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1).ppt
合集下载
转基因食品ppt(共54张PPT)
![转基因食品ppt(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29e72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4.png)
b. 抗除草剂基因等可能会通过花粉传播或近 缘杂交进入到杂草或半驯化植物中,结果产生 出超级杂草。
事 例: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就发现
,如果野草与转基因农作物杂交,将令野草长 得更茁壮,产籽更多。
(2)基因漂移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
比如:加拿大有一种转基因作物,是耐除草剂的 油菜。这种油菜才种植几年,当地就发现了无人 种植的抗多种除草剂的油菜,有人称之为“超级 杂草”,要杀死它们比较困难。这个事实说明, 在转基因食品上,基因飘移经常发生,特别是在 同一物种、不同品种之间。
某些损害 绿色和平组织抗议雀巢咖啡事件
(1)有毒物质
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可能编码出对人体有直接 毒性的蛋白质,或者编码出的蛋白质所具有 的催化功能对宿主的代谢具有潜在毒性作用 ,并出现滞后效应或长期效应。
(2)过敏性
转基因植物可能会表达出过敏蛋白,可能会 对过敏体质的人产生过敏反应。
转基因玉米闯了祸!
比如,水葫芦对上海的生态就影响很大。水葫芦是
上个世纪初引进的,上个世纪末大家才认识到它的危 害。中国每年打捞水葫芦花费最少1亿元,甚至多达5 亿元。
法国环绿色和平组织摧毁 5 个转基因作物基地
GM抗议者在英国
绿色和平组织领导者被捕
绿色和平组 织将转基因 食品妖魔化
绿色和平组织抗议雀巢咖啡事件
墨西哥的“玉米事件”:墨西哥政府曾经规定,不种
转基因玉米。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美国转基因玉 米到了墨西哥,数量还不少(有些是作为救济物资进入 的)。玉米的基因污染在该国两个州之间的一些地区终 于发生了。
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基因污染的分子 证据,此后,在该杂志上,科学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 争论。2002年,墨西哥环境部门公布了一份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PPT演示课件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2a79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9.png)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确定
由于转基因食品的长期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证明,因此无法确 定其长期安全性。
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意识
1 2
提供全面的转基因食品信息
政府和媒体应该向公众提供全面、客观的转基因 食品信息,包括其潜在危害、安全性和利益等。
加强公众科学素养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理解转基因食 品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些环保组织、消费者协会和民间团体发起抵制转基因食品的运动,呼吁政府加强 监管和标识要求。
针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讨论和争议,需要加强科普宣传和公众 参与决策过程。
04 如何避免转基因食品的危 害
了解食品标签和标识
仔细阅读食品标签
在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食品标 签,查看是否标注为转基因食品 ,并留意食品成分中是否含有转 基因成分。
02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过敏反应
转基因食品中引入的外源基因可能导 致某些人出现过敏反应,尤其是对大 豆、玉米等常见转基因作物的过敏症 状。
潜在毒素
营养成分失衡
转基因食品在改造过程中可能导致营 养成分失衡,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素 的吸收和利用。
某些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新的毒素或 增加原有毒素的含量,长期食用可能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美国
对转基因食品采取自愿标 识制度,要求食品生产商 在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 时进行标注。
欧盟
对转基因食品实行严格的 监管和标识制度,要求所 有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 须进行强制性标注。
中国
对转基因食品实行严格的 审批和标识制度,确保消 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民间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抵制行动
民间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存在分歧,一些人支持转基因技术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另一些人则担心其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影响。
由于转基因食品的长期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证明,因此无法确 定其长期安全性。
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意识
1 2
提供全面的转基因食品信息
政府和媒体应该向公众提供全面、客观的转基因 食品信息,包括其潜在危害、安全性和利益等。
加强公众科学素养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理解转基因食 品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些环保组织、消费者协会和民间团体发起抵制转基因食品的运动,呼吁政府加强 监管和标识要求。
针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讨论和争议,需要加强科普宣传和公众 参与决策过程。
04 如何避免转基因食品的危 害
了解食品标签和标识
仔细阅读食品标签
在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食品标 签,查看是否标注为转基因食品 ,并留意食品成分中是否含有转 基因成分。
02 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过敏反应
转基因食品中引入的外源基因可能导 致某些人出现过敏反应,尤其是对大 豆、玉米等常见转基因作物的过敏症 状。
潜在毒素
营养成分失衡
转基因食品在改造过程中可能导致营 养成分失衡,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素 的吸收和利用。
某些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新的毒素或 增加原有毒素的含量,长期食用可能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美国
对转基因食品采取自愿标 识制度,要求食品生产商 在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 时进行标注。
欧盟
对转基因食品实行严格的 监管和标识制度,要求所 有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 须进行强制性标注。
中国
对转基因食品实行严格的 审批和标识制度,确保消 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民间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抵制行动
民间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存在分歧,一些人支持转基因技术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另一些人则担心其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影响。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PPT课件ppt课件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33a7172af90242a895e57d.png)
为防治疾病提供新思路
转基因植物的危害
1、转基因作物本身能演变为农田杂草 2、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 3、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4、转基因食品可对人和动物产生过敏反应 5、抗生素基因可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 6、转因食品可能具有毒性
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证明:
研究人员选择农业中广泛应用的 含有不同比例转基因成分的普通大豆 ,喂养具有快速繁殖率的坎贝尔仓鼠 ,2年实验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动 物将失去繁殖能力。
4.其他特殊转基因食品
三、转基因植物的主要作用
(一)抗除草剂:
增加农作物对农药的耐受性。牵牛花→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酯-3-膦酸酯合成酶→导入 农作物→对草甘膦的耐受性。
(二)抗病虫害:
将苏芸金杆菌中的抑菌基因→分离出→导 入棉花、玉米、大豆等→抗虫。
(三)增加营养成分 胡萝卜素基因→导入水稻→大米中含胡
1.环境安全性 (1)演变成农田杂草 (2)基因漂移 基因污染:指转基因农作物或家养 动物的基因扩散到其他栽培的农作物或自 然野生的生物体中的现象。如串粉、自然 杂交等。
(3)影响自然界生物多样性
①转基因玉米花粉能使大斑蝶死亡率上升 ②引发超级杂草的出现(杂草变异) ③导致当地农业崩溃(出现新的灾害) ④引起传粉昆虫和植物群落崩溃 ⑤食用植物产生药性(变性)
转基因食品与安全
微山县种子管理站 曹会阳
E-mail:cn3708@
2021年2月 山东.微山
一、概 述
首先要正确了解转基因,正 确认识转基因农作物和转基因食 品。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 获得成功,伯格因此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一部分完)
谢谢!
E-mail:cn3708@
转基因食品PPT
![转基因食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d17223cfc789eb172dc8de.png)
上世纪六十年代转基因技 术诞生,九十年代人们开 始热衷于转基因技术,希 望创造出“牛西红柿”、 “鱼西红柿”。今天转基 因已不仅仅是概念,而成 为了累累果实!
1.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的发展趋势
(1)通过转入生长发育调控基因,提高 农作物产量、缩短生长周期;家禽、家 畜生长发育能力。 (2)通过转基因提高农作物和家畜抗病力 和环境适应性。 (3)通过转基因改善产品品质,增加营养 组分。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二、转基因食品产生和发展 三、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及食用安全性 四、国内外转基因食品现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转基因食品的监管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 程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 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动、 植物和微生物食品。
这个问题 是这个样的
由NordriDesign™提供
2. 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及其评价
(1)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性问题。 (2)转基因食品的毒性问题。 (3)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问题。 (4)转基因食品中的抗生素抗性 标记基因的耐药性问题。 (5)转基因食品的非期望效应。
转 基 因 食 品
3.我国转基因食品
——食用安全性评价的原则
科学原则 实质等同性原则 预先防范原则 个案评价原则
4.我国转基因植物
——食用安全性检测体系
法规体系 安全评价体系 技术检测体系 安全监测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1.国外转基因食品现状
⑴ 美国
⑵
⑶
欧盟
日本
2.国内转基因食品现状
转基因食品ppt课件
![转基因食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4e552dc5da50e2524d7f4e.png)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
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
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
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
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
的食品。
11
•
好处一:对健康有保障。比如
说,抗虫的转基因玉米不会被虫咬
转基因玉米闯了祸!
• 此后,转基因食品一发不可收。据统计,美国食品和药物 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美国是研发转基因食 品最多的国家,但是美国禁止将转基因食品用于食用。
7
1996-2001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 (Km2)
6000
5000
种
植 面
400
2780
2000
确实会带来众多对人体健康的不确定性。国内的许多学者也相
继表示:转基因食品存在巨大争议,转基因不等于进步!其背
后甚至隐藏着事关国家安全的阴谋。许多文章和书籍(例如《
生化超限战:转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阴谋》)更是系统地揭露了
转基因阴谋的前前后后。甚至有反对派把支持转基因者说成了
一种原教旨主义的歇斯底里。
14
• 那么,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 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2
转基因
• Genetically Modified—— 转基因,简称GM。是指运用 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 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 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 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 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 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 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 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 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 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就会减少玉米身上的伤口,一些 有害的微生物就不能去侵犯它,这 就减少了微生物侵害的几率,对我 们的健康是一个保障。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PPT课件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8c81e183c4bb4cf7ecd1f0.png)
转基因动物食品--转基因动物产品或其加工品。 来自转基因动物的组织器官或乳制品,有些还含 有特殊功效的转基因表达产物。作为常规食品或 功能食品,其安全性既决定于转基因动物本身, 的加工产品。 来自转基因微生物,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和动植 物用药剂的生产,因此实际上是指应用微生物制
目的基因导入的安全性、稳定性、基因导 入对宿主其他基因的影响。
受体的安全食用史、培育与繁殖史、基因
型和表型的安全性、日常膳食中的作用、
对人群健康影响。
-
9
二、实质等同性分析
1. 实质等同性的概念
实质等同性原则:如果一种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 已存在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实质等同,就安全性而 言,它们可等同对待。
第一节 转基因食品的概况
转基因食品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 生产的食品、转基因食用动植物和微生物、 或采用转基因技术开发的食品添加剂。
世界上首例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市场 的转基因迟熟番茄。
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相比,往往具有一 些新的性状或特性,有些是食品所需的, 有些是转基因生物带来而食品本身不必要 或有不良作用的。
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7
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随着转基因动植物商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转基食 品在全球食品市场中所占份额将逐步增加,必然会
引起对其安全性的争论。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态度各不相同,现 有的研究仍不能消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对 转基因食品都将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上市前 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和行政审批,实行转基因食品 标签标识制度。
1993年以来已有一大批转基因粮食作物、蔬菜和水 果先后进入大田试验和商业化生产,标志着转基因
食品时代的到来。
《转基因食品危害》课件
![《转基因食品危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f529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8.png)
THANKS
感谢观看
免疫系统异常
转基因食品可能引起免疫系统异常,导致人体对 某些物质过敏或产生其他免疫反应。
炎症反应
转基因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如 肠道炎症、皮肤炎症等。
自身免疫疾病
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增加自身免疫疾病的风 险,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生殖器官异常
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生殖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如精子数量减少、卵 巢功能异常等。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现状
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正在逐步加强,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规定,要求转 基因食品必须经过安全评估和审批才能上市,并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签标识,以 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评估不够严格、标识不规范等, 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和规定。
1994年,美国Calgene公司研发的延 熟番茄品种“FlavrSavr”获得美国 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商业化 种植的转基因食品。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 种植和销售转基因食品,包括美国、 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中国等。
转基因食品的应用领域
农业
用于抗虫、抗病、抗除 草剂的作物育种,提高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和疑虑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主要担 忧包括健康风险、环境影响以 及对传统农业的影响。
消费者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引 发过敏反应、产生毒素以及对 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消费者还关注转基因食品对生 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及对传统农业和农民生计的 影响。
06
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和政 策建议
产量和耐贮存等。
食品工业
用于生产加工食品的原 料,如大豆、玉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增加一千萬噸。
適應惡劣耕作條件
使農作物更能適應不利的生長環境,例如乾旱 (抗旱)、含高鹽 分土壤或特別低溫的環境。例如,改變作物之亞麻油酸含量,使 其可以忍受低溫及霜害。
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全球自1996年至2000年為止,基因改造作物栽培面積已經從一百 七十萬公頃,迅速竄升到五千八百萬公頃,七年內增加三十四. 五倍。根據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統計,2030年世界人口將由2003 年的六十億人增加到八十一億人,其中八億一千五百萬人可能將 處於飢餓狀態。
花的顏色 植物的高度 動物的產子數或產乳量等。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又說「龍生龍、 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也同樣表達 了遺傳因子的觀念。
基因是由DNA(去氧核醣核酸)組成
基因重組技術的方法
增加法 減少法 調節法
改變動物或植物的表現性狀 從某一物種抽取個別基因,將其殖入另一物種的基因組 例如將人類黃體素的基因殖入酵母菌中以大量生產避孕藥
基因改造食品
(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 )
什麼是基因改造食物(GM foods)
又稱基因轉殖食品 由基因改造生物 (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 )所加工而成。 以基因重組技術所衍生的食品,皆稱之為基因改
造食品。 現有的基因重組技術所能達成之改良特性有
基因轉殖動物(及其加工品)
如轉殖生長激素基因的鮭魚等,但目前多處於 研究階段,尚無此類基因改造食品正式上市。
基因改造作物被運用在哪裏?
將基因重組科技運用到作物及食品的歷程,依目 的性及發展性的不同,分為三個世代:
第一代:僅針對作物進行抗旱、抗蟲的簡單改變 第二代:增加一些功能性,例如添加維生素A,以防
增加生長速度、改良營養價值、抗蟲、抗病、耐除草 劑、耐低溫、延長保存期限、耐運送或利於加工等。
如:香甜玉米容易受到蟲害
農藥防治 基因轉殖技術,把「遺傳物質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
產生基因重組的現象。」如此一來,玉米就會表現出 原本沒有的特性而具有抗蟲害的功能。
「基因」(Gene)
遺傳物質,攜帶遺傳訊息,決定生物體特質 例如基因可決定
主要基改作物全球栽培面積。
依轉殖特性
抗除草劑、抗蟲(Bt)、雙抗(除草劑與蟲)特性的全球基改作物面積分別為79、19.1、 26.9百萬公頃,各佔63.2、15.3、21.5%。
應用
應用
瑞士的英格包崔克斯(Ingo Potrykus)和德國的彼得貝 爾(Peter Beyer)
轉殖一個來自細菌、兩個 來自黃水仙花的基因到稻 米中,製造出來自黃水仙 花的基因到稻米中,製造胡蘿蔔素的「黃金米」。
只有染色體對數與長度相符之生物雜 交才能有後代。亦即,只有在物種相 似的生物之間才能進行。
需要長時間的演化過程,預期的性狀 才會表現。
基改作物全球栽培面積的地理分布
全球基改作物栽培面積,88.7%在 美洲,亞澳地區9.6%,而 中東 與非、歐洲僅佔1.8%。
基改作物主要栽培國家的收穫面積
美國、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中國、巴拉圭、南非各佔全球基改作物面積 的50、17、13、6、6、3、2、1% (合計99%)。
玉米油、玉米餅、糖漿或零食和糕餅…等。
基因轉殖食品帶來的好處:
人類依賴以為生的糧食作物,約90%為植物性 僅依靠20種左右的植物提供主要糧食
其中玉米、稻米、小麥則提供全人類50%以上的熱量。
基因改造作物無非是希望
農作物可以抵抗蟲害 適應不同的氣候 抵抗真菌侵襲 延緩成熟期限 抗除草劑…等等
事實上,基因改造與傳統雜交均是透過人為的方法,改變 植物的特性。然而,兩者卻有以下的分別:
基因改造
特定基因的選擇、抽取、分辨 與轉殖
可以接合引入任何生物基因到 另一生命體內,如:把蠍子的 基因引進入玉米之內。 可明確預期該性狀出現。
傳統雜交
在不能選定特定基因情況下,利用染 色體複製時交換基因組合,再伺環境 自然淘汱。
這種米提供充足的維生素 A,幫助貧窮國家改善兒 童營養不良的問題。
這種黃金米的種母本是台 北309號稻米,
市面上最常見的基因改造食品是什麼?
市面上最常見的基因改造食品是來自於基 因改造的大豆和玉米。
基因改造的大豆可加工製成
醬油、豆腐、豆漿、食用油及其他豆類食品等
基因改造的玉米則可加工製成
基因改造生物
(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
基因轉殖微生物(及其產物)
包括可作為發酵食品的菌酛,或用以生產酵素、 胺基酸、有機酸、維生素、色素、香料等食品 添加物之微生物。
基因轉殖農作物(及其加工品)
此為GMOs中發展最快的領域,已有大豆、玉 米、蕃茄、馬鈴薯等轉殖作物問世。
止夜盲症的黃金米。 第三代:利用多個基因轉殖技術,大幅改變動植物的
特性,主要用在醫藥。
未來,或許可以以飲食替代藥物治療。因為經基 因改造過的食品、作物或動物,可能具備了某些 防治或是治療的成分。
基因改造與傳統雜交有何不同
你可能會感到疑惑,在基因重組技術被用來進行作物特性 改良前,我們難道不曾以作物育種的技術,來改變原物種 的特性嗎?
所需的主成份 如把抗 除草劑的基因殖入大豆裏,令大豆能夠抗除草劑
使特定動植物基因發生缺失,令動植物喪失某些原有性質 與功能, 如減少蕃茄內催熟基因的數量,將減緩其組織成熟軟化,
以延遲蕃茄的成熟期。
去除或增加某固定基因的控制因子,可以改變生物特性的 表現程度,甚至是功能,造成調整生物生命特性。就像紫 外線可以促成癌細胞的發生一般。又例如透過刺激頭髮的 基因,改變頭髮的色素;又如調節菜籽油內控制飽和脂肪 酸的基因,使其減少製造飽和脂肪酸,使菜籽油的飽和脂 肪酸含量降低。
以供應人類適時、適量的食物。 WHO推估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成長為現在的倍,如
何在有限的耕種面積中,提供全球近90億人口所需的糧產, 勢必依賴科技性較高且最被期待的技術。
基因轉殖食品帶來的好處:
增強農作物之抵抗力
增強對蟲害的抵抗力,減少使用殺蟲劑(防蟲)。 以占美國玉米產量三分之二的抗蟲玉米為例,可使一年的玉米產
適應惡劣耕作條件
使農作物更能適應不利的生長環境,例如乾旱 (抗旱)、含高鹽 分土壤或特別低溫的環境。例如,改變作物之亞麻油酸含量,使 其可以忍受低溫及霜害。
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全球自1996年至2000年為止,基因改造作物栽培面積已經從一百 七十萬公頃,迅速竄升到五千八百萬公頃,七年內增加三十四. 五倍。根據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統計,2030年世界人口將由2003 年的六十億人增加到八十一億人,其中八億一千五百萬人可能將 處於飢餓狀態。
花的顏色 植物的高度 動物的產子數或產乳量等。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又說「龍生龍、 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也同樣表達 了遺傳因子的觀念。
基因是由DNA(去氧核醣核酸)組成
基因重組技術的方法
增加法 減少法 調節法
改變動物或植物的表現性狀 從某一物種抽取個別基因,將其殖入另一物種的基因組 例如將人類黃體素的基因殖入酵母菌中以大量生產避孕藥
基因改造食品
(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 )
什麼是基因改造食物(GM foods)
又稱基因轉殖食品 由基因改造生物 (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 )所加工而成。 以基因重組技術所衍生的食品,皆稱之為基因改
造食品。 現有的基因重組技術所能達成之改良特性有
基因轉殖動物(及其加工品)
如轉殖生長激素基因的鮭魚等,但目前多處於 研究階段,尚無此類基因改造食品正式上市。
基因改造作物被運用在哪裏?
將基因重組科技運用到作物及食品的歷程,依目 的性及發展性的不同,分為三個世代:
第一代:僅針對作物進行抗旱、抗蟲的簡單改變 第二代:增加一些功能性,例如添加維生素A,以防
增加生長速度、改良營養價值、抗蟲、抗病、耐除草 劑、耐低溫、延長保存期限、耐運送或利於加工等。
如:香甜玉米容易受到蟲害
農藥防治 基因轉殖技術,把「遺傳物質殖入活細胞或生物體,
產生基因重組的現象。」如此一來,玉米就會表現出 原本沒有的特性而具有抗蟲害的功能。
「基因」(Gene)
遺傳物質,攜帶遺傳訊息,決定生物體特質 例如基因可決定
主要基改作物全球栽培面積。
依轉殖特性
抗除草劑、抗蟲(Bt)、雙抗(除草劑與蟲)特性的全球基改作物面積分別為79、19.1、 26.9百萬公頃,各佔63.2、15.3、21.5%。
應用
應用
瑞士的英格包崔克斯(Ingo Potrykus)和德國的彼得貝 爾(Peter Beyer)
轉殖一個來自細菌、兩個 來自黃水仙花的基因到稻 米中,製造出來自黃水仙 花的基因到稻米中,製造胡蘿蔔素的「黃金米」。
只有染色體對數與長度相符之生物雜 交才能有後代。亦即,只有在物種相 似的生物之間才能進行。
需要長時間的演化過程,預期的性狀 才會表現。
基改作物全球栽培面積的地理分布
全球基改作物栽培面積,88.7%在 美洲,亞澳地區9.6%,而 中東 與非、歐洲僅佔1.8%。
基改作物主要栽培國家的收穫面積
美國、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中國、巴拉圭、南非各佔全球基改作物面積 的50、17、13、6、6、3、2、1% (合計99%)。
玉米油、玉米餅、糖漿或零食和糕餅…等。
基因轉殖食品帶來的好處:
人類依賴以為生的糧食作物,約90%為植物性 僅依靠20種左右的植物提供主要糧食
其中玉米、稻米、小麥則提供全人類50%以上的熱量。
基因改造作物無非是希望
農作物可以抵抗蟲害 適應不同的氣候 抵抗真菌侵襲 延緩成熟期限 抗除草劑…等等
事實上,基因改造與傳統雜交均是透過人為的方法,改變 植物的特性。然而,兩者卻有以下的分別:
基因改造
特定基因的選擇、抽取、分辨 與轉殖
可以接合引入任何生物基因到 另一生命體內,如:把蠍子的 基因引進入玉米之內。 可明確預期該性狀出現。
傳統雜交
在不能選定特定基因情況下,利用染 色體複製時交換基因組合,再伺環境 自然淘汱。
這種米提供充足的維生素 A,幫助貧窮國家改善兒 童營養不良的問題。
這種黃金米的種母本是台 北309號稻米,
市面上最常見的基因改造食品是什麼?
市面上最常見的基因改造食品是來自於基 因改造的大豆和玉米。
基因改造的大豆可加工製成
醬油、豆腐、豆漿、食用油及其他豆類食品等
基因改造的玉米則可加工製成
基因改造生物
(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
基因轉殖微生物(及其產物)
包括可作為發酵食品的菌酛,或用以生產酵素、 胺基酸、有機酸、維生素、色素、香料等食品 添加物之微生物。
基因轉殖農作物(及其加工品)
此為GMOs中發展最快的領域,已有大豆、玉 米、蕃茄、馬鈴薯等轉殖作物問世。
止夜盲症的黃金米。 第三代:利用多個基因轉殖技術,大幅改變動植物的
特性,主要用在醫藥。
未來,或許可以以飲食替代藥物治療。因為經基 因改造過的食品、作物或動物,可能具備了某些 防治或是治療的成分。
基因改造與傳統雜交有何不同
你可能會感到疑惑,在基因重組技術被用來進行作物特性 改良前,我們難道不曾以作物育種的技術,來改變原物種 的特性嗎?
所需的主成份 如把抗 除草劑的基因殖入大豆裏,令大豆能夠抗除草劑
使特定動植物基因發生缺失,令動植物喪失某些原有性質 與功能, 如減少蕃茄內催熟基因的數量,將減緩其組織成熟軟化,
以延遲蕃茄的成熟期。
去除或增加某固定基因的控制因子,可以改變生物特性的 表現程度,甚至是功能,造成調整生物生命特性。就像紫 外線可以促成癌細胞的發生一般。又例如透過刺激頭髮的 基因,改變頭髮的色素;又如調節菜籽油內控制飽和脂肪 酸的基因,使其減少製造飽和脂肪酸,使菜籽油的飽和脂 肪酸含量降低。
以供應人類適時、適量的食物。 WHO推估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成長為現在的倍,如
何在有限的耕種面積中,提供全球近90億人口所需的糧產, 勢必依賴科技性較高且最被期待的技術。
基因轉殖食品帶來的好處:
增強農作物之抵抗力
增強對蟲害的抵抗力,減少使用殺蟲劑(防蟲)。 以占美國玉米產量三分之二的抗蟲玉米為例,可使一年的玉米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