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课件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9
以雕塑为例:铜是其质料,某人的形状是其 形式,雕塑家是其动力,为了达到这样一座雕 像就是其雕刻的目的 以建房为例:砖瓦是其质料,房屋的设计是 其形式,建筑师是其动力,房屋的使用是其目 的
5
学习自然观的意义
第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如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第二,可以启迪人生观。以“自强不息,厚德 载物” 为例 第三,深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 第四,可以帮助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人类文化, 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
6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7
古希腊自然哲学
35
参考文献:
《道德经》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杨适 《哲学的童年》
36
思考题(上):
1. 您认为古希腊和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哪些因素对于我 们搞好今天的工作特别重要?您个人觉得自己在哪 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以充实提高? 2. 根据您的认识,您认为古希腊和中国古代自然观中 存在哪些可能不利于我们今天工作的因素和成分? 3. 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丰富技术发明的国度,您认为 在思想观念上有哪些因素可能促进了技术的发明, 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利用并继续发扬这些因素?
8
米利都学派
共同特点:探求一种组成万物的始基。注重质料因。 (朴素的Materialism)科学与哲学思维的原则: 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共同的原理,再从原理说 明更多的现象。 1、泰勒斯(Thales) “万物源于水”: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润,动植物 都要靠水来生长,万物的种子的本性都是潮湿 的…… 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无限、无定形 3、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se):气
第一章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天文学
(1)宇宙结构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未形成系统 的宇宙模型。
(2)历法体系:阴阳历,24节气(战国)日月食预报等内容的。
(3)天文观测:记录最系统、最完整的国家,星图、星表,处 于领先地位。
1.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年), 《天体运行论》 (1543),日心说。
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 条,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的解 放。
2.伽利略与开普勒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年), 经典力学创立者: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天 文望远镜,传播日心说;实验、实验与数 学结合,甚至理想实验。
律,尿素的人工合成,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电磁场理论, 元素周期律。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a.宇宙 “星云说”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 1796年拉普拉 斯
b.地质“渐变论”: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 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 d.尿素的人工合成: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 e.细胞学说:1838—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 f.生物进化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g.电磁场理论;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方程组 h.元素周期律:1869年前后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等人
3.自然观的演化史
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 古代自然观 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原始形态
理性形态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 古希腊
– 近代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 现代自然观(辩证法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1-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系统自然观)

• 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 1844-1906) 1886年在皇家科学院的一次讲演中直 截了当地宣告:“如果你要问我 截了当地宣告: 如果你要问我,我们的世纪是 我们的世纪是 钢铁世纪、蒸汽世纪,还是电气世纪,那么我会 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们的世纪是机械自然观的世 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的世纪是机械自然观的世种 坚信化学元素之间 定有某种秩序各种 元素周期表:被认为彼此孤立、无关的元素 成为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1.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危机
• 恩格斯指出 恩格斯指出,18世纪末以后,经验自然科学积累 世纪末以后 经验自然科学积累 了如此庞大数量的确实的知识材料,以至于在每 一个研究领域中 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把这些材料 一个研究领域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把这些材料 有系统地和依据其内在联系加以整理的要求。 • 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经验方法远不够,必 观察 实验 归纳和演绎等经验方法远不够 必 须重视理论方法 • 分析方法有局限 有 • 比较、假说等思维方法获得了较大发展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 是对古希腊有机论自然观和机械论自然观的 扬弃 • 它消除了神秘主义、神创论、目的论、物种 它消除了神秘主义 神创论 目的论 物种 不变论的自然观 • 批判了自然依赖于外部作用而运动的观点, 指出了机械唯物论的某些不足之处,是具有 革命性、科学性特点的自然观。 • 辩证自然观不是人类自然观的终结,辩证自 然观也没有终结机械论自然观
(2)挽救以太的尝试和经典物理学的努力
• 1892年爱尔兰物理学家菲兹杰拉德(George FitzGerald,1851-1901)对迈克耳逊—莫雷实验 的零结果提出了一种新奇的解释:物体在以太风 中的收缩假说。 • 他认为在运动方向上,物体长度将会缩短,包括 他认为在运动方向上 物体长度将会缩短 包括 一切可能的测量装置以及人的感官在内,都以同 样的方式相应地收缩 以致我们无法在光学实验 样的方式相应地收缩,以致我们无法在光学实验 中探测出以太漂移的迹象。
1-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人工、生态)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1)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从自在自然到人()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从“自在自然”到“人工自然”A A 自在的自然•传统自然观研究的自然界,是“自在自然”(nature in itself),亦称“纯自然”,就是“原始发生着的自然界”,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存在先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50页)。
•人化自然“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是马克思在《1844年是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他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引入了人的主体性因素,阐发了“人化自然”的思想。
的思想•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它包含着双“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它包含着双重含义:一是自然成为人所认识、反映的对象;二是自然界成为人改造的对象二是自然界成为人改造的对象。
•因此,“人化自然”既有人尚未改造但已经被认识、被理解了的自然,可以称它为“天然自然认识被理解了的自然可以称它为“天然自然”( natural nature)或“自在自然”,又有已被人改造过的、打上了人的活动烙印的自然,已被人改造过的打上了人的活动烙印的自然可以称它为“人工自然“(artificial nature)。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既有天然自“人化自然”(humanized nature)既有“天然自然”( natural nature)或“自在自然”,又有“人工自然(artificial nature) 。
“(artificial nature)•人化自然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
首先,传统自然观研究的自然界,是“自在自然”,存在局限。
其次,如不研究人工自然,那么自然观就会严重脱离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第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止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观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人类历史上的自然观分类:神话及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哲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自然观的演化过程与理论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历史线索800B.C —— A.D.500 —— A.D.1500(1543)—(古希腊罗马时期) (中世纪)— A.D.1800(1755/1796) ——1900(1895)(近代科学前期) (近代科学后期)——Now(现代科学时期)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又形成了对自然的泛神论的观念2、社会分工:奴隶社会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导致阶级分化;哲学与自然科学融合,形成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点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自然的本体是某种具体物质形态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之中,处于流变的运动变化中人和动物来源于自然界古希腊朴素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倾向的实体主义——万物的本原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定形是本原阿那克希米尼认为气是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本原恩培多克勒认为水、气、火、土四元素或四根是本原,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种子是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本原后来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和罗马的卢克莱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024年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pt课件

2024/3/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4
27
01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02 能够发挥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两个方面的优势,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0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相互作 用、相互影响的。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对 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 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024/3/24
18
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24/3/24
19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2024/3/24
22
0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24/3/24
2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历程
2024/3/24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等为代表,对理想社会制度进行 初步设想。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以梅叶、摩莱里、马布利等为代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提出“ 理性王国”构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协调 发展,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和方法。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4
0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 人工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1)有助于我们沟通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 进一步揭示自然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人工自然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部,具有自 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工自然是自然目的 性与社会目的的统一。人工自然的创造和 发展规律,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统一。 确立人工自然观,有助于发现新的自然与 社会规律。把人工自然观引入自然科学领 域,也会使自然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人工自然观
(4)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 宇宙人工自然的形成是在地球局部产生 宇宙人工物,如各种基本粒子,目前还 进行“黑洞”、“反物质”等方面探索。
“人工自然”的三个层次
根据人工自然中人为因素的多少,可将 人工自然划分为三个层次: 人工自然I 1、人类可以设想、推论到的自然 2、人类仅能感知其信息的自然 3、人类仅以身体涉及的自然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社会科学渊源
马恩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对德国古典自然哲 学的超越之上。
“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 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 的人。” ——恩格斯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c、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d、人与自然能动性与受动的统一
第二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思想是联系和 发展的观点。它主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在永恒的 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马克思主义自然 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系统自然 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 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PPT课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产生的前期工作
• 自1840年前后马克思发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 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到 1873年恩格斯开始写作《自然辩证法》,是马克 思恩格斯自然观创立的前期阶段。
前期阶恩格斯开始写作 《自然辩证法》
《博士论文》
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
上述理论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以近乎 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 最高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 点,克服了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陷。批 判地吸取了德国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 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 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论文中
• 表现了彻底的、战斗的无神论思想 • 勾画了辩证自然观的轮廓
•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观的讨论,集中表现在各个 时期的通信中。1858年7月14日,恩格斯写信给马 克思说,他在研究生理学和比较解剖学,并且评述 了细胞理论和能量转化规律的发现,同时指出黑格 尔的“头脚倒置”。
康德的“星云说”
太阳系的运动规律:弥漫物质(星云)的演变
• 由于吸引而不断凝聚 • 由于排斥而发生旋转运动
最初的 浑沌状态
有秩序的 天体系统
“星云说”的意义
该学说从物质自身具有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统一来 分析天体的发生和发展, 论述了恒星和星系的产生、发展史 解释了地球生成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等问题 描绘了整个太阳系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历史 第一个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缺口 生动地论证了宇宙间的空间联系和天体演化过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