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试验案例讲解
SECI螺旋模型
项目实施后续情况
古顺酒厂通过采用计算机勾兑系统不仅提高 (稳定)了产品质量,还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 的优质品率,勾兑技术人员的勾兑技术而不 同程度提高,有数人考取了国家和省级评酒 员资格证书。
上述作法实现知识什么形式的转换? 上述方法实现了把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
成为企业的个人与团体的实际能力的过程。 即SECI螺旋模型的第四个阶段:内隐化
11
12
项目实施情况
古顺酒厂首先将参与勾兑技术学习人员的个 人学习记录进行收集、整理;
组织专门人员对酒厂近年来各品种的成品酒 中微量成份进行检测,作为系统方案的 “目标函数”;
组织专门人员对酒厂现有库存的基酒中微量 成份进行检测,作为系统方案的“线性约 束条件 ”;
13
项目实施情况
计算机勾兑系统提出最佳勾兑方案的过程实质 就是高等数学中线性规划问题,即根据对基 酒微量成份的检测结果来选择满足拟勾兑的 成品酒的微量成份的优化方案过程;
24
SECI螺旋模型案例分析
最后,软件专家田中郁子独辟溪径:大阪国际饭店制 作的面包享誉全大阪,为什么不研究研究它呢?于 是,田中郁子拜国际饭店的首席面包师为师,研究 和面技术。她观察到,这位面包师采用了一种独特 的拉面团技术。在项目工程师们的紧密配合下,经 过一年的反复试验,田中郁子终于确定了松下需要 的设计方案(包括在面包机里面加上专门的肋骨状 部件),成功地模仿了首席面包师的拉面团技术, 并烤出了同样美味的面包。最终,松下电器公司开 发出独特的“揉面”技术,在此基础上生产的面包 机大放异彩,上市仅一年,就改写了新品厨房器具 的销售记录。
25
SECI螺旋模型案例分析
对田中郁子来说: 1. 她学到了面包师的隐性技能。
模型试验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模型试验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土木工程是一门广泛涉及建筑、结构、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学科,其发展和应用对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土木工程中,模型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来模拟真实工程情况,以观测和分析不同因素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为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模型试验的基本原理模型试验是以缩小比例的物理模型代替真实工程进行研究,在保持相似性的前提下,通过观测物理模型的行为和性能来推断真实工程的行为和性能。
在土木工程中,模型试验通常通过测量物理模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参数来评估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模型试验的常用方法在模型试验中,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构建物理模型。
常见的方法包括:比例模型试验、模拟模型试验、隔离模型试验等。
比例模型试验是将真实工程的几何尺寸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保证物理模型和真实工程在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质上的相似性。
模拟模型试验是根据真实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材料性质,在物理模型中采用与真实工程相似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隔离模型试验则是将真实工程的局部结构或关键部位抽取出来进行研究。
三、模型试验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1. 土建结构设计模型试验在土建结构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模型试验来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在物理模型中模拟地震荷载,可以观测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而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
2. 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模型试验被广泛用于水流运动规律研究、水力结构设计和防洪工程评估等方面。
例如,通过模型试验可以模拟水流对于不同堤坝和河道的影响,研究水流的流速、流态以及河床的侵蚀情况,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3.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模型试验可以用来研究地基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模型试验,可以模拟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征,研究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和实施提供参考。
四要素模型分析卡联案例
四要素模型分析卡联案例模式介绍1.四个基本要素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式也称4C/ID模式。
由麦里恩博尔教授提出,该模型包含四个要素:学习任务、支持性信息、即时性信息(程序性信息)、部分任务练习。
4C/ID模型主要针对复杂性学习的整体性教学设计,强调复杂学习的结果大于部分学习的总和,多出来的学习部分是统筹协调各个部分的学习能力,其中复杂学习可从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与社会和心理学进行解释。
在上述的四个要素中:支持性信息是为了非重复性技能而提供的,涉及“理论”知识,包含心理模式和认知策略等等。
即时性信息主要为了支持重复性技能而“随呼随到”。
正因为它提供的是一些操作规则和方式等信息,所以又可以称为程序性信息。
学习任务是整个4C/ID模型的核心,具有整体性、复杂性、真实性等特点。
整体性意味着,与传统的分而习之的学习任务不同,它必须是一个整体。
复杂性是指任务不是简单的动作,或者简单的技能,态度习得,相反它需要统筹与协调好动作、技能以及态度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真实性指的是学习任务应该真实存在的,或者说最大化接近现实,且是有意义的。
要素部分任务练习,它主要针对那些重复性技能,通过加强练习而达到自动化。
在迁移的过程中,因为自动化特点而无需太多的操控意识。
2.4C/ID模式基本理论对复杂学习教学设计的启示①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思维4C/ID 模式给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模式,这是对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的一种革新,它给教学设计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4C/ID模式认为教学不再是关注个体单方面的技能发展,而且全面的发展。
4C/ID模式把学习任务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任务,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深度融合。
②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4C/ID 模式倡导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主要用来做应用性研究,而国内大多停留在对模式的理论分析上,国内对实践性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4C/ID模式对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③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性帮助4C/ID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技术要素,将技术嵌入到教学设计中,很多实践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来辅助解决,这也是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复杂学习的教学设计。
高中常见数学模型案例
高中常见数学模型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4月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常见模型有如下几种:一、函数模型用函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最常用的方法。
函数模型与方法在处理实际问题中的广泛运用,两个变量或几个变量,凡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用数学形式表示出来,建立起一个函数关系(数学模型),然后运用函数的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属于函数模型的范畴。
1、正比例、反比例函数问题例1:某商人购货,进价已按原价a 扣去25%,他希望对货物订一新价,以便按新价让利销售后仍可获得售价25%的纯利,则此商人经营者中货物的件数x 与按新价让利总额y 之间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
分析:欲求货物数x 与按新价让利总额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关键是要弄清原价、进价、新价之间的关系。
若设新价为b ,则售价为b (1-20%),因为原价为a ,所以进价为a (1-25%) 解:依题意,有25.0)2.01()25.01()2.01(⋅-=---b a b 化简得a b 45=,所以x a bx y ⋅⋅==2.0452.0,即+∈=N x x a y ,42、一次函数问题例2:某人开汽车以60km/h 的速度从A 地到150km 远处的B 地,在B 地停留1h 后,再以50km/h 的速度返回A 地,把汽车离开A 地的路x (km )表示为时间t (h )的函数,并画出函数的图像。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出路程x 和时间t 得函数关系式x (t );同样,可列出v(t)的关系式。
模型分析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模型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掌握模型分析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模型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模型分析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模型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模型,以及如何运用模型分析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模型分析吗?请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模型分析是一种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模型,通过分析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新课讲解1. 模型分析的基本概念:介绍模型分析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模型分析的方法:讲解常见的模型分析方法,如统计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
3. 模型分析的步骤:介绍模型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问题识别、模型建立、模型验证和模型应用。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分析,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模型,以及如何运用模型分析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案例,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模型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模型分析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模型分析的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模型分析》2. 教学课件:模型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等3. 案例资料:实际问题及模型分析案例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参与度、互动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模型分析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水利工程中的模型试验研究及其应用
水利工程中的模型试验研究及其应用一、引言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水利工程中的各种水文、水力、结构等问题需要进行模型试验研究,以验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中的模型试验研究及其应用。
二、水利工程中的模型试验研究模型试验是通过减小实际尺寸和时间,以相对较小的成本进行试验的方法。
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模型试验包括以下几种。
(一)水文模型试验水文模型试验是通过在模型试验渠道中加入流量检测仪器等设备,模拟不同洪水实验条件,对洪水对水利工程的影响进行模拟试验。
水文模型试验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设计洪水位、水位和流量等重要参数,并评估可能的洪水风险。
(二)水力模型试验水力模型试验是模拟水力学问题的试验。
主要是通过试验来确认渠道流量、水位、流速、加速度、波浪等参数,以验证水利工程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水力模型试验可以用于评估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
(三)结构模型试验结构模型试验是模拟水利工程中的各种结构物进行试验,如大坝、水闸、渠道等。
结构模型试验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结构物的受力情况、变形情况等,评估结构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模型试验的优点水利工程中使用模型试验可以得到更多的优点,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优点:(一)成本低水利工程中的大多数模型试验都是比实际尺寸小很多的试验,因此需要的工程材料成本相对较少。
同时,模型试验通常需要更少的人力等资源,成本大大降低。
(二)安全可控模型试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试验结果可以更好地,更容易地进行控制。
不需要进行实际的水位和流量控制等操作,节省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三)准确性高由于水利工程模型实验通常是在极度可控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实际出现的问题,因此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状况,提供设计师更准确的数据。
(四)检测进程及时由于模型试验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因此设计师可以在实际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优化设计过程。
诱使沉降法纠正偏移建筑的模型试验及案例分析
挖孔注水沉降法纠偏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在 已沉降侧打生石灰混合挤密桩,挤密加固沉降侧的
地基基础使其消除湿陷性,并产生少量顶升”…J,
按照作者””提出的方法可计算出其顶升量,在工程 实践中也可测出其顶升量的大小(图1)。其次,在建 筑沉降量较小的一侧开沟,释放侧向应力约束;再 在沟底挖水平孔并适量注水,利用黄土的湿陷特性, 使地基含水量提高,致使黄土压缩性增加并开始湿 陷沉降。
Abstract:Collapsible loess is widely distributad抽Northwest China。where a lot of buildings are founded on
shallow f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dations,Improper ground treatment,underground water pjpe leakage or rainwater infiltration have
竖向孔
盟
Fi91
图1诱使沉降法纠偏示意图 Sketchofinduced settlementmethodto rectifyinclined
buildings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讲,采用诱使沉降法在大多 数情况下能够达到纠偏目的,但从理性的角度看, 这种方法以纯经验为基础,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以定性分析作为技术处理的唯一依据,缺少规范的 操作技术过程。工程实践已经证明,这种纠倾加固 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盲目性,难免会出现费工费 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产生纠偏失败而拆除纠偏对 象的不良后果。本文针对地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 的建(构)筑物,采用诱使沉降纠偏法进行了模型试 验研究,给出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诱使沉 降纠倾时部分地基侧应力释放、地基应力增加与建 筑物倾斜量、沉降量的关系,注水软化地基与建筑 物倾斜量、沉降量的关系,以及建筑物地基沉降与 地基土中含水量的关系。通过模型试验给出这种纠 偏的规范技术步骤,搞清了这种纠偏方法的关键所 在,初步探索了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建筑物采用诱使
高中物理模型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模型试讲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xxxxx模型
教学目标:
1.掌握xxxxx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能够运用xxxxx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模型构建能力。
教学重点:
1.xxxxx模型的概念和原理;
2.实例分析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对xxxxx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2.实现模型与实际问题的转化。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
3.教学实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xxxxx模型,并引出学生对于该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对xxxxx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讲解;
2.通过实例分析,展示xxxxx模型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法。
三、实验设计(10分钟)
1.提供一个实验场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xxxxx模型解释实验现象。
四、模型构建(15分钟)
1.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模型构建;
2.分析模型的优缺点,并讨论改进方向。
五、综合应用(10分钟)
1.提供几个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运用xxxxx模型解决;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对xxxxx模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xxxxx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和模型构建能力。
同时,老师还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模型技术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模型技术实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弹簧振子的振动特性,探究弹簧振子的周期、频率和振幅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弹簧振子振动规律的理解。
实验器材:1. 弹簧振子2. 放大器3. 示波器4. 信号发生器5. 计时器6. 振动测量仪7. 实验台8. 大量表9. 尺子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并将弹簧振子固定在实验台上。
2. 连接放大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并设定好相应的参数。
3. 手动给弹簧振子一个初速度,观察和记录弹簧振子的振动。
4. 利用计时器测量弹簧振子一个完整周期的时间,并计算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
5.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改变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观察和记录振动的变化。
6. 测量不同频率下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并计算出振动频率。
7. 调整初速度,观察和记录不同振幅下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
8. 利用振动测量仪测量不同振幅下的振动参数,并记录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1. 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弹簧振子振动周期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2. 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弹簧振子振幅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弹簧振子的振动特性,并总结出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禁随意触碰实验器材。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并恢复实验现场的整洁。
3.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及时整理、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束后要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实验延伸:可以对弹簧振子的材料、长度、质量等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这些因素对弹簧振子振动特性的影响。
可以进一步设计实验,探究弹簧振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振动规律。
模型试验案例
试验中需要模拟的人工材料包括盾构管片混凝土、地层变形隔离桩材料、站厅拱部预支护材料、初期支护材料、二次衬砌材料、横通道衬砌材料、拆除管片时的加固材料等。
1)管片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按照强度比尺10:1的关系,模拟材料采用一级配小石混凝土,标号降为C5,是原型材料强度的十分之一。
2)地层变形隔离桩采用了预埋内径50mm,壁厚1mm,间距12cm的PVC管,然后其中灌注C2水泥砂浆模拟。
模型试验案例
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
建造地铁车站模型试验
第一章 地铁车站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的意义和内容
1.
采用直径6m的区间盾构隧道拓展建造地铁车站的研究,是解决目前盾构区间施工和车站施工工期矛盾的重要手段。
采用相似材料进行大比尺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能准确地模拟施工过程的影响,使得更容易从全局上把握车站结构的整体力学特征、变形趋势和稳定性特点。
3)站厅拱部预支护材料,采用在土壤模拟材料中添加2%的450#硅酸盐水泥的混合土模拟,预支护层厚度为5cm。模型制作过程中同时完成预支护层的填筑。
2
用C5水泥砂浆预制管段来模拟管片。外径为60cm,厚度为3cm,管段长度12cm。砂浆中掺加细钢筋网以增加模型管段的整体性和抗弯抗拉强度,避免填筑模型材料时管段发生破坏。管段外侧按照提供的管片排列设计图纸预先切割出一条深0.6cm、宽0.2cm的顺轴线方向的浅槽,相当管片刚度降低20%。这样每个管段由6块管片构成。
1.2
(1)剩余管片的收敛变形规律
(2)剩余管片内力变化规律
(3)隧道内临时支撑内力变化规律
(4)洞周土压力变化规律
(5)洞周地层变形规律
(6)地表沉降规律
(7)观察地层变形隔离桩方案对保护盾构管片的效果。
flexsim实验案例介绍
flexsim实验案例介绍《制造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实验案例本实验案例通过对于⼀个现实的实验系统的建模仿真与分析,展⽰基于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建模仿真⽅法在制造系统物流过程建模、仿真和分析中的应⽤,具体涉及仿真软件Flexsim的学习和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线建模、仿真与分析。
在研究学习本案例的基础上,学⽣可以运⽤相关知识,对⼀个⽣产制造系统进⾏建模仿真和物流分析,并进⽽根据不同的订单模式或系统参数,提出相应运作策略或系统改进⽅案。
其结果可为有关的系统设计和改进提供评估依据,也验证了有关仿真软件⼯具在此类⽣产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中的适⽤性。
1 系统模型介绍1.1 系统及其物流过程的描述本实验所涉及的是⼀个柔性制造系统的⽣产线(如图1-1所⽰),它主要有四条流⽔线组成,同时加⼯两种不同原材料(以下称原材料a和原材料b),最后把加⼯后的两种半成品和另⼀种原材料(以下称原材料c)装配起来,成为成品d。
在模型中,设有存放原材料a、b和成品d的组合式货架,存放原材料c的货栈,它们分别通过堆垛机和AGV⼩车与⽣产线相联通,组成系统。
具体物流过程简述如下:(1)组合式货架⽤来存放待加⼯的原材料和成品,货架配备堆垛机,⽤于从货架上取下原材料,并运到⽣产线上进⾏加⼯。
货架上混合存放a、b两种货物,堆垛机随机取出货物,放⼊出货台。
(2)待加⼯的原材料a、b从出货台进⼊流⽔线1,都要经过⽣产线旁的加⼯机进⾏加⼯。
流⽔线1是倍速链,旁边有多台完成同样⼯作的加⼯机,同时每台旁都有⼀个搬运⼯⼈,搬运⼯⼈为加⼯机拾取流⽔线上的货物进⾏加⼯,也负责把加⼯过的货物放回流⽔线进⼊下⼀个⼯序。
(3)原材料a通过流⽔线1的加⼯后成为半成品a1,进⼊流⽔线2。
流⽔线2为辊筒线,上有⼀个⽓动机械臂,对半成品a1进⾏再加⼯,成为半成品a2,通过AGV⼩车送向流⽔线4上的装配机。
同时AGV⼩车也从货栈上取出原材料c,连同半成品a2放⼊装配机前的缓冲区。
船舶水动力性能的模型试验与流场优化
船舶水动力性能的模型试验与流场优化在船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水动力性能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
为了确保船舶在各种运行条件下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模型试验与流场优化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船舶水动力性能的模型试验与流场优化的相关内容。
一、模型试验的意义模型试验是评估船舶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对船舶模型在水中的运行过程进行试验,可以获得船舶的水动力性能数据,进而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
模型试验可以帮助船舶设计者了解船舶的阻力、推进力、操纵性以及安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为船舶的安全航行和经济运营提供重要依据。
二、模型试验的基本流程1. 模型制作:根据船舶设计图纸和比例尺,制作符合实际情况的船舶模型。
模型的制作材料通常为木材或塑料,制作过程需要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 试验设备准备:准备试验水池、试验测量设备以及模型的操纵系统等试验设备,确保试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 试验参数设定: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设定试验的参数,包括模型的航行速度、舵角、推进力等。
4.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试验测量设备采集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动力性能数据,如阻力、推进力、操纵特性等。
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相应的性能指标。
5. 结果评估与验证:根据试验数据和性能指标,对船舶的水动力性能进行评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和验证。
如果性能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三、流场优化的方法在模型试验基础上进行的流场优化是提高船舶水动力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船舶外形的改变或流体力学特性的调整,优化船舶的流场分布,进而减少阻力、提高推进性能、改善操纵特性等。
1. 外形优化:通过改变船舶的几何形状,如船体线型、船型系数等,来减少阻力和波浪生成,提高船舶的速度性能和节能性能。
2. 舵型优化:通过改变舵叶的形状和结构,调整船舶的操纵性能,使船舶具有更好的转向性能和航向稳定性。
3. 推进器优化:通过改变推进器的叶片形状、布局等参数,减少振荡和噪声,提高推进效率和推力。
(仅供参考)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过程应用案例
二、 潜变量和可测变量的设定 本文在继承 ASCI 模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模型作了一些改进,
问卷内容包括 7 个潜变量因子,24 项可测指标,7 个人口变量,量表
采用了 Likert10 级量度,如对超市形象的测量:
一、 超市形象
1 代表“非常差劲”,10 代 表“非常好”
前提变量,后三个因素是结果变量,前提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
变量(Eugene W. Anderson & Claes Fornell,2000;殷荣伍,2000)。
表1
设计的结构路径图和基本路径假
设 设计的结构路径图
基本路径假设
超市形象
超市形象对质量期望有 路径影响
质量期望
质量感知
感知价值
顾客抱怨 顾客满意
我会经常去某超市(a22)
顾客忠诚主要可以从三 我会推荐同学和朋友去某超市
个方面体现:顾客推荐
意向、转换产品的意向、 (a23) (七) 顾重复购买的意向。同时
客 忠
还有学者指出顾客忠诚 可以从顾客对涨价的容
如果发现某超市的产品或服务
诚 忍性、重复购买性两方
面衡量。综合上述因素, 有问题后,能以谅解的心态主
抱怨。对于抱怨的观测, 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 是比较正式的形式,向 超市提出正式抱怨,有
人员反映)(a19) 您对某超市抱怨的频率(私下
抱怨并未告知超市)(a20)
换货,退货等行为;另
一种是非正式的形式, 您认为某超市对顾客投诉的处
相似理论与结构模型试验教学课件
开展多尺度、多物理场的相似理 论与结构模型试验,以揭示复杂 结构在不同尺度下的行为和性能 。
THANKS 感谢观看
可分为缩尺模型和原尺寸模型。缩尺模型按一定比例缩小真实结构,主 要用于研究结构和材料的宏观特性;原尺寸模型与真实结构尺寸一致, 主要用于测试结构的整体性能。
按试验环境分类
可分为室内模型试验和室外模型试验。室内试验通常在试验室进行,环 境可控;室外试验则在大自然中进行,模拟真实环境条件。
03
按加载方式分类
相似准则的确定
相似准则的确定是模型设计的 关键步骤,它涉及到几何相似 、边界条件相似、物理量相似 等。根据相似理论,这些相似 准则需要在模型和实际结构之 间建立起来。
模型缩尺比例的选择
在模型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 相似理论选择合适的缩尺比例 。缩尺比例的选择应考虑试验 条件、试验目的以及模型的制 作难度等因素。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试验目的的前提下,应尽量节 约成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制作 模型。
可扩展性原则
设计应考虑未来扩展的可能性,以便 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或应用于其他类似 结构。
03 相似理论在结构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理论在模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理论在模型设计中的 应用
在结构模型试验中,相似理论 是指导模型设计的重要理论。 通过相似理论,可以确定模型 与实际结构的相似性,从而确 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相似准则、 相似判据、相似变换等,这些概念是 用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和相似 关系的。
相似理论的应用领域
相似理论在许多领域 都有广泛的应用,如 工程设计、物理实验 、生物医学、社会科 学等。
在工程设计领域,相 似理论可以用于模型 试验和仿真分析,通 过建立相似模型来预 测实际系统的性能和 行为。
动物实验模型范文
动物实验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医学研究方法,通过模拟人体内的生理环境,对药物、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等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个动物实验模型的范文,供您参考:
实验名称:药物安全性动物实验模型
实验目的:评估某新药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效
实验对象:大鼠
实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大鼠连续注射新药,观察其生理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
同时,对大鼠进行药效测试,观察药物对疾病的疗效。
实验流程:
1. 准备工作:准备实验器材、药物、动物饲料等,确保实验条件符合要求。
2. 分组与给药: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按照实验方案给实验组大鼠注射新药。
3. 观察与记录:每天观察大鼠的生理指标变化,如体重、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记录不良反应。
同时,对大鼠进行药效测试,观察新药对疾病的疗效。
4.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观察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意事项:
1. 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静,防止动物受到惊吓。
2. 定期监测动物的生理指标,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确保动物的生活条件良好,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新药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较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同时,新药对疾病的疗效也得到了验证。
总结:本实验成功地模拟了人体内的生理环境,对某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为新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桥梁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及试验实例PPT课件
方程分析法例 —简支梁受集中力荷载
比例常数:
lp lm
Cl
p m
C
Fp Fm
CF
Wp Wm
C
3 l
④
④代入③:
C
2 l
C CF
m
Fm ambm lmWm
⑤
第五章 桥梁模型试验
相似理论--相似判据的确定
方程分析法例 —简支梁受集中力荷载
要使⑤式两边一致,只有:
C
2 l
C CF
1
⑥
得到相似判据:
4.相似判据 (相似准则、牛顿准数)
把 Fp C F Fm , m p Cm mm , v p Cv vm , t p Ct tm 代入上式: Fpt p Fmtm 无量纲量
mpvp mmvm
第五章 桥梁模型试验
相似理论--相似理论的栓释
5.物理量的相似(比几何相似更广泛)
荷载:大小、方向、分布等相似; 刚度:拉、压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等相似; 质量:质量分布相似; 时间:成比例。
1
l2
F
第五章 桥梁模型试验
相似理论--相似判据的确定
方程分析法例 —简支梁受集中力荷载
令 m p ,(用①、②、④和⑥式) 得:
m p Fm Cl2 Fp
Mm
C
3 l
M
p
f m Cl1C E f p
第五章 桥梁模型试验
相似理论--相似判据的确定
方程分析法例 —简支梁受集中力荷载
第五章 桥梁模型试验
相似理论
相似第一定理——相似正定理
相似现象的基本性质。相似现象的相似指标等于1, 或者相似判据相等。为两相似现象相似的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如果使模型材料的容重与实际岩体材料的容重相同,即容重比尺等于1.0时,则弹性模量和应力比尺将与几何比尺相同。这将大大简化和方便模型参数与实际工程物理参数之间的换算。
由于上述地层往往以互层形式出现,所以在模型试验中,选用天然土体粉细砂及粘土作为模型的主要材料。容重的相似比尺为1,泊松比及内摩擦角的相似比尺也为1,而压缩模量与内聚力的相似比尺为10。
此外为了保证开挖横通道的断面穿过管片时的洞型,预先于横通道对应的管片位置切割出0.3cm(宽)的窄缝,但不切断钢筋。
在模拟管片拆除时,采用小型圆盘电锯沿浅槽进行切割,分片拆除管段相应部分,形成扩挖工作面。
2
模型的边界处理,采用了在试验台箱型钢板上涂抹黄油,并粘贴聚四氟乙烯塑料薄膜的方法减少边界摩擦力。每填一层土都先进行边界处理。本次试验只考虑了自重应力场。由于地层模型材料的容重比尺是1:1,而且地层范围一直模拟到地面,所以初始应力场是自动按比例形成的。
图2.1试验模型示意图
2
根据与试验条件,确定模型的几何比尺为1 /10。之所以确定这一比尺,主要是考虑到开挖模拟的可操作性,以及相似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的简化。各种相关物理量的设计相似比尺如下:
(1)几何比尺:KL=Lp/ Lm=10
(2)容重比尺:Kγ=γp/γm=1
(3)应力比尺:Kσ=σp/σm=KL× Kγ=10
在垂直方向上,隧道上部按8.0m埋深考虑(其中顶部2.5m为杂填土),下部地层考虑一倍车站高度,这样需要模拟的高度为:8.0+10.364×2=28.728m,因此模型高度为2.88m。所以模型在车站隧道横断面的尺寸可取为6.5m×2.88m。结合试验台的实际情况,模型最终尺寸确定为6.5m×1.8m×2.88m(L×W×H),见图2.1。
KE= KG= KRc= KRt= Kc = Kro = Kp填土为主,一般埋深3m左右;
(2)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以粉质粘土、粉土及细中砂为主;
(3)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粉细砂,低压缩性,连续分布、透镜状分布,含少量砾石,
(4)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以卵石圆砾为主,最大粒径150mm,一般粒径20~50mm,细中砂充填。
(1)杂填土位于在模型表层2.5m范围内,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小,主要考虑它的容重相似,提供上部荷载,干容重为16.5kN/m3。
(2)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互层这一地层是地铁隧洞通过的主要地层。
实际工程中,这几种地层相互交错,具有一定随机性;将这几种地层统一模拟成一种等效材料。试验中该模拟地层的厚度确定为1.66m。隧道整体位于这种地层中。
图2.3试验台架
2
原试验台采用了液压千斤顶与高压气囊相结合的加载方式,对模型施加水平荷载。垂直荷载由于模型材料容重比尺为1.0,可以自然形成。本试验只模拟自重应力和垂直方向的地面超载,因而无需水平方向加载。
(4)位移的量纲与几何尺度相同,相似比尺也相同。即:
Ku=up/um=10
(5)无量纲的物理量如应变、泊松比、摩擦角的相似比尺均为1。即:
Kε=εp/εm=1
Kν=νp/νm=1
Kφ=φp/φm=1
(6)与应力有相同量纲的物理量均有与应力相同的相似比尺,即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粘聚力,初始地应力和面力荷载的相似比尺均为10。
1.2
(1)剩余管片的收敛变形规律
(2)剩余管片内力变化规律
(3)隧道内临时支撑内力变化规律
(4)洞周土压力变化规律
(5)洞周地层变形规律
(6)地表沉降规律
(7)观察地层变形隔离桩方案对保护盾构管片的效果。
图1.1塔柱式
第二
2.1工程布置和洞室组成
两个盾构隧道的中心距离为23m,隧道内径为5.4m,开挖外径为6.0m,这样两洞开挖外边线间距为29m。考虑到边界条件的影响,盾构隧道外侧距离模型边界应满足3倍洞径的要求,即每侧需要6.0m×3=18.0m,模型在水平方向应该达到29m+18m×2=65m,因此模型宽度按1:10要求取为6.5m。
2
2
本次试验拟采用的模型试验台架尺寸为6.5×5.2×1.8m3,(长×髙×宽),台架在80 t垂直荷载以及80t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变形仅为2~3mm,满足模型试验的要求。
试验台采用清华大学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台改造而成,试验台为四周封闭的钢结构,用双层200工字钢组合钢架对模型槽钣前后进行约束。(见图2.3)。
由于要降低压缩模量和内聚力,必须减少粘粒含量并降低模型材料的密实度,而这与保持容重与原状地层一致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在材料中添加无黏性髙容重的四氧化三铁粉,作为增加容重和减少压缩模量及内聚力的手段。
(3)卵石圆砾:采用砂砾土来模拟卵石圆砾。模型试验中这一地层位于地铁隧洞的底部,厚度为0.97m。
2
试验中需要模拟的人工材料包括盾构管片混凝土、地层变形隔离桩材料、站厅拱部预支护材料、初期支护材料、二次衬砌材料、横通道衬砌材料、拆除管片时的加固材料等。
1)管片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50,按照强度比尺10:1的关系,模拟材料采用一级配小石混凝土,标号降为C5,是原型材料强度的十分之一。
2)地层变形隔离桩采用了预埋内径50mm,壁厚1mm,间距12cm的PVC管,然后其中灌注C2水泥砂浆模拟。
3)站厅拱部预支护材料,采用在土壤模拟材料中添加2%的450#硅酸盐水泥的混合土模拟,预支护层厚度为5cm。模型制作过程中同时完成预支护层的填筑。
2
用C5水泥砂浆预制管段来模拟管片。外径为60cm,厚度为3cm,管段长度12cm。砂浆中掺加细钢筋网以增加模型管段的整体性和抗弯抗拉强度,避免填筑模型材料时管段发生破坏。管段外侧按照提供的管片排列设计图纸预先切割出一条深0.6cm、宽0.2cm的顺轴线方向的浅槽,相当管片刚度降低20%。这样每个管段由6块管片构成。
模型试验案例
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
建造地铁车站模型试验
第一章 地铁车站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的意义和内容
1.
采用直径6m的区间盾构隧道拓展建造地铁车站的研究,是解决目前盾构区间施工和车站施工工期矛盾的重要手段。
采用相似材料进行大比尺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能准确地模拟施工过程的影响,使得更容易从全局上把握车站结构的整体力学特征、变形趋势和稳定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