王昌龄、白居易、苏轼、欧阳修、公安 三袁、姚鼐、王国维等。
(3)、《四库全书总目》对中国古代文论的
“研究”。主要意义有二个:一是正选著作
64部、存目著作85部,可谓竭泽而渔。并对
这149部著作作“提要”;二是对其中国古典
2文021/3论/1 的脉络发展过程作了清晰的梳理。
7
3、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转型的主要原因
(1)、科学精神和方法的大力提倡
所谓科学的精神何也?善怀疑,善寻问,不 肯妄徇古人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 是非之所存,一也;既治一科,则原始要终, 纵说横说,务尽其条理,而备其左证,二也; 其学之发达,如一有机体,善增高继长,前 人之发明者,启其端绪,虽或未尽,而能使 后人因其所启者而竟其业,三也。善用比较 法,胪举多数之异说,而下正确之折衷,四 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