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边塞诗
长安三万里中诗人高适在边塞写的诗
长安三万里中诗人高适在边塞写的诗摘要:边塞诗人高适及其作品概述一、高适简介二、高适边塞诗的创作背景三、高适边塞诗的特点四、代表性作品赏析五、总结正文:边塞诗人高适,字子寿,唐代著名文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边塞风光和反映戍边将士的生活为主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高适生活在唐朝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一个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适创作了许多边塞诗。
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展示了边塞风光的壮美,更深刻地反映了戍边将士的英勇顽强和艰辛生活。
高适的边塞诗具有以下特点:1.气势磅礴:高适的边塞诗大气磅礴,展现了边塞风光的壮美。
如《登塞上古城》:“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2.抒发豪情:高适的边塞诗表达了戍边将士豪情壮志,如《塞上曲》:“落日平原草萋萋,古来共话的英雄。
”3.描绘实况:高适的边塞诗真实反映了戍边将士的生活,如《饮马长城窟行》:“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4.寓意深刻:高适的边塞诗富含哲理,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首高适的代表性作品:1.《燕歌行》:这首诗描绘了戍边将士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讽刺了将领的奢侈享乐。
诗中通过对比战士的生死与美人的歌舞,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关爱和敬意。
2.《塞上曲》: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表达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诗中“落日平原草萋萋,古来共话的英雄”一句,抒发了千古英雄的豪迈气概。
3.《登塞上古城》: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遥望边塞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边塞风光的热爱。
诗中“长安北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壮观景色。
总之,高适的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中国古代四大边塞诗人是谁?代表作及诗句有哪些?
四大边塞诗人及代表作四大边塞诗人分别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一、高适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
代表作:1.《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除夜作》: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4.《塞上闻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5.《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二、王昌龄王昌龄有“诗家天子”、“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
代表作: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5.《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三、岑参在盛唐时代,岑参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二人成就最高,因此也称“高岑诗派”。
代表作: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4.《山房春事二首》: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5.《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四、王之涣王之涣的诗具有激越昂扬的个性风格,其《凉州词其一》和《登鹳雀楼》曾分别被人誉为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
代表作:1.《凉州词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凉州词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九日送别》: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5.《宴词》: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高适《燕歌行》原文赏析
•••••••••••••••••高适《燕歌行》原文赏析高适《燕歌行》原文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适《燕歌行》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首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描写边塞地区景物,反映边防将士的生活、战斗、思想情怀的诗篇。
边塞诗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诗经》中《釆薇》、《东山》等篇章可以说就是边塞诗的最早萌芽。
汉魏南北朝时,也有一些作家写了一些边塞诗,而唐代时写边塞诗最为流行,尤其是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边塞诗,而以专写边塞诗著名的则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人。
后世因此把他们称作边塞诗派。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高适生于702年,比李白、王维小一岁。
他早先家境贫困。
元代辛文旁《唐才子传》说,高适年青时,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不喜欢当时人都热衷的科举考试,而经常混迹于一些赌徒中间。
但他的名气却传播的很远。
20岁时,高适到长安求官没有成功,于是他就在今河南省开封、洛阳、商邱一带漫游了很长一段时间。
唐玄宗开元19年(731)高适到了北方边疆,参加征服契丹的战争,他想在边塞寻找一个报国立功的机会。
虽然这次他没成功,但在这段时期内,他却熟悉了边塞和边塞生活,并写下了不少边塞诗,表露了他对当时边境战争的看法和希望,以及为国立功的抱负。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
文学史上把他们称为“高岑”。
高适的边塞诗,气骨遒劲,笔力浑厚,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征战生活和他报效国家的热情。
对唐朝军队内部的黑暗现象,揭露的也很深刻。
《燕歌行》是高适所有边塞诗中最为杰出的一篇。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
“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
关于高适的边塞诗句
关于高适的边塞诗句1.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2.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向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4.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别》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首。
贤人官未达,志士名不究。
昔时燕市酒,今日断君侯。
遥思万里外,咫尺不得酬。
闻君在何所,东府从诸侯。
吾道将穷矣,泾渭终难俦。
论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
边塞诗双雄高适和岑参一.高适的边塞之行高适第一次边塞之行是到平卢,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锦州市。
此次平卢之行高适写了一首边塞诗《塞上》: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当时东北的奚和契丹正对大唐领土虎视眈眈,针对如何处理边塞问题朝臣有不同看法。
此诗中高适写道“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很明他反对和亲,认为应该有一个像李牧那样的大将军,来扫除单于。
结合历史和高适自己的诗作来看,高适此次平卢之行很可能是去求官的,但最终一无所获,他只得失望而归。
开元二十六年,高适有朋友从边塞而归,告诉高适边塞的情况,他有感而发,写了他最著名的边塞诗《燕歌行》。
此诗佳句颇多,尤其“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透出深深的讽刺之情。
写完《燕歌行》又过了几年,到天宝十一年冬,高适开始了他最为人称道的边塞之行。
此次他到了哥舒翰的陇右节度使府,担任掌书记一职。
这段时间属于高适真正的边塞生涯,此时他虽然写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但整体水平比他的《燕歌行》等诗有所下降。
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高适的上级哥舒翰被俘。
但这恰恰给了高适发挥才能的机会,他急奔长安,向皇帝献计献策,最终他成为唐肃宗的心腹大将,官至封疆大吏。
二.岑参的边塞之行相对于高适,岑参的边塞之行走得更远,没有第二个边塞诗人走得比他更远,因此岑参更像是一名纯粹的边塞诗人。
岑参出身名门,从他曾祖到他父辈曾出过3个宰相。
但是他幼年丧父,家境逐渐衰落。
岑参前半生一直在为仕途奔波,但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在岑参35岁那年,他终于下定决心,跨马西出长安,踏上他第一次边塞之旅。
此次岑参是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府任右威卫录事参军这一文职。
安西节度使府在现在的新疆库车县,道路非常之遥远,岑参一路西行,越走越荒凉,不由得思念起家乡和亲人。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内容与成就。
高适和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作以描写边塞风情和壮丽景色为主题,具有深厚的时代色彩和浓厚的历史气息。
他们的诗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高适的生平和诗歌风格高适(约公元704年—约公元765年),字长贵,唐代著名诗人,先祖是匈奴人,后裔和儿郎迁至唐朝而居。
他曾任过安西都护府功曹员外郎,后来又历任秦州刺史、河中郡太守等职,晚年在家乡故居隐居,以写诗和著书为乐。
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写边塞风光的能力尤其突出。
他的代表作《长恨歌》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恨情仇,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高适的边塞诗高适的边塞诗以描写边疆风光和边疆生活为主题,表现了边塞人民的坚韧和勇敢。
他的《过华清宫绝句》写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两句简洁而意蕴丰富,通过描写流水落花,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这种感慨抒发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都是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三、岑参的生平和诗歌风格岑参(约公元715年—约公元770年),字文子,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宣武军副都护。
他的诗歌风格婉约清丽,善于描述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
他擅长边塞诗,尤以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著称。
此诗描绘了壮美的雪景和边塞风情,情感真挚而深沉。
四、岑参的边塞诗岑参的边塞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辽阔的边塞景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边疆生活的理解。
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平沙日未没,黯黯见北辰”一句描绘了边塞荒凉和北方的边远景象,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叹。
五、高适、岑参边塞诗的成就高适和岑参以其杰出的诗歌成就,成为了我国古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将唐代边塞风貌和壮丽景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他们的边塞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地域特色,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成就在唐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一)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一)高适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描写中国北方的边塞景色、边塞生活以及边塞军事,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主题。
其特点包括:1.深情写景:高适边塞诗以细腻而丰富的笔触,描绘了边塞地区壮丽而独特的自然景色。
诗人运用富有感觉的描写手法,将高原草原的浩渺壮丽、沙漠的广袤辽阔、雪山的险峻和边塞中的城堡、关隘等元素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天地相隔:高适边塞诗中的景物常常给人一种天地相隔的感觉。
作者通过描绘边塞地区的辽阔、荒凉、气势和边塞守军对抗外敌等场景,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激烈对抗。
这种对抗与边塞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军事紧张氛围相呼应,形成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3.崇尚英勇:高适边塞诗中常常倾诉诗人对边塞守军的崇敬之情。
诗人从守险中的英勇、背离乡土的辛酸以及面对艰苦环境的顽强等方面,赞美边塞守军的忠诚、勇敢和坚持不懈。
这种崇尚英勇的精神在高适边塞诗中得到了深刻表达和践行。
4.朴实深沉:高适边塞诗追求朴实的艺术表现形式,用深沉、含蓄的语言描绘边塞地区的辛酸、苦难和忧伤。
诗人通过朴素的文字,展现了边塞地区特有的沉重氛围和生活的艰辛。
这种不张扬的艺术风格使得高适边塞诗更具感染力和思考性。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高适边塞诗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文艺形式,呈现了边塞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人文历史以及军事风貌。
它深受读者喜爱,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流派之一。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1. 深情写景•细腻而丰富的笔触•浩渺壮丽的高原草原•广袤辽阔的沙漠•险峻的雪山•城堡、关隘等壮丽元素2. 天地相隔•边塞地区的辽阔、荒凉、气势•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激烈对抗•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军事紧张氛围相呼应3. 崇尚英勇•对边塞守军的崇敬之情•守险中的英勇与背离乡土的辛酸•面对艰苦环境的顽强4. 朴实深沉•追求朴实的艺术表现形式•深沉、含蓄的语言描绘辛酸、苦难和忧伤•沉重氛围和生活的艰辛的展现以上即是高适边塞诗的主要特点,这种深情写景、天地相隔、崇尚英勇和朴实深沉的表现形式,使得高适边塞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独特而珍贵的一部分。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1. 主题广泛: 高适边塞诗以描写边塞战争、边疆风情为主题,内容涉及军旅生活、政治动荡、边塞景色等。
2.
情绪奔放: 边塞生活充满艰辛与不确定,高适边塞诗常常表现出作者
豪情壮志、奋发向前的情绪。
3. 描述细腻: 高适边塞诗善于运用形
象描写,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边塞的世界,感受其中的风土
人情。
4. 语言雄浑: 高适边塞诗语言简练而雄浑,使用大量象征、
夸张和对偶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充满力量感。
5. 象征意义深远: 高
适边塞诗往往融入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对光明与黑暗、荣誉与牺牲
等二元对立的描摹,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理解与感慨。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主题广泛
–描写边塞战争
–叙述边疆风情
–反映军旅生活
–表达政治动荡
–抒发边塞景色
•情绪奔放
–展示豪情壮志
–表现奋发向前的精神
–引起读者共鸣
•描述细腻
–运用形象描写
–细致刻画边塞生活
–带动读者身临其境
•语言雄浑
–简练有力的表达
–使用象征、夸张和对偶等修辞手法
–增强作品的力量感
•象征意义深远
–融入丰富的象征意义
–对光明与黑暗、荣誉与牺牲进行描摹
–表达对边塞生活的理解与感慨。
高适《燕歌行》赏析
答:对偶。
摐chuānɡ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pèi逶迤碣jié石 间。
摐chuānɡ,撞击;金,铜锣;伐,敲打;鼓,战鼓; 摐金伐鼓,敲锣击鼓,古代军中以此为进退信号。下榆 关:下,去、到。榆关,山海关,在河北秦皇岛。旌旆 :军中各种旗帜。逶迤: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绵长。碣
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
• 穷秋:深秋,秋尽,这个穷也是修饰秋天的萧条 荒凉。塞草:塞外的草。腓:变黄,意即枯萎。
• 译文: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衰草,一片枯黄;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身当:就是身受。恩遇:皇帝的恩宠赞赏。恒 :常常。关山:指边境的险要关口。
第二段 战斗:战斗艰苦,无法解围。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山川萧条:边境的景色非常萧条荒凉。极:穷、尽,指 到了最远的边界。胡: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是 一种不尊敬的说法。凭陵:威逼侵扰,陵,山丘,胡骑 如山一样压下来;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还夹杂
狂风暴雨。
译文: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 势凶猛象山一样还夹杂着狂风暴雨。
友索求借贷维持生计。
高适的性格,不拘小节,想建功名,不屑于田产耕作
,也就是“不治生事”。历史上像他那样不治生事的 又胸怀大志的人也不少,最典型的就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和他的二哥“刘仲”比,从小不干正事,吊儿郎 当,父亲总批评他没出息。这种人在和平年代是被人 看不起的,也是成不了气候的。但他们敢作敢为,敢 赌敢博,一旦生逢乱世,就能脱颖而出,干成大事。 高适也是这样,他不愿参加普通的进士考试。而是想 凭才气考特科,即皇帝亲自主持搜罗人才的制科。这 却要等待机会,因为它不是年年都有。谁知一等就是 三十年。到了五十岁,高适依旧是没有功名。虽有诗
高适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高适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高适的边塞诗主要描绘了边疆的战斗生活和边塞士兵的心境,其内容大体可归纳为:慨叹士卒命运,同情戍边将士。
高适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集中概括,精心提炼,表现出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
高适的边塞诗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
1. 雄浑豪放:高适的诗歌常常表现出雄浑豪放的风格,他用壮阔的意象和磅礴的气势来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壮美。
2. 直抒胸臆:高适的诗歌常常直抒胸臆,表达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3. 简洁明快:高适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不事雕琢,直抒胸臆。
4. 豪放中见苍劲:高适的诗歌在豪放中表现出苍劲的一面,他的诗歌中透露出对边塞士兵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
5. 用典与比喻:高适的诗歌善于用典和比喻,这些手法使得他的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加富有内涵。
总的来说,高适的边塞诗以其雄浑豪放、直抒胸臆、简洁明快、豪放中见苍劲等艺术特色,展现出边塞生活的壮美和艰辛,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古诗词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一、《塞上》高适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开元二十四年(736),幽州长史张守珪命安禄山讨奚和契丹,结果大败。
这年冬天,高适从封丘送兵到幽州,这首诗就是在幽州时所作。
在诗中,诗人陈述了自己对安定边境的看法,认为对奚和契丹的叛乱,不能消极防御,也不能老是用和亲的办法求得暂时安宁,应该象李祎那样坚决反击,以绝后患,方为上策。
诗的情调是激昂中有忧郁,表现了诗人要为国效力而又不能施展抱负的郁闷情绪。
二、《营州歌》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这首描写东北地区兄弟民族民情风俗的诗,语言流畅,色彩鲜明。
营州,在今辽宁省辽西地区,唐设营州都护府。
三、《听张立本女吟》高适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这首诗赞美一个女子的歌唱,写出来的大都是诗人的视觉形象,但读者读后就好象听到歌声一样。
扩展阅读:高适的诗歌风格“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
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
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
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
《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
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
高适以古之大将军自诩,可见胸中豪气端的千钧。
他纵酒驰猎,狂狷之处不亚李白,其所赋名篇《别董大》足以见其风采。
高适最有名的十首边塞诗
高适最有名的十首边塞诗1、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唐代]高适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2、送裴别将之安西[唐代]高适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
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
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3、别董大[唐代]高适十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塞下曲·君不见芳树枝[唐代]高适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
5、别冯判官[唐代]高适碣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
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
才子方为客,将军正渴贤。
遥知幕府下,书记日翩翩。
6、题李别驾壁[唐代]高适去乡不远逢知己,握手相欢得如此。
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酒筵暮散明月上,枥马长鸣春风起。
一生称意能几人,今日从君问终始。
7、蓟中作[唐代]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8、部落曲[唐代]高适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
老将垂金甲,阏支着锦裘。
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9、同群公十月朝宴李太守宅[唐代]高适良牧征高赏,褰帷问考盘。
岁时当正月,甲子入初寒。
已听甘棠颂,欣陪旨酒欢。
仍怜门下客,不作布衣看。
10、金城北楼[唐代]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高适边塞诗
高适边塞诗多以幽蓟、河西,即今河北北部及内蒙古一带的战争生活为题材。
高适边塞诗皆抒发了他们立功边塞,慷慨报国的豪情壮志,如高适的“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塞上》)、“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塞下曲》)。
由于高适五十岁方入仕,长期失意落魄,故其边塞诗中有不少作品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苦闷,如“逢时愧名节,遇坎悲渝替。
适赵非解纷,游燕独无说。
浩歌方振荡,逸翮思凌励。
倏若异鹏抟,吾当学蝉蜕”(《赠别王十七管记》)、“直道常兼济,微才独弃捐。
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
作赋同元叔,能诗匪仲宣。
云霄不可望,空欲仰神仙(《信安王幕府诗》)、“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武威同诸公过扬七山人》)。
他的边塞诗皆反映了军旅生活,征战场面,皆歌颂了前线将士安边保国、艰苦奋战的精神,如高适的“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蓟门,其五》)、“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弩绝归奔。
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由于高适出身贫寒,并且早年至中年皆穷愁潦倒,饱经忧患,故其边塞诗也常能体恤士卒疾苦,揭露将帅骄逸,如“边兵如刍狗,战骨成埃尘。
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答候少府》)、“戍卒厌糟糠,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涕沾臆”(《藓门·其二》)、“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
高适“四十尚躬耕”、“五十无产业”,甚至“求丐、取给”,故其边塞诗中常看到对军中苦乐不均的披露。
高适的边塞诗表现了征人思乡、居妇念远之情,如高适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姜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荡子从军事征战,峨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塞下曲》)、“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 高适和岑参都是有名的边塞诗人, 二人的作品各有春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欢迎参考阅读! 岑参的边塞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 》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 》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包括:
1.《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
来岂顾勋。
2.《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
吹一夜满关山。
3.《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
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味此道,往往成衰翁。
4.《蓟中作》: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
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5.《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
岁能骑马。
6.《九曲词三首》:莫道事生迟,盈虚有定期。
不须占岁问,终是弃材诗。
7.《九曲词三首》:自古皆如此,谁能长少年。
莫嫌鬓发白,才是赚人钱。
8.《九曲词三首》:万骑争歌杨柳春,千门对舞落花尘。
金钿照耀石榴裙。
9.《塞上》: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
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10.《自蓟北归》: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
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适和岑参都是有名的边塞诗人,二人的作品各有春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集锦,欢迎参考阅读!岑参的边塞诗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高适的边塞诗七言绝句
高适的边塞诗七言绝句
1. 《边疆赋》
“烽火不断传万里,战士守疆何惧危。
”就像那长城上的勇士,无畏风吹雨打,守护着我们的家园,高适笔下的边疆战士不也是这样勇敢吗?
2. 《塞外行》
“骏马飞驰踏边疆,风沙难掩壮志长。
”这多像我们追逐梦想的样子呀,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勇往直前,高适的诗不就是这样激励着我们吗?
3. 《边关月》
“冷月高悬照戍楼,寒光照亮战士愁。
”哎呀,那月光仿佛能懂战士们的心思,就如同生活中的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忧愁啊,高适可真是写出了这种感觉。
4. 《塞外情》
“胡琴声声诉离情,战士心中思念萦。
”就好像那离家的游子,心中的思念无尽头,高适诗中的情感是多么真挚啊。
5. 《烽火夜》
“烽火连连照夜空,守疆热血染猩红。
”这不就像是那燃烧的斗志,无论如何都不会熄灭,高适的边塞诗真的让人热血沸腾啊!
6. 《边城忆》
“边城旧景入眼帘,往昔岁月涌心间。
”这和我们回忆过去美好时光不是一样吗?高适的诗就是能勾起这样的思绪。
7. 《塞北雪》
“大雪纷飞覆边疆,银装素裹裹寒装。
”这场景多像冬天我们裹着厚棉袄的样子呀,高适的描写真是生动极了。
8. 《边疆魂》
“边疆英魂永不灭,浩气长存天地间。
”这不就是那些英雄的写照吗?高适真的把这种精神刻画得太深刻了。
9. 《塞外行吟》“孤骑独行边。
高适的边塞诗10首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以写边塞之事而闻名。
以下是高适10首边塞诗:1.《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3.《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4.《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塞上闻笛》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5.《蓟中作》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6.《自蓟北归》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7.《入昌松东界山行》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8.《河西送李十七》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9.《别韦五》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
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
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10.《别刘大校书》从前京华去,知君才望新。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
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适诗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 一是反映个人早期沦落、怀才不遇的诗,以《别 韦参军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白璧 皆言赐尽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 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 心长苦。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与我最相亲。且 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弹棋击筑白日 晚,纵酒高歌杨柳春。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 泪沾衣巾。
• 二是反映民生疾苦之作。有的写自然灾害 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的写对人民的同情, 如《封丘县》:“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 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 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 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 悲。……”
• 三是边塞诗。高适的边塞诗很有自己的个性。他 不是以描绘边塞激烈的战斗与边塞的自然风光见 长,也不是以戍卒的口吻直接抒情。他的特色在 于深刻地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病,以政论的笔调表 示自己对战争的意见,同时流露自己对士兵的同 情。如《燕歌行》,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两点值得 注意。第一是“词浅意深,铺排中即有讽刺” (王夫之《唐诗选评》)。如“战士”二句的对 比,“身当”二句的批评。第二,诗人从四面八 方写来,又能集中在一点,就是对李将军的追忆。 这追忆中包含着对士卒的同情,对将军的讽刺, 以及人们对胜利与和平的期望。
高适,边塞诗
• 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军民 生活为题材的诗歌。边塞诗的创作源远流 长,其繁荣时期在唐代。据统计,唐以前涉 及边塞内容的诗歌约180首左右,而《全唐 诗》中边塞题材的诗歌则约有2000首。盛 唐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包括王 之涣、王昌龄、崔颢、李颀等诗人。
盛唐边塞诗创作繁荣原因
高适诗歌 艺术特点,
• 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曰:“适诗多胸臆语,兼 有气骨。” 所谓多胸臆语,概括地说就是其诗多 直抒胸中所感所思。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意 思:一是其诗是真情流露,意胜于辞。二是其诗 披露胸襟,抒写怀抱,皆率直无隐,不假雕饰, 且往往采用写实手法,不多作夸张;三是不常采 用寓情于景的方法,多以包含感情的语言,夹叙 夹议。四是诗句多经提炼加工,具有概括性。所 谓“兼有气骨”,是指高适的诗歌语言质朴有力, 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
• 《旧唐书》本传:“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居梁、 宋,以求丐取给。”二十岁时曾西游长安,本欲直取卿相, 但却失望而归。开元二十年,曾到过蓟北,写了一些反映 戍卒生活的边塞诗。天宝三载(744年),与李白、杜甫 相会于梁、宋,赋诗流连,传为诗坛佳话。天宝八载,任 封丘尉 ,“主盗贼案,察奸宄”,高适不堪其职,不久 即辞去(《封丘作》:“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 悲。”)。天宝十二载,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掌书记, 十四载还朝,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之乱”爆发, 又佐哥舒翰守潼关,哥舒翰兵败失守,高适见玄宗于行在, 详陈潼关失守的内幕,为玄宗所欣赏,擢谏议大夫。后又 做过淮南节度使、彭、蜀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最后任 散骑常侍,因称高常侍。《旧唐书》本传云:“有唐以来 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一、由于唐王朝国力强盛,唐代诗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大为 增强,边塞不再让人感到荒凉可怕。 二、军功成为一般文士追求的目标。高适《塞下曲》曰: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 宫。”,岑参《银山碛西馆》曰:“丈夫三十未富贵,安 能终日守笔砚”,《送李副使碛西官军》又曰:“功名只 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三、与唐代文人入边塞幕府的风气有关。唐代文人在科举及 第后,由于不能立即出仕任官,为解决生计,只好转入军 幕以求升迁。文人入幕为他们创作边塞诗提供了条件,边 塞诗成为当时诗歌创作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