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自性偈颂
六组慧能的偈子分享
六组慧能的偈子慧能(638-713),亦作“惠能”,唐代高僧,禅宗南宗创始人,佛教史上称为禅宗六祖。
据《宋高僧传》等记载,俗姓卢。
原籍范阳(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
三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
因听人念《金刚经》,得知是黄梅弘忍处传授,于是在龙朔元年时,赴黄梅参见弘忍,作"行者",在碓房舂米。
后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寺僧各作一偈。
上座神秀主张渐悟,作偈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主张顿悟,让人代书偈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此句按敦煌本《坛经》作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
”得到弘忍赞许,密授法衣…因惧人争夺法衣,回到岭南,混迹市间十六年。
仪凤元年(676年,一说垂拱年间[685-688]),在南海法性寺遇印宗法师,得以落发,智光律师临坛为授满分戒。
第二年回到韶州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感言佛法在哪里?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我们一言一行、起心动念之中。
佛法不是用来高谈阔论的,而是要落实在生活实际当中。
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佛法,才能真正觉悟。
烦恼即菩提,生活即佛法,生活与佛法,是一不是二。
如果想离开世间去寻找觉悟,那就像在兔子头上寻找椅角一样,永远都会一无所获的。
二、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感言:如果我们还没有见到,没有觉悟,那我们的修行,就好像黑夜里行路一样,根本看不到道路,看不清前行的方向,我们的修行就是比较盲目的。
真正修行的人,最关心的是见性觉悟、了生脱死的人生大事,修得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不会去关心世间的那些是是非非。
三、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感言: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还总是看到别人的是是m日巳看到别人的毛病和过错,那就说明,我们的内心是不清静、不平等的,心中有是非,才会看到别人的是非,不管别人是对是错,首先我们自己已经错了,已经产生分别执着了。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6):缘起性空大觉门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6):缘起性空大觉门原文:四、观因缘观察诸因缘,无我无常空。
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
相续迁流化,灭灭又生生。
如水翻泡沫,似波光盈盈。
腐化与离散,体会并反省。
专注诸实相,悟缘起性空。
离一切妄执,坚定于法性。
由观诸腐散,畏惧随之生。
三界皆会坏,恐惧生自心。
由此发警觉,观诸物危境。
四方多猛兽,红尘如密林。
醒悟随之起,世界如火焚。
遍布诸灰烬,空洞不诱人。
由失迷恋意,遂生厌离心。
冲破诸缠缚,还我自由身。
挣扎复挣扎,摆脱苦恼心。
由是出离意,渐断欲望根。
软化诸执著,消融于虚空。
时时提正念,观照并反省。
斩除欲之源,滋养正觉心。
欲望渐衰退,放弃执染心。
由观诸梦幻,以悟毕竟空。
省悟常观照,心遂超红尘。
舍弃诸迷乱,从此成主人。
——偈颂原文选自《真心》雪漠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此一节为“观因缘”,其核心要点为[悟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是佛教最根本的世界观,也是佛教一切法理的根本基础,甚至可以说,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根本的区别。
如果将“缘起性空”这一条搁置起来,我们将无法找到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本质区别。
因为那些名相上的区别仅仅是概念的区别,对于世界和生命的本源,__称为[上帝],伊斯兰教称为[真主],印度教称为[梵],佛教称为[真如],道教称为[道],儒教大体上存而不论,更注重于人本身,或曰[天人合一],或曰[仁],或曰[致中和]。
在道德追求方面,皆崇尚真、善、美。
所以如果不谈“缘起性空”,则无法把握佛教最究竟的真理。
在佛教大乘菩萨的修行中,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般若这六个方面,除了般若即缘起性空的超越性智慧之外,其他五个方面与其它宗教在这些方面的修行没有本质区别。
当然,对于佛教修行而言,这六个方面的修行是相互融入的。
也就是说,佛教修行者在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的修行中,都需要融入般若智慧的修行。
但如果去掉了“缘起性空”这一般若智慧的因素,这些修行,就不再是佛教所独有的修行,而是所有修行者都可以修持的“共法”。
成佛开悟的偈诗回头
成佛开悟的偈诗回头
回望佛法,复归真心
今若可成佛,潜藏心底灵吉祥
随缘要求时,能以清明的眼光与苦行心灵高起,历尽千载沧桑而进入净土。
佛法自古以来历经无穷,尘缘交织,集灵意于尘世,高洁慈爱,怡然焚
香体其宗旨。
是以,当我们时时回望佛法,容纳其妙理,真心修行,人天自
然平等。
佛开悟,无上智慧与真如光明不断照耀,静谧之台,化解无尽尘嚣之中。
若能心甘情愿于而修持,即可内心自在,实践道德仁慈,以宁静洞觉其中不
断地感悟精妙,渐渐个体便可以超越欲望的界限,真正成佛,深藏心中的灵
吉祥,踏实步入正道,平安度过人生,遥望极乐幽禅。
只要愿布,重建信仰,由此走近智慧,尽在自己,而立于涅槃由此而深
造广延涌泉,以护佑大众,赋以力量,循序渐进,凡世灵觉,由人出来,又
返入,于此息灭,觉悟渊源。
偈语[词语]
偈语[词语]偈语,jì yǔ,佛经中的唱词Budhist's chant or hymn。
偈陀之省。
偈语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
均为梵语偈佗。
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等。
佛家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六祖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缘起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此日已过,命即衰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虽得积珍宝,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狂夫之听厌。
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淫,不两舌恶口,不妄言绮语,心不贪邪欲,无恚不毒想,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
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拥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
当速求方便,于此佛法众,当除生死患,如象食竹叶,若于此佛法,修诸无欲业,已除诸尘劳,亦尽若源本。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所行非常,谓法兴衰;夫生辄死,此灭为乐。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
十首最具佛性诗词,一首一境界!
十首最具佛性诗词,一首一境界!十首最具佛性诗词,一首一境界!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修行偈颂》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
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
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
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
「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
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
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
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
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
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
闲事,也即烦心之事。
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
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组成宝镜三昧的十六首偈颂
组成宝镜三昧的十六首偈颂摘要:一、宝镜三昧的背景与意义1.宝镜三昧的起源2.宝镜三昧在佛教中的地位3.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二、十六首偈颂的内容概述1.第一至四首:明心见性2.第五至八首:观照万法3.第九至十二首:破除执着4.第十三至十六首:圆满菩提三、偈颂的具体内容与解读1.第一首:无上菩提,明心见性2.第二首:观照自性,显现宝镜3.第三首:明了一切,显现真实4.第四首:无我人众生寿者,照见五蕴皆空5.第五首:观照有为法,如梦幻泡影6.第六首:观照无为法,如露亦如电7.第七首:观照诸法空相,不生不灭8.第八首:观照实相,无相无不相9.第九首:破除我执,无我相无人相10.第十首:破除法执,无法相无非法相11.第十一首:破除空执,无空相无无空相12.第十二首:破除识执,无识相无无识相13.第十三首:圆满菩提,觉者如虚空14.第十四首: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15.第十五首:究竟涅槃,寂静清凉16.第十六首:以佛智慧,演说诸法无我正文:【宝镜三昧的背景与意义】宝镜三昧,源于佛教,是由十六首偈颂组成的修行指导。
它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为修行者提供了观照自性、破除执着、圆满菩提的方法。
在佛教中,宝镜三昧具有很高的地位,受到历代高僧大德的推崇。
对于现代人来说,宝镜三昧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帮助我们认识自我、观照世界、寻求解脱。
【十六首偈颂的内容概述】宝镜三昧的十六首偈颂,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明心见性、观照万法、破除执着和圆满菩提。
【偈颂的具体内容与解读】1.第一首偈颂:“无上菩提,明心见性”。
强调了佛教修行的首要任务是明心见性,认识到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都有可能觉悟、成佛。
2.第二首偈颂:“观照自性,显现宝镜”。
修行者应观照自性,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而显现出内心的宝镜。
3.第三首偈颂:“明了一切,显现真实”。
通过观照自性,修行者可以明了世间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从而破除妄见。
4.第四首偈颂:“无我人众生寿者,照见五蕴皆空”。
洞山禅师开悟偈
洞山禅师开悟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洞山禅师(807-869),俗姓张,初名圆,字谜锲,号沙溪居士,后得法号曜心,与南禅四宗中的径山、岳山、黄檗并称为“四大禅师”。
洞山禅师开悟偈在禅宗中影响深远,被誉为“悟门之太监、走关之精华、蓄精之最细”之一。
洞山禅师开悟偈,是洞山禅师领受五祖弘忍的传法圣恩后所颂偈语。
这八个短句简明扼要,却包含着深刻的禅宗理论和修行指导,成为了禅宗中的重要法语。
这八个偈语为:“人亦非人,是什么人?不见也才是真见;见也非见,何别见?见者偏失乖脱;不见亦不见,诚为见见。
”洞山禅师开悟偈中的“人亦非人”一句,指出了人的本性并非固有的人相,而是超越了人我之间的界限。
禅宗强调舍去一切执著的观念和身心的束缚,实现真我本来的自由自在,从而达到解脱的境界。
接着,“不见也才是真见”一句,强调了放下一切妄念和执著,彻底超越了是非、好恶和相对性的执著观念,才能够真正领悟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实现超越见闻知觉的智慧境界。
“见也非见,何别见?”这句偈语表达了禅宗强调返照自己心性的理念。
在洞山禅师的教法中,认识到一切都是心的表现,见闻知觉皆是心中的幻相,返照内心本性,超越外在形相的幻象,体悟到“见者偏失乖脱”之意义。
最后一句“不见亦不见,诚为见见”,彰显了禅宗强调的“不思善恶,唯见本性”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修者可以超越一切对立、分别和执著,达到了无为而治的超然境界,体会到无形无相的大智慧。
洞山禅师开悟偈融合了佛教禅宗在实修上的核心思想,贯穿了禅宗的精髓和修行要点,是禅宗中的重要法语之一。
这八句偈语虽然简单明了,却蕴含着深邃玄奥的禅宗理论与实修精微,启迪着修行者对自性的探索和对世间事物的领悟,指引着修行者朝向般若智慧与解脱的彼岸前行。
【洞山禅师开悟偈】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成为禅宗弘法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激励着后人在修行道路上不懈努力,追求心灵的解脱与升华,实现真正的自我觉醒。
第二篇示例:洞山禅师开悟偈,是禅宗祖师洞山艮禅师在开悟后所作的诗文。
洞山禅师开悟偈
洞山禅师开悟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洞山禅师(807-869年)是唐代著名的禅宗宗师,他出生在中国湖北省荆门市,早年在曹州大宗寺出家修行,后来在洞山禅寺出任住持。
洞山禅师在禅宗的传承中,被誉为“诸祖宗之宗”,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洞山禅师的生平和事迹中,有一则传说尤为著名,即“洞山禅师开悟偈”。
这个故事至今仍被传颂,成为禅宗传统中的经典之一。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并探讨其中蕴含的禅宗智慧。
据传说,有一天,洞山禅师正在禅堂中坐禅,心无杂念,全神贯注地修行。
突然间,禅房外传来一只鸟的叫声,声音清亮而响亮,让人心神一振。
洞山禅师听到了这个声音,突然顿悟,心中涌现出一首开悟偈。
这首偈语简练,意味深长,蕴含着禅宗的最高境界。
洞山禅师开悟偈如下:「无火、无禅、无觉者。
不生不灭在我中。
」这首偈语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深邃的禅宗智慧。
在这首偈语中,洞山禅师道出了“无我”“无生灭”等禅宗重要理念。
他认识到自我本身就是虚幻的,觉知是无处不在的,无需寻找。
这种境界超越了对世俗现实的执着和執著,是禅宗追求解脱的至高境界。
洞山禅师的这首开悟偈,立足于他长期的修行实践和对禅宗教理的深刻体悟。
在这首偈语中,不仅体现了洞山禅师个人的开悟境界,也凝聚了禅宗先贤的智慧成果。
这正是禅宗传承中的一种传统,通过文字、诗句等方式,表达对真理的探求和领悟。
洞山禅师的这首开悟偈,被认为是对禅宗理念的一种完美概括。
它教导我们应该超越自我,放下执著,达到觉知的自由状态。
人们常常以这首偈语作为反复诵读的对象,把它作为悟道的指南,引领自己明心见性,悟透生死真相。
洞山禅师开悟偈所蕴含的禅宗智慧,超越了文字表面的涵义,需要我们透过深思熟虑,体悟其中的义理。
禅宗不只是一种修行方法,更是一种境界和洞见。
洞山禅师的这首偈语,正是对这种境界的最好诠释。
洞山禅师开悟偈是中华禅宗的珍贵传统,它潜藏着深刻的智慧,对我们的修行和人生都有启示意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故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四句偈想必大家都听过,但它的来历故事可能好多人不了解,这里说说它的来龙去脉。
这四句偈出自于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当年说出这个偈子的时候不识字,还是让别人帮忙写在墙上的。
据《坛经》记载,有一天,五祖弘忍大师召集所有的门下弟子,要求众弟子观照各自的智慧,并根据对佛法的见解各作一首偈颂来给他看。
如果有人能悟得佛法大意,他就传付衣法给他,作为第六代祖师。
五祖召集门下弟子,众人听了五祖的吩咐后退下,彼此互相商量,觉得神秀上座现在是他们的教授师,一定是他中选,没必要枉费心力作偈子。
便全都止息了作偈子的念头。
但神秀却为难了:众人不呈偈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他们的教授师,所以我必须作偈呈上;如果我不呈偈,五祖如何能知晓我心中见解的深浅呢?但我呈偈的用意,如果是为了追求佛法,那就是善的;如果是为了觅求祖位,那就是一种恶行,这和一般处心积虑地贪图圣位的凡夫心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我不呈偈请五祖印证,终究不能得法。
神秀最终还是作好了偈颂,但想要呈上去,却又犹豫不决。
就这样前后经过了四天,共有十三次,均未得呈偈。
后来神秀想到了办法,偷偷在墙上写下他的偈,让五祖看到,若五祖说好,他便出来礼拜说是他作,若说不好,说明他枉在山中修行。
当天半夜他就执灯在廊壁上作了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第二天五祖就看到了那首偈颂,于是告诉弟子们应当对偈焚香恭敬礼拜,大家都诵持这首偈颂,就可以见到自性。
弟子们读诵此偈后,都赞叹说:很好!夜半三更,五祖把神秀叫进法堂,问道:那首偈颂是你写的吗?神秀答道:确实是弟子所作,弟子不敢妄求得祖位,只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是否有一点智慧?五祖说:你作的这首偈子还沒有见到自性,要想用它来觅求无上菩提,终究不可得。
你暂且回去思惟一两天,再作一偈送来给我看,如果你的偈能入得门来,我就把衣法传付给你。
神秀行礼退出。
又经过几天,神秀仍然作不成偈,心中恍惚,神思不安,好像在梦中,行走坐卧都闷闷不乐。
中峰国师三时系念中的十首偈诵
一、概述1. 介绍中峰国师的背景和地位2. 概述本文的主题和内容安排二、中峰国师三时系念中的十首偈诵的意义1. 三时系念的概念解释2. 着重介绍十首偈诵在这一概念中的地位和作用3. 分析十首偈诵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和禅宗思想三、十首偈诵的文本分析1. 深入解读每一首偈诵的文本2. 分析其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3. 分段展示每一首偈诵的原文,并逐一进行文本分析4. 探讨它们在禅宗思想中的地位和意义四、十首偈诵的修行指导1. 解读每一首偈诵所蕴含的修行指导2. 分析其中可能包含的禅定修行方法和要点3. 举例说明这些偈诵对修行者的启发和帮助4. 探讨修行者如何运用这些偈诵进行实际修行,达到内心净化的目的五、十首偈诵的传承和影响1. 探讨这十首偈诵在禅宗历史上的传承和发展2. 分析它们在后世禅师和学者中的引用和阐释3. 探究这些偈诵对现代禅宗修行的影响和意义4. 总结这些偈诵对禅宗的传统和文化价值六、结语1. 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 引用中峰国师的经典语录,作为结语的点睛之笔3. 展望这些偈诵在今后的研究和传承中的重要性和影响七、参考文献1. 引用本文所借鉴的研究成果和资料2. 给读者提供更多深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列表3. 对参考文献进行规范的注解和引用以上是对文章结构的初步规划,希望能够有所启发。
文章应当围绕主题展开,层次分明,论据充分,语言优美。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抱歉,我目前的能力无法直接扩写文章。
不过,您可以参考以下补充内容来续写新的部分:四、十首偈诵的修行指导1. 解读每一首偈诵所蕴含的修行指导在接下来的字数里,可以逐一分析每一首偈诵,解读它们所蕴含的修行指导。
可以深入探讨“一念不生、萬法無異”所蕴含的般若智慧,以及在修行中如何领悟和运用这一智慧。
同样地,还可以对其他九首偈诵进行类似的深入解读和讨论,突显它们作为禅宗修行指导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分析其中可能包含的禅定修行方法和要点接着可以分析这些偈诵中可能包含的禅定修行方法和要点。
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
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吴言生内容提要:“即心即佛”是大乘经典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禅宗内部普遍流行的思想。
在禅宗史上,马祖道一大师由于标举“即心即佛”而使得“即心即佛”进一步为禅门所重,引起了禅宗对其意义的长期探讨与追寻。
在马祖禅思想中,与“即心即佛”相联系的“非心非佛”,也同样引起了禅宗的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对禅宗典籍中有关“即心即佛”的资料进行梳理,以期对宗门对“即心即佛”的禅体验作较为全面的了解。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力图将“即心即佛”放在禅宗语境中予以审视,以禅宗文献的自身来“说明”其意义,以禅说禅。
关键词:马祖道一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见性成佛破除执著作者简介:吴言生,陕西师范大学佛教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禅学》主编一“即心即佛”的思想溯源1.大乘经典《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六十华严》卷十)《楞伽经》:“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马祖开示时称引《楞伽经》的这两句经文,见《景德传灯录》卷六。
圆悟克勤评论道:“‘马大师尝举《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乃云:‘诸人要识佛语心么?只尔如今语便是心,心便是佛,故云佛语心乃是宗也。
此宗无门乃是法门,古人太煞老婆,拖泥涉水。
若一举便透,犹较些子。
或穷研义理,卒摸索不著。
”’(《圆悟录》卷十五,参《圆悟录》卷十六、《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四)指出这两句出自《楞伽经》的,则有《碧岩录》卷二、《无门关序》、《宗镜录序》、《宗镜录》卷一、卷五十七、卷八十三、卷一百,《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等。
2.唐前禅者2—1.傅翕小b王铭》:“慕道真士,自观自心。
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心明识佛,晓了识心。
离心非佛,离佛非心。
非佛莫测,无所堪任。
执空滞寂,于此漂沉。
”(《善慧大士录》卷四《心。
王铭》,《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联灯会要》卷三十,《五灯会元》卷二,《禅门诸祖师偈颂》下之上,《居士分灯录》卷上)2—2.宝誌《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7):真心无形用上见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7):真心无形用上见原文:悟心性品第二一、悟体用任心当自在,明空常保任。
证得明空觉,圆满证三身。
心用悲周遍,显现诸化境。
由体而起用,随缘现染净。
慧体性空寂,空而能现用。
真心本空寂,无相亦无形。
妙用合妙光,妙相种种生。
为天为地狱,作佛作众生。
迷则随染缘,现为众生界。
悟则随净缘,涅槃由此生。
随缘而升沉,心体无减增。
化妙用之源,觉性之明分。
明分达于外,化为心之用。
心体本无相,行者难得见。
须从用上寻,才能觉照之。
现前一念起,认知心实相。
一念即真性,明觉观照之。
能现初动时,起用下工夫。
昭顾于当下,返照于觉知。
了知见闻者,吾心非吾体。
心性在作用,随行无不是。
心若不用时,隐然难见体。
故要生大用,大用有大机。
心之体本净,心之相光明,其用大周遍,三者不离分。
真心本来慧,光明而清净。
所谓开悟者,即见此实相。
昭昭而不昧,了了常相知。
真心即万法,自性本元成。
心生万法时,慧日亦显现。
如云开日出,如灵光独耀。
心珠独朗然,常照诸世间。
无一尘间隔,未尝有断续。
《真心》偈颂第二部分为悟心性品,第一部分明心性品,对于不了解真心的朋友而言,相当于真心基础理论导入,那么第二部分悟心性品就相当于在了解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深入观察和体悟,如何深入观察并体悟呢?分成五个方面,现在先说第一个方面悟体用。
体,指心的本体,用,指心的作用,悟体用,就是深入观察和体悟心的本体及作用。
任心当自在,明空常保任,对于已经真实地明白了自己真心的朋友,只要在工作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安住于真心状态即可:让自己的心处在自然无造作的本然状态,既轻松自在,又朗然空寂、明明了了。
对于还没有明白自己真心的朋友,可以先从理论上加深认识。
证得明空觉,圆满证三身,当我们在自己的心中真实无伪地验证了明、空、觉一体无分圆满地具足于我们的心中之时,就明白了原来诸佛本具的法身(空性)、报身(明性)、化身(觉性)同样圆满具足于我们自己的心中。
心用悲周遍,显现诸化境,我们心灵的作用,周遍于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对象,周遍于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周遍于我们身心内外全部世界所有的一切,正是因为心灵的作用,我们才能拥有鲜活的生命,正是因为心灵的作用,我们才能够见闻觉知,我们才能够生起爱恨情愁,我们才能够快乐或悲伤,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心灵作用的化现,都是心灵作用所产生的不同情境。
六组慧能的偈子
六组慧能的偈子
1、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
何期是指没有想到的意思,没有见性之前不知道啊!一见性才恍然大悟,没有想到自性本来这么清静,一丝毫染污都没有,那自性在迷的时候染不染呢?迷的时候也一尘不染,那个染是你自己无知,自以为染污,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染污。
2、第二句话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不生不灭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大般涅槃经,是自性本有的,没有生灭,它是我们的宝藏啊!如果你要是能真正锲入这个境界,你就不会有贪生怕死的念头,自性是永无生灭的,是无量寿啊!
3、第三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这个本自具足就是指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才艺,具足相好,相好就是福报。
你本来一丝豪欠缺都没有,而且在德能里面讲,就讲到神通变化,智慧无碍。
你的活动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时间,空间在这个境界里面都没有了,既然时间没有了,先后也没有了,过去和将来都没有了。
空间没有了,距离也没有了,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现前,绝对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啊!
4、第四句话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就是说你本来就没有任何妄念,妄念是动摇,是波动的现象,自性是不动的,绝对如如不动的。
5、最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能生万法是指什么呢?宇宙是自性变现的,我也是自性变现的,这个在《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跟科学家讲的不一样,科学家讲的问题很多,人类和动物乃至有生物的空间称之为三度空间,三维空间里面都是虚妄的,都是妄念变现出来的,都不能解决我们未来的问题。
跟佛讲的理论一点问题也没有,宇宙到底是怎么来的?宇宙完全是个波动现象,现在科学家也发现了,但是,没有佛法讲得那么清楚。
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唐季冲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摘 要:王维年少而才高,以精通音乐、绘画、书法出众,被尊为“诗佛”。
但是王维诗歌前后期风格情调有明显不同,前期诗篇多豪情激昂,后期转向山水田园风格,表达闲情逸致或是佛家禅理。
本文将王维的山水诗与普通禅理诗作比较,从写作手法及意境的角度阐述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禅意;恬淡作者简介:唐季冲(1989.11-),江苏省南通市人,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85-01王维作为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他除了吟诗作赋,在音乐及书画方面有所造诣,还擅儒、禅与老庄,故有“诗佛”的美誉。
本文着重从写作手法及意境的角度,赏析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中的禅意。
一、“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一)禅宗:佛教的传入自南朝起到近代,禅诗经典而不衰,作为一种诗派,得到诸多圣贤热捧。
而佛教真正开始中国化,从六组慧能开始主张从世俗中体会宗教感情[1]。
历来研究者将禅诗分为了禅家诗、禅理诗及禅韵诗,这类禅诗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擅长以白描的写作手法,描写山山水水;或者是借助丰富的物象,以此抒发诗人内心的空灵静;在这类诗中,诗人多借助于对比、比喻、反衬等表现手法,赋予诗歌禅理。
(二)王维与禅的渊源也许是受母亲礼佛的影响还是因为所处时代的动乱局面,王维虽然位居朝堂之上,但自己的内心已不如往日一腔热血。
王维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借禅诗予以明志,这也可以理解,从他仕途经历可以看出,王维有志不得事,后期又经历了安史之乱,动荡的局面已把诗人的踌躇壮志磨灭得差不多了,最后到晚年王维沉湎于佛理。
王维的禅诗,追求虚静幽寂的情趣,借助空山、鸟语、落花、寺庙、明月等描写反衬诗人宁静淡泊之志。
其实这正是佛家所阐释的人生哲理:看淡名与利,一切皆空的。
六祖坛经全文及译文讲解
六祖坛经全文及译文讲解《行由品第一》原文部分内容:•时,大师至宝林。
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
师升座次。
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
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
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
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
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
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
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
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
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
’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
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火急速去,不得迟滞。
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
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译文讲解:•当时,六祖大师到了宝林寺。
韶州的韦刺史和官员们进入山中,邀请大师到城里的大梵寺讲堂,为大众开启佛法因缘、演说佛法要义。
六祖登座后,韦刺史等三十多人,以及儒宗学士等三十多人,还有僧、尼、道、俗一千多人,同时向六祖行礼,希望听闻佛法的要点。
六祖告诉众人:“善知识们,菩提自性原本就是清净的。
只要运用此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
现在听我惠能讲讲求法、得法的经历。
” 这部分强调了六祖说法的场景以及提出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的重要观点,为后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8):内观己心了悟心性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8):内观己心了悟心性原文:六、观心性无须增诸物,亦不减诸心。
殊胜之目光,以观殊胜义。
见到胜义时,便是大解脱。
粗细诸念头,如浪平静时。
无惑亦无昏,安静无动摇。
心似平静海,全然以平息。
修止静心后,当观纯净心。
了解心明光,此为心自性。
凝视心性时,便得殊胜义。
是否诸怀疑,完全已停止。
无疑无犹豫,无误之本质。
非谓有改变,因观心本质。
众生本是佛,但因不识心。
由迷而沉沦,遂堕轮回中。
证悟于刹那,登山俯全景。
只在一瞬间,一目可了然。
只是登山时,须花大力气。
俯瞰诸物时,物体无自性。
凝视心灵时,心亦无踪迹。
存在之本质,皆归于空性。
凝视物与心,二元无对立。
解脱心造作,便是大手印。
解脱两边见,便是大中观。
包容一切时,方为大圆满。
愿吾能坚定,解一解全体。
——选自《真心》雪漠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此一节为“观心性”,是整个偈颂第三品[观心性品]的核心内容。
无须增诸物,亦不减诸心:心性是不生不灭、无减无增的,凡夫不少一丝,佛陀不增一毫。
殊胜之目光,以观殊胜义:通过细致入微的向内观察,就可以见到心性不生不灭无减无增的真面目。
见到胜义时,便是大解脱:当自己真实地见到这一点时,就获得了究竟的自由和解脱。
粗细诸念头,如浪平静时:在观察内心的时候,对于各种粗细念头一方面要观察清楚,另一方面也不要去干扰它们,只是静静地观照着它的生灭来去即可,这样念头就会慢慢地越来越少,内心越来越平静。
无惑亦无昏,安静无动摇:要保持清明的观照,不要被念头迷惑,也不要昏昏欲睡,而是在宁静中保持着观照,就这样一直静静地观照着,不动不摇。
心似平静海,全然以平息:当念头基本很少再生起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向平静的海面一样,没有一丝波纹,就这样安住在这样的状态里,继续保持静静地观照。
修止静心后,当观纯净心:当内心进入这种没有杂念生起的宁静状态后,就可以去深入地观察和体会这种宁静的心的状态,仔细体会一下这个状态下的心是不是非常地纯净、清净、宁静、安详?仔细地观察和体会这宁静的心,有实质吗?有生灭吗?有来去吗?有边际吗?有内外吗?有增减吗?有善恶吗?有垢净吗?......了解心明光,此为心自性:然后下一步再去反观这宁静的观照本身,这观照从哪里来?本体在哪里?这观照的本性有生灭吗?有间断吗?有来去吗?有增减吗?有善恶吗?有垢净吗?......经过这些观察之后,要体悟宁静的心体本自空寂、本自清净的根本性质,同时要体悟这“观照”原来是心灵所本有的智慧光明,同样是自心的本性,自心的本性就是这样,既空无实体又灵明不昧,这空性和明性是自心的一体两面,空而明,明而空,无生无灭,不增不减……凝视心性时,便得殊胜义:当我们仔细凝视这自心的真性之时,便可获得确定无疑的认知,自心本自超越生灭,本自超越善恶,本自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本自清净无染,本自自由解脱......是否诸怀疑,完全已停止:当我们在自己的心中确切地体证了自心的本性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对于自己的心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们之前所有的关于自心真相的疑问是否都已经全然消除了呢?无疑无犹豫,无误之本质:如果真的再没有疑问了,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心就已经有了坚定不移的全新认识,而对于心性的本质,我们可以随时反观自己的心,随时去验证我们的所见真实不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要能自觉--
佛法就是真理,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所发现证悟到的,佛陀发现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在四十九年说法之中,不断教育弟子们如何自觉。‘觉’就是一种自我反省的功夫,随著你反省的深度,就越能体会到佛法的真实。内在净化到某种程度,本性的作用发挥出来,般若智获得开采,那就转凡成圣,与诸佛‘同一鼻孔出气’。当然,自觉也是要有条件,根器够的人,一句话即见本性,根器不够的人,那就要好好的亲近善知识。现在台湾讲经弘法的法师相当多,有许多机会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是修学佛法上最重要的功课,所以,要多听师父讲的录音带,好好的学习。
学佛要具足三个条件
【慧律法师开示】
*第一要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照见五蕴皆空。因此,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来引导,善知识能启发你内在的觉性,带领你一步一步走向觉悟。尤其在阅读经典方面,若无师父的教导,就容易以自己的观念,将佛经的义理扭曲,这是很危险的。譬如打开大乘起信论,‘三细六粗’,三种细的?六种粗的?往生论、十四讲表自己看,好像是这样?又好像不是!所以,要多多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就是我们的法身父母,若没办法长期跟在师父身边修学,那就多听录音带,反覆的听,薰习久了,渐渐也能有所体会。这也是现在工商业社会弘法的变通方法之一,能不受时空的限制,让大家接触与听闻佛法,这是师父一直鼓励大家做的工作。
【慧律法师开示】
念佛有四种:一种是大声念,一种是小声念,一种是金刚念,一种是心中默念。大声念跟小声念大家都听得到,金刚念就是只动嘴巴,自己听得到,别人听不到,
默念是也没有声音、也不动嘴巴,
心中暗念,别人不知道(动嘴巴人家还晓得)。
这四种念佛当中,
随自己调配,其中以金刚念最能细水长流、持续不断,
只在当下一念间。
无圣无凡无众生,
即心即佛弹指成。
若问祖师西来意,
倾听恒河无生曲。
众生若欲识佛境,
当净其意如虚空。
妄念虽是生死因,
不著一物尽菩提。
若能离相无相行,
包你大智遍三千。
最轻松,最恒久,
因为大声念不可能长久,默念,有时候都念妄想了,唯有金刚念最能维持长久。但是法无定法,若觉得分散,
那就大声念,觉得累,那就默念。
* 慧律法师
【顿悟自性偈颂】
著相修行百千劫,
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
顿悟入道须臾间。
无说无示无来去,
生死涅槃无距离。
菩提由来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