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自由的象征—— 浅析《哈克贝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自由的象征——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引言
马克·吐温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海明威曾这样评价“一切当代的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它是所有书中最好的书,它是所有美国作品的源头,它是美国文学史的里程碑。作者在这一时期加深了对资本主义美国的认识,以更加辛辣有力的笔锋,描写了美国真实的社会。小说借文化不高的野孩子哈克之口来讲述,描写了主人公和一个黑人奴隶吉姆沿着密西西比河寻求自由天地而逃亡到密西西比历险的经历。
马克·吐温在书中别具匠心的用表面看起来是零散的,但实际上用有着紧密联系的内在关联的意象串联出情节,赋予这物象以丰富的象征意义,它的存在对小说情节发展和主题渲染有着重大作用。密西西比河作为美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沿岸风光既壮美又秀丽,被称为美国的母亲河。正是在这种“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马克·吐温让密西西比附象征多重意义,然而最核心的就是象征自由。
一、文中的象征手法
象征,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的构思方式。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但又有深刻意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有时则又是不便明说的。此时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作者运用河流与岸这一对意向贯穿于小说始终。用陆地象征冷酷、虚伪的现代文明,密西西比河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向往,它们表现了作者渴望摆脱现代物质文明的压抑,再次融人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发现,每当木筏靠岸,哈克踏上陆地时,他就踏上了文明所带来的纷争,甚至深入险境。而一旦他返回密西西比河,各种危险也离他远去,他又能重新返回惬意舒适的生活。
二、对自由的渴望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主人公哈克在陆地上不堪忍受专横的父亲的虐待和周围环境的拘束,后来哈克被“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了,寡妇让他过上体面的上等人生活,可是强迫他一天到晚读书,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有教养的“文明”孩子。这让哈克更加难受,他宁肯挨酒鬼父亲的
打骂也不愿呆在寡妇家里。如果说哈克的父亲把他抓住锁起来是剥夺了他的人身自由的话,那么道格拉斯寡妇所代表的“文明人”对哈克的“教化”则是剥夺了他的精神自由,使哈克“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当他受不了假文明的禁锢时,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自由的渴望使他决心逃跑。乘着木筏逃到杰克逊岛,试图寻找逃到北方自由州的凯罗。
吉姆虽然不是流浪汉,但当主人为了赚钱要把他卖给奴隶贩子时,他也选择了逃跑,去寻找没有压迫、没有奴役的自由州。吉姆的逃跑其实是对白色文明的反抗。他要逃离白人所创造的以白人为主导的所谓的文明,去寻找真正人人平等的自由之地。
不难看出,小说中自由的主题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哈克从精神上摆脱社会枷锁;二是吉姆从奴隶制统治下获得自由。他们渴望自由,两种自由都以密西西比河这条大河为中心展开。
三、不同角度分析河流象征自由
1、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密西西比河的作用
19世纪的美国,特别是西部,到处充满着欺诈与凶残,金钱成了人人追求的东西,也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唯一筹码,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思想蔓延泛滥。密西西比河正是流经美国西部的广大地区,它是当时美国的西部社会的见证人。金圆帝国的社会现实摧毁
了马克·吐温对现代文明的幻想,他留恋工业社会以前的乡村生活,痛恨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弊端,无疑,这种思想感情深深地渗透到了他的作品当中。于是,密西西比河,这条美国的母亲河,作为马克·吐温记忆中的乐土,也就带着他那向往自由、渴望遁离现代文明的强烈愿望而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在河上漂流时发出的自由、畅快的感喟,其实就是马克·吐温本人的心声。如果把马克·吐温心目中和笔下的密西西比河与19世纪美国的社会现实相比较的话,可以说,正是社会的卑下促成了这条河的伟大。
2、从小说中主人公追求自由过程分析
马克·吐温是通过主人公的“陆地生活”与“河上生活”的对比,显示了密西西比河象征自由的意义。主人公哈克在在密西西比河上找到一只木筏,顺河漂流,寻找新的生活,漂流途中他遇到不愿被主人卖往远方而逃跑的黑人奴隶吉姆,在沿密西西比河漂流的旅途中,他们渐渐消除了“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隔阂,成为了相依为命的好朋友。他们一起享受密西西比河里肥美的鲜鱼,一起观赏密西西比河上夜晚的星空,一起驾着木筏度过了很多自由美好的时光。但是最后他们在大雾中错过了他们要寻找的目的地“卡罗镇”,不得不回到“陆地”上。
哈克和吉姆在岸上的生活都是令他们难以忍受的。哈克的父亲把他抓住锁起来是剥夺了他的人身自由的,道格拉斯寡妇所代表的“文明人”对哈克的“教化”则是剥夺了他的精神自由,使哈克“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孤儿”。吉姆的命运更加悲惨。作为一名黑人奴隶,他根本没有人身自由的。极度的压抑和奴役就是哈克和吉姆在“陆地生活”的状况。
而哈克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密西西比河犹如天堂,它给哈克和吉姆提供食物提供自由,是他们充分展开个性和发挥天性的地方,他们在河上过着自由而宁静的生活,他们感受到了全身心的愉悦。这是跟岸上、陆地上的“文明”生活截然不同的生存境域和生活状态。
小说中,“陆地文明”与“河上文明”形成鲜明对比,哈克、吉姆身上表现出来的美好自然的天性也和“岸上人”的自私冷酷构成强烈反差。只要有“河”的出现,就预示着哈克和吉姆即将摆脱厄运,美妙的事情即将发生。密西西比河作为“自由”的象征,其意义也在这种不断强化的水上生活和陆地生活对比中得到升华。
3、从作者马克吐温分析
用密西西比河来象征“自由”,是马克·吐温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追求的折射。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着重
大的影响,在密西西比河的涛声中成长,他自幼生活在这条河边,童年时期在密西西比河的自然怀抱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由于父亲过早去世,马克·吐温年纪轻轻地就承担了生活的重担,成为密西西比河上的一名水手,担任多年的领航员工作。马克-吐温的生活环境和青年时代的谋生经历使他对密西西比河毕生都怀有深厚的感情,成为作家后,他用以作为笔名的“马克·吐温”,本来就是他当领航员的时候经常呼喊的一个领航术语,意思是“水深三,船只可以通过”,他用这个笔名记录了自己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也表达了自己对密西西比河的热爱。
四、结论
本文从作品历史背景为切入点,介绍密西西比河的特殊地位,突出马克吐温用密西西比河象征自由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小说中主人公陆地和河上生活的对比得出,只有在河上生活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自由;最后分析马克吐温对密西西比河的个人深厚感情不难发现,密西西比河作为美国第一大河,沿岸风光既壮美又秀丽,被称为美国的母亲河。正是在这种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马克·吐温把密西西比河视为自由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