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
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松懈;结束部分,学生的情趣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取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
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
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
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
小学新体育课标的感悟与体验
小学新体育课标的感悟与体验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已经逐步落实到全国各个小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变革。
新体育课标不仅关注学生体质的提高,更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体育素养,这无疑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新体育课标的亮点2.1 全面发展新体育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注重学生体质的提高,也关注学生心理、情感、社交等方面的成长。
这使得体育课程不再只是简单的跑步、跳高、投篮,而是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2.2 个性化教学新体育课标提倡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2.3 学科融合新体育课标倡导跨学科教学,将体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锻炼思维、学习知识。
2.4 培养终身体育观念新体育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让学生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三、新体育课标的实践与体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新体育课标带来的变化。
我们观察到学生们的参与度更高了,他们对体育课的热情也更足了。
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个性化教学方面,我们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
例如,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我们增加了体育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对于体能较差的学生,我们则注重基础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体能。
在学科融合方面,我们尝试将体育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结合。
例如,在教授篮球技巧时,我们让学生通过观看篮球比赛视频,学习篮球比赛的规则和战术,从而提高他们的篮球水平。
总的来说,新体育课标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向。
新课程下体育教学之我见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之我见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体育教学也应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关键字体育教学;新课改;创新;健康【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91-02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
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
做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发去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拙见。
1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1.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如,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
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1.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之我见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之我见自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来,2000年中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在部分地区学校试行;2002年9月,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继而颁布了新的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
至此中国教育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这次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浅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一)新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继承与发展是这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更为彻底的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
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新课程标准促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更为完善新课程标准通过试行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它进一步规定了体育与健康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增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在体育教学史上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它不仅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新课程标准的领域目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领域目标相吻合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堂教学在体育教学大纲的规定下,为实现体育课目的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三项任务,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与道德意志教育。
构建小学体育教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构建小学体育教学高效课堂之我见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育兴趣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我对构建小学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一些见解。
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
每一堂体育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体育教学目标,比如提高学生的基本动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等。
教师还可以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
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创造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开展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要重视教学资源的优化。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音频视频、网络等多种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
学校和教师还应该积极争取和利用各种体育设施和器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空间和条件。
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组织。
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要注重课堂评价的改革。
体育教学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评价、小组评价、自评互评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
构建小学体育教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翔实、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和教学评价科学等方面下足功夫。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一
一
样的活动 只能解决一 时的问题 ,要想从根 本上解决 问
小学 , f i 纪小 , 生性 好动 , 自制力较 差 , 尔有 点 偶 过火 也是 所 免 学生有过 失的时候 我们不应该 随 便批 , 小学 , 内心 比较脆弱 , i 老师的批评对他们影 响 很 久 我 平时的体 育教学巾 , 采用批评教育和表扬鼓 恸 结 合的方式 ,对 于某些 动作 不标准或者上课 表现 不胂想 的学生 , 我会及 时进 行教育 , 并适 当地鼓励 。在 体 育项 [小 比赛 巾 , ] 对于成绩 不突} 的 同学 , } 1 我会 及时 安慰 , 表扬或 者给予 肯定 , 励其他学生积极 向他 们学 鼓 习不轻 言放弃 的精神 ,这些学生虽然没有 取得 良好 的
二 、 于及 时赞 赏学 生 善
成绩 , 也能得 到老师 的赞 赏 , 但 同学们 的崇拜 , 另外 从 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成就 。比如在单杠练 习中 , 很多 小个子 同学和胆子 比较小 的女同学 , 迟迟不 敢前进 , 迫 于心里恐惧 , 时间久 了就开始排斥体育课 。为预 防这种 情况 的发生 , 在教学过程 中我会 先示范给学 生们看 , 然 后学生开始练 习的时候 , 会站在学生旁 边 , 我 一边保 护 边扶持 , 帮他们拖着身体 , 使他们轻 而易举地爬上单 杠 。每个 动作 , 我都会在一旁辅导 , 一步一步慢慢进行 , 前几个动作 完成了 , 学生 的心里也就逐渐放松 。当他们 开始胆怯 的时候 ,我会 不断鼓励学生 ,比如 :相信 自 “ 己, 一定可 以的” “ 、慢慢来 , 动作很好 ” “ 、真棒 !马 上动 作就完成 了” “ 、没关 系的 , 再试试 ”一 系列 动作完成 以 , 后, 我会大声 表扬 , 进而激 励其他 学生 能够勇敢 尝试 , 促使教学 内容得以完成。 三、 利用 团队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个人 的性格 如何对他 的成长 经历有着重要 的影 响, 良好性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着 密切 的关 系。小 而 学 阶段是人 生观念和个人性格 的形 成时期 。经过 长期 的观 察 ,我 发现一些小学生在上体 育课 的时候 总是喜 欢安安静静地坐着 , 看着大家活动但并不参 与其中。主 要原 因是 , 这些学生性格孤僻 , 不愿 意和老 师同学多交 流。针对这 一现象 , 我设 计 了一 些 团队活动 , “ 将 不合 群” 的这批 小学 生召集 在一起 , 由我 带领 , 自参 与 团 亲 体活动。比如跳绳 比赛 , 找两根长绳 , 分成两组 , 看看哪 组的同学配合得最好 , 以第 一时间完成 比赛 , 可 对于表 现不突 出的小组 , 我就参 与进去 , 时给他们打气 。这 及
体育新课标之我见
体育新课标之我见水口小学邹昌随着现在教育信息的发展和我这三年来教学工作的实践,我发觉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需要不断渗透以生为本的理念。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体会:第一,我们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参加他们多彩的生活,想为学生所想,急为学生所急。
当学生把什么秘密都告诉老师时,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想当然,很多时候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有时把学生看低了,有时把学生看高了。
如何准确地把握这个度,就要掌握现代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第二,课堂是师生互动的阵地,教师要认真备课,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
在课上,师生要共创生动的教材,让生命焕发出创造的光彩,把发言权留学生,把时空留给学生,把有效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处理教材,要提高驾驭课堂的本领,让每一次课堂教学活动都有灵光闪现。
第三,要有全面的知识技能。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
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
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地。
所以,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
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问题。
这样,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
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
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也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
我也将在体育课标的引领下,不断自我学习成长,成为优秀的体育老师。
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之我见
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之我见【摘要】本文将对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进行探讨,旨在提供我个人的见解。
首先从实心球的选用入手,介绍选择实心球的标准和注意事项。
然后详细讲解实心球的基本技术,包括抓握、传球、投球等动作。
接着重点介绍实心球的传接技术,强调技巧和配合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姿势、力度和配合能力,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结合示范和练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实心球技术。
通过本文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引导小学生正确学习实心球,提高体育技能和配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选用,基本技术,传接技术,注意事项,示范,练习方法,总结1. 引言1.1 关于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之我见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的好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关于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的经验和见解,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在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中,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选用适合学生年龄和技术水平的实心球。
要注重实心球的基本技术,包括握球、运球、传球等,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为后续技术的学习打下基础。
实心球的传接技术也是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的技能,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传球和接球的技巧,提高他们的协作和团队意识。
在实心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保证教学环境的安全性,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态度,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指导。
小学体育实心球教学需要注重基础技术的培养,引导学生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技能水平。
【200]2. 正文2.1 实心球的选用实心球的选用对于小学体育教学非常重要。
在选用实心球时,要选择适合小学生使用的尺寸和重量。
通常,小学生适合使用直径为20-23厘米,重量为200-300克的实心球。
这样既能让小学生轻松掌握球的控制力,又不会造成过重的负担。
浅谈如何上好体育课之我见
绪 稳定 下来 ; 基 本部 分是体育课 中的重 点部分, . 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 言 生动 ,并不 断改 变练 习方法 , 如 在练 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 练 习等 ,提 高学 习兴趣 i 结束部 分。学 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 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 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 如舞 蹈放 松、意 念放松 ,同时作 好课 堂 的小结 。 二、浓 厚的 学习兴趣 能调动 学 生的 学 习积极性 。
见。
马建娴
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 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 3 、练 习设计 多样化,趣味化。练 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 的基本途径,优 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 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 , 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 ,趣 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 练、 互 练、 小组组合 练 以及 互 比、互评 的交 替练等方法, 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 恰 当点拔 、分层 要求和整 体提 高等 方法 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 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 了学生浓厚 的学
Hale Waihona Puke 抓好 体育 课堂 常规的组 织教 学 是上好 体育课 的关键。 在 教学 过 程 中,教 师、学生、教材
一
、
< 新课程教学设计 >明确指 出 : “ 兴
趣 是 激发 和 保持 学 生行 为的 内部 动 力 , 也 是影 响学生 学 习 自觉性 、主 动性 和积 极性 的重要 因素。传统 的体育 教学 过与 重 视运 动能 力的 系统 传授 ,过于 强调学 生 对运 动技 能的掌 握 ,而忽视 学 生的运 动兴趣 ,结果 导致学 生 既没有很好 的掌 握运动 技 能 ,也没 有激发 参与运 动 的兴 趣和热情 。 l 、导 入课堂 时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 课堂 导入 ,它好 比一场戏 剧 的序幕 ,要 开始就 引人 入胜 ,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 使学 生产 生求知 欲 ,诱发 出最佳 的 心理 状态 ,做 到这一 点 ,就 需要教 师创设 最 佳 的教学 情。在 导入课 堂时 ( 课 的开 始 准备部分 ) 。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 动 的队形 、活动 的内容 以及组织 手段 的 形式 等方面 ,都根据 不 同类型 的课时 内 容 ,因地制 宜 的为学生刨 设一种 富 有激 情、新颖 的外界 条件。 2 、新 授教 学 时 引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新授 教学是 学生理 解知识 、掌握 知 识 的重要 过程。 教师要尽 可能 地创造 条 件, 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 。 为达到 此 目的 ,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 的启发、 引导 ,使 学生 在教 师的启 发引导 下 ,正 确 的思 维 ,轻 松地接 受新 知识。在 新课 教 学 中 ,要 改变班级 只是作 为制 约学 生 课堂行为的一种 。 静态的集体背景”而 存在 的现 象 ,使班 级 、小 组等学 生集 体 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 。 动态 的集体 力量 。 。 因此 , 在教 学时 ,教师不要急于 讲 解新授 知识 的动作 要领 ,而是 要创 设 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 J 、 组为单位 开展讨论 ,让学 生进 行 自 学 积极地思维 , 来 提 出问题 、分析 问题 。教 师则根据 学 生所提 问题 进行边整理 、 边删 改、 边 示范、 边讲 解 的方 法 ,最后很 自然地 引 出 了正 确 的动 作要 领 ,使学 生在 充满热 烈探讨
小学新体育课标的感悟与体验
小学新体育课标的感悟与体验
引言
小学新体育课标的实施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大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我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的工作过程中,我对新体育课标有了一些深入的感悟与体验。
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新体育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还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这使得体育课成为了一个全面培养学生的平台,不再仅仅追求身体技能的提高,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新体育课标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
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运动的乐趣,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体育课上享受运动的快乐。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新体育课标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我在课堂上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让他们学会相互合作、支持和信任,培养他们在集体中协调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新体育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运动习惯。
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运动知识和方法,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同时,我也关注学生的饮食和休息,教育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结论
新体育课标的实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运动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我将继续努力,发挥我的优势,简化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学习环境。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体育教学之我见摘要:体育是一种身体活动与智力活动同时共存的社会文化活动。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应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发他们在体育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学生热爱体育课。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是一种身体活动与智力活动同时共存的社会文化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此,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也应是受学生热爱的。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体育课堂上存在不少学生非常严重的厌学现象,是什么原因呢?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发他们在体育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在几年的实际工作中体会到,这其中存在两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体育教师细心把握。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现代的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与自卑感。
尤其是作为独生子女,自尊心更为突出,自卑感更为明显。
从现实的情况看,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受到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利因素。
在家里什么事情家长都护着,百依百顺,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娇生惯养自然会把家里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学校来。
教师对一些事情处理不当,就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容易使他们“破罐子破摔”,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认真处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同时必须尽力鼓舞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避免触动他们那敏感的自尊心。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贯穿一条热爱学生的宗旨。
我们不妨以多教导,少粗暴;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同时兼以多种鼓励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鼓舞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对那些基础差的学生除了加强辅导外,我以各种表扬、鼓励的语言来激励他们,对他们的某些失误,我用温和的语言极力安慰他们,如:“不要紧、别急、下次再来。
”同时指出失误原因,使他们鼓起勇气重新学习。
而当他们有某些成功之作时,带头为他们鼓掌加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当学生因失误过多而厌学时,我不但帮他们分析原因,而且用两三分钟的有关名人攻克难关而百折不挠最终成功的小故事鼓励学生。
体育教学之我见:体育之我见论文4000字(最新)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以下是分享的体育教学之我见:体育之我见论文40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的萌发,也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此,我校“快乐体育”实验课题组对怎样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了“四法”初步的探索。
一、练习法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
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
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
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当然在安排练习时也不可一成不变,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动窨。
这种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
二、游戏法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快乐的体育课将会扼杀人的天性。
游戏是学生十分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之目的。
这种方法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学生非常喜欢。
如,在课的开始时,我们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老习惯,安排一个趣味性、活动性小游戏,既有集中注意力的、快速反应的,又有讲究互相配合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既热了身,又激发了上课的兴趣。
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一
小学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一
体育课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学体育新课标的推
出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指导和资源支持。
通过研究这些新课标,我收获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 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为此,我在课堂上
注重创设积极、活泼的研究环境。
我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
戏化教学、小组合作研究等,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
研究兴趣。
2. 平衡发展体能
新课标倡导平衡发展体能,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在教学中,我
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力、速度、协调性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有针对性
的锻炼计划,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3. 强调团队合作
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共同目标。
在体育课上,我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团队活动,学生可以互相激励、互助合作,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4. 尊重个体差异
新课标注重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通过研究新课标,我意识到体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我在学习小学体育新课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我相信这些体会将对我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体育教学之我见
体育教学之我见摘要:体育教学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好的道德修养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
从体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来看,体育教学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不仅传授体育学科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化”进程,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的价值观。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教师教学效果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了,体育教学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好的道德修养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
从体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来看,体育教学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不仅传授体育学科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影响学生的“个性化”进程,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的价值观。
在教学中,如何改善提高教学效果,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以下就如何才能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谈谈个人一些看法:一、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俗话说:“要使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
的确,在当今变化的时代,知识的更迭已越来越快,教师应在现有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新的教学经验,使之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比如,要多看一些类似《关于体育教学法改革》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关体育教育指导思想新的发展方向等有参考、学习价值的理论知识。
二、身体力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
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身体力行,言谈举止,仪表,品行情操等等,努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三、创新教法,确立自己教学风格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法,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是教师进入高层次教学境界的重要标志。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创造的“独特教学模式”,它是形成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发韧于艰苦的探索,是教学一般规律和个人具体教学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小学体育新课改总结
小学体育新课改总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课程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注重传统的技能训练,而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新课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首先,新课程改革强调小学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体育课不再仅仅是传授技能和知识,更加注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如跳绳、跑步、游泳等,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新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动作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等。
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其次,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不再强调竞争和对抗,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例如,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比赛,每个小组都要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最后,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体育课不再只是锻炼身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关于健康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保健方法和健康饮食的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结起来,小学体育新课改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动作技能,通过运动活动让学生锻炼身体,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心之我见
体 验成 功以追求更 高 的 目标 , 更加 符合 小学生 的实际情 况。因 为, 当学生 取得
心, 尤其要有 自信心。 一个人有 了 自信 , ” 在涉恶水 、 险峰 、 攀 无人 分忧 的时候 , 在 激烈竞争 、 拼搏 , 孤立寡 众 的时候 , 与 在
益于激发学生 的学 习热情 , 增强 其 自信 心, 使他们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 从 而热爱体 育。“ 多增 加几把评价的尺子 ,
“ 就 是 教 育 , 有 爱 便 没 有 教 爱 没 育。 心理学研究 表明 , ” 给予学生 真诚 的 关爱 , 学生便会 信心增 加 、 情绪 高涨 、 思
价 , 建立 发展性评价 , 要 不断改进评价 的
方 法 和途 径 。
时不爱运动 , 体育成绩不理想 , 同学们都 有点瞧不起 他 , 玩耍 和 比赛 时都 不愿 和
他 同组 。通 过 向班 主 任 和 同学 们 了解 情 况 后 , 现 他 是 由 于 扁 桃 体 发 炎 手 术 后 发
平时纪律性较 差、 术 动作掌握 较慢 的 技
学 生 取 得 点 滴 进 步 时 , 师 应 及 时 发 现 教 并 给 予 鼓 励 , 到 他 面 前 , 他 点 头 微 走 向
生的全 面发展 , 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成长。
1 .善待 学功 , 培植 自信
励他相信 自己一定会成功, 学生就会信心
倍强, 努力地去掌握跳高技巧。 2 .善待学生 。 学会赏识 “ 孩子 的最大愿 望就是 得到赏识 。 ” 给予孩子赏识可 以增强 孩子 的 自信 心 、
体会人生百 味 , 体验成功的喜悦 , 开创美
好 的 未来 !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大力推进体育教育尤其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关系着教育改革的成效和个人的健康发展,同时关系着国家对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的需求,更关系到国家进步和强大的百年大计。
我结合相关理论和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对小学体育教学谈了几点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十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三直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理念的提出让教师感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
以往那种我发命令你执行的教育理念就要被一种和谐、自然、默契配合的氛围所替代,以往那种教师高高置于学生之上的观念可能也会被教师始终置身于学生之中不分彼此地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做法所取代。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由原来的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合作者,放弃”主导”,重视”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多样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任课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状况不容乐观。
很多小学的体育任课教师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的现象,教师队伍中的新鲜血液不够。
部分体育任课教师,因为没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改革的目的和内容,所以仅在操作层面上做了细微的改革,而在思想和观念层面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改革。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笔者在课题中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言语评价(表扬的语言)、行为评价(微笑、抚摸、握手等)、物质评价(糖果、小星星、学习用品等),同时还让学生相互评价。
2024年小学体育课改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小学体育课改心得体会范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环节,体育课也不例外。
2024年小学体育课改革,我深有体会。
在这次课改中,我们小学体育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下面是我对这次课改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这次课改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的局限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
以往的体育课程主要是注重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理解和掌握,但往往忽略了基本运动技能的培养。
在这次课改中,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各种体育项目的技巧,还要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来培养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等。
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其次,这次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传统的体育课程注重的是个人技术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而在新的课程中,学生们将会通过分组活动、团队比赛等形式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合作中积极参与、尊重他人、克服困难。
同时,通过竞争,学生们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再次,这次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中,往往只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体育活动,忽视了学生在校外的体育锻炼。
而在新的课程中,学生们将会通过参加各种校外体育活动,如健康跑、社区运动会等来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和体育意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
最后,这次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传统的体育课程往往只强调学生对规则的遵守和技术的模仿,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而在新的课程中,学生们将会通过一系列的富有创意的体育活动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且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存在主要问题之我见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我见摘要: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体育教学顺利健康的开展。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教学管理;多样性评价体育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多年,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执行仍存在许多差异,有些不良的认识与做法已经影响到部分老师的教学。
本文主要对新课标下体育课教学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促进体育教学的健康开展。
一、表面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教学改革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对构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急于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与效果,结果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的探究性学习。
其表现主要有:1.提出的问题过于肤浅。
2.研讨的时间过长。
3.在课堂上忽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体育课“身体练习”的特性。
究其原因主要是:并未真正地了解探究性学习的真正内涵,追求外在的“探究形式”。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顾名思义,“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直接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或体育活动过程中选择和研究主题,创设类似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有其三个主要特点:1.必须有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2.有其特殊的学习过程与方式。
3.有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答案。
其次,要学习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课程性质与价值的阐述,正确认识“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终身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其三,教师要与学生交流意见,听取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感受,改进教法。
其四,做一些试验,将所谓的“探究性学习”与普通教学两者间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从结果分析问题的症结,加以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体育课从小
学到高中始终为必修课。
学生经过这么多年的体育课学习,对体育感兴趣者少得如此可怜,原因何在?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其原因:
一、体育课程教学中影响体育兴趣培养的主要因素。
根据体育课程教学特点,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主要
因素包括:
1、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
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育需要,就会对其所渴求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与参与热情和意志努力。
因此,体育教学中,能否充分满足学生的这种体育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教材的特点与数量。
愈能满足学生直接体育需要的教材,愈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根据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特点,一节体育课中的主要教材数量应越少越好(最好只有一项教材)体育教材的掌握,除理解、记忆之外,更重要在于反复进行身体练习,如果教材内容过多,每项教材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学生必然会因学无长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3、学生的动作技能水平。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越易增强其学习
和练习兴趣,因为技能水平越高,越能体验动作内在的魅力,领悟动作的奥妙,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4、授课方式与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练”为主的课比以“教”为主的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增强学生的学
习和练习兴趣,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真正体验到身体练习过程中的愉悦时,才能“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从而喜欢学、乐于练,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5、课的类型。
体育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与课的类型密切相关,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普通体育课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效果远不如专项课,因为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多,练习时间少,又难以充分考虑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所以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只有对某一教材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的专项技能迅速提高,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不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可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巩固与发展。
二、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课改进。
1、激发学生间接体育需要。
让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使学生感到参加体育锻炼需要。
2、丰富教材内容,教法手段多样化。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以便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单调、枯燥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练习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3、体育兴趣的目标。
体育兴趣的目标就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体育兴趣,即着重多种体育兴趣的培养?还是强调专项
体育兴趣的培养?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从理论上讲,追求多种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最为理想的目标,它可以满足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条件下的锻炼需要。
实践证明,这种不分主次做法,最终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广泛体育兴趣,反而容易导致对体育的冷漠以至厌恶。
最为理想的体育兴趣培养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但如何结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认为,应以专项体育兴趣培养为核心,结合多种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浓厚专项体育兴趣的终身体育者。
上述体育兴趣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必然需求与之相
适应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与上述目标适应的体育课程教学
模式具备以下特点:①以满足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为主;②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③注意动作技能的高度发展;④教材专项化、兴趣化;⑤教学组织简单化;⑥采用以“练”为主的授课方式。
尽管专项课在实现体育兴趣培养目标中有普通体育课无法比拟
的优越性,但要全面开设势必问题很多,困难重重,阻力很大。
因此,需要更多的开拓者从理论到实践做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