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概论 第七章 壮族医药学选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悠久的历史 古朴的理论 丰富的诊疗技法 和 药方
独特的民族形式 浓厚的地方特色
壮医药学的发展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壮医药学的形成 壮医药学的发展
萌芽于先秦时期:青铜浅刺针(2枚,武鸣西周末年古墓出土)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现代发展
先秦时期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三气同步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 根据壮语“人不得逆天地”或“人必须顺天地”之意而来。
壮医三气同步理论认为: 就人与天地的关系而言,人与天地需同步,人不得逆悖天与地,此即三气同步; 就人体内部而言,其上中下三部,需保持协调平衡,人体才健康无病。
壮医学认为: 1、禀天地之气而生,为万物之灵。 2、人的生长壮老死生命周期,受天地之气制约,人气与天地气息息相通。 3、天地之气为人体造就了生存和健康的一定“常度”,但天地之气又在不断变化。 4、人体是个小天地,形体功能应一致,大体上天气主降,地气主升,人气主和。升降适宜, 则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自安,并能适应大宇宙的变化。 5、人体结构与功能,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共同形成了人体的适应与防卫能力,从而达到天 地人三气同步的健康境界。
生理病理观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 脏腑气血骨肉 • 谷道水道气道 • 龙路火路
壮医认为:
内脏气血骨,构成人体主要物质基础。
▲ 位于颅内和胸腔腹腔内相对独立的实体都成为脏腑;
▲ 骨(壮语称“夺”)和肉(壮语称“诺”)构成人体 的框架和形态,并保护人体脏器在一般情况下不受伤害。 人体内的谷道水道气道以及龙路火路,都往返运行于骨 肉之中。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学习班、壮医史… 医药文献: 《中国壮医内科学》 《壮医针挑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观甲诊病》 《中国壮医》《壮族民间用药选编》《壮族通史》 学术交流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壮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节 壮医学理论 第三节 传统诊疗技法 第四节 壮药选介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第七章 壮族医药学选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壮医药学的发展 第二节 壮医学理论 第三节 传统诊疗技法 第四节 壮药选介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第一节 壮医药学的发展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壮医药学的形成 壮医药学的发展
初具理论雏形, 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并渗透汉族医学内容 壮药方剂学 —— 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配药、骨刮、
角疗、灸法、挑针、金针 岭南方 —— 解毒、治疗瘴气的药方
壮医药学的发展
建国后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医疗和科研方面:医院7所、研究所4所、制药企业4所 教育方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靖西壮医药学校、广西中医学院
Hale Waihona Puke 生理病理观• 脏腑气血骨肉 • 谷道水道气道 • 龙路火路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壮医认为: 龙路和火路是人体内虽未与大自然直接相通,但却是维 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内封闭通 路的命名。 ▲ 壮族认为龙是治水的,龙路在人体内是血液的通道 (故壮医又称之为血脉、龙脉),其主要功能是为内脏 骨肉输送营养。 ▲ 壮医认为活路在人体穿感之道,为“信息通道”,其 枢纽在“巧坞”。火路和龙路一样,有干线,有网络, 遍布全身,是正常人体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外界的各 种信息和刺激,迅速做出反应,以此来适应外界的变化, 实现“三气同步”的生理平衡。火路阻滞甚至阻断,则 人体降低或丧失对外界的信息的反应能理和适应能力而 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生理病理观
• 脏腑气血骨肉 • 谷道水道气道 • 龙路火路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壮医三气同步理论认为:
通过人体内的谷道、水道和气道及其相关的枢纽脏腑 的制化协调作用来实现三气同步。 ▲ 五谷进入人体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称之为“谷 道” ,主要指食道和胃肠。其化生的枢纽脏腑为肝、 胆、胰。 ▲ 水为生命之源,人体有水道进水出水。
病因病机论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壮医学理论
1
三气同步 —— 天人自然观
2
三道两路 —— 生理病理观
3
毒虚致病论 —— 病因病机论
4
疾病的分类及治疗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三气同步 —— 天人自然观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
• 阴阳为本,三气同步
壮医认为,万物皆可分阴阳,万变皆由阴阳起,此即阴阳为本。 壮医认为,天地万物可分为阴阳两类,同一事物也可分为阴阳两面。 壮医以阴阳为本理论来对事物和疾病的属性进行归类,概括事物变化 的根源。 壮医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天地万物之间、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 关系。壮医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 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
水道与谷道同源而分流,在吸收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后, 谷道排出粪便,水道主要排出汗、尿。水道的调节枢 纽为肾与膀胱。 ▲ 气道是人体与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的通道,进出于 口鼻,其交换枢纽脏腑为肺。
三道畅通,调节有度,人体之气能够与天地之气保持 协调平衡,即健康状态。三道诸塞或调节,则三气不 能同步而疾病丛生。
▲ 壮医认为血液(壮语称“勒”)是营养全身骨肉脏腑、 四肢百骸的极为重要的物质,得天地之气而化生,赖天 地之气以运行。
血液的颜色、质量和数量有一定常度,血液变化可 以反映出人体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
刺血、放血、补血是壮医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疗法。 查验血液颜色变化及粘稠度变化,是一些老壮医对疾病 预后的重要依据。
• 壮族先民是最早创用针刺疗法的 民族之一 • • 广西“微针”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范围内唯一见诸报道的、年代最
久
• 先秦时期壮医除了针刺疗疾,舞蹈导引、按矫治病外,对药物有 一定的认识,如:紫苏解毒去鱼腥味、佩戴草药可防病
壮医药学的发展
唐宋时期,壮医药学初步形成
中中国国少少数数民民族族传传 统统医医学学概概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