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是什么
贝母是什么?贝母怎么做菜?贝母的功效有什么
![贝母是什么?贝母怎么做菜?贝母的功效有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9fbb8fbb9f3f90f77c61b2c.png)
贝母是什么?贝母怎么做菜?贝母的功效有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咳嗽等问题时,医生建议我们吃的最多的是川贝枇杷膏,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里面配方之一的川贝(又名贝母),可能看到这里大家就能了解到贝母的功效有什么了,是的,贝母确实有止咳的作用,但是不局限于止咳作用哦什么是贝母?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鳞茎供药用。
因其形状得名,中医《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别名:川贝、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产于青海、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贝母形态特征是怎样的?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茎直立,高15-40cm。
叶2-3对,常对生,少数在中部间有散生或轮生,披针形至线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无柄。
花单生茎顶,钟状,下垂,每花具狭长形叶状苞片3枚,先端多少弯曲成钩状。
花被片6,通常紫色,较少绿黄色,具紫色斑点或小方格,蜜腺窝在北面明显凸出;蒴果具6纵翅。
花期5-7月,果期8-10 月。
贝母种类按产地不同可分:1、川贝母性味: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产地:主产于四川,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
功效: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过敏者慎用)2、浙贝母性味:味苦而性寒产地: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
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
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
功效:解毒。
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扩大瞳孔、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3、土贝母性味:性凉而味苦产地: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
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病症的治疗。
4、伊贝母。
性味:苦、甘,微寒产地:伊贝主产于伊宁、霍城功效:润肺,用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川贝母药典标准
![川贝母药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64de3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6.png)
川贝母药典标准一、川贝母的基本介绍哎呀,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川贝母。
川贝母可是一种超有名的中药材呢。
它在中药的大家庭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员哦。
它的模样还挺特别的,小小的,白白的,看起来就很精致。
它生长的地方呢,大多是在一些比较凉爽的山区啦,就像那种云雾缭绕的地方,感觉充满了神秘色彩。
二、川贝母在药典中的地位1. 质量标准的重要性这药典标准啊,就像是给川贝母定了一个超级严格的规矩。
为啥要有这么严格的标准呢?因为它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呀。
如果质量不过关,那药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就好比我们去买东西,肯定希望买到质量好的对吧?这对于川贝母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2. 成分相关的标准川贝母里面有好多有效成分呢,像什么生物碱之类的。
药典就会规定这些成分的含量范围。
比如说,必须在某个数值范围内,多了或者少了可能就不太行了。
这就像是做菜放盐一样,放多放少都会影响菜的味道,这成分含量也是影响川贝母药效的关键因素呢。
三、鉴别标准1. 外观鉴别从外观上看呀,真正的川贝母有它自己独特的样子。
它的形状、大小、色泽都有一定的特点。
比如说,它的形状可能是那种圆锥形或者近球形,表面是白色或者浅黄色的。
如果看到那种形状很奇怪,颜色也不对的,那可能就不是正宗的川贝母啦。
2. 微观鉴别还有微观方面的鉴别呢。
这就需要借助一些仪器啦,像显微镜之类的。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川贝母的细胞结构、淀粉粒的形态等等。
这些微观的特征也是鉴别川贝母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要是微观结构不对,那这个川贝母可能就有问题咯。
四、炮制标准1. 传统炮制方法传统的炮制方法可有讲究了。
有的是要清洗干净,去除杂质,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还有的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加工步骤,像是研磨之类的。
这些传统的炮制方法都是经过老祖宗们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目的就是让川贝母的药效更好地发挥出来。
2. 现代炮制要求现在呢,随着科技的发展,炮制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
要符合卫生标准呀,不能有污染之类的。
而且对于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控制。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ce36d1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a.png)
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川贝母别称贝母、川贝、岷贝等,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下面店铺整理了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川贝母的药用价值【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归经】肺、心经。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川贝母的药用功效1、散结消痈:贝母具散结消痈的作用。
无论川贝、浙贝皆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火郁结多导致瘰疬之症,热毒壅结所导致的疮疡、乳痈之症以及治疗肺痈咯吐脓血、胸闷咳嗽之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2、清肺化痰:川贝母性寒味味苦,具有清肺化痰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内伤久咳,燥咳,咳吐燥痰、热痰之症,效果很不错。
浙贝母味苦,具有清化热痰、降泄肺气的作用,多用来治疗外感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所导致的咳嗽等症。
3、解毒消肿: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性味苦,具有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可适用于治疗乳痈、瘰疬、痰核等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川贝母的药用禁忌1、《本草经集注》:恶桃花。
畏秦艽、矾石、莽草。
反乌头。
2、《本草经疏》: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痰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川贝母的相关论述1、《本草会编》: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症。
2、《本草经疏》:贝母,肺有热,因而生痰,或为热邪所干,喘嗽烦闷,必此主之,其主伤寒烦热者,辛寒兼苦,能解除烦热故也。
3、《本草汇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
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
4、《长沙药解》:贝母苦寒之性,泄热凉金,降浊消痰,其力非小,然清金而不败胃气,甚可嘉焉。
川贝母的注意事项1、在服用川贝母期间忌食太过油腻或是辛辣的食物,其实及时不是川贝母,在服用其他草药类时都是需要饮食清淡些的,因为辛辣或太过油腻的食物会破坏食物的药效。
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
![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60d94d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42.png)
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贝母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拥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等功效。
不过,贝母按照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那么,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有什么区别呢?现将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介绍如下。
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1)川贝母: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植株长15-50厘米。
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1.5厘米。
叶呈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3-5(-10)毫米,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
花通常单朵,极少2-3朵,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具斑点或条纹。
花期在5-7月,而果期在8-10月。
川贝母在幼苗期即开始生长鳞茎,但仅仅有米粒大,以后每年随植株发育而增大。
川贝母植株年生长期约90~120天左右。
(2)浙贝母:浙贝母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浙贝母较之川贝母,外形更大,故又称为大贝母。
植株长50-80厘米。
鳞茎由2(-3)枚鳞片组成,直径1.5-3厘米。
叶近条形至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2.5厘米,先端不卷曲或稍弯曲。
花1-6朵,淡黄色,有时稍带淡紫色,顶端的花具3-4枚叶状苞片,其余的具2枚苞片;花期在3-4月,果期则在5月。
(3)土贝母:土贝母为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土贝母较川贝母和浙贝母有着较大的区别。
土贝母的鳞茎肥厚,肉质,乳白色;茎草质,无毛,攀援状,枝具棱沟,无毛。
叶片卵状近圆形,长4-11厘米,宽3-10厘米,掌状5深裂,每个裂片再3-5浅裂。
雌、雄花序均为疏散的圆锥状,极稀花单生,花序轴丝状,长4-10厘米,花黄绿色。
花期在6-8月,果期则在8-9月。
【本人结语】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是贝母的三种不同品种,其中以川贝母最为珍贵,浙贝母次之,土贝母最低。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者植物区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川贝的功能主治怎么吃效果好
![川贝的功能主治怎么吃效果好](https://img.taocdn.com/s3/m/853371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1.png)
川贝的功能主治怎么吃效果好什么是川贝川贝,又称为百部川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产地在四川和云南两个地区。
川贝通常采用川贝母的根茎部分,经过炮制和研磨而制成。
川贝有较长的历史使用记录,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川贝的主要功能川贝被广泛用于中医学中,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止咳祛痰:川贝可以起到镇咳平喘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咳嗽痰多、痰黏稠难咳出的情况。
它可以减少痰液的分泌,改善肺部情况,缓解咳嗽症状。
2.清热润燥:川贝具有清热润燥的作用,适用于燥咳少痰、咽喉干燥灼痛等症状。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清润肺燥,缓解咽喉不适感。
3.止血散瘀:川贝还有止血散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出血和淤血问题。
它能够活血化瘀,止血消肿,对于淤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养阴润肺:川贝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咳嗽、干咳无痰等情况。
它可以滋润肺部,提高肺部的免疫功能,缓解咳嗽症状。
如何正确使用川贝川贝的使用方法和用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一般来说,以下是川贝的常见用法:1. 煎服川贝可以煎煮成药物,然后口服。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将适量的川贝研磨成粉末或切片。
2.取适量的川贝放入煎药器中。
3.加入适量的水,煎煮20-30分钟,直到水变为黄色。
4.过滤得到煎剂,将剂液分成几次服用。
2. 研粉冲服川贝也可以研磨成细末,然后冲服。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将适量的川贝研磨成细末。
2.取适量的川贝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中。
3.搅拌均匀,待川贝粉末溶解后,即可饮用。
3. 口服丸剂川贝还可以制成丸剂,方便携带和使用。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购买或制作川贝丸剂。
2.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说明,每次服用适量的丸剂。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川贝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来确定使用方法和剂量。
同时,川贝不适合长期连续使用,一般建议使用1-2周后停药,如果需要继续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注意事项在使用川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儿童和孕妇在使用川贝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贝母种植技术和管理
![贝母种植技术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f6d4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3.png)
贝母种植技术和管理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中药,通常有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等分类。
由于近些年来,贝母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种植贝母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贝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注意什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中药,通常有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等分类。
由于近些年来,贝母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种植贝母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贝母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注意什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1、选地整地种植贝母适宜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细砂土或砂质壤土中栽培。
选好地后进行翻耕晾晒,随后耙细整平待作畦,一般可作成宽100厘米-200厘米的平畦或低畦,并施足底肥,底肥可施入腐熟厩肥4000千克+磷肥20千克每亩。
2、播种育苗贝母主要采用无性繁殖,即鳞茎繁殖。
但由于贝母一二年生实生苗的鳞茎个体小,因此宜密播,可以在畦面均匀撒播,种子不重叠为宜,每亩约需播种25千克。
3、除草松土种植贝母的过程中要做到适时除草和松土。
对育苗田应做到见草就拔,除早除小,保证苗齐苗壮。
4、肥水管理浇水方面,天旱时应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雨季注意排水,以防积水使鳞茎腐烂;施肥方面,可结合浇水追施粪尿2-3次,促进茎叶生长。
9月上旬再追施磷、钾肥,以促进块茎生长。
5、病虫害防治贝母的病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建议可杀螨灭蚜类的农药,并及时清理杂草残枝。
此外,土地湿度大的情况下贝母还易发生根腐病,建议可使用甲基托布津或根腐灵喷洒2-3次进行防治。
6、采收加工选晴天挖出鳞茎,清除残茎和泥土,挖出后及时摊放在晾晒席上,基本上第二天就能晒至全干。
若晴天时间不足,可先将贝母埋入沙土内,等天晴后再取出晒干。
通常优质的贝母应该无霉变,保持固有色泽,并充分干燥。
总的来说,贝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品种,种植前景还是比较广泛的,但其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一定要掌握好,这样才能收获高产,从而取得更好的种植利润。
贝母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贝母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d93cc3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b.png)
贝母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一、贝母的概述贝母,又名川贝、光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其主要来源于多年生草本植物贝母科川贝植物的干燥根茎。
贝母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二、贝母的作用与功能贝母具有以下作用与功能: - 清肺热,润燥咳。
贝母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清热镇咳的作用,常用于痰热咳嗽、痰多黏稠等症状的治疗。
- 润肺化痰。
贝母能够促进肺部的痰液排出,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可用于肺病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的缓解。
- 消炎止咳。
贝母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因肺部炎症引起的咳嗽、喉咙肿痛等症状。
- 清心安神。
贝母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病引起的心烦、失眠等症状。
- 利尿化痰。
贝母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利于痰湿的排除,可用于湿热引起的水肿、尿少等症状的改善。
- 降火解毒。
贝母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常用于湿热引起的痈肿、疔毒等症状的治疗。
三、贝母的主要适应症贝母在中医临床中主要用于以下症状的治疗: 1. 咳嗽:贝母能够清肺热、润燥咳,常用于痰热引起的咳嗽、痰多黏稠等症状的缓解。
2. 喉炎:贝母具有消炎止咳的作用,可用于喉炎引起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的改善。
3. 哮喘:贝母能够润肺化痰,对于哮喘引起的气喘、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心烦失眠:贝母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心烦、失眠等情绪、心理相关疾病的治疗。
5. 水肿:贝母能够利尿化痰,对于痰湿引起的水肿、尿少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 热毒病疮:贝母能够降火解毒,常用于湿热引起的热毒病疮、疔疮等症状的治疗。
四、使用贝母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贝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和体虚者慎用。
贝母具有一定的寒凉性质,对于体质较弱者使用时需谨慎。
2. 避免与辛辣食物同食。
贝母具有泄泻作用,不宜与辛辣食物同食,以免增加胃肠的负担。
3. 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
贝母是一种中药材,使用时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剂量和用药时间。
贝母是什么?贝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贝母是什么?贝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https://img.taocdn.com/s3/m/c01d6a3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6.png)
贝母是什么?贝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常见问题】贝母是什么?
【专家解答】贝母,又名勤母、苦菜、苦花等,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见的一种药用植物,主要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功效,主要产于青海、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
现将贝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介绍如下。
一、贝母的形态特征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茎直立,高15-40cm。
叶2-3对,常对生,少数在中部间有散生或轮生,披针形至线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无柄。
花单生茎顶,钟状,下垂,每花具狭长形叶状苞片3枚,先端多少弯曲成钩状。
花被片6,通常紫色,较少绿黄色,具紫色斑点或小方格,蜜腺窝在北面明显凸出;蒴果具6纵翅。
花期5-7月,果期8-10月。
二、贝母的生长习性
贝母喜冷凉气候条件,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种植为好。
当气温达到30℃或地温超过25℃时植株就会枯萎,海拔低、气温高的地
区不能生存。
在完全无荫蔽条件下种植,幼苗易成片晒死,日照过强会促使植株水分蒸发和呼吸作用加强易导致鳞茎干燥率低,且贝母色稍黄,加工后易成“油子”、“黄子”或“软子”。
【本人结语】贝母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依照产地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和伊贝母。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介绍了贝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贝母的别名叫什么
![大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贝母的别名叫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0f6de6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a.png)
大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大贝母的别名叫什么很多人都吃过大贝母,那你知道大贝母除了叫大贝母,还有什么别名么,大贝母除了有功效作用外,还有什么饮食禁忌呢,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我们查阅了多方资料,整理出了以下几点,来供大家查阅,希望能帮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食用。
大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作用与功效:其实贝母作为润肺止咳的名贵药材,其在治疗咳嗽和多痰上的效果是很好的,下面就分析下贝母在几个方面上的显著效果,贝母在呼吸系统和抗菌方面都是很有效果的,贝母对循环系统的作用也很明显,因为贝母中含有贝母碱,而贝母碱具有降压作用。
贝母碱及贝母碱宁极少量时可使血压上升。
大量生物碱可致血压下降。
贝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见中药材。
贝母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伊贝母四大类。
贝母有清热散结、止咳化痰的功效与作用。
常见中成药有贝母舒敏膏、川贝母蒸梨的功效与作用、复方贝母片等。
2、禁忌:不宜与乌头类草药同用。
大贝母的别名叫什么贝母别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鳞茎供药用。
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产于青海、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
大贝母为中药名。
见《本草正义》。
即《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的浙贝母之别名。
如何挑选大贝母呢1、正品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厘米,直径0.3~0.9厘米,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
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2、正品青贝:和松贝类似,呈类扁球形,高0.4~1.4厘米,直径0.4~1.6厘米。
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
3、浙贝母鳞茎:系浙贝母切割鳞茎繁殖所得,类圆锥形,表面黄白色,直径0.5~1.5厘米,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有时两瓣大小相近或开裂,先端渐尖,底部平或微凸,味苦,常冒充青贝。
浙贝母的作用和功能主治是什么
![浙贝母的作用和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c0cb4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3.png)
浙贝母的作用和功能主治浙贝母简介浙贝母,又名浙贝、石贝、浙州贝母,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
其主要产地在中国浙江一带。
浙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葱属。
它的根茎肥厚,叶子宽带状,花朵呈白色或粉红色。
在中药学中,浙贝母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而闻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浙贝母的药理作用浙贝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是萜类化合物和生物碱。
以下是浙贝母的主要药理作用:1.清热化痰:浙贝母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2.止咳平喘:浙贝母含有较多的黏液和多糖类物质,能够形成保护性的黏液膜,减少呼吸道刺激物对黏膜的损伤,从而具备止咳平喘的作用。
3.润肺滋阴:浙贝母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润肺滋阴的作用,可以增加呼吸道黏膜的润滑性,减少干咳与痰多的症状。
4.抗炎镇痛:浙贝母内含的黄酮类物质具备抗炎效果,可以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5.免疫调节:浙贝母中的生物碱成分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浙贝母的主要功能主治浙贝母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1.咳嗽:浙贝母具备止咳平喘的作用,可用于咳嗽痰多、干咳无痰以及咳嗽伴有胸闷等症状的治疗。
2.支气管炎:浙贝母的清热化痰作用可减轻支气管炎的症状,如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
3.哮喘:由于浙贝母具有止咳平喘和润肺滋阴的作用,使其常被用于哮喘的辅助治疗。
4.支气管扩张:浙贝母的药理作用可以缓解支气管扩张的症状,如咳嗽、气促、胸闷等。
5.肺炎:浙贝母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肺炎引起的炎症反应,对肺炎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6.喉咙肿痛:浙贝母具有抗炎和镇痛的功效,可以缓解喉咙肿痛等症状。
如何使用浙贝母浙贝母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使用,包括:1.中药煎剂:可将浙贝母研磨成粉末后入药,或使用浙贝母的片剂、颗粒剂等口服。
2.外用:可以将浙贝母制成药膏或外敷剂,用于喉咙肿痛、支气管炎等症状的治疗。
川贝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川贝的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0b126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f.png)
川贝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川贝的概述川贝,又称为川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产于中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
川贝以其独特的药性和功效在中医药学中广泛被应用。
2. 川贝的药性和成分川贝的主要成分包括川贝碱、川贝皂甙、川贝母甙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川贝药性和功能主治。
3. 川贝的功能主治川贝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常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咳嗽止逆:川贝有镇咳平喘、止嗽止逆的作用,尤其对于痰液粘稠、难以咳出的症状有效。
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病症。
•消炎镇痛:川贝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对于喉咙痛、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清热化痰:川贝可清热燥湿,化痰润肺,对于痰湿阻滞、痰火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润肺止咳:川贝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干咳少痰、肺热干咳等肺热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清热解毒:川贝可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咳嗽、口舌生疮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滋阴润燥:川贝可滋阴润燥,对于阴虚燥咳、干咳无痰等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 川贝的用法和用量川贝常以研粉、煎汤、浸泡等形式使用。
具体用法和用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病情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川贝用法:•川贝膏:川贝粉末加水煎煮成糊状,可口服或外敷于患处,常用于治疗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川贝炖梨:将川贝与梨子一起炖煮,可对抗干燥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起到缓解作用。
•川贝粥:将川贝粉末加入粥中煮熟,可滋润肺燥、止咳化痰。
在使用川贝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5. 川贝的副作用和安全性川贝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食用过量或长期使用川贝可能会引起胃纳差、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对于过敏体质者,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长期或过量使用川贝可能会导致肝损伤和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贝母是什么东西
![贝母是什么东西](https://img.taocdn.com/s3/m/a91d671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9.png)
贝母是什么东西答案:贝母也被称为川贝,因其形似聚贝子而得名。
扩展:贝母也被称为川贝,因其形似聚贝子而得名。
为多年生草本,其茎直立,不分枝,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通常由2至3枚白粉质鳞片组成。
茎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于地下。
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对生、轮生或散生,先端卷曲或不卷曲,基部半抱茎。
按产地可分为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伊贝母等。
川贝母是中药贝母中药用价值最高的类群,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
代表性种类有川贝母、甘肃贝母和暗紫贝母。
这3个种不仅在地理分布上有重叠,特别在横断山区中部及北部地区3个种可同时出现,而且生境完全一致,均生长在海拔2800–4700 m的高山灌丛或草地中。
平贝母主产于我国东北。
原植物为平贝母。
本种在东北广泛栽培,有一定产量。
东北产的另一种贝母——轮叶贝母,属多鳞片组,化学研究表明,其鳞茎中几乎不含生物碱,因而不宜作贝母用。
植株较高大,叶多轮生或对生;花柱具乳突等是平贝母的主要鉴别特征。
贝母栽培一般采用鳞茎繁殖,选择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排灌性好。
在生长过程中,合理施肥对促进贝母鳞茎膨大、增加贝母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用黑膜覆盖的方法进行除草,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工除草的工作量和对鳞茎的伤害。
贝母(学名:Fritillaria spp.)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
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茎直立,不分枝,一部分位于地下;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对生、轮生或散生;花较大或略小,通常钟形,俯垂,辐射对称,单朵顶生或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蒴果具6棱,棱上常有翅,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边缘有狭翅。
延伸:做首饰的贝母是是一种贝壳,又被称为珍珠贝母,其实就是珍珠的贝壳,珍珠贝母通过分泌物包裹沙砾形成美丽的珍珠,上好的珍珠可以制成名贵的珠宝首饰,而大的珍珠贝母磨出相应的形状也可以镶嵌到珠宝中,各种大牌奢侈品都对白贝母情有独钟。
贝母项链其实就是珍珠贝壳项链,贝母的构造,主要是薄薄的碳酸钙质层叠夹层。
川贝的功能主治不包括什么
![川贝的功能主治不包括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45c46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b.png)
川贝的功能主治不包括什么1. 引言川贝,又名川贝母,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草本药材之一。
它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
然而,川贝并不是万能药,它也有一些功能主治上的限制。
本文将介绍川贝的功能主治不包括的内容,以便大家正确合理地使用川贝,并避免错误的用药。
2. 川贝的功效与主治川贝具有以下的主要功效和主治:•清热化痰:川贝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痰热咳嗽、痰多难咳等症状。
•润肺止咳:川贝可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燥咳、痰少难咳等症状。
•止血:川贝能够止血,适用于吐血、咯血等出血症状。
•温肺排脓:川贝具有温肺排脓的功效,适用于肺脓肿、肺炎等疾病。
3. 川贝的功能主治不包括的内容尽管川贝具有一定的功效与主治,但它并不是万能药,以下是一些川贝的功能主治不包括的内容:3.1. 治疗感冒尽管川贝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并能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并不是专门治疗感冒的药物。
川贝适用于痰热咳嗽、痰多难咳等症状,但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发热等症状,并无明显效果。
3.2. 治疗支气管炎川贝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但对于支气管炎这种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并无直接的治疗效果。
治疗支气管炎需要综合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祛痰药等,川贝只能作为辅助药物使用,帮助缓解症状。
3.3. 治疗肺结核川贝作为温肺排脓的药物,对于肺结核这种严重的传染病并无治疗效果。
肺结核的治疗需要使用强力的抗结核药物,并进行长期的治疗方可有效控制病情。
3.4. 治疗哮喘尽管川贝具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但对于哮喘患者并无治疗效果。
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反应,治疗需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的用药方案。
4. 注意事项在使用川贝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请以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乱用。
•川贝不适用于对川贝过敏的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需遵医嘱使用川贝。
•请遵守正确的用药剂量,不可过量使用。
结论川贝是一种常用的草本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并能止血和温肺排脓。
中药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d1fdf00722192e4436f69b.png)
中药川贝母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1、川贝母生长于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
土壤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
2、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
由于川贝母不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因此,在许多治疗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症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制剂中都有川贝,如蛇胆川贝露、川贝枇杷露等,这样会增强治疗疾病的效果。
3、川贝,虻,黄虻,莔,贝母,空草,贝父,药实,苦花,苦菜,勤母,尖贝母,尖贝,卷叶贝母,棱砂贝母,雪山贝,鸟花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小贝母,商草,母龙精,阿皮卡藏族名。
川贝母的简介:【别名】川贝,虻,黄虻,莔,贝母,空草,贝父,药实,苦花,苦菜,勤母,尖贝母,尖贝,卷叶贝母,棱砂贝母,雪山贝,鸟花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小贝母,商草,母龙精,阿皮卡藏族名。
【贮藏方法】川贝母易虫蛀,受潮后发霉、变色。
宜低温、干燥贮存。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
归肺【植物形态】:川贝母多年生草本。
鳞茎粗1~1.5厘米,由3~4枚肥厚的鳞茎瓣组成。
茎高20~45厘米,常中部以上具叶。
最下部2叶对生,狭长矩圆形至宽条形,钝头,长4~6厘米,宽0.4~1.2厘米,其余的3~5枚轮生或2枚对生,稀互生。
狭披针状条形,渐尖,顶端多少卷曲,长6~10厘米,宽0.3~0.6厘米,最上部具3枚轮生的叶状苞片,条形,顶端卷曲,长5~9厘米,宽2~4毫,单花顶生,俯垂,钟状;花被片6,长3.5~4.5厘米,内轮的矩圆形,宽1.1~1.5厘米,绿黄色至黄色,具脉纹和紫色方格斑纹,基部上方具内陷的蜜腺;雄蕊长约花被片1/2;花丝平滑;花柱粗壮;柱头3裂,裂片长约5毫米。
川贝母的食用方法之雪梨贝母粥主料:粳米100克梨500克辅料:川贝母40克调料:冰糖75克烹饪方法1. 川贝用冷水浸泡1 小时后取出;圆糯米用冷水浸泡1 小时后沥干水备用。
川贝母一次吃多少克 川贝母适合什么咳嗽
![川贝母一次吃多少克 川贝母适合什么咳嗽](https://img.taocdn.com/s3/m/50d6101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c.png)
川贝母一次吃多少克川贝母适合什么咳嗽
川贝母是非常好的一味治疗咳嗽的药材,一般我们多会用它炖梨来调理疾病,使用川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避免物极必反,那么川贝母一次吃多少克呢?
一、川贝母一次吃多少克
单次用量一般为:3~10g;研粉冲服,一次1~2g。
其常规用法是取川贝母6—9克,打碎成粉,和梨一起熬汤服用。
此外,也可选用药店出售的川贝母粉煎水服用,但需注意,川贝母粉每天的用量一般不可超过3克。
二、川贝母适合什么咳嗽
使用川贝要看具体情况,川贝主要是针对热性咳嗽,比如上火、感冒、肺热,但是如果是寒性咳嗽,用川贝那就是雪上加霜了,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咳嗽的性质,对于肺寒痰白者是不能用川贝来止咳的,一旦。
用错了不仅不能治病,反而增病。
三、川贝母治咳嗽怎么用法
取川贝母9―10克,用水浸泡,中等大小的鸭梨1只,挖去梨核,将浸泡后的川贝母连同水一起放入挖空的梨中,用锅蒸1个小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后食用。
此外,也可以取川贝母3―10克,用水煎服,每日1次。
将川贝母研成粉末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日1次,每次1―2克。
四、川贝粉怎么吃效果最佳
川贝粉梨汤
将梨切管,放入清水中,倒入一定比例的川贝粉。
小火熬半个小时,冰糖为凉性,蜂蜜止咳润肺的功能,出锅时加入冰糖和蜂蜜,晾凉即可食用。
川贝粉蒸梨
先将梨的内核掏干净,将一定量的川贝粉放进梨中,稍加一些冰糖或者蜂蜜,放入锅中蒸10分钟,即可食用。
川贝粉中药汤
一定量的川贝粉放入锅中清水充分搅拌,配白茅根30克,陈皮15克,小火一起煮20分钟,晾凉后可搭配的梨块,把汤汁喝完。
贝母配什么文案
![贝母配什么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4bdd8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9.png)
贝母配什么文案贝母的叶形,苏恭曰“其叶似大蒜”,郭璞注《尔雅》言:“白花,叶似韭。
”可蒜苗也罢,韭叶也好,终究替代不了贝母叶,只是形状略有几分相似,给未见之人以想象罢了。
亦有资料说“贝母二月生苗,茎细,青色。
叶亦青,似荞麦叶”,小时似有见过荞麦,却怎么也想不起荞麦叶长什么样,便只好借助贝母叶想象它的模样了。
前年,在贵州,终于再见久违的荞麦,才惊觉其叶与贝母叶相差远矣。
想象,有时难免离谱。
诸多药材,均以根茎为药,而地下根茎长得如贝母这般好看的,却并不多。
色白,模样清秀。
浙贝母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
采挖后,大小分开,大者摘去心芽,分作两片,即呈元宝状,称元宝贝,小者称珠贝。
这样的命名,爱惜之情可见一斑。
而有一类川贝母,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叫法优雅至极。
贝母,作为止咳良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为百合科,别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
”苏恭曰:“四月蒜熟时采之良。
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
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
”苏恭所指应是浙贝母,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而得名,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土贝母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故有人称其为假贝母,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
崇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宋代诗人张载曾写过一首诗:“贝母阶前蔓百寻,双桐盘绕叶森森。
刚强顾我蹉跎甚,时欲低柔惊寸心。
”从首句看,其中所指应是土贝母。
什么是川贝母和平贝母?二者如何辨别?
![什么是川贝母和平贝母?二者如何辨别?](https://img.taocdn.com/s3/m/9b69251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52.png)
什么是川贝母和平贝母?二者如何辨别?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鳞茎供药用。
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
别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产于青海、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
贝母的种类有很多,那么什么是川贝母和平贝母?二者如何辨别?一、什么是川贝母和平贝母?1、川贝母,又叫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因主产于四川,故一般称为川贝母,简称川贝,品质较优,奉为地道药材。
古时有人认为川贝以底平、头尖者最良,故有尖贝母一说。
其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
2、平贝母,又叫平贝,是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南部山区,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本药最初用于关外,为地方用药,19世纪中期咸丰年间东北的汉、朝、满、回等民族即有“贝母梨”治疗肺热咳喘等民间验方流传。
20世纪初吉林市已有平贝母等药材经营,并转销关内,于是平贝母开始进入关内药材市场,供应各地药用。
其性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等症。
3、平贝广泛应用的时间较短,以其“辛能发散”,“辛入肺”,故在中医临床中多用于治肺病、痈疮等,可用于配制复方贝母片、小儿牛黄清肺散等多种中成药,用量较大。
川贝应用时间较长,性凉而甘,较浙贝润,故多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之症。
近年来还从平贝母的茎、叶、花、果中提取出具有镇咳、化痰作用的生物碱,用以制成治疗气管炎的新药,效果良好,展示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两者无论是从原料、产地还是功效、主治上都有区别,由于个人体质和疾病性质的不同用的药物也不一样。
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学会区分平贝母与川贝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贝母是什么
导语:很多人都不了解贝母,但实际上它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味苦性甘微寒,还有很好的润肺止咳的功效,尤其是对于治疗越咳嗽
很多人都不了解贝母,但实际上它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味苦性甘微寒,还有很好的润肺止咳的功效,尤其是对于治疗越咳嗽的问题,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所以现在很多的止咳药物当中都会含有贝母,贝母是止咳的良药,还能治疗肺有燥热,咳嗽痰少症状。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按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可分为浙贝母、川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
川贝母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目前常用的贝母包括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种,其名字虽然相似,但功效却大不相同。
药用价值
片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
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心经。
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