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教育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wor
2017-2018年高二生物必修2(人教版)练习:第3、4章 章末评估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第3、4章 章末评估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解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一样,即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单独研究其作用,而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则为用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A错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其余两个实验没有用到此方法,B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可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均为DNA,D正确。
答案:D2. 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解析: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所需要的条件是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等。
答案:B3.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及其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B.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DNA 聚合酶C.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相等,为总碱基数的50%D.1个DNA分子在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 的DNA占50%解析:DNA分子一般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正确;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酶是DNA聚合酶,B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A+C=T+G=A+G=T+C=50%,即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相等,为总碱基数的50%,C正确;1个DNA分子在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15N的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料,因此子代DNA都含有15N,D错误。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教育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wor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同步练习1.据估计,在高等生物中,大约在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这说明基因突变A.普遍存在B.随机发生C.不定向D.频率很低2.野生型果蝇是长翅,突变型果蝇有残翅、缺刻翅和无脉翅等多种类型,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基因突变只能自发产生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基因突变都是有益的D.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3.下列实例中,能够说明突变对生物本身的利与害具有相对性的是A.玉米绿色苗中出现白华苗B.晚熟水稻中出现早熟植株C.高秆作物中出现矮秆植株D.高粱作物中出现雄性不育株4.下列情况可引起基因重组的是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⑤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A.①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③⑤5.同一番茄地里有两株异常番茄,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乙株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甲、乙两株异常的果实连续种植几代后果形仍保持异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甲发生变异的时间比乙早C.甲株变异一定发生于减数分裂时期D.乙株变异一定发生于有丝分裂时期6.基因突变发生在A.DNA→RNA的过程中B.DNA→DNA的过程中C.RNA→蛋白质的过程中D.RNA→携带氨基酸的过程中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 .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C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D .DNA 的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血红蛋白中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突变基因与正常基因之间的结构差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B .造成血红蛋白结构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并具有家族聚集现象D .该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各个时期9.有性生殖后代具更大的变异性,最根本的原因是A .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 .染色体结构变异机会多C .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D .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影响10.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11.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 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 序列的变化是A .DNA 分子发生断裂B .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C .DNA 分子发生碱基替换D .DNA 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12.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13.如图为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基因图,下列对此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来自雄性,则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B.若来自雌性,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重组型配子C.若发生交换,则发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若发生交换,图所示四个基因中, f与w基因间交换频率最高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在高等生物中,大约在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1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这说明基因突变频率很低,选D。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综合题专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专题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D2.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前者具有全球性、可以被生物群落循环反复利用,后者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二者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项正确、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提高并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项正确;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容易忽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名师点睛】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非生物成分。
稳定的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均达到动态平衡。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DNA分子的结构(word
DNA分子的结构同步练习1.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B.一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1个磷酸和1个碱基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含有40个胸腺嘧啶2.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在该链的互补链中A∶T∶G∶C=2∶1∶4∶3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D.与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相同的DNA分子可以是不同的3.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28%,则鸟嘌呤G占A.28% B.26% C.24% D.22%4.如图所示为双链DNA的平面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图示碱基对数的DNA片段,结构最稳定的片段中有18个氢键B.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C.只有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图示双链才能解开D.在双链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连接一个脱氧核糖5.DNA的一条单链中,(A1+T1)/(G1+C1)=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0.4 和0.6 B.2.5 和1.0 C.0.4 和0.4 D.0.6 和1.06.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胞嘧啶比腺嘌呤多6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数的39%,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0% B.48% C.24% D.78%7.如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一条核苷酸链中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B.a表示一个核苷酸C.若该图为脱氧核苷酸链,则缺少的碱基是TD.该核苷酸链上相邻两个碱基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8.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相对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B.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上D.DNA分子复制时,在解旋酶作用下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9.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B.碱基对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若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上=b,则另一条链上=1 bD.DNA分子复制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过程10.关于如图所示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导致基因突变B.限制酶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C.该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D.将此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不含15N的DNA分子占11.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请用文字写出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word解析版))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同步练习1.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哪种性状一出现就能稳定遗传A.优良性状 B.隐性性状C.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2.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D.人工诱变3.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通常开始进行选择的代数及理由是A.F1、基因出现重组B.F2、开始性状分离C.F1、性状开始分离D.P、基因开始分离4.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C.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D.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5.通过下列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与其亲代相比,染色体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单倍体育种 B.多倍体育种C.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6.已知小麦中高秆对矮秆(抗倒伏)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以纯合高秆抗病小麦和纯合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培育抗倒伏抗病小麦,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B.筛选的实质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C.可利用射线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D.单倍体育种利用了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特点7.下列有关育种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育无籽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B.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C.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D.太空育种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8.如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9.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
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2小题专题专练: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word解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专题1.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翻译的过程发生在A.细胞核B.细胞质C.高尔基体D.内质网3.如图表示某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②时需要DNA聚合酶与基因中的启动部位结合B.细胞核内产生的②需要在细胞质内进行加工C.③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D.④是以DNA上的某基因区段为模板转录而来4.如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质的示意图,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的模板是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B.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C.若P肽段功能缺失,可继续合成新生肽链,但无法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D.多个核糖体结合的①是相同的,但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在结构上各不相同5.如图表示细胞中某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表示翻译过程,则甲、乙分子均不含有胸腺嘧啶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1个肽键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丙的结构可能不会受影响D.丙的合成可能是由两个基因共同控制的6.如图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一个DNA片段,已知起始密码是AUG,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合成mRNA的模板链可能是②B.该片段DNA所指导合成的多肽最多包括6个氨基酸C.模板链上某碱基被替换不一定导致氨基酸的改变D.该DNA片段有12个密码子7.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与之相对应的遗传密码B.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在小麦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8.已知某mRNA有100个碱基,其中A+G占40%,则转录成mRNA的一段DNA分子应有嘧啶数为A.40个B.120个C.100个D.60个9.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碱基数是n/2个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10.如图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DNA聚合酶催化B.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C.需要tRNA作为运载工具D.会发生A与U的互补配对1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12.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B.密码子位于t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C.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13.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B.每种氨基酸只由一种转运RNA转运C.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14.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与③在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只有磷酸基团B.①为启动上述过程必需的有机物,其名称为RNA聚合酶,①移动的方向为从右向左C.上述过程还可发生在根尖细胞的线粒体中D.核DNA转录完成后,④需通过核孔才能与核糖体结合15.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在细胞中传递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若X是RNA,Y是DNA,则试管内必须加入解旋酶B.若X的碱基序列为CTTGTACAA,Y中含有U,则试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C.若X、Y都是DNA,则试管内必须加入核糖核苷酸D.若X是mRNA,Y是蛋白质,则试管内还有其他种类的RNA16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DNA的复制(word解析
DNA的复制同步练习1.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32P标记及氨基酸被15N标记的细菌内,连续增殖三代,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分别总数的百分比为A.100%、100%B.25%、50%C.50%、50%D.25%、02.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则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330B.660C.990D.13203.若用化学药物强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止在细胞周期的A.前期B.中期C.后期D.间期4.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B.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C.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5.取一个假设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受精卵,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不可能是A.1个B.2个C.3个D.4个6.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A.1/2n,1/2n B.1/2n,1/2n-1C.1/2n,1/2 n+1D.1/2n-1,1/2n7.已知某DNA分子长度达30mm,DNA复制速度约为4μm/min,但DNA复制整个过程的完成仅需30 min多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A.DNA边解旋边复制B.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C.有许多复制起点即分段复制D.DNA双链同时复制8.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形成的子链是A.…—T—A—G—… B.…—U—A—G—…C.…—T—A—C—… D.…—T—U—G—…9.如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
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染色体变异(word解析版)
染色体变异同步练习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②同源染色体之间通过互换交换片段;③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④染色体缺失或增加片段。
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③④2.一条正常染色体的基因排列顺序为ABCDEFGH,变异后的基因序列为ABCDEFEFGH。
这种变异不会影响A.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B.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C.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 D.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3.如图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缺失,该变异同时也使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B.图②表示倒位,该变异一定不会影响生物体性状的改变C.图③表示重复,该变异发生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交叉互换类型的基因重组D.图④表示易位,该变异发生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排列顺序发生改变4.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二者都会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D.基因突变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5.对于一个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B.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其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高度不育6.在人工去雄的番茄花的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得到无子番茄。
下列有关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子西瓜性状不能遗传B.若取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C.若取无子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无种子D.若取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7.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8.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错误的描述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9.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甲、乙、丁 B.乙、丙、丁C.乙、丁 D.甲、丙10.通常情况下,下列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D.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11.右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教育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word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同步练习1.基因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控制下列哪种化合物的结构实现的A.蛋白质B.水C.葡萄糖D.无机盐2.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②过程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致病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酷氨酸酶活性下降D.该图反映了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3.下列有关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改变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C.一个基因的两条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进行转录D.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4.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遗传物质为单链RNA的逆转录病毒,死亡率高于9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对EBV的防御属于特异性免疫B.未感染过EBV的个体,体内也能合成与EBV相对应的特定抗体分子C.EBV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为多肽后,移动到巨噬细胞表面再与MHC结合形成复合体D.在宿主细胞内通过逆转录酶催化合成子代EBV的遗传物质5.遗传信息、密码子、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分别位于A.DNA、mRNA、DNA B.DNA、DNA、RNAC.DNA、mRNA、mRNA D.DNA、DNA、mRNA6.如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各个字母代表不同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均可发生a、b、c过程B.a和b过程都需要发生解旋,都需要ATP提供能量C.b、c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合成性激素需要经过b、c过程7.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种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DNA,在正常情况下复制后形成两个相同的DNAB.②为tRNA,一种tRNA可携带不同的氨基酸C.遗传信息位于①上,密码子位于②上D.①和②共有的碱基是A、C、G、T8.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也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的是A.酪氨酸酶基因异常→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白化病B.血红蛋白基因异常→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运输氧的能力下降→贫血症C.插入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淀粉分支酶结构异常→淀粉含量降低→产生皱粒豌豆D.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囊性纤维病9.如图1是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体的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3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综合题专练:免疫调节(word解析版
免疫调节专题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__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和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_______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大量(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在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答出两点即可)【名师点睛】本题以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为题材,综合考查学生对免疫调节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将这一信息与所学特异性免疫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并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建立联系,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2.塞卡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
某人感染塞卡病毒后,出现了发热症状,并在一周后痊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塞卡病毒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其增殖发生在___________(填“细胞内”或“细胞外”)。
(2)塞卡病毒侵入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接受病毒刺激后,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后者分泌只与塞卡病毒结合的抗体,体现了抗体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3)塞卡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发热,是因为塞卡病毒侵入后刺激机体分泌_________增多,细胞代谢增强,同时骨骼肌也会战栗,使产热增多。
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2小题专题专练:伴性遗传(word解析版)
伴性遗传专题1.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D.男性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一定是色盲患者2.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只存在于雄性生殖细胞中,利于后代的性别决定B.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是与性别相关联的C.妻子患色盲病,丈夫表现正常,婚后生育女儿患色盲病的可能性为1/4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决定有关,不遵循孟徳尔遗传规律3.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B.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C.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D.含X 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4.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父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女儿必患此病D.色觉正常的女子所生的儿子必定不患色盲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ZW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ZZ个体为雌性,ZW个体为雄性B.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外孙女的概率为0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她的父亲D.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6.人类的抗维生素D佝楼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男患者多于女患者B.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正常C.母亲患病,儿子可能正常D.父母正常,女儿一定患病7.人类表现伴性遗传的根本原因在于A.X与Y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C.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D.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8.已知一色觉正常女孩的祖母是红绿色盲,这个女孩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A.25% B.50% C.75% D.100%9.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2 B.1/4 C.1/6 D.1/810.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教育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人类遗传病(word解析版
人类遗传病同步练习1.下列哪种病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A.单基因遗传病B.多基因遗传病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传染病2.下列有关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正确的是①医生对咨询对象和有关的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并详细了解家庭病史②分析、判断遗传病的传递方式③推算后代患病风险率④提出防治疾病的对策、方法和建议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3.在分组开展人群中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时,错误的做法是A.在某个典型的患者家系中调查,以判断遗传方式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计算发病率C.调查发病率时,应保证样本足够大且性别比例相当D.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4.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的切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B.21三体综合征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5.对下列几个家系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男孩患病的几率为1/4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B.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C.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D.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最好在某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8.下列关于遗传病及其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A.避免近亲结婚有利于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生B.红绿色盲女患者的致病基因都来自其父亲C.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在男女中相同,则为显性遗传D.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则该病一定是伴X显性遗传病9.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研究的染色体数目是A.23条B.46条C.24条D.48条10.下面是人类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其中有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的是11.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如图是某家族关于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word解析版)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同步练习1.被称为“遗传密码”的碱基序列位于A.DNA分子中B.mRNA分子中C.tRNA分子中D.rRNA分子中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跨两层膜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有水生成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3.下列为某一段多肤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
“-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密码表: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A、CCC、CCU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中的①链是起转录模板的作用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C.这段多肤链中有4个“—CO—NH—”结构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被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4.有关细胞中遗传物质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不能同时发生B.转录和翻译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C.细胞分化过程能发生转录和翻译D.合成相同蛋白时需要的tRNA相同5.如图为中心法则的示意图,其中代表DNA复制的是A.①B.②C.③D.④6.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即核糖体在①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B.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存在差异C.乙图所示是转录过程,其转录产物可以作为甲图中的模板D.甲图所示是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7.图甲、图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
对此分析合理的是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合成的子链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8.图甲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的放大图。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综合题专练:通过激素的调节(word解析版)
通过激素的调节1.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 组未出现这些症状。
回答下列问题:(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
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2)胰高血糖素葡萄糖(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2.如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示可推测,图中丙代表____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_,丙分泌的C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
从而使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通过图示可以看出,C和D之间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___________溶液,对照组施加___________,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大鼠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________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答案】(1)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促进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利用葡萄糖,促进葡萄糖转变为糖原和非糖物质降低(2)相互拮抗(3)胰岛素等量生理盐水稍低3.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不同激素的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教育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隔离与物种的形成(word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同步练习1.下列关于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新物种的形成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无关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2.2011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最早的驯养狗化石,距今大约有3.3万年历史。
该化石与现代格陵兰萨摩犬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狗可能是人类通过驯养狼演变而来的B.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不存在生殖隔离C.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D.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
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B.甲、乙与环境之间的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不利的C.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D.自然选择使甲、乙和丙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4.对于二倍体西瓜来说,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的物种,原因是A.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产生了生殖隔离C.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出现了新的基因5.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据2014年11月《科学家》杂志报道,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当矮壮健实的褐色蜥蜴侵入该森林,绿色变色蜥被迫在树上生活,仅仅经过20代,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过程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过程,这是因为他们认为A.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B.褐色蜥蜴的入侵决定了绿色蜥蜴变异的方向C.褐色蜥蜴的入侵可能改变了绿色蜥蜴种群的基因频率D.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中产生了生殖隔离7.桦尺蛾的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综合题专练: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
神经系统的调节1.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_________________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
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
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神经递质信息交流(2)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加强下降偏高【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胰岛素的作用,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过程图,理解胰岛素的作用机理。
2.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
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_________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 mV。
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 mV变为-65 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_______。
(3)在缺氧处理20 min时,给予细胞25 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_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中心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DNA是主要遗传物质(wo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同步练习1.艾弗里和格里菲思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所用材料是A.肺炎双球菌B.豌豆C.噬菌体D.果蝇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根据实验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无毒的R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③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A.整个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B.实验①、实验③可作为实验④的对照C.实验②和实验④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S型活细菌D.重复做实验①与④,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S型活细菌由R型活细菌突变而来的结论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A.荚膜B.蛋白质C.R型细菌的DNA D.S型细菌的DNA4.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已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A.④③①②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5.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理论上,b和c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实验1中若b含少量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C.实验2中c含有放射性与④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关D.实验结果为,a和d中有少量的放射性,b和c中有大量的放射性6.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当它侵染到未被标记的细菌体内后,经多次复制,所释放的子噬菌体A.全部含32P B.少量含32P C.全部含35S D.少量含35S7.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8.烟草花叶病毒有TMV型和HRV型,将TMV型病毒的RNA与HRV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有A.TMV型的蛋白质和HRV型的RNA B.TMV型的RNA和HRV型的蛋白质C.TMV型的蛋白质和TMV型的RNA D.HRV型的蛋白质和HRV型的RNA9.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D.艾弗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0.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B.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11.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具体是用32P和35S 分别标记。
广东省深圳市乐而思教育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小题专题练习: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专题练习1.一般来说,当人们吃的东西过咸时,其体内的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答案】A【解析】当人们吃的东西过咸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而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
2.矿井坍塌导致工人被长时间困在井下,缺少水源和食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能减少水分丧失B.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增多C.机体缺水引发下丘脑调节中枢产生渴觉D.机体内储存的糖原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答案】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水平衡的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形成温度感觉、渴觉等的中枢。
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据此答题。
3.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的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答案】A【解析】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正常体温。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减少散热,①正确;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是增加散热,②错误;汗腺分泌增多,通过汗液蒸发增加散热,③错误;汗液几乎不分泌,以减少散热,④正确;代谢活动增强以增加产热,⑤正确。
4.下列对动物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②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5.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通过体温调节使得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答案】C【解析】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A正确;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B正确;寒冷环境中,温差大,因此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C错误;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同步练习
1.在分组开展人群中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时,错误的做法是
A.在某个典型的患者家系中调查,以判断遗传方式
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计算发病率
C.调查发病率时,应保证样本足够大且性别比例相当
D.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
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论不合理的是A.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
B.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C.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D.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且发病率较高,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
若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时最好选取多基因遗传病
B.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的患者应足够多
C.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D.若所调查的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则可判定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
5.下列关于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选择多基因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
B.选择具有某种遗传病的家族作为调查对象
C.选择发病率较高的高血压病作为调查对象
D.选择尽可能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6.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的人群要随机抽取B.调查的人群基数要大,基数不能太小C.要调查群体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D.要调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内的所有家庭成员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B.研究猫叫综合症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8.利用如表所记录的某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数据,不可以
A.分析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B.分析发病率在男女间的差异
C.初步判断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D.初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9.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
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
(注:每类家庭人数为150~200人,表中+为患病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10.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某校生物学习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
(1)调查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设计表格并确定调查地点。
③多个小组进行汇总,得出结果。
(2)问题:
①调查中一般不选择唇裂、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了禁止近亲结婚外,你还会提出怎样的建议来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经咨询了解到医院常用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作为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
若用“﹢”表示遗传标记,“﹣”表示无该遗传标记,现诊断出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是“﹢﹢﹣”,其父亲基因型是“﹢﹣”,母亲的基因型是“﹣﹣”,那么这名患儿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A正确。
调查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并且样本应足够大,男女比例还应相当,B、C正确。
数据不能舍弃,D错误。
2.【答案】A
【解析】因多基因遗传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B正确;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C正确;男女患病比例相近,说明和性别无关,则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正确。
3.【答案】D
【解析】研究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①正确,③错误;调查遗传方式则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②错误,④正确。
4.【答案】C
【解析】“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时应随机取样,B 错误;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C正确;不能完全根据所调查的遗传病发病率的高低,来判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D错误。
5.【答案】D
【解析】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应选择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应该选择社会群体作为调查对象,B错误;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C错误;调查人类遗传病发病率时,应该选择尽可能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D正确。
6.【答案】C
【解析】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A正确;调查的人群基数要大,基数不能太小,B正确;要调查群体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为绘制出遗传系谱图,要调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内的所有家庭成员,D正确。
7.【答案】A
【解析】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选择单基因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病,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艾滋病不属于遗传病,它属于传染病。
调查遗传方式要在患者家系中调
查,调查发病率才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故选A。
8.【答案】D
【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调查的是某单基因遗传病在男性、女性中的发病率,由此可以计算出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调查时分性别进行统计,所以可以分析发病率在男女间的差异,也能初步判断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仅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不能初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9.【答案】D
【解析】在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过程中,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是关键的工作。
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不一定属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如果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也可能出现同样的结果;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甚至还有可能是显性遗传病;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最有可能是隐性遗传病,但显性遗传病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10.【答案】(2)①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不便于分析,不容易找出遗传规律
②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③父亲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
【解析】(2)①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不易找遗传规律。
②除了禁止近亲结婚外,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措施也可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
③父亲的遗传标记基因型为“﹢﹣”,母亲的遗传标记基因型为“﹣﹣”,而后代患儿为“﹢﹢﹣”,说明“﹢﹢”均来自父方,而父方只有一个“﹢”,形成“﹢﹢”精子,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一极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