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特质、弱点与教育传统的扬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特质、弱点与教育传统的扬弃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黄津成
撰写于2000年2月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中国教育的传统与儒家的教育传统是一致的。

儒家文化是一种道德伦理型文化,因而,这种文化的实质就是教育性的,这种文化与教育的合一,它使得中国教育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特质。

第一、高度重视教育
中华民族很早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

远在四五千年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教育就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业。

儒家的始祖孔子,主张教育立国。

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食”、“兵”、“信”,他认为“民信”这一维系社会秩序的力量比“立食”、“立兵”更为重要,“民无信不立”,要有“民信”,必须通过教育。

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整个社会将变得十分美好。

孟子也把教育提到极高的地位,认为统治者应“善教”,善教者得民心,而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心得失关键在于教育,如果统治者“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则天下之民就可以“皆可明人伦也”,理想的社会就有望实现了。

儒家教育思想的集中代表《学记》,开宗明义指出:“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教育成了建设国家的首要的任务,重视教育是关系国家存亡的根本问题,“国将兴,必贵师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轻傅”,重师、重傅,就是重视教育,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教育对于中国人而言,其意义和价值远远超出了功利的范围。

对个人而言,教育具有使一个人安身立命,被社会所容纳,体现自己价值;对家族而言,教育具有荫泽后代,荣耀门庭的意义;对社会而言,教育具有使社会保持秩序与发展的作用;对国家而言,教育具有保江山,稳天下的功能。

这种重视,使得在中国,教育对个人来说是立身处世之根本,国家把办教育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办学风气之盛,是世界教育史上所不多见的。

但这种以国家为本的教育观,也造成了中国教育传统中的二大不足:一是,国家利益完全取代了个人的正当的利益,教育中较为漠视个性,这种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在当前的中国,仍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带来了许多弊端;二是,造成了国家办教育的单一的办学模式,民众的求学积极性很高,但办学的意识不强,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第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
重道德轻功利,重人文轻自然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典型特征,道德伦理在中国儒家的教育传统中有绝对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教育思想归结为一,就是道德伦理教育。

孔子设置的“六艺”课程,虽然包含道德和知识两个部分,但以道德为中心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道德修养,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他提倡的“文、行、忠、信”四教,后三者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文”也是用以“载道”的。

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古化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他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大学》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三纲领、八条目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观,道德性成了中国教育的本质,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以伦理纲常之教,立己治人。

伦理型的教育价值取向,把整个教育活动都纳入到道德规范的模式之中去了,文以载道,学以究理。

这种以伦理原则为绝对标准的评价模式,把人的多样化的行为方式归结为一种单向的直线型的道德评价,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生命的创造力受到严重的阻碍,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人们对自己内心体验的过分关注,对社会评价的过分关注,而对物质世界探索却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这是造成中国的学校学术研究气氛不浓,自然科学研究不发达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

第三、教育、社会、国家的高度同构性
儒家把教育视为连接社会个体、家庭、家族、国家的纽带,《大学》指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

这里,把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道德修养与知识学习、个人修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均以因果关系统一了起来,突出了教育、政治、国家、社会统一的教育思想。

在这种教育观念之下,接受教育决不是纯个人的事,而是由内而外,由个人而家庭、社会和国家。

这种注重个体与社会统一的教育观
念,能提高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的内在的因素之一。

但这种把国、家凌驾于个人之上的价值取向,是以牺牲个体的利益为实践代价的,个体与社会、国家、家庭相比较而言是不被重视的,这造成了传统教育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这一弊端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的这些传统,在当代,已有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之处,我们应有的态度是:“扬弃”。

一方面,继承重视教育的传统,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我们的教育,以应答知识经济的挑战;加强德育工作,立德树人应该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另一方面,要明确,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充分自由地发展,教育必须“目中有人”,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没有个人的充分发展,特别是个体创造性的发展,就不会有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因此,传统的以社会为本的国家主义教育观必须转变。

再者,改变重道德轻功利,重人文轻自然的偏差,在重道德教育的同时,不看轻功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人们要正确地对待功利问题;人文与自然要兼重,知识经济要求我们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但我们又不能因此而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造成人的发展中的缺憾,造成“单面人”。

我们的教育应追求人的充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从这一意义上而言,我个人认为,最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应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优越之处与西方教育的合理内核创造性综合的产物。

作为跨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这一伟大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