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加减临床应用体会(一)

合集下载

三仁汤临床应用探讨体会

三仁汤临床应用探讨体会

三仁汤临床应用探讨体会作者:陶建国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年第01期关键词:三仁汤;吴鞠通;湿温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1-0102-02三仁汤出自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治疗外感、内伤湿病的代表方之一,吴鞠通对此方的疗效甚为认可,详细描述了湿温病的病机、症状、治法,制方之要领等。

可见三仁汤承载着吴鞠通治疗湿温病的诸多临床心悟。

1湿温病运用三仁汤的解析三仁汤首见于《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寒湿》,“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三仁汤主之。

”原文对患有湿温病的症状、体征以及误治后果描述甚为详细,文后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解释,医者关于临床的体验是倾囊相授,可谓大医。

文中关于湿温的描述可以提炼为“重、濡、闷、热”4个字;并且还指出湿温病难速愈,“湿为阴邪,当于中焦求之”。

治法上不可汗、下、润;汗之伤心阳,下之伤脾阳,润之则二阴相合,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

三仁汤组成: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

用法:甘澜水8碗,煮取3碗,每服1碗,日3服。

甘澜水,指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

2后世医家的运用后世医家对于三仁汤的应用比较广泛,涉及多个系统。

用于脾胃湿热的,是最接近于原文的,属于中焦病。

黄雅慧教授[1]运用三仁汤化裁治疗湿热型脾胃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清热利湿,理气和中为法,药物组成:生薏苡仁30 g,白豆蔻10 g,杏仁10 g,厚朴10 g,半夏15 g,车前草15 g,淡竹叶12 g,煅瓦楞子30 g,柴胡10 g,枳壳15 g,郁金15 g,黄连9 g,吴茱萸3 g,竹茹12 g,元胡15 g,夜交藤20 g。

三仁汤加减治疗发热临床体会

三仁汤加减治疗发热临床体会

三仁汤加减治疗发热临床体会三仁汤方源于《温病条辩》,它的组成为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

具有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的功效,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面色淡黄,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等症。

我们在临床上用三仁汤治疗季节性发热和发热日久不退者收效甚佳。

现举两例。

1 病历资料(1)苏亮,男26岁发热,头痛,身痛10余日,于2012年7月来诊:诊前发热,头疼,身痛,体温一直在38以上,曾用喜炎平,和头孢静点其热不退,现体温38.9,脸胀发热,头痛,身痛口干少饮,不思饮食,尿黄少,脉弦涩,苔白腻,上鄂黄腻。

方药如下:杏仁10克、薏苡仁15克、白豆蔻5克、藿香10克、神曲10克、炒麦芽30克、枳实10克、茵陈15克、葛根10克、竹叶5克、半夏10克、通草5克、滑石10克、甘草5克、厚朴10克、大毛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

一剂后热退,守方一剂病愈。

按:患者发热十余日,用喜炎平等苦寒清热药,表证未解入里化热,又正是暑湿季节,湿热稽留,用三仁汤清热除湿,宣畅气机,加藿香,神曲,麦芽以助消化,大腹皮,陈皮:下气宽中,行水消肿,茯苓健脾除湿,柴胡葛根退热。

(2)郝东升,男49岁,于2012年8月前来就诊:发热、头痛4天,二天前去海南人民医院门诊输液(具体不祥)效果不佳,最低温度39.0忽冷忽热,身痛,咽不痛小便黄,口干苦头重,病前曾喝过一次大酒,酒后即病,患者平时经常饮酒。

口服退烧药后热退汗出,维持6-7个小时接着发热,纳可、眠可。

方药如下: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葛根10克、党参15克、杏仁10克、薏苡仁15克、石膏30克、白豆蔻5克、藿香10克、厚朴10克、竹叶5克、通草6克、滑石10克、甘草5克、三付水煎服,一剂后体温38.4。

4个小时后在服一剂症状消失。

按:患者中年男性,平时饮酒量多,《内经》曰:膏粱厚味,足生大疔。

素体嗜酒之人,易伤脾生湿,蕴久湿热内生,又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湿热结合,即发病。

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附3例报告)

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附3例报告)

何某 ,女 ,4 6岁 , 诉 头昏且 重 , 身重体倦乏力 ,查即刻 血糖 8 . 7 mmo l / L,尿 糖( ++) ,西 医诊断 为糖 尿病 ,以盐
酸二 甲双 胍 片 治疗 2 周 无 效 ,欲加 服 中药 。主诉 :头 昏且 重 , 身 重 倦 怠 乏力 , 胸 闷 ,腹 满 ,口渴 不 欲 饮 ,口苦 黏 腻 , 纳少 ,
关节液 检查 见淡黄色液体,化验提示为非炎症性关节炎 , 诊 断不 明。曾以消炎 、 抗风湿 、 抗结核、抽关节液等治疗无效 , 求治于余 。查体:双膝关节肿 大疼 痛 , 压之 下凹且痛 ,全身 倦怠乏力,脘腹胀满 ,午后身热 ,口苦纳差 , 舌苔黄厚 而腻 ,
脉 濡 滑 稍 数 。证 属 湿 热 下 注 , 滞 阻经脉 , 治 以清 利 湿 热 ,活 络 消 肿 止 痛 。方 以 三 仁 汤 和 二 妙 散 加 减 : 杏仁 9 g,生 苡 仁
按 :本例患者为泥工 ,劳作辛苦 ,常不避雨水酷 热,劳
作 汗 出 后 冷 水 洗 足 ,此 湿 热 从 外 入 者 也 。《 黄 帝 内经 》日 : “ 地 之 湿 气感 , 则 害皮肤肉筋脉” ,又 曰 “ 伤 于 湿 者 ,下 先 受 之” 。加 之 患 者 喜 食 生 冷 、肥 甘 、酒 醴 之 品 ,此 湿 热 内生 者
也。湿热既生而 下注 , 滞 阻经脉 , 故致双膝 关节 肿痛 。予三 仁 汤和二妙散 加减 ,清利湿 热 ,活络消肿止痛 ,正合病 机。
2 糖 尿病
尿潜血 试验均 呈 阴性 。
按 :该 患者 在 暑 天劳 作 汗 出 ,不慎 身淋 暴 雨 而 发 病 ,外 受 暑 湿 ,遏 阻化 热 ,湿 热 内 蕴 ,气 机 不 畅 ,气 化 失 常 ,致 使

中医名方三仁汤临床运用

中医名方三仁汤临床运用

中医名方三仁汤临床运用【组成】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

【用法】甘澜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每服2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日1剂。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加减】若热重于湿,症见脘腹满闷,心烦呕恶,身热口渴,或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者,可酌加连翘、黄芩、黄连、山栀等;若热盛湿阻,症见高热、汗多、身重、面赤、气粗、口渴、心烦,可去半夏、厚朴,加生石膏、知母、苍术等;若热盛伤津,症见口渴、唇焦、苔黄而干,舌边尖红,可去厚朴、半夏,加石斛、麦冬、天花粉;若夹秽浊,症见呕恶,脘痞较重,舌苔垢腻,可加藿香、佩兰、豆卷、石菖蒲、郁金等以化浊;若卫分症状未罢,有恶寒现象者,可加香薷以解表邪;有寒热往来者,酌加草果、青蒿以退寒热。

【方论】本方所治证属湿温邪留恋气分,气机失宣所致,治宜清热利湿,宣畅气机。

方中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以醒脾;薏苡仁益脾渗湿,利下焦之湿热,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三药为主,故名“三仁汤”。

辅以半夏、厚朴以燥湿消痞,行气散满;用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为佐使。

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利湿,宣畅气机之剂,使三焦宣畅,上下分消,湿化热清,诸症自除。

【医论】湿温初起,邪气逗留气分,湿重热轻,症见头痛,身重疼痛,不口渴,面色淡黄,胸中气闷,不觉饥饿,中午后身体发热,舌苔白,脉弦细而濡软,症状好像阴虚发热,这种病一时不能很快痊愈,病名叫湿温。

本病不论是在夏季、秋季、冬季一律以三仁汤来治疗,不要用汗法、下法和养阴法乱治。

因为头痛恶寒,身重疼痛,有似伤寒表证,但伤寒脉浮紧,此脉弦细而濡,这不是伤寒;舌白不渴,面色淡黄,也不是暑邪偏于火热,乃湿郁之象;胸中气闷,不觉饥饿,不是食滞,食滞则嗳气痞胀,是湿邪阻闭气机,清阳之道不通所为;午后身热,很像阴虚发热,但阴虚发热面必赤,此则淡黄,这是因湿为阴邪,旺于阴分,午后阳气渐衰,故身热。

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

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

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作为一名中医学爱好者,我有幸参与了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在此,我愿分享我的经验与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该病机为湿热内蕴,脾胃失和。

三仁汤作为一种经典的古方,具有清热利湿、和胃止痛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

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过程中,我严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望、闻、问、切四诊合诊。

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差异,我将患者分为湿重、热重和湿热并重三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配比和剂量。

对于湿重患者,我以三仁汤为基础方,加大茯苓、泽泻等利湿药物的用量,同时配以陈皮、法半夏等理气化湿药物。

我还根据患者的体质,适当加入白术、山药等健脾药物,以增强脾胃运化湿邪的能力。

对于热重患者,我在三仁汤基础上加大黄芩、黄连等清热药物的用量,同时配以山栀、豆豉等清利湿热的药物。

为了防止清热药物伤及脾胃,我还会适当加入干姜、肉桂等温里药物,以顾护脾胃。

对于湿热并重患者,我采用三仁汤原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加减。

如患者伴有胃脘疼痛,我会加入元胡、川楝子等止痛药物;如患者伴有呕吐,我会加入半夏、竹茹等止呕药物。

然而,在临床应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患者在服用三仁汤后,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这可能与患者体质偏虚、药物剂量不当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我注重根据患者体质调整药物剂量,并在必要时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在我作为一名中医学的爱好者并参与三仁汤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我有幸目睹了中医药的神奇魅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也感受到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中的独特优势。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湿热中阻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

患者的胃脘疼痛、胀满、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让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胡天成教授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

胡天成教授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

胡天成教授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首先,胡天成教授认为小儿厌食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营养不良等。

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小儿胃肠功能的不协调、脾胃虚弱、肝气郁结等有关。

因此,胡天成教授认为通过调整小儿体内的脾胃功能,可以有效地治疗小儿厌食。

三仁汤加减是胡天成教授根据小儿厌食的病情及体质特点进行的个体化调剂。

三仁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桃仁、杏仁、栗子仁组成。

原方中的桃仁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杏仁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栗子仁则具有温胃健脾的作用。

通过配伍使用,三仁汤可以调和脾胃功能,促进食欲的恢复。

根据不同小儿的具体情况,胡天成教授在三仁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针对脾胃虚弱的小儿,他会在方剂中加入党参、白朮等补脾益气的药物,以增强脾胃功能。

对于肝气郁结引起的小儿厌食,他会添加柴胡、香附等疏肝舒郁的药物,以舒肝解郁,改善食欲。

此外,胡天成教授还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加减调剂,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胡天成教授在实践中发现,三仁汤加减对小儿厌食有着独到的疗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儿的食欲逐渐恢复,进食量逐步增加,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同时,小儿的胃肠功能也得到了调整,脾胃的运化功能得到加强,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食欲的恢复。

此外,三仁汤加减还可以提高小儿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这对于小儿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

总之,胡天成教授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具有显著的疗效。

他通过调整小儿体内的脾胃功能,恢复食欲,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为小儿的健康发育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胡天成教授的经验丰富,值得广大患儿家长的信赖和借鉴。

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

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
第3 0卷 第 1 期 2 0 1 3 年 2月
甘 肃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 . GAN S U C 0L L G E O F T C M
V0 1 . 3 0 No . 1
Fe b. 2 01 3
结消肿止痛 ; 苍术燥湿清热 ; 天花粉消肿排脓 ; 陈皮 行气散结止痛 ; 加上辛温 的白芷 , 辛而行气 , 通络散 结, 活血宣窍, 消肿以泻毒。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解 毒、 行气散瘀 、 除湿化浊、 截毒束毒之功。蜂蜜是工
蜂酿 制而 成 的一 种稠 厚 黏性 较 强 的液体 , 现 已知其 成分 就有 6 0多种 , 在生蜂 蜜 中有 一种不 耐热 的抗生 素, 它对 B 一 溶血性链 球菌 、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 、 奇异 变 形 杆菌 、 大肠杆 菌 等均 有 抑制 作 用 , 局部 应 用 , 可 缓 解 疼痛 , 改善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 有减 少 炎 性 渗 出 的作
[ J ] . A r z n e i m i t t e l f o r s c h u n g , 2 0 0 9 , 5 9 ( 8 ) : 4 0 3 — 4 0 9 .
[ 5 ] 侯炜 , 周雍 明, 石 闻光 , 等. 中药外用 治疗 急性放 射性皮
肤损伤 临床 观 察 [ J ] . 中国 中 医药 信 息 杂 志 , 2 0 0 7 , 1 4
“ 湿性 氤氲 黏 腻 ” , 熏蒸 弥 漫 于 上 、 中、 下三焦 ; 且 最
1 胸痹 患者 , 女, 6 0岁 , 阵发性反复发作 胸闷、 胸痛 2
年 。多 以夏季 发作频 繁 , 经心 电图 、 心脏 彩超等 检查
易阻滞气机, 同时湿邪易 “ 藏垢纳污 , 无所不受 , 其

三仁汤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三仁汤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三仁汤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王显
【期刊名称】《中外妇儿健康》
【年(卷),期】2011(0)8X
【摘要】三仁汤为清·吴鞠通所创立治疗外感热病中湿温病的著名代表方剂。

其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湿,宣畅湿浊。

治温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等症。

其组成为杏仁15g,飞滑石18g,通草g,白蔻仁6g,竹叶
6g,厚朴6g,生薏仁18g,半夏15g.纵观全方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

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

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我在临床应用中常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多种病症.以辩舌为首要。

【总页数】1页(P302-302)
【关键词】三仁汤;白蔻仁;清热利湿;生薏仁;外感热病;吴鞠通;湿温病;代表方剂;湿浊;益脾
【作者】王显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草峰镇草滩村卫生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三仁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J], 张凤茹;滕以亮
2.三仁汤临床应用探讨体会 [J], 陶建国
3.三仁汤中的三仁的临床应用 [J], 唐宜翠
4.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附3例报告) [J], 宋国安;丁筱玲
5.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 [J], 刘延青;刘稼;李兰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

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

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三仁汤(Three-ingredientDecoction)是中医常用方剂之一,也是一种多功能的复方制剂,可以用于不同的病原证治疗。

三仁汤的历史悠久,它是汤剂中的经典和权威之作。

本文将就三仁汤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性体会。

三仁汤是中医方剂,由三种中药组成,故名“三仁”。

三仁汤有多种不同的配方,常见的有三仁汤、三仁耆小承气汤、三仁温痰汤及三仁湿热汤等。

三仁汤多用于肝肾虚证及肝肾阴虚证、脾虚泄泻证及脾胃虚弱证、气血不足证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

一、三仁汤治疗肝肾虚证三仁汤可用于治疗肝肾虚证,比如肾虚下腹痛、头晕眼花及气短乏力等证候。

根据中医的诊断,这些病症都属于肝肾虚证。

三仁汤的药性温补,可补肝肾,养肝肾之阴,活血化瘀,温经缓痛,使肝肾虚证得到改善。

三仁汤常用药量为九节、六味,其中九节药物包括:人参、黄芪、阿胶;六味药物包括:白术、枸杞子、当归、黄柏、炙甘草、熟地。

这些药物的药性及主治功效可以相互补充,补肝肾之阴,和气血,养肝肾之阴和阳,活血化瘀,温经缓痛,提高肝肾功能,促进机体全面恢复。

二、三仁汤治疗脾虚泄泻证三仁汤也可用于脾虚泄泻证,比如慢性腹泻、腹痛腹泻等证候。

根据中医的诊断,这些病症都属于脾虚泄泻证。

三仁汤的药性温补,可补脾胃之阳,健脾和胃,止泻化湿,使脾虚泄泻证得到改善。

三仁汤的不同配方中,常用的药物一般包括:人参、枸杞子、桂枝、白术、黄柏、枣仁等。

这些药物的药性及主治功效一般都是补脾胃之阳,健脾和胃,止泻化湿,及温中安胃等。

三、三仁汤其他应用此外,三仁汤还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证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它可以补血气、养血壮阳,活血化瘀,凉血止痛,调和气血,使气血不足证和风湿性关节炎获得改善。

综上所述,三仁汤是一个多功能的复方制剂,可用于肝肾虚证、脾虚泄泻证、气血不足证及风湿性关节炎等证候的治疗,它的药性温补,可以补肝肾、补脾胃、活血化瘀、凉血止痛,使机体获得改善。

因此,在临床上对肝肾虚证、脾虚泄泻证、气血不足证及风湿性关节炎等证候,可考虑选择三仁汤作为辅助治疗方案。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实践经验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实践经验

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实践经验湿温病是一种由湿邪引起的疾病,其特点是病程较长,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在治疗湿温病时,我始终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而在众多的方剂中,三仁汤是我最常用的一种。

三仁汤由杏仁、白蔻仁、生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宣通三焦、调和脾胃等功效。

在治疗湿温病时,我主要将三仁汤应用于湿重于热的病证。

一是宣畅气机。

湿温病患者往往气机不畅,导致病情缠绵不愈。

三仁汤中的杏仁、白蔻仁、生苡仁等药物具有宣畅气机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二是清利湿热。

湿温病的病因主要是湿邪,而三仁汤中的滑石、通草、竹叶等药物具有清利湿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消除病因。

三是宣通三焦。

三仁汤能够宣通三焦,促进湿邪的排泄,从而达到治疗湿温病的目的。

四是调和脾胃。

三仁汤中的厚朴、半夏等药物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能够增强患者的食欲,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在应用三仁汤治疗湿温病时,我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适当加减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若患者出现发热、口渴、尿黄等症状,我会加入黄芩、黄连等药物,以清热解毒;若患者出现胸闷、胁痛等症状,我会加入柴胡、郁金等药物,以疏肝解郁。

病例一:患者男性,40岁。

病程一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身重、肢倦、胸闷、纳差。

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属湿温病,湿重于热。

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服药七剂后,患者发热、身重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药治疗,最终痊愈。

病例二:患者女性,50岁。

病程两个月,主要症状为发热、口渴、尿黄、胁痛。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属湿温病,湿热并重。

给予三仁汤加减治疗,服药十四剂后,患者发热、口渴等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药治疗,最终痊愈。

三仁汤是治疗湿温病的一剂良方,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就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三仁汤的临床应用,为更多的湿温病患者解除痛苦。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深刻体验到三仁汤在治疗湿温病方面的独特魅力。

加减三仁汤治疗痤疮20例临床体会

加减三仁汤治疗痤疮20例临床体会

加减三仁汤治疗痤疮20例临床体会目的:观察三仁汤治疗湿热郁阻型痤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例湿热郁阻型痤疮患者应用三仁汤加减辩证施治,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20例患者服药4~8个疗程后,治愈18例,好转2例,无效0例。

结论:三仁汤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治疗湿热郁阻型痤疮有较好疗效。

标签:三仁汤;痤疮;湿热郁阻痤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一种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好发于颜面、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体内容易生湿生痰,损伤中焦脾胃,形成中焦脾胃湿热证。

牛阳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痤疮患者大多是因湿热郁阻,临床应用加减三仁汤治疗湿热郁阻型痤疮,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痤疮患者均为我院门诊2014年1月至12月治疗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4~35岁,病程7天至3年,患者均表现为面部、鼻及前额或者背部起红疹,或尖部有脓疱,头昏,大便粘腻,小便黄,舌苔黄腻。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中国痤疮诊治指南》,临床上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及严重程度分为Ⅳ级[1]。

I级(轻):仅有粉刺,没有炎性丘疹,多见于青少年,鼻和前额是好发部位;Ⅱ(中):I 级加炎性丘疹,由颜面部和前额扩展至面部的其他部位,胸部、肩部、背部也可出现,在挤压或挑刺后可以发展为Ⅲ级;Ⅲ级(重):II级加结节,囊肿和瘢痕。

Ⅳ级(最严重):通常指结节囊肿型或囊肿型痤疮,皮肤表现为大量的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患处常伴有疼痛,除面部外常累及整个背部、胸部、肩部和上肢,易形成瘢痕。

1.3治疗方法以清利湿热、宣畅气机为治则,三仁汤加减药物组成,处方:杏仁15g ,白豆蔻15g ,生薏米30g ,厚朴12g,滑石12g(包煎),通草12g ,竹叶10g ,半夏g,石菖蒲15g,郁金15g ,茯苓20g ,生甘草6g。

加減:舌尖红加黄芩、连翘;纳呆加山楂、炒莱菔子;头困重甚则菖蒲、郁金加量。

三仁汤加减临床应用体会(一)

三仁汤加减临床应用体会(一)

三仁汤加减临床应用体会(一)【关键词】三仁汤临床应用三仁汤来源于《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

《温病条辨》明确地记载了三仁汤的主治与证候:“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三仁汤组成为:“杏仁五钱,飞滑石二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苡仁六钱,半夏五钱。

”其配伍显示了宣上、畅中、渗下相结合三焦同治的特点,这也是临床各科治疗湿浊内阻、湿重于热的根本法则。

笔者运用三仁汤加减,灵活运用,辨证施治内科杂症,获益匪浅。

1临床验案1.1盗汗患者,女,49岁,于2006年10月19日初诊,一个月前,患者因丈夫突然病故,出现夜寐出汗,不寐、烦躁、纳少。

曾到过省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给予己烯雌酚和安定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故前来我院要求中药治疗。

症见盗汗,汗后淅淅恶寒,一身困倦,同时伴有心烦、胸闷、口干苦、善太息、大便干结2~3日一行,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数而有力。

患者形体偏胖,平素喜食肥甘之物。

证属湿热内蒸以致盗汗。

治宜清热利湿,宣化气机。

方用三仁汤加减:杏仁15g,薏苡仁30g,蔻仁15g,滑石30g,通草10g,厚朴10g,法半夏10g,枳壳10g,竹茹10g,瓜蒌仁10g,黄芩10g,栀子10g,牡蛎50g(先煎)。

服用5剂,心烦胸闷均止,盗汗减轻,大便通顺,舌淡红苔黄微腻,脉略数。

又继服3剂,盗汗止,心情愉快,随访1年,盗汗未复发。

按: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寐中汗出,醒后即止称之盗汗,多属于阴虚之证。

而本案盗汗由湿热所致。

病性属实,湿热熏蒸,入于阴分,阴液不得内守,被逼外出所致。

因此在治疗上清利湿热。

湿化而热无所附,热清而湿无所存。

故用三仁汤治之。

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薏苡仁甘淡渗利湿热;法半夏、厚朴,行气除湿;滑石、通草增强渗利除湿之功。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作为一名中医医师,我有幸在过去数年中,对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进行了深入的临床观察。

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观察结果。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胃病”范畴,并根据病因病机将其分为若干类型。

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胃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苦口干等。

对于这一类型的慢性胃炎,中医治疗通常采用清热除湿、和中止痛的方法。

而三仁汤加减正是代表方之一。

三仁汤加减由三仁(杏仁、白豆蔻、薏苡仁)、黄连、黄芩、半夏、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除湿、和中止痛的功效。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我会对方剂进行适当的加减,以增强治疗效果。

在临床观察中,我共治疗了100例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分布在2570岁之间。

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表现出胃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苦口干等症状。

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治疗结束后,我对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痊愈38例,显效4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6%。

通过这次临床观察,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三仁汤加减在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方面的优势。

三仁汤加减具有显著的清热除湿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胃部胀满、疼痛等症状。

方剂中的和中止痛成分,能够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口苦口干等症状。

三仁汤加减还具有调和脾胃、增强食欲的功效,对于改善患者的食欲不振症状具有明显效果。

当然,临床观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等副作用。

这可能与三仁汤加减的清热除湿作用过强有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方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作为一名中医医师,我有幸在过去数年中,对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进行了深入的临床观察。

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观察结果。

三仁汤加减方有哪些?三仁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三仁汤加减方有哪些?三仁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三仁汤加减方有哪些?三仁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三仁汤三仁杏蔻蔻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一)三仁汤的组成与功效三仁汤由生薏苡仁、飞滑石各18克,杏仁12克,半夏10克,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各6克组成。

水煎服。

本方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

是主治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暑温夹湿,湿重于热的首选方剂。

临床应用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小便湿浊,不渴,苔白腻为其辨治之要点。

若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忌用。

凡属湿重于热之肠伤寒、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关节炎等病,用治有效。

(二)加减方法①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显著者,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

②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尤松鑫(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温病条辨》三仁汤能渗利泄浊,主治湿热内蕴之证,症见身热有汗不解,苔白腻,脉濡数。

临床急性尿路感染而见寒热表证不解者,收效颇捷(摘自《方药心悟——-名中医处方用药技巧》第35页)。

朱秀峰(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三仁汤主治湿痹、水肿及乙型肝炎等证的湿阻气机之证。

症见头痛、身疼而重、胸闷不饥,低热,舌苔膩,脉濡。

凡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者治有效(摘自《方药心悟——名中医处方用药技巧》第39页)。

曹开镛(中医专家)以三仁汤加减(滑石20克.薏苡仁15克.芡实14克,杏仁、桑螺蛸、肉苁蓉各12克,白蔻仁、五味子、竹叶各6克,柴胡9克)治疗各型早泄有效。

加减法:①偏于阴虚阳亢者,加旱莲草、女贞子各9克。

②偏于肾气不固者·加锁阳、金樱子各10克。

③偏于肝经湿热者,加龙脾草、栀子各9克(摘自《男性性功能障碍治疗保健》第18页)。

廖贵鑫(中医专家)以三仁汤加减(薏苡仁15克.葛根12克.冬瓜仁、滑石、砂仁、法半夏、厚朴、雷丸、榧子、甘草各6克),主治小儿疳积、虫积实证(婴幼儿营养不良)。

症见面黄肌瘦,毛发枯黄,腹胀便干.不思饮食,烦躁多惊·脐腹疼痛者(摘自《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

探究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疗效

探究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疗效

探究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疗效作为一名中医学爱好者,我一直在关注着传统中医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湿温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使得我想起了中医经典中一个著名的方剂——三仁汤。

本篇文章,我将结合临床实践,探究三仁汤在治疗湿温病方面的临床疗效。

一、湿温病的病因病机湿温病是一种由湿邪和温邪共同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湿邪是指自然界中的潮湿、阴冷之气,而温邪则是指自然界中的温热之气。

当这两种邪气侵袭人体后,会导致人体气机运行不畅,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二、三仁汤的组成及功效三仁汤是《伤寒论》中的一个经典方剂,由杏仁、白豆蔻、薏苡仁三种药物组成。

杏仁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白豆蔻可芳香化湿、行气止痛;薏苡仁则能健脾利湿、清热排脓。

三药合用,共奏宣肺化湿、健脾和胃、清热解毒之功。

三、三仁汤治疗湿温病的临床应用1. 病例一:患者,男,45岁。

主诉发热、头痛、身重、咳嗽、胸闷。

检查发现舌苔白腻,脉滑。

诊断:湿温病。

给予三仁汤原方,加减治疗。

患者服药3剂后,发热、头痛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药5剂,诸症消失。

2. 病例二:患者,女,52岁。

主诉身重、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

检查发现舌苔白腻,脉濡。

诊断:湿温病。

给予三仁汤原方,加减治疗。

患者服药5剂后,身重、四肢酸痛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药7剂,诸症消失。

3. 病例三:患者,男,30岁。

主诉发热、汗出不畅、咳嗽、胸闷、口渴。

检查发现舌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湿温病。

给予三仁汤原方,加减治疗。

患者服药4剂后,发热、汗出不畅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药6剂,诸症消失。

作为一名中医学爱好者,我始终对传统中医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应用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近年来,湿温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让我想起了中医经典中一个著名的方剂——三仁汤。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究三仁汤在治疗湿温病方面的临床疗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湿温病的病因病机。

湿温病是一种由湿邪和温邪共同侵袭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朱瑞增教授临床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

朱瑞增教授临床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

朱瑞增教授临床运用三仁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朱瑞增教授,大庆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一)脾胃肿瘤科主任,黑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第四批名中医,黑龙江省第二批省级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 余年,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曾师从名老中医李昌武主任、省名中医赵剑峰主任。

长期致力于潜心研读经典,勤求古训,师古不泥古,临床上不断传承创新,尤其擅长辨证运用经典古方治疗中医脑病,疗效确切。

现将朱瑞增教授临床应用三仁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经验临床经验归纳如下:1.病因病机:1.1西医:脑梗死(脑梗、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的一类疾病,脑梗死的病因分类根据TOAST分型可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心源性栓塞,其他原因型和不明原因型。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和语言功能障碍。

1.2中医:本病中医称“中风”,中风的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

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痰湿生热”;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现代人膏粱厚味,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加之环境污染等外在因素致使湿热内生,充斥三焦,上扰清窍,神明失养;湿热日久,必伤及肾,从而导致气血阴阳失和,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引发“中风”的种种症状。

三仁汤出自清代吴瑭所著的《温病条辨》记载于第43条原文中即“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泻润之则病深不解。

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1]。

2.治疗经验2. 1审证求因,脾虚不运,湿热弥漫,神明被扰,朱瑞增教授用三仁汤清热利湿,宣畅三焦,对于缺血性卒中基础病有高血压的患者,辨证为湿浊困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引起的高血压病效果显著,在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中疗效突出。

三仁汤临床应用书

三仁汤临床应用书

三仁汤临床应用书三仁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由熟地黄、山药和白术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健脾的作用。

三仁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肾虚、脾虚、失眠、贫血等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下面将结合具体病例介绍三仁汤的临床应用。

第一个病例是关于三仁汤在肾虚所致不寐失眠中的应用。

患者王女士,女性,45岁,主诉多年来失眠反复,每晚难以入睡,容易醒来,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经过详细的中医辨证分析,诊断为肾气不固所致的失眠症。

医师根据王女士的病情配制了三仁汤,每日一剂,连服10天。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王女士的失眠症状明显减轻,入睡时间延长,醒来次数减少,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第二个病例是关于三仁汤在脾虚所致贫血中的应用。

患者李先生,男性,52岁,主诉乏力、倦怠、面色苍白,经检查确诊为脾虚型贫血。

治疗方案中,医师选用三仁汤结合其他补血药物进行治疗。

连续服用一个月后,患者的贫血症状明显改善,贫血指标得到恢复,身体恢复了正常的精力和活力。

第三个病例是关于三仁汤在肾脾阳虚所致阳痿早泄中的应用。

患者张先生,男性,35岁,因阳痿早泄问题就诊。

经过中医辨证分析,医师认为其为肾脾阳虚导致的阳痿早泄,开具了三仁汤方剂。

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后,阳痿早泄状况逐渐好转,性功能恢复正常。

通过以上病例可以看出,三仁汤作为一种中医药方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在使用时仍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了解和重视中医药的治疗作用,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治疗方案,共同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三仁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三仁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下焦, 使 湿热 从小便 而 去 。 三仁 分入 三焦 , 使气 机宣 畅 , 湿 去热 清 。 方 中滑 石 、 通草、 竹 叶三 药共 为 臣药 , 甘寒 淡 渗 , 利 湿 清热 , 疏导 下 焦, 使湿 有 出路 。半 夏燥 湿 和 胃 , 厚 朴行 气化 湿 , 二药 可使 寒 凉之 品清热 而不 碍湿 , 共为 佐药 。本方 药性 平和 , 有 宣上 、 畅中、 渗下 , 上 下分 消之 功 , 可使 气 畅湿 行 , 暑解 热清 , 脾 运复 健 。临床 中采用 三 仁汤 加味 治疗 湿温病 , 每 获满 意疗效 。现 总结 如下 : 病 案举 例 :

张凤 茹 滕 以亮
关键 词 : 三仁 汤 ; 临床 应 用
中 图分 类号 : R 2 8 9 . 5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1 1 - 0 0 1 8 一 O 1
畅 上焦肺 气 , 使 气化 则湿 化 ; 白蔻仁 , 芳香 化湿 , 行 气宽 中 , 宣 畅脾 朴 1 2 g , 滑石 1 5 g , 半夏 1 0 g , 竹叶 6 g , 藿香 1 2 g , 佩兰 1 2 g , 黄连 l O g , 胃, 转枢 中焦 , 振复 运化 水湿 之机 ; 薏苡 仁 , 利 湿清 热 而健脾 , 疏 导 甘草 6 g 。3 剂, 高热渐 降 , 已不 恶寒 , 肢 体瘦 痛亦 轻 , 舌 脉未 改 变 ,
已见效 , 故 原方 再服 3 剂, 体 温正 常 , 诸 证渐 平 。 分析 : 湿 温 发热 是感 受 湿温 病 邪所 发 的外 感 热病 , 多发 生 仵 夏秋 之交 。 症候 体征 符合 湿温 发热 特点 。 初 治无 效是 由于辨证 不 够全 面 , 论 治亦 欠完 善 , 一 则误认 为 高热 口f , 汗出, 脉 浮濡 而 数 , 为温 热证 , 故 清 热解 毒 ; 一 则误 认 为倦 怠 乏 力 , 胸脘痞闷, 清凉 无 效, 恐为 劳倦 内伤证 , 故 甘 温 除热 , 忽 略 了虽 口f而 不欲 饮 , 虽 脉 浮数 而见 濡等 细微处 。 《 温病 条辨 》 上 焦篇第 四十三 条 日 : “ 头痛 恶 1 盗 汗 寒, 身重 疼痛 , 舌 白不 渴 , 脉 弦 细而 濡 , 面 色淡 黄 , 胸 闷不 饥 , 午 后 马某 , 男, 4 6岁 , 2 0 1 3 年 8月就 诊 , 感 冒发热 6天 , 经 西 医治 身热 , 状若 阴虚 , 病难 速 已 , 名 日湿温 。……三 仁汤 主之 。 ” 此例 只 疗 热退 。但 头晕 身 困 , 神疲 乏力 , 口干苦 , 夜 间汗 出不 止 , 大便 溏 , 要综 合归 纳 , 便 会发 现用 三仁汤 为正 治 。所 以 3 剂 而热减 , 继服 3 小 便黄 。 舌尖红 苔黄 腻 , 脉 细稍 数 。 他处 就 医以求 止汗 , 以敛 汗方 剂而 热退 。 药, 进 2剂 , 觉 胸 闷烦躁 , 头沉 身重 来诊 , 视所 服 之药 , 乃知 柏 地黄 3 哮 喘 张某 , 女, 4 2 岁 。2 0 1 3年 7月就 诊 。诉 每 遇暑 湿 季节 咳 喘发 汤加麻 黄根 、 五 味子 、 龙骨 、 牡蛎 、 浮小麦 等 滋阴敛 汗之 品 。 而 根据 病史 , 舌 脉和 症状 综 合分 析 , 该 患之 盗 汗并 非 阴虚 内热 而 因湿 热 作 , 咽痒 , 咳嗽 , 喘憋 , 喉 中痰 呜 , 咳吐 白色 泡沫 痰 , 夜 间加重 , 吸人 熏蒸所 致 。 以三 仁汤加 味 : 杏仁 1 0 g , 白蔻 仁 l O g , 薏 苡仁 2 0 g , 厚朴 万托 林症 状缓解 , 伴 脘痞 , 小便 黄 , 大 便黏 腻 。 舌 红苔 白腻 微黄 , 脉 1 2 g , 滑石 1 5 g , 半夏 1 0 g , 竹叶 6 g , 黄芩 l 0 g , 茯苓 1 5 g , 石菖蒲 1 0 g , 滑。 辨证 为痰 湿蕴肺 , 方 用三仁 汤加味 : 杏仁 1 5 g , 白蔻仁 1 0 g , 薏苡 郁金 1 0 g , 青蒿 1 0 g 。 3 剂觉 胸 闷烦躁 轻 , 盗 汗减 。 故 上方 去郁 金再 仁 3 0 g , 厚朴 1 2 g , 滑石 1 5 g , 半夏 l O g , 通草 6 g , 射干 1 0 g , 麻黄 6 g , 桔 服7 剂 后湿 热渐 消 , 盗 汗亦 随之 自止 。 梗l O g , 枳壳 1 0 g , 桑 白皮 1 2 g , 瓜蒌 2 0 g , 黄芩 1 0 g , 鱼腥 草 3 0 g 。 7 剂 分析: 汗症有 虚实 寒热 之分 , 即使 盗汗 , 亦非 唯 阴虚 一途 。虚 咳喘 症状 明显减 轻 。上方 加减 继续 服用半 月后 , 停 用西 药 。 者宜敛 之 , 实者 当审其 因去 其实 则汗 止 。 本病 患者 之盗汗 , 系 因湿 分析 : 哮喘 病 因以痰 为主 , 痰 因肺 脾 肾功 能失 常 , 津 液凝 聚而 热 内蕴 , 熏蒸 而致 汗泻 。 初治 症反 加重 , 未审 汗之 因 , 见 汗止 汗 , 误 成 。该例 哮 喘每 遇暑 湿 季 节发 作 , 咳嗽, 喘憋 胸 闷 , 脘痞 , 大便 黏 用 滋 阴收敛 , 反助 其湿 而 闭其热 。诚如 吴鞠 通所 云 “ 湿气 弥 漫 , 本 腻 。为外邪 干肺 , 肺 失宣 降 , 通 调失 职 , 津 液失 布 , 肺 病 及脾 , 聚湿 无 形质 , 以重浊 滋味之 药治 之 , 愈 治愈 坏 ” 。治宜 化 湿清 热 以清汗 生痰 生浊 , 郁而 化热 , 壅遏 肺气 , 肺气 不利 而致 。 治 以涤浊 化痰 、 宣 源, 故 以三 仁汤 加味 以渗湿 泄热 , 疗效 显著 。 肺醒 脾 。 三 仁汤 芳香 化浊 、 宣通 三焦气 机 , 气畅湿 行 , 暑解 热清 , 脾 2 发 热 运复 健 , 使 痰湿 之邪 上清 、 下泻 、 中化 , 则诸 症缓 解 。 胡某, 男, 3 2岁 , 2 0 1 3 年8 月来 诊 。高热 不 退半 月余 , 体 温持 总之 , 仁 汤所 治之病 均具 有湿 热或 痰湿 证 的共 同特 点 。 以 续在 3 8 . 5 ~ 3 9 . 5 ℃, 午后热 甚 , 恶寒汗 出, 头痛 身重 , 倦 怠乏 力 , 胸 脘 三焦 气 化受 阻 为病 机关 键 , 侧 重于 宣 畅气 机 而解 除 湿热 , 三焦 并 痞闷 , 口干 不欲饮 , 纳呆 , 舌淡 苔 滑腻 , 脉 浮濡 而数 。 先后 曾用 西药 调 , 佐 以淡 渗清 利之 品 , 引湿热 下行 , 则诸 证 自解 。临 床 上以此 方 加减 , 灵 活应 用 , 辨 证施 治 各种 内科杂 症 , 若 辨证 精 准 , 配伍 得 当 青 岛市市 南区人 民医 院( 2 6 6 0 0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仁汤加减临床应用体会(一)
【关键词】三仁汤临床应用
三仁汤来源于《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

《温病条辨》明确地记载了三仁汤的主治与证候:“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三仁汤组成为:“杏仁五钱,飞滑石二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苡仁六钱,半夏五钱。

”其配伍显示了宣上、畅中、渗下相结合三焦同治的特点,这也是临床各科治疗湿浊内阻、湿重于热的根本法则。

笔者运用三仁汤加减,灵活运用,辨证施治内科杂症,获益匪浅。

1临床验案
1.1盗汗患者,女,49岁,于2006年10月19日初诊,一个月前,患者因丈夫突然病故,出现夜寐出汗,不寐、烦躁、纳少。

曾到过省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给予己烯雌酚和安定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故前来我院要求中药治疗。

症见盗汗,汗后淅淅恶寒,一身困倦,同时伴有心烦、胸闷、口干苦、善太息、大便干结2~3日一行,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数而有力。

患者形体偏胖,平素喜食肥甘之物。

证属湿热内蒸以致盗汗。

治宜清热利湿,宣化气机。

方用三仁汤加减:杏仁15g,薏苡仁30g,蔻仁15g,滑石30g,通草10g,厚朴10g,法半夏10g,枳壳10g,竹茹10g,瓜蒌仁10g,黄芩10g,栀子10g,牡蛎50g(先煎)。

服用5剂,心烦胸闷均止,盗汗减轻,大
便通顺,舌淡红苔黄微腻,脉略数。

又继服3剂,盗汗止,心情愉快,随访1年,盗汗未复发。

按: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寐中汗出,醒后即止称之盗汗,多属于阴虚之证。

而本案盗汗由湿热所致。

病性属实,湿热熏蒸,入于阴分,阴液不得内守,被逼外出所致。

因此在治疗上清利湿热。

湿化而热无所附,热清而湿无所存。

故用三仁汤治之。

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薏苡仁甘淡渗利湿热;法半夏、厚朴,行气除湿;滑石、通草增强渗利除湿之功。

组成轻可去实的方剂,用于湿热盗汗,故奏良效。

1.2自汗患者,男,45岁,于2007年8月27日以“多汗、失眠、腹泻”收入医院干部病房。

因住院治疗多日,疗效不佳。

目前患者可见一身自汗出,尤以头面、胸背部为甚,动则益甚,一旦吃饭、喝水立即全身自汗出,故心中焦虑,一身酸软,纳少,小便黄而少,大便稀而不成形,少寐,舌红苔腻,脉濡。

辨证属湿热阻遏气机,郁而化热,熏蒸津液而致。

治宜调理三焦,宣畅气机而解除湿热。

方用三仁汤为主,佐以收涩止汗、解郁之品。

药用:杏仁15g,白蔻仁15g,薏苡仁30g,滑石30g,厚朴10g,法半夏10g,竹叶6g,白通草6g,龙骨50g,牡蛎50g,郁金15g,酸枣仁25g。

同时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服用3剂后腹泻止,自汗及失眠明显改善,舌淡红苔微腻,脉濡。

又继服4剂以上诸症皆消失,痊愈出院。

按:自汗分为营卫不和、肺气虚衰、心肾气虚、热郁于内等四类证型,并分别主以桂枝汤、玉屏风散、保元
汤或芪附加味汤以及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

但本案临床见证则与上述各类证型情形迥异,无以上各类型的见证,反而有湿热之象,因此从湿热辨治而治验。

自汗之症,乃是水液代谢功能障碍所致,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管,水道出焉”,因此本病病位在三焦,分属肺、脾、肾三脏,治疗当以调理三焦为关键,分治三脏,并引水液自下焦膀胱而出,则邪去汗自止。

而三仁汤主治诸证则以三焦气化受阻为病机之关键,侧重于宣畅气机而解除湿热、三焦并调,佐以淡渗清利之品,引湿热下行,则诸证自解。

正合此类自汗病例之病机,再根据具体病情佐收敛止汗之品,则汗自止而效立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