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详细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第四章
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 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消灭了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 国实际的创造性结合,至今仍在不断地改革、完 善和发展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继承和升华
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深入中华民 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 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 强大的道义力量
小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 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奋进,又要 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生的价值准 则,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 正心、笃实以为功
有问题?
课程结束 谢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 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整 合我国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解决 和化解社会矛盾、聚合磅礴之力的重大举措, 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意义重 大而深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课程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与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课(简称《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要求,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而成的一门新课。
是学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修养和素质、落实高校德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主要渠道,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的知识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在当今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地位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做人做事的基本素质,如理想信念、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格品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培养的任务,在课程体系中起主导地位。
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对实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三、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适用于全校大一年级学生。
四、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本课程为3学分,每周4学时,共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
开设一学期。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六、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
2、课外自学。
3、课堂讨论。
4、课外作业。
5、实践活动。
6、期末考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绪论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珍惜历史机遇,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接续奋斗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21/10/10
4
案例二: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 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 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 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
英美法系 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 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的体系。又称普通法 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 总称。
2021/10/10
26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法律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
◆法律渊源不同(成文法与判例法) ◆法律结构不同(法典与单行法) ◆法官权限不同(是否创造法律) ◆诉讼程序不同(是否以法官为中心)
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
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
又称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法系、罗马—
—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法律的总称。它是西方国家中与英美法系并列的渊
源久远和影响较大的法系。
2021/10/10
25
三、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法律
◆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
员会制定的法律。
2021/10/10
12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创制
由国家保证实施
与 其 它 社 会 规
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 成文法
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在保证法律实施 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适用于全院普通本科各专业学分: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16一、课程作用与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
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实用性,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
2.本课程要注重理论性和知识性,坚持理论灌输的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知法、守法的水平;本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强调引导大学生的“知,,“行,,统自觉加强自我修养。
3.本课程还需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将课堂学习和讨论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延伸和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使用教材:罗国杰等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主要参考书:(1)戴艳军、杨慧民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许汝罗、王永亮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辅导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刘书林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四、课程内容1.大学生活适应篇主要内容:走进人生新阶段、适应人生新环境、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确立成才目标、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及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方法和途径重点与难点:适应人生新环境;如何做一个有梦的人2.理想与人生篇主要内容:活出生命的意义、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的评价与选择、如何化理想为现实重点与难点:追寻生命的意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选择;理想的确立与实现3.爱国篇主要内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的重要意义、新时期如何成为一名忠实的爱国者重点与难点:新时期如何践行爱国主义4.健康与人格篇主要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常见心理问题、健全人格对个人及社会的积极意义、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重点与难点: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和途径;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调适;大学生如何建立和谐人际关系5.法治篇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养成重点与难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养成6.道德篇主要内容:道德理论概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道德品质的锤炼重点与难点:道德的作用与功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道德品质的锤炼五、习题内容及要求根据教学需要,布置一定量的习题,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1)精品PPT课件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网络 平台。 喜欢把 日子中 的点点 滴如同 一次旅 行,一 次不清 楚哪里 是终点 的旅行 。在人 生的旅 程中, 有些人 走的很 从容, 一边走 一边欣 赏着沿 途的风 景,春 天踏青 ,感受 万物复 苏时生 命的萌 动;夏 日赏荷 ,嗅闻 花儿的 芳香, 聆听悠 扬的蝉 鸣;秋 时听风 ,欣赏 落叶在 秋风中 忘情的 舞动; 冬日品 雪,品 味银装 素裹的 晶莹, 让自己 的人生 如四季 绚烂, 多姿多 彩。有 些人却 是步履 匆匆, 他们只 顾埋头 盯着脚 下的道 路,拼 命的赶 完余下 的旅程 ,一路 上,只 顾疲于 奔跑, 疲于生 存,疲 于生, 看不见 路边花 儿的美 丽,也 注意不 到蔚蓝 天空中 白云的 漂浮, 一心只 忙于到 达目的 地,一 程又一 程的奔 跑,将 自己置 于永不 停歇的 劳碌之 中,错 过了欣 赏身边 许多美 丽的风 景。
案例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冰洁作为当代的研究生也有自己的梦想。年幼时,她希望 当一名劫富济贫的女侠;后来,她又希望做一名用相机去记录每个感动瞬间的旅行家。 直到上了大学,另一个梦想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那便是她的西部梦。大一的时候, 她参加了一个叫爱心站的社团,这个社团最主要的活动就是为西部的孩子捐款捐物以 及暑假去西部支教。这时,她开始了解西部,了解那里环境的艰苦,了解了孩子们求 学的艰难。后来,看了一本书,叫做《把梦留住》,写的就是西部支教纪实。
最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绪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
P6最后一段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P7第二段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1、人的本质。
P9最后一段2、人生观的含义。
P10第三段3、人生目的。
P10最后一段]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
P10-P11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
P11第二段6、人生价值的含义。
P12第二段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P12第二段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的含义。
P13第二段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P13第三段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13-14【对立统一。
最根本的是?】4、科学高尚的人生最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为什么?4点(4个才能)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P16-17 四点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第二段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 三点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8、个人主义。
P25第二段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
P23-25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P31-32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P33-3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P35第二段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P35-364、四个自信。
P36第二段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完整word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
③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
1.什么是新时代?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什么是新时代?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③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4.如何理解“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这一观点?
(1)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2)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能使人们在面对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
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段话?
(1)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
人具有其和动物类似的自然属性,但是这是已经社会化的自然属性,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有属性,如劳动、社会联系,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只能从人的社会属性当中去寻找。
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大学生应如何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①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的彼岸。
科学的理想信念,既是指引人们穿越迷雾、辨识航向的灯塔,也是激励人们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风帆。
大学生坚定科学信仰,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中国时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一个人精神上“缺钙”,就容易精神空虚甚至陷人精神荒漠,既不可能感受精神生活的丰满充实,更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
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等。
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
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离开理想的指引,人们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的努力,理想同样不能实现。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乎社会发展要求、合乎人民利益的理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黄字部分(2018年版)
思修黄字(2018年版)绪论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制素养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一、人生与人生观(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三)人生观与世界观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必须认真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一)正确评价人生价值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一、辩证对待人生矛盾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树立正确的顺逆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二、反对错误的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三、成就出彩人生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一、什么是理想信念(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具有实践性理想具有时代性(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信念具有执着性信念具有多样性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一)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三)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四)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三、做忠诚爱国者(一)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二)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一、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二、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必然要求三、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二)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夯实创新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投身创新实践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要求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第二节坚定价值观自信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第三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一、扣好人生的扣子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一、什么是道德(一)道德的起源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功能(二)道德的作用三、道德的变化发展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三)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二、社会公德(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三、职业道德(一)职业生活与劳动观念(二)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四)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四、家庭美德(一)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注重家庭。
2018版思修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信息】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教学时数:54学时教学学分:3学分学生对象:所有专业大一学生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课程是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为主要内容,为学生成长成才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优秀技能型人才提供学科支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
课程简介: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理解和掌握做忠诚的爱国者是大学生的基本要求;2.掌握人生观基本理论,深入思考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理解在实践中创造人生价值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3.了解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掌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技能目标:1.能够在明确个体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应该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提高学习、交往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和职业生活的能力;2.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主的要求,成为校园道德生活的主体,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素质目标:1. 培养大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
2. 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
3.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4. 培养大学生具备完善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教育:强化对学生职业理想的培养;第二部分是道德教育: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第三部分是法制教育:强化学生对职业法律的遵守。
2018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案 第一章
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对此曾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但只有到了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用它来观察人、分析人、认识人的时候,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在扬弃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决定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正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实践人生,逐渐地感悟人生,才形成了相应的人生观。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教师需要讲清楚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 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适应全部专业是学生必修课程之一3.课程目的(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鉴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4)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地形式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4.学分与学时学时为48学时 5.建议先修课程经济与生活、哲学与人生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沈壮海,王易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参考书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李冬坚,彭莉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汪应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7. 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授法(2)多媒体教学法(3)互动参与法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40% ,形式有: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量(2)考试成绩占60%。
,形式有:闭卷考试论文写作9. 课外自学要求至少参加一次课外实践,并写出心得体会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基本内容:第一节、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二节、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3)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2、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1)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2)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基本内容: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1、人生与人生观(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3)人生观与世界观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1)服务人民,奉献社会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3、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1)正确评价人生价值(2)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辩证对待人生矛盾(1)树立正确的幸福观(2)树立正确的得失观(3)树立正确的苦乐观(4)树立正确的顺逆观(5)树立正确的生死观(6)树立正确的荣辱观2、反对错误人生观(1)反对拜金主义(2)反对享乐主义(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3、成就出彩人生(1)与历史同向(2)与祖国同行(3)与人民同在基本要求: 1、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正确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理解人生观的核心。
教学重难点: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说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3、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基本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1、理想信念的内涵(1)理想的内涵与特征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具有实践性理想具有时代性(2)信念的内涵与特征信念具有执著性信念具有多样性 2、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2)理想信念提供奋斗动力(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1)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3)具有持久生命力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3、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1)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2)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3、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1)立志当高远(2)立志做大事(3)立志须躬行基本要求: 1、使大学生了解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意义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难点: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 怎样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基本内容: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1)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2)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3)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4)对理想人格的推崇2、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1)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2)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3)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想统一(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4)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友面向世界3、做忠诚爱国者(1)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2)促进民族团结(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三节让革命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1、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1)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2)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3)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3、做改革创新生力军(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夯实创新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投身创新实践基本要求: 1、正确掌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2、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能力;3、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意义,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学重点及难点: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2、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3、谈谈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3)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第二节坚定价值观自信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第三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1、扣好人生的扣子2、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基本要求:1.帮助大学生认识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正确引导大学生应当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使大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在生活中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1、什么是道德(1)道德的起源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2)道德的本质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1)道德的功能(2)道德的作用 3、道德的变化发展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2)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发扬中国革命道德(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3)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3、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2、社会公德(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气和能力(4)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4、家庭美德(1)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不能误把友情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5、个人品德(1)个人品德及其作用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2)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知行合一积善成德(3)锤炼高尚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激发正想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第四节向上向善知行合一1、向道德模范学习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引领社会风尚(1)知荣辱(2)讲正气(3)作奉献(4)促和谐基本要求: 1、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2、使学生明白道德的起源和本质3、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明白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3、如何让学生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基本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律的历史发展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1)法律制定(2)法律执行(3)法律适用(4)法律遵守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2)我国宪法的地位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4)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1)宪法相关法(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 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1)诉讼法(2)非诉讼程序法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1)科学立法(2)严格执法(3)公正司法(4)全民守法第四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4)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第五节培养法治思维1、法治思维及其内涵(1)法治思维的含义及特征(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法律至上权利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1)法律权威的含义(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3)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3、怎样培养法治思维(1)学习法律知识(2)掌握法律方法(3)参与法律实践(4)养成守法习惯(5)守住法律底线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1)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2)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2、依法行使法律体系(1)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2)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权利行使的目的权利行使的限度权利行使的方式权利行使的程序3、依法履行法律义务(1)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2)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基本要求:1、引导大学生明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法治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