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空间分析和最短路径分析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19909a0722192e4536f6c9.png)
arcgis实习报告篇一:ARCGIS实习报告《ArcGIS实习报告》学号:班级序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ArcGIS软件操作实习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学习Arcgis这款Gis应用软件熟练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深入理解GIS软件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熟练Arcgis能掌握类似相关软件操作,加强动手能力。
实习过程:1. 对Arcgis软件整体掌握,并与之前各类软件操作对比和学习。
2. 具体对软件操作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数据的处理与变换、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3. Arcgis的空间分析能力的掌握: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统计分析、水文分析等。
4. 掌握Arcgis的空间分析建模。
实习内容:根据学习内容,我们选择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第三章作为实习内容,本章内容分别为:初识ArcGIS、农田保护区域分析、度假村选址、屏幕矢量化及拓扑建库、投影转换及图形裁剪、注记及属性编辑与连接、燕麦试验田选址、商店选址评价、土壤肥沃度分析、统计图表、网络分析、ArcGIS中DEM 的建立及应用。
以下是实习内容截图3.1 初识ArcGIS1启动ArcCatalog2.连接数据3浏览数据3.1.3 ArcMap 中的栅格数据操作 1. 启动ArcMap2. 在arcmap 中加载数据3. 图层操作(1) 放大、缩小(2) 平移篇二: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与心得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年级:2011级班级:地信一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冯慧敏时间:2013.05.28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习了解Arc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熟练掌握(2)熟练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及应用(3)了解及应用ArcGIS的分析功能模块ArcToolbox(4)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二.实验内容实验一是对ArcGIS概述。
介绍Arc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了解桌面产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 的相关基础知识;实验二讲解了视图数据的显示与管理主要阐述如何让创建新的Map Document(工程文档),工程文档的保存,创建新数据层layer,数据层(Layer)的操作等;实验三讲解了ArcMap下的数据编辑与修改编辑点、线、面文件的流程,点、线、面的主要生成方法和介绍了绘图工具、编辑菜单; 实验四讲解了栅格数据矢量化介绍了ArcScan工具。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65c4f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a.png)
arcgis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X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2021年8月31日摘要:本实习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在XXX公司的ArcGIS实习经历。
报告主要包括实习单位介绍、实习目标与计划、实习过程与经验总结以及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启示等内容。
一、实习单位介绍XXX公司是一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核心的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地图制图和空间分析等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丰富的GIS项目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在行业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二、实习目标与计划1. 熟悉ArcGIS软件:通过实习,了解Arc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其进行地图制图、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等工作。
2. 参与实际项目:积极参与公司正在进行的GIS项目,学习并应用实际的工作技能,提升解决问题和协作能力。
3. 掌握GIS应用场景: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了解GIS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例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实习过程与经验总结1. 熟悉软件环境:首先,我了解并熟悉了ArcGIS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熟悉了软件界面和基本操作,学会了如何创建新的地图文档和图层。
2. 地图制图与编辑: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城市地图制作项目。
我通过收集和整理地理空间数据,运用ArcGIS软件进行图层叠加、符号化和标注等操作,最终生成了一份精美的城市地图。
3. 空间分析与模型构建:在实习的后期,我参与了一个环境评估项目。
通过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我成功进行了环境脆弱性评估,并构建了相应的空间模型,为项目团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4. 学习与交流:在实习期间,我积极与实习导师和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向他们请教和学习,从他们身上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四、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启示通过这次ArcGIS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前景。
我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并提高了解决问题和协作能力。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2e597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1.png)
arcgis实习报告一、前言在xxx公司的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arcgis相关工作,并通过这次实习深入了解和熟悉了arcgis的应用。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在实习期间所做的工作及收获。
二、实习背景及目的xxx公司作为一家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解决方案能力,开展了arcgis实习项目。
我参与此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进一步熟悉arcgis的功能和应用,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系统了解arcgis在实习的第一个阶段,我主要对arcgis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阅读相关文档和参与培训,我了解到arcgis是一款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实现地图的创建、编辑、分析和可视化等功能。
我熟悉了arcgis的主要模块和工具,并学会了如何在arcgis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和地理分析。
2. 数据管理与处理在实习的第二个阶段,我参与了一项数据管理与处理的任务。
该任务要求对公司某个项目所涉及的地理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并在arcgis中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
通过这项任务,我学会了如何使用arcgis进行数据导入、属性编辑、数据拓扑检查等操作,了解了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和规范。
3. 空间分析与应用在实习的第三个阶段,我参与了一个空间分析的项目。
该项目旨在根据不同地区的空间属性,提出更有效的商业用地规划方案。
在项目中,我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区域内的地理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点线面叠加分析等,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通过这个项目,我深入了解了arcgis在空间分析领域的强大功能和应用场景。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arcgis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arcgis的功能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其次,我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会了如何利用arcgis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我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ARCGIS实习报告(精选5篇)
![ARCGIS实习报告(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6fe77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f.png)
ARCGIS实习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ARCGIS 实习报告Arcgis 实习第二次实习报告班级:地信121 姓名:闻元武学号:201201694 空间数据管理及属性编辑一.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模型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适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要求1.阐述基本原理和概念(要素类,要素数据集)。
2.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特点。
3.1:M 空间查询的实现原理及应用实例。
比较连接(Join)和关联(Link)关系的区别和应用。
三.实验内容1.启动ArcCatalog 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1.1当ArcCatlog打开后,连接到指定文件夹Exec2.1.2 打开个人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
可以看到在National,mdb中包含有2个要素数据集,一个关系类和一个属性表。
2.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2.1 ArcCat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内,点击“预览”选项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
在目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ntainer94激活它。
2.2 在2.1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现在你可以看到 Countries94 的属性表。
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2.3 在目录树下面,选择WorldCities。
查看他的属性信息。
3.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3.1 在目录树中,选择地理数据库National中的要素类-Countries94,切换到“预览”视图,点击工具栏上的“放大镜”按钮,将图层放大到一定区域,然后再点生成并更新缩略图。
这时,切换到“内容”视图界面下,并在目录树中选择要素集——WorldContainer数据查看方式更改为缩略图方式。
ArcGIS空间分析和最短路径分析实习报告
![ArcGIS空间分析和最短路径分析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4d6d02aef8941ea66e0543.png)
实验一、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练习1:市区择房分析操作步骤:首先打开ArcMap,打开E:\Chp7\Ex1\city。
mxd文件将文件加入到窗口中来,这时就将五个文件全部加入其中来了,如下图所示;(1)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1)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
shp),打开图层的属性表,在右下角的打开option选项中,在菜单中选择select by attributes,在select by attributes对话框中,左边选择“TYPE”双击将其添加到对话框下面SQL算式表中,点中间“=",再单击Get unique values 将TYPE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然后选择“ST”属性值,双击添加到SQL算式表中,单击APPL Y按钮,就将市区的主要道路选择出来了2)点击缓冲区按钮对选择的主干道进行缓冲区的建立,首先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然后将下面的Use Only the Selected Feature(仅对选择的要素进行分析)选中,单击next;3)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At a specified distance),指定缓冲区半径为200米,单击next;4)由于不是分别考虑一个图层的各个不同的要素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Dissolve barriers between),然后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后,单击OK,完成主干道噪音污染缓冲区的建立。
(2)商业中心影响范围建立1)建立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范围。
首先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商业中心分布图层(network),单击next;2)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以其属性字段YUZHI为缓冲区半径,单击next;后,单击OK,完成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缓冲区的建立.(3)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建立1)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名牌高中分布图层(school),单击next; 2)确定尺寸单位米,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750米作为半径,设置好后,单击next;后,单机OK,完成名牌高中的覆盖范围缓冲区的建立。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d2c9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3.png)
arcgis实习报告一、引言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能够帮助用户进行地理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本次实习我有幸在某地理信息公司进行ArcGIS实习,本报告将详细记录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果。
二、实习背景某地理信息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空间数据服务的公司,拥有丰富的地理数据资源和专业的技术团队。
在这里,我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实际项目,并运用ArcGIS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了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力。
三、实习目标1. 熟悉ArcGIS软件界面和功能。
2. 学习地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运用ArcGIS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4. 参与实际项目并提供解决方案。
5. 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四、实习过程与成果1. 熟悉ArcGIS软件在实习的初期,我通过学习ArcGIS官方文档和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快速掌握了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包括地图浏览、数据导入、符号化、查询分析等,为后续的实际操作打下了基础。
2. 地理数据收集与整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参与了地理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工作。
通过使用ArcGIS Collector等移动设备应用,我学会了如何在实地环境中收集各类地理数据,并进行加工整理。
同时,我还使用ArcGIS Desktop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数据清洗。
3. 地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利用Arc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我参与了多个项目的数据分析工作。
例如,对于某区域的居民点分布,我使用点密度分析工具生成了热力图,从而可以直观地了解人口密集区域。
此外,我还进行了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工作,采用符号化和图层叠加等技术,将数据以地图形式展示出来,提高了数据的可读性和传达效果。
4. 实际项目参与与解决方案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某个城市规划项目的实施,负责制作地理数据分析报告。
通过使用Arc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我成功提取了重要的规划区域、环境设施配套情况等关键信息。
ARCGIS 实习报告
![ARCGIS 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1fe08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7.png)
ARCGIS 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让我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
我有幸在实习单位名称进行了为期实习时长的 ARCGIS 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实习单位及工作内容介绍我实习的单位是一家专注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公司。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数据处理与编辑收集和整理各类地理数据,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属性数据等。
对数据进行清洗、纠错和格式转换,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使用 ARCGIS 中的编辑工具,对地理要素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移动等操作,以满足项目需求。
2、地图制作与可视化根据项目要求,设计和制作各类专题地图,如土地利用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
运用 ARCGIS 的符号化、标注和配色功能,使地图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通过地图布局和输出设置,将制作好的地图以不同的格式(如 PDF、JPEG 等)进行输出。
3、空间分析与建模利用 ARCGIS 的空间分析工具,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操作,为决策提供支持。
基于地理数据构建简单的模型,如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城市发展模拟模型等。
二、ARCGIS 软件的应用与实践ARCGIS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学习和应用了其众多的功能模块。
1、 ARCGIS DesktopArcMap 是进行数据编辑、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的主要工具。
通过它,我能够方便地加载和管理数据,进行地图的绘制和编辑,并执行各种空间分析操作。
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地理数据,包括创建、浏览和删除数据集,以及设置数据的属性和元数据。
2、 ARCGIS Pro相较于 ArcMap,ARCGIS Pro 具有更现代化的界面和更强大的功能。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5622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e.png)
arcgis实习报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能够实习在一家专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的公司。
这家公司使用的主要软件是ArcGIS,它是一款功能强大的GIS软件,用于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等方面。
在这个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ArcGIS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并且参与了一些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下面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报告。
一、实习背景我所在的公司主要服务于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我实习的初衷是为了学习并应用ArcGIS软件技能,提升自己在GIS领域的专业能力。
在实习的前期,我进行了一些基础的培训和学习,掌握了ArcGIS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二、实习内容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实习的初期,我主要负责收集和整理各种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图、遥感影像、地理坐标等。
通过学习ArcGIS软件的数据管理功能,我学会了将这些数据进行导入和整合,以便于后续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
2. 地图制作与编辑随着对ArcGIS软件的熟悉度增加,我开始参与地图的制作和编辑工作。
根据客户的需求,我可以使用ArcGIS提供的各种工具,将数据转化为地图,添加比例尺、图例和标注等元素,并进行美化和布局调整,以确保最终地图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3. 空间分析与模型构建作为GIS软件的核心功能之一,空间分析在实习期间一直是我的重点学习和应用内容。
我学会了使用ArcGIS进行缓冲区分析、最近邻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以及构建专题图和统计图表。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城市规划和环境管理等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项目实施与维护除了日常的工作任务外,我还有幸参与了一些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
在这些项目中,我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系统开发和数据分析。
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我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和成果展示等环节,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达到客户的要求。
三、收获与感悟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深入了解了ArcGIS软件的功能和应用,也提高了自己在GIS领域的技能水平。
空间分析课程实习报告
![空间分析课程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7d32a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e.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空间分析作为GIS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空间分析技能的专业人才,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开设了空间分析课程。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空间数据处理的技能。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练运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3.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空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准备(1)熟悉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导入、编辑、查询、分析等;(2)了解实习区域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空间数据;(3)制定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
2. 实习过程(1)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空间数据进行清洗、转换、裁剪等操作,确保数据质量;(2)空间叠加分析:分析实习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类型等空间数据,识别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变化等;(3)缓冲区分析:分析实习区域内的交通网络、水源分布、自然灾害风险等,确定缓冲区范围;(4)空间插值分析:分析实习区域内的气温、降水、土壤养分等空间数据,绘制空间分布图;(5)空间聚类分析:分析实习区域内的居民点分布、企业分布等,识别空间分布规律;(6)空间网络分析:分析实习区域内的交通网络、电力网络等,确定最优路径。
3. 实习成果(1)完成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和心得体会;(2)制作实习成果图件,包括空间分布图、缓冲区图、空间插值图、空间聚类图、空间网络图等;(3)提交实习报告和图件,参加实习成果展示。
四、实习心得1. 空间分析课程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空间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提高了空间数据处理的技能;2.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3.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空间思维能力;4. 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今后的团队协作打下了基础。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c86d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6.png)
arcgis实习报告在我大三的暑假里,我有幸得到了一份ArcGIS的实习机会。
ArcGIS作为一个强大的GIS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地理空间分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
在此次实习中,我有机会深入了解ArcGIS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并且亲身参与了两个GIS项目的开发和实现。
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这段实习经历吧。
实习公司介绍我所实习的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境科学和GIS技术研发的公司。
公司主要的业务是为政府机构、企业以及科研机构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如跨行业GIS信息汇聚、高精度地图制作、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环境风险评估等,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实习岗位安排我的实习岗位是GIS开发岗位,主要负责两个GIS项目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
这两个项目都是基于ArcGIS平台的,一个是用于城市环境监测,另一个是用于公共卫生事件项目的可视化管理。
项目一:城市环境监测这个项目主要是用于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具体的功能包括:1. 市区环境监测点位集成:将城市内的各类监测点位,如气象站、水质监测站、污染源监测点等,进行采集和整合,展示在一个地图上,以方便监测和分析。
2. 基于历史数据的环境污染分析:通过对历史环境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快速识别各种污染源的分布规律和污染程度,并且提供一些数据可视化的方式来帮助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城市环境情况。
3. 自动化污染源识别与防范:利用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的技术,实现对污染源、恶臭源等环境问题的智能化判断和识别,并且自动报警,提醒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
我的具体工作是在实现上述功能的时候,采用ArcGIS的开发工具包(ArcObjects)和ArcGIS Engine作为开发框架,利用C#语言进行编程和调试。
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项目,我需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进行开发,并且参与项目汇报和验收会议。
项目二:公共卫生事件项目的可视化管理这个项目是基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将事件信息和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利用ArcGIS平台的地图可视化功能,形成可视化的图表和报表,提供便利的查询和分析。
ArcGIS空间分析和最短路径分析实习报告
![ArcGIS空间分析和最短路径分析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066195b52acfc788ebc952.png)
实验一、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练习1:市区择房分析操作步骤:首先打开ArcMap,打开E:\Chp7\Ex1\city.mxd文件将文件加入到窗口中来,这时就将五个文件全部加入其中来了,如下图所示;(1)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1)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打开图层的属性表,在右下角的打开option选项中,在菜单中选择select by attributes,在select by attributes对话框中,左边选择“TYPE”双击将其添加到对话框下面SQL算式表中,点中间“=”,再单击Get unique values 将TYPE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然后选择“ST”属性值,双击添加到SQL算式表中,单击APPL Y按钮,就将市区的主要道路选择出来了2)点击缓冲区按钮对选择的主干道进行缓冲区的建立,首先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然后将下面的Use Only the Selected Feature(仅对选择的要素进行分析)选中,单击next;3)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At a specified distance),指定缓冲区半径为200米,单击next;4)由于不是分别考虑一个图层的各个不同的要素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Dissolve barriers between),然后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后,单击OK,完成主干道噪音污染缓冲区的建立。
(2)商业中心影响范围建立1)建立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范围。
首先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商业中心分布图层(network),单击next;2)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以其属性字段YUZHI为缓冲区半径,单击next;后,单击OK,完成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缓冲区的建立。
(3)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建立1)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名牌高中分布图层(school),单击next;2)确定尺寸单位米,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750米作为半径,设置好后,单击next;后,单机OK,完成名牌高中的覆盖范围缓冲区的建立。
arcgis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arcgis空间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1943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7.png)
arcgis空间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利用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ArcGIS是一种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功能,用于空间分析。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ArcGIS在空间分析方面的应用,以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深入研究和分析给定的地理现象,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将掌握ArcGIS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并了解如何使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在进行空间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准备相关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地图、遥感影像、点线面数据等。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选择了XXXX地区的人口分布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以及交通网络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2. 数据导入与处理将准备好的地理数据导入ArcGIS中,通过数据清理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利用ArcGIS中的地图绘制工具,将导入的地理数据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符号和颜色,根据数据的不同属性进行标注和区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4. 空间分析4.1 点图层的空间分布分析通过分析人口分布数据,使用ArcGIS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得出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据此,我们可以了解人口聚集和分布的情况,并进一步推断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和规划需求。
4.2 面图层的属性统计分析根据土地利用数据,我们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
利用ArcGIS中的属性表查询工具,我们可以得到各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比例以及特定土地类型的面积和占比。
这些统计结果对于土地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3 线图层的网络分析利用交通网络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路径分析和服务区分析。
通过ArcGIS中的网络分析工具,可以计算出两个位置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和所需时间,并将结果表示在地图上。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2ddd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6.png)
arcgis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一、引言在这份实习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ArcGIS公司进行实习期间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
本报告将涵盖我所参与的项目、实习工作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我在实习期间获得的收获和体会。
二、项目描述在ArcGIS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名为xxx的项目。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基于ArcGIS平台的新型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农业管理。
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团队开发和测试系统,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改进系统性能。
三、实习工作内容1.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始之前,我与团队成员一起收集和分析了用户的需求。
我们与农业专家和农场主进行了交流,并了解了他们在管理农田时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我们得以设计出符合用户期望的功能和界面。
2.系统开发我在项目中担任开发人员的角色,负责编写系统的核心代码。
通过应用ArcGIS平台的开发工具和API接口,我能够将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农田。
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规范的编码风格,并运用了最佳的编程实践,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测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我负责对系统进行各项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通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我成功解决了系统中的一些Bug,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四、实习目标与成果在这次实习期间,我制定了以下目标,并成功地实现了它们:1.熟悉ArcGIS平台的基本功能和工具,包括地图制作、空间分析和数据建模等。
2.掌握ArcGIS平台的开发工具和API接口,能够进行系统开发和调试。
3.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团队中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4.提升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在项目中寻找并实施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总结:通过这次实习经历,我对ArcGIS平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软件开发和团队合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8830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b.png)
arcgis实习报告导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作为GIS的主要软件之一,ArcGIS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以个人实习经历为基础,对ArcGIS的使用和应用进行介绍和总结。
通过实习的实践,我进一步了解了GIS的概念和原理,掌握了ArcGIS的基本操作和一些高级功能,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了所学知识。
一、实习背景在我所任职的公司,由于其业务涉及到很多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因此ArcGIS成为了必备的工具。
我作为实习生,主要负责协助地理信息团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这个实习机会,我得以深入了解ArcGIS的使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二、ArcGIS的基本操作1.界面介绍ArcGIS的界面简洁明了,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地图视图和图层列表组成。
菜单栏提供了各种功能选项,工具栏包含了快捷工具,地图视图显示地理数据,而图层列表则是用于管理和控制地图数据的。
2.地图操作通过ArcGIS,我们可以导入各种地理数据,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地理数据库等。
在地图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选择、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来浏览和处理地图数据。
3.数据编辑数据编辑是ArcGIS的重要功能之一。
我学会了如何创建、编辑和删除地理要素,包括点、线和面等。
通过编辑工具的使用,我可以对地理要素进行细致的修改和完善,以满足具体需求。
三、ArcGIS的数据分析1.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GIS最常用的功能之一。
在实习中,我经常需要根据地理位置进行查询,以找到特定区域内的相关数据。
我学会了如何利用ArcGIS的查询工具来实现这一功能,并且可以通过属性查询、空间查询和属性与空间的组合查询等方法进行更加精确的检索。
2.空间分析ArcGIS提供了多种空间分析工具,用于对地理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在实习中,我运用空间分析来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通过缓冲区分析确定影响范围、通过连接点进行路径规划等等。
GIS软件工程实习报告(最短路径分析)
![GIS软件工程实习报告(最短路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0cc234ddccda38376baf81.png)
AE开发之基于几何网络的最短路径分析1、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目的在于熟练掌握ArcGIS Engine开发工具并能够通过C#语言在VS 2010开发环境中完成查询几何网络的最短路径分析的功能。
2、实习时间2015年5月23日星期六3、实习容3.1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2007二次开发平台:VS 2010开发环境、ArcGIS Desktop10.0、AE开发组件3.2实验任务完成基于几何网络分析的最短路径查询功能,即实现通过在几何网络地图中指定起始点,能够查询经过起始点的最短路线,并能够通过缩放功能在地图窗口居中显示。
3.3实验步骤3.3.1新建项目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如图选择项目类型中Visual C#,再选择Windows Application,记为“FindShortPath”,点击确定。
3.3.2添加控件3.3.3控件绑定因为添加的控件只是单独存在,但是程序需要各控件间协同工作,因此要进行控件绑定。
3.3.4创建几何网络1.在ArcCataLog中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甘地的个人地理数据库”,然后新建要素数据集“road”,接着,鼠标右键选择要素数据集“road”,选择“导入要素类”,导入需要创建几何网络的要素类“主要公路”,输出要素类的名字改为“road”,如下图所示:2.鼠标右键选择要素数据集“road”,选择新建“几何网络”,则出现“新建几何网络”对话框,作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设置,最终得到几何网络“road_Net”。
至此,得到几何网络“road_Net”,如下图所示:3.3.5代码实现最短路径分析①设置ToolStrip1②添加代码private IActiveView m_ipActiveView;private IMap m_ipMap;//地图控件中地图private IGraphicsContainer pGC;//图形对象private bool clicked = false;int clickedcount = 0;private double m_dblPathCost = 0;private IGeometricNetwork m_ipGeometricNetwork;private IPointCollection m_ipPoints;//输入点集合private IPointToEID m_ipPointToEID;private IEnumNetEID m_ipEnumNetEID_Junctions;private IEnumNetEID m_ipEnumNetEID_Edges;private IPolyline m_ipPolyline;private IMapControl3 mapctrlMainMap = null;private void Form1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对象初始化mapctrlMainMap = (IMapControl3)this.axMapControl1.Object;m_ipActiveView = axMapControl1.ActiveView;m_ipMap = m_ipActiveView.FocusMap;clicked = false;pGC = m_ipMap as IGraphicsContainer;}private void Findpath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mapctrlMainMap.CurrentTool = null;//设置鼠标样式axMapControl1.MousePointer = esriControlsMousePointer.esriPointerCrosshair;if (yerCount == 0){MessageBox.Show("请先加载几何网络数据!");return;}m_ipActiveView = axMapControl1.ActiveView;m_ipMap = m_ipActiveView.FocusMap;clicked = false;pGC = m_ipMap as IGraphicsContainer;ILayer ipLayer = m_ipMap.get_Layer(0);IFeatureLayer ipFeatureLayer = ipLayer as IFeatureLayer;IFeatureDataset ipFDS = ipFeatureLayer.FeatureClass.FeatureDataset;OpenFeatureDatasetNetwork(ipFDS);clicked = true;clickedcount = 0;pGC.DeleteAllElements();}private void SolvePath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axMapControl1.MousePointer = esriControlsMousePointer.esriPointerDefault;if (SolvePathGan("Weight"))//先解析路径{IPolyline ipPolyResult = PathPolyLine();//最后返回最短路径clicked = false;if (ipPolyResult.IsEmpty){MessageBox.Show("没有路径可到!!");}else{IRgbColor color = new RgbColorClass();color.Red = 255;color.Blue = 64;color.Green = 128;LineElementClass element = new LineElementClass();ILineSymbol linesymbol = new SimpleLineSymbolClass();linesymbol.Color = color as IColor;linesymbol.Width = 3;element.Geometry = m_ipPolyline;element.Symbol = linesymbol;pGC.AddElement(element, 0);m_ipActiveView.PartialRefresh(esriViewDrawPhase.esriViewGraphics, null, null);axMapControl1.FlashShape(element.Geometry);MessageBox.Show("路径经过" + m_ipEnumNetEID_Edges.Count + "条线" + "\r\n" + "经过节点数为" + m_ipEnumNetEID_Junctions.Count + "\r\n" + "路线长度为" + m_ipPolyline.Length.ToString("#######.##") + "\r\n", "几何路径信息");}}}//路径缩放功能private void SuoFang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if (m_ipPolyline == null){MessageBox.Show("当前没有执行路径查询!!!请确认!");}else{this.axMapControl1.Extent = m_ipPolyline.Envelope;}}#region 自定义路径查询函数public void OpenFeatureDatasetNetwork(IFeatureDataset FeatureDataset){CloseWorkspace();if (!InitializeNetworkAndMap(FeatureDataset))Console.WriteLine("打开network出错");}//关闭工作空间private void CloseWorkspace(){m_ipGeometricNetwork = null;m_ipPoints = null;m_ipPointToEID = null;m_ipEnumNetEID_Junctions = null;m_ipEnumNetEID_Edges = null;m_ipPolyline = null;}//初始化几何网络和地图private bool InitializeNetworkAndMap(IFeatureDataset FeatureDataset){IFeatureClassContainer ipFeatureClassContainer;IFeatureClass ipFeatureClass;IGeoDataset ipGeoDataset;ILayer ipLayer;IFeatureLayer ipFeatureLayer;IEnvelope ipEnvelope, ipMaxEnvelope;double dblSearchTol;INetworkCollection ipNetworkCollection = FeatureDataset as INetworkCollection;int count = ipNetworkCollection.GeometricNetworkCount;//获取第一个几何网络工作空间m_ipGeometricNetwork = ipNetworkCollection.get_GeometricNetwork(0);INetwork ipNetwork = m_work;if (m_ipMap != null){ipFeatureClassContainer = m_ipGeometricNetwork as IFeatureClassContainer;count = ipFeatureClassContainer.ClassCount;for (int i = 0; i < count; i++){ipFeatureClass = ipFeatureClassContainer.get_Class(i);ipFeatureLayer = new FeatureLayerClass();ipFeatureLayer.FeatureClass = ipFeatureClass;for (int j = 0; j < m_yerCount; j++){if (m_ipMap.get_Layer(j).Name.ToUpper() == .ToUpper()){continue;}}}}count = m_yerCount;ipMaxEnvelope = new EnvelopeClass();for (int i = 0; i < count; i++){ipLayer = m_ipMap.get_Layer(i);ipFeatureLayer = ipLayer as IFeatureLayer;ipGeoDataset = ipFeatureLayer as IGeoDataset;ipEnvelope = ipGeoDataset.Extent;ipMaxEnvelope.Union(ipEnvelope);}m_ipPointToEID = new PointToEIDClass();m_ipPointToEID.SourceMap = m_ipMap;m_ipPointToEID.GeometricNetwork = m_ipGeometricNetwork;double dblWidth = ipMaxEnvelope.Width;double dblHeight = ipMaxEnvelope.Height;if (dblWidth > dblHeight)dblSearchTol = dblWidth / 100;elsedblSearchTol = dblHeight / 100;m_ipPointToEID.SnapTolerance = dblSearchTol;return true;}//返回路径的几何体public IPolyline PathPolyLine(){IEIDInfo ipEIDInfo;IGeometry ipGeometry;if (m_ipPolyline != null) return m_ipPolyline;m_ipPolyline = new PolylineClass();IGeometryCollection ipNewGeometryColl = m_ipPolyline as IGeometryCollection;//引用传递ISpatialReference ipSpatialReference = m_ipMap.SpatialReference;IEIDHelper ipEIDHelper = new EIDHelper();ipEIDHelper.GeometricNetwork = m_ipGeometricNetwork;ipEIDHelper.OutputSpatialReference = ipSpatialReference;ipEIDHelper.ReturnGeometries = true;IEnumEIDInfo ipEnumEIDInfo = ipEIDHelper.CreateEnumEIDInfo(m_ipEnumNetEID_Edges);int count = ipEnumEIDInfo.Count;ipEnumEIDInfo.Reset();for (int i = 0; i < count; i++){string[] info;info = new string[count];ipEIDInfo = ipEnumEIDInfo.Next();ipGeometry = ipEIDInfo.Geometry;ipNewGeometryColl.AddGeometryCollection(ipGeometry as IGeometryCollection);info[i] = m_ipPolyline.Length.ToString();}return m_ipPolyline;}public bool SolvePathGan(string WeightName){try{int intJunctionUserClassID;int intJunctionUserID;int intJunctionUserSubID;int intJunctionID;IPoint ipFoundJunctionPoint;ITraceFlowSolverGEN ipTraceFlowSolver = new TraceFlowSolver() as ITraceFlowSolverGEN;INetSolver ipNetSolver = ipTraceFlowSolver as INetSolver;if (m_ipGeometricNetwork == null){return false;}INetwork ipNetwork = m_work;ipNetSolver.SourceNetwork = ipNetwork;INetElements ipNetElements = ipNetwork as INetElements;if (m_ipPoints == null){ MessageBox.Show("请选择点!!"); return false; }int intCount = m_ipPoints.PointCount;//这里的points 有值吗?////定义一个边线旗数组//*********最近点***************//////////IJunctionFlag[] pJunctionFlagList = new JunctionFlag[intCount];for (int i = 0; i < intCount; i++){INetFlag ipNetFlag = new JunctionFlag() as INetFlag;IPoint ipJunctionPoint = m_ipPoints.get_Point(i);//查找输入点的最近的网络点m_ipPointToEID.GetNearestJunction(ipJunctionPoint, out intJunctionID, out ipFoundJunctionPoint);ipNetElements.QueryIDs(intJunctionID, esriElementType.esriETJunction, out intJunctionUserClassID, out intJunctionUserID, out intJunctionUserSubID);erClassID = intJunctionUserClassID;erID = intJunctionUserID;erSubID = intJunctionUserSubID;IJunctionFlag pTemp = (IJunctionFlag)(ipNetFlag as IJunctionFlag);pJunctionFlagList[i] = pTemp;}ipTraceFlowSolver.PutJunctionOrigins(ref pJunctionFlagList);INetSchema ipNetSchema = ipNetwork as INetSchema;INetWeight ipNetWeight = ipNetSchema.get_WeightByName(WeightName);INetSolverWeights ipNetSolverWeights = ipTraceFlowSolver as INetSolverWeights;ipNetSolverWeights.FromToEdgeWeight = ipNetWeight;//开始边线的权重ipNetSolverWeights.ToFromEdgeWeight = ipNetWeight;//终止边线的权重object[] vaRes = new object[intCount - 1];//通过findpath得到边线和交汇点的集合ipTraceFlowSolver.FindPath(esriFlowMethod.esriFMConnected,esriShortestPathObjFn.esriSPObjFnMinSum,outm_ipEnumNetEID_Junctions, out m_ipEnumNetEID_Edges, intCount - 1, ref vaRes);m_dblPathCost = 0;for (int i = 0; i < vaRes.Length; i++){double m_Va = (double)vaRes[i];m_dblPathCost = m_dblPathCost + m_Va;}m_ipPolyline = null;return true;}catch (Exception ex){Console.WriteLine(ex.Message); return false;}#endregion}private void axMapControl1_OnMouseDown(object sender, IMapControlEvents2_OnMouseDownEvent e){if (clicked != true)return;IPoint ipNew;if (m_ipPoints == null){m_ipPoints = new Multipoint();}ipNew = m_ipActiveView.ScreenDisplay.DisplayTransformation.ToMapPoint(e.x, e.y);object o = Type.Missing;m_ipPoints.AddPoint(ipNew, ref o, ref o);IElement element;ITextElement textelement = new TextElementClass();element = textelement as IElement;clickedcount++;textelement.Text = clickedcount.ToString();element.Geometry = m_ipActiveView.ScreenDisplay.DisplayTransformation.ToMapPoint(e.x, e.y);pGC.AddElement(element, 0);m_ipActiveView.PartialRefresh(esriViewDrawPhase.esriViewGraphics, null, null);}3.4实验结果在得到的窗口中加载“甘地的个人地理数据库”(在压缩包中有)中的几何网络“road_Net”,将几何网络地图加载到地图显示窗口中,如下图所示:点击图标添加起始点,效果如下图:然后点击图标,计算最短路径,效果如下图:最后点击图标得到最短路径的缩放,效果如下图:这样就完成了最短路径的查询分析和显示的功能。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2e4c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4.png)
arcgis实习报告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有幸能够参与到了arcgis软件的应用和实践中。
arcgis是一款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地图制作、空间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管理等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深入学习了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并且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实践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能。
首先,我在实习初期主要是通过阅读相关文档和教程,了解arc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我学习了地图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导入、符号化、图层叠加等操作,也学习了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比如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等。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对arcgis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后续的实践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在实习过程中参与了一个实际项目,项目内容是对某个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在这个项目中,我运用了arcgis软件进行了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比如对地块的面积、周边设施的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和可视化展示。
通过这个项目,我不仅加深了对arcgis软件功能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还参与了一个小组的实训项目,我们团队利用arcgis软件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
在这个项目中,我和团队成员们共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完成了一个符合要求的地图作品。
通过这次实训项目,我不仅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也学到了更多实际操作的技巧和经验。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arcgis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技能将会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地理信息领域深耕的决心。
感谢实习期间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让我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这样一次有意义的实习经历中。
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学习和成长,为地理信息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02d21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e.png)
ARCGIS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标在大学期间,我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和应用ARCGIS软件。
在实习期间,我的目标是熟练掌握ARC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技巧,特别是在地理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面的能力。
二、实习流程和任务1. 实习流程我在实习开始前参加了公司对ARCGIS软件的培训,了解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实习期间,我被分配到GIS部门,并与团队成员一起工作,在他们的指导下逐步上手。
2. 实习任务(1)地理数据采集与导入在实习的初期,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地理数据采集和导入。
我学会了使用ARCGIS将现有的地理数据导入软件,并对数据进行清理和转换。
此外,我还学会了使用GPS设备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和导入ARCGIS,提高了数据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2)地理数据处理与编辑随着对ARCGIS的熟悉度提高,我开始参与地理数据的处理和编辑工作。
我学会了使用ARCGIS的数据编辑工具,对地图要素进行修复、删除和更新。
在数据处理方面,我掌握了ARCGIS的空间统计和查询功能,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
(3)空间分析与可视化为了提高地理数据的分析能力,我学会了使用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
我学会了使用空间插值方法对地理数据进行插值分析,并绘制出热力图和等值线图,以实现对地理现象的可视化呈现。
三、实习成果与心得体会1.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取得了一些实习成果。
首先,我掌握了ARC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技巧,在地理数据处理和编辑方面取得了较高的熟练度。
其次,我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学会了如何进行地理数据的采集、导入和处理,实现了地理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最重要的是,我在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能够进行空间统计和查询,并将地理现象以图表形式展示出来。
2. 心得体会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ARCGIS在地理信息管理和空间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
ArcGIS10.0学校选址最短路径实习报告
![ArcGIS10.0学校选址最短路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bd48c60508763231121217.png)
实习2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选址适宜性分析(新学校和新道路) 班级级班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学号姓名得分一、实习内容和意义(一)新学校:熟悉ArcGIS栅格数据距离制图、成本距离加权、数据重分类、多层面合并等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和结果类似于学校选址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新道路:熟悉ArcGIS栅格数据距离制图、表面分析、成本权重距离、数据重分类、最短路径等空间分析功能,熟练掌握利用ArcGIS上述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和处理类似寻找最佳路径的实际应用问题。
二、数据准备(一)新学校:landuse(土地利用图)dem(地面高程图)rec_sites(娱乐场所分布图)、School(现有学校分布图)(二)新道路:dem(高程数据)startPot(路径源点数据)endPot(路径终点数据)river(小流域数据)三、涉及的基本概念距离制图:根据每一栅格相距其最邻近要素(也称为“源”)的距离分析制图,从而反映每一栅格与其最邻近源的相互关系。
成本距离:通过举例成本加权函数,计算出每个栅格到距离最近、成本最低源的最少累加成本。
同时可生成两个相关输出:成本方向数据和成本分配数据。
成本距离加权数据:表示了每一个单元到它最近源的最小累积成本。
最短路径:通过最短路径函数获取从一个源或一组源出发,到达一个目标地或一组目标地的最短直线路径或者最小成本路径。
表面分析:主要通过生成新数据集,如等值线、坡度、坡向、山体阴影等派生数据,获得更多的反映原始数据集中所暗含的空间特征、空间格局等信息。
重分类:基于原始数值重新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得到一组新值并输出。
四、技术流程图 (以框图和文字的形式表现) (一)新道路距离学校距离娱乐场所 计算坡度数据准备土地利用图 高程图 娱乐场所分布图 学校分布图派生数据重分类0.125 0.125 0.5 0.25权重最终结果(二)新学校数据准备派生数据重分类成本数据计算距离方向结果+ 0.6 0.4权重分配五、具体操作步骤(一)新学校1、设置空间分析环境ArcToolbox中选中ArcToolbo右键选择【环境】,如图1所示,然后设置相关参数。
arcgis实习报告
![arcgis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93d5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a.png)
arcgis实习报告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我在一家技术公司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ArcGIS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入学习和应用了ArcGIS软件,并通过实际项目实践锻炼了自己的技能。
在本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实习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和所学到的经验。
一、实习项目介绍在实习的初期,我被分配到一个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项目中。
该项目旨在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空间分析,以提供城市规划决策的支持。
我与团队成员合作,负责数据收集、地图制作以及空间分析等工作。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在项目开始时,我们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地形数据、交通数据等。
我通过ArcGIS软件的数据导入和整理功能,从不同的数据源获取、整合并存储数据。
通过这一过程,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收集大规模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分析和可视化的格式。
三、地图制作与数据可视化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制作成地图,并进行可视化分析。
我运用ArcGIS软件的地图制作工具,添加符号、标注和图例,使地图呈现出清晰、直观的信息。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ArcGIS软件的数据制图功能,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四、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项目中,我们使用了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空间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人口密度等信息,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我在实习期间学到了许多空间分析方法和技巧,如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等,这些技能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五、技术支持与团队合作在实习期间,我与团队成员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并经常为项目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支持。
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分工合作,并通过不断交流和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项目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
练习1:市区择房分析
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ArcMap,打开E:\Chp7\Ex1\city.mxd文件将文件加入到窗口中来,这时就将五个文件全部加入其中来了,如下图所示;
(1)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
1)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打开图层的属性表,
在右下角的打开option选项中,在菜单中选择select by attributes,
在select by attributes对话框中,左边选择“TYPE”
双击将其添加到对话框下面SQL算式表中,点中间“=”,再单击Get unique values 将TYPE的全部属性值加入上面的列表框中,然后选择“ST”属性值,双击添加到SQL算式表中,单击APPL Y按钮,就将市区的主要道路选择出来了
2)点击缓冲区按钮对选择的主干道进行缓冲区的建立,首先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然后将下面的Use Only the Selected Feature(仅
对选择的要素进行分析)选中,单击next;
3)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At a specified distance),指定缓冲区半径为200米,单击next;
4)由于不是分别考虑一个图层的各个不同的要素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Dissolve barriers between),然后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后,单击OK,完成主干道噪音污染缓冲区的建立。
(2)商业中心影响范围建立
1)建立大型商业中心的影响范围。
首先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商业中心分布图层(network),单击next;
2)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以其属性字段YUZHI为缓冲
区半径,单击next;
后,单击OK,完成商业中心影响范围缓冲区的建立。
(3)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建立
1)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名牌高中分布图层(school),单击next;
2)确定尺寸单位米,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750米作为半径,设置好后,单击next;
后,单机OK,完成名牌高中的覆盖范围缓冲区的建立。
(4).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建立
1)点击缓冲区按钮,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名胜古迹分布图层。
2)单击next,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指定500米作为缓冲区半径,设置好后,单击next;
后,单击,OK,完成名胜古迹的覆盖范围缓冲区的建立。
(5).进行叠置分析将满足上述四个要求的区域求出
1)将商业中心影响范围、名牌高中的影响范围和名胜古迹的影响范围进行叠置分析的交集操作,可以将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区域计算出。
打开ArcToolBox,在analyst tools下选择overlay下的Intersect操作,打开交集操作对话框,将商业中心的缓冲区、名牌高中的缓冲区和名胜古迹的缓冲区分别添加进来,设定输出文件名并选择全部字段,输出类型和输入类型一样,单击OK,从而获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交集区域。
2)利用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对获得的三个区域的交集进行图层擦除操作,从而获得,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区域的获得,打开ArcToolBox,在analyst tools下选择overlay下的Erase操作,打开图层擦除操作对话框,在input features选择三个区域的交集,在erase features选择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同时设定输出图层的地址和文件名,单击OK,从而获得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交集区域的获得,即购房者的
最佳选择区域。
(6).为了便于购房者的选择有更大的余地,更直观地,综合上述四个因子,对整个市区进行分等定级,分级标准是:
满足其中四个条件为第一等级;
满足其中三个条件为第二等级;
满足其中两个条件为第三等级;
满足其中一个条件为第四等级;
完全不满足条件的为第五等级。
1)分别打开商业中心,名牌高中和名胜古迹影响范围的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添加一个market,school和famous字段,并全部赋值为1。
将主干道噪音缓冲区图层的属性列表中添加voice字段,全部赋值为-1,这里取-1的原因是所取的噪
音缓冲区之外的才是所要获得的区域。
2)打开ArcToolBox,在analyst tools 下选择overlay 下的Union 操作,打开图层合并操作对话框,在四个缓冲区逐个添加进去,同时设定输出图层的地址和文件名Union,将全部字段连接,单击OK,得到四个区域的叠加合并图。
3)打开生成的Union文件图层属性列表,添加一个短整型字段class,然后保留FID,Shape*,class,market,voice,school和famous字段,然后在Editor工具栏下来菜单中选择start editing,然后在属性列表中的class字段上单击右键,选
择Calculate values,单击之后,打开Field Calculator对话框,使得class=market+voice+school+famous,即将其进行分等定级。
(图10)就将四个因子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综合,同时也可以根据最后的区域的class的属性值将全部的研究的区域进行了等级的划分:
第一等级:数值为3;
第二等级:数值为2;
第三等级:数值为1;
第四等级:数值为0;
第五等级:数值为-1。
练习2:最短路径问题分析与应用
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ArcMap选择E:\Chp7\Ex2\city.mdb再双击后选择将整个要素数据集city 加载进来。
然后将place点状要素以HOME 字段属性值进行符号化,1 值是家,0 值是超市,
(1)无权重最佳路径的选择
1)在设施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旗标和障碍工具板下拉箭头,将旗标放在家和想要去的超市点上。
2)确认在Analysis下拉菜单中的Options按钮打开的Analysis Options对话框中weight和weight filter 标签项全部是none,这样使得进行的最短路径分析是完全按照这个网络自身的长短来确定的
键,则最短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态列。
(2)加权最佳路径选择
1)在设施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旗标和障碍工具板下拉箭头,将旗标放在家和想去的某个超市点上。
2)选择Analysis下拉菜单,选择Option按钮,打开Analysis Option对话框,选择Weight标签页,在边的权重(edge weight)上,全部选择长度(length)权重属性。
键,则以长度为比重为基础的最短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态列。
4)上述是通过距离的远近选择而得到的最佳路径,而不同类型的道路由于道路车流量的问题,有时候要选择时间较短的路径,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分析进行获得最佳路径。
这里的时间属性是在建网之前,通过各个道路的类型(主干道,次要道等)来给定速度属性,然后通过距离和速度的商值确定的,并将其作为属性设定于每个道路上,这里没有考虑红灯问题以及其他因素,而是一种理想情况,不过可以将其他的要素可以逐渐加入来完善。
(3)按要求和顺序逐个对目的点的路径的实现
1)在设施网络分析工具条上,点选旗标和障碍工具板下拉箭头,将旗标按照车辆访问的顺序逐个放在点上。
2)选择Analysis下拉菜单,选择Option按钮,打开Analysis Option对话框,选择Weight标签页,在边的权重(edge weight)上,全部选择长度(length)权重属性。
3)点选追踪工作(Track task)下拉菜单选择寻找路径(find path)。
单击solve 键,则从起点按顺序逐一经过超市然后最后回到家的最短有效路径将显示出来,这条路径的总成本将显示在状态列。
4)同样是经过这11个地点,换成权重是时间的,由于道路车流量的不同,如在市中心车流量特别大,车速慢,故而为节约时间,所以使得路经发生很大的改变,而从外围的道路行驶了。
(4)阻强问题
这里的阻强是指网络中的点状要素或线状要素因为实际中遇到的例如修路,或那个时段车辆饱和,十字路口发生事故等一些缘故而使得要素不可运行,这时原来获得的最短路径就需要进行修正,具体操作如下:
修路的情形出现,即某个路段不可运行,这在网络中的表现是设置阻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永久性的,直接将网络边要素的属性修改成不可运行。
操作是选择要进行设置的边要素,将其属性中的Enabled字段改成False即可;另一种是暂时性的,设置边要素障碍。
即利用边要素障碍添加工具将边设置。
取同上述距离加权相同的超市为地点,假设其中一条路段正在修路,则产生的新的最佳路径
(图中标注“╳”即为阻强设置边)。
可以看出路段的维修状况使得最佳路径产生了改变,同时最近距离也随之发生改变。
2)十字路口发生问题,即网络中的结点不可运行,这时在网络中的表现也是设置阻强,方法和线状要素的一样,改变结点属性或利用点要素阻强添加工具将点设置,取同上述距离加权相同的超市为地点,假设其中某个路口出现阻塞,利用该方法产生的最佳路径。
以上这个例子——从家到超市的最佳路径选择这个方面简单说明了网络分析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对于实际之中有什么主要的用途,以及随着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对网络中要素的变化对最佳路径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相信随着要素的健全,实际因素的添加等因子的辅助一定会使得网络分析在指导现实生活发挥着越
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