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案
体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正文:一、引言体育课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然而,体育课的这些潜在价值往往被忽视,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上。
本教案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
2. 教会学生如何在体育活动中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4. 提高学生面对挑战和压力时的应对策略。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包括运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减压作用等。
2. 情绪管理训练:设计一系列体育活动,如瑜伽、太极等,帮助学生学会在活动中调节呼吸,放松身心,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3. 团队协作游戏:通过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
4. 挑战与应对: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如障碍赛跑、攀岩等,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学会面对压力和挫折。
四、教学过程1. 引导讨论:开场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学习:10分钟理论讲解,确保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3. 实践活动:30分钟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和团队协作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4. 反思总结:最后5分钟,组织学生分享体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进步,而不仅仅是体育技能的提高。
六、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帮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心理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
体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体育课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压力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社交技能。
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
**活动一:自我挑战——跑步冥想**开始上课前,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之后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深呼吸放松。
接着,以慢跑的方式开始,边跑边让学生思考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个困难或压力点是什么。
然后,鼓励学生设想一个积极的解决方案,并想象自己克服困难后的情景。
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他们的自我反思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二:情绪释放——团队接力**通过分组进行接力赛,每个小组的成员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比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团队合作情况。
比赛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让学生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活动三:压力管理——瑜伽放松**体育课接近尾声时,安排一段时间进行瑜伽练习。
选择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如树式、战士式等,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在进行瑜伽练习的同时,教师可以讲解如何通过调节呼吸来缓解压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压力管理的技巧。
**活动四:社交互动——小组讨论**最后,利用课上的剩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的主题可以是“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或“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冲突”。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际交往中的互动原则,提升自己的社交技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同时,教师也应该灵活调整活动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体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
6.启发学生总结动作要领,并教给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7.学生练习时行间巡视、指导、评价。
8.用正误对比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对错误动作集体再强化,解决难点。
9.提醒熟练掌握动作的同学可以做“前滚翻成屈退坐”,对后进生个别指导。
1体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课题前滚翻成直腿坐学校鞍山市风光小学学科体育教者经普誉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知道前滚翻成直腿坐的动作方法90的学生能较连贯的完成动作养成遵守纪律和规则的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求变创新意识
体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
课题
前滚翻成直腿坐
学校
鞍山市风光小学
8.展示最好的自己,愉快自信。
9.自评、互评,能较客观的评价同伴
1.听清游戏规则,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想。
2.游戏中遵守规则,大胆展示自己的创意动作。
3.一起玩新游戏。
1.坐在垫子上,在舒缓的音乐中,放松身心。
2.回忆本课内容,针对上课表现自评他评。
3.在自我夸奖中结束本课。
3.跟音乐节拍,看老师示范,大胆展示
1.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看天”的方法。
2.展示自己的不同创意。
3.在音乐伴奏下练习前后滚动。(约1分钟)
4.在教师引导下集体尝试低头看天。
5.生看教师示范尝试说出动作要领。学会保护与帮助
6.两人一组练习前滚翻成直退坐。
7.纠正错误动作后再练习,熟练后可提高难度练习。
学科
体育
教者
经普誉
能力目标
学生知道“前滚翻成直腿坐”的动作方法,90%的学生能较连贯的完成动作
情感目标
养成遵守纪律和规则的习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求变创新意识。
关于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案范文
关于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3. 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调节心理压力。
2. 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体育活动中的体验,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4. 分享:让学生谈谈在体育活动中的体验,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2. 通过学生分享的心得体会,评估他们在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方面的进步。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建议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体育比赛,让他们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2. 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运动经历和心理健康经验。
3. 开展体育节或运动会,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团队协作和竞争的乐趣。
八、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篮球、足球、排球、跳绳等。
2. 教学课件:关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资料。
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体育课堂上,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
通过体育运动,学生可以学会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团队合
作以及自尊自信的培养。
因此,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帮助学生认
识和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的技能。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几个可以在体育课上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一:情绪接力跑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分组进行接力跑。
每个队员在跑步前后都需要分享自己的情绪状态。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运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并通过分享和交流,增强彼此
之间的情感联系。
活动二:信任背摔
这是一个经典的团队合作游戏,要求学生背对着队友倒下,由队友接住。
这个活动不仅锻
炼了学生的信任感,还强化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信任与
被信任的感觉,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活动三:目标设定与反思
在体育课的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定个人的小目标,比如提高某项运动技能或者增强
体能。
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要进行反思,评估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并思考如何在下一
次做得更好。
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在课程中不断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可以教授他们一些简单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
同时,教师
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教案I.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体育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 掌握运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了解身体活动对心情的积极影响;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的竞争意识;4. 培养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
II. 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 身体活动对心情的积极影响;3. 团队合作和积极竞争;4. 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
III.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做几分钟的简单运动,放松身心。
2.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5分钟)-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解运动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如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心等。
- 学生活动:安排小组讨论,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3. 身体活动对心情的积极影响(20分钟)- 运动与情绪:讲解运动对心情的积极影响,如缓解焦虑和压抑情绪,提升快乐感。
-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跳绳、踢球等身体活动,并引导他们观察自己的心情变化。
4. 团队合作和积极竞争(20分钟)- 团队合作:介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积极竞争:讲解比赛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拼搏。
5. 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15分钟)- 心理调节方法:讲解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心理调节经验。
6. 总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内容,并强调身体活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IV.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在身体活动中观察自身心情变化的记录;3. 学生对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V. 参考资料1. 《小学体育教案精选》2. 音乐资源3. 相关视频素材注:本教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育要求,进行灵活运用。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 教案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案一、引言1.1体育教学的重要性1.1.1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1.1.2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1.1.4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1.2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1.2.1体育活动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1.2.2体育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1.2.3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1.2.4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1.3教学目标1.3.1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3.3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1.3.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二、知识点讲解2.1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2.1.1心理健康的概念2.1.2心理健康的标准2.1.3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1.4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2.2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2.1体育活动能缓解心理压力2.2.2体育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2.2.3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2.2.4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2.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2.3.2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2.3.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2.3.4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三、教学内容3.1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1.1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3.1.2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性3.1.3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3.1.4注重体育活动的教育性3.2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3.2.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3.2.2结合体育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2.3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变化3.2.4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3教学评价与反馈3.3.1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评价3.3.2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评价3.3.3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3.3.4不断改进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1.2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心理健康知识4.1.3能够运用体育活动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4.2.2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3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4.2.4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4.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4.3.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5.1.2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5.1.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5.1.4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5.2教学重点5.2.1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5.2.2体育技能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5.2.3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的培养5.2.4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体育器材:如篮球、足球、跳绳等6.1.2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音响等6.1.3教学材料:如教案、教学课件等6.1.4安全设备:如急救包、安全标志等6.2学具准备6.2.1运动服装和鞋子6.2.2个人体育器材:如跳绳、篮球等6.2.3笔记本和笔6.2.4心理健康相关书籍和资料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7.1.2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7.1.3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7.1.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7.2教学内容讲解与示范7.2.1讲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7.2.2示范体育技能和动作要领7.2.3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实践7.2.4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7.3练习与指导7.3.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7.3.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技能和动作要领7.3.3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注重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7.3.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经验7.4.1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心理素质进行评价7.4.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感受八、板书设计8.1教学内容的梳理8.1.1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8.1.2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8.1.3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8.1.4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8.2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强调8.2.1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8.2.2体育技能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8.2.3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的培养8.2.4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8.3教学过程的引导8.3.1导入新课8.3.2教学内容讲解与示范8.3.3练习与指导九、作业设计9.1体育活动实践9.1.1进行一项体育活动,体验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9.1.2记录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变化和感受9.1.3分享在体育活动中的成功和挑战9.1.4反思体育活动对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9.2心理健康知识的探索9.2.1阅读心理健康相关书籍和资料9.2.3探索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9.2.4分享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认识9.3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9.3.1参与一次团队体育活动9.3.2分析团队合作的重要性9.3.3提高社交能力的策略和方法9.3.4反思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对自身的影响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效果10.1.2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10.1.3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10.1.4教学目标和难点的达成情况10.2拓展延伸10.2.1探索更多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0.2.2引导学生参加更多体育俱乐部和团队10.2.3鼓励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10.2.4提供更多心理健康相关资源和信息。
关于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案范文
关于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 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调节方法。
3. 体育活动的选择与心理健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体育活动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亲身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心理愉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小故事引入主题,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体育活动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心理愉悦。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总结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 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
3. 收集学生对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此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讲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开展体育活动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体育活动,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也能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确保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体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运动时体内会释放出内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提升人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同时,体育活动还能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交技能,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将体育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有益的。
接下来,我们来设计一份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 教会学生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缓解压力和改善情绪。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理论学习- 讲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分析不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2. 实践操作- 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跑步、瑜伽等。
- 开展团队合作游戏,如接力赛、团体拔河等。
三、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个人体验。
-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实际效果。
- 实践教学相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程度。
-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善情况。
五、教学反思- 教师需定期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思考体育活动如何帮助他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通过上述教案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将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健康习惯,同时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案
体育教学渗透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案例一:我教学生打“小报告”——融洽人际关系桂林华侨小学梁燕玲离上课还有5分钟的时间,我刚刚走出办公大楼,就迎来几个打“小报告”的,一个小男孩撅着小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老师,他抢我的沙包”,一个小女孩扯着我的衣服,很委屈地说:“老师,我们在做老鹰捉小鸡时,张小伟一直捣乱”,“老师,他打我了”,“老师,她踩我的绳子”不到2分钟,就接到了7、8个“小报告”了。
这个班的班主任曾经对我说,这个班的学生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有30多个是通过各种关系调到她班的。
学生个个聪明伶俐,但自制能力很差,一点点小亏都吃不得。
本校老师的孩子几乎都在这个班级,很不好管。
怎么办假如他们一直这样告下去的话,那还怎么上课我灵机一动,在课一开始,我就说:“我们这节课来个打小报告比赛,比一比,哪位同学的名字被告到老师这儿的次数最少。
次数最少的小朋友就被评为我们这节课的好孩子。
哪些方面可以告他的状比如练习时偷懒的,集合速度慢的,私自到教室,到沙坑玩沙,故意欺负小朋友的,故意跑到其他组干扰的,故意破坏场地器材的等,只要是影响我们课堂秩序的,对大家活动有影响的都可以告他。
那么,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各组的小朋友跳着为本组的同学加油,或在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某个同学,你们说这样的情况算不算随便说话,算不算故意欺负同学”“不算!”“老师给每个人一次犯错误的机会,第二次你被告了,老师就取消和同学们做游戏的权利!”这一举措真是立竿见影,特别是在准备部分进行蛇形跑的过程中,除了听到“刷刷”的脚步声好洪亮的口号声,平日边跑边说话的现象没了。
跑了几个来回后,让孩子们相互打“小报告”,孩子们竟然都在摇着头,摆着手,表示没有。
我也观察到了,学生今天的表现特别帮!课后,我统计了一下,本节课被告的共有5人,并且他们都是仅一次被告。
临下课时,我让全班同学靠拢,相互说说自己说说自己在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他们自己说说哪些行为可以向老师打“小报告”,哪些行为不必向老师报告,没想到他们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老师,我知道了上体育课集合排队的时候要快,不能随便说话”“老师,以前别的同学在做练习的时候碰我,我以为是他故意的,其实不是。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案例分享
案例二: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自信 心和自尊心
- 活动介绍:组织体育竞赛,给予学 生表演和展示的机会
- 效果展示: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的 成绩,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总结
总结
总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建议:鼓励教师通过创造性的 方法和策略,将心理健康教育 融入体育教学中
对体育的兴趣 - 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放弃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方法与策略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和帮助 - 设计团队活动,培养学生
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积 极的沟通和合作
方法与策略
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 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
在小学体育教 学中渗透心理
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育
目录 引言 方法与策略 案例分享 总结
引言
引言
引言: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 重要性 目标:本次PPT旨在探讨如何在小 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 方法和策略
方法与策略
方法与策略
培养积极的体育态度 - 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参
与各项体育活动 - 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
总结
结束语: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心理状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相信自己能取得好的成绩 - 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建
立自信 -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
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
案例分享
案例分享
案例一: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和心理健康意识
- 活动介绍:组建学生小组完成 任务,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支持
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体育课,学生能够增强身体健康、锻炼意志力、培养协作精神等等。
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如紧张、自卑、抑郁等等。
在体育课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了解体育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3.掌握身心健康锻炼的方法和技巧;4.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5.建立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二、教学重点1.如何在体育课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如何在体育课中通过身体锻炼缓解学生的压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体育课中的胜负关系。
四、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对生活的重要性;2.激励小游戏:通过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增强自信心;3.心理疏导: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投射、暴露自己的压力。
五、教学过程1.开篇引言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情感状态,并开课重申教学目标和重点。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发言,谈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分享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困扰。
教师辅导小组讨论,积极引导学生开放心态,展望积极的未来。
3.激励小游戏通过一些游戏,比如说让学生跑步比赛等等,来激发学生自信心。
为了让学生摆脱压力、紧张的情绪,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比赛的刺激性,让学生在互相比赛中放松、愉悦、享受。
4.心理疏导把身体锻炼和心理疏导紧密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直面自己的压力,让他们学习如何面对压力和挑战。
教师的角色是要充当引导者和监督者,通过一些合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减轻压力。
5.教学总结在反复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后,教师要对今天的课程做一个总结,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指出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出准备。
六、教学反思在体育课上,通过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学到如何正确处理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心理疾病,改善生活品质、达到身心健康。
体育心理健康活动教育教案
体育心理健康活动教育教案一、活动目标本次体育心理健康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设计精巧的运动项目和团队合作游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管理情绪、培养抗压能力,并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中学生群体,尤其针对那些面临考试压力、人际关系调整等问题的学生。
三、活动内容1. 热身运动- 通过简单的跑步、拉伸等动作,让学生的身体逐渐进入状态,同时放松心情。
2. 信任背摔 - 学生分组进行,一名同学闭眼向后倒,其余成员负责接住。
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感。
3. 情绪宣泄赛跑 - 设置障碍赛跑,允许学生在赛跑中呐喊、释放情绪,以此作为情绪宣泄的方式。
4. 心灵驿站 - 设立心理咨询角,邀请专业心理老师现场解答学生的疑惑,提供心理支持。
5. 分享圈 - 活动最后进行心得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方法采用体验式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学习。
结合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得到成长。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取他们的分享以及事后的问卷调查,综合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情况及活动效果。
六、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安全,避免高风险动作。
2. 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3. 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正面激励,创造积极的氛围。
4. 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总结:通过上述体育心理健康活动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他们在快乐运动的同时,学会更好地认识自我、处理情绪,并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样的教案范本,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体育教育的心理健康教案
体育教育的心理健康教案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背景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是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教案旨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明确心理健康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4.通过教学实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心理健康对体育锻炼的影响3.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4.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5.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心理健康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3.实践教学法:通过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一些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和作用,启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心理健康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4.体育锻炼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教学生如何培养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提高自信心和心理素质。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鼓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注重心理健康。
五、教学评估1.考查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和认识2.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3.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意见4.评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心理状态和表现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心理健康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
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以篮球教学为例,探讨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二、案例描述1. 学生情况小明,男,15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
在篮球课上,他表现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但在团队合作中,他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害怕被他人嘲笑。
2. 教学情境某次篮球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五人制篮球比赛。
比赛过程中,小明所在的小组落后对手较多,队员们的情绪开始低落。
此时,老师注意到了小明的情绪变化,决定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 教学过程(1)情绪引导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意识到情绪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老师鼓励学生们勇敢面对困难,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对手。
(2)心理疏导针对小明的内向性格,老师主动与他沟通,了解他在比赛中的心理感受。
老师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同时发挥自己的长处。
(3)团队协作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在比赛中的感受和心得。
通过讨论,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4)角色扮演老师让小明扮演一位勇敢的战士,带领团队反击。
在角色扮演中,小明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带领团队取得了胜利。
4. 教学效果通过这次篮球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小明在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得到了明显提高。
他在接下来的篮球比赛中,表现出了更加积极的态度,与队友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案例分析1. 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在篮球教学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1)情绪引导: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意识到情绪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关于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案范文
关于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4.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教学内容1.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 积极心态的培养3.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4. 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5. 情绪调整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积极心态的培养、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2.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情绪调整的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积极心态的培养、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跳绳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情绪调整的方法。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7.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回答。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积极性越高,说明他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学生的心态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否能够团结协作等,来评价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体育渗透心理活动教案
体育渗透心理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3. 通过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其积极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培养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热身活动(10分钟)集合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伸展等,以准备接下来的活动。
2. 团队协作游戏(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两人三脚”比赛。
学生两人一组,将相邻的两只脚绑在一起,然后一起跑向终点。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3. 情绪表达与认识(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在比赛中的感受,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表达。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基本的情绪词汇,如高兴、紧张、沮丧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自己的情绪。
4. 自信心与抗挫折教育(20分钟)进行“接力赛”。
每个团队排成一排,进行接力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再试一次,或者给予一些建设性的反馈,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5分钟)在课程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让他们分享在今天的活动中学到了什么,以及他们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和接力赛等有身体接触的活动时。
2. 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压力和挑战,增强抗压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2. 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3. 面对压力和挑战的应对策略4.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5. 心理素质训练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游戏,引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讲解积极心态、抗压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3. 实践: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沟通能力;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抗压能力。
4.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得到的感悟,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学生感悟:通过分享环节,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应用: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了解他们是否能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书籍、教案。
2. 设施:教室、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3. 道具:团队合作游戏所需的道具。
注意事项:1. 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 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 教学中注意与学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目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方法: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讲座。
过程:讲座内容涵盖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影响因素等。
2. 活动二:积极心态培养小组讨论目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方法:分组讨论,分享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过程:每组选择一个积极心态的案例,讨论如何培养和保持积极心态。
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和压力释放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 情绪调节和压力释放的方法。
4. 正确的竞争观念和体育道德素养。
5.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体现。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让学生了解情绪调节和压力释放的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正确的竞争观念和体育道德素养展开讨论。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情绪调节和压力释放的方法。
4. 讨论:让学生就正确的竞争观念和体育道德素养展开讨论。
5.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3. 学生对情绪调节和压力释放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4.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5. 学生对心理健康和体育道德素养的认知程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团队协作游戏,如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2.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情绪调节和压力释放的方法等。
3.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就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体育节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体育道德素养。
5.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体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体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案例:一次来之不易的掌声——克服心理障碍这是一节跳高课。
通过几次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地过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按事前的预计,这时会出现几名因个子矮小、腿部力量差、胆子小等,需要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并适横竿当降低高度才能完成的学生。
此时,小王出现在我的眼中。
她中等身材,体格健壮,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郁。
平时给我的感觉,除了具有一般乡村女孩的朴实外,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体育成绩在班上属中等偏上。
此时的她,正信心十足地起步,步履轻盈地加速……可是,每到横竿前的那一瞬间,她或是急停;或是绕过横竿;有时还两手抓住了横竿。
急得不是低头就是跺脚,眼睛不敢看人,脸涨得通红,原有的那份活泼和开朗已无影无踪。
原先还偶尔获得掌声的她,正慢慢躲进那“失败者”的行列。
我抬头望去,此刻的她依然显得拘谨。
过关练习时,我运用降低横竿、换橡皮筋等方法,进行诱导性教学。
那些“失败者”,一个接一个地成了“成功者”,唯独她依然如故,毫无进步,脸上带着莫名的痛苦,后来居然停下来躲在了一旁。
望着像一个泄了气的“小皮球”的她,我的预感成了事实:心理障碍。
心病还得心药治。
我轻轻走到她的面前。
开始运用心理疏导方法询问:“跳不过是否难为情?以前,是不是在跳跃中受过伤?”答案出来了,小王回忆起上学期,在家玩耍时,玩跳板凳的游戏曾被绊倒,嘴里留了伤疤呢。
对症下药解决“怕”字。
先运用对比疗法,请来班上最矮的女生陪练,拿掉横竿换橡皮筋练习,并逐步提升他的高度。
此时,陪练由于体质差异被“淘汰”了,而她却兴致越跳越高。
我抓住时机及时给予掌声和激励。
可是,当我把橡皮筋换成横竿时,她又迟疑了。
回忆中那血淋淋的一幕,又削减了她刚刚树起的那份信心。
眼看前面的努力就将化为乌有。
此时此刻,我也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一个热心肠、和蔼的我:“算了,不就有点怕了吗?反正橡皮筋都能跳,锻炼的目的达到了。
”而另一个性格、执着的我:“体育教育应培养坚强不屈、知难而上、勇于拼搏的精神,现在就此放弃,也许这种阴影就将伴随她一辈子呀!”“一切为了学生”的现代育人理念和体育教师固有的执着使我坚定了信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渗透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案例一:我教学生打“小报告”——融洽人际关系桂林华侨小学梁燕玲离上课还有5分钟的时间,我刚刚走出办公大楼,就迎来几个打“小报告”的,一个小男孩撅着小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老师,他抢我的沙包”,一个小女孩扯着我的衣服,很委屈地说:“老师,我们在做老鹰捉小鸡时,张小伟一直捣乱”,“老师,他打我了”,“老师,她踩我的绳子”不到2分钟,就接到了7、8个“小报告”了。
这个班的班主任曾经对我说,这个班的学生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有30多个是通过各种关系调到她班的。
学生个个聪明伶俐,但自制能力很差,一点点小亏都吃不得。
本校老师的孩子几乎都在这个班级,很不好管。
怎么办?假如他们一直这样告下去的话,那还怎么上课?我灵机一动,在课一开始,我就说:“我们这节课来个打小报告比赛,比一比,哪位同学的名字被告到老师这儿的次数最少。
次数最少的小朋友就被评为我们这节课的好孩子。
哪些方面可以告他的状?比如练习时偷懒的,集合速度慢的,私自到教室,到沙坑玩沙,故意欺负小朋友的,故意跑到其他组干扰的,故意破坏场地器材的等,只要是影响我们课堂秩序的,对大家活动有影响的都可以告他。
那么,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各组的小朋友跳着为本组的同学加油,或在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某个同学,你们说这样的情况算不算随便说话,算不算故意欺负同学?”“不算!”“老师给每个人一次犯错误的机会,第二次你被告了,老师就取消和同学们做游戏的权利!”这一举措真是立竿见影,特别是在准备部分进行蛇形跑的过程中,除了听到“刷刷”的脚步声好洪亮的口号声,平日边跑边说话的现象没了。
跑了几个来回后,让孩子们相互打“小报告”,孩子们竟然都在摇着头,摆着手,表示没有。
我也观察到了,学生今天的表现特别帮!课后,我统计了一下,本节课被告的共有5人,并且他们都是仅一次被告。
临下课时,我让全班同学靠拢,相互说说自己说说自己在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他们自己说说哪些行为可以向老师打“小报告”,哪些行为不必向老师报告,没想到他们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老师,我知道了上体育课集合排队的时候要快,不能随便说话”“老师,以前别的同学在做练习的时候碰我,我以为是他故意的,其实不是。
”“老师,今天我好开心,因为捣乱的同学少了,所以做游戏的时间特别大长。
”其中一个平日最能闹的大男孩说:“老师,没想到我这节课也能管住自己了,我也是最棒的好孩子了。
”说着这个大男孩欢跳起来,我为他们出色的表现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这样坚持搞了几节课,现在只要我一提到“打小报告比赛”,他们都非常乐意,也非常支持,因为他们不怕被人告,也很少告别人了。
案例二:青苹果——关爱弱者桂林华侨小学陈新燕那些有缺陷的“青苹果”,尽管还有些苦涩,但并不是无意看见的“烂苹果”。
在他们的身上,同样充满了勇敢和自信,弥漫着生命的芬芳。
班上有一名小男孩,由于从小发烧治疗不及时,留下了后遗症,智力还可以,但是他的运动能力非常低下,到四年级了,还不会双脚跳,平日教学,他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从来不闻不问,因为他的妈妈就是这样要求学校的。
可是今天体育课接力跑的时候,我发现他一个人在哭,我以为他是生病了或者别的同学欺负他了,就走上前问:“你怎么了?”“老师,我也想跑,可是我怕拖小组的后腿,又不敢跑!”听了他的话,我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多么好的孩子啊!爱玩游戏本是他们的天性,可是为了不拖小组的后腿,他宁肯不参加游戏,让自己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多么勇敢的孩子啊,明明知道自己跑不快,可是仍压制不住童心想奋力拼搏。
我为自己“不闻不问”的借口而感到羞愧,更为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内疚。
我让全体同学停下来,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当他们知道这个人就是自己伙伴的时候,很多同学流下了热泪。
接下来全班同学都热情的邀请他到自己的小组活动,我看到的不再是怜悯和同情,而是同学的深情厚意,当他在跑动的时候,样子很难看,跑得也很慢,但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嫌弃他的,都在为他鼓掌、加油,那声音震天动地。
从那节课后,我对他特别“照顾”。
别人学滚翻,我也要求他练习滚翻,别人学单杠,他也得学单杠,不在乎学的结果,而在于体验的过程。
他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有一次摔哭了,不想练习了,我就把“青苹果”的故事讲给他听:“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青苹果。
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并对他说:“如果你怕吃苦受罪,那你永远只能是一个‘烂苹果’!永远只能等着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听了我的话,他默默地再次爬起来,流着眼泪坚持练习。
他小学毕业后,在第一个教师节:给我寄来了一张贺卡,上面写到:亲爱的于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这个快要干瘪的“青苹果”,重新找到生活阳光,是您给了我参与游戏的信心和勇气,让我品尝到活动的快乐和幸福。
请老师相信,我一定不会放弃努力!看到了孩子的贺卡,我感到了无比的欣慰,感受到为人师的骄傲好自豪……案例三:一次来之不易的掌声——克服心理障碍桂林华侨小学雷小东这是一节跳高课。
通过几次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地过到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按事前的预计,这时会出现几名因个子矮小、腿部力量差、胆子小等,需要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并适横竿当降低高度才能完成的学生。
此时,小王出现在我的眼中。
她中等身材,体格健壮,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郁。
平时给我的感觉,除了具有一般乡村女孩的朴实外,在体育课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体育成绩在班上属中等偏上。
此时的她,正信心十足地起步,步履轻盈地加速……可是,每到横竿前的那一瞬间,她或是急停;或是绕过横竿;有时还两手抓住了横竿。
急得不是低头就是跺脚,眼睛不敢看人,脸涨得通红,原有的那份活泼和开朗已无影无踪。
原先还偶尔获得掌声的她,正慢慢躲进那“失败者”的行列。
我抬头望去,此刻的她依然显得拘谨。
过关练习时,我运用降低横竿、换橡皮筋等方法,进行诱导性教学。
那些“失败者”,一个接一个地成了“成功者”,唯独她依然如故,毫无进步,脸上带着莫名的痛苦,后来居然停下来躲在了一旁。
望着像一个泄了气的“小皮球”的她,我的预感成了事实:心理障碍。
心病还得心药治。
我轻轻走到她的面前。
开始运用心理疏导方法询问:“跳不过是否难为情?以前,是不是在跳跃中受过伤?”答案出来了,小王回忆起上学期,在家玩耍时,玩跳板凳的游戏曾被绊倒,嘴里留了伤疤呢。
对症下药解决“怕”字。
先运用对比疗法,请来班上最矮的女生陪练,拿掉横竿换橡皮筋练习,并逐步提升他的高度。
此时,陪练由于体质差异被“淘汰”了,而她却兴致越跳越高。
我抓住时机及时给予掌声和激励。
可是,当我把橡皮筋换成横竿时,她又迟疑了。
回忆中那血淋淋的一幕,又削减了她刚刚树起的那份信心。
眼看前面的努力就将化为乌有。
此时此刻,我也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一个热心肠、和蔼的我:“算了,不就有点怕了吗?反正橡皮筋都能跳,锻炼的目的达到了。
”而另一个性格、执着的我:“体育教育应培养坚强不屈、知难而上、勇于拼搏的精神,现在就此放弃,也许这种阴影就将伴随她一辈子呀!”“一切为了学生”的现代育人理念和体育教师固有的执着使我坚定了信念。
接着,我采用意念疗法,让她闭上眼睛一遍一遍地回忆刚才轻松自如越过橡皮筋的全过程,而后又请来班里跳得好的女生做了越过不同高度横竿的示范,同时还特地拉到了左右立柱的距离,加大左右高度的落差,尽量创设符合她心理接受水平条件,渐渐地情况有了转机,迟疑的步伐渐渐变得勇敢起来,踏跳变得果断有力,摆动腿也变得越来越高,眼看成功的一越就要来临,但最终脚尖还是狠狠地踢掉了横竿。
我明白,真正超越自我的一跳就将到了。
我不失时机地拿出了关键的一招。
让她挑选了班上几位好友跟她一起练习。
此时此刻,全班学生不仅是观众更成了临时“啦啦队”成员,为她鼓劲加油!只见她看到一个个好友越过横竿后,也开始了助跑、加速,在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喊出“跳!”的瞬间,一个漂亮的越竿动作终于展现在了眼前,一次来之不易的掌声终于响起!成功的喜悦在历尽周折过后再次回到她的脸上。
她眼里含着泪,欣喜地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跳过去了!谢谢你!”此刻的我,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她越过了一个平常的高度,但那可是人生的一次飞跃,这一越冲刷了她心中积郁多时的一片阴云。
案例四:关注情绪低落的学生——调节学生情绪桂林华侨小学梁燕玲A是班级上一个胖男生,在游戏或练习时,同学们都比较排斥他,不愿意和他搭档,还时常有意无意的欺负他,内向的他在遭到不公平待遇时常常会哭,而且一哭就是很长时间,这样一来,又成了同学们的笑柄。
如此恶性循环,他在课堂是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
在学期初的一次课上,体育委员正在整队,排在后面两排的男生突然骚动起来。
我过去一看,原来A同学低着头在流眼泪。
“惨了,老师,”旁边的一位学生说,“他一哭就要两个小时。
”这一句话,着实吓了我一跳。
我问学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谁欺负他了。
这时,“肇事者”主动站了出来,辩解道:“我不是故意的!就是在他的头后比画,不小心打到他的头了。
”在我的要求下,该学生向A道了歉,但A没有吭声,仍默默流泪。
我也安慰了他几句,但是不顶用。
在接下去的课堂练习中,我要求两人一组进行双手胸前传球练习,其他学生都找好伙伴了,A却被“遗弃”在一边,他低着头,很失落。
见状,我就上前拍着他肩膀说:“跟老师一块练,你愿意吗?”他没有看我,只是轻轻地点了下头。
“我们就开始吧。
”我说,“我们先距离近一点,你要注意加上腿的蹬地,用全身的力量协调配合来发力,知道吗?”他依然就点头,却不支声。
在练习中,看他动作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力量控制不到位时,我就说:“你的动作真棒!就是力量太小了点。
我们现在距离近,你用小一点的力就可以很轻松地把球传到我这里来了。
”他听我夸他,看着我微微笑了一下,说了声:“哦!”我很欣慰,说明他正在走出同学中进行示范,他做得特别认真,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后来,我发现这一节课上,他始终面带微笑,成功的喜悦在心中荡漾。
案例五:“孤立”使他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来——融入集体桂林华侨小学赵玉平这是一节篮球分组对抗赛,我在场边观察着每组对老师布置的战术执行情况的时候,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有一组同学根本没有按照我布置的战术去执行,在场上只看到了一位同学横冲直撞,而其他的同学躲得远远的,根本不敢和他靠近,我所布置的战术练习,只能成了他一人的表演。
这就是那位比他同龄学生高一头、体重大一倍的学生,仗着他天生的身体“优势”养成了一种骄横跋扈、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惯,使他根本融入不到集体活动中来。
我曾不止一次找他谈话,但收效甚微。
这节篮球分组对抗赛演练有他的存在我看进行不下去了,所以一声哨响,赶紧叫停比赛。
我把这位同学叫到身边,但使我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这位同学将球狠狠地摔到地上。
同时问了我一句:“我玩得好好的,为什么叫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