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悦悦去世,是否能唤起人们对城市冷漠的关注,尚属未知之数,因为人们对冷漠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认识。
小悦悦事件反应了当今社会对他人普遍冷漠的心理,2岁的小女孩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我们心里在对这个女孩感到可惜的同时,也在批评那18个冷漠的路人,可是自己又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目击者,你又会不会出手相助呢?是不是也是想着,总归会有好人替自己救那个女孩的?因为法律没有规定不救人是犯法的行为,什么道德不道德也就没有考虑过,这种只考虑自身不顾他人的心理是很可怕的,若长期以往下去,定是失道者寡助。
不过说实话,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害的,怨不了别人。
前段时间“彭宇”一案就可说明,好人不好做啊!一个老太婆不小心摔了,好人的彭宇去扶她,送了她去医院,还帮她掂了药费,但是老太婆知道自己摔断脚了,要好几万药费,就讹人,把人家告上法庭,法院居然是这样判的“人不是你撞的,你完全没必要扶她”,结果呢,好人就这样被讹了好几万。
但是,若是那18个路人都像第19位路人陈贤妹一样,将小悦悦救起,那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么?很可能不会。
如果第1位路人救起了小悦悦,那么也不会有第二辆卡车从她身上压过。
小悦悦的生命被18名路人忽略了387秒,在这段时间里,小悦悦不懂什么叫做“冷漠”,不懂什么叫做“爱心”,也不懂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
小悦悦的生命在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就已最痛苦的方式结束了。
思品课上,不是有一课是讲关爱生命的么?这关爱生命并不只是关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的生命。
如果那18个路人也懂得关爱别人的生命,那么就不会再有悲剧发生。
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不也是关爱生命么?试问:如果是当时是你碰到了小悦悦,你会像那18位路人一样视而不见么?你会想…总会有人去救那个女孩么‟?在我们批评那18位冷漠的路人时,同时也要自我反省,如果是我,那我该怎么做?。
对于这次事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加强对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
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继续弘扬这种好的传统,给未来的一代做好榜样。
暗夜和阴雨下的人性迷失——小悦悦事件的心理学分析和反思
暗夜和阴雨下的人性迷失——小悦悦事件的心理学分析和反思小悦悦走了,在那个下着小雨的夜晚,带着很多的不忍,不肯乃至不解。
她留给人们的,也有很多的无奈,很多的感慨。
人们或许会无数次地想,那个事件本能够不发生。
假设开车的司机警惕一点驾驶,悦悦就可不能发生车祸;假设司机车祸后及时救治,悦悦就可不能被第二次碾压,以至生命弥留;假设那十八个路人及时伸出援手,哪怕是及时打一个报警或呼唤120,悦悦也有专门大的可能不至于离开人世。
可是,这一切假设都没有发生,于是,不该发生的悲剧就如此发生了。
人们有太多的不解。
什么缘故如此的悲剧会发生?人们试图还原事件发生前后那些相关的人们的心路历程。
那肇事司机是怎么想的?据报导,他迫于压力自首后,尽管说“对自己所做的很内疚,心情繁重”。
但他也强调自己那时只是以为压到了东西。
但即便压到了东西,按常理也是应该下来查看一下的。
那第二个司机是怎么想的?没有看到相关报导,不明白他是在强调什么理由。
还有那十八个路人,他们那时想了些什么?可能当事人有很多的理由。
大伙儿都在为生存奔走,赶路,挣钱,没有时刻和精力去顾及他人;大伙儿怕惹事,怕摊上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伙儿以为这事我不管,也会有他人管,在等在靠------若是那个事件不是那么血腥,这些理由或许是能够成立的。
可是人命关天,有什么理由,也不能成为见死不救的理由。
社会各界都在评述那个事件。
人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那个事件突出地表现了那时人们的一种集体的“冷漠”。
但冷漠后面的心理缘故呢?有一名专家的观点很有见地。
广东省社科院公众参与和社会进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梦琴以为,见危不救第一反映出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加大,大伙儿只顾朝“钱”看,社会道德失范。
这是一种集体道德意识的缺失。
也有心理的扭曲。
那个地址有侥幸心理:司机有侥幸心理,怕但责任。
因此有夜幕、下雨做掩护,一走了之。
路人有侥幸心理,没有人看到我,我能够装作没看见。
路人有观望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从小悦悦事件看民众的集体无意识-精选文档
从小悦悦事件看民众的集体无意识、事件背景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 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小悦悦还没有来得及真正地看看这个世界,就离开了人世。
她去了天堂,在那里她可以放心地奔跑了,那里没有呼啸而过的汽车,没有麻木不仁的路人,没有撕心裂肺的痛苦,希望小悦悦在那里是微笑的。
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从扶不起摔伤的老太太到又从未杜绝悲剧。
略有不同的是,批评更多变成了咒骂。
当小悦悦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8 个路人的背影深处,它当然不单单是一场偶发的悲剧。
习惯把责任推诿于生存环境的我们,是否同样需要检点自我?这个冷漠的社会与风气,不正是由一个个“我”开始构建的吗?2 岁的小女孩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我们心里在对这个女孩感到可惜的同时,也在批评那18 个冷漠的路人,可是自己有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目击者,你会不会出手相助呢?是不是也是想着,总归会有好人替自己救那个女孩的?因为法律没有规定不救人是犯法的行为,什么道德不道德也扶不起被车碾轧的两岁幼童,萦绕于耳的道德讨论振聋发聩,却就没有考虑过,这种只考虑自身不顾他人,事不关己咼咼挂起的群众心理是很可怕的。
二、原因分析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具体表现。
所谓“集体无意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将其定义为“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这部分精神与个人无意识相区别,它不像后者那样将自己的存在归结为个人经验,因而不是一种个人习得。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未存在于意识之中, 因而从未为个人所习得,而是将其存在完全归结为遗传”。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它们是一种先天倾向或潜在可能性, 即采取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做出反应。
可怕的旁观者效应
可怕的旁观者效应*导读: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
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谁都有责任”最终变成了“谁都没有责任”。
因可怕的旁观者效应,而导致了很多可以避免的灾难。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省佛山市,2岁女孩小悦悦被汽车撞倒并碾过,7分钟内,18个路人经过,但无一人救助,最后被一个拾荒阿姨救起,但还是在8天后去世。
事件发生后,国人纷纷谴责路人冷漠见死不救。
后来,有心理专家出来解释说,路人的“冷漠”,其实是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所致。
*可怕的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紧急事件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受害者得不到帮助。
现场的人越多,人们就越倾向于袖手旁观,受害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种现象违背常理,我们通常会认为在场的人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旁观者效应”这个概念的诞生,源于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桩谋杀案。
1964年3月13日凌晨,纽约,28岁的女子吉蒂·吉诺维斯(Kitty Genovese)在自己的住所附近被一个持刀歹徒袭击,整个过程持续了35分钟,由于引起了女子的邻居的注意,凶手一度逃离,但很快又折返继续行凶,最后把她杀死。
据报道,她有38个邻居目睹此事,但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报警。
3月27日的《纽约时报》头版报道了这件事,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
美国民众和媒体展开了关于人性冷漠的大讨论,一批社会评论家也站出来发表高论,认为此案具有重要意义,冷漠已经成为大城市的一个特征,美国社会正在变成一个冷漠的社会。
由于媒体不断渲染,事情越炒越大,最后还出了一本书。
这些讨论引起了两个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塔奈(Bibb Latane)——的注意。
他们研究了所有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后,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无人帮助吉诺维斯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她的邻居多达38个——人越多,就越没有人去帮助受害者,因为责任被分散了。
社会心理视域下小悦悦事件冷漠行为探析
一、事件背景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
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如此冷漠呢?二、原因分析冷漠行为是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帮助时,却坐视不理、袖手旁观。
冷漠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内部原因第一,道德冷漠。
是指紧急情况下众人的冷漠行为。
它本质上是一种行为主体处于畸变状态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反映了行为主体在具备一定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并具有一定心理意识和心理能力的情况下,对道德感受力的缺乏和与正常道德关系的相脱离,导致行为主体道德认识水平过程出现问题,不能正常发挥道德实践功能的心理状态〔1〕。
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对道德持冷漠、怀疑、漠视的态度,以及对道德义务的拒斥、逃避和推卸等消极性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
第二,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危难场合下通常存在三种心态的人:一是危难发生时想挺身而出但又不敢做的人;二是无私无畏、义无反顾、勇于挺身而出的人;三是有责任承担义务却又袖手旁观甚至见死不救的人。
而“小悦悦事件”中的旁观者,应当以第一、第三种心态为主。
(二)外部原因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转型的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的需要暂时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感,也会滋长冷漠心理的发展。
二是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根源于农业社会中的血缘伦理,从消极层面来看,以“人情”特色为基础的同情和信任因“人情”的私人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情感代替理性,将同情与关爱局限在亲友的狭小范围内,而对陌生人不管不问。
三是社会公德的缺失。
传统伦理文化恰恰忽视了道德首先是一种公共领域的规范,往往缺乏现实生活中应有的公德,缺乏对公共事物热情、热心的社会公民,社会公德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从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角度谈谈“小悦悦事件”
从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角度谈谈“小悦悦事件”U00914040 09政治学与行政学吕永祥一、小悦悦事件”的社会结构性问题认定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结构性调整阶段,私人领域的成长发育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并没有铺设好与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价值共识和法治文化等“软基础设施”。
传统道德体系解构的彻底性和现代性道德价值体系建设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时空区间为极端自利倾向、物质利益至上观念等思想生态环境中“杂草”的疯狂生长提供了滋生的机会和土壤,从而使社会关系的道德调节机制在保护性利己主义和物质利益主导倾向的误导和诱使下制造出一系列的“道德失灵”现象。
彭宇事件、“小悦悦事件”等道德领域的“食品安全事件”并不是偶然发生的个案,而是近些年来频繁发生的道德公共事件的典型代表和基层道德生态现状考察的“活体解剖”。
“小悦悦事件”中连续18名路人的见死不救早已排除了概率意义上事态恶化的偶然性和个体行为的偏差性,“救人反被诬”和“无利却涉险”等自利考量和理性权衡也折射出整个社会陌生人伦理的失范和社会公德建设的短板。
个体行为的偶然偏差和个人素质的极端低下已经无法为道德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提供充足的解释性,反而将“小悦悦事件”归因于道德体系结构性失范背景下产生的社会结构性问题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二、“小悦悦事件”的多元应对途径“小悦悦事件”等道德公共事件作为一类社会结构性问题,其解决途径也应该是结构性的,需要作为正式部门的政府和法院、作为非正式部门的社区等多元社会主体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职责权限选择合适有效的公共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自己对社会道德生态的净化作用和对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重塑作用。
敬畏生命、团结互助的伦理价值“种子”需要相关各方用道德爱心滋养和制度措施保障,才能突破社会道德失范的坚壳而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一,从法院的角度看,法院应该摒弃“有罪推定”和“疑罪从有”的错误审判思路,针对“小悦悦事件”等道德公共事件的特殊性,采取“谁起诉谁举证”和“疑罪从无”的原则,在惩恶扬善的社会氛围中降低社会民众中(潜在)助人为乐者的经济成本和司法风险,为过路人的善行提供安全的司法预期。
专家解读小悦悦事件+图片
专家解读小悦悦事件:社会价值问题是直接原因 2011年10月20日 18:08 东莞阳光网佛山日报发起的“如果你是儿童被碾的目击者,当时你会怎么做?”微博投票昨日已经进入第3天,至昨晚11时,共有103626人参加,其中有79%的人选择先拨打120或110求助;14%的人选择抱起孩子,赶紧救治;2%的人选择为避免不必要麻烦当作没看见;5%的人选择纠结,说不清。
而对于“18个路人”的冷漠,广东省晴朗天心理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兼高级治疗师袁荣亲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18路人”的旁观者效应网络上一边倒地指责“18个路人”的冷漠。
不过,也有网友指出,“假若这18人换成另外18人,结果会不一样吗?实话实说,把我放到那18个人中我也不会好到哪去,能做的就是打个电话。
”“@江湖小霞”说。
袁荣亲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18个路人”现象,假如某个事件只有一个人遇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他会积极干预。
但是,如果有很多人或者预料到很多人可以见到,这样他的责任就会分担开,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期待别人去做,或者是哪怕自己不做的时候,他自己的内疚感、自责和负罪感也会减轻,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寒溪石”也认为,“过于对漠视路人的道德谴责,会加重人们的道德压力;而过于宣传社会的黑暗面,更容易让人们对社会失去信心。
”需要反思道德缺失原因袁荣亲分析了陈姨的行为,他认为,18个路人不救助,而陈姨救人,这个现象不单纯是“旁观者效应”可以解释,而是这个社会结构引起的。
这几十年来,社会整体上处于高度快速发展,人的价值观变了,更物化。
人处于竞争中,而大多情况下又以外在物质衡量一个人。
因此,每个人都处于高度焦虑中,不论贫穷或富有。
在这种状态下,人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会夸大一些因素对他的不利。
如此前南京彭宇案的影响,会认为救人的行为会受到一些不好的结果。
加上社会媒体对此事的讨论,放大了做好事反而带来不好的效应。
因此,一个人做事时往往会衡量一件事对他有没有坏处。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一,事件回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事件发生的前几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选择离开。
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
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对2米外的小悦悦熟视无睹;第五个人: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并且不断回望小悦悦,并停车询问附近店主,但TVS剪切了这一段,网友质疑TVS违背新闻人客观公正的原则,违反新闻总署若干规定,属于报道虚假新闻范畴。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却没有停步;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立刻展开了热烈讨论,,媒体舆论强烈谴责了事件凶手和路人的冷漠行为,人民大众也对小悦悦事件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和反思,而国家从法律上严惩凶犯,从道德上嘉奖捡垃圾的阿姨,更颁布通知要求媒体和电视开展道德教育宣传。
二,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不禁引起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如此冷漠呢?为什么最终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救起小悦悦?一般来说,危难场合下通常存在三种心态的人:一是危难发生时想挺身而出但又不敢做的人;二是无私无畏、义无反顾、勇于挺身而出的人;三是有责任承担义务却又袖手旁观甚至见死不救的人,而“小悦悦事件”中的旁观者,应当以第一、第三种心态为主[1]。
“小悦悦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摘要】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分析小悦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事件发生后公众反应的心理学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悦悦;社会道德;社会心理学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直接导致小悦悦医治无效死亡。
事件引发了社会公众关于现代社会道德、良心的反思和反省。
国内国外媒体纷纷报道,抨击国内目前在道德、法律、政策、体制方面的漏洞。
然而,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仅仅归因于道德、法律或者教育的不到位吗?事件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一、路人缘何“见死不救”在小悦悦被被车撞倒后,经过的十八名路人一致选择了不作为的态度,那么,这十八个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不援助的原因是什么?1.社会化社会化理论强调社会对于一个人的要求和期望,社会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判断和进行自我价值批判的首要的和稳定的参考系。
从社会化的角色引导机制来看,对于社会接纳与承认的看重和对于偏离社会和被社会抛弃的焦虑与恐惧,直接成了人们隶属和认同于社会的心理动力。
这里的恐惧与焦虑可以通过恐惧唤起来引发,近年频繁发生的摔倒老人诬陷搭救的人为肇事者的事情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恐惧唤起,导致紧急事件发生时,人们大多采取不作为的态度。
从社会学习机制来看,外部社会的强化力量作用于行为者或者与行为者有共同特征的其他人身上。
社会中对于价值的判断,周围人们对个人一个行为做的正确与否所采取的态度和反应行为,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在事件发生地,对于个人发展的强调与逃避麻烦的强化,形成了路人们社会化学习的重要内容,也导致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价值。
从亚社会认同机制来看,外部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与期望、奖励与惩罚,都是以亚社会为出发点的,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受到亚社会的影响。
在今天的中国,乐善好施的行为没有绝迹,假如小悦悦事件发生在社会关系亲密的小山村,而不是发生在社会环境复杂的佛山,相信小悦悦的悲剧很有可能避免。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小悦悦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摘要:去年发生在佛山的小悦悦事件震惊了国人。
一幼女小悦悦被车两次碾压,周围18名路人竟无一人出手相助,最后小悦悦因为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开人世。
从社会心理学看,是什么照成了这一切呢,旁观者效应?从众心理?还是其他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呢?关键词:小悦悦;社会心理学;旁观者效应;从众心理The Analysis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Xiao Yueyue" EventAbstract: the "Xiao Yueyue" event happening in Foshang last year shocked all Chinese people. A toddler was run over twice by vehicles and passed away for heavy wound. However, none of 18 passerby gave her a hand. In term of social psychology, what made the tragedy happened,bystanders effect? Conformist mentality? Or somethings complicated?Keywords: "Xiao Yueyue"; Social psychology; Bystanders effect; Conformist mentality 一.小悦悦事件概述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但无奈,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国内新闻媒体,在美国的CNN媒体也登上了头版引起了轩然大波。
社会道德思考——小悦悦事件
社会道德思考——小悦悦事件摘要以礼仪之邦自称的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在流传的时间中在逐渐的变弱[1],当需要其他人来帮助的情景出现时,出现的更多的是冷漠,袖手旁观,站出来给与援助之手的人变得少之又少,曾几何时,作为大家公认的救助行为,现在却在报纸等媒体上进行着长篇的报道,仿佛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才是罕见的,我想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
当在10月22日早上起来知道小悦悦离世的消息时,心情异常沉重,面对媒体对18名路人进行抨击指责时,面对如此之高的漠然率,说这是巧合恐怕没有人会相信,中国没有因见死不救而治罪的法律,更多的是对道德价值观的衡量,社会信任的缺失恐怕是罪魁祸首,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恰是真实的中国。
中国人并不缺乏爱与善,只不过因为上述慈善行为大多数是单向行动,人们不必担忧发生对自己不利的后果。
街头救助、见义勇为行为又不一样,有些人觉得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能力,还要权衡利弊,防止惹祸上身。
因此,人与人之间不得不筑起一道高墙,而墙一边挡住了外界的威胁,另一边却也扼制了自己的良知[2]。
一种有利于他人的助人行为, 这种行为不一定给那些施助者带来直接的利益, 甚至还可能给他们带来风险[3]。
还记得好心人好心人被冤枉的事情屡屡见诸报端,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发生在2007 年的南京:一位老太太摔断了腿,一位名叫彭宇的年轻人送她去医院。
法院判彭宇为老太太支付四成的医药费,理由是:根据“常理”,如果彭宇对老太太的摔倒没有某种责任的话,他是不会帮她的。
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将主要矛头都指向那18个人,这一定是国家的整体价值观上出现了情况,紧张的生活节奏、巨大的生活压力使人们无暇顾及身边招要帮助的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工业化、现代化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承受的竞争压力日趋激烈, 在这个追求高效率的时代, 时间就是金钱来来往往的人群或步履匆匆或愁眉紧缩若有所思, 也就无暇顾及或者根本注意不到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人们越来越把追求物质和金钱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
小悦悦事件中的犯罪与道德
小悦悦事件中的犯罪与道德【背景链接】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命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10月18日,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
会后,省委政法委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信息,问计于民,征求救济机制、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意见或会成为广东省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有人提出应当将“见死不救”入罪,通过刑事制裁来改变社会上蔓延的“见死不救”风气。
一、犯罪角度分析:第一名司机在第一次撞倒小悦并车子前轮碾轧过女孩身体,从监控上看到当时小悦下半身,盘骨以下被碾轧,但上半身处于车辆右侧。
第一个司机在前轮碾轧过后停下了车子。
约三秒后发动车子强行碾轧小悦后迅速逃离现场。
事件后有报道该名司机解释当时不知道撞了人。
我个人分析认为第一个司机在讲大话,逃避故意杀人的责任。
第一。
当车子撞到小悦前轮碾轧小悦时就算只有两岁大的小朋友在剧痛下也必然会发出惨叫声,司机不可能听不到。
车子撞击小悦的撞击声音也不可能听不到。
车子也不可能没有震动,并在车子停下来后司机也不可能看不到只有上半身在车右侧的小悦。
所以我判断当时司机一定是知道自己撞了人前轮已经碾轧过去了。
由于司机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当车轮碾轧过人体后这个人就算不死,医药费也是绝对的天文数字。
不去计算医疗费,单算2岁到60岁,58年的伤残赔偿费就已经超出百万了。
但如果死了最高也就20~40万的赔偿费。
所以这名司机就在车子停下以后,迅速挂上低速档,强行碾轧冲过去并马上逃跑。
这名司机在第一下撞倒并前轮碾压过女孩这只是普通交通事故。
但这名司机明知道被车碾压后治疗费用非常巨大,远远超出死亡的赔偿。
所以选择了强行碾压伤者并逃跑。
这名司机的故意杀人动机是这个女孩死亡赔偿远远低于治疗赔偿。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
广东小悦悦事件读后感广东小悦悦的事儿真的是让我心里堵得慌。
这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那些让人寒心的东西,也让我想了好多好多。
你想啊,小悦悦那么小一个孩子,就像个小天使一样,却遭遇了那么可怕的事情。
她被车碾了,在马路上躺着,多可怜啊。
这时候,路过的那些人,就像没看见似的,一个接一个地走过去。
这哪像是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社会里该发生的事儿啊?我就想啊,难道他们的心都是石头做的吗?就算是怕被讹诈,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孩子在那儿受苦啊。
可是呢,这个事件也不完全是黑暗的。
最后那个拾荒阿姨出现了,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
她虽然身份普通,没什么钱,但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看到小悦悦就去帮忙了,这才让我们又看到了人性中的温暖。
这就说明啊,不管这个社会变得多复杂,善良的人还是有的,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
从这个事儿,我就觉得咱们这个社会好像病了。
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儿,对别人的苦难变得那么冷漠。
这可不行啊,咱们要是都这样,这个社会不就变得冷冰冰的了吗?咱们得像那个拾荒阿姨学习,不能让恐惧和冷漠把咱们的良心给盖住了。
要是再碰到这样的事儿,哪怕只是打个电话报警也好啊。
而且啊,这事儿也让我想到,社会上有些不好的风气得改改了。
为什么大家都怕被讹诈呢?这说明有些人不诚实,利用别人的善良来赚钱,把大家的信任都给破坏了。
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咱们得想办法让那些好人做好事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这样大家才愿意去帮助别人啊。
小悦悦的事儿虽然很悲惨,但也给咱们敲响了一个警钟。
咱们得从自己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温暖,少一点冷漠,这样咱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你说是不是?。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摘要:“小悦悦事件”曾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与愤慨,十八位见死不救的路人更是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同时人们也开始怀疑国人的素质问题,认为这一切是社会沦丧的表现,但事实上真是这么样的吗?关键词:小悦悦、路人、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社会化一、事件回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
2011年10月24日上午,广东佛山南海区检察院称已批准逮捕小悦悦碾压案嫌疑人。
二、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关于全民道德的讨论、大批判,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的批评大都认为是因为我们道德的沦陷、良知的泯灭与人性的冷漠导致了这一切。
固然,中华民族真的沦落到这等地步了吗,这一切仅仅是因为道德的沦丧吗?下面个人将根据社会新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来分析大众、媒体及十八位路人的行为。
1、社会大众与媒体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与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在本次事件发生后,我们可以发现社会惊奇的相似,大家都在强烈指责十八位路人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沦丧,媒体也一致报道。
我们的社会是如此的一致这让我们惊奇,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但是在这件事上大家的思想与言论显得如此一致,细细想来在这些谴责他人行为的人中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曾经有不一样的想法或是曾经也做过与十八位路人相同的行为,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社会的回答为什么如此一致,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我们的从众行为,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当群体的行为或是思想以绝对的优势胜过个体的行为或思想时,个人就会因为对被这个社会所排斥的恐惧而放弃自己的最初的行为或思想而产生从众行为。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解析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解析第一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解析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黄岐的广佛五金城内,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货车撞倒,先后被两辆车的轮胎碾压4次重伤。
在随后的7分钟内,18名路人经过,无一人施以援手。
最终,一位拾荒者看到并施救。
21日,小悦悦经医院抢救无效离世。
一时间,这则消息迅速在网络以及各大平面媒体广泛报道传播,不断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国人脆弱的道德神经再次被触碰被打击,悲观的认为这个社会道德的濒临瓦解。
然而,事件所涉及的道德因素确实存在,但我们更应该去深入思考的是隐藏在这背后的社会心理作用。
只有从挖掘根源,才能更好的改变它。
它并非为“无德者”开脱,而是希望能从心理过程来分析救助行为的发生和不发生,让我们能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事件。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18名路人的视而不见,冷漠对待,不一定非得归为因为害怕卷入是非,所以大家对同胞的遭遇麻木不仁,甚至为道德伦理的败坏。
其实,这样类似的案例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发生过,社会心理学家将其归为“旁观者效应”,也称为“多元无知”效应。
何为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
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社会责任被分摊了。
相反的则是,如果在一个只有旁观者本人和受害者的现场,90%的情况旁观者都会报警或者进行救助。
而“多元无知效应”是指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形势不够明朗,不确定性占了上风的情况下,我们最有可能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结合此次的小悦悦事件来看,18名路人无一援手的第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均认为,当周围有其他人可能帮忙的时候,大家的责任感同时在在下降,他们认为或许会有其他能够站出来,然而,当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会帮忙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帮忙。
旁观者越多,挺身而出帮忙的人就越少,相反的情况,如果在场的只有一个人,那么他(她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反而增加。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解析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黄岐的广佛五金城内,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货车撞倒,先后被两辆车的轮胎碾压4次重伤。
在随后的7分钟内,18名路人经过,无一人施以援手。
最终,一位拾荒者看到并施救。
21日,小悦悦经医院抢救无效离世。
一时间,这则消息迅速在网络以及各大平面媒体广泛报道传播,不断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国人脆弱的道德神经再次被触碰被打击,悲观的认为这个社会道德的濒临瓦解。
然而,事件所涉及的道德因素确实存在,但我们更应该去深入思考的是隐藏在这背后的社会心理作用。
只有从挖掘根源,才能更好的改变它。
它并非为“无德者”开脱,而是希望能从心理过程来分析救助行为的发生和不发生,让我们能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事件。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18名路人的视而不见,冷漠对待,不一定非得归为因为害怕卷入是非,所以大家对同胞的遭遇麻木不仁,甚至为道德伦理的败坏。
其实,这样类似的案例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发生过,社会心理学家将其归为“旁观者效应”,也称为“多元无知”效应。
何为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
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社会责任被分摊了。
相反的则是,如果在一个只有旁观者本人和受害者的现场,90%的情况旁观者都会报警或者进行救助。
而“多元无知效应”是指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形势不够明朗,不确定性占了上风的情况下,我们最有可能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结合此次的小悦悦事件来看,18名路人无一援手的第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均认为,当周围有其他人可能帮忙的时候,大家的责任感同时在在下降,他们认为或许会有其他能够站出来,然而,当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会帮忙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帮忙。
旁观者越多,挺身而出帮忙的人就越少,相反的情况,如果在场的只有一个人,那么他(她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反而增加。
开车的动机是什么?——谈谈阻碍进入汽车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
悦 悦 不 理 睬 ,接 着 悦 悦 被 小 型 货 柜 车 再 次
碾 压 。之 后 往 来 的 十 余 个 路 人 均 见 死 不
救 ,直 到 一 位 拾 荒 阿 姨 看 到 并 救 起 悦 悦 。 这 件 事 也 是 车 祸 引 起 的 ,而 且 震 惊 世
界 — — 大 家 都 在 慨 叹 有 五 千 年 文 化 传 承 的
甚 至 不 管 。这 种 机 制 在 中 国特 有 的 官 场 文
治 拓 展 的 资本 ,大 部 分人 以经 济 上 的获 益 视 为 成 功 的重 要 标 志 。 从 山 东 到 广 东 的 小 悦 悦 一 家 也 进 入 了 “ 人 社 会 ” ,在 广 东 佛 山南 海 黄 岐 镇 广 生
而 且 “ 价 观 念 ” 不 会 表 现 出 逻 辑 推 理 错 文 明 古 国 ,竟 然 如 此 无 德 无 良 !这 些 人 如 超 此 冷 漠 原 因 是 什 么 ? 促 使 十 几 个 人 面 对 亟 误。
比如 李 启 铭 的 逻 辑 思 维 就 很 清 晰 , 即 需 救 援 幼 小生 命 视 若 无 睹 的 动 机 是 什 么 ? 从 社 会 心 理 学 的 角 度 探 讨 , 动 机 “ 一 律 ” 思 维 的 确 定 性 ,包 括 同 一 立 场 同 ( o i a i n)在 心 理 学 的 表 述 为 能 引 m t v t0 和 同 一 时 空 。 “ 等 于 甲” 这 个 逻 辑 公 式 甲 要 求 思 维 对 象 的 同 一 ,使 用 概 念 的 同 一 , 判 断 的 同 一 。即 同 一 主 体 在 同 一 时 间从 同
引 起 动 机 的 两 种 条 件 :一 是 内在 条
“ 爸 是 李 刚 ” ,— — 李 刚 是 公 安 局 我 长 ,公 安 局 长 有 公 权 力 ,公 权 力 是 以 维 护 公 益 为 目 的 的 公 团体 及 其 责 任 人 在 职 务 上 的 权 利 ,它 是 基 于 社 会 公 众 的 意 志 而 由 国 家 机 关 具 有 和 行 使 的 强 制 力 量 ,公 权 力 是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与反思
⼩悦悦事件的社会⼼理学分析与反思⼩悦悦事件的社会⼼理学分析与反思2011年10⽉13⽇,⼴东佛⼭两岁⼥童⼩悦悦被车撞后先后遭到两次汽车碾压,18名路⼈⽬击却⽆⼈救援,最后只有拾荒阿姨陈贤妹将孩⼦救起。
“⼩悦悦事件”引发了社会上关于道德的⼤讨论。
路⼈的冷漠⼜⼀次成为了争议焦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路⼈连⼀个120救助电话都不打?是不是社会上⼤多数⼈都是这样呢?我的⼼产⽣了极⼤的触动,这是⼀种漠视,⼀种视⽽不见,这种⾏为深深的冲击着道德的底线。
接下来就通过下⾯4个⼼理学效应来透视这种冷漠现象。
破窗效应:若⼀幢建筑物被打破了⼀块窗玻璃,且没有及时更换维修玻璃,那么路过这幢建筑物的⼈们就可能会不由⾃主地去打烂更多的窗玻璃。
如果这些破窗户仍旧得不到及时维修,那么还会继续产⽣其他破坏⾏为。
这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学著名的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曾⽤⼀项社会⼼理学实验进⾏了证明。
津巴多找来两辆⼀模⼀样的汽车,把其中⼀辆停在了社会底层聚居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另⼀辆停在了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车不仅敞开了顶棚,⽽且摘掉了车牌,结果当天就被偷⾛了。
⽽在帕洛阿尔托的这辆,停放了⼀个星期也⽆⼈理睬。
后来,津巴多⼲脆⽤锤⼦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洞。
结果,仅仅过了数个⼩时,它就被偷⾛了。
“破窗理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是纽约的居民⽐帕洛阿尔托⼈更冷漠,⽽是这种冷漠在开了⼀个头之后,在群体中产⽣了传染。
⼩悦悦两度被汽车碾压,经过的18个路⼈并没有对其进⾏救助,也正是验证了“恶”或者说“冷漠”在⼈群中的传染。
⾃我中⼼性:⼈类是社会性的⽣物,其所⽣活的环境,所交往的⼈都会对⼼理和⾏为产⽣潜移默化的影响。
即便是⼀种暂时氛围,也能对我们的⾏为产⽣意料之外的巨⼤作⽤。
⼈类⼼理⼀⽅⾯依存于群体,另⼀⽅⾯⼜极其在意⾃⼰的利益,看似⼗分⽭盾。
但⼈类对群体的依存,正是为了更有效的维护⾃⼰的安全和利益,这⼀点在进化的⾓度⽆可厚⾮。
小悦悦事件中关于见死不救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对《小悦悦事件》中见死不现象的分析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
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
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所用到的知识点:1.社会影响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2.从众1、真从众:内心和行为都从众。
2、权宜从众:行为从众,内心怀疑。
3、反从众:内心从众,行为不从众。
3.态度现象分析:一、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社会抑制: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是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
比较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在小悦悦事件中,18位行人对救人有各种各样的担心。
因为他们害怕判断误出洋相,自己丢不起这个脸。
由于最近一段事件,媒体经常报导一些关于好心人帮助被害者,却被诬赖的事件。
除了出洋相,18位行人还担心自己会被诬赖而承担法律责任。
他们认为有那么多人在场,总有人会出手相救吧,特别是医生和警察等专业人士,他们比自己更有能力,也更有义务帮,自己袖手旁观也不用背负多大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一,事件回顾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事件发生的前几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选择离开。
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陈姨救人的过程,恰好被事发地旁边一间劳保店的视频监控记录,这段视频还包括在陈姨之前路过的18个人。
陈姨并不知道,她是第19个路人,前18个,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看两眼然后离开。
第一个人:一名白衣深色裤男子,左右张望后,径直从小悦悦脚边经过;第二个人:摩托车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悦悦,一拐弯绕过离开;第三个人:浅色长袖衣服男,一直盯着小悦悦,然后像躲着走,越来越远;第四个人:开着蓝色后尾箱三轮车男,从店铺门口两次横向经过,对2米外的小悦悦熟视无睹;第五个人:踩着三轮车的蓝衣男子;第六个人:另一摩托车男经过;第七个人:黑衣男子开摩托车经过,并且不断回望小悦悦,并停车询问附近店主,但TVS剪切了这一段,网友质疑TVS违背新闻人客观公正的原则,违反新闻总署若干规定,属于报道虚假新闻范畴。
第八个人:一名中年女子带着黄衣小女孩经过,看了几眼却没有停步;第九个人:一个穿雨衣的摩托车男子经过;第十个人:穿着蓝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悦悦身边来回两次,除了惊异的目光外再无动作……“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立刻展开了热烈讨论,,媒体舆论强烈谴责了事件凶手和路人的冷漠行为,人民大众也对小悦悦事件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和反思,而国家从法律上严惩凶犯,从道德上嘉奖捡垃圾的阿姨,更颁布通知要求媒体和电视开展道德教育宣传。
二,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不禁引起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如此冷漠呢?为什么最终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救起小悦悦?一般来说,危难场合下通常存在三种心态的人:一是危难发生时想挺身而出但又不敢做的人;二是无私无畏、义无反顾、勇于挺身而出的人;三是有责任承担义务却又袖手旁观甚至见死不救的人,而“小悦悦事件”中的旁观者,应当以第一、第三种心态为主[1]。
笔者将从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些路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一)个人层面的影响1.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是弱化大众助人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
近年来,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加上媒体的夸大报道,以及社会体制、法制、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人们心中普遍对社会对他人产生了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失不仅影响大众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影响大众的社会行为。
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正是因为路人内心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阻止了助人行为的发生倾向,才酿成了一幕惨剧。
从之后的一系列路人采访中,也可以明确了解到大众普遍的心理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2.外向归因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对行为的解释主要有“外向归因”和“内向归因”两类。
“外向归因”是认为行为的发生是由于情境因素所致;而“内向归因”是将行为发生的原因归于行为者个人性格或其所具条件。
前面路过的18人看到被车碾过后的小悦悦,把惨剧外向归因,认为事件责任在外而不在自身,自己无需承认任何事件责任,也就无需插手这件事情。
3.利己主义价值观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行为主体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作为行为选择的重要尺度甚至是首要考量,而将道德搁置一边。
利己主意价值观的滋长进一步导致了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如今几乎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走私贩私、为富不仁,政治领域的欺上瞒下、行贿受贿、贪污腐败、买官卖官、渎职赎职,公共生活中的袖手旁观、残忍冷漠、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些道德滑坡现象既给我们留下了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又一点一点地侵蚀着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2]。
小悦悦事件的发生表现出之前的18位路人都是利己主义价值观,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甚至牺牲他人利益。
4.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压力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把这类事件定义为“突发事件(e-mergency)”。
突发事件有几个特征:一是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威胁性和伤害性,涉及者的生命、健康、财产将受到威胁;二是突发事件一般不常见、很少发生,涉及者通常没有现成的人生经验和相关知识;三是每一个突发事件都具有个性、特殊性,涉及者没有处理事件的流程、标准、规范可以参考;四是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涉及者必须在瞬间作出判断和决定;五是突发事件要求涉及者立即行动。
所有这几个突发事件的特征,都将使涉及者面临极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使涉及者的决策具有较大的难度[3]。
(二)群体层面的影响1.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散效应)旁观者效应,也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简单地说,旁观者效应就是紧急情况下,由于他人旁观而没有提供受害者帮助的效应,救助行为的出现与在场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的典型效应。
事发时,路人打多没有看到小悦悦被碾压的过程,很可能不知道躺在地上的她是怎么回事,面对这种情形,她们心想,总有人管吧,就走过去了。
路人之一、带着女人走过小月月身边的林女士后来说:“别人不敢碰,我怎么敢碰?”这正是旁观者典型的观望态度。
几个路过的青年男子虽然身强体壮,但是害怕帮忙会引发纠纷,避之唯恐不及,最后的施救者反而是年老体弱的陈贤妹。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引发旁观者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两点:第一,在危急事件中,旁观者面对的可能是模棱两可的情景,这影响了他们的决策,如果他们清楚受害者很危险,需要帮忙,就会感到有责任施以援手,否则就会观察其他人的反应,看看别人会不会出手。
然而很不幸,其他人此刻也同样在观望,结果人人都得出一个结论:别人都无动于衷,看来没必要帮忙。
第二,旁观者对救人也有各种各样的担心。
很多人以为,危急关头见义勇为的人一定是血性十足的人,但经研究发现,性格刚毅的人,例如大男子主义者,反而不愿意帮忙,因为他们害怕判断错误出洋相,自己丢不起这个脸。
除了怕出洋相外,很多旁观者还担心自己水平不够,反而会帮倒忙,引致专业人士批评,甚至增加了施救危险,承担法律责任。
他们认为有那么多人在场,总有人会出手相救吧,特别是医生和警察等专业人士,他们比自己更有能力,也更有义务帮,自己袖手旁观也不用背负多大的责任[4]。
2.社会社会惰化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它极可能致使人们产生冷漠行为。
在小悦悦事件中,十八位路人由于没有及时伸出援手而间接导致小悦悦的离世,成为他家人的悲痛,也成为社会人的悲痛。
为此路人也受到大众、媒体的道德惩罚,但是真正的凶手笔者认为并不是路人本身,而是社会惰化和责任分散的过错。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小悦悦的代价会减少。
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罪恶感、羞耻感,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
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地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
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
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
第二个解释是对让会举止失措的害怕。
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做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
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3.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当个人处于群体之中,他常常被群体决策所牵引。
在本次事件发生后,我们可以发现社会惊奇的相似,大家都在强烈指责十八位路人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沦丧,媒体也一致报道。
我们的社会是如此的一致这让我们惊奇,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但是在这件事上大家的思想和言论显得如此一致,细细想来在这些谴责他人行为的人中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曾经有不一样的想法或是曾经也做过和十八位路人相同的行为,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社会的回答为什么如此一致,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我们的从众行为,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当群体的行为或是思想以绝对的优势胜过个体的行为或思想时,个人就会因为对被这个社会所排斥的恐惧而放弃自己的最初的行为或思想而产生从众行为。
最终就导致了现在的一幕:媒体的一致报道,大家都在强烈指责十八位路人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沦丧。
(三)社会层面的影响1. 媒体“偏离放大螺旋”效应“彭宇案”发生于2006年,在当年引起强烈反响,虽然在2008年涉案人员双方和解,但此后事件以别的方式而愈演愈烈。
“彭宇案”之后,媒体纷纷报道此类事件。
一个新闻点被炒热,与之相关的新闻点都被拿来作类比。
在“彭宇案”和“小悦悦事件”相隔的五年间,媒体对许多有关“老人摔倒”的民事纠纷进行过报道,大多被戳上“彭宇案”的标签,如曾经轰动一时的“李凯强案”——郑州市民李凯强被指撞倒老太,要求赔偿7.9万余元。
但细加分析,同样是“被指撞人”,“李凯强案”却与“彭宇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彭宇在老太摔倒前并无任何肢体接触,而李凯强的电动车尾确确实实和老太的车碰到了,到底是李凯强撞了老太,还是老太讹了李凯强,没人能说清楚。
而媒体却“先入为主”地给这起普通的民事纠纷扣上了“郑州彭宇案”的帽子,无形中误导了受众、混淆了视听,于真相的揭露无益,反倒进一步扩大了“彭宇案”的社会影响。
无独有偶,“天津彭宇案”、“德州彭宇案”等相关事件中的媒体跟风式报道逐渐将新闻引向偏离原发事实的轨道,以“彭宇案”为“中心新闻”,众多事件形成一个向外延伸的螺旋,每一事件除了表层元素类似,其深层要素实质上已与“中心新闻”越离越远,并最终构成“偏离放大螺旋”效应。
自2006年彭宇案曝光以来,公众对在路上摔倒的人便存了一份戒心,媒体对类似案件的重复报道、因果循环报道过多,反复向受众揭示案件中的黑暗面,却一直未能正确引导舆论,提出明确的解决办法,由此便形成心理上或行为上的“社会恐慌”,这种“恐慌”渐次蔓延,其直接后果即公众再不敢或不愿见义勇为,这也是“小悦悦事件”产生的深层社会心理原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