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听课记录(1)教学文案
地理听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地理教研组于2021年10月25日开展了地理听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2. 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与合作。
3.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研组整体实力。
三、活动内容1. 听课:教研组成员共同观摩了由我校地理教师张老师主讲的《中国的气候》一课。
2. 评课:教研组成员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3. 研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教研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方法。
四、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张老师以《中国的气候》为课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我国气候的特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2. 评课环节教研组成员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家认为,张老师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4)教学手段丰富,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
同时,教研组成员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1)课堂提问应更具针对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课堂时间分配应更加合理,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都能得到充分实现。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 研讨环节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教研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要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2)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3)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4)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活动总结本次地理听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地理听课笔记范文10篇
地理听课笔记范文10篇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课程导入。
- 老师通过展示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图片,如天圆地方说的示意图,引发我们的思考。
2.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 古代认识。
- 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 近代探索。
- 麦哲伦环球航行,他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最终又回到西班牙,这一壮举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 现代测量。
-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3. 地球形状的影响。
- 地球的球形形状使得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不同,从而导致了热量的差异,这是形成五带的基础。
- 在航海中,要考虑地球的球形形状来规划航线,例如大圆航线的设计。
二、经纬网。
1. 经线和纬线。
- 纬线。
-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 经线。
-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2. 经度和纬度。
- 纬度。
- 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以北是北纬(N),赤道以南是南纬(S)。
- 北极和南极的纬度分别是90°N和90°S。
- 经度。
-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它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是东经(E),向西是西经(W),东经和西经的最大值都是180°。
3. 经纬网的应用。
- 确定位置:通过经纬度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例如北京的经纬度约为(116°E,40°N)。
- 导航:飞机、轮船等在航行时可以根据经纬网来确定航线,实现准确的导航。
三、地球的自转。
1. 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了解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如台风、暴雨、干旱、寒潮等),掌握其成因、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气象灾害成因、影响及防御措施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观念,培养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导入教师行为:展示一组关于近年来国内外重大气象灾害的图片或视频,如台风登陆、洪水肆虐、干旱缺水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视频,感受气象灾害的破坏力,思考这些灾害为何会发生,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
过程点评:直观的视听材料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为新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6.1.1 气象灾害概述教师行为:•简要介绍气象灾害的概念,强调其普遍性和危害性。
•引导学生分类讨论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分组讨论并列举出所知道的气象灾害类型,每组派代表分享。
过程点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学生初步建立了对气象灾害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6.1.2 气象灾害的成因与特点教师行为:•分别介绍台风、暴雨、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辅助讲解,增强直观性。
学生活动:•观看图表、动画,结合教师讲解,理解并记忆气象灾害的成因与特点。
•小组讨论:选择一种气象灾害,分析其成因、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
过程点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抽象的气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小组讨论活动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1.3 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教师行为:•介绍针对不同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和应急响应机制。
•强调个人、社区和国家在防灾减灾中的不同角色和责任。
听课记录高中地理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高中地理二、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三、授课班级(班级名称)四、授课时间(年月日)五、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讨论、分析、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热爱家乡、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2. 教学难点:(1)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
(2)地理问题解决的实际应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沟通的能力。
4. 实践活动(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归纳(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八、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氛围。
2. 教学改进(1)针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加强讲解和辅导。
(2)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评价(1)自我评价: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意见。
九、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
3. 结合实际,撰写一篇地理小论文。
听课记录结束。
高中地理听课记录及评议
高中地理听课记录及评议
地理课堂内容概述
本次地理课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理经纬度的概念及应用
-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和人文地理因素
学生反馈和评议
学生对本节地理课堂的评价和反馈如下:
- 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增进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 教师讲解生动活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气氛较为活跃;
- 课堂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图表和实例的使用使得抽象的地理概念更具体易懂;
- 学生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课堂建议和改进
针对本次地理课堂的提高,学生希望以下方面能得到改进:- 增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地理知识更具实用性;
- 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地观察,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 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 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回应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表示感谢,并承诺在接下来的课堂中
继续努力改进教学。
针对学生的建议,教师将会:
-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入更多实例和案例,让地理知识更贴
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加深理解;
- 通过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
结论
本次地理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了正面评价。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建议,教师也将会继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地理课堂的质量和学习效果。
高一地理听课记录范文(共14篇)
教学过程:1、导入,引用林语堂之语。
2、标注序号:朗读全文(默读),学生朗读一遍。
(随堂评议:读音、释义共进)3、逐段读(找学生读错的地方)4、“何为其然也”,“何为”――“为何”(因为什么)5、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渺渺乎予怀”中的“渺渺”何意?6、找出情感的变化。
每一段的情感是不同的。
7、情感因何而来,由何而去?找语句。
8、第一段读出了快乐第二段读出乐与悲第三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挟飞仙以遨游”――渴望――失望9、为何转喜为悲?10、分享:教师30岁,学生15岁,加起来是苏轼写本文的年龄。
11、每个学生选择文本中一两句名言,自己站起来背诵。
过程思索:处处小心,点点如意,环环相扣。
步步为营,符合认知规律。
整体点评:这是一位纯静干练的教师,普通话很好,很标准。
沉着,大气。
本文成功之处有三:一曰读。
默读全文;让几个学生分别读一段,逐段朗诵全文。
二曰理解。
抓住每一段的感情线索逐段理解:愉快---乐;悲伤----高兴。
情感因何而来,因何而去?问学生:你从第一段读出了什么愉快?读“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等等。
第二段谈谈乐与悲。
从渴望读出失望:“挟飞仙以遨游-----”。
第三,如何转悲为喜了?人可以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从小人生到大人生。
最后一段:你从文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
这是一节好课。
《雷雨》听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一、导入:闭上眼睛听雷雨的声音,引出课题二、预习:自我读读课文,那几段是写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教师的语言很简洁明了,让学生明白自我学习的任务。
)三、检查预习:读了课文,你明白是一场怎样的雨?四、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句子写雨下得很大?能够用横线画出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好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生:第五自然段:雨越下越大,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树房子都看不清了。
用因为所以说说。
生:因为……所以师:还有谁会说?生:因为雨下在窗户上,所以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基本性质,掌握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并能初步分析这些性质对海洋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图表解读、案例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同时增强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导入教师行为:展示一张世界海洋温度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海域的颜色差异,并提出问题:“这些颜色差异代表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海水的性质还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海洋环境的?”学生活动:观察地图,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根据地图颜色推断海水的温度差异,并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
过程点评:以直观的海洋温度分布图作为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同时,问题设置具有层次性,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思考,为后续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过程3.2.1 海水的温度教师行为:•展示全年不同月份的世界海洋温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规律。
•讲解太阳辐射、洋流、气候等因素对海水温度的影响。
学生活动:•观察图表,记录关键数据,总结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分组讨论影响因素,每组选代表分享观点。
过程点评:通过图表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海水温度的基本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还学会了如何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方法。
3.2.2 海水的盐度教师行为:•介绍海水盐度的概念,展示世界海洋盐度分布图。
•分析蒸发量、降水量、河流淡水汇入等因素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学生活动:•观察盐度分布图,与温度分布图进行对比,寻找异同点。
•小组讨论不同海域盐度差异的原因,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地理听课评议记录
地理听课评议记录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地理学导论授课教师:李老师上课时间:____年X月X日(星期三)9:00-10:30地点:教学楼xxx教室评议记录:1. 教学目标明确李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就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介绍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这对于我们理解地理学的整体框架和发展历程非常有帮助。
2. 教学内容丰富李老师在这堂课上介绍了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详细解释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多个实例讲解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案例的引入,使我们对地理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3. 教学方法多样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述、举例、互动等。
她使用图表和实地考察等教学工具,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特别是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提问我们对地理学的认识和理解,积极鼓励我们发表观点,增强了课堂的活跃度。
4. 讲解清晰易懂李老师在讲解地理学的概念和理论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她聪明地运用归纳和比较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增加了我们对地理学的认知深度。
5. 教学态度端正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保持了良好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
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合理的评价,积极引导我们思考,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她对待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友善和关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这堂地理学导论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李老师教学设计得非常合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讲解清晰易懂,教学态度端正。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地理学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对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有了更多的期待。
高中地理水循环听课记录
高中地理听课记录
篇一:地理听课记录
科目:地理授课人:班级:星期一9月19日地球的公转
复习: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地球公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三、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一致,“至西向东”。
四、地球公转所需的时间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一年,产生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轴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各地在一年中接受的太阳光热不一样,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一即“春夏秋冬”,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还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
六、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的公转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地球
点评:本节课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难点重点突出,但学生活动较少。
科目:地理授课人:班级:星期三9月29日
地形图
复习:地图的三要素。
学习:海拔、相对高度及等高线地形图和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什么叫海拔(绝对高度)。
二、相对高度的概念。
三、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量单位是
四、世界最高峰是,有世界第三极之称:中国陆地最低点是海拔,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相对高度是
五、等高线地形图
1、什么叫等高线?
2、什么叫等高线地形图?
六、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及他们的形状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七、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和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
点评:本节课内容太多,重难点不太突出。
高中地理学习听课记录(1)
学习听课记录时间:10月18日地点:多媒体教室课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授课人:李丽听课记录:情境导入:老师有一位好朋友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由于工作需要现在她已经远渡日本,不过发达的现代科技使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前一段她给老师发来了几张照片,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展示图片:日本美丽的自然风光,意在突出日本的环保和绿化)过渡:不过几天之后,我又受到了她的一封邮件,我的朋友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情境(二)一位中国记者寄自海外的信早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就发明了适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一次性筷子。
到1990年,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的产量达到了240亿双。
与此同时,由于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大量木材,一些厂商于是将目光转向海外。
现在,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人均消费200双左右。
同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右,其余97%都是依靠进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几乎全是从中国进口的。
我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课上交流:关于一次性筷子1你知道日本和中国森林覆盖率各是多少吗?(日本64% ,中国17% )2你知道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价值是多少吗?它有哪些功能?(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繁养场所……价值19.6万美元)这棵50年树龄的大树可以被制成多少双一次性的筷子?它的价值是多少?(可以制成6000---8000双一次性筷子,价值40美元)3你知道日本国内采伐的方式吗?我们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采伐方式?(日本“间伐”方式,及时补种;中国采用“一采光”的方式,后继植树工作乏力,使原本可再生的资源变成了一次性资源)4你家周围的餐馆有没有使用一次性筷子?(普遍使用)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吗?(用过)这些餐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处理的呢?(大都被当作垃圾倒掉)5你知道日本的一次性筷子用完之后是如何处理的吗?(有专人回收,由于造纸的原料,三双一次性筷子可以造一张明信片或一张复印用的A4纸)总结过度:通过交流,我想我们好多同学也许和我的朋友一样,心情不是很轻松,但是有的同学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多媒体展示:争议(一):有的同学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应有尽有,砍点森林没什么。
地理听课记录
地理听课记录
1. 时间:2018年7月29日
2. 日程安排:
(1)09:00-09:45 讲授《地理学概论》内容
3. 上课情况:
(1)今天老师以教学相长的方式讲授了《地理学概论》,内容涵盖了地理学的概念、六大地理学类型、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围,课堂以原理讲解为主,并和学生交流过程中不断
引入相关实际示例,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地理学概念。
(2)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运用到学生练习题中,并给出参考答案,批改学生作业的
同时进行交流讨论,本节课的练习题包括概念、类型、分析方法的应用,让学生更好的加
深记忆,并用练习题带动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地理学相关理论。
4. 教学效果:
本节课学生表现积极,充分开展研讨,学生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热情和活跃性,老
师采用多种交互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学概念,课程中学生
通过精心准备的每一节课内容以及练习题讨论,加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
高中地理必修二听课记录
高中地理必修二听课记录听课科目:地理听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第一节听课班级:凯里x中初x(x)班任课教师:杨勇林教学内容: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过程:导入课题:从当天的天气现象进行提问,引入新课学习。
板书课题: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天气与气候师:从多媒体课件上学习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从而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
投影:一、天气1、概念2、特点师:“天气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投影:关于天气的词语。
过渡:“光靠词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
投影: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比一比”(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
第二,风向的判断。
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
)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小小天气预报员吗?”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投影下面的表格:天气气候概念区别学生结合表格把问题写出来(目的是加深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的过程和大气运动》
听课记录A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受热的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地理知识: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
2.空间思维:培养学生对地球大气空间结构的三维理解能力。
3.科学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释大气现象的能力。
导入1.1教师行为: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区气候类型的图片,提问学生对大气受热和运动的初步理解。
1.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分享自己对不同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的猜想。
1.3 过程点评:通过图片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大气受热和运动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2.1 教师行为:讲解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2.2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大气受热的各个环节。
2.3 过程点评:确保学生理解大气受热的基本过程。
2.4 教师行为:介绍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
2.5 学生活动:学生学习大气运动的原理,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
2.6 过程点评:通过讲解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大气运动原理的理解。
2.7 教师行为: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气运动的模拟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8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动画,记录大气运动的特点。
2.9 过程点评: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大气运动的过程。
板书设计•大气受热过程:o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o地面辐射:地表向大气的长波辐射。
o大气逆辐射:大气向地面的长波辐射反馈。
•大气运动:o热力环流: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
o风的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结果。
作业布置3.1 教师行为:布置学生收集不同地区气候类型的数据,分析大气受热和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3.2 学生活动:学生搜集数据,分析并撰写报告。
3.3 过程点评: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4.1 教师行为:总结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强调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4.2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分享学习体会。
地理听课学习记录(六篇)
4、结合完整的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3种类型,讲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分析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海陆空三地又有不同圈层,其中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和物质的转移;5、指出水循环中的任意环节,请学生回答;6、布置学生在草稿纸上自主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随机点名学生在黑板上绘图7.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55活动8.从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归纳水循环的意义3.阅读活动内容,思考P56的4个问题并作答4.认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认识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及其后果。
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树立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理解事物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的四、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生理解记忆五、布置练习在PPT上给出习题完成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习题,没有完成的在课后继续完成,课后还将完成对应的练习册。
巩固提高,学生加强对新知的学习板书设计总体评价: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多问题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客观方面:学校教学题材还不够完善,实验操作难度大。
主观方面:学生各自知识储备不一样,所以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
师问:梁龙所属的侏罗纪属于什么代?师问:中生代属于什么宙?师问:显生宙与元古、太古、冥古宙有何区别?师:前寒武纪时期距今的时长、动物演化状况、植物演化状况、代表物种和生物事件?播放幻灯片;指导学生将表格空白区域自行补充(三)地质年代的划分依据和地质年代表的记忆师问:“地质年代”的划分有何规律?让学生识记其自行制作的“地史学简表”,并要求学生描述其“地史学简表”的内容从“地史学简表中”归纳出地质年代划分的依据,迅速识记“地史学简表”,并且尝试去描述“地史学简表训练学生分析信息,从信息中寻找规律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根据记忆规律,即时记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此外,提供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实现其自身动力与外部压力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三、课堂练习课本第19页的活动题板书设计 3.1地球的历史总体评价:本节内容正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但是无论培养哪种观念都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节内容的特点更是“内容为王”的典型。
高中地理学习听课记录
学习听课记录时间:10月18日地点:多媒体教室课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授课人:李丽听课记录:情境导入:老师有一位好朋友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由于工作需要现在她已经远渡日本,不过发达的现代科技使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前一段她给老师发来了几张照片,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展示图片:日本美丽的自然风光,意在突出日本的环保和绿化)过渡:不过几天之后,我又受到了她的一封邮件,我的朋友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情境(二)一位中国记者寄自海外的信早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就发明了适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一次性筷子。
到1990年,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的产量达到了240亿双。
与此同时,由于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大量木材,一些厂商于是将目光转向海外。
现在,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人均消费200双左右。
同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右,其余97%都是依靠进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几乎全是从中国进口的。
我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课上交流:关于一次性筷子1你知道日本和中国森林覆盖率各是多少吗?(日本64% ,中国17% )2你知道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价值是多少吗?它有哪些功能?(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繁养场所……价值19.6万美元)这棵50年树龄的大树可以被制成多少双一次性的筷子?它的价值是多少?(可以制成6000---8000双一次性筷子,价值40美元)3你知道日本国内采伐的方式吗?我们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采伐方式?(日本“间伐”方式,及时补种;中国采用“一采光”的方式,后继植树工作乏力,使原本可再生的资源变成了一次性资源)4你家周围的餐馆有没有使用一次性筷子?(普遍使用)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吗?(用过)这些餐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处理的呢?(大都被当作垃圾倒掉)5你知道日本的一次性筷子用完之后是如何处理的吗?(有专人回收,由于造纸的原料,三双一次性筷子可以造一张明信片或一张复印用的A4纸)总结过度:通过交流,我想我们好多同学也许和我的朋友一样,心情不是很轻松,但是有的同学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多媒体展示:争议(一):有的同学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应有尽有,砍点森林没什么。
高中地理听课记录
高中地理听课记录
地理概述
本次地理课程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地理
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地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空间
分布规律。
地球的结构
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其中,地壳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居住空间,地壳由岩石构成,分为板块。
地壳板块不断运动,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动。
大地形图
地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等不同类型。
山脉通常由岩石层的隆起形成,平原则主要由沉积物积累而成。
气候与气象
地理学研究了地球的气候和气象现象。
气候是指长时间区域内
的天气特征,气候因地理位置、海陆分布、气候系统等因素的影响
而有所差异。
气象则是指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情况。
水资源
地理学对水资源的研究非常重要。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
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一
些地区常年缺水,而另一些地区则水资源丰富。
人口与城市
地理学研究了人口的分布和城市的发展。
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交通条件等均对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产生影响。
人口集中的地区往往
伴随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也关注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
可持续发展则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又
不损害后代的发展。
以上是本次地理课程的听课记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水循环的概念、过程及主要环节,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培养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及责任。
导入教师行为:播放一段展示自然界中水循环现象的视频(如雨水降落、河流流动、植物蒸腾、海水蒸发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什么过程?”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认真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尝试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过程点评:视频导入直观生动,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引出了水循环的主题。
同时,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3.1.1 水循环的概念与过程教师行为:•展示水循环示意图,介绍水循环的定义,即水在地球的表面和大气之间循环的过程。
•逐一讲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降水、流入水体、下渗等,并强调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活动:•观察示意图,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
•分组讨论水循环各环节的意义,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过程点评:通过示意图讲解和小组讨论,学生清晰地掌握了水循环的概念和主要环节,同时培养了合作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3.1.2 水循环的类型教师行为:•介绍水循环的三种主要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并展示相应的示意图。
•分析每种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观察示意图,对比三种水循环类型的异同点。
•尝试举例说明每种水循环类型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点评:通过类型划分和实例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水循环的不同类型,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听评课记录
高中地理 听评课记录一.基本信息听课日期:2022年10月10日听课时间:上午第二节课授课教师姓名:张华学科/课程名称:高中地理班级/年级:高一年级教学主题或章节: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听课人员信息:听课人姓名:李明听课人职务:地理教研组组长听课目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二.课堂观察记录1.教学准备:张华教师的教学计划清晰,教学资源准备充分,包括教材、教具和多媒体等。
2.教学过程:开始阶段:张华教师通过展示自然地理环境的照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导入方式生动有趣,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展开阶段:张华教师采用了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他首先详细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观点。
这种教学方法既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结束阶段:张华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布置了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师生互动:张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适中,能够积极回应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学生参与度较高,反应积极。
4.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能够认真听讲、做笔记。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情况良好,小组讨论活跃。
5.课堂管理:张华教师对课堂纪律把控得当,学生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时间分配合理,课堂节奏控制得当,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6.教学技术使用:张华教师有效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
他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视频,清晰地呈现了教学内容,并运用互动软件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提高了教学效果。
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支持作用明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效果评价1. 目标达成:张华教师在课前明确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等。
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批改,可以看出学生们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特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中学地理上课文字记录
中学地理上课文字记录地理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
以下是我对这节地理课的文字记录。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理坐标在本节课的一开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球的基本知识。
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它是宇宙中唯一一个我们能够居住的地方。
地球表面有70%是水,30%是陆地。
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构造,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接下来,老师向我们解释了地理坐标的概念。
地理坐标是用来表示地球上不同地点位置的一种方式。
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纬度表示地点距离赤道的远近,而经度表示地点在东西方向上的位置。
我们通过纬度和经度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准确位置,方便我们在地图上查找。
第二部分: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在地球的运动方面,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旋转一周所花费的时间,它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花费的时间,它决定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固定的,但公转的速度会因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而有所改变。
我们经常听说的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等节气就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春分和秋分是在地球公转到某个位置时,南北半球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标志着春天和秋天的开始。
而夏至和冬至则是在地球公转到离太阳最远或最近的位置时,南北半球的白天和黑夜时间分别最长和最短,标志着夏季和冬季的来临。
第三部分:地势与地形地球上的陆地有各种各样的地形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
地形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山脉是由许多山峰组成的地形,它们可以分为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山脉对于气候和水循环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平原是相对平坦的地势,多为河流形成的沉积层。
平原地区通常是农业和人口聚集的重要区域,因为平坦的土地易于种植农作物和建设城市。
高原是海拔较高且相对平坦的地区,如青藏高原和巴西高原。
高原地区气候较为寒冷,适宜草原牧养业和藏羚羊等特殊物种的生存。
高三地理课听课教案模板
高三地理课听课教案模板高三地理课听课教案1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说教材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高三地理课听课教案2《中国人口》一、说教材《中国人口》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的情况。
是中国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是学生学好中国地理,尤其是学好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以及分区地理知识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合理布局工业、农业、交通和城市。
因此,学好本节教材,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将为学好后面各章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并简陋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3、学会制作人口增长曲线图4、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5、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估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分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我国人文地理的学习打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听课记录
时间:10月18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课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人:李丽
听课记录:
情境导入:老师有一位好朋友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由于工作需要现在她已经远渡日本,不过发达的现代科技使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前一段她给老师发来了几张照片,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展示图片:日本美丽的自然风光,意在突出日本的环保和绿化)
过渡:不过几天之后,我又受到了她的一封邮件,我的朋友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情境(二)一位中国记者寄自海外的信
早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就发明了适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一次性筷子。
到1990年,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的产量达到了240亿双。
与此同时,由于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大量木材,一些厂商于是将目光转向海外。
现在,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人均消费200双左右。
同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右,其余97%都是依靠进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几乎全是从中国进口的。
我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课上交流:关于一次性筷子
1你知道日本和中国森林覆盖率各是多少吗?(日本64% ,中国17% )
2你知道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价值是多少吗?它有哪些功能?(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繁养场所……价值19.6万美元)
这棵50年树龄的大树可以被制成多少双一次性的筷子?它的价值是多少?(可以制成6000---8000双一次性筷子,价值40美元)
3你知道日本国内采伐的方式吗?我们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采伐方式?(日本“间伐”方式,及时补种;中国采用“一采光”的方式,后继植树工作乏力,使原本可再生的资源变成了一次性资源)
4你家周围的餐馆有没有使用一次性筷子?(普遍使用)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吗?(用过)这些餐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处理的呢?(大都被当作垃圾倒掉)
5你知道日本的一次性筷子用完之后是如何处理的吗?(有专人回收,由于造纸的原料,三双一次性筷子可以造一张明信片或一张复印用的A4纸)
总结过度:通过交流,我想我们好多同学也许和我的朋友一样,心情不是很轻松,但是有的同学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多媒体展示:争议(一):
有的同学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应有尽有,砍点森林没什么。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过渡导入下一环节合作探究一)
3、合作探究(一)中国的资源现状
学生活动1):分析下列图表及材料,自己归纳得出结论。
材料一:中国资源总量情况一览表
土地:总量世界排名第三位;水第六位;太阳能第二位;矿产第三位
材料二:凡是在世界上已发现的矿在我国均有分布,储量也居世界前列。
其中稀土的储量占世界的80%左右,锑矿的储量占世界的40%,钛矿的储量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储量的总和,而钨矿的储量则为世界其他国家储量总和的4倍。
材料三:中、美及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
国土(公顷/人)中国0.9美国3.87世界平均2.75
耕地(亩/人)中国1.41美国10.9世界平均3.75
森林面积(亩/人)中国1.8美国17.8世界平均14. 3
材料四:调查显示:我国煤炭的平均回收率为32%,铜矿的平均回收率为50%,锡矿的平均回收率为28%。
中国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伴生成分复杂,但是有综合利用价值而未进行综合利用的矿产占30%以上,例如,煤矿实行单一开采,与煤共生的高岭土被白白扔掉了……
材料五:南方与北方的资源对比
我国南方地区水多耕地少,有色金属集中分布在南方六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一大特色;我国北方地区水少耕地多,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的90%,铁矿资源的60%和石油资源的全部几乎在北方。
师生总结:我国的资源形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资源少,资源相对紧缺,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利用率不高,资源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发难度大。
结论:我国不仅是资源大国也是资源小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学生活动2)讨论漫画《离家出走》、《绿色的回忆》、《最后的墓碑》说明了什么,理解滥砍滥伐不仅是破坏资源的问题,还会使动物失去生存的家园,导致土地沙化,引发沙尘暴和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的的严重问题,澄清争议一)“砍点森林没什么”的错误认识。
多媒体展示争议(二)
有的同学又说:现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并不特别富裕,目前最要紧的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口一次性筷子能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发展,应越多越好。
(过渡导入下一环节合作探究二)
4、合作探究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学生活动:
分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关于:“13亿,做乘除法的问题“的有关材料。
”
材料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我国未来20年能源领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到2020年,保证需求的只有9种。
材料三:2004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消息:安徽沈丘黄孟莹村自90年代以来,每年死亡人数急剧上升,造成这一现状的罪魁祸首竟是受到沿岸许多化工厂排放污水污染的淮河。
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这些现状对我国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师生共同总结: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1)、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的质量、数量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会导致资源消耗过量,环境恶化。
2)、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威胁人类今后的生存。
结论:谋求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是确保经济和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5概念梳理:自读课本,学习可持续发展有关内容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含义、要求
6、开眼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了解中国的重视程度)
199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指导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条就是“实行可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指出当前最紧迫的是可持续发展。
7政策大看台: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我国新一届政府多次重申: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江泽民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8、你知道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兴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通竣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三峡工程)
9实践导行:谈谈我们中学生自己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力所能及的做些什么?
10、结束语:(歌声起《明天会更好》)
听课评价:课堂容量大、知识涉及面广,总体来看,本节课展示了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准备,能够按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
优点:
一、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巧设情景,开头很有新意,通过展示图片、讲老师的故事,立刻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以后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在这种情境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主题,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
二、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活动,课前投入、课上交流、合作探究都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以及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本堂课还有一些出彩的地方,如老师的亲和力,工整的板书设计、语言的精炼等。
讲课老师的很有活力的课堂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同行要多多学习。
听课的作用
1.有利于掌握和了解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等现状。
2.有利于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平。
3.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有效地进行。
4、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活动学习到那些优秀和先进的理念、方法和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应用到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