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籍干部广泛深入影响大陆政治版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下的大陆地方政治版图中,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官员群体,像鲁籍高官这样拥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并且几乎会毫无悬念地持续至十八大之后,甚至更久。
鲁籍高官的影响力之所以广泛,是因为在近400人的地方省委常委大名单中,山东干部所占比例超过十分之一,达到40人以上。这个数字已经接近邻省河北、河南两省出身官员人数的总和,同时也几乎是与山东接壤的富庶省份—江苏省出身官员人数的一倍。截至今年5月底,在位的鲁籍地方省委常委,均匀分布于新疆、西藏、宁夏、江苏、重庆等众多省区市。
而这一群体对于地方治理的深入参与,也是值得一提的。不仅在湖北一地,省委书记与省长都由山东籍干部出任;在山东本地,其省委常委几乎就是一支“全鲁班”—除2010年从铁道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职位调任而来的高晓兵(现任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籍贯未公布之外,包括省委书记姜异康与省长姜大明在内的14名省委常委,籍贯都在山东。
如果仅从地方高官流水线的生产效率来说,山东以其盛产副部级以上官员的能力,自1949年以来,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地方高官“梦工厂”。
鲁班阵容独一无二
尽管现任山东省委常委14人,几乎都是山东籍,但通过工作经历的差异,实现了山东省委班子的找补平衡。
首先,从省委书记与省长的配置来看,山东省党政一把手虽然都是山东籍,但两位的到任基本带有中央“空降”性质。
现任省委书记姜异康,在2008年调入山东前,是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正部长级)。其仕途起端从山东济南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干事开始,在山东济南市委有过一段10年的工作经历。随后姜异康于1985年底进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在这里工作接近17年。官拜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后,姜异康于2002年至2006年期间,调入重庆任市委副书记,这一调动也使得姜异康的地方治理经验得到进一步丰富。
现任省长姜大明,仕途起步于早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担任团政治处书记的经历,后在1982年进入团中央工作,用16年时间进阶至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然后在1998年“空降”山东,进入常委领导班子,至今主政山东超过10年时间。
姜异康与姜大明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曾是守边战士(姜异康在1969-1974年服役于新疆军区9902部队,几乎同一时期,姜大明服役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都曾在中
央部门任职,且任职时长相近。从地方到中央,再由中央到地方,姜异康与姜大明的大部分履历积累,都是在中央党团口部门完成,这就使得他们的山东地方色彩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山东省委班子里的其他12名山东籍常委中,另有4位系山东籍外来干部—即仕途资质来自于在其他省份,或是中央部委任职的经历。
如今年2月到任山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的李法泉,此前的主要任职经历是在天津纪委系统;今年3月到任的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孙伟,其接近20年的工作时间,基本是在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度过。
这些山东籍外来干部的加入,也使得看似单调的“鲁班”阵容,其实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样地方化。
在目前的山东省委常委中,从外地调入、中央“空降”的干部几乎占到一半。而这一比例,也给山东本土干部的升迁,预留出了理想空间。据统计,目前的“鲁班”阵容中,有5人是从市委书记升迁而来,2人自省委办公厅、省财政厅这样的省直机构提拔,升迁管道相对通畅。
与这一组数据相对应的是,山东本土干部输出到外省常委班子的人数,也大致和调入山东的常委级别官员数量保持平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这样的外调山东本土干部至少有6人,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宁夏、湖北、广东、新疆等省区市。考虑到山东自2004年以来经济总量稳居三甲之内(仅次于广东、江苏省),这样的官员外调数量也实属正常。
实际上,更多在位的山东籍地方常委官员,属于异地升迁,与山东本土并无直接关联。不完全统计显示,这样的山东籍官员目前至少有30位,他们坐镇大陆大部分省市区的常委岗位上,其中以西北、东北地区居多。如此大批量的鲁籍官员星散各地,也折射出中共建政以来,若干重大决策所遗留的惯性,一直延续至今。
山东出组织部长
历史上,山东籍或山东工作过的官员出任中组部长多。
海外观察家分析指,改革开放前期,中组部在一段时间内,主要是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同志担任中组部长。而从1987年至2007年的20年间,中组部出现的5位中组部长,其中有两位籍贯山东(1987年6月至1989年12月任中组部长的宋平系山东县人,1994年10
月至1999年3月任中组部长的张全景系山东省平原县人),一位长期在山东工作(2002年至2007年任中组部长的贺国强,曾在山东工作24年)。
而在外省执政的山东官员中,比如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其在中组部工作达到16年,并于2008年从中组部干部监督局局长任上外调云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是从山东地方组织口升迁,在中组部有过短暂的工作经验,后调任地方。
坊间由此传出山东出组织系统高官的说法。
山东干部随三野、四野南下
出身部队,这也是许多山东籍官员的底色。如现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崔玉英,就是在进藏18军的一个军人家庭中长大;现任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在1970年代前期,曾在部队担任排长、在铁道兵学院政治部任正连职干事等军职。
在更早的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中央决定在1949年春天动员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四省老革命区的地方干部随军南下,山东干部也身处其中,接收并管理了一批刚解放的大中城市。加上后来以山东籍官兵为主体的第四野战军一路南下,解放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省区,到和平时期时,部分四野官兵转业为地方干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形成了山东干部向南方扩散的局面。
以广东省为例,解放战争结束后不少部队干部就地转业,随后中央在广东推进“反地方主义”运动,造成至文革前,广东各大单位一把手位置,大部分都由南下干部掌握。与此同时,山东干部落地生根,进入地方党委与政府的培养梯队。
近几年不断披露的数据显示,解放战争时期,山东为52个军输送过兵员,共有100余万人参加解放军。
1950年代末期,中央又号召青年奔赴新疆、西藏支边、开发建设北大荒,山东籍青年又成为被动员的重点对象。数以万计的山东籍青年出省,又成长出一批山东干部,后来被生动地称为“山东干部镇守四方”。
山东知青异地为官
在另一方面,相当多在外地执政的山东籍官员,其进入当地政治的起点,是由于1960年代末、1970年代前中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目前在外地执政的山东籍官员名单中,至少有7人是伴随着当时的知青插队浪潮,离开本籍在外省,此后走上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