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D值计算公式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制度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采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
积来评估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计算公式为:D=L×E×C
其中:
L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表示可能造成的后果;
D表示危险性。
评估人员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分别对每个风险进行L、E、C值打分,通过公式计算D值大小,根据D值所处的区间来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种等级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详见表2-1。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参数表。
LEC风险评价标准及风险确定准则

LEC风险评价标准及较大OHS风险确定准则1.风险评价依据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风险越高;1.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暴露越频繁,风险越高;1.3事故产生的后果:后果越严重、风险越高。
2.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采用LEC法来确定风险级别。
即: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采用以下公式: D=LEC式中: D——风险值。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E、C各要素的参考取值范围分别见以下各表:——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当事故或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做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
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所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6 相当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很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人员或设备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越长,则风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
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所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频繁程度10 连续暴露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0.5 非常罕见的暴露——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至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
由于范围广,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规定分数为1,把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它情况的数值均在1与100之间,如下表所示: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后果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 灾难,数人死亡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 严重,重伤3 重大,致残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D―风险分值根据公式计算作业的风险值,并参照下表评定风险级别。
lec法评价某种危险风险等级的计算公式

lec法评价某种危险风险等级的计算公式
(最新版)
目录
一、LEC 风险评价法的背景和含义
二、LEC 风险评价法的计算公式
三、LEC 风险评价法的应用和实例
四、总结
正文
一、LEC 风险评价法的背景和含义
LEC 风险评价法,全称 Likelihood(可能性)、Exposure(暴露度)、Consequence(后果)风险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
该方法
由美国安全专家 K.J.格雷厄姆和 K.F.金尼提出,旨在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
二、LEC 风险评价法的计算公式
LEC 风险评价法通过三个指标来评估风险,分别是:可能性(Likelihood,L)、暴露度(Exposure,E)和后果(Consequence,C)。
这三个指标的取值范围分别为 1-10,分别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人体
暴露在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以及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通过
将这三个指标的值相乘,可以得到一个风险分值 D,其取值范围为 1-1000,分值越高表示风险越大。
具体计算公式为:D = L x E x C
三、LEC 风险评价法的应用和实例
以一个机械设备操作为例,我们可以通过 LEC 风险评价法来评估其
风险等级。
假设该设备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手指受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 6(相当可能,每周暴露一次),暴露度为 7(频繁,每天
工作时间内暴露),后果为 4(轻微受伤,需要简单治疗)。
根据 LEC 风险评价法计算得出:D = 6 x 7 x 4 = 168,该操作的风险等级为 168,属于高度危险(5160~320)。
LEC风险评价法

LEC风险评价法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为:D=L×E×C
L分值的选择确定
E分值的选择确定
C分值的选择确定
风险分值D的选择确定
定性等级
可承受风险(一级):安全的,不需要采取措施;
一般风险(二级):临界的,有可能千百万较轻的伤害和损坏,应采取措施;主要风险(三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要立即采取措施;重大风险(四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
重大风险判定:
(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3)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或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LECD风险评价等级

LECD风险评价等级
LECD是评估风险的一个方法,其中L代表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代表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频率,C代表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果。
D的值是L、E和C的乘积,它表示风险等级。
如果D超过320,那么风险非常高,需要停止作业。
如果D在1160至320之间,那么风险高,需要立即整改。
如果D在270至160之间,那么风险中等,需要整改。
如果D在320至70之间,那么风险可能,需要注意。
如果D 在420以下,那么风险是可接受的。
如果D在5以下,那么风险是可以容忍的。
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可能性(L)可以分为七个等级,从完全会被预料到到实际上不可能。
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情况(E)可以分为六个等级,从连续暴露到非常罕见地暴露。
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果(C)可以分为六个等级,从大灾难到引人注目。
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分数值。
为了评估风险,我们需要确定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情况以及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
果。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LECD方法计算D的值,并根据D 的值确定风险等级。
如果风险等级超过320,那么我们需要停止作业,如果在1160至320之间,那么我们需要立即整改,如果在270至160之间,那么我们需要整改,如果在320至70之间,那么我们需要注意,如果在420以下,那么风险是可接受的,如果在5以下,那么风险是可以容忍的。
风险评价D值计算公式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本次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析评价。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频率)(E);(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
那么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就用公式??D=L×E×C 来表示。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在实际生产条件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
若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其概率为1。
但在考察一个系统的危险性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0的情况是不确切的。
所以,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的参考点,定其分值为0.1,;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定为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情况定为10;这三者之间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相应确定几个之间值,具体取值见表1表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众所周知,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为此本方法规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具体见表2: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值(E)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后果(C)造成事故或危险事件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广。
本方法将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的分值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的分值定为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
在这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具体见表3:表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的分值(C)4)危险性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条件的分值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危险性分值。
LEC风险评价法

LEC评价法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这3种方面分别是: 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B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B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
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具体如下: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风险分析
根据公式:风险D=LEC
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值得注意的是,LEC风险评价法对危险等级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凭经验判断,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LEC法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

LEC法风险评价
LEC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可采取计算每一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其风险值D由三个主要因素L、E、C的指标值的乘积表示,即D=LEC
三种主要因素的评价方法为: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发生的大小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因此人为的将发生事故可能极小的分数定为0.1,必然要发生事故的分数可定为10,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情况定为若干中间值,如下表:
E--暴露于危险环境中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发生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而非常罕见的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各中间值,如下表:
C-—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在1—100之间。
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类规定为1,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可能性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100之间,如下表:
D-—风险值。
D=L×E×C,确定D值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确定持续改进的措施。
如下表:。
风险管控分级评价公式

风险管控分级评价公式
企业应选择以下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危险指数方法(RR);
——职业病危害分级法等。
风险点级别确定: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建筑业可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通过对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设定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即:D=L×E×C
其中,D—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员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评价时,L、E、C的取值应建立在建筑施工企业现有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并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
风险辨识-LEC评价法

LEC评价法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是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即:D=L×E×C风险分值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
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具体如下:根据表1,确定L值性;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根据表2,确定E值。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根据表3,确定C值。
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根据公式:风险D=L×E×C,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量化分值标准详见表4。
表4 量化分值标准(D)根据计算所得D值,判断风险级别,一般D>70为不可接受风险,需要制定控制措施,D<70为可接受风险,需保持现状,不需增设控制措施。
基于LEC法的风险分级表风险等级:1为最高级,5为最低级。
LEC法岗位风险识别评价表部门:班组:岗位:岗位风险告知卡。
风险评价指数法 数学公式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伤害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会造成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伤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D--危险性分值
分数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风险评价指数法数学公式
风险评价公式: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
分数值
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风险等级评估方法(LEC法和LS法)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辨识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D=LEC。
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
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
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损伤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
风险值(D)求出之后,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
下表可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的参考。
风险矩阵法(L ·S )一、 事件发生可能性L 判定准则二、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三、风险等级判定及控制措施事故类型分类标准:a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风险点事故按以下20 类进行辨识。
类别: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5、触电; 6、淹溺;7、灼烫; 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b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进行辨识类别:噪声、振动、粉尘、高温、低温、辐射等。
lec评价法

一、LEC评价法定义: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并将所得作业条件危险性数值与规定的作业条件危险性等级相比较,从而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
具体而言,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三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L(likelihood,代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exposur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二、LEC评价法计算公式:风险分值D=L×E×C。
D值danger,代表风险值越大,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根据经验,LEC评价法计算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值得注意的是,LEC风险评价法对危险等级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凭经验判断,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三、应用举例: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件清洗工序,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组件清洗所使用的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时,其蒸气爆炸极限范围为0.9~9.2%,属一级可燃蒸气。
而组件清洗时,需将三甘醇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气容易扩散的空间,如室内通风设备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
2.2-1LECD风险评价等级

LECD释义
L——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频率;
C——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果。
D=L*E*C
D值风险等级(可以自定义)
超过320非常高的风险,要停止作业A E 1
160至320高风险,需要立即整改B D 2
70至160中等风险,需要整改C C 3
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暴露
6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3
每月暴露一次
2
每年几次出现在危事件环境
1
非常罕见地暴露
0.5
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果(C)
分数值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100
灾难(几人死亡)
40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5
严重(严重伤害)
7
重大(致残)
3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1
20至70可能的风险,需要注意D B 4
20以下可接受的风险,容忍E A 5
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可能性(L)分数
分数值
完全会被预料到
10
相当可能
6
不经常,但可能
3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1
可以设想,但绝少可能
0.5
极不可能
0.2
实际上不可能
0.1
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情况(E)
分数值
连续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
10
风险评估计算方法D=LEC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D=LEC 法: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包括四班三运转)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针对被评价的具体的作业条件,由有关人员(车间主任、安全人员、技术人员、工人代表等)组成小组,依据过去的经历、有关的知识,经充分讨论,固定L、E、C的分数植;然后计算三个指标的乘积,得出危险性分值D;最后依D值大小确定风险等级。
危险性分值D
D值危险程度风险等级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5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4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安全评价中常用计算

安全评价中常用计算安全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估事故、灾难和风险的方法。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安全效应通常通过计算来确定。
计算在安全评价中起着核心作用,其目的是分析风险、确定安全措施以及评价安全效应。
下面介绍一些在安全评价中常用的计算方法:1.风险计算风险计算方法是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计算方法。
它通过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和统计,将事故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以确定风险水平。
其主要公式为:风险R=危险度D×暴露度E。
其中,危险度D是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常是用发生事故的时间、频率等指标来衡量;而暴露度E则是指事故可能导致的损失,通常是用事故的影响区域、影响范围等指标来衡量。
2.可靠性计算可靠性计算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或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方法。
它通过对系统或设备的设计、材料、制造、使用和维护等环节的分析,计算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故障概率和失效概率,以确定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故障概率、失效概率、平均寿命、可靠性指标等。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量化,还可以确定改进系统可靠性的具体方法。
3.安全度量计算安全度量计算是一种用于评估安全水平的方法。
它通过对安全措施的效果、安全投入的成本与收益等因素进行计算,以确定安全度量指标。
安全度量指标通常包括:失能事故率、失能时间、失能损失、事故严重度等。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对安全水平进行评估,并确定改进安全的具体措施。
4.故障树计算故障树计算是一种用于分析和评估事故发生原因的方法。
它将事故视为一个节点,然后对节点进行拆分,将其拆分为多个子节点,直到最终拆分为基本事件。
每个子节点都有可能成为事故的根源,计算每个子节点的概率,以便确定事故的根源。
故障树计算的主要公式为:P(事故)=1-ΠP(基本事件),其中,P(基本事件)是指事故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Π是指多个基本事件相乘的结果。
通过计算故障树,可以确定事故的根源,为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本次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析评价。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2)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频率)(E);
(3)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C)。
那么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就用公式D=L×E×C 来表示。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在实际生产条件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
若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其概率为1。
但在考察一个系统的危险性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0的情况是不确切的。
所以,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的参考点,定其分值为0.1,;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定为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情况定为10;这三者之间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相应确定几个之间值,具体取值见表1
表1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值(L)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
众所周知,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为此本方法规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具体见表2: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值(E)
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后果(C)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件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广。
本方法将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的分值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的分值定为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
在这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具体见表3:
表3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的分值(C)
4)危险性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条件的分值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危险性分值。
而要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程度时,则按表4的标准进行评定。
表4 危险性分值(D)
危险源风险等级的确定:根据经验,风险评价D值在70以下的因素被认为是低危险性的,一般说来可以被接受,定为1、2级。
风险评价D值为70以上,定为3、4、5级是不可容许的风险。
危险性程度分级分数值如表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