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课件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9
以雕塑为例:铜是其质料,某人的形状是其 形式,雕塑家是其动力,为了达到这样一座雕 像就是其雕刻的目的 以建房为例:砖瓦是其质料,房屋的设计是 其形式,建筑师是其动力,房屋的使用是其目 的
5
学习自然观的意义
第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第二,可以启迪人生观。以“自强不息,厚德 载物” 为例 第三,深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 第四,可以帮助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人类文化, 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
6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7
古希腊自然哲学
35
参考文献:
《道德经》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杨适 《哲学的童年》
36
思考题(上):
1. 您认为古希腊和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哪些因素对于我 们搞好今天的工作特别重要?您个人觉得自己在哪 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以充实提高? 2. 根据您的认识,您认为古希腊和中国古代自然观中 存在哪些可能不利于我们今天工作的因素和成分? 3. 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丰富技术发明的国度,您认为 在思想观念上有哪些因素可能促进了技术的发明,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利用并继续发扬这些因素?
8
米利都学派
共同特点:探求一种组成万物的始基。注重质料因。 (朴素的Materialism)科学与哲学思维的原则: 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共同的原理,再从原理说 明更多的现象。 1、泰勒斯(Thales) “万物源于水”: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润,动植物 都要靠水来生长,万物的种子的本性都是潮湿 的…… 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无限、无定形 3、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se):气
第一章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天文学
(1)宇宙结构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未形成系统 的宇宙模型。
(2)历法体系:阴阳历,24节气(战国)日月食预报等内容的。
(3)天文观测:记录最系统、最完整的国家,星图、星表,处 于领先地位。
1.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年), 《天体运行论》 (1543),日心说。
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 条,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的解 放。
2.伽利略与开普勒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年), 经典力学创立者: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天 文望远镜,传播日心说;实验、实验与数 学结合,甚至理想实验。
律,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 元素周期律。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a.宇宙 “星云说”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 1796年拉普拉 斯
b.地质“渐变论”: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 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 d.尿素的人工合成: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 e.细胞学说:1838—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 f.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g.电磁场理论;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方程组 h.元素周期律:1869年前后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等人
3.自然观的演化史
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 古代自然观 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原始形态
理性形态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 古希腊
– 近代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 现代自然观(辩证法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1-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系统自然观)
• 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 1844-1906) 1886年在皇家科学院的一次讲演中直 截了当地宣告:“如果你要问我 截了当地宣告: 如果你要问我,我们的世纪是 我们的世纪是 钢铁世纪、蒸汽世纪,还是电气世纪,那么我会 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们的世纪是机械自然观的世 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的世纪是机械自然观的世种 坚信化学元素之间 定有某种秩序各种 元素周期表:被认为彼此孤立、无关的元素 成为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1.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危机
• 恩格斯指出 恩格斯指出,18世纪末以后,经验自然科学积累 世纪末以后 经验自然科学积累 了如此庞大数量的确实的知识材料,以至于在每 一个研究领域中 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把这些材料 一个研究领域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把这些材料 有系统地和依据其内在联系加以整理的要求。 • 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经验方法远不够,必 观察 实验 归纳和演绎等经验方法远不够 必 须重视理论方法 • 分析方法有局限 有 • 比较、假说等思维方法获得了较大发展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 是对古希腊有机论自然观和机械论自然观的 扬弃 • 它消除了神秘主义、神创论、目的论、物种 它消除了神秘主义 神创论 目的论 物种 不变论的自然观 • 批判了自然依赖于外部作用而运动的观点, 指出了机械唯物论的某些不足之处,是具有 革命性、科学性特点的自然观。 • 辩证自然观不是人类自然观的终结,辩证自 然观也没有终结机械论自然观
(2)挽救以太的尝试和经典物理学的努力
• 1892年爱尔兰物理学家菲兹杰拉德(George FitzGerald,1851-1901)对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的零结果提出了一种新奇的解释:物体在以太风 中的收缩假说。 • 他认为在运动方向上,物体长度将会缩短,包括 他认为在运动方向上 物体长度将会缩短 包括 一切可能的测量装置以及人的感官在内,都以同 样的方式相应地收缩 以致我们无法在光学实验 样的方式相应地收缩,以致我们无法在光学实验 中探测出以太漂移的迹象。
1-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人工、生态)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1)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从自在自然到人()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从“自在自然”到“人工自然”A A 自在的自然•传统自然观研究的自然界,是“自在自然”(nature in itself),亦称“纯自然”,就是“原始发生着的自然界”,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存在先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50页)。
•人化自然“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是马克思在《1844年是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他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引入了人的主体性因素,阐发了“人化自然”的思想。
的思想•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它包含着双“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它包含着双重含义:一是自然成为人所认识、反映的对象;二是自然界成为人改造的对象二是自然界成为人改造的对象。
•因此,“人化自然”既有人尚未改造但已经被认识、被理解了的自然,可以称它为“天然自然认识被理解了的自然可以称它为“天然自然”( natural nature)或“自在自然”,又有已被人改造过的、打上了人的活动烙印的自然,已被人改造过的打上了人的活动烙印的自然可以称它为“人工自然“(artificial nature)。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既有天然自“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既有“天然自然”( natural nature)或“自在自然”,又有“人工自然(artificial nature) 。
“(artificial nature)•人化自然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
首先,传统自然观研究的自然界,是“自在自然”,存在局限。
其次,如不研究人工自然,那么自然观就会严重脱离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第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止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观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类历史上的自然观分类:神话及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哲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自然观的演化过程与理论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历史线索800B.C —— A.D.500 —— A.D.1500(1543)—(古希腊罗马时期) (中世纪)— A.D.1800(1755/1796) ——1900(1895)(近代科学前期) (近代科学后期)——Now(现代科学时期)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又形成了对自然的泛神论的观念2、社会分工:奴隶社会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导致阶级分化;哲学与自然科学融合,形成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点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自然的本体是某种具体物质形态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之中,处于流变的运动变化中人和动物来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朴素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倾向的实体主义——万物的本原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形是本原阿那克希米尼认为气是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本原恩培多克勒认为水、气、火、土四元素或四根是本原,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种子是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本原后来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和罗马的卢克莱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3/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27
0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02 能够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两个方面的优势,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0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对 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024/3/24
18
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24/3/24
19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2024/3/24
22
0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24/3/24
2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历程
2024/3/24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等为代表,对理想社会制度进行 初步设想。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以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为代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 理性王国”构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协调 发展,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和方法。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4
0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 人工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1)有助于我们沟通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 进一步揭示自然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人工自然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部,具有自 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工自然是自然目的 性与社会目的的统一。人工自然的创造和 发展规律,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统一。 确立人工自然观,有助于发现新的自然与 社会规律。把人工自然观引入自然科学领 域,也会使自然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人工自然观
(4)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 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是在地球局部产生 宇宙人工物,如各种基本粒子,目前还 进行“黑洞”、“反物质”等方面探索。
“人工自然”的三个层次
根据人工自然中人为因素的多少,可将 人工自然划分为三个层次: 人工自然I 1、人类可以设想、推论到的自然 2、人类仅能感知其信息的自然 3、人类仅以身体涉及的自然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社会科学渊源
马恩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对德国古典自然哲 学的超越之上。
“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 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 的人。” ——恩格斯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c、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d、人与自然能动性与受动的统一
第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思想是联系和 发展的观点。它主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在永恒的 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马克思主义自然 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系统自然 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 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PPT课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产生的前期工作
• 自1840年前后马克思发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 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到 1873年恩格斯开始写作《自然辩证法》,是马克 思恩格斯自然观创立的前期阶段。
前期阶恩格斯开始写作 《自然辩证法》
《博士论文》
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
上述理论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以近乎 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 最高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 点,克服了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陷。批 判地吸取了德国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 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 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论文中
• 表现了彻底的、战斗的无神论思想 • 勾画了辩证自然观的轮廓
•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观的讨论,集中表现在各个 时期的通信中。1858年7月14日,恩格斯写信给马 克思说,他在研究生理学和比较解剖学,并且评述 了细胞理论和能量转化规律的发现,同时指出黑格 尔的“头脚倒置”。
康德的“星云说”
太阳系的运动规律:弥漫物质(星云)的演变
• 由于吸引而不断凝聚 • 由于排斥而发生旋转运动
最初的 浑沌状态
有秩序的 天体系统
“星云说”的意义
该学说从物质自身具有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统一来 分析天体的发生和发展, 论述了恒星和星系的产生、发展史 解释了地球生成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等问题 描绘了整个太阳系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历史 第一个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 生动地论证了宇宙间的空间联系和天体演化过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PPT课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八卦说大约产生于殷周之际,其后得到不断发展。 八卦包括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 地、雷、风、水、火、山、泽。 在图形上,它们是由阴阳二爻组成的,这八卦再互相排列就 可以产生出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384爻,以此来解释几乎所 有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八卦说包含了由于阴阳排列的变化, 导致万物变化、发展的思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古代人从自然界本身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中认识自然界, 蕴涵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例如,赫拉克利特 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主张自然界不是人创造出来的, 是变化和发展着的。他的思想被列宁称赞“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 则的绝妙的说明” ,他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2.它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古希腊人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和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等分别被近代的哥白尼、道尔顿和达尔文 等人的科学发现所证实,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理 论基础。 这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 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 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 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 相一致,并随其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 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 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 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 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课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下)
三、生态自然观
2.生态自然观的技术基础
(1)生态技术是包括环保 技术在内的“一种积极 控制或事先控制”的 “持续技术”,它被用 于对风能、太阳能、地 热和水资源的利用和对 废物的再利用以及造林、 治沙、滴灌等;它“不 仅是一类技术的总称, 更主要是一种技术观和 技术选择战略”。
三、生态自然观
(2)生物技术不仅包括传 统生物技术,更主要包括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以及 “生物冶金技术”(细菌 浸矿)、“环境生物技术” (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 术。
二、人工自然观
(一)人工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2.人工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主体性。 (2)能动性。 (3)价值性。
二、人工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的渊源
1.古代人工自然观思想。 (1)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论述了“床”、“人工产品”、 “人工客体”等概念和思想; (2)古代中国人提出了“人工” 或“人力”、“百货”、“百 工”、“制天命以用之”等概念 和思想;
(4)“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 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一、系统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系统性。它把“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 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 特征。
(2)复杂性。它强调自然界本质上是复杂性 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与简单性、 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与非线性、确定性与随 机性的统一。
二、人工自然观
什么是人工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 为基础,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界的 存在和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二、人工自然观
(一)人工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人工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人工自然界是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创造的系统自然界, 具有目的性、实践性、价值性等特点。 (2)人工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都来源于天然自然界,它们 三者通过相互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地演化着。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树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创建生 态型人工自然界。 (4)人工自然界通过“自复制”、“自催化”和“自反馈” 等机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地演化着。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发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的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及其人类的总观点。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一切旧自然观的局限性,从实践的角度去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出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相分离、相对立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
“`外部自然界为实践所中介’的含义是人通过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 使外部自然界与人统一在一起。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实践的中介作用在于:它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个体与类发生联系的现实途径。
正是通过实践(生产和交换)才使人超越自身,达到与社会、历史以及日益走向整体化的人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人不是离群索居,而是生存于现实的社会历史关系之中。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以实践为媒介,人与自然紧密联系。
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实践。
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只有在社会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然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得以发生。
离开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无从谈起。
在人的发展的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第一章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6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各种 自然现象,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在自 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都起过积极的作 用。
绝对化,最终会严重束缚科学家思想,阻碍科学 发展。
力学难解释:运动如何发生?天体怎样运动起 来?不同物质形态如何转化?
不得不把造物主请回来,把神从前面赶出去,最 终又把神从后门请进来。
的产生,即“生序原理”。
(三)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式
3、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1)分叉
自然系统进化中的不断分化,产生多种可能性和分支 的演化形式
分
叉
自
自然系统2(1)
然
系
演化
统
1
自然系统2(2)
稳定
不稳定
…… 稳定
进化树的分叉
(三)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式
3、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2)突现
自然系统中新形态、结构和性质作为整体的突然出现。
管理、服务
生产子系统
子系统
科学、教育 子系统
农业生产系统
产前子系统 产后子系统 产中子系统
农业产中系统
(二)自然系统的存在方式
2、自然系统的基本特点
自然物质系统
能量要素
信息要素
物质要素
(1)开放性:等结果性,不同的初始条件可能达到相同的最终 状态。 外部特征:交换;内部特征:新陈代谢 (2)动态性:运动、发展、变化;进化与退化 (3)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层次性:纵向层次、平行并列层次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整体上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直观考察,勾勒了自然界 发展变化的总体画面,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初步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提出了矛盾运动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演示文稿
第17页,共99页。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特征
⑴机械性 ⑵形而上学性(分析、还原分析方法) ⑶不彻底性(“第一推动力”)
第18页,共99页。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 1 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 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量子力学揭示了崭新的、不同于宏观客体规律的微观 客体规律,阐明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 对立统一,突现了量子(微观)世界的概率随机性,根 本改变了精确确定的连续轨迹的经典概念,经典理论中 的严格决定论被仅作为一种近似的和统计趋势的概念的 因果律所取代。
第39页,共99页。
量子力学的建立,使自然科学进展到了人 类日常经验以外的微观世界,反映了人与自 然相互作用的特征,表明人并不是在自然之 外的独立存在者和观察者,而是作为自然的 一部分参与自然现象的;表明人只有在同自 然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认识自然。
自然科学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变革:地球 不是不动的,也不是宇宙中心;摒弃了神创世 的宇宙观。
第10页,共99页。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牛顿力学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形成。将月上世界和月 下世界统一起来,实现了第一次自然科学的 大综合。
牛顿力学揭示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 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黑格尔试图把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结合起来,从自然
的总体上理解自然,它在《自然哲学》中提出了关 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重要见解。
第27页,共99页。
黑格尔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思想: ①要把自然当成统一的、普遍的东西加以理解;
1.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 直观性 从某种有形体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 象多样性的统一。如: 泰勒斯提出“万物源于水”。 2 辩证性 把自然界看成一幅由种种联系和过程交织起 来的画面。如:赫拉克利特说过:“这个世界, 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 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 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 烧主义自然观 以实践论为基础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 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 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
四 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 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 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
恩格斯说:“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 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 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 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 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 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 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运动 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 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 看作活的东西,而是看作死的东西。这种考察事 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 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 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3 思辨性 缺乏实证,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如: 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是由最小不可分、坚 硬不可入的原子组成。 不是以实验为基础,是一种想象。区别于近 代道尔顿的原子论。
二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 机械性 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 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2 形而上学性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 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3 不彻底性 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 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
第一章 自然观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三)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四)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五)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1、德谟克利特(约前460——370)的“原子论”。 他主张自然界最初来源于不可分割的原子的机械 运动,自然界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2)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在19世纪,恩格斯明确指出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存 在方式。他说:“和我们相接触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 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理解 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的存在,……只要一旦认识到 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那就不能 拒单元,任何一个系 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即承认系统内部 应具有可分析的结构,单个的要素不成其为系统 ; 第二,“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部诸 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 第三,“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 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 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 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 现出来。
2、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等人的唯物主义的 “经验论”观点,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等 人的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观点。
第1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位?
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主要是朴素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9
附1:五行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创造的一种哲学思 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 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 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 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 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 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 质分别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
1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自然界的本原存在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
中‛或‚某种特殊的东西中‛; 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 永恒地变化和发展着; 宇宙是有形的、有限的和运动的;生物是进化的, 并在其中分化出了人; 人类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路径及演绎推理 等方法认识自然界。
2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机械性。把自然界的所有运动都看成是机械运动,
‚质的一切差异和变化都可以归结为量的差异和 变化‛。 不彻底性。即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主张自然 界具有绝对不变性,物质运动来自上帝的‚第一 推动‛等。 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 ‚最终归结到造物主创造整个自然界的唯心主义 营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