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领土变化一览表
中国近代史大事一览表

中国近代史大事一览表一、屈辱史(列强侵略中国)1、鸦片战争(1840-1842):(1)根本原因:英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2)经过:① 1840年六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② 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③ 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列队架炮,扬言攻城。
清政府屈服求和,鸦片战争宣告结束;(3)影响:①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a. 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b. 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关);d. 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商税);②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a. 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③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望厦条约》:a. 享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一切特权;b. 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察贸易”;c. 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④ 1844年冬,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黄埔条约》:a. 法国享有《望厦条约》中的一切特权;b. 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⑤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⑥ 社会矛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⑦ 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2)经过:① 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② 1857年,英法联军到达中国;③ 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广东巡抚柏贵投降;④ 英法联军成立了联军委员会,柏贵仍任原职,替外国侵略者维持殖民统治;⑤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进逼北京;(3)影响:① 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 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c.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d. 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② 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a.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b. 增开天津为商埠;c.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d. 准许华工出国;e.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③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a. 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b. 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3、列强早期资本输出的表现:(1)办洋行: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洋行;(2)开银行:随着洋行的发展,适应贸易需要,方面汇兑,列强开始在中国开办银行;(3)经营*船公司:*船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4)设工厂: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剥削廉价的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4、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1)原因: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2)经过:① 西北边疆:a. 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新疆;b. 1871年,俄国借口“安定边境秩序”,派兵侵占伊犁地区;c. 1878年,清军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d.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② 西南边疆:a. 1888年,英国派兵进攻西藏南部边境;b. 英国有强迫开放西藏的亚东为商埠;③ 东南边疆:a. 1874年,日本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b. 日本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才从台湾撤军;5、中法战争(19世纪70年代):(1)经过:① 法国侵略军大举向越南北部进犯,攻占河内等地;② 1883年,“纸桥大战”,痛歼法军,斩杀法军统帅李威力;③ 1883年底,法军向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④ 1884年,法国舰队强行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清政府被迫对法国宣战;⑤ 1885年初,法军占领谅山,北犯镇南关,广西告急;⑥ 冯子材率领清军英勇抗战,大败法军;(2)影响:① 1885年夏,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条约》:a. 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b. 在中越边界开辟商埠;c. 中国日后在广西,云南修筑铁路应与法国商办;d. 法国从吉隆和澎湖撤军;② 法国的侵略势力从此深入我国云南、广西,在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③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6、中日甲午海战:(1)原因:①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② 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继续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③ 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2)经过:① 第一阶段(1894.7-9):a. 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同年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b. 平壤战役:驻守平壤的清军执行李鸿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命令,贻误了战机;日军最终占领平壤;c. 黄海战役:日舰受到重创,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不许巡海迎敌,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② 第二阶段(1894.10-1895.4):a. 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占领九莲池与大连、旅顺等地;b. 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日军最终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影响:①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a.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辆;c.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港口;d.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② 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③ 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④ 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⑤ 允许日本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7、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1)争做中国的债主:① 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英国迫使清政府声明长江沿岸地方“中国断不让与或租给他国”;② 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海关与财政;③ 以借款作为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重要手段;(2)抢夺路矿和办厂权:① 法国、俄国先后抢夺了穿越中国心脏地带的几条铁路的修筑权;② 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了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管理先进、产量高、成本低的厂矿企业,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3)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4)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①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②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③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1)经过:① 1900年6月初,英、法、俄、德、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② 6月中旬,大批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攻陷大沽炮台,像天津进犯,7月14日,天津沦陷;③ 8月初,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不久,北京沦陷;④ 八国联军在北京实行分区占领;(2)影响:①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法、俄、德、美、日、意、奥、比、荷、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a.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c.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e.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f. 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② 巨额的赔款,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③ 清政府完全出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 清朝官吏严厉*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⑤ 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志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9、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1)20世纪初,俄国进一步计划侵略中国北部地区,企图直接占领长城以北的大片领土,并获得在东亚的霸权;(2)1911年底,在俄国的武力支持下,外蒙古宣布“独立”;(3)1912年,俄国与蒙古签订《俄蒙协约》,外蒙古实际上在俄国的控制下;(4)此后,外蒙古实际上成了俄国变相的殖民地;10、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活动:(1)19世纪中叶,英国一直对中国西藏地区进行分裂和侵略活动;(2)武昌起义爆发之后,英国趁机策动西藏亲英分子武装叛乱,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3)1912年,北京政府派军队入藏;(4)1913年,中英和西藏代表在印度开会,会上,英国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遭到中方代表拒绝;11、日本侵占山东:(1)一战后,日本趁机加紧对华侵略,企图独占中国;(2)日本已对德宣战为名,与大战爆发后派海军两万余人,在山东登陆,侵占山东许多地方;(3)接着,英日联军攻占青岛;(4)最终,中国的胶州湾就从德国转到日本手里;二、抗争史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兴起原因: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②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③ 自然灾害严重;(2)过程:① 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② 1851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了政权;③ 1853年春,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④ 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a.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 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粮食,其余归圣库;太平天国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社会理想;⑤ 《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实行的原因:a. 从客观上说,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b. 从主观上说,平均分配土地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⑥ 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a. 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b. 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必须西征;c. 要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东征;⑦ 1853年,林风祥、李开芳率兵北上,进军北京。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00)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00)中国近代史大事一览表一、屈辱史(列强侵略中国):1、鸦片战争(1840-1842):(1)根本原因:英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2)经过:①1840年六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②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③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列队架炮,扬言攻城。
清政府屈服求和,鸦片战争宣告结束;(3)影响:①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a.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b.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关);d.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商税);②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a.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③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望厦条约》:a.享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一切特权;b.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察贸易”;c.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④1844年冬,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黄埔条约》:a.法国享有《望厦条约》中的一切特权;b.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⑤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⑥社会矛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⑦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2)经过:①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②1857年,英法联军到达中国;③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广东巡抚柏贵投降;④英法联军成立了联军委员会,柏贵仍任原职,替外国侵略者维持殖民统治;⑤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进逼北京;(3)影响:①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c.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②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a.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b.增开天津为商埠;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d.准许华工出国;e.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③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a.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b.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3、列强早期资本输出的表现:(1)办洋行: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洋行;(2)开银行:随着洋行的发展,适应贸易需要,方面汇兑,列强开始在中国开办银行;(3)经营*船公司:*船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4)设工厂: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剥削廉价的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4、中日甲午海战:(1)原因:①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②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继续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③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2)经过:①第一阶段(1894.7-9):a.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同年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b.平壤战役:驻守平壤的清军执行李鸿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命令,贻误了战机;日军最终占领平壤;c.黄海战役:日舰受到重创,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不许巡海迎敌,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②第二阶段(1894.10-1895.4):a.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占领九莲池与大连、旅顺等地;b.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日军最终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影响:①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辆;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港口;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②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③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④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⑤允许日本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1)争做中国的债主:①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英国迫使清政府声明长江沿岸地方“中国断不让与或租给他国”;②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海关与财政;③以借款作为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重要手段;(2)抢夺路矿和办厂权:①法国、俄国先后抢夺了穿越中国心脏地带的几条铁路的修筑权;②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了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管理先进、产量高、成本低的厂矿企业,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3)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4)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①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②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③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1)经过:①1900年6月初,英、法、俄、德、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②6月中旬,大批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攻陷大沽炮台,像天津进犯,7月14日,天津沦陷;③8月初,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不久,北京沦陷;④八国联军在北京实行分区占领;(2)影响:①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法、俄、德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c.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e.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f.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②巨额的赔款,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③清政府完全出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清朝官吏严厉*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⑤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志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7、日本侵占山东:(1)一战后,日本趁机加紧对华侵略,企图独占中国;(2)日本已对德宣战为名,与大战爆发后派海军两万余人,在山东登陆,侵占山东许多地方;(3)接着,英日联军攻占青岛;(4)最终,中国的胶州湾就从德国转到日本手里;【意义&影响】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近代的中国疆域变迁

近代的中国疆域变迁中国疆域的近代变迁历史上的中锡边界已经成为现实中的中印边界中段,锡金北部的拉昌曲、确姆多曲、罗纳克曲流域以及西北部的干城章嘉峰(8586米)、匹郎密得峰(7123米)、朗博峰(6954米)原为中国领土,后被印度占领,中国自己都不再提起,没有几个人还知道这段历史。
中不边界:清朝前期不丹为中国的附属国,在英国还未入侵不丹之前,中不边界以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为界,后来英国和印度相继控制不丹,中不边界线就向北移到了喜马拉雅山中段主山脊,绰莫拉日峰(7314米)等几座喜马拉雅山高峰由中国的山峰变成了边界山峰,中国从未关心过这些丢失的领土。
中尼边界:清朝前期尼泊尔为中国的附属国,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为两国边界,珠穆朗玛峰(8844米)、洛子峰(8516米)、马卡鲁峰(8463米)、卓奥友峰(8201米)、道拉吉里峰(8167米)、玛纳斯卢峰(8163米)、安纳布尔纳峰(8091米)均为中国境内山峰,中华民国时期承袭清朝边界。
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尼泊尔签订边界条约,珠穆朗玛峰(8844米)、洛子峰(8516米)、马卡鲁峰(8463米)、卓奥友峰(8201米)变成了边界山峰,而道拉吉里峰(8167米)、玛纳斯卢峰(8163米)、安纳布尔纳峰(8091米)干脆成了尼泊尔的山峰。
中巴边界:清朝前期以喀喇昆仑山西段南坡、喜马拉雅山最西端为中国与英属印度的边界,后来英属印度占领喀喇昆仑山西段南坡与喜马拉雅山最西端,中华民国时期承袭清朝边界。
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边界条约,效仿中尼模式,两国边界北移至喀喇昆仑山主山脊,乔戈里峰(8611米)、加舒尔布鲁姆一峰(8068米)、布洛阿特峰(8051米)、加舒尔布鲁姆二峰(8034米)由中国的山峰变成了边界山峰,喀喇昆仑山南坡海拔6000多米的锡亚琴冰川成了印度山地部队的实战演练场所,附近建有世界上最高的机场(海拔5400多米),同时放弃喜马拉雅山最西端,南伽峰(8125米)由边界山峰变成了巴基斯坦的山峰。
清朝以来中国丧失的领土清单

清朝以来中国丧失的领土清单1)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丧失。
2)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
3)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约十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被俄帝暗中吞并。
4)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哈萨克,被俄帝侵并,该邦面积约百万平方公里。
5)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布鲁特,约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并吞。
6)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为俄帝侵占,并逼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7)1860年11月14日(咸丰十年),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为俄帝侵占,事后逼清廷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8)1864年(同治三年)后,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清廷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9)1868年(同治七年),约百万平方公里面积之我属邦布哈尔汗国,被俄帝侵并。
10)1876年(光绪二年),原为我属邦浩罕国,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吞并。
11)1881年(光绪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清廷订立伊犁条约而丧失。
12)1883年(光绪九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二万平方公里土地,于俄帝逼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丧失。
13)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与英国瓜分。
14)1900年,尼古拉二世当政,出兵侵占江东六十四屯(3600平方公里)六千多中国居民被杀。
15)1921(民国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
16)1929年,斯大林当政,苏联红军侵入东北,争夺中东铁路(哈大线),击败中国守军,并占领黑瞎子岛。
近现代中国土地制的变迁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 示》,简称“五四指示”,决定
改变土地政策,即由减租 减息改为没收地 主土地分配给农 民。“五四指示”没有一般宣
布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权,而是 赞成、批准并领导农民通过清算 等途径以“有偿方式”等多种方 式从地主手中取得土地,同时, 对中小地主作了较多的照顾,富 农的土地一般不动。这样做,是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全国内战尚 未爆发)出发的,是正确的。
“五四指示”原件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以后,1947年7到
1947年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 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 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对 “五四指示”中的某些不彻底性作了明确的改 正。会后,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进一步深 入地开展起来,在老解放区很快完成了土地制 度的改革。
2、农业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背景: • 把私人农业转变为集体农业,是社会主义革
命的重要步骤和内容。 • 小农经济的两极分化。土改后不久,贫苦农
民出卖土地的现象有加剧的趋势。 • 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建立在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需要有一个强大的 农业。
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过程
第一阶段(1953-54):农业生产互助组(临时互助 组,常年互助组: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个人所有, 相互帮助,生产合作,组织规模小。)
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次土地政策调整
1、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
•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颁布,没收地主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
• 1950年冬,除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全国范围 的土改展开。
• 1952年底土改完成,3亿多农民获得了7.5亿 亩土地,免除了每年7亿斤粮食的地租。
中国近现代及世界近现代示意图

中国近代知识结构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反封建、求民主的斗争
1. “向西方学习”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 2.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平均主义;《资政新篇》资本主义色彩 3.洋务运动(19C60-90年代):中体西用 A.背景 B.内容 C.结果和影响 4.戊戌变法(1895-1898):改良君主立宪 A.背景 B.过程 C.结果和影响 5.义和团运动(1898-1900):扶清灭洋 6.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7.辛亥革命(1911):三民主义,革命民主共和 A.背景 B. 过程 C.结果和影响 8.收回利权,兴办实业:实业救国 9.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 A.背景 B.主要内容 C.结果和影响
1700
1800 工业革命 机器大生产
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原始积累) 西欧为中心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和拓展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一、二战结束前的世界(20世纪初-1945)
1.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2)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②新经济政策(1921-1928) ③斯大林模式
(1)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新经济的出现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调整 ①扩大国有化 ②社会福利 ③混合经济的出现 ④第三产业兴起 (3)美国为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4)美国经济霸权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出现(70年代初)
2.苏联改革(1)赫鲁晓夫 (2)勃列日涅夫 (3)戈尔巴乔夫 3.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港 澳 回 归
加 入
WTO 等
十 六 大
2020第二次鸦片战争(精选

通过对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的 解读,培养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培养 比较分析的能力。
通过对沙俄侵占中国大量领土史 实的学习,明白维护国家领土主 权完整的重要性,也要让学生明 白,中国的富强来之不易,要珍 惜中国现在的富强和和平。
揍他!
1.目的: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侵略国:主犯—英法联军 帮凶—俄国、美国
3.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 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 嫌船员。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 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囯国旗,要求向英方赔 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 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约239万英磅 约179万英磅
我们的棉纺织品在中国 滞销,原因是中国开放 的口岸太少,我们在中 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我们要修约。
1854年
约100万英磅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 关于十二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待遇,向 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主要内容为:中国全境开 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 京等。法、美两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政府表示拒绝,交涉没有 结果。
(4)在战争中,俄国得到的好处是什 么?
通过签定《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等 条约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念奴娇·丙申四月二十七游圆明园凭吊遗址》 孙德振
清朝版图变迁过程

1689年之后,中国丧失了58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蒙古156.6万平方公里和被俄罗斯侵吞的400多万平方公里。
1、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七年),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丧失。
2.1727年10月21日(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
3.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约十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被俄帝暗中吞并。
4.1840(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哈萨克,被俄帝侵并,该邦面积约百万平方公里。
5.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为属邦布鲁特,约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并吞。
6.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为俄帝侵占,并逼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7.1860年11月14日(咸丰十年),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为俄帝侵占,事后逼清廷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8.1864年(同治三年)后,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清廷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9.1868年(同治七年),约百万平方公里面积之我属邦布哈尔汗国,被俄帝侵并。
10.1876年(光绪二年),原为我属邦浩罕国,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俄帝吞并。
11.1881年(光绪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国土,俄帝逼清廷订立伊犁条约而丧失。
12.1883年(光绪九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二万平方公里土地,于俄帝逼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丧失。
13.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被俄帝与英国瓜分。
14.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俄帝强租旅行顺大连,该两港口面积约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15.1921(民国十年),俄帝先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
中国近代以来土地政策的演变

中国近代以来土地政策的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实行土地革命,消灭地主阶级,实行土地公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支持抗日
战争。
3.解放战争时期: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制度,实现土地公有制。
4.建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制度,实现土地公有制,同
时实行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相结合的政策。
5.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
试点工作,即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
总之,中国近代以来土地政策的演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中国近代疆域的变化 詹振宁

东北方面
• 其实这都是因为清王朝皇帝的思想有问题 造成的,由于东北是原来清王朝的根据地, 而清朝皇帝又是满族,所以清朝皇帝下令 东北不许汉族进入。所以这造成了东北人 力空虚,俄国直进东北,原来中国第一大 岛是库页岛,但因为被俄国《北京条约》 规定把江东六十四屯全割让给俄国,而这 也包括库页岛,所以少了很多,到现在还 是俄罗斯的。
清朝疆域【1820年】
中华民国疆域【1922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疆域
通过上图我们不难发现,从清朝开始 到现在中国的领土一直在变少。据统 计,清朝1820年中国陆地领土总面积 约1300万平方千米 ,中华民国陆地领 土总面积约1140万平方千米 ,到现在 陆地领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而 这又是为什么呢?
西北方面
• 由于西北本来人就少,而俄国又看准了这 块大肥肉,再加上清王朝腐败无能,天天 忙着签条约。所以俄国又强迫清王朝把西 北部分领土给俄国。《 伊犁条约》生效, 又把西北部分领土给了俄国。到现在还是 俄罗斯的。
中国历代疆域图:从秦至清的王朝更替和疆域变迁

中国历代疆域图:从秦至清的王朝更替和疆域变迁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秦秦朝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秦始皇嬴政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五年。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
西汉(前202年—9年)西汉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称帝,建国号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极盛疆域东并朝鲜、南据交趾、西逾葱岭、北抵大漠,国土面积达609万平方公里。
东汉(25年—220年)东汉在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出身的刘秀趁势而起。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和西域。
三国(220年—280年),曹魏(220年—266年)/蜀汉(221年—263年)/东吴(229—280)三国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西晋(265—316年)西晋西晋由司马炎建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国土面积达543万平方公里。
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东晋(317年-420年)东晋/前秦东晋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
较西晋相比,东晋疆域大大收缩,偏安南方一隅。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变动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变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领土变动。
这些变动不仅对中国的疆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变动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描述。
一、联邦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根据《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的胶州湾、大连湾、威海卫等地成为了东三省的租借地,被联邦德国占领和控制。
德国将这些地区作为军事基地和商业据点,对中国的主权造成了严重侵犯。
二、俄国的失土和边界调整作为拥有辽阔领土的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经历了痛苦和动荡。
战后,俄国面临着土地的丧失和边界的调整,对中国的东北地区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根据中俄协定,俄国割让了外东北地区和黑龙江上游一带给中国,使中国恢复了这些地区的主权。
三、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个别国家间的勾结和利益诉求,日本实施了一系列对中国领土的侵占行动。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该条约使日本将原本属于中国的山东半岛以及胶东半岛霸权地位确立,并继续占领台湾。
此外,日本还辗转南京、苏州、无锡等地,采取强占行动,对中国的领土完整性造成了重大影响。
四、外蒙古的独立和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俄国革命和削弱,外蒙古顺利获得了独立,并在政治和地缘上摆脱了对中国的控制。
这导致中国在政治上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使得中国对外蒙古地区的主权和控制权受到了严重打击。
总结起来,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变动主要包括:联邦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俄国的失土和边界调整、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占以及外蒙古的独立和影响。
这些领土变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然而,中国坚决捍卫了自己的领土完整性和主权,逐渐恢复和夺回了部分失地,使中国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强大起来。
国弱之痛近代中国失去了多少领土?

国弱之痛:近代中国失去了多少领土?国弱之痛:近代中国失去了多少领土?图解中外领土主权及权益争端近代中国失去了多少领土?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到八国联军战争(1900——1901)的六十多年中,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达数十个。
这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证,也是旧中国统治者丧权辱国的记录,中国人民永远不能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有:1、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
条约规定:1、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2、割让中国领土香港;3、中国赔偿二千一百万。
1843年7月22日和10月8日,又签订了两个补充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进一步规定了英国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1、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2、允许外国兵船停泊在中国通商港口;3、准许英国在“五口”租界。
2、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签订。
又称《五口通商章程》。
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3、中法《黄浦条约》1844年10月24日签订。
即《五口贸易章程》,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1、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2、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中国历代版图动画展示,看到唐朝时心跳加速了近现代我国失去的国土!面积惊人!我国失去和被占领的土地清代疆域形成前后失去的国土我们究竟丢失了多少土地?清朝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失去的国土中国在清朝后期共失去多少国土?/SysFlash/2007/8/30/f7ada649 -37c5-4e66-a849-fcb557413cc2.swf/news/nothingzhou01/zwltzdindex6.s wf。
中国历代国土面积对照表

中国历代国土面积对照表介绍中国历代国土面积对照表是一份记录中国各个朝代国土面积的统计表格。
通过对比不同朝代的国土面积变化,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国土的演变以及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地理变迁。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历代国土面积的变化情况。
中国历代国土面积对照表下表是中国历代国土面积对照表:朝代年份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夏公元前2070年150商公元前1600年150西周公元前1046年150东周公元前770年150秦公元前221年150西汉公元前206年150东汉25年-220年150三国220年-280年150西晋265年-316年150东晋317年-420年150南北朝420年-589年150隋581年-618年150唐618年-907年150五代十国907年-960年150宋960年-1279年150元1271年-1368年150明1368年-1644年150清1644年-1912年150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150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960国土面积变迁的主要特点1. 古代朝代的国土面积相对稳定在夏、商、西周、东周等古代朝代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对稳定。
这些朝代的国土面积都维持在大约150万平方公里左右,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扩张或收缩。
2. 秦朝的统一使国土面积大幅增加秦朝统一中国后,国土面积大幅增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国的国土面积扩展到约150万平方公里,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统一。
3. 南北朝时期国土面积的分裂南北朝时期,中国国土面积发生了分裂。
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和南方政权的割据导致国土面积的分裂,北方政权只控制了中原地区,国土面积大幅缩小。
4. 唐朝国土面积达到鼎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朝代之一。
唐朝时期,中国国土面积达到了约150万平方公里,辽阔的疆域使得唐朝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5. 清朝的国土面积较稳定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国土面积相对稳定。
清朝统治期间,中国的国土面积维持在约150万平方公里左右,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变化。
中国历代疆域对比表

中国历代疆域对比表来自:一白说历史 2019.2.28这里说的疆域对比表,只按照大一统王朝全盛时疆域为参照。
1、大秦帝国(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中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朝统一六国时,国土面积为214万平方公里,后北收河套、南征百越,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帝国版图,国土面积达347万平方公里,一说340万平方公里。
2、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
重新一统秦末混乱的中华大地。
让中央集权制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
同时汉朝也是一个足以让边境各族闻风丧胆的国家。
他在秦朝疆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疆拓土,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
汉朝面积最大是在公元前49年的汉宣帝末期到汉元帝初期达到609万平方公里。
3、东汉(公元25-公元220)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在绿林军、赤眉军的合力打击下覆灭。
最终刘秀重新统一全国。
建都洛阳,为了区别去刘邦建立的汉朝,被史学家称为东汉。
东汉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
4、西晋(公元266-公元316)公元266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灭东吴,结束了东汉末年长达50年的三国争霸。
天下一统,使百姓有休养生息的计划。
西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国土面积达543万平方公里。
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5、东晋十六国(公元318-公元420)经历了八王之乱,西晋再也没有能力镇压外族的暴乱。
终于在公元316年被匈奴人刘渊所灭。
公元318年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江西大士族王导的协助下在南方建立起来政权,是为东晋。
东晋的版图也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
6、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公元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结束了长达300年的南北朝大混战时期。
中国版图变迁

以下是各朝疆域大致地图,解释和说明不当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秦(前221-前206),率先统一中国,但面积不足今天的一半。
北边以秦长城为界,其中辽宁等地的长城现已无存。
汉(西汉,前206-25,东汉25-220),两汉疆域大致相仿,疆域拓展到西域,包括今天的甘肃、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
唐(618-907),再次统一,西域面积进一步扩大,包括了外蒙古、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地区,朝鲜和越南的部分地区,总面积超出了今天的中国。
北宋(960-1127),疆土骤然缩小,甚至失去了北京,面积略小于秦朝。
南宋(1127-1279),进一步缩小,北部以淮河为界。
元(1206-1368),疆域骤然扩大,包括了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部分、库页岛,直达北冰洋。
明(1368-1644),疆域大为缩小,但仍包括很大一部分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库页岛。
清(1616-1911),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仍多出外蒙古、黑龙江以北地区、库页岛、新疆以西部分地区。
至此,库页岛已连续七个世纪在中国的版图之内。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1912-1949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1912-1949中华民国省、公署、道的划分中华民国行政区划(官方使用“行政区域”一词)指代中国在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管理区划,包括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分为省(地方、行政区)、道(行政督察区)等级别。
北洋政府初期分为22省、4特别行政区、4地方、3地区和2府;国民政府初期分为28省、2地方和6院辖市,后期台湾光复、外蒙古独立,1949年共分35省、12院辖市、1地方和1特别行政区。
国共内战后所谓“民国政府”迁台控制区域只包含台湾、澎湖、金门及马祖地区(台澎金马)。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沿革,主要讲述中华民国自1912年建国以来,于1950年退守台湾期间,各级的行政区变动情形过程,及包含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区,下表分别叙述省级、道级及县级行政区的变化过程的沿革:一、省级行政区民国元年(1912年),全国共划分为直隶、奉天、吉林、黑江、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新疆22省,外蒙古、内蒙古、青海、西藏、阿尔泰、塔尔巴哈台共28个省级行政区。
随后陆续设置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京兆、东省、胶澳商埠、淞沪商埠,废置塔尔巴哈台、阿尔泰区域。
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共有32个省级行政区二、跨省级行政区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后,曾基于军事需要,在部份省份设立跨省政务委员会以方面管理,列表于下:(1)跨省政务委员会湘鄂临时政务委员会:湖北省、湖南省、汉口市东北政务委员会: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热河省、东省特别区、兴安屯垦区西南政务委员会:广东省、广西省、广州市、云南省、贵州省、琼崖特别行政区北平政务委员会:河北省、热河省、察哈尔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省特别区、北平市驻平政务委员会: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北平巿、青岛巿蒙古自治政务委员会:察哈尔省、绥远省境内盟旗绥省各盟旗自治政务委员会:绥远省境内盟旗(乌兰察布盟及伊克昭盟所属各旗,归化土默特旗、绥东右翼四旗)察省各盟旗自治政务委员会:察哈尔省境内各盟旗冀察政务委员会:河北省、察哈尔省、北平市、天津市1947年至1950年期盼间,中华民国政府于各省份设立跨省级的军政长官公署。
图说历史——中国近代史图片整合

时间、地点:1921年7月 浙江嘉兴
意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黄埔军校
时间、地点: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作用: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准备了必要条件
周恩来
事迹:参加五四运动、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指挥红军长征、调停西安事变、参加重庆谈判、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万隆会议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直接导致公车上书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时间:1900年6月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八国联军
结果:在义和团的奋勇抵抗下,侵略军死伤多人,逃回天津
《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
时间:1901年
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时间:1926年7月
影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南昌起义
时间、地点: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形势图
时间:1937年7月7日
影响: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台儿庄战役形式示意图
时间:1938年春
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
事迹:指挥百团大战、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领导朝鲜战争
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近代中国版图的变化

近代中国版图的变化
sinomaps
【期刊名称】《地图》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 国土沦丧rn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版图的形状像一片躺在亚洲大陆上的海棠叶.但随着外国列强的侵入,清政府一次次割地赔款,中华大地被列强一步步瓜分蚕食,美丽的海棠叶被撕碎,中国版图的形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sinomaps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近代早期西欧的瘟疫与穷人——兼论近代转型时期西欧社会群际心理与行为变化[J], 陈凯鹏
2.“全球气候变化与植物分布区的变化”教案设计——近代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补充 [J], 庞静;杨兰芳
3.略谈商道变化和近代江西城镇变迁——以近代江西为考察对象 [J], 王常启;王小军
4.“全球气候变化与植物分布区的变化”教案设计——近代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补充 [J], 庞静杨兰芳
5.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看近代社会变迁 [J], 林彰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领土变化一览表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边界位置年代变化地变化面积变化形式经手人官方立场
缅甸60江心坡7万签约周恩来中缅友好印度56-62麦克马洪线南9万默认周恩来中印友好俄国50江东64屯3千赠予周恩来中苏友好阿富汗63帕米尔不详签约陈毅抗印制苏巴基斯坦63克什米尔2千签约陈毅睦邻抗印越南约70北部湾小岛秘授周恩来援越抗美******************************************************************************
地名..........占领方....面积(KM)…现状
薪岛............朝鲜..................签约
长白天池东......朝鲜..................签约
唐努乌梁海......俄罗斯.....180000.....放弃
江东64屯........俄罗斯.......3000.....签约
图们江口........俄罗斯.........20.....签约
孔社令-二连北...蒙古.......160000.....签约
阿尔泰山脊东....蒙古..................签约
Karichilida.....哈萨克................签约
察汗鄂博........哈萨克................签约
汗腾格里山地区..吉尔吉斯.....2100.....签约
帕米尔地区......塔吉克......27000.....签约
帕米尔地区......阿富汗................签约
达拉克地区......巴基斯坦..............签约
阿里南..........印度.........2000.....被占
藏南(山南)......印度........90000.....被占
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签约
江心坡地区......缅甸........70000.....签约
南坎地区........缅甸..........220.....签约
白龙尾岛........越南..................被占
南沙28岛........越南.......650000.....被占
南沙2岛.........印度尼西亚..50000.....被占
南沙9岛.........马来西亚...270000.....被占
南沙1岛.........文莱.........3000.....被占
南沙9岛.........菲律宾.....410000.....被占
钓鱼岛..........日本.......740000.....被占
南琉球..........日本.........2267.....放弃
******************************************************************************
中国的陆地领土是960万还是930万
中国官方的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领土300万平方公里;但是《世界各国纪实年鉴》(英语:The CIA World Factbook)经过精确计算的被中国实际控制的陆地总面积为:9,326,41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70,550平方公里。
按一般惯例,国外计算领土是以实际控制区为准。
另外,把200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的《分省中国地图集》中的各省数据汇总起来的陆地面积为9,338,226平方公里,与CIA公布的中国实际控制陆地面积相当,相互印证中国真实的领土面积。
(新)中国之后,从中国身上合法变化的国家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
新中国之后,从中国身上非法变化国家包括(我国的地图还包括这些被非法占领的地区):印度、日本、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国。
(新)中国合法被变化中国陆地领土:
薪岛、长白天池东签约给朝鲜;(唐努乌梁海)180,000平方公里被俄罗斯实际占领,中国被迫放弃;江东64屯3,000平方公里签约割让给俄罗斯;图们江口20平方公里签约割让给俄罗斯;孔社令-二连北160,000平方公里签约让给蒙古;阿尔泰山脊东签约给蒙古;Karichilida签约让给哈萨克斯坦;察汗鄂博签约让给哈萨克斯坦;汗腾格里山地区2,100平方公里签约让给吉尔吉斯斯坦;帕米尔地区27,000平方公里签约让给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签约让给阿富汗;达拉克地区签约让给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南麓签约让给尼泊尔:江心坡地区签约70,000平方公里让给缅甸;南坎地区220平方公里签约让给缅甸。
以上陆地领土永远不再属于中国领土,总面积在40万至50万平方公里左右(注:有些地区无法确定面积)。
(新)中国被强占的陆地领土
阿里南2,000平方公里被印度占领;藏南(山南)90,000平方公里被印度占领;印度阿克赛钦地区3万平方公里被中国控制。
号称战胜国的中国在“中印战”中却被强占12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新)中国被外国非法占领的海洋领土和岛屿
南沙28岛650,000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被越南非法占领;南沙2岛50,000平方公里海洋领土被印度尼西亚非法占领;南沙9岛70,000平方公里被马来西亚非法占领;南沙1岛3,000平方公里被文莱非法占领;南沙9岛410,000万平方公里被菲律宾非法占领;钓(鱼)岛740,000平方公里海洋领土被日本非法占领;南琉球2,267平方公里海洋领土被放弃。
不该被放弃的战略要地白龙尾岛被越南永久占领,其海洋国土损失无法准确计算。
以上海洋领土不属于中国控制范围,总面积在220万至260万平方公里左右(注:有些地区无法确定损失面积,如白龙尾岛所损失的国土面积)。
【遗憾:已占却自愿被放弃的战略要地白龙尾岛】
1955年7月,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该岛,到1957年3月却交给了越南。
这期间,该岛在行政上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儋县,设立有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区级行政单位。
同时设立有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和驻军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
银行、供销社、小学校、渔农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1988年4月25日,越南政府公布了一份外交部文件,题为《黄沙、长沙群岛和国际法》。
文中提到白龙尾岛,说:“越南请中国帮助管理北部湾的白龙尾岛,并于1957年收回。
”白龙尾岛自古为中国人定居,远离越南海岸,有关条约及外交文件也查不到任何根据规定是越南领土。
但是,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对此岛的主权要求,在2006年以后的《地图册》上,已经看不到此岛的准确标示。
【最屈辱的割让】
江东6/4屯的割让最屈辱,1900年7月17日,俄军越过精奇里江,对江东六十四屯中的布丁屯居民大肆焚杀,强行驱赶过江。
接着派出骑兵,将未及渡江的二十八屯中国居民聚在一个大屋中,全部活活烧死。
一时浓烟蔽日,其他死里逃生的中国居民扶老携幼,奔逃黑龙江边,绕越不能,哭号凄惨,俄军骑兵追来,弹飞如雨,血染黑水。
18日晨,清军渡江与俄军激战。
同时瑗珲水师日夜接渡,把部分屯民接至江右。
当日,俄军枪杀了千名中国居民,将未来得及渡江的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
统统用刺刀逼入黑龙江中。
浮尸蔽江。
数日不绝于目。
至21日,江东六十四屯全被俄军焚毁,枪杀、烧杀、淹毙的中国居民达2,000多人。
十几日后,黑龙江底沉溺的无数尸体翻浮水面,顺流淌去,江面上浮着一层油,江水奇臭,惨状不可尽诉。
25日,寿山致电杨儒,告以俄军“将我华民及江左各屯人民屠戮不堪”之惨状,要杨儒转告俄国政府“勿再妄杀良民”。
俄国从此长期霸占我国这片领土。
几十年后,基于所谓的“中苏友好”,江东6/4屯被(新)中国正式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