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98例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补肾活血法与活血法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比较

补肾活血法与活血法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比较
两 组 年 龄 、 程 比较 , O0 . 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病 P> . 差 5
具 有 可 比性
甘草 6g 每 天 1 , 剂煎 2次 , 。 剂 每 每次 煎 2 0mL 每 0 ,
天服 2次 。服用 3个 月经 周期 观察 疗效 。
22 对 照 组 .
1 中医诊 断标 准 . 2 参 阅《 中医病证 诊 断疗效 标 准》 : 期或 经行 前 Ⅲ经 后 小腹疼 痛 , 痛及腰 骶 , 甚则 昏厥 , 周期 性 发作 , 呈 好 发 于青 年未 婚女子 。 除盆腔 器质 性疾 病所 致腹 痛 。 排
治疗 分 为 2步 :从 月经 前 1 周至 月经 第 3天服
活 血 止 痛 方 : 归 1 , 芎 1 , 仁 1 , 花 当 0g 川 0g 桃 0g红 1 , 芍 1 , 附 1 , 胡 1 , 枝 核 1 , Og 赤 0g 香 0g 元 Og 荔 0g
白芍 l , 草 6g Og甘 。从 月经 干净 后 至下 次月 经前 1
1 临 床 资 料
参照《 小儿 与青 春期妇 科学 》 进 行诊 断 。 除盆 闭 排
腔器质 性疾 病 。 询 痛经 开始发 作 的时 间 、 痛持 续 查 疼
11 一般 资料 .
全部 病 例 均为 20 0 6年 7月 一 2 0 0 9年 6月 在 北
时间 、 经 与经期 的关 系 、 痛 疼痛 的特 征等 。仔 细进 行 体 格 检 查 , 要 时 结 合 盆 腔 B超 、 腔 镜 、 腔 镜 、 必 腹 官 子 宫输 卵管碘 油 造影 等 。
恶 心 、 吐 的现 象 . 呕 同时还 伴 有 腰 酸 、 部 沉重 等 症 骶
状, 严重 影 响患者 的正 常生 活和 学 习 。 笔者 系统 观察 补 肾活血 法 和活 血 法 中药 对 于 本 病 的 临床 治疗 , 进

关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关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关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摘要】妇科的肾虚血瘀证有女性的生理、病理基础,临床研究已证实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有必要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妇科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

在此本文就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补肾;活血;妇科疾病补肾活血法是补肾法与活血法的有机结合及高度统一,通过补肾促进活血,应用活血益于补肾,两者相互协同,达到改善肾虚血瘀的病理变化,使机体阴阳平衡邪祛正存的目的。

近年来,对于补肾活血法理论的基础研究日益深入,临床应用也目益广泛。

1补肾活血法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由于体质虚弱、病情迁延所致。

中医学认为,由于妇女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而摄生不慎,或经期同房,或宫腔手术消毒不严等,导致湿热(毒)入侵,留滞胞宫、胞络及冲任带三脉之间,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形成盆腔包块,不通则痛。

瘀血滞气久稽下焦冲任、胞宫,使肾阴不布,肾阳不温,久之导致肾之阴阳更虚,且病程愈久,肾虚症状愈甚。

因此,肾虚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周金花选取慢性盆腔炎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中药汤剂(淫羊蕾、桑寄生、女贞子、川续断、当归、丹参、皂刺、三棱、莪术、延胡索、败酱草等),对照组用西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7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补肾活血法可明显改善下腹及腰舐疼痛、痛经、白带量多等主要临床症状(P<0.05)o寿清和分别采用补肾活血法和理气活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88%,无显著性差异fP>0.05),显愈率分别为41%、1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 田美香等自拟补肾活血利湿汤(桑寄生、山萸肉、熟地、鸡血藤、丹皮、赤芍、桃仁、香附、川I楝子、茯苓、泽泻、红藤、败酱草)治疗慢性盆腔炎,总有效率为96.4%。

宽带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肾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宽带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肾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宽带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肾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郭龙1郑琳琴2(1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福州350009)(2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福州350007)疗3个月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清毒胶囊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清毒胶囊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增强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范俊丽,赵敏,桂希恩,等.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男男性接触者肛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影响[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8,36(12):736-740.[2]苏琛,彭鑫,张毅.中药联合HAART 药物治疗艾滋病的安全性观察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5):440-443.[3]文彬,李秀娟,周小潇,等.清毒胶囊对HIV/AIDS 患者HAART 后不同基线CD 4+人群免疫重建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35):3055-3057.[4]李宗明.清毒胶囊和参灵扶正胶囊联合口服治疗艾滋病17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8,10(5):58-59.[5]刘振威,李璇,邓鑫.参灵扶正胶囊和清毒胶囊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3(11):1476-1480.(收稿日期:2020-12-27)【摘要】目的探讨宽带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肾虚血瘀证的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62例原发性痛经肾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1例。

对照组采用瘀血痹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宽带汤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治疗后腰骶酸痛、色紫有块、畏寒肢冷及面色苍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补肾活血法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闫宾涛 徐军建 牛荣荣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2046
【摘 要】目的:以量化评分标准为评分手段,观察玉屏风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80 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肺肾气虚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经 8 周治疗后观察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中 医症候疗效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降 24 小时尿蛋白 的作用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症候疗效及临床症候症状改善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显著 优于对照组。结论:玉屏风散合防己黄芪汤不但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患者自汗倦乏,易感冒,腰膝酸软无力,等临床症状,而 且能够降低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未发现不良反应。
【关键词】补肾活血法;妇科疾病;治疗效果
补肾活血法是近年来临床上使用较多的 她们的平均年龄为 32.4 1.1 岁。患者中,8 例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基于“肾虚血 患者免疫性不孕症,12 例患者慢性盆腔炎,
瘀论”而产生,它由张仲景开始发展,后经 28 例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22 例患者子宫内
15g 怀 山 药、10g 山 萸 肉、15g 淫 羊 藿、15g 3 讨论
菟丝子、15g 酸枣仁、12g 丹参、20g 赤芍、 12g 鸡血藤等,患者每日服用三次,一次一剂,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减药 物 [2]。
妇科科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种类较多如:患者免疫性不孕症、 慢性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 位症、排卵功能障碍等,这些疾病临床上发
张景岳、王清任等人发展成熟。目前,这种 膜异位症,7 例患者排卵功能障碍,3 例患者

运用中医补肾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与体会

运用中医补肾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与体会

痛 。经净 后子 宫 、 冲任 血气渐 复则 疼痛 自止 。但 若病 因未 除 , 素 体状 况未 获改善 ,则 下次 月经来 潮 ,疼痛 又发矣 。 痛经虽 以实 证居 多 ,然 而在 临床上 发现 虚证 引起 的亦屡 见 不 鲜 ,并 且 以肾 虚痛 经 占多 数 ,尤 其 青年 女 子 发 病率 较 高 。
1 温肾养血治痛经
禀 赋不 足 ,。 肾气 虚弱 ,经 行 之 时无 力 推 动 ,经行 运 行 不 畅 ,加 之胞 脉失 养 ,而 致经 行小 腹 冷痛 ,甚 则 畏寒 肢冷 , 伴 有腰 膝 酸痛 。月 经 后期 量少 色 淡质 稀 ,面 色咣 白,舌淡 , 脉 沉 涩 。治 宜 温 肾养 血 ,右 归 饮 加 减 : 熟 附 片 、 肉桂 、菟 丝 子 、巴戟天 、补 骨脂 、仙 茅 、仙 灵脾 、熟地 黄 、山 萸 肉 、 当归 、杜仲 、人参 、鹿 茸等 。经期 可酌 加红 花 、泽 兰 香附 、 延 胡等 。案例 : 陈X X , 2 2岁 。 1 9 9 9年 5月 1 8日初 诊 。患者 自1 7岁月 经来潮 后 ,每於 经期 小腹 部冷 痛 ,甚则 四肢 厥冷 , 喜 温喜 按 ,腰 膝 酸痛 ,面 色 咣 白 ,月 经 常 3 5— 5 0天 一行 , 量 少 色 淡 质稀 ,或有 小 血 块 ,舌 淡 润 ,脉沉 涩 。辩 证 分 析 该病 应属 于 肾气不 足 , 胞脉失 于温 润濡 养 。治则宜 温 。 肾养血 , 佐 以和 血止 痛 。处 方 :肉桂 l 0克 ,党 参 1 2克 ,菟 丝 子 1 2 克 ,巴 戟 天 1 2克 ,补 骨 脂 1 2克 , 山药 1 2克 ,仙 灵 脾 1 5 克 ,熟地 黄 1 2克 、山萸 肉 1 0克 、当归 1 2克 ,红花 1 0克 、 延胡 1 0克 ,甘 草 6克 。 服 3帖后 患 者 腹 部 疼 痛 明显 减 轻 , 经净 后 上方 去 红花 、延 胡 ,加 淫羊 藿 1 O克 ,枸杞 子 1 2克 。 连 服 5帖 ,次月 月 经按 期而 至 ,疼 痛 明显 大减 ,腰腹 微 痛 , 又按 原 方 连服 3帖 ,疼 痛消 失 。尔后 仿 右归 饮 配制 中药 丸 , 连服 两有 , 半 年后 随访 , 患者 月经周 期正 常 , 痛经 未再 复发 】 。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
推广应 用。
【 关键词 】 补 肾温 阳化瘀法 ;子宫 内膜异位症 ; 痛经 【 中 图分类号 】R 2 7 1 . 1 1 3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 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6 )2 1 — 0 1 0 9 — 0 2
子 宫 内膜 异 位 症 ( E n d o me t r i o s i s ,E MT ) 是

1 . 2 治 疗方 法 2 . 5 m g X 8
对照 组 于月 育 龄 女 性 的雌 激 素 依 赖 性
( 华润 紫 竹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国 药 准 字 H1 9 9 8 0 0 2 0 盒) ,3 d 后 再 次 服用 ,之后 每 周 相 同
1 资料 与方 法
肾温 阳化 瘀 法 ,方 药 组 成 :肉桂 、红 花 各 5 g ,附 片 、桃 仁 、补 骨 脂 、 当归 、蒲 黄 、五 灵 脂 各 1 0 g , 赤 芍 、熟地 各 1 5 g 。若 阳虚 则 加 巴戟 天 、鹿 角 胶 各 l O g ;若肝郁气滞则加香附 1 5 g ,川芎 1 0 g ;若有包 块I I I I 莪术 、三棱各 1 5 g ,穿 山 甲 5 g ;若 脾虚 则 加 党参 、 白术 各 1 0 g 。1剂/ d ,3个 月 为 1个 疗 程 , 经期 不停 药 。治疗 3个 月后 ,比较 两组 疗效 ,应 用
的时 间 服 用 ,2 . 5 a r g / 次 ,2次/ 周 。治 疗 组 应 用 补
的妇科疾病 ,其发病率约为 1 0 %。患者 的主要 症 状 为 痛 经 、下 腹 痛 、月 经 紊 乱 、盆 腔 包 块 、不 孕 等 。该 病 虽 非 恶 性 疾 病 ,但 却 具 有 新 生 血 管 生 成 、细 胞 侵袭 和增 殖 等 特 点 ,其 易 复 发 和 广 泛 种 植 的特 点 类 似 于 恶 性 肿 瘤 ¨ J 。笔 者 对 2 8例 E MT 痛 经 患 者 应 用补 肾 温 阳化 瘀 法 治 疗 ,取 得 一 定 疗 效 ,现 作 报 告如 下 。

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收治的124例月经失调患者采用补肾活血基础方剂:黄芪15g,太子参10g,川芎10g,补骨脂15g,白芍15g,益母草15g,当归15g,山茱萸10g,芡实10g,熟地10g。

根据患者具体随症加减。

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月经失调状况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977,P=0.000),其中54.8%患者月经恢复正常。

有4例患者在停药后,月经失调症状再次产生,所占比例为3.2%。

结论:中医补肾活血法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补肾活血;月经失调;疗效月经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主要由个人情绪、饮食习惯、烟酒和基础疾病引起的。

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血流量异常、闭经痛经等,同时可伴有小腹乳房胀痛、心烦不安、全身乏力和面色发黄等症状[1]。

月经失调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同时也影响了家庭和睦和生活质量。

目前有研究显示,中医补肾活血法能够综合调理月经失调,促进月经正常[2]。

因此,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自拟方剂,治疗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124例月经失调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2-2014年我院收治的124例月经失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16-43岁,平均年龄(31.9±5.7)岁;患病时间3个月-4年,平均病程(1.9±0.6)年;已婚者98例,未婚者36例。

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3]。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②近期服用雌激素或孕激素者;③伴有心肝肾、精神病和造血系统疾病者;④未按规定时间进行复诊者。

所有患者的治疗诊断方法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采用补肾活血基础方剂:黄芪15g,太子参10g,川芎10g,补骨脂15g,白芍15g,益母草15g,当归15g,芡实10g,山茱萸10g,熟地10g。

中医补肾调治月经病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补肾调治月经病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补肾调治月经病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补肾疗法对调治妇科月经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进行月经病治疗的100例患者,分别采取滋肾健脾、补肾健脾和益气、养血、活血三个阶段的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记录。

结果 81例患者治愈,17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8%。

结论基于中医补肾疗法的治疗能够对月经病患者起到补肾益精、养血调经的功效。

【关键词】月经病肾中医疗法【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343-02月经病是一种指月经的经量、周期、经期、经质和经色等发生异常的变化,或者伴随月经的周期,或者在经断的前后出现的一种明显的疾病,是妇科常见的临床多发病[1]。

主要的月经病有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月经后期、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少,以及由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痛经、闭经、代偿性月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月经异常和绝经后出血等[2]。

肾主月经,冲任之本在肾[3]。

因此补肾治疗月经病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来我院进行月经病治疗的患者共100例,皆为门诊病历。

其中月经先期患者12例,月经后期患者11例,月经先后不定期患者14例,月经过少患者18例,月经过多患者16例,月经延长患者14例,经间期出血患者5例,痛经患者23例,经行乳胀患者18例,经行头痛患者6例,经行发热患者3例。

年龄最小患者17岁,最大患者47岁,其中以21~43岁患者居多。

2 治疗方法我国的中医普遍认为,血是月经的主要成分,月经的正常产生,受到脏腑、气血和经络之间功能的相互调节与滋养,与肾、脾、心肝关系尤为密切[4]。

由此可见,月经是否按时到来,首先依赖于脏腑功能的协调与滋养,使精血能够充盛,同时经脉变得流畅,血海可以按时满溢,那么月事则以时下。

因此,我们认为调治月经周期应按照以下原则如下:前两个星期,将滋肾健脾养血作为主治方面,使精血能够充盛,为月经的到来准备充分的物质基础。

应用中医补肾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doc

应用中医补肾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doc

应用中医补肾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目的探讨应用中医补肾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与治疗体会。

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痛经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1例。

对照组仅接受痛经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内服自拟中药方剂,从中医补肾角度予以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61%(P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

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应用中医补肾法治疗痛经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是一种经济便捷、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ﻭﻭ中医补肾法痛经治疗效果ﻭ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ﻭ在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痛经患者中82例纳入研究,均符合痛经诊断标准,自愿参与临床试验,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

依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和分组,奇数纳入观察组,偶数纳入对照组,每组41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21岁~35岁,平均年龄(23。

64±4。

89)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8.70±1。

22)个月;初次发作时间:初潮6个月内9例(21.95%),初潮6个月~2年28例(68.29%),初潮2年之后4例(9.76%);月经前后反应:轻度腹胀4例(9.76%),腹泻3例(7.32%),无反应34例(82.93%).对照组患者年龄19岁~34岁,平均年龄(24.17±5.90)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8.42±1.40)个月;初次发作时间:初潮6个月内11例(26.83%),初潮6个月~2年26例(63.41%),初潮2年之后4例(9。

76%);月经前后反应:轻度腹胀5例(12.20%),腹泻3例(7.32%),无反应33例(80。

49%)。

2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温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肾虚血瘀型的效果观察

温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肾虚血瘀型的效果观察

温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肾虚血瘀型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温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在2019年1月-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的患者纳入实验对象,随机抽取98例。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应用组,每组49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应用组温经汤加减治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经期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应用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温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肾虚血瘀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经血量少、经期时间不规律、腹痛等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实践。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煤工尘肺;护理依从性;不良情绪评分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会导致患者腹痛、经期絮乱、不孕等症状。

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主要采用激素以及雌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常规西药治疗可以缓解患者下腹部疼痛程度,并且在调节经期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但是,西药治疗具有高复发率、高不良反应率、治标不治本等局限性。

温经汤加减治疗法作为中医疗法,能够从根本调节患者气血,促进排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温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将在2019年1月-2019年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肾虚血瘀型月经不调的患者纳入实验对象,随机抽取98例。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应用组,每组49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28.65±4.32)岁,给予应用组温经汤加减治疗法,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44岁,平均年龄(27.34±4.17)岁。

经软件计算,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进行对比分析实验。

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引言:原发性痛经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主要病机与气滞、血瘀、肝郁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痛经与肾虚有着密切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补肾调周法在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某医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00例,按照病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试验组患者接受补肾调周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月经量、经期长短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期结束时,试验组疼痛程度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试验组月经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试验组经期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试验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补肾调周法对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显著疗效。

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月经量增加,经期延长,生活质量提升。

这可能是因为补肾调周法能够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肾虚症状,疏通气血,消散瘀血。

结论:对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来说,补肾调周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可以改善疼痛程度,增加月经量,延长经期,提升生活质量。

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果,并结合更多的临床病例进行深入探究。

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中医治疗痛经的疗效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推广,为痛经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综上所述,补肾调周法对于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发现试验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月经量、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这表明补肾调周法能够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肾虚症状,疏通气血,消散瘀血。

因此,补肾调周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疼痛程度,增加月经量,延长经期,提升生活质量。

补肾祛瘀治疗痛经验案

补肾祛瘀治疗痛经验案

补肾祛瘀治疗痛经验案痛经(dysmenorrhea)是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致昏厥的一种症状,临床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原发性痛经一般从月经初潮时即有痛经,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年妇女。

继发性痛经继发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等。

宫颈管狭窄、瘢痕,经血外流不畅,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不容易排出,导致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释放增加,子宫痉挛性收缩,是痛经的解剖学病因;卵巢排卵后,黄体分泌孕激素过多,使子宫颈收缩,影响经血外流、子宫收缩痉挛,是痛经的生化因素。

痛经病史久长可发现子宫活动度欠佳,双侧附件有包块形成,或后壁、子宫直肠凹有触痛结节,多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表现为继发痛经。

痛经的中医辨证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阳虚寒盛、湿热蕴结、肝经郁热、气血虚弱、肾阴亏虚多种。

痛经的根本起因是肾虚血瘀,由于肾虚导致肾气的温煦推动作用减弱,形成气滞,血行不畅,瘀血内停;同时肾气虚导致气的固摄作用减弱,血不循经,逆流腹腔,瘀积冲任,不通则痛。

用补肾祛瘀法治疗痛经,每有效验,现举验案如下。

验案之一.卵巢囊肿岳某,25岁,未婚(有性生活史)。

初诊 2012年12月4日。

形体消瘦,体质虚弱,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经行腹痛,少腹坠胀,伴有恶心。

曾在妇科医院检查诊断为卵巢囊肿。

B超示:子宫56mm×48mm×40mm,左卵巢液性暗区45mm×40mm,右卵巢25mm×28mm。

月经史 13,7/26-30。

量中等,色红,夹小血块。

末次月经11月24日-12月1日。

病机肾气不足,瘀血阻络治则活血化於,补肾调经诊断①痛经;②卵巢囊肿方药当归9 生熟地(各)12 赤白芍12 川芎6 鸡血藤15 山药12 淫羊藿12 水蛭12 苏木9 三棱9 莪术9 杜仲15 延胡索12 菟丝子12二诊 2012年12月11日诊后症状稍有好转,仍有少腹隐痛,腰酸乏力,排卵期见透明状白带。

补肾祛瘀法治疗妇科疾病之我见(各科临床)

补肾祛瘀法治疗妇科疾病之我见(各科临床)

补肾祛瘀法治疗妇科疾病之我见(各科临床)从事中医妇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科研总结,我认为妇科之疾与肾亏瘀阻有很大的关系,因而提出补肾祛瘀的治疗法则,并在临床上运用取得较好疗效。

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从临床统计看肾亏瘀阻在妇科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从临床上常见的几种妇科疾病来分析肾亏与瘀阻的关系。

如对257例不孕症的临床分析(“辨证治疗不孕症257例临床报道”,见1987年《中医杂志》第10期)中,肾亏不足者有71例,占27.63%;脾肾亏损者有33例,占12.84%;肝肾亏损者有30例,占11.67%;三者均与肾有关,三者相加共占52.14%,这说明肾在不孕中占有主导地位。

另外,再以与瘀有关的数字统计来分析,瘀血阻滞者有76例,占29.6%;肝郁气滞者19例占7.39%;寒湿凝滞者75例,占29.2%,三者相加约占66.14%,这些数字就足以说明不孕症中肾虚与血瘀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再如输卵管梗阻,由于输卵管因素而致不孕者约占不孕症中的40%,我统计了87例输卵管梗阻的治疗情况,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寒湿瘀滞、痰湿瘀滞、气虚血瘀、热盛瘀阻五型,这五型中均离不开“瘀”字,87例患者中有40例(占45.97%)还兼有不同的肾虚症状,可见肾虚与血瘀在本病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经治疗有75例妊娠,妊娠率为86.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中的常见病,我用补肾祛瘀法,自拟内异消(“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见1997年《中医杂志》第5期)治疗258例,结果有效率为92.64%,不孕治愈率62.39%,临床观察中还与丹那唑进行了对照(“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见199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第3期),发现在改善痛经症状方面两者无明显异常,但在治愈不孕症方面,内异消显著优于丹那唑。

在黄体功能不健方面,肾亏与瘀阻同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整理72例进行报道(“扶黄煎为主治疗黄体不健型不孕症72例”,见1991年《中国医药学报》第2期),属肾亏瘀阻者占72%,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44%,妊娠率达84.7%。

痛经的治疗

痛经的治疗
食疗
气滞血瘀证
寒凝血瘀证
湿热瘀阻证
气血虚弱证
肾气亏损证
食疗气滞血瘀证食疗方:香附当归益母粥:取香附15g,益母草30g,当归尾6g,先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水熬粥食用,于行经前1周,每日1次,连续7天。
寒凝血瘀证食疗方: 艾叶干姜葱白红糖饮:取艾叶15g,干姜10g,葱白3段,红糖30g,共煎煮30分钟后,去渣取汁后饮用,于行经前及经期,每日2次,连续5天。
食疗湿热淤阻证食疗方:薏米黄柏砂仁粥:取黄柏9g,生薏米50g,鲜马齿苋20g。鲜鱼腥草20g。先将黄柏煎30分钟,取汁后加水至300ml煮薏米至八成熟时,随后加鲜马齿苋和鲜鱼腥草共煮至熟,可于行经前后服用,每日1次,连续7天。
气血虚弱证食疗方:党参黄芪阿胶鸡蛋羹:取党参15g,黄芪12g,阿胶9g,当归12g,鸡蛋一枚。先将党参、黄芪、当归12加水共煎煮30分钟后取汁,加炖化的阿胶,然后做成鸡蛋羹服用。可每日服用1次,时间不限,直至改善症状。
气血虚弱证证候: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代表方剂:圣愈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常用药物:人参 黄芪 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黄。 方中人参、黄芪补脾益气,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养血和血。气充血沛,子宫、冲任复其濡养,自无疼痛之患。可酌加鸡血藤、香附、艾叶、炙甘草养血缓痛。伴腰酸不适,加菟丝子、杜仲、台乌补肾壮腰止痛。
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将药物的理化刺激作用于穴位,两者最大程度地作用于机体,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宋理萍取关元俞、三阴交;气滞血瘀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寒湿凝滞型予复方当归注射液;同时配合艾灸中极、关元、归来、子宫等腹部穴位。辨证分型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28例,结果治愈1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92.9%。

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临床观察

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临床观察

补肾化痰祛瘀方治疗女性月经不调临床观察李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科(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目的:对补腎化痰祛瘵方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 女性月经不调患者14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组患者70例。

西药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中药治疗组患者采用补腎化痰祛瘀中医疗法治疗。

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具体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5.4 %,对 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达67. 2%,治疗组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 概率8.5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31. 4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P<0. 05)。

结论:通过应用补腎化痰祛瘵疗法对女性月经不调患者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对患者 机体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安全性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题词月经失调/中医药疗法 @补腎化痰祛瘀方中图分类号:R271. 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issn. 1000-7369. 2017. 05. 037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患者月经时间、月经量出现 异常,月经时间一般<28d,且极易出现提前、延后现 象,月经量不稳定,时常出血量过多或者过少。

近年来 临床上通过应用中医治疗该类疾病,取得了一定的效 果。

为了进一步对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进行 探究,本文选取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女性月经不调患者M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6月至 2016年7月份接受治疗的女性月经不调患者14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70例。

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7. 5±4. 1)岁;病程为 5个月〜3年,平均病程(1.5±0. 1)年。

补肾活血调周联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

补肾活血调周联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

[3 ]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脾 胃 病 分 会 .肝 硬 化 腹 水 中 医 诊 疗 规 范 专 家 共 识
意 见 (2 0 1 1 年 ,海 南 )[ J ] . 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2012,32 ( 1 2 ):
1692-1696.
[4 ]
王 红 霞 ,党 志 博 ,党 中 勤 ,等 . 加 味 赤 石 脂 禹 余 粮 汤 联 合 热 敏 灸 治
作 者 单 位 :肇 庆 市 中 医 院 妇 产 科 (广 东 肇 庆 526070) 通 讯 方 式 :E-mail:345001433@ qq. com
平 均 病 程 为 (4. 62 ± 0 . 7 3 ) 年 ;有 性 生 活 史 者 1 2 例 ,无 性 生 活 史 者 2 8 例 。对 照 组 年 龄 1 5 - 2 9 岁 ,平均年龄 (16. 81 ± 2.21 ) 岁 ;病 程 2 ~ 1 0 年 ,平 均 病 程 为 (3.95 ± 0 . 6 2 ) 年 ;有 性 生 活 史 者 1 0 例 ,无 性 生 活 史 者 3 0 例 。全 部 遵 循 医 学 伦 理 学 原 则 并 签 署 知 情 同 意 书 。 经 统 计 学 分 析 比 较 ,2 组 患 者 的 年 龄 、病 程 、性 生 活 状 况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 〇.〇5),提 示 具 有 可 比 性 。 1 . 2 诊断标准 1 . 2 . 1 西医诊断 标 准 (1 ) 经 B 超 和 妇 科 检 查 排 除 盆 腔 和 生 殖 器 官 的 器 质 性 病 变 ;(2 ) 于 月 经 前 后 或 者 月 经 期 周 期 性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的 下 腹 部 疼 痛 ,可同时伴 有 下 腹 坠 胀 、腰 骶 酸 痛 、头 晕 乏 力 、四 肢 不 温 、大汗淋 漓 、恶 心 呕 吐 、腹 泻 等 症 状 "]。 1 . 2 . 2 中 医 诊 断 标 准 妇 女 在 经 行 前 后 1 周以内或 者 经 期 出 现 以 周 期 性 下 腹 疼 痛 为 主 症 ,并 且 伴 有 其 他 不 适 ,以 致 影 响 工 作 及 生 活 者 [2]。 1.2.3 肾 虚 血 瘀 证 的 中 医 辨 证 标 准 (1 ) 主 症 :经期 或 经 期 前 后 出 现 周 期 性 小 腹 疼 痛 ,温 热 后 可 缓 解 ;(2) 次 症 :① 月 经 量 中 或 量 少 、质 稀 ,经 色 黯 淡 、或 伴 有 血 块 ;② 腰 膝 酸 软 ;③ 头 晕 耳 鸣 ;④ 夜 尿 频 数 或 者 小 便 清 长 ;⑤ 面 色 晦 暗 。 (3 ) 舌 脉 :舌 质 黯 淡 、有 瘀 点 或 瘀 斑 , 苔 薄 白 ,脉 沉 、细 或 涩 。 上 述 主 症 为 必 备 ,次 症 具 备 2 项 或 以 上 ,结 合 舌 象 、脉 象 ,即可确定证型[3]。 1 . 3 纳 入 与 排 除 标 准 纳 人 标 准 :(1 ) 年 龄 介 于 1 2 〜

基于“温经散寒、补肾活血”治疗痛经验案1则

基于“温经散寒、补肾活血”治疗痛经验案1则

基于“温经散寒、补肾活血”治疗痛经验案1则基于“温经散寒、补肾活血”治疗痛经经验案1则痛经是许多女性在月经期间经常遇到的一种疼痛问题,主要特征是腹部剧烈疼痛,并伴随腰痛、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

随着中医治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尝试中医疗法来缓解痛经。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成功的痛经治疗案例,通过温经散寒、补肾活血的中医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患者小玲今年26岁,近两年来每次来月经都会有严重的痛经症状,特别是第一天,腹部疼痛难忍,经常需要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症状。

为了改善她的痛经问题,她开始寻求中医的治疗方法。

小玲首先咨询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医师在详细了解她的症状后,得出了小玲痛经的病情是由寒湿内阻、肾脏虚弱所引起的诊断。

为了清除寒湿内阻,医师建议小玲使用温经散寒的中药配方。

这个配方主要包括当归、川芎、广陈皮等温补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温暖子宫,缓解疼痛。

为了补肾活血,医师又加入了熟地黄、黄精、枸杞等补益肾脏的中药,这些药物可以提高肾脏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小玲按照中医师的嘱咐,每天坚持服用中药,同时遵循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她少食寒凉、刺激性食物,如冰冷饮品和辣椒等,增加血液循环的食物,如姜、红枣和黑豆等。

她还尽量避免生活中的寒冷和潮湿环境,保持身体温暖和干燥。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小玲开始感受到明显的改善。

她的痛经症状明显减轻,不再需要依赖止痛药物。

她的情绪也变得稳定,精神状态更加积极。

另外,她的月经周期也变得更加规律,周期不再紊乱。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小玲已经完全康复,并且在月经期间几乎没有任何疼痛感。

她感到非常满意,并且对中医的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个案例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展示了中医治疗痛经的疗效。

通过温经散寒、补肾活血的方法,可以改善痛经的症状,并且对调节月经周期和改善身体整体状况也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中医治疗前,一定要寻求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和诊断。

活血化瘀治疗原发性痛经89例临床疗效观察

活血化瘀治疗原发性痛经89例临床疗效观察

活血化瘀治疗原发性痛经89例临床疗效观察
张有军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36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痛经患者89例,采用活血化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53例,好转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3%.结论:活血化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100,102)
【作者】张有军
【作者单位】750300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J], 彭亚楠;陈超霞
2.针刺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J], 彭瑶
3.活血化瘀行气汤治疗青春期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观察 [J], 楼国平;韦莉莉
4.活血化瘀行气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临床观察 [J], 常丽华
5.敦煌活血化瘀类方化裁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痛经验案举隅 [J], 李廷保;张小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育肾祛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育肾祛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育肾祛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梁秋霞;李超;鞠小敏【摘要】目的:观察育肾祛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2例以自拟育肾祛瘀汤治疗,观察组60例用艾附暖宫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5%、对照组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育肾祛瘀汤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0(026)005【总页数】2页(P304-305)【关键词】青春期;原发性痛经;育肾祛瘀汤;对照治疗观察【作者】梁秋霞;李超;鞠小敏【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妇产科,山东威海,264200;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妇产科,山东威海,264200;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妇产科,山东威海,26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113.151我们自拟育肾祛瘀汤治疗青春期肾虚血瘀型痛经7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 132例,均为未婚女性,符合《妇产科学》痛经诊断标准[1],分为两组。

治疗组 72例,年龄 12~22岁,平均 18岁;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 36个月,平均 20个月;痛经发生在经前 23例,经期 49例,经后 0例;重度 12例,中度 48例,轻度 12例[2]。

对照组 60例:年龄 12~23岁,平均 17岁;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 30个月,平均 21个月;痛经发生在经前 19例 ,经期 43例,经后 0例;重度 9例,中度 41例,轻度10例。

两组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妇科及 B超检查均无异常,排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痛经。

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育肾祛瘀汤。

当归 15g,赤芍 15g,生地 15g,红花 12g,女贞子 15g,旱莲草10g,小茴香 9g,杜仲 15g。

经血不畅腹痛重者加蒲黄 15g,五灵脂 15g;小腹坠胀加乌药10g,川楝子 10g;寒邪较重加桂枝 10g,艾叶 10g;腹痛重并恶心、呕吐加陈皮12g,半夏 12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意义 。 于上述 认 识 , 基 近年 来混合 痔 手术 中对 肛垫 的保 护越 来 其 治疗 目的在 于去 除病 灶 ,消除 痔 的 症状 ,尽可 能保 留肛 垫组
越 受 到肛肠 科 医生 的重 视 。 参考 史仁 杰等 采用 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肛 垫 悬 吊缝 织 , 并使 其 重新 复位 和 固定 于 原来 的位 置 , 尽可 能 减 少对 肛 管解
合术 ( oeuef r as n e o hi ,P ) 疗 Ⅲ 、 p cdr r o peadhm r o sP H 治 r opl r d Ⅳ度 内 参考 文献
痔 的新方 法 。P H治 疗痔 的机 制是 用 吻合 器经 肛 门在 脱 垂 的痔 【 徐 伟 , P 1 ] 李锦 堂. 气 解毒 法治 疗 老 年 混合 痔 7 临床 观 察 [. 益 5例 J ]
te nac n a d h o e aie r ame o h mor od . n e , h a l a a n te p r t te t nt f e rh isLa c t l v
曾行 硬 化剂 治疗 的 I , 例 术后 3个月 排便 后 肿 块脱 出 , 后 自行 13 2 1 : I. 便 9 7. ( ) I9 回纳 , 行 改 良外 剥 内扎 术治 愈 。1 术后 6个 月仍 间 断便 血 少 【] og rame to e rh isdsae b e u t n o — 遂 例 5L n o A T et n fh mo od ies y rd ci fmu o 许, 无肿 块脱 出 , 给予 内痔 核硬 化 剂注 射及 合理 饮 食 , 血停 止 。 便 作 者 认为 P H加外 痔 切 除是 治疗 环 状混 合 痔 的较 好方 法 , P 具有 创伤 小 、 痔症 状缓 解 明显 技术 后刚 跟功 能 基本 不受 影 响 的优点 。
合 法 治疗 环 状 混合 痔 l 例 , 护 肛 垫悬 吊缝 合 法 损伤 小 , 苦 剖 及组 织结 构 的损 伤 , 现 了痔 的现 代 治疗 新 观念 。 4 保 痛 体 但其 存在 术 轻 , 复快 , 恢 术后 并 发症 少 , 创面 愈合 快 , 无后 遗症 , 术后 肛 门 干 后 有 出血 、 染 , 至 因操 作 不 当损 伤 阴道 后 壁 , 感 甚 引起 直肠 阴道 涩 、 等 不适存 续 时 间短 。 法治 疗后 肛管 直 肠 的抑 制反 射 功 瘘等 严 重并 发症 。P H术 作 为一 种新 的手 术方 法 虽然 与传 统手 刺痛 该 P 能 和肛 门应 激时 的 自制功 能均 得 到 了改善 。 术方 法 相 比有很 多优 点 , 由于开 展 时 间较 短 , 远期疗 效 尚待 但 其 2 . 4痔上 黏膜 环切 术 :98 意 大利 学者 Lno 根 据 内痔 形成 进一 步 评价 。 19 年 og 等 根据 混 合痔 的 治疗 以减轻 和 消 除症状 为 目的 , 临床 的新 理论 ,采 用通 过直 肠 下端 黏膜及 黏膜 下层 组织 环 行 切 除钉 应 进一 步 注重 非 手术 方 法治 疗 , 减 轻患 者痛 苦 。 以
3 小 结
c s d e o h ia r lp e wih ic lr uu n e ie:a o a mi h m—r od p oa s t a cr ua s tr g d vc l i
n w o e r me t y e prc due Ro Ia .Prc e i g o he 6 h l o e d n s ft t W ol Cc g e s r d n r s o d so i u g r 1 9 - fEn o c pc S r ey, 9 813.
内蒙 古 中医药
张形成 的病理 性静 脉 团 ,而是 由特 殊 的 动静 脉 交通 构 成 的血 管 环状 混合 痔 的治疗 难 点在 于 治 疗 的彻 底性 与 保护 肛 门功 @ -者
团, 虽然 外 观上 与 静 脉相 似 , 其 血管 壁 内 没 有肌 层 , 此不 同 之间难 以兼 顾 。而 根 据肛 垫 下移 学 说 开始 应 用 的痔 上黏 膜 环形 但 因 于静脉 , 血管 团 具有 血管 海绵 体样 的作 用 , 精细 控 便 具有 重 切 除钉 合 术 (P 该 对 P H术)是 目前 治疗 环 状 混合 痔 的较为 理想 方 法 。
上 缘 环状 切除 直肠 下端 黏膜 及 黏膜 下组 织 ,同 时完 成 对 远 近端 江 苏 中医药 , 0 4 2 ( 2 : 3 2 0 ,5 1 ) 3 .
肠 壁 断端 的吻 合 , 脱垂 的 内痔悬 吊上 拉 , 复 原来 肛 垫 的正 常 【]红. 参 汤 治疗痔 及 肛 裂方 法探 讨 [.中 国现 代 医药 杂志 , 将 恢 2 苦 J ]
解 剖 位置 。 用 P H 加外 痔切 除治疗 环 状混 合 痔 2 采 P 4例 ,4 患 2 o 9 4 : 4 2例 o 7, ( ) 2 . 者术 中及 术后 无大 出血 ,术 后 2 ~ 8 除尿 管 均 可 自行 排 尿 ; 【】 4 4h拔 3常恩 , 季利 江. 状混 合 痔行 内外 分 治及局 部 注射 疗 效观 察f . 环 J 】 4 8h内肛 门疼 痛不 适 ,口服止 痛 片可缓 解 ; 4例下 腹 坠 胀 隐痛 , 河北 医药 。 0 6 2 ( )2 7 2 8 2 0 , 8 4 :9 — 9 . 3 5 后 均 消失 ; 面 9 1d均愈 合 , 门 基本 平整 无 异物 感 。随 【]l a T Mogn C Natn L E,ta. ugcla mo f —d 创 -4 肛 4ii n E C, ra N, no e S ria n my o lg 1 访 6 月至 2 , 中 2 例 无便 血 、 块脱 垂 及排 便 异 常 ; 个 年 其 3 肿 术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