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学概论第九章

合集下载

自考2014年最新《社会学概论》中

自考2014年最新《社会学概论》中

1.(2)拟剧论(代表人物:戈夫曼)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

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3)常人方法学(代表人物:加芬克)基本假设: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活动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形式1.交换概念: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之间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构成要素:目标/付出/回报/效益。

类型:①物质的交换,最典型的是商品交换②非物质的交换,指的是感情、文化等交流形式。

社会基础:社会差异2.合作概念: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类型:①自发性合作②制度化的传统合作③指导性合作④契约式合作3.竞争概念: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

类型:社会意义:在于从个人的角度,它可以激发个人的热情,能量,人们在竞争中可以相互激发,相互促进。

从社会的角度,竞争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也是有利的。

4.冲突概念:是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根源:也是因为某种社会资源的稀缺。

类型:从规模上分,为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从冲突的性质上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种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从冲突的方式或程度上分,为显性冲突、隐性冲突,其中显性冲突方式分为:①争论②拳斗和械斗③仇斗④战争⑤其他。

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符号1.符号:指的是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东西。

2.社会互动的重要符号: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语言。

3.语言:指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系统。

4.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作为社会互动中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它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自明的。

通过口头和书面语言为媒介,人类文化得以更好的建构的传递,语言作为一个有力的媒介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帮助了人们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5.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词汇反映了言语者互动的文化和环境。

自考《社会学概论》八、九章

自考《社会学概论》八、九章

私人部门优势和缺陷: 私人部门优势和缺陷:1)私人部门的 效率优势2 市场失灵: 效率优势2)市场失灵:A并非所有人都能 够在市场上获得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 私人部门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 务B私人部门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常常 不考虑生产的外部成本。 不考虑生产的外部成本。C消费者并不总 能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得尽可能好的产品 或服务。 或服务。D虽然一般认为市场是提供私人 物品的最好机制. 物品的最好机制.
第九章 社会制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涵义
1、什么是社会制度 、 2、社会制度的起源与基本途径 、
(1)起源 (2)基本途径:自发形成;立法产生
社会制度是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 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 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 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的形成一般经过两个途径: 社会制度的形成一般经过两个途径:一 是自发形成,即从民俗升格为民德, 是自发形成,即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 从民德发展为制度。二是立法产生。 从民德发展为制度。二是立法产生。
组织过程: 组织决策 第一是情报阶段;第二 组织决策.(第一是情报阶段 组织过程:1)组织决策 第一是情报阶段 第二 是设计阶段;第三是抉择阶段 第四是审查阶段) 第三是抉择阶段;第四是审查阶段 是设计阶段 第三是抉择阶段 第四是审查阶段 2)组织沟通 (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 3)组织控制 2)组织沟通 (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 3)组织控制 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 (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决策,沟通 控制这三个组织过程不是相互 决策 沟通,控制这三个组织过程不是相互 沟通 割裂的过程,而是在具体的现实运行过程中相 割裂的过程 而是在具体的现实运行过程中相 互联系和交织在一起的,任何的组织行动都包 互联系和交织在一起的 任何的组织行动都包 含了这三种过程. 含了这三种过程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复习题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复习题

第九章社会制度一、本章要点总结1、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的社会制度指一个国家的总的社会经济制度,中观的社会制度指重要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关系及行为规则系统,微观的社会制度指具体的办事规则。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2、本原的社会制度:指人类社会形成初期就存在、人类生存所依赖的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

3、派生的社会制度:指在本原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分化形成的社会制度。

它是人类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新的社会制度,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和教育制度等。

4、社会整合:也称社会一体化,是指社会各要素、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与协调,结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及结果。

社会整合有许多具体形式,除社会结构整合外,还包括社会制度的整合、社会功能的整合。

5、制度化:是人们的行为方式或群体的社会生活从不固定到比较固定,从变动不居到模式化、定型化的过程。

制度定型化的过程也就是制度建设过程,也是社会制度从不健全到健全的过程。

二、本章习题(一)填空题1、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2、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和。

3、派生的社会制度包括、和。

4、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5、制度的设备系统包括和。

6、制度建设与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同步进行。

(二)选择题1、整合作用是指()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2、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D.制度化建设(三)简答及论述1、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2、社会制度的功能。

三、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2、经济制度家庭制度3、政治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4、概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5、实用性设备象征性设备6、制度改革(二)选择题1、C ;2、C;(三)简答及论述1、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练习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练习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共63道题)1【单选题】最早提出社区概念并作了经典阐述的社会学家是(A)A滕尼斯B帕克c伯杰斯D沃伦文字解析:P175考核考点: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2.【单选题】社区与一般社会群体或组织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社区(C)A以一定行为模式为基础B以特定人群为基础c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D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文字解析:P175考核考点: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3.【单选题】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这体现的是社区功能中的(D)A保障功能B参与功能c社会化功能D控制功能文字解析:P176考核考点: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4.【单选题】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这是社区的(B)A保障功能B参与功能c社会化功能D控制功能文字解析:P176考核考点: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5.【单选题】社区的首要功能是(D)A社会化B社会保障C社会控制D经济生活文字解析:P176考核考点: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6.【单选题】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人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刭社区生活中来。

这是社区的(D)A保障功能B参与功能c控制功能D社会化功能文字解析:P176考核考点: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7.【单选题】人文区位学认为,分析追逐利益竞争机制的核心变量是(D)A空间位置B社区组织c社区居民D土地价格文字解析:p177考核考点: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8.【单选题】居住着如新移民流浪汉等城市贫民的区域是(C)A工人居住区B较低住宅区c过渡区D中心商业区文字解析:P177考核考点: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9.【单选题】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发表的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B)A《经济与社会》B《社区与社会》C《社区》D《中等市镇》文字解析:p177考核考点: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10。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_社区和社区发展(自考版)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_社区和社区发展(自考版)

• 人文区位学理论
(2)扇形理论: 霍伊特;
城市土地使用模式更接近于扇形般地发展,每个具有对 同性质的扇形从中心向外扩张;用途一致的土地会毗 邻在一起,用途不一致的土地则会相互排斥;居住区 则按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标准分开,并各自在城市的不 同位置按不同的方向向外扩张。
城市空间表现为:中心商业位居城市中心;轻工业区 沿交通线从市中心向外呈楔形延伸;居住区呈现为由 低租金向中等租金住宅的过渡;高房租沿一条或几条 城市交通干道从中心区向郊区成楔形延伸。
• 中国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乡村建 设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有杨开道和许仕雍主持 的清河调查及李景汉和晏阳初主持的定县调查
• 30年代 费孝通 写出中国社区研究名著《江村经 济》 又叫《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 在英国出版
• 抗战期间成果 费孝通《禄村农田》、张之毅《易 村手工业》、《玉村农业与商业》、田汝康的 《芒市边民的摆》
• 一、社区发展 • 概念: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
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进 行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 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 社区发展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联合国倡导并 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 (一)目标: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 (二)中国社区发展原则:
负面影响
习 题 单选
• 1、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
• A.斯宾塞 B.马克思
C
• C.滕尼斯 D.齐美尔
• 2、农村社区的特点有
• A.人口密度低
ABDE
• B.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 C.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自考社会学概论课程第七八九章重点难点解析

自考社会学概论课程第七八九章重点难点解析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2.群体与人群的区别(简单应用) 人群是偶发聚集体,偶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聚集起 来。不发生有意义的社会互动,没有归属感,聚合时 间短暂。因此他们不能算作群体。 但是,松散的人群,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一定的互动 关系,有一定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也会转化为群体。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3.群体的类型(常考点,单选和多选) (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①初级群体:(识记)又称为首属群体。由面对面 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是 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 的基础群体,如家庭、邻里 、儿童游戏群体。 ②次级群体:又称为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 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
第七章 群体与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第二节 组织与组织理论 第三节 集体行为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1.群体的含义:(识记)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 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群体的特征: (领会) ①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 ②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③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④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⑤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第三节 集体行为
基本观点:对于公共物品,消费者往往会有强烈的经 济动机,这促使其作出“搭便车”的行为,即让其他 的社会成员去承担该公共物品的费用,因为他知道公 共物品一旦生产出来,不管有没有承担费用,大家都 可以分享。 解决途径;选择性激励,即给予在集体行为中付出较 多努力的集体成员相应的收益,从而吸引个人在集体 行动中作出更大的努力。
第二节 组织和组织理论
(3)组织行为理论 代表人物:(识记)巴纳德“组织平衡论”观点、麦 克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基本观点:(领会)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组 织管理理论。呼吁组织采取民主而非集权专制的领导 方式,认为民主型领导比转制型领导的组织效果更好

09自考社会学概论

09自考社会学概论

09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

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考前背诵考点

自考本科00034《社会学概论》考前背诵考点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单选、多选】社会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奥古斯特•孔德(1)孔德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

(2)孔德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3)孔德的社会学思想①科学的分类: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

2.卡尔•马克思代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赫伯特•斯宾塞(1)代表著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2)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个方面展开。

【单选、多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埃米尔•涂尔干(1)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2)社会学观点如下: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所谓社会事实,乃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

②社会团结理论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

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2.马克斯•韦伯(1)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2)理论观点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

②理性类型:韦伯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

③科层制理论第二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单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

【简答】芝加哥学派主要学术成就:(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2)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3)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4)创建了符号互动论【单选、多选】结构功能论【单选】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

00034社会学概论(自考必备)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一).社会变革的需要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二.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 奥古斯特·孔德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法国 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的把握: 1.科学的分类. 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对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后者是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进步.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3.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实证一词的涵义: 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B.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D.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二). 卡尔·马克思1. 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是社会学发展的思想宝库.2. 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3.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三).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主要代表: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1. 社会有机体论.2. 社会进化论. 主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一). 埃米尔·涂尔干. 法国社会学家. 是欧洲,法国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 代表作有三论: 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事实.2. 社会团结理论. 团结分为机械团结(相同性与相似性) 和有机团结(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3. 失范理论. 失范理论是涂尔干提出的. 失范是指: 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失范的原因: A.个人欲望的急剧滋长. B.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C.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约束,出现动乱危机. 主要是”经济危机”4.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A.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B.放弃抽象以具体的社会内容为研究对象. C.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D.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E.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5. 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二). 马克斯·韦伯. 德国1. 理解社会学. 认为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2. 社会行动类型.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四种类型: A.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B.价值合理性行动. C.情感性行动. D.传统性行动.3. 理想类型.4. 科层制理论.第二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二. 结构功能论. 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 结构功能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1.适应。

自考社会学概论 第九章

自考社会学概论 第九章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一、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及其规律
1、含义: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指的是一 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 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2、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影响因素: (1)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根源) (2)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直接原 因) (3)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重要原因)
②为广大人民群众从事的现代化事业确 立了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空间,调动了人 民群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 性与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动 力 ③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制度体系,引发 了社会制度结构的一场重大裂变,改变 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
三、我国社会制度的未来走向
四、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一)行为导向功能 (二)行为调控功能 (三)文化创新功能 (四)社会化促进功能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分类
第一,按照社会制度形成的方式,可以 分为自发产生的制度和根据客观历史需 要而有计划建立的制度 第二,根据社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及 其对个性形成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本 源制度和派生制度 第三,按照社会制度的具体性质和作用, 可以分为婚姻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 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
3、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规律(四个统一) (1)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2)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3)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4)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二、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 新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 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制度不断健全, 为各项事业提供了制度支撑
4、社会制度的形成,有一种途径是自发 形成,即( ) A.民俗——民德——制度 B.民德——民俗——制度 C.民俗——法律——制度 D.民德——法律——制度

社会学概论新编9章2节

社会学概论新编9章2节
社会学概论
第九章:第二节
社会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含义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成员以及组织内 部的各职位、部门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 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彼此之间所形成的 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二)组织结构的内容
组织结构具有层次性。
组织结构的分化步骤: (1)对完成组织总目标的工作进行确定和分类 (2)用最有方法划分企业的部分和层次 (3)在各部门和层次之间明确责任和权力
优点: 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任人唯才,可以提高 工作效率,保证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 缺点:忽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强调照章办事, 缺乏灵活性和应变性,容易导致官僚主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优点:它快速、灵活、维持成本低且责任清晰。 优点:它快速、灵活、维持成本低且责任清晰。烽. 烽 .火猎头专家认为:直线 -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 火猎头专家认为:直线 -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线型组 线型组织结构具有优越性。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 织结构具有优越性。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 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 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 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 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 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效率。 缺点: (1)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权力集中于最高管 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2)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 和矛盾; (3)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难以适应环境的 迅速变化。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 ① 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 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 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 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 者。 ⑤ 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 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 是工作关系。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A.霍曼斯B.戈夫曼C.刘易斯·A.科塞D.乔治·赫伯特·米德2.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的社会学家是A.艾尔弗雷德·舒茨B.米歇尔·福柯C.尤尔根·哈贝马斯D.皮埃尔·布迪厄3.中国社会学者新视野的实地调查主要是指A.20世纪10年代中期至2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B.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C.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D.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所作的实地调查4.认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这种观点属于A.实证主义方法论B.新人文主义方法论C.人文主义方法论D.后现代主义方法论5.不属于观察法的特点的是A.互动性B.直接性C.广泛性D.自然性6.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是A.筹划阶段B.实施阶段C.总结阶段D.研究阶段7.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A.社会B.物C.人D.自然8.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A.社会互动B.社会冲突C.社会模仿D.社会变革9.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A.先赋角色B.自致角色C.规定性角色D.开放性角色10.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A.文化教育B.文化创新C.文化传递D.文化反哺11.我国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的学者是A.章太炎B.谭嗣同C.康有为D.梁启超12.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理论是A.拟剧论B.标签理论C.常人方法学D.符号互动论13.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称为A.社会网络B.社会支持C.社会资本D.社会合作14.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联合家庭C.多核心家庭D.主干家庭15.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

2023年10月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10月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无根本区别,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自然科学的方法既可用于研究自然界,也可用来观察和研究社会生活的理论是A.自然的社会理论B. 社会有机体论C. 社会进化论D. 结构功能论2. 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A. 唯物辩证法B. 辩证唯物论C. 阶级斗争理论D.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3. 20世纪20、3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在时间中创造性地应用,并作出了卓越贡献,将日常生活中的实地观察与思考发展成为一项科学技术,称为A. 实地研究B. 实验法C. 文献法D. 问卷调查4.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是A. 批判诠释理论B. 人本主义方法论C.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D. 实证主义方法论5. 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称为A. 文化采借B. 文化冲突C. 文化融合D. 文化传播6. 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一般属性B. 本质属性C. 基本内容D. 方向目标7. “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A. 费孝通B. 弗洛伊德C. 马林斯诺D. 费尔巴哈8.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出版的,首先给文化下了明确定义的著作是A. 《普通文化学史》B. 《普通文化》C. 《原始文化》D. 《文化论》9. “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称为A. 反向社会化B. 再社会化C. 正向社会化D. 基本社会化10. 当今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是人的A. 现代化B. 全面发展C. 素质提升D. 大胆创新11. 当夫妻双方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并且无法共同生活时,只能以离婚来终止夫妻角色的扮演,这种情形属于A. 角色冲突B. 角色中断C. 角色紧张D. 角色失败12. 符号互动论是指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

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笔记自考社会学概论(2012年新版).

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笔记自考社会学概论(2012年新版).
1.23.就社会系统而言,适应主要由( A .经
济子系统承担B .政治子系统承担C .社会
共同体子系统承担D .文化子系统承担
1.24.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政治子系统承担的功能条件是( A .维模B .适应C .达鹄D .整合
1.25.整合指的是系统必须通过社会控制保持内部成员的相互协调一致,使得系统保持为一个整体。就社会系统而言,主要由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
课程介绍《社会学概论》是公共管理类近20个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以马克
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和全
球化演进的实践,系统阐述和介绍了社会学
1.14.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
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指的是( A.社会团
结B .有机团结C .机械团结D .内在团结
1.15.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指的是( A.失衡B失效C .失范D .失调
1.16.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的分析是( A.历史分析B .功能分析C .事实分析D .结构分析
1.17.认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
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社会
学家是( A .马克思B .孔德C .斯宾塞D .韦
伯1.18.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A .《社会静力学》B .《社会分工论》C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
义精神》D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19.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 .综合性B .合理性C .应用性D .阶级性
1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和社区发展(自考版)

《社会学概论》第九章社区和社区发展(自考版)

二.社区的类型学理论
• 1.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滕尼斯的类型学研究, 著作《社区与社会》
三.人文区位学理论
• 人文区位学理论 • 人文区位学认为,城市社区是人类聚居生活的一种特殊 空间现象,其中城市社区中的空间位置属于一项重要的 稀缺资源,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在城市里占据的空间位 置反映了他们对利益的追逐,同时也是他们追逐利益的 社会性后果,其中土地价格始终是分析这种竞争机制的 核心变量。 • 此理论是进入20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发 展,集中了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对现代尘世社区的一 批研究成果。 (1)同心圆理论 (2)扇形理论 (3)多核心理论 (4)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成果
• (三)中国城市当前的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1)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3)减轻市场经济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 负面影响
习 题
• • • • • • • • •
单 选
1、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 A.斯宾塞 B.马克思 C C.滕尼斯 D.齐美尔 2、农村社区的特点有 A.人口密度低 ABDE B.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C.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D.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E.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名词解释题 • • • • 1.社区 2.农村社区 3.城市社区 4.社区发展
• (3)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制赖以存在 的社会和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制逐步消解。 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单位体制外人员的增加;二是传统 单位的功能性转变。需要新的体制和机制来满足人们的要 求和需求。 • (4)正是在这一体制背景下,我国政府和人民逐步认识 到社区的重要作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居住地,社区可 以承担从单位中剥离出来的许多社会功能,成为各项社会 政策的实现场所。 • (5)因此从本质上看,中国社区建设是对传统城市社会 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中国社区建设是在中国社会 转型的历史过程汇总一项内容广泛、意义深刻的系统工程。

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模拟试卷9

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模拟试卷9

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模拟试卷9(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社会解组理论认为,社会解组源于【】(分数:2.00)A.社会变迁√B.社会革命C.社会流动D.社会发展解析:解析:社会解组理论认为,社会解组源于社会变迁。

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社会的某些组成部分跟不上变迁的速度,与其他部分不相协调,造成社会脱节,从而导致社会解组。

2.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是【】(分数:2.00)A.米德√B.布鲁默C.库利D.戈夫曼解析:3.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成果,具有【】(分数:2.00)A.自然性与社会性B.主动性和能动性C.整体性和开放性D.强制性和能动性√解析:解析: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成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社会化带有强制性的特点:一方面,人类生命个体无先天行为模式,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人;另一方面,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同时,社会化又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在社会过程中,个人具有较大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什么、接受什么,个人都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表现在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地探索人生,创造新的文化。

4.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分数:2.00)A.整体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经验性特征√D.应用性特征解析:解析: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科学,创立之初就特别强调实证研究,即社会调查。

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

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社会学。

5.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分数:2.00)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实验法D.文献法√解析:解析:文献法,又称文件法、文案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法。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笔记第九章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笔记第九章

美国金昔,《人类男性性行为》《人类女性性行为》,开创“性释放总量”理论3、发展时期丛50年代初期开始到目前①关于性现象的社会调查报告不断涌现,引起较大反响。

②关于性现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和思辨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③比较公认的和规范的性社会学的理论创建。

时至1995年,爱德华·劳曼、盖格农等人出版了《性存在的社会组织》一书,系统的创建了“性存在的社会网络理论”,并且以历史上首次美国随机抽样的面访调查的数据分析,验证了自己的理论。

(二)性存在的概念性是指以达到高潮为中心环节和本质标志,以生殖器反应为最终表现形式的人类身心过程。

性存在是指上述概念的性,在特定的社会时空中,以人的活动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相应形态。

性存在概念包含三个系统:性的生物存在、性的心理存在和性的社会存在。

(三)性的社会因素1、性的生命周期性的生命周期在中国表现为从无性到有性再到无性的过程。

2、性的性别鉴定两性的生物差异已被社会重新解释为性的性别角色。

3、性的阶层规定特定社会总是把占据优势地位的那些阶层的性关系与性行为模式,规定为总人口的典范或准则。

4、性的语言系统与相关行为的训练如何对待激情并划定行为界限,就是最主要的对性的相关行为的训练。

5、涉性的人际交往他是指那些客观上最重要结成性关系,但当前并无具体性表现的人际交往,最典型的就是“谈恋爱”。

6、性生活中的社会因素性生活中最根本的矛盾是:性行为要求“自私”,否则自己就无法达到性高潮;但是性关系却要求“无私”,否则无法与对方共享。

经典性学判定性生活状况时主要两大指标:性高潮频率和性爱抚种类的多少。

社会因素对性生活的影响,还集中的体现在当事人的性目标和性态度上。

(四)性在社会活动中的表现1、性、爱情、婚姻三者的关系在以往的社会中,基本上是婚姻主宰着爱情,最近20年来中国性文化的主要变化表现在爱情与性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婚姻的主宰正在丧失。

2、色情品传播与嫖娼卖淫色情品传播和嫖娼卖淫首先得和最主要的危害了社会风化,社会和个人越是对自己的“初级生活圈”没有信心,就容易高估外来威胁的程度。

9社会学概论(第九章)PPT课件

9社会学概论(第九章)PPT课件
12
第一节 三 1 社区的类型
D.依地理特征 平原、山区、水域、草原、沿海、内陆等
E.依主要功能 经济型、政治型、文化型、军事型、科技型、综合型
F.依社会结构 农村、城市
13
第一节 三 2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特征比较
纵向比较:是社会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社区类型 横向比较:是两个不同社会结构的社区类型
10
第一节 三 社区的类型与特征
1.社区的类型 2.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特征比较
11
第一节 三 1 社区的类型
A.依形成的时间、历史 老社区、新社区
B.依规模——人口规模 大社区、中等社区、小社区 C.依形成的方式 自然社区——由地理、气候、资源、生产、群居等原因,自 然形成的 法定社区——由政府依各种因素划分确定或规模建设的
C.社会互动理论:着眼于分析社区中居民的互动 或交往行为,及其与家庭、宗教、政治、教育、经济 等制度的关系
17
第二节 农村社区
一、传统农村社区的类型 二、农村社区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三、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与服务
18
第二节 一 传统农村社区的类型
1.散村社区 2.集村社区 3.集镇社区
19
第二节 一 1 散村社区
1.社区建设的含义 2.解放前的社区建设 3.解放初的社区建设 4.转型时期的社区建设
24
第二节 三 1 社区建设的含义
——社区在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依靠社区力 量,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解决社区问题, 强化社区功能,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包括:社区的人口、环境、服务、文化、教育、 道德、保障、医疗康复、卫生、治安、经济、政治、 科技、组织、管理等
建设基层自治群体组织 改造环境 文明新风活动 办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社会优抚和安置
第一节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基本内容•社会优抚和安置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为国捐躯军人和现役军人的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对象和内容:•(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对象
•社会优抚和安置的范围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条例和政策规定来确定的。

•抚恤对象:牺牲病故军人家属和革命残废军人。

•优待对象:现役军人(包括武装警察)家属和在乡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等。

•安置对象:退役军人,包括退伍义务兵、退伍志愿兵、复原干部、转业干部、离退休干部等。

•(二)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基本内容:
•1、社会优抚的基本内容:
•(1)抚恤。

国家对因工伤残人员、因公牺牲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

•伤残抚恤:指按规定确定为革命伤残人员的,给予一定物质照顾,对其中无工作的人员,发给伤残抚恤金,对其中有工作人员,国家发给伤残保健金。

•伤残按照性质区分为因战、因公、因病。

•按照伤残情况区分为特等、一等、二等甲级、二等乙级、三等甲级、三等乙级共四等六个级别。

•死亡抚恤:对革命烈士、牺牲病故军人、死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或定期抚恤金。

•(2)优待。

从政治上和物质上给予良好待遇。

分为广义和狭义内容。

•广义的优待指国家、社会、群众三方面对优抚对象广泛的关怀照顾及物质帮助,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物质优待、优先照顾、帮工代工、包户服务、扶持生产、走访慰问
•(3)褒扬革命烈士。

以各种形式纪念和表彰为革命而壮烈牺牲的英雄烈士。

宣传革命烈士的光辉业绩包括:
•①通过建立法律、法规,明确革命烈士的评定条件及审批权限,限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②保护革命烈士纪念物,并在清明、国庆及一些重大节日开展悼念活动。

•③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维修及管理。

•④编印《革命烈士英名录》,编纂革命烈士传记,宣传烈士事迹。

•(4)举办优抚事业单位。

把优抚对象中一部分无依无靠、生活困难较大的孤老病残人员集中起来,由国家提供设施和条件,更好地保障他们的生活。

我国优抚事业单位主要有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荣复军人慢性病疗养院、复原退伍精神病院、光荣院和为国捐躯军人家属养老院
•(5)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一方面在重要节日期间,开展群众性的拥军优属活动,另一方面坚持做好经常性、群众性的拥军优属工作。

•2、社会安置的基本内容:
•对一切推出现役的军人进行安置。

•1)就业安置2)回原籍安置3)离退休安置
•二、社会优抚和安置的性质和特征及意义•(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性质和特征
•优抚和安置工作是国家和社会应负的责任;•优抚和安置工作既有社会保险,也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是一种综合的社会保障制度;•优抚和安置工作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有关政策来实施的,其保障的对象、范围、标准及形式和手段,都有比较明确的法规作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比较健全。

•优抚和安置工作的指导思想:保证优抚和安置对象的基本生活稍高于(或不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优抚和安置工作不仅要保障这部分人的物质生活,而且是对优抚和安置对象的褒扬,对全民的教育。

•(二)社会优抚和安置的意义
•1、社会优抚和安置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2、社会优抚和安置工作是一项具有革命内容的社会工作。

表现在(1)优抚和安置工作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涉及部门很多,需要在各级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协作(2)做好优抚和安置工作必须动员社会力量(3)要在社会上进一步形成和加强拥军优属人人有责的新风气,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社会宣传和教育。

第二节国家抚恤、群众优待和褒扬革命烈

•国家抚恤是国家保障抚恤对象物质生活的
最主要形式,群众优待是国家抚恤的必要
补充。

•一、国家抚恤
•新时期优抚工作的特点和作用:
•1)在全部的抚恤工作中贯穿了为总任务服务的指导思想
•2)对优抚对象的物质生活保障突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充分发挥优抚对象的共产主义精神,努力为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二、群众优待
•一般来讲,群众优待可分为政治优待和物质优待两大类。

•根据规定,享受群众优待的优抚对象包括:服现役的义务兵家属,革命烈士家属,牺牲、病故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随军军官和志愿兵家属等。

•三、革命烈士褒扬
•1、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2、保护革命烈士墓以及在清明节开展悼念烈士活动
•3、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的修建与管理
•四、现阶段国家抚恤和群众优待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路
•1)依照国务院的规定,适时调整制定优抚对象的伤残抚恤(保健)金和各种费用,建立一种抚恤标准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自然增长的机制。

•2)调整抚恤补助标准。

•3)为了缓解优抚事业单位资金不足的矛盾,加强优抚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

•4)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提高抚恤保障的社会化水平。

第三节军人退役安置和离退休安置•一、军人退役安置
•军人退役安置包括:复员军人安置、退伍军人安置、转业志愿兵安置。

•(一)复员退伍安置工作的作用和特点•1、复员退伍安置工作的作用
•(1)是政府和人民的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2)直接为国防建设服务
•(3)对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2、复员退伍安置工作的特点
•(1)双重从属性
•(2)设计范围的广泛性
•(3)安置政策的严肃性
•(4)明显的时空性
•(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的方针和原则•妥善安置,各得其所——安置方针•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安置总原则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的改革方向•加强法制建设,制定《退役士兵安置法》,依法保障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完善城镇退伍兵安置政策,保证城镇退伍军人第一次就业;对城镇退伍军人安置除继续坚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安置主渠道外,要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安置。

•二、军队干部离退休安置
•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后,由民政部门负责管理。

•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的特点:安置对象具有特殊性、政治、生活待遇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改革思路:1)加快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建设2)改革军休所管理方式3)制定《安置条例》4)通过完善安置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安置对象的生活待遇不断提高,安置对象得到妥善安置。

练一练
•1、我国社会优抚和安置中,安置工作不包括的对象是()
•A.退出现役的军人家属B.转业干部•C.复员干部D.退伍志愿兵
•2、我国的优抚工作包括的内容之一是优待,书中介绍的优待是()
•A.政治上的优待 B.物质上的优待
•C.狭义的优待 D.广义的优待
•3、社会优抚的特征是( )
• A.社会优抚水平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B.社会优抚以教育为主
• C.社会优抚是国家的责任
• D.社会优抚只优待牺牲、伤残军人
•4、下列关于优抚和安置工作概括正确的是( )• A.优抚和安置工作具有显著的法律规定性
• B.保障对象没有明显的界线
• C.保障水平稍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 D.优抚和安置是单纯的社会保险
•5、社会优抚的保障水平是()•A.相当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B.相当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C.相当于当地平均工资
•D.相当于当地养老金给付水平
•6、我国社会优抚工作的管理机构是()•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B.财政部
•C.民政部 D.征兵部门
•7、我国社会优抚改革的思路是( )•A.建立抚恤补助标准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自然增长的机制
•B.在乡老复员军人的给付由国家承担•C.给予烈属社会救助金
•D.抚恤补助标准略低于一般群众的生活水平
•8、下列属于群众优待工作内容的有( )•A.服现役义务兵从部队发出的平信免收邮费•B.革命烈士子女自愿参军并符合征兵条件的,可优先批准一人入伍
•C.伤残军人因伤需要配假肢等辅助器械,由民政部门审批并负责解决
•D.现役军官随军家属无正式工作的,驻军所在地的劳动、人事部门应为其安排适当的工作
•E.对于边防部队,有些符合随军条件的军官家属不予安排工作
•9、社会优抚的对象是()•A.现役军人B.复员退伍军人•C.伤残军人D.为国捐躯军人家属•E.现役军人家属
•10、社会优抚的死亡抚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