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曼昆宏观经济学教(学)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程教案学院:系室:工号:姓名:保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程教案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1、2)次课,(4)学时一、课程标题:第一章一国收入的衡量第一节经济的收入与支出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第三节GDP的组成部分第四节真实GDP与名义GDP第五节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好指标吗二、教学目的:了解该课程的基本框架,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与宏观经济学以及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意义等问题,为后续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重点及难点: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理解,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对本章内容主要以教授法为主,对本门课程作总体的阐述,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对课程有全面认识。
五、教学内容: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先导知识,要了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理论特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代表人物,理论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等。
一、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它衡量的是一国的总收入,被认为是衡量社会经济福利最好的一个指标。
GDP 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1)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某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正是某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
(2)用图1-1 所示的循环流量图也可以说明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假设所有物品与劳务由家庭购买,而且家庭支出了他们的全部收入,这些支出通过物品与劳务市场流动;企业用销售得到的收人来支付工人的工资、地主的租金和企业所有者的利润,这些收入通过生产要素市场流动。
最新宏观考试练习题
章节:第一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第18题会计服务、旅游服务和物流服务没有实物形态,虽然有意义,但是不会创造出一毛钱的GDP。上述观点的论述()。
A.对于上述行业都是正确的B.对于上述行业都是错误的C.只有会计行业是正确的D.只有物流行业是正确的
答案:B
章节:第一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第19题2012年,某国GDP为100亿美元,其中:消费为50亿美元、政府购买为30亿美元、投资为30亿美元、出口为20亿美元。那么,其进口为()。
27. 从谷底扩张至经济增长的正常水平称为()
A、繁荣; B、衰退; C、危机; D、复苏。
28. 中央银行收购公众持有的债券,导致债券价格(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29. 由工资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
A、需求拉动; B、成本推动; C、结构性; D、其他。
30.由原材料价格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
答案:C
章节:第一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第9题假设某个小国,仅生产和消费牛肉,下表是相关数据
年份
牛肉产量
牛肉价格
2012年
10000公斤
80元/公斤
2013年
12000公斤
100元/公斤
以2012年为基年,该国2012年的名义GDP、真实GDP分别为()。
A. 100万元、96万元B. 80万元、80万元C. 120万元、96万元D. 120万元、120万元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怎加了政府债务
9.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A.吸收存款太多 B.没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第一章_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学是把社会总体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是经济中的总量。
衡量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尺度是国民生产总值。
因此,阐明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有关总量衡量的规定与技术的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理论济学的前提。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现在,联合国确认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使用的两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种是适用于市场经济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简称SNA);另一种是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 product system,MPS)。
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础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创建这一核算体系中作出重要贡献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system)提供特定时期内,一国真实经济活动及其成就的系统记录。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
Kuznets)从本世纪2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如何计量国民收入;1929年以后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
在他的协助下,美国商务部于1934年出版《1929一1932年的国民收入》,计算方法日趋完善。
第二次大战期间,4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斯通(R,Stone)对英国的国民收入进行了计算,战后为联合国制定了标准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已为100多个国家所采用。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发展与建立是应用经济学的一大成就,它的重要性不在凯恩斯理论成就之下。
因为如果没有国民收入核算,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的实用价值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国民收入总量是最重要的,也是经常用于表示经济成就的总量,一般讨论的是以下五个国民收入总量。
计有(1)国民总产品,亦称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总产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写为GNP);(2)国民净产品,亦称国民生产净值或国民净产值(net nationa1 product简写NNP);(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简写NI),(4),个人收人(personal income 简为PI);(5)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简写为PDI)。
第一章_一国收入的衡量
macro01
13
macro01
14
n
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2006年的GDP中? a 2006年生产的长虹彩电 b 理发 c 零售商的服务 d 2005年建成而2006年第一次出售的房子。 e 2004年生产,2006年第三次转手交易的旧洗衣 机 f 以上各项都应计算在2006年的GDP中。 正确答案:d和e
=(4 个×0.5元/个)+(5件 ×10元/件) =52元
macro01 6
GDP=(苹果的数量×苹果的价格+衣服的数量×衣服的价格)
macro0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3.
2.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 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所有的合法生产且能统计的
n
1.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 品与劳务的 “市场价值”:支付的价格 判断:一个苹果的生产对GDP的贡献大于一只金 戒指的生产,因为食品本身是生活必需品。×
5
用市场价值来衡量,好处在于能够计算不 同类型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因此,如果 一个经济生产了4个苹果和5件衣服,每个 苹果价格是0.5元,每件衣服的价格是10 元,GDP就是:
计算GDP的两种方法:
¨ 计算所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 计算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加值的总和。 ¨ (对一个经济来说,所有增加值之和必定等于
n
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macro01
11
macro01
1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6.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 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国境之内, 疆土原则(区别于国民原则) 在本国国土上的生产均属于本国的GDP (无论生产者是否本国国籍)! 例如:ABC(America Born Chinese)在 韩国工作,他的生产应属于哪国的GDP?
第一章 国际收支《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法(Double Entry)来编制的。复式簿记法是国际会计的通 行准则,其基本原理是:任何一笔交易发生, 必然涉及借方(Debit)和贷方(Credit)两个方面, 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因此任何一笔交 易都要以同一数额记两次,一次记在借方,一 次记在贷方。凡是引起外汇收入或外汇供给的 交易,即资产减少、负债增加都列入贷方,或 称正号项目(Plus Items);凡是引起外汇支出 或外汇需求的交易,即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都列入借方,或称负号项目(Minus Items)。
发达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和特点表现为:第 一,商品、劳务、资本输入过多或不足的直接原因主 要是国际竞争力、利润率和未经抵补的利息率的变化。 第二,资本项目在国际收支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资本 输出、输入频繁且不稳定。第三,由于高度一体化的 全球国际金融市场上资金对有资信的国家来说是充裕 的,因而较易发生的是国际储备过多(而不是不足)的 情形。
(一)贸易收支差额
贸易收支差额是指一国进出口收支差 额。尽管贸易项目仅仅是国际收支的 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代表国际收支的 整体,但是,对于某些国家来说,贸 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相 当大,以至于经常性的把贸易收支作 为国际收支的近似代表。
(二)经常账户差额
经常账户包括贸易收支、服务收支、 收入和经常性转移收支,前两项构成经 常账户收支的主体。虽然经常账户的收 支也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但它综合 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包括服 务贸易),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 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 要依据。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收支危机开始 频频爆发,货币危机理论迅速成为理论界关 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学家先后建立了三代国 际收支危机模型(或货币危机模型)。
国际金融00076第一章国际收支大纲笔记
自考金融(专升本)国际金融(课程代码00076)笔记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识记部分】(1)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或国家、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往来等各类经济交易的经济过程,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存量变化。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一定时期(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征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账户,并以复式记账原则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3)经常账户显示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类别,记录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4)资本和金融账户反映了金融资产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转移,也就是国际资本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输入本国记贷方,输出本国记借方。
2.【领会部分】(1)国际收支的特征:国际收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强调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同一个经济体的居民之间的交易不属于国际收支,参与者不同经济体的居民,不是公民。
②国际收支是在特定时期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③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①复式记账原理;②权责发生制原则;③市场价格原则;④单一货币原则。
3.【简单应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以及误差与遗漏净额三个部分。
①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②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
资本账户有本科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处置、资本转移;金融账户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储备除外)和雇员认股权、其他投资以及储备资产。
国民收入的衡量
国民收入的衡量引言国民收入的衡量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民收入反映了国家整体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质量。
在现代社会,国民收入的衡量对于制定经济政策、评估经济成果以及作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国民收入的定义和构成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居民在特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全部经济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的构成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房地产等各个方面。
工资工资是劳动者为提供劳务而支付的报酬。
工资的计算通常基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成果。
工资领取者包括蓝领工人、白领人员以及自雇人员等。
利润利润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超过成本的部分。
利润的计算通常包括企业销售额、经营费用以及税务负担等因素。
利润是企业经营成功的标志之一。
利息利息是资金贷款和债务借款所衍生的回报。
利息的计算通常基于贷款金额、利率以及还款期限等因素。
利息收入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来说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房地产房地产收入包括土地租金和房屋出租等。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国民收入和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衡量国民收入的指标衡量国民收入的常用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总收入(GNI)和国民可支配收入(NDI)等。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它表示一国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包括国内产出和国外收入两个部分。
数据来源通常为各国的统计机构。
国民总收入(GNI)GNI是一国居民在特定时期内所创造的所有收入总和。
GNI包括国内收入和国际收入两个部分。
国际收入指的是从国外获取的收入,如工资、利润和利息等。
GNI是衡量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民可支配收入(NDI)NDI是居民在特定时期内可以支配使用的可用收入总和。
NDI包括工资、利润和投资收入等。
NDI反映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和生活水平。
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包括收入法、产出法和支出法等。
收入法是通过对不同层面的收入进行统计来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收入法可以通过统计工资、利润、利息和房地产等收入来源来计算国民收入的总和。
国际金融 第一章国际收支
• ⒋是一个事后概念,定义中的“一定时期”一般指过去会计年度。
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履行价值标准、支付手段、储藏手段职 能的货币可称为国际货币。
黄金
国际货币的形式
信用货币
主权国家的货币,如美元
•超国家的国际货币,如特别提款权
在国际收支计量中常用的货币是美元
IMF国际收支概念中的经济交易包括以下几类: ① 交换 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以货币 为媒介商品和劳务的买卖; 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如物物 交换的易货贸易; 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交换,如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②转移:即一交易者向另一交易者提供了经济 价值,但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包括: 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如对外实物 援助、实物赠与。 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如对外货币援 助、侨汇。
⒊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 一国的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 内(一年、一季度、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 IMF的国际收支概念是以交易为基础(on Transaction Basis)
• 四、国际收支的特征:
• ⒈是一个流量概念 • ⒉反映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 • ⑴国际收支的计量货币--国际货币 • ⑵IMF国际收支概念中的经济交易 • ⒊只有居民(resident)和非居民(non-resident)之间的经济交易才是国际经济交
• 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国际交往的频繁性和广度不同,国际收支有不同的包 括范围,
• 国际收支包括的范围是逐渐扩大的。 • 以贸易为基础的国际收支幻灯片 4 • 以支付为基础的国际收支幻灯片 4 • 以交易为基础的国际收支幻灯片 5
⒈在重商主义时期国际收支指对外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因为贸易盈余可以带来黄金内流。
1国民收入的相关概念与核算
用CPI表示的通货膨胀率是:
CPI(今C年P)I (去C年PI)(去年)100%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要点: ➢ 市场价值 ➢ 最终产品 ➢ 生产的(而非出售的) ➢ 一定时期内
注意: 计入国内生
100%
1 最终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
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 地使用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
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
投入的中间 产品价值 新增价值
产品销售价
棉花 0
100 100
棉纱 100
80 180
棉布 180
60 240
服装 240
70 310
1 生产而非销售的*
现在生产和销售
50亿
今年销售:1050亿 1000亿
100亿
今年生产:1100亿
今年GDP = 今年销售 – 去年库存 + 今年库存
去年库存
=
1000亿
+ 100亿
今年库存
= 1100亿
1 地域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 支付+折旧 (收入法)
第三节
第一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
第八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一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
由于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相等。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贡献更大?为什么?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大。
因为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更大。
3.农民以2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面包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呢?答:对GDP的贡献是3美元。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时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5.列出GDP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第一章(1) 国民收入的核算
Simon Kuznets
1901-1985
4
Richard Stone 1913-1991
知行学院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重要指标:GDP 相关概念 1.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 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 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和劳务。
14
知行学院
GDP与GNP的区别
外国国 民在本 国的要 素收入
GDP
GNP
本国国 民在外 国的要 素收入
本国国民在本 国创造的收入
15
知行学院
GDP与GNP的区别
3、组成的区别 GDP=本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外国居民
在本国生产的部分
GNP=本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本国居民
在外国生产的部分 4、思考: 为什么我国改用GDP衡量国民收入?
21
知行学院
二、GDP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
理解几个关键术语:
消费(C) 投资(I)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G) 净出口(X-M)
GDP=C+I+G+(X-M)
知行学院
22
(1)居民个人消费C=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 务 耐用消费品: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 非耐用消费品:食物、衣服 劳务:医疗、理发、旅游 (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居民个人消费中) (2)投资I=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新住宅 存货投资:存货价值的增减 (支出法计算GDP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总投资 = 净投资 + 重置投资
例:支出法与收入法分别计算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民生产总值(GNP)3、国民生产净值(NNP)4、国内生产净值(NDP)5、国民收入(NI)6、个人收入(PI)7、个人支配收入(DPI)8、中间产品9、最终产品10、生产法11、支出法12、收入法13、总投资14、净投资15、政府购买支出1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1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8、GDP的价格矫正指数19、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20、奥肯定律21、流量与存量22、重置投资23、自发投资24、引致投资25、转移支付26、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27、GNP缺口28、绿色GDP二、单项选择题1、GD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2、从总支出核算GDP包括()A、工资支出B、缴纳税金C、消费D、储蓄3、从总收入GDP包括()。
A、卖旧房所得B、卖粮食所得C、卖土地所得D、储蓄4、最终产品包括()A、钢筋B、水泥C、钳子D、稻谷5、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储蓄B、投资=消费C、储蓄=消费D、总支出-投资=总收入-储蓄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收入()。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7、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8、石油的生产不能按下述()方式计入GDP。
A、石化企业购买石油支出B、石化企业存货增加C、石油企业存货增加D、出口9、当年计入GDP的消费支出大于当年生产的消费品,表明()。
A、购买了旧货B、购买了库存产品C、当年产品出口增加D、统计错误10、假设当年生产消费品的产销率小于1,未销售的消费品按下述口径计入GDP。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净出口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12、净出口是指()。
第一章 财政导论 财政与金融(第二版版)课件-大学课件-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1. 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和必要性 (1)所谓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通过财政 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 与实施, 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社会经济资源的结构与流向进行合理的 调配, 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获得最 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1-8 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
一、资料:全国首起垃圾官司宣判,50万户南 京居民是潜在被告
南京市下关区一户人家在接受保洁服务时,因 所谓的种种原因拒缴应付的费用。令这户人家万 万 没有料到的是,为了区区每月5元的垃圾费却 收到了法院的传票。10月23日,这起全国首例“ 垃圾官司”在南京下关法院公开审理。据悉,南 京目前尚有50 万户居民未缴清应付的生活垃圾费 ……
一、财政一般概念、特征 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一部分 社会产品的集中性分配 特征: 主体是国家;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表现为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二、市场失灵(缺陷)与我国财政转型 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物品)、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 市场缺陷: 分配不公、经济波动或危机 我国财政转型――建立公共财政: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经济即 公共财政的介入,即用非市场价格机制的方式去解决市场失灵 或缺陷问题 三、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财政职能 社会公共需要 概念: 指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或以整个社会为单位而提出的需要 。包括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 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基本特征: 整体性、集中性和强制性
图1-5 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
二、我国财政转型——公共财政的 建立
对各种市场失灵或缺陷问题, 需要有以政府为 主体的公共经济即公共财政的介入, 用非市场价格
宏观经济学讲义
Robert E. Lucas 但是,从前面的图可以看出,不管是中国、美国还是世界经济,经济增长 都是波动上升的,围绕着平均水平的这种波动,被称为短期波动或商业周 期。
1
在图上,美国的平均增长率为 3%。和中国经济一样,美国经济也表现出围 绕着这一长期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特征。什么因素决定美国 3%的经济增长率? 美国经济为什么没有达到中国的 10%的增长率?
2
我们从 2000 年开始的世界经济的数据中依然能够看到长期增长和短期波 动的特征。但是,甚至在发达国家之间,增长率有差异。
国民收入=GDP=国民支出
16. 计算 GDP 的方式:增值法
经济中所有企业所实现的增值(value added)。
中间品价值 销售收入=产出价值
农民,小麦 0 元
○1 元
E
A增Biblioteka 1元面粉厂,面粉 ○1 元
A
E
A
△3 元
A
E
A
2元
面包店,面包
△3 元
A
E
A
合计
最终商品与服务的价值
◇7 元 A
E
A
4元
中国在 2014 年实现的 GDP 为 63.6 万亿元。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1国民收入核算
二、GDP的核算方法
P6
(一)理论依据:国民经济活动的循环流转 (circular flow) 经济流程: 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两 大部分。总需求指国民经济中的所有部门和 个人对商品和服务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 总供给指国民经济中的所有部门和个人的实 际供给总量,即经济社会的生产能力 。 当一个经济处于总体均衡状态时,总供给等 于总需求
2010年中国人均GDP不足4500美元,排世界第94位)
在理论分析中,对GNP和GDP不加区分。
讨论:
你希望中国的哪个更大些, GDP 或 GNP? 为什么?
“MADE IN CHINA”(在中国制造)决定的是国内生 产总值(GDP),而“MADE BY CHINA”(由中国制造) 决定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也就是说,外商投资 (外国公民)在中国的产出计入中国的GDP,却不是中国 的GNP。因此,外商投资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必然结果是, 中 国 的 GNP 将 明显小 于 GDP , GNP 的 增长 率也 会低于 GDP。 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得到了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更 多的利润,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资本输出当然会导致输出 国 GDP 的减少,但 GNP 并不会相应减少,相反,有可能 增加,所以,资本输出国的GNP > GDP。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本章主要内容
衡量总体经济表现的主要指标 GDP GDP的核算方法 (收入法、支出法) 国民收入核算的其它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问题的提出
作为研究经济总量的宏 观经济学,如何测量事实 的国民收入水平?
国民收入几个总量的关 系如何?
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是指 计算国民收入的一套规则 和方法。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4.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6.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7.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11.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12.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二章要点1.循环流向图,见书20。
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2.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
大炮与黄油4.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6.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规范表述: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1.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4、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7.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9.需求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为去求增加,向左移动为需求减少10.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11.影响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12.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物品的数量1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14.供给变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为供给减少15.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16.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二,确定曲线移动方向;三。
第一章 宏观经济总量及衡量
投入产出表表式
中间使用 2 Σ 最终使用 消费、投资、政府、净出 口 C1 G2 ΣN D W T S GDP C NX2 I G NX GDP I1 G1 NX1 Σ 总产品 价值 X1 X2
X11 X12 C2 X21 I222 X N1 N2 D1 W1 T1 S1 M1 X1 D2 W2 T2 S2 M2 X2
(1)生产要素报酬收入
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W+i+R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 会保险税。 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 利息等。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4.三种核算方法的一致性 以上介绍的三种方法,其衡量的对象都是 GDP,所以在理论上应当是一致的,如果 在实际操作中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只是统 计误差的问题。 三种衡量方法的一致性可以通过投入产出 表的表式设计看出。投入产出表是棋盘式 平衡表,其表式如表三所示。
投入产出表
表三
产出 投入 1 中间 投入 2 Σ 折旧 劳动者报 酬 间接税 营业盈余 Σ 总产品价值 1
2192.0 3105.7 7278.0 11699.5 37222.7 48750.0 52980.2 61274.1
966.4 1769.8 5403.2 9138.6 23028.7 33153.0 36074.8 38885.7
460 692 1512 2287 6054 7651 8214 9101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宏观经济总量及其衡量
总产出及其衡量 物价水平及其衡量 失业及其衡量
(微观 宏观全)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解答目录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7)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14)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22)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31)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41)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50)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58)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65)第十章外部性 (75)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84)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91)第十三章生产成本 (99)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109)第十五章垄断 (121)第十六章垄断竞争 (135)第十七章寡头 (143)第十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153)第十九章收入与歧视 (162)第二十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 (169)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177)第二十二章微观经济学前沿 (187)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195)第二十四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204)第二十五章生产与增长 (210)第二十六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214)第二十七章基本金融工具 (221)第二十八章失业 (226)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
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国际金融第一章
国际金融第一章第一章国际收支思考题:1、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什么?如何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衡量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2、国际收支失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有何影响?4、纸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5、一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
6、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第一节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际收支概念的演变:贸易收支→外汇收支→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二)对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两个不同但易混淆的概念国际投资头寸(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简称IIP)是反映特定时点上(如年末)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余额)的统计报表。
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由特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等引起。
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就是净头寸,表明此国家或地区是对外净债权国还是净债务国。
它们的区别在于:①国际收支是流量(Flow)而国际投资头寸是存量(Stock)②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不包括在国际投资头寸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
2、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经济交易的分类①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以货币为媒介商品和劳务的买卖;②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物物交换;③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交换;④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⑤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3、经济交易必须是在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发生一国居民是指在一国或地区居住期限达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居民和公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居民是一个经济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量
(10亿美元)
人均量 占百分比
(美元) (%)
国内生产总值, Y
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NX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11 728 39 904
100
8 232 28 009
70
1 922 6 539
16
2 184 7 431
19
-609 -2 072
-5
GDP和其组成部分 (2004)
▪ 为什么一些年份生产和就业扩大,而另一些年 份收缩?
经济的收入与支出
❖ 当判断经济富裕还是贫穷时,观察经济中 所有人赚到的总收入是自然而然的。
经济的收入与支出
❖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
每一次交易都有买者和卖者 某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就是某个卖者的1美元
收入
经济循环流向图
❖ 如果想对经济有一个更准确的理解,需要 用GDP平减指数将名义GDP转换成实际 GDP。
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 Personal Income 个人收入
❖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总收入
❖ 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一国永久居民 (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 GNP 与GDP不同之处在于包括本国公民
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 本国赚到的收入。
一国收入的衡量
❖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 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宏观经济学的 目标是解释同时影响许多家庭、企业和市场 的经济变化。
一国收入的衡量
宏观经济学回答以下问题:
▪ 为什么一些国家平均收入高,而另一些国家平 均收入低?
▪ 为什么一些时期物价上升迅速,而另一些时期 物价较为稳定?
国民生产净值 (NNP)
❖ 国民生产净值 (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 入减去折旧的消耗。
❖ 折旧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 或损耗。
国民收入
❖ 国民收入 是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 中赚到的总收入。
❖ 国民收入与国民产值的不同之处在于不 包括间接的企业税(例如销售税)而包 括企业补贴。
个人收入
投资 16%
政府购买 19%
净出口 -5 %
消费 70%
实际GDP与名义GDP
❖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计算的物品与劳务 产出的价值量。
❖ 实际GDP——按不变的基年价格计算的物品 与劳务产出的价值量。
REAL VERSUS NOMINAL GDP 实际GDP与名义GDP
❖ An accurate view of the economy requires adjusting nominal to real GDP by using the GDP deflator.
❖ “…在某一既定时期内…”
它衡量某一既定时期内进行的生产的价值,通常这个时期是 一年和一个季度(三个月) 。
GDP的组成部分
❖ GDP 包括一个经济体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 销售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 什么未计算在GDP之内?
GDP 不包括在家里生产和消费而没有进入市场的大多数 商品和服务。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和销售的项目,如非法毒品。
收入=
支出(=GDP)
购买商品 和服务
企业
家庭
生产投入
工资、租金 和利润(=GDP)
生产要素 市场
劳动、土地 和资本
收入(=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度量一个经济体的收 入与支出。
❖ 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 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它既包括有形的物品(食物、衣服、汽车),也包括无形的劳 务(理发、打扫房屋、医生出诊)。
GDP的衡量
❖ “. . . 生产的 . . .”
它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并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 西的交易。
❖ “ . . . 一个国家之内 . . .”
它衡量的生产价值是在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
❖投资(I):
• 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其中 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GDP的组成部分
❖ 政府购买 (G):
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政府购买不包括转移支付,因为这种支付并
不要求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 净出口 (NX):
出口减进口
表1. GDP和其组成部分(2004年)
❖ 个人收入是居民户和非公司企业得到的收入。
❖ 与国民收入不同,个人收入不包括留存收益 (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是公司赚到但没 有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
❖ 另外,个人收入包括家庭从其持有政府债券 中得到的利息收入,以及从政府得到的转移 支付(例如福利和社会保障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家庭和非公司企业在完成 他们对政府的义务之后剩下的收入。
Other Measures of Income
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国民收入总值
❖ 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国民生产净值
❖ National Income 国民收入
Other Measures of Income
THE MEASUREMENT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的度量
❖ The equality of income and expenditure can be illustrated with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 经济循环流向图说明了收入等于支出
❖ 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 税和某些非税收支付(例如,交通罚单)。
GDP的组成部分
GDP (Y)是以下项目之和:
▪ 消费 (C) ▪ 投资 (I) ▪ 政府购买 (G) ▪ 净出口 (NX)
Y = C + I + G + NX
GDP的组成部分
❖消费 (C):
• 家庭除了购买新住房以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 支出。
GDP的衡量
❖ “GDP 是市场价值 . . .”
产出按市场价格来评价。
❖ “. . . 所有的 . . .”
GDP包括在经济中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销售的所有东西。
❖ “. . . 最终的 . . . ”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品的价值(价值只 能计算一次)。
❖ “. . . 物品与劳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