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公路隧道工程洞内控制测量

公路隧道工程洞内控制测量

• 2、洞内水准测量
• 洞内水准测量方法原则等均与常规小区域地面控制常规三、四等水准测量相同,此 处不再过多描述,详细参阅相关测量学技术基础课程。 洞内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原则等均与常规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相同,此处也不再过多描 述,详细参阅相关测量学技术基础课程。注意观测垂直角、斜距、考虑地球曲率,对向 观测等相关事项。 另外当待测点在视线区域半径≤300m范围内时,同时结合运用“全站仪横轴法”进行 高程测量观测方法,并做好记录,与上述三角高程进行互相检核核对。(注:全站仪横 轴法需要事先将全站仪与准确的水准仪进行校核比对,统计数据求得仪器系统之间的高 程固定差,当观测值扣除固定差后,则可以达到全站仪高程测量,近乎 3~5毫米级误差 而接近于水准仪几何水准高程精度目的)。“全站仪横轴法”测高程,采用的也即水准 仪几何水准原理,可以在满足使用条件的前提下,直接进行高程传递,当采用对向观测 时,精度经实践验证,可以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满足常规高程测量要求,其具体操作方 法,要以具体不同品牌仪器精度而定,需在具体实践中多加检核验证,详情参阅有关测 量学书籍,此处也不再过多赘述。
• 4、常见洞内导线布设形式 • 为了提高地下导线点位精度和构成检核,避免产生任何错误,洞内导线应尽
可能避免布设成单导线,(尤其是隧道洞内导线在贯通之前,实质上属于支导线, 不可选择单支导线形式进行洞内控制,因单支导线无检核条件无平差),因而出现 多种洞内导线的布设形式。也即目前通俗称谓“单洞双导线进洞形式”。
• 三、公路隧道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 •
一、概论
• • 公路隧道地下控制测量,也即洞内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个 部分。 由于现代先进的GNSS卫星定位接收机设备在隧道洞内无法获取信号,GNSS(GPS) 静态控制测量在隧道洞内无法得以实施;又由于受到隧道所在线路的平曲线形状影响,隧道 洞内的平面控制测量,当前也只能采用测量传统光电设备进行观测,只能布设成导线的形式。 隧道洞内导线和洞外导线测量的原理是相同的,不再复述,因导线是在隧道洞内布设,与地 面导线比较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在此仅结合洞内导线的特点进行分述。洞内导线是随着隧道 向前开挖掘进而逐步布设的,要遵循“分级布设,高级控制低级”的测量工作原则。 隧道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两种,一般也要分级布设,高级 控制低级。高程控制点位布设时可单独布设,也可以与平面控制测量导线点重合布设。 根据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如《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公路隧道施工 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等,公路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在高速公路隧道上至少也要达到一级导线等级或者当 “1Km ≤隧道贯通长度≤ 3Km”的 长隧道要洞内达到四等导线观测精度平差计算成果;高程控制测量无论是水准测量高程还是 三角高程,其高程精度成果也至少要达到四等水准精度、甚至必要时为三等水准精度。 具体规范中的内容请随后学习阅读相关施工规范书籍中条目要求,在隧道施工测量过程 中注意工作的严谨性、以设计图纸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日常测量工作。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隧道导线点布设1、洞外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GPS测量,每个洞口应沿洞口连线的方向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大地四边形,点间尽量相互通视,点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为宜(规范中无明确规定),各点间的距离相差不宜过大,一般相邻点间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并且有不少于2个点与隧道洞口通视,作为与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且该联系边长度不宜小于300m。

洞外控制点连线以与隧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垂直为宜,以减小点位误差对贯通面横向误差影响。

点位的埋设应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布点时还应注意进洞联系边的俯仰角不应过大,规范要求: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导线网、三角形网的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15°。

2、洞外水准点一般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以上的水准点。

水准点应尽可能与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的高差应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

水准点应埋设在洞口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且便于与隧道洞内联测为宜。

3、洞内导线一般大于1、5km的隧道应布设双导线,形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闭合环一般由4~6条边构成。

导线点间距一般在200m 左右,不宜过长或过短。

相邻导线边长不宜相差太大,相邻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一般导线点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0、2m。

4、洞内水准点一般200m~500m设置一对,应选择在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隧道洞内、外导线布设示意图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口投点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洞内导线,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二、隧道导线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1、隧道导线测量主要内容:洞外平面、高程测量,洞口投点测量,进洞联系测量,洞内导线、高程测量。

2、洞外平面、高程测量2、1洞外平面GPS测量:洞外平面测量目前一般均采用GPS测量,按要求布设好各洞口控制点,按照规范要求的测量等级、精度与方法组织测量即可,测量计算方法项目用的较小,不详细叙述。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隧道导线点布设1、洞外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GPS测量,每个洞口应沿洞口连线的方向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大地四边形,点间尽量相互通视,点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为宜(规范中无明确规定),各点间的距离相差不宜过大,一般相邻点间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并且有不少于2个点与隧道洞口通视,作为与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且该联系边长度不宜小于300m。

洞外控制点连线以与隧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垂直为宜,以减小点位误差对贯通面横向误差影响。

点位的埋设应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布点时还应注意进洞联系边的俯仰角不应过大,规范要求: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导线网、三角形网的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15°。

2、洞外水准点一般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以上的水准点。

水准点应尽可能与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的高差应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

水准点应埋设在洞口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且便于与隧道洞内联测为宜。

3、洞内导线一般大于1.5km的隧道应布设双导线,形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闭合环一般由4~6条边构成。

导线点间距一般在200m 左右,不宜过长或过短。

相邻导线边长不宜相差太大,相邻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一般导线点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0.2m。

4、洞内水准点一般200m~500m设置一对,应选择在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隧道洞内、外导线布设示意图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口投点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洞内导线,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二、隧道导线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1、隧道导线测量主要内容:洞外平面、高程测量,洞口投点测量,进洞联系测量,洞内导线、高程测量。

2、洞外平面、高程测量2.1洞外平面GPS测量:洞外平面测量目前一般均采用GPS测量,按要求布设好各洞口控制点,按照规范要求的测量等级、精度和方法组织测量即可,测量计算方法项目用的较小,不详细叙述。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方法及精度分析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方法及精度分析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方法及精度分析摘要:洞内控制测量的目的在于保证隧道相向开挖的精度,而开挖的精度是隧道能否正确贯通的条件。

本文分析了隧道贯通测量的误差估计,并给出了测定与调整方法及其建议。

关键词:隧道;控制测量;精度对洞外、洞内导线测量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可保证实际测定的横向贯通误差达到预计隧道横向贯通限差的要求。

由此可见,对测量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不仅能起到预于提高隧道贯通精度也是必要的和必需的。

一、隧道横向贯通的精度分析1、由于导线测角误差而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为: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导线测角及测边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量,可得导线测角中误差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为:三、洞外控制测量洞外控制测量首先应根据控制网进行洞口的引测投点,以利施工时据以进行洞内控制测量。

投点时应结合地形地物,力求图形刚强简单,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观测条件,测站稳定程度,便于引测进洞,避免施工干扰。

每个洞口应设两个测点,并应纳入控制网中,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有中线法、导线法、主副导线法、导线网法、三角锁法等。

当隧道两端有已建立的高级控制点,其精度高于隧道控制测量所需的精度时,可在两相向开挖的洞口间建立附合导线,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式,以尽量减少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

若仅从横向贯通精度来考虑,三角锁是最理想的方案。

可布设为测角网、测边网和边交网。

四、洞内控制测量洞内观测的特殊性主要是施工干扰大,环境条件差,明亮度较差,边长较短,必须采用两次照准,当施工通风不好,烟尘严重时,不宜进行测角工作。

洞内导线应尽量选择长边。

根据总的贯通精度要求及洞外导线对贯通精度的影响值,确定洞内控制测量所需的精度和方法。

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控制网中,导线点应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

洞口投点是洞外与洞内联系的主要点位,应反复测设,并经常加以校核且加以保护。

洞内导线应设成闭合导线或主副导线环。

对有平行导坑的隧道,正洞内设闭合导线,平行导坑内设单导线,当导坑延伸至2~3倍洞内导线边长时,利用横通道与正洞导线组成一个闭合环,做一次导线引伸测量。

隧道施工测设—洞外控制测量

隧道施工测设—洞外控制测量

二、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 隧道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水淮测量,对于四、五等高程控制测量也可采用光电 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表1 洞外高程测量的等级划分
测量 部位
测量 等级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 然中误差MΔ( mm)
两开挖洞口间高 程路线长度(km

水准仪等级 / 测距仪等级
水准尺类型 ≤±5.0 ≤±7.5
2. 精密导线法
用导线方式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时,导线点应沿两端洞口的连线布设。 导线点的位置应根据隧道的长度和辅助坑道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并结合地 形条件和仪器测程选择。 导线最短边长不应小于300m,相邻边长的比不应小于1:3,并尽量采用 长边,以减小测角误差对导线横向误差的影响。 导线的水平角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当水平角只有两个方向时,可按奇数 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的左角和右角,这样可以检查出测角仪器的带动误差 ,数据处理时可以较大程度地消除此项误差的影响。
2. 精密导线法
导线的内业计算一般采用严密平差法,对于四、五等导线也可采用近似平 差计算 。
隧道洞外导线应组成闭合环,一个控制网中导线环的个数应不少于 4 个; 每个环的边数约为 4~6 条,应尽可能将两端洞口控制点纳入到导线网中。
3.三角网法
三角测量建立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时,一般是布设成单三角锁的形式。 对于直线隧道,一排三角点应尽量沿线路中线布设。条件许可时,可将线路中 线做为三角锁的一条基本边,布设为直伸三角锁。以减小边长误差对横向贯通的影 响。 对于曲线隧道,应尽量沿着两洞口的连线方向布设,以减弱边长误差对横向贯 通的影响。
一、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对于直线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两端洞口较为精确的 点的平面位置和引测进洞的方向;

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19-05-07T14:56:09.4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作者:吴旭东[导读] 完全依靠测量数据,使隧道和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施工要素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从而顺利竣工。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61摘要:隧道施工测量对于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隧道施工测量目的是确保在挖掘时按照规定的精度穿透隧道。

本文以蒙西华中铁路MHTJ-7标麻科义隧道为例,讨论并分析了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测量要点以及测量注意事项。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引言施工测量对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不仅能保证隧道测量成果和桩位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对施工过程进行测量监测和复核,及时纠正施工误差,满足隧道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的要求,及时反馈信息。

在麻科义隧道施工过程中,完全依靠测量数据,使隧道和净空、限界、标高、中线及预留沉降等施工要素的准确性得到了保证,从而顺利竣工。

1、工程概况麻科义隧道位于延安市姚店镇。

隧道进口里程为DK358+192.4、出口里程为DK366+920.95、隧道全长8728.55m;隧道坡面为单面坡;设置3座双车道无轨运辅助坑道。

2、隧道施工测量的内容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包括隧道地表(洞外)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洞口投点测量和隧道内外控制点联测,尤其是洞口控制网(点)或洞内、外过渡控制点精度的周期检查与质量确认至关重要。

(1)隧道洞口内外施工控制测量,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和调整,以及隧道辅助坑道的测量。

(2)应定期校核隧道的控制网,如有丢失或损坏应补设并联测。

(3)应定期复核洞外的平整点和中心点,并根据施工进度设定洞内控制点。

设定的桩点必须稳定,可靠,通视良好。

3、隧道测量的要点3.1网形设计在测量隧道洞内控制导线网的过程中,第一步应网形设计,在引入洞内控制网的过程中,需对JM 32135、CP111146加密网、CPII网在隧道进口和出口的体现等进行应用。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样本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样本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办法及注意事项一、隧道导线点布设1、洞外平面控制网普通采用GPS测量,每个洞口应沿洞口连线方向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大地四边形,点间尽量互相通视,点间距离不不大于300m为宜(规范中无明确规定),各点间距离相差不适当过大,普通相邻点间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并且有不少于2个点与隧道洞口通视,作为与洞内传递方向洞外联系边,且该联系边长度不适当不大于300m。

洞外控制点连线以与隧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垂直为宜,以减小点位误差对贯通面横向误差影响。

点位埋设应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布点时还应注意进洞联系边俯仰角不应过大,规范规定: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适当不不大于5°,导线网、三角形网最大俯仰角不适当不不大于15°。

2、洞外水准点普通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以上水准点。

水准点应尽量与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高差应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

水准点应埋设在洞口附近不受施工影响地方,且便于与隧道洞内联测为宜。

3、洞内导线普通不不大于1.5km隧道应布设双导线,形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闭合环普通由4~6条边构成。

导线点间距普通在200m左右,不适当过长或过短。

相邻导线边长不适当相差太大,相邻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普通导线点离障碍物距离不适当不大于0.2m。

4、洞内水准点普通200m~500m设立一对,应选取在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隧道洞内、外导线布设示意图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口投点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洞内导线,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二、隧道导线测量办法和注意事项1、隧道导线测量重要内容:洞外平面、高程测量,洞口投点测量,进洞联系测量,洞内导线、高程测量。

2、洞外平面、高程测量2.1洞外平面GPS测量:洞外平面测量当前普通均采用GPS测量,按规定布设好各洞口控制点,按照规范规定测量级别、精度和办法组织测量即可,测量计算办法项目用较小,不详细论述。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精品文档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隧道导线点布设1、洞外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GPS测量,每个洞口应沿洞口连线的方向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大地四边形,点间尽量相互通视,点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为宜(规范中无明确规定),各点间的距离相差不宜过大,一般相邻点间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并且有不少于2个点与隧道洞口通视,作为与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且该联系边长度不宜小于300m。

洞外控制点连线以与隧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垂直为宜,以减小点位误差对贯通面横向误差影响。

点位的埋设应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布点时还应注意进洞联系边的俯仰角不应过大,规范要求: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导线网、三角形网的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15°。

2、洞外水准点一般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以上的水准点。

水准点应尽可能与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的高差应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

水准点应埋设在洞口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且便于与隧道洞内联测为宜。

3、洞内导线一般大于1.5km的隧道应布设双导线,形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闭合环一般由4~6条边构成。

导线点间距一般在200m 左右,不宜过长或过短。

相邻导线边长不宜相差太大,相邻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一般导线点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0.2m。

4、洞内水准点一般200m~500m设置一对,应选择在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精品文档.隧道洞内、外导线布设示意图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口投点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洞内导线,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二、隧道导线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1、隧道导线测量主要内容:洞外平面、高程测量,洞口投点测量,进洞联系测量,洞内导线、高程测量。

2、洞外平面、高程测量2.1洞外平面GPS测量:洞外平面测量目前一般均采用GPS测量,按要求布设好各洞口控制点,按照规范要求的测量等级、精度和方法组织测量即可,测量计算方法项目用的较小,不详细叙述。

隧道测量中附和交叉双导线的应用

隧道测量中附和交叉双导线的应用

隧道测量中附和交叉双导线的应用摘要:隧道是现代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缩短运输距离。

隧道控制测量是保证隧道2个或者2个以上开挖面相向开挖完成之后,在贯通面处能够按照设计规定或规范要求规定的精度范围之内正确的衔接,并保证贯通后结构物及隧道净空尺寸满足限界要求,不侵入限界。

本文只要依据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合江车辆段试车线隧道在施工测量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测量方案,浅谈了在进行隧道控制测量时,对测量控制网的选择以及提高隧道控制测量的精度,为进一步实施隧道洞内控制网布设提供相关参考及实践经验。

1.隧道洞内外附和交叉双导线的布设方式及观测方法1.1 隧道洞外控制点布设合江车辆段试车线隧道主洞为单洞,暗挖隧道长度2060米,出口设斜井,长度83米。

隧道进口为龙泉山南侧,地势宽广。

隧道出口为山谷地带,地势狭长且树林植被茂盛。

根据实际情况,洞外平面控制点拟采用GPS静态加密测量。

GPS静态测量和数据解算时应符合、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测点应选取在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良好的地方,高度角在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障碍物。

控制点与无线发射装置的间距应大于200m,与高压输电线的间距应大于50m。

控制点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引)强烈的地方。

测量作业时观测时间不小于60min;卫星高度角≥15°;同步观测接收机≥3台;有效的观测卫星数≥4颗;数据采样间隔≤10s。

应严格按规定时间开机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观测开始后,应及时记录或输入有关数据并随时注意卫星信号和信息存储情况。

观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拷贝,数据处理。

若数据不符合结算要求是应及时重新观测。

洞外平面控制点布设为4个点,2条已知边。

边角网点选在通视良好、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

视线避开障碍物,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点要考虑图形结构及进洞方位角距离等。

1.2隧道内导线控制点布设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洞内控制导线从洞外GPS平面控制测量确定的洞外联系边引入,洞内控制导线网采用交叉双导线网,以提高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度。

隧道控制测量和监控量测

隧道控制测量和监控量测
全站仪测量边长与GPS点坐标反算边长距离对比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隧道施工独立控制网旳边长投影变形值 要不大于2.5cm/km。从上表能够看出该隧道控制网达不到精度要求,为 了减小投影需建立独立网。
该隧道独立网采用既变化投影面又变化投影带旳措施。该独立网是 在北京54椭球下,以勘测网中隧道进口GPS9201点作为约束点起算,以 GPS9201-GPS9209方向作为约束方向,中央子午线 ,投影面高程H=332.10m。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以某一长大隧道为例,该隧道东西走向,长约8km,中间设一斜井。该 区布设了勘测网(北京54参照椭球,0米投影面,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 1 8 ° 1 5 ′ ) , 在测区共加密12个点GPS9201-GPS9212.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二、隧道监控量测
5、监测资料整顿及数据分析
回归分析是量测数据数学处理旳主要措施,经过对量测数据回归分 析预测最终位移值和各阶段旳位移速率。详细措施如下: 1 将量测统计及时输入计算机系统,根据统计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 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旳位移u-时间t 旳关系曲线。 2 若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反常,表白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 加强监控量测频率,必要时将暂停开挖并进行加强支护处理。 3 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从 而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 4 各测试项目旳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后,进行二次衬 砌旳施作。
从上表能够看出,地面全站仪旳测量数据与独立网 GPS 坐标反算旳 数据吻合程度很好,能够验证独立网测量成果旳精度和可靠性,用该独 立网能够到达该隧道贯穿误差精度旳要求,所以该平面独立网能够作为 该隧道施工测量控制旳基准。

提高隧道洞内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

提高隧道洞内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

提高隧道洞内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发布时间:2021-09-02T16:21:27.503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11期作者:郭琪[导读] 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内容涵盖了测量工作中的准备工作、点位布置、对中整平、以及平差分析等环节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郭琪北京市首发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1100摘要:本文根据现场实际操作总结而来,主要阐述了几种产测量误差的原因,并针对性的论述规避以上误差的方法以及原理,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内容涵盖了测量工作中的准备工作、点位布置、对中整平、以及平差分析等环节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长大隧道、测量、洞内导线1 引言1.1 隧道施工测量现况我国隧道施工测量技术现已趋于成熟,现代化高精度测量仪器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然而在长大隧道施工中,想使洞内掌子面贯通误差远小于规范要求却并不容易做到,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许多容易被忽略掉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恰恰是成败的关键,鉴于洞内导线测量的重要性,结合延崇高速第九标段(北京段)工程松山隧道洞内导线测量的情况,对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测量中遇到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几点提高隧道洞内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

2工程概况延崇高速主体为松山隧道,松山隧道总长9.2公里,为双线隧道,其中北京段隧道长度4.6公里,河北段隧道长4.6公里,对向掘进施工。

设斜井三处,示意图如下:由于总体长度长,穿越山岭且地形复杂,导致控制测量难道系加大,任务繁重,且北京段和河北段是由不同的设计院进行设计和交桩,两家中标单位分别施工,这又给施工单位的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为了使贯通误差在规范要求之内,我标段多方吸取经验,并在实际测量操作中采取了许多减小误差方法,并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松山隧道北京段2#斜井与河北段1#斜井最大贯通长度LG =900+900+3563=5363m,按照规范中规定当3000m≤LG<6000m时对应测量等级为三等。

隧道洞内测量

隧道洞内测量

隧道洞内测量1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洞内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使隧道各开挖面之间正确贯通,洞内各结构物建筑界限满足规范要求,主要测量内容有洞内控制测量、贯通测量、施工测量。

70年代以前,洞内控制测量多采用钢尺量距导线,中线测量多采用偏角法、正倒镜穿线法,断面测量一般采用皮尺花杆进行测量。

70年代以后,随红外测距仪、全站仪广泛应用于测量领域,洞内控制测量采用光电测距导线,中线放样多采用极坐标法,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测量。

1.2工艺原理在隧道洞内布设导线点,自洞外控制网向洞内导线点引测坐标、高程,保证洞内外导线点成果为统一的坐标系统,利用洞内导线点成果指导隧道的开挖、衬砌,确保相邻贯通面正确贯通,隧道几何尺寸满足界限要求。

2工艺工法特点应用全站仪导线测量测设洞内控制点坐标,水准测量或者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测量洞内水准点高程,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施工放样和断面测量,利用常规测量仪器即可完成洞内测量任务,测量原理简单,测量工艺经济合理。

3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公路、地铁、水利、水电、矿山等隧道工程洞内测量。

4 主要引用标准《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 1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5 洞内测量施测方法洞内控制测量采用闭合环导线施测,导线环边数为4~6条,导线环随开挖向前推进,对中短隧道洞内导线布设为平面、高程三维网,对于特长隧道,洞内高程采用高精度几何水准测量施测,中线放样和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贯通误差的调整采用导线平差法或中线调整法进行调整。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洞内测量工艺流程洞内测量主要包含洞内控制测量、贯通测量、施工测量三大部分,测量流程如下图。

图1 洞内测量工艺流程图6.2操作要点6.1.1收集资料应收集与洞内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有关的规范、标准、作业指导书等,作为测量工作的技术依据。

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技术分析摘要:长大隧道作为高速铁路常见的结构形式,通常会采取从两侧施工贯通方式进行施工处理,防止出现施工风险问题。

其中,测量控制作为隧道施工贯通的重要导向,通过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可以及时获取隧道相关施工数据,严加控制以及应对处理,保障高速铁路长大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针对于此,本文主要以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常用的控制测量技术,对导线控制对导线控制测量重点以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技术分析1 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技术方法分析1.1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测量方法作为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技术常用的方法,主要对三角测量进行充分应用,获取精确科学的数据。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以GPS为首要测量边,同时还需要对隧道洞口三角网点进行布设测量,必须详细检查已知的GPS点,确认结果测定无误后才可以进一步开展洞内延伸测量工作。

其中,为确保洞内测量数据的精确性,测量人员需要对所获取到的测量数据进行详细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人员要严格控制测量时间,最好可以采用两测回以及六测回方式进行测量处理,如果是短距离测量,应优先选择两测回方式。

除此之外,整个测量过程需要加强对气压以及温度等影响因素的高度重视,必须全力排查影响因素,保障数据精确度[1]。

1.2陀螺定向测量陀螺定向测量需要借助陀螺经纬仪测量方式实现精准测量过程,通过实施一系列测量处理,可以加强对陀螺方位角的全面控制。

经过换算操作后,可以获取相对精确的隧道施工数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陀螺定向测量容易受到子午线收敛角的干扰影响,导致方位角存在偏差问题。

针对于此,对于长大隧道洞内导线测量工作而言,利用完陀螺定向测量技术之后,测量人员应该对所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尽量消除子午线收敛角所带来的偏差影响[2]。

由于受陀螺经纬仪精度影响,实际作业时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隧道现场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隧道现场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隧道现场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隧道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面测量、隧道断面测量、隧道轴线测量、隧道纵断面测量、隧道建筑物测量、隧道围岩位移监测等。

1.地面测量:隧道施工前需要进行地面测量,以确定隧道进口和出口的位置、高程以及与周围地物的相对位置等信息。

这对保证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2.隧道断面测量:隧道断面的测量主要包括断面控制点的布设和断面的栅格测量等。

通过断面测量可以确定隧道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3.隧道轴线测量:隧道轴线的测量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隧道轴线的控制和校核等。

隧道轴线的测量需要保证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以确保隧道的准确定位和安全施工。

4.隧道纵断面测量:隧道纵断面的测量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用于确定隧道在纵向上的高程和坡度变化等。

通过纵断面测量可以确保隧道的纵向坡度和高程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调整和纠正。

5.隧道建筑物测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隧道建筑物的测量,主要包括隧道衬砌、洞口等建筑物的尺寸和位置的测量等。

这对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6.隧道围岩位移监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隧道围岩进行位移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围岩变形和位移等异常情况。

这对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和围岩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隧道施工测量工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性:隧道施工测量需要保证高精度和准确性,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在进行测量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测量精度等级确定相应的测量方法和仪器,避免误差和偏差。

2.安全性:在进行隧道施工测量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施工现场作业。

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并合理安排测量人员和仪器的位置,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时效性:隧道施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测量工作要及时、动态地跟随施工进度进行。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 ..隧道洞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一、隧道导线点布设1、洞外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GPS测量,每个洞口应沿洞口连线的方向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四边形,点间尽量相互通视,点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为宜(规中无明确规定),各点间的距离相差不宜过大,一般相邻点间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并且有不少于2个点与隧道洞口通视,作为与洞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且该联系边长度不宜小于300m。

洞外控制点连线以与隧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垂直为宜,以减小点位误差对贯通面横向误差影响。

点位的埋设应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布点时还应注意进洞联系边的俯仰角不应过大,规要求:GPS 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导线网、三角形网的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15°。

2、洞外水准点一般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以上的水准点。

水准点应尽可能与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的高差应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

水准点应埋设在洞口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且便于与隧道洞联测为宜。

3、洞导线一般大于1.5km的隧道应布设双导线,形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闭合环一般由4~6条边构成。

导线点间距一般在200m左右,不宜过长或过短。

相邻导线边长不宜相差太大,相邻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一般导线点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0.2m。

4、洞水准点一般200m~500m设置一对,应选择在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 ... . . . 隧道洞、外导线布设示意图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外控制点洞口投点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进洞方向线,距离不小于300m洞内导线,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二、隧道导线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1、隧道导线测量主要容:洞外平面、高程测量,洞口投点测量,进洞联系测量,洞导线、高程测量。

2、洞外平面、高程测量2.1洞外平面GPS测量:洞外平面测量目前一般均采用GPS测量,按要求布设好各洞口控制点,按照规要求的测量等级、精度和方法组织测量即可,测量计算方法项目用的较小,不详细叙述。

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

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

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隧道导线测量是隧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隧道的建设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保证隧道导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测量后的数据处理等方面,介绍隧道导线测量的实施方案。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在进行隧道导线测量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包括测量的精度要求、测量的范围和测量的方法等。

2.准备测量设备和工具,根据测量的要求,准备好各种测量设备和工具,包括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刻尺等。

3.了解测量环境,在进行隧道导线测量前,需要了解测量的具体环境,包括隧道的结构特点、地质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

二、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保证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操作,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操作,包括测量的顺序、方法和步骤等,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隧道导线测量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测量人员的安全。

三、测量后的数据处理。

1.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完成隧道导线测量后,需要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筛选、校核和处理等,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2.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的方法、过程、结果和分析等内容,为隧道工程的后续施工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3.数据的归档和保存,对于测量得到的数据和资料,需要进行归档和保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综上所述,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隧道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和严格执行测量方案,才能保证隧道导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隧道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隧道洞内外导线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隧道导线点布设
1、洞外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GPS测量,每个洞口应沿洞口连线的方向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大地四边形,点间尽量相互通视,点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为宜(规范中无明确规定),各点间的距离相差不宜过大,一般相邻点间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并且有不少于2个点与隧道洞口通视,作为与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且该联系边长度不宜小于300m。

洞外控制点连线以与隧道中心线方向平行或垂直为宜,以减小点位误差对贯通面横向误差影响。

点位的埋设应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布点时还应注意进洞联系边的俯仰角不应过大,规范要求: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5°,导线网、三角形网的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1 5°。

2、洞外水准点一般每个洞口应埋设不少于2个以上的水准点。

水准点应尽可能与洞口等高,两水准点间的高差应以水准测量1~2站即可联测为宜。

水准点应埋设在洞口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且便于与隧道洞内联测为宜。

3、洞内导线一般大于的隧道应布设双导线,形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闭合环一般由4~6条边构成。

导线点间距一般在200m左右,不宜过长或过短。

相邻导线边长不宜相差太大,相邻边长之比不能超过1:3。

一般导线点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m。

4、洞内水准点一般200m~500m设置一对,应选择在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二、隧道导线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1、隧道导线测量主要内容:洞外平面、高程测量,洞口投点测量,进洞联系测量,洞内导线、高程测量。

2、洞外平面、高程测量
洞外平面GPS测量:洞外平面测量目前一般均采用GPS测量,按要求布设好各洞口控制点,按照规范要求的测量等级、精度和方法组织测量即可,测量计算方法项目用的较小,不详细叙述。

洞外水准高程测量
测量等级要求按规范要求的下表进行
隐藏的内容水准观测中,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在本站发现,应立即重测;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隙点开始重测。

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