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神经调节实验-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原卷版)
新高考生物人教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机体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与胞外Na+内流有关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一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D.神经系统可支配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故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不受激素的影响解析:机体受刺激后,Na+内流导致膜电位逆转,从而形成局部电流,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C错误;甲状腺激素不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对已分化成熟的神经系统活动也有作用,D错误。
答案:B2、静息电位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的。
将神经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但无Na+)中,则该神经( )A.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B.表现为外负内正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C.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可产生兴奋D.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刺激后不产生兴奋解析神经细胞处于静息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此部位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由于该神经浸泡在无Na+的溶液中,Na+不能内流,所以不能产生兴奋。
答案 D3、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电流表的两接头处先后发生电位变化,所以甲、乙都偏转2次;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测到电位的变化。
(全国通用)高考生物总复习《神经调节》专题突破学案(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神经调节》专题突破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神经调节》专题突破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神经调节》专题突破学案的全部内容。
《神经调节》【考点定位】考纲内容考纲解读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命题预测】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预测2018年高考仍将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以上知识点.【要点讲解】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神经元的结构及分类(1)结构:一个神经元包括胞体、树突和轴突,如下图所示。
(2)分类:①感觉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可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②运动神经元:是传出神经,可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③中间神经元:位于神经中枢内,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兴奋,并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2.反射弧的组成、功能及破坏后的影响:反射弧的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由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有感觉但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活动有感觉但无效应(1)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适宜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
2021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强化练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2022·高考安徽卷)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解析:选A。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理解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及膜电位的形成,能结合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对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静息电位时,Na+浓度膜外高于膜内,受刺激时,Na+顺浓度梯度由膜外运输到膜内,不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运输,故B、D两项错误;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过程中,Na+由膜内运输到膜外,属于逆浓度梯度运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故C项错误、A项正确。
2.(2021·厦门质检)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a为树突末梢,构成突触小体B.1中物质通过帮忙集中释放至2中C.2中的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在反射弧中信号传递方向是b→a解析:选C。
a为轴突末梢;1为突触小泡,其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2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在反射弧中信号的传递方向是a→b,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3.(2022·高考海南卷)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产生的机理、兴奋传导的机制等方面的学问。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与多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构成多个突触,A正确。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生物一轮专项:神经调节(word版不含解析)
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生物一轮专项:神经调节(word版不含解析)一、考纲知识内容表二、知识要点与拓展提高:1、神经调剂和体液调剂的区别2、几个重要概念胞体、树突、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神经肌肉接点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3、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4、神经冲动的传递5、神经活动的差不多形式—反射6、大脑皮层的功能7、体温调剂三、精选习题:1、(2021 4月浙江)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差不多单位是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纤维D.反射中枢2、(2021年10月浙江选考加试)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不收缩B.电刺激坐骨神经,同时腓肠肌收缩C.电刺激腓肠肌,腓肠肌收缩D.电刺激腓肠肌,肌膜上测不到动作电位3、(2021浙江理综).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4、(2021年10月浙江选考加试)测量与记录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中如图①→⑤所示,其中②、④的指针偏转达到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对神经施加刺激,刺激点位于图①甲电极的左侧B. 图②中甲电极处的膜发生去极化,乙电极处膜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C. 图④中甲电极处的膜发生去极化,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D. 处于图⑤状态时,膜发生的K+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5、(2021年浙江卷)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是A. 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 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6、(2021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2021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模拟练习卷: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及答案
2021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模拟练习卷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20届安徽合肥零模,1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B.反射活动发生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合成相应激素调节水盐平衡D.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2.(2020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37)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则下列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性腺细胞、②性激素受体细胞、A性激素B.①传出神经、②传入神经、A神经递质C.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D.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3.(2020届河南顶级名校联考,26)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A.饭后4小时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升高B.池塘受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鱼类死亡,污染加剧C.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使尿液排尽4.(2020届山西大附中月考,8)在下列①~③中,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①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②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③A:皮肤血流量,B:体温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D.都可以5.(2020届河南实验中学月考,11)根据图示坐标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若图表示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AB段可能与大量饮水或食物过淡等有关B.若图表示人体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则BC段可能与骨骼肌战栗等有关C.若该图表示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可能为感受器接受了高温刺激,此时血液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未增多D.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应减少6.(2020届山西大附中月考,23)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测试题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人教版)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测试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人教版)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测试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人教版)金太阳新课程标准资源网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测试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人教版)一、多项选择题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答案:d2.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
问题是()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a、这张图显示了突触囊泡膜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d、如果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分布在空气-水界面上,③ 与水面接触答案:a3.(2021河南开封一模)右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后,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c点和D点检测到神经脉冲,表明神经脉冲在同一神经元上沿两个方向传导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媒介c、如果de距离等于CD,则在刺激D点时,首先在c点测量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必须通过突触这一事实有关d.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受刺激a的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b处于抑制状态回答:D4.甲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图a中,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② 和化学信号③第1页共11页b.在乙图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b,其膜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c、如果从刺激点到① D等于,激励传递到① 刺激后的d也是一样的。
在图a中,强烈刺激②, 而且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
回答:C5.某种止痛药不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最可能是()a、突触前膜突触空间回答:C6.如图为人体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刺激a点不会引起C点的电位变化。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3 神经调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学生版)
专题13 神经调节1.(2021·湖南高考真题)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B.外向电流由Na+通道所介导C.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2.(2021·1月浙江选考)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
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
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A.+、-、+、+B.+、+、+、+C.-、+、-、+D.+、-、+、-3.(2021·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4.(2021·河北高考真题)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B.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D.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5.(2021·广东高考真题)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
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
衡水中学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锁定特训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锁定特训复习点: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兴奋的传导或传递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
蝎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或传递障碍。
下列哪项是神经毒素作用的结果( )A.促进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B.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C.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D.迅速分解神经递质2.给某一神经纤维适宜刺激,用记录仪记录电位差,结果如图,图中1、2、3、4、5是五个不同阶段,其中1是静息状态,2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4是恢复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状态下神经元的细胞膜外为正电位B.2主要是由膜外Na+在短期内大量流入膜内造成的,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Y点上移D.若组织液中的K+浓度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中X点下移3.利用蛙坐骨神经进行相关实验,相关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点均无离子跨膜运输B.图2指针偏转是由a端K+外流速率增大引起的C.图3指针偏转是由于b端Na+内流使a、b两点间存在电位差D.图4中a端K+内流与b端Na+内流速率相等,使指针不偏转4.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
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5.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
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 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6.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8.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随堂高考分组集训(含解析)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8.2.7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随堂高考分组集训(含解析)题组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 [xx·安徽高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解析: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此大脑皮层参与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过程,A项错误;喂食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而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B项错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中,无关刺激多次和非条件刺激结合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C项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上都不相同,D项错误。
答案:C2. [xx·广东高考]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所示。
图中传出神经元是________。
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b1和b2的突触小泡释放的________是不同的物质。
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
”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________中枢以及言语区的________参与调节。
解析:据图可知,c1、c2是传出神经元;b1兴奋使c1兴奋,b2兴奋使c2抑制,说明b1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b2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感觉到疼痛说明神经冲动传到了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能说出疼痛必须有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参与。
答案:c1、c2 神经递质感觉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题组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3. [xx·海南高考]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A. 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的传导有关B. 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 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解析:神经兴奋时,Na+内流,故A正确;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故人体血浆中K+浓度低于红细胞内K+浓度,B错误;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C正确;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D正确。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专题复习试题汇编 神经调节
2021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试题汇编神经调节一、单选题1.(2020·海南)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B.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C. 神经递质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D. 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2.(2020·北京)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
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 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B. 食欲肽通过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C. 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D. 药物M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3.(2020·浙江选考)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B. 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C. 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D. 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4.(2020·新高考I)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
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
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B. 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C. 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 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5.(2020·江苏)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B. 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 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D. 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6.(2020·浙江选考)人的一侧大脑皮层外侧面示意图如下,图中甲、乙、丙和丁表示部位。
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神经调节
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神经调节阆中中学高2021级一轮复习周测试――神经调节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1、当人看见酸梅时唾液排泄可以大量减少。
对此现象的分析恰当的就是()a.该散射为非条件反射b.该散射活动的效应器就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轻易提振神经中枢引发唾液排泄d.这一过程中存有“化学―电―化学”信号的转变2、神经细胞a释放出来多巴胺可以引致神经细胞b产生激动,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载运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往细胞a。
某药物能遏制多巴胺载运体的功能,阻碍a、b细胞间激动传达(例如图)。
以下有关描述不恰当就是()a.①中多巴胺以胞吐的方式释放b.多巴胺与②融合后,引致神经元后膜产生动作电位c.该药物可以影响源自细胞b的信息向细胞a的传达d.该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量增多,作用时间变长2+3、ca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若瞬间增大突2+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减慢神经冲动的传达b.并使神经元后神经元持续性激动c.快速神经冲动的传达d.并使神经元后神经元持续性遏制4、当快速牵拉骨胳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坐落于骨胳肌中b.d处为坐落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以检测至神经递质5、右图甲则表示神经纤维受提振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原产情况,图乙则表示某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型过程中的离子运输途径,静息电位与①途径离子运输有关。
有关观点恰当的就是()+a.静息时,由于①途径的促进作用,na浓度细胞外低于细胞内b.图甲中b区域电位形成是细胞受到刺激后,通过图乙④途径的离子运输所致c.图甲中b区域电位恢复主要是通过图乙②③途径的离子运输完成1/4d.图乙④途径的发生只能由电信号引起6、右图左方为神经纤维受惊后所测出的膜电位变化图,则右方四种测量方式图中,能够测到图左方右图膜电位变化的就是()7、如图为某患者的神经突触结构与有关神经传导机制的模式图,对该图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就是轴突,乙是神经递质②乙与受体融合引发丙地下通道对外开放③患者的受体成为抗体x攻击的抗原④丙是多种离子出入的通道.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以下各项前后叙述一致的就是()a.反射――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b.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d.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形式――神经冲动9、右图就是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甲、乙为两个电表。
2021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模拟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模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1.(xx·湛江一模)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颤抖。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B.该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导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C【解析】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单向传导。
2.(xx·广州一模)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难度中等。
由图可知,Ca2+进入突触小体可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A项叙述正确,突触小泡通过与细胞膜的融合实现了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项叙述正确。
过程②是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过程,C项叙述错误。
过程③是将神经递质重新运输进入突触小体的过程,可以避免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避免引起后膜持续兴奋,D 项叙述正确。
3.(xx届广东四校联考)(双选)垂体主要由前叶和后叶两部分组成,其中垂体后叶没有激素合成能力,它所释放的激素由下丘脑产生。
下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结构,a~f表示激素分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中属于垂体后叶的是①B.血糖浓度高时,f的分泌会减少C.③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可作为效应器的组成部分D.若给动物饲喂含有大量c的食物,下丘脑合成并分泌a的量将减少【答案】CD4.(xx·广州市高三联考)下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于S处给予刺激,则在A处可测到电位差的变化B.若于S处给予刺激,则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若兴奋由A传递到E,则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D.若兴奋由A传递到E,则A到B的传导速度大于D到E的传导速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图形及判断能力,难度中等。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5神经调节
2021-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5神经调节1.(xx·全国课标卷Ⅰ,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xx·全国课标卷Ⅱ,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
3.(xx·北京卷,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4.(xx·浙江卷,4)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5.(xx·江苏卷,18)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6.(xx·上海卷,23)有关“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去掉脑,将观察不到搔扒反射B.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C.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的目的是让搔扒反射现象更加明显D.由于蛙腹部和脚趾尖都有感受器,刺激两处都会出现搔扒反射7.(xx·海南卷,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难点突破练(七)神经调节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难点突破练(七)神经调节1.(xx·安徽安庆质检)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有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解析:选C。
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解题的关键。
与A端相连接的是感受器;在组织液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由于没有做刺激E点,在D处检测是否有电位变化的实验,故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方向传递的;由于刺激E点,在D点处本来就没有电位变化(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与C处是否加药物无关。
2.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解析:选D。
刺激a、b两点中央偏左侧,a点先兴奋,膜外变为负电位,而b点还处于静息电位,即b点膜外为正电位,因此电流表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至a点左则,未到b点时,a、b点膜外均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当兴奋传至b点时,a 点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点处于兴奋状态,膜外为负电位,因此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至b点右侧,a、b两点都为静息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在a、b两点中央刺激,a、b两点同时处于兴奋状态即膜外同时为负电位,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当a、b两点兴奋后,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即膜外同时变为正电位,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中间位置。
高考生物复习神经系统的调节专题训练(带答案)
2021-2021高考生物复习神经系统的调节专题训练〔带答案〕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下面是2021-2021高考生物复习神经系统的调节专题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构造和功能完好的神经外表,如右图,给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场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电极与细胞膜外侧相连,那么开场时两极间的电位差为零;施加一有效刺激后,电位曲线会先后形成两个相反的波峰,所以答案选D。
答案:D2.以下关于反射弧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一样的反响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答案:A3.世界顶级杂志?自然神经科学?登载文章指出,当人们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
请据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D.激活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答案:C4.以下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展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B5.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兴奋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神经递质经主动转运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解析:静息状态时有钾离子排出神经元;兴奋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调节实验
1.如图中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明刺激a时兴奋仅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c
B.乙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时,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D.实验表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2.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1是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效应器F由神经纤维的细小分枝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
B.针刺手指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所以针刺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试卷第1页,总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