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番茄中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番茄中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作者:何春玫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15期摘要:采用浸提法从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中提取番茄红素,建立番茄红素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提取条件。
结果表明,以苏丹Ⅰ色素代替番茄红素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合实验室常规定量测定番茄红素含量。
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氯仿作提取溶剂、料液比1∶7(m番茄浆∶V提取溶剂,g/mL)、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35 ℃,此条件下番茄红素提取率为0.483%。
关键词:番茄红素;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提取;优化中图分类号:S641.2;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5-3642-05番茄红素是植物和微生物合成的一种天然色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
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番茄红素具有预防癌症、延缓衰老、保护心血管、防止和减轻紫外线照射、保护皮肤、预防白内障等功用[1]。
当前从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果实中提取番茄红素和测定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很多,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易行、适合农业种植中心使用、常规实验室可行、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番茄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并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进一步研究番茄红素提供科学根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仪器提取番茄红素的原料为取自南宁市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内塑料大棚温室种植的金丹Ⅰ番茄。
主要试剂包括苏丹Ⅰ、乙醇、丙酮、氯仿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主要仪器包括800B型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CR-10小型色差计,杭州汇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VIS-722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多功能食品搅拌机,任发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领域。
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和提取效率,科研人员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和优化。
本文将就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番茄红素的特性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丰富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其在番茄果实中的含量较高。
番茄红素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对于抗氧化、抗癌、降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提取番茄红素对于开发和应用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步骤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选取新鲜成熟的番茄作为原料,对番茄进行清洗、切片、去皮等预处理操作,去除杂质和不需要的部分,保留番茄红素所在的细胞结构。
2. 提取:用适当的溶剂将番茄红素从番茄细胞中萃取出来。
常用的溶剂包括正己烷、乙醇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
3. 过滤:将提取液通过滤纸或滤膜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和悬浮物,获得纯净的番茄红素提取液。
4. 浓缩: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去除溶剂,获得浓缩的番茄红素提取物。
5. 结晶或凝胶化:通过结晶或凝胶化等方法将浓缩的番茄红素提取物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番茄红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三、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策略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和提取效率,提取工艺的优化具有关键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策略:1. 确定最佳的提取溶剂和比例: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剂比例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效率。
不同的番茄品种和不同的工艺条件可能需要不同的溶剂和比例。
2. 优化提取时间和温度:提取时间和温度是影响番茄红素提取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调节提取时间和温度,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3. 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对于保留番茄红素并提高提取效率也很重要。
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干扰物和提高番茄红素的释放率。
4. 使用辅助技术:辅助技术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溶解度和提取速度,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
皂化及微波法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
【]孙 兰萍, 7 张斌, 赵大 庆, . 榴皮 中多酚的醇提取 工艺优化[ . 等石 J 包 ]
装 与 食 品 机 械 , 0 ,54: — 3 2 72 () 0 2 0 2
基研 础究
食品 与开发 研究
第1第 期 20 5 0年5 3 月 卷
6 1
皂化及微波法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
何 春 玫 。 贞 兵 周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 院 , 广西 南宁 5 0 0 ) 3 0 7
摘 要 : 究皂 化及 微 波 处理 法对 番 茄 红 素提 取 效 果 的 影 响 。采 用 正 交试 验 优 化 皂 化 液 浓度 和 微 波 处理 功率 等 条件 , 研
结 合 考虑 生产 应 用 的 经 济 性 , 定番 茄 红 素 提 取 的 最 4 z艺条 件 为 : a H 皂化 溶 液 浓度 0 o L 微 波 处理 功 率为 确 g_ - NO .m l 、 6 / 30W 、 波 处 理 时 间 为 8 、 固比 为 31m :)提 取 率 可达 6 . 0 微 0s液 :( Lg , 53 3%。
we esu id T e o t u c n iin fs p n f ain r t de . h p i m o d t so a o i c to ,mirwa ep we , h r ame ttme o c o v ,h m o i c o v o r t ete t n i fmir wa e te
r t flq d n tra r tr ie .T e o t m a e tr r a fl ws . lL Na a i o iui a d mae ilwee deem n d h p i 0 mu p rme e s we e s ol :06 mo/ 0H , o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黄彤【摘要】The extraction of lycopene from tomato was studied using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According to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test,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is: extraction solvent ethyl acetate,the solid-liquid ratio of 1∶ 4,extraction temperature50℃,extraction time of 50mins and extracting times of 3.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productivity of lycopene was 3.46mg/100gFW.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lycopene was done 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lycopene could effectively slow down the lipid oxidation and rancidity to extend the cooking oil shelf.%采用溶剂提取法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根据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优化的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料液比 1:4,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 50mins,提取 3 次,提取液中番茄红素含量为 3.46mg/100gFW.同时进行了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能有效延缓油脂氧化酸败,延长食用油保存期.【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57-59,69)【关键词】番茄红素;提取;抗氧化性【作者】黄彤【作者单位】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四川宜宾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番茄红素是一种脂溶性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成熟的红色蔬果中,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番茄,可达3~14 mg/100g[1].食用油在贮存的过程中易发生氧化酸败,一方面会引起食品气味和滋味劣变,使品质下降;另一方面会影响人体健康,长期摄入会导致细胞功能衰退乃至组织坏死,诱发癌症、心血管病等[2].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加入某些抗氧化剂来延缓食用油的氧化劣变[3],但目前所用的抗氧化剂一般都是化学合成的,毒副作用较大,寻找天然安全的抗氧化剂已成为食品添加剂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对番茄红素生理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淬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过氧化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4],如将其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到食用油中,可能会减缓油脂的氧化酸败.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通过单因素实验选择适宜的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同时就番茄红素对食用菜籽油的抗氧化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番茄的综合利用和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参考.1.1 实验材料新鲜番茄(市售)、菜籽油(市售散装,不含添加剂)、苏丹I、乙酸乙酯、正己烷、丙酮、碘化钾、石油醚、硫代硫酸钠等;T6紫外分光光度计、DHG-9145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RE-52AA旋转蒸发器等.1.2 实验方法1.2.1 番茄红素的预处理[5]挑选新鲜、成熟度好、色泽深红一致、大小均一、质地坚实、表面光滑的番茄,洗净,用组织捣碎机打成匀浆.将打好的番茄糊离心30mins(4000 r/min)脱去水分,再用无水乙醇处理脱去一部分水分以及部分水溶性糖.1.2.2 提取液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标准曲线绘制[6]:准确称取 0.025g苏丹 I,少量二氯甲烷溶解,无水乙醇定容至 50ml.分别吸取 0、0.26、0.52、0.78、1.04、1.30ml于 50ml瓶中,无水乙醇定容,即配成0.0、0.5、1.0、1.5、2.0、2.5mg/L 的番茄红素标准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485nm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样品测定:称取20g用搅拌机粉碎的新鲜番茄糊,加入锥形瓶中,量取一定体积的有机溶剂,在一定条件下浸提.吸取提取液1m l,按照标准曲线制作方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提取液中番茄红素的浓度后,按下式计算提取液中番茄红素的含量.1.2.3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采用溶剂法提取番茄红素,考虑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探索番茄红素提取的最优条件.1.2.4 番茄红素抗氧化性准确称取自制番茄红素20mg溶于质量为200g的菜籽油中,混匀后置于40℃光照培养箱中,每隔1天从中取出2g混合液采用滴定法(GB/T 5009.37-2003)测定过氧化值.2.1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2.1.1 提取溶剂的选择分别以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在相同条件下浸提,测定提取液中番茄红素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番茄红素是一种脂溶性的色素,但不同的有机溶剂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影响不同.由图1可知,乙酸乙酯提取液中番茄红素含量可达到2.56 mg/100gFW,浸提效果最好,石油醚次之,乙醇提取番茄红素的效果最差,只有1.84 mg/100gFW.乙酸乙酯易回收、毒性小、价格便宜,故选用乙酸乙酯为浸提溶剂.2.1.2 料液比的选择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按料液比1∶1,1∶2,1∶3,1∶4,1∶5,在相同条件下浸提,测定提取液中番茄红素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液料比对浸提效果影响较大,随液料比升高,番茄红素提取率从1.05增加到2.52,当料液超过1∶4时,提取率增加不明显,为节约成本,液料比以1∶4为宜.2.1.3 提取温度的选择分别在30℃、40℃、50℃、60℃和70℃下,以相同条件提取番茄红素,结果如图3所示.温度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溶剂对番茄红素的溶解能力增大,提取率逐渐升高,但是当温度超过50℃后,提取液中番茄红素度为50℃.2.1.4 提取时间的选择采用不同的提取时间来进行番茄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得到的结果(图4)表明,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番茄红素的含量呈增长趋势,当提取时间为50min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69 mg/100gFW,而超过50min后提取率变化不明显.为节省时间,节约成本,减少提取过程中番茄红素的损失,提取时间以50mins为宜.2.1.5 提取次数的选择图5表明,提取次数对番茄红素的提取也有较大影响.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提取液中番茄红素的含量逐步增加,当提取次数超过3次后,提取液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趋于稳定,增加很少,故提取次数以3次为宜.2.1.6 正交实验在单因素基础上,选择对番茄红素提取率影响较大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采用乙酸乙酯为溶剂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时,因素主次顺序 A>C >D>B,最佳组合是A2 B2 C3 D3,即料液比 1:4,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mins,提取次数3次时提取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提取液中番茄红素含量为3.46,与表观最佳组合 A2 B1 C3 D2(3.33)相比,差异显著(P <0.05).2.2 番茄红素抗氧化性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过氧化值不断增加,但是添加了番茄红素的实验组的过氧化值明显低于没有加番茄红素的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番茄红素具有抗油脂氧化的作用,将其添加于食用油中能有效延缓油脂氧化酸败,延长食用油保存期.随着对番茄红素生理作用研究的深入,番茄红素的提取、纯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溶剂提取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7],由于后者存在生产量少、成本高的缺点,所以溶剂提取法是目前番茄红素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对溶剂的选择,应结合提取率、价格及使用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本实验选择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提取率: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正己烷>乙醇,与相关文献[8]结果一致,同时由于乙酸乙酯价格便宜、毒性小、易回收,故选用乙酸乙酯为浸提溶剂.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番茄红素提取的优化工艺:以乙酸乙酯为溶剂、料液比1:4,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mins,提取3次,该工艺条件下提取液中番茄红素含量为3.46.菜籽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脂肪酸和甘油酸,其中包含比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在通常贮存条件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所生成的脂肪酸氢过氧化物是油脂氧化酸败的关键产物,因此测定油脂过氧化值的高低,可判定其氧化变质的程度,同时也可以作为油脂中添加的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本实验结果表明番茄红素能有效延缓油脂氧化酸败,延长食用油保存期,有望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添加于食用油中,其抗油脂氧化机理可能与番茄红素能淬灭单线态氧[9]有关,但是番茄红素抗氧化能力与其作用剂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相关文献】[1]任云霞,刘海洋,丰淑红,等.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23(5):33 -35.[2]陈新民.油脂的氧化作用及天然抗氧化剂[J].四川粮油科技,2001(1):7 -10.[3]邱伟,王娟,徐文蕴.番茄红素对食用油脂抗光敏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2,17(3):14 -17.[4]成坚,曾庆孝.番茄红素的性质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0(2):75 -79.[5]梁慧星,陈欣,陈倩.超声波辅助提取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工艺[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62 -165.[6]杨定清,谢永红,王棚,等.番茄中番茄红素检测方法的改进[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1):277 -279.[7]李伟,孙新虎,丁霄霖.番茄红素溶解度的测定[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8):54 -56.[8]韩国廷.番茄红素萃取工艺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2998 -12999.[9]周丹红,蔡红,徐基贵,等.番茄红素在食用油中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机理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124 -126.。
超声辅助提取冻干番茄粉番茄红素的工艺优化_朱俊向
286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年
试验设计,以冻干番茄粉(<74 μm)为原料,液料比、 超声温度和超声比功率为自变量,番茄红素提取率 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试验设计 试验结果拟合为二次回归模型, 因素水平表见表 1。 方程如下:
Y β0 βi X i
i 132ຫໍສະໝຸດ i 1 j i 10
引
言
番茄红素是成熟番茄中最主要的呈色色素,在 过去只是被当作一种没有生物活性的植物色素[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试验和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具 有多种生物活性,作为存在于人类血清和其他组织 中主要的类胡萝卜素[2],番茄红素是一种优良的天 然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内脂质、蛋白质和 DNA 免 受自由基氧化损伤[3],其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类胡 萝卜素色素[4]。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它在治疗慢性 疾病方面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其代谢产物在预防癌 随着对番茄 症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5-6]。 红素有益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将番茄红 素浓缩品添加到功能食品中,并且也愈加关注绿色 高效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技术。 常规溶剂提取(CSE)番茄红素增加了提取溶 剂用量和提取时间,而超声辅助提取(UAE)可以 有效地改善萃取效率[7]。Mason 等[8]综述了超声辅
284
第 29 卷 2013 年
第 18 期 9月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l.29 No.18 Sep. 2013
超声辅助提取冻干番茄粉番茄红素的工艺优化
朱俊向,吴 昊,杨绍兰,王成荣※
表 1 Box-Benhnken 试验因素水平表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in BBD
番茄中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
第49卷第12期2020年12月应用化工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12Dec.2020番茄中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李睿(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摘要:以番茄为原料,丙酮-正己烷(2:1)混合液为提取溶剂,分别采用水浴搅拌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番茄红素,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3种提取方法的提取工艺,即水浴搅拌提取法:提取温度35°C,时间90min,固液比1:7g/mL,丙酮-正己烷(2:1)混合液浓度70%,提取率为0.146mg/g;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功率400W,时间40s,固液比1:3g/mL,丙酮-正己烷(2:1)混合液浓度70%,提取率为0.593mg/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功率200W,时间15min,固液比1:5g/mL,提取温度40°C,提取率为0.489mg/g。
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
关键词:番茄红素;番茄;水浴搅拌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中图分类号:TQ4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206(2020)12-2994-04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extractiontechnology for lycopene from tomatoesLI Rui(Xi*an University of Post&Telecommunications,Xi*an710121,China)Abstract:Based on tomatoes as raw materials,acetone-n-hexane(2:1)mixture as extraction solvent,lycopene was extracted by using oscillating water bath extraction,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hree extraction methods.The oscillating water bath extraction method: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35, time90min,material-liquid ratio of1:7g/mL,mixture of acetone and zi-hexane concentration of70%, the extraction rate was0.146mg/g;th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ethod:microwave power of 400W, time40s,material-liquid ratio of1:3,mixture of acetone and n-hexane concentration of70%,the extraction rate was0.593mg/g;the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method:ultrasound power of200W, time15min,material-liquid ratio of1:5,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40°C,the extraction rate was 0.489mg/g.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had the highest extraction Tale.Key words:lycopene;tomato;oscillating water bath extraction;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番茄红素(lycopene)广泛存在于番茄、西瓜、木瓜、木鳖果、葡萄柚等果实中⑴,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a】,具有很强的氧化性⑷。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一、介绍番茄红素的来源和作用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具有强烈抗氧化作用的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的果实中,如西红柿、番茄、辣椒等。
番茄红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够抵御紫外线、氧化应激和病原体侵害,维护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此外番茄红素还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食品成分,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多种高效的提取技术,如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番茄红素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研究发现番茄红素与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强抗氧化效果,降低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因此番茄红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1. 番茄红素的定义和化学结构;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番茄、西红柿、西瓜、柚子等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
它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强的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远超过维生素C和维生素E。
番茄红素的化学结构为一种五环四萜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30H30,分子量为。
它的存在形式有三种:游离态、脂溶性结合态和水溶性结合态。
其中游离态番茄红素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抗氧化活性,而脂溶性结合态和水溶性结合态则主要在肠道中发挥作用。
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和抗氧化效果,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提取研究。
目前常用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等。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从番茄中提取出番茄红素,但由于受到原料来源、提取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其产物的质量和稳定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以及进一步探讨其抗氧化协同作用机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
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番茄红素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因此,提取和测定番茄红素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番茄红素提取与测定方法的优化。
1. 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的果实中,因此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通常涉及番茄果实的处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1.1 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将番茄红素从番茄果实中提取出来。
首先,将番茄果实切碎并加入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搅拌和震荡等方式使番茄红素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最后使用离心机将有机溶剂层和番茄红素分离。
1.2 超声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增加提取效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番茄果实置于超声波设备中,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热效应,促进番茄红素的释放和扩散。
超声辅助技术可以加速提取过程,缩短提取时间,并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1.3 酶解法酶解法是一种利用酶的作用将番茄红素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番茄果实切碎,并加入适当的酶溶液(如纤维素酶、果胶酶等),然后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酶解反应。
酶溶液中的酶可以分解果胶和纤维素等物质,使得番茄红素释放出来。
最后,使用离心机将番茄红素和酶溶液分离。
2. 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下是对这两种方法的介绍:2.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对于番茄红素的测定,常用的波长为471 nm。
该方法通过制备番茄红素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它们在指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通过比较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番茄红素的浓度。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液相中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利用色谱柱将番茄红素与其他物质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番茄红素的相对浓度。
番茄红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的研究
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清水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摘要 [目的]确定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方法]研究液料比、提取次数、各种溶剂、ph值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三氯甲烷的浸提效果最好,故选三氯甲烷为浸提润溶剂。
随着液料比的升高,番茄红素提取率增加,当液料比大于3︰1时色素提取率有所下降。
当ph值小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大色素提取率增大;当ph值大于6时随着ph值的增大色素提取率降低。
[结论]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3︰1 ,提取3次,在ph值在6时,用三氯甲烷提取。
关键词︰番茄红素;提取;影响因素1辛永强: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番茄红素是番茄与番茄制品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约占番茄中所有类胡萝卜素的83%,是β胡萝卜素的前体物质,因存在于番茄中并呈红色而得名。
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
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
番茄红素对日光和紫外光敏感,所以提取番茄红素时要避光。
它可以尽可能的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因此,番茄红素受到各大专家的关注。
另外,番茄红素具有生理功能,可以作为保健食品,也可以应用在化妆品中,达到延缓衰老、防紫外线等目的。
番茄红素在番茄的果肉、皮、籽中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在新鲜番茄果肉中的含量较高。
番茄红素大部分以红色针状存在于番茄体内,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体存在于番茄细胞内。
本实验是从新鲜的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研究在不同的提取的次数、液料比例、溶剂选择、pH值因素下的提取效果,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种功能性天然色素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实验用品1.1 材料原料购于小市场的新鲜及无机械损伤的成熟番茄。
1.2试剂试剂: 乙酸乙酯(上海波尔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烟台市双双化工有限公司),丙酮(天津市标准科技有限公司),乙醚(天津市红岩化学试剂厂),三氯甲烷(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正己烷,冰醋酸(天津市标准科技有限公司)醋酸钠。
1.3仪器仪器:高速组织捣碎机(欣镇企业有限公司)、721分光光度计(上海欣茂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慈溪市天东衡器厂)、旋转蒸发器RZ-52A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KDM型连续可调控温电热套(山东鄄城永兴仪器厂)、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子华仪器厂)。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探讨
体 萃取 法以及化 学合成法和酶反 应法等 。 本文介 绍 了番茄 红素 的天 然分布 、 理化性质及 生理功能 , 并就 目前番茄红素
提 取 的 常 用 工 艺作 一 简要 综 述 。 关键词 : 番茄红素 ; 生理功能 ; 提取工 艺
Di s c us s i o n o n Ex t r a c t i o n o f Lyc o p e n e
( 如D N A, 蛋 白质 , 酶和脂质 ) 结合 , 引起 生物膜结构 改
变及 蛋 白质功 能丧失等多 种氧化损 伤 , 番茄 红素 能吸 收单线 态氧 的活化 能 , 产生 基态氧 和活化 的三重态 番
通信作者 : 鲍波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柴星星, 等: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探讨
u hr a s o n i c e x t r a c t i o n, mi c r o wa v e e x t r a c t i o n,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lu f i d e x t r a c t i o n, c h e mi c a l s y n t h e t i c a n d e n z y me r e a c t i o n
专题 论述
D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5 - 6 5 2 1 . 2 0 1 3 . 0 6 . 0 3 3
食品研究与并发
F o o d Re s e a r c h An d De v e l o o me n t
2 0 1 3年 3月 第3 4卷 第 6期
4 生理功能
番茄红 素的分 子式为 c 加 H , 分 子量 5 3 6 . 8 5 , 它是 由1 1 个共 轭 双键及 2个 非共 轭碳 一 碳 双键 构成 的直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21 0 1年 7月
生
物
加
工
过
程
Vo _ . l9 No 4
C ieeJu n lo ipo esE gn eig hn s o ra fB o rc s n ie r n
J1 01 u .2 1
di1.9 9 ji n 17 3 7 .0 0 .0 o:0 3 6/.s .62— 6 8 2 1.4 0 5 s 1
Absr c T e e ta t n o y o e e wi r a i ov nsa h a id tmp r t r i t a t: h x rci flc p n t o g nc s le t tte v re e e au e,tme,a d s ld t iui o h n oi olq d
番 茄 红 素提 取 工 艺 的优 化
赵Hale Waihona Puke 惠芳 , 钱铭敏 , 亚男 , 秦 陈颖玮
( 海 师范大 学 生命 与环境 科 学 学院 , 海 2 0 3 ) 上 上 024
摘
要: 通过研 究预处理 方法、 有机 溶剂及混合溶 剂、 温度 、 时间和固液比等 因素对分 离番 茄红素 的影响 , 索最优 探
合物 。在 自然 界 中 , 茄 红 素 主要 以全 反 式 结 构 存 番
在 ( 1 , 有 机 溶 剂 中析 出的 番 茄 红素 纯 品 为针 图 )从 状 深红 色 晶体 ¨ 。
图 1 番 茄 红 素 的 分 子 结 构
Fi 1 M olc e sr t e o y o ne g. e ul tuc ur fl c pe
化 工艺 , 为工业化 高效提取提供依 据。实验结果表 明: 优化 温度 5 5℃ , 温浴番茄果皮浆状物 2 5h后 , 离心 、 . 经 乙醇
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番茄是一种含有大量营养成分的蔬菜,其中包括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多种保健功效。
因此,番茄红素已经成为保健食品和医药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对其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主要为溶剂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提取效率低、操作负荷大、环保性差等。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番茄红素提取工艺。
此外,番茄红素的稳定性也是研究的重要问题,因为番茄红素易被光、氧等外界因素破坏,从而影响其功效。
因此,需要研究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探究其光保护、氧化防止等措施,延长其保质期。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 设计高效、环保的番茄红素提取工艺,考虑不同的提取条件(溶剂种类、提取温度、时间等),并比较不同提取方式的效果(超声波提取、高压微波提取等)。
2. 研究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探究其适宜的储存条件(温度、光照强度等),并尝试使用抗氧化剂、光保护剂等方法提高其稳定性。
工作步骤:1. 文献综述:收集、整理相关文献,了解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研究现状。
2. 实验设计:设计番茄红素提取工艺实验方案,确定操作参数,并制定番茄红素稳定性实验方案。
3. 实验操作: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处理: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综合评价不同提取工艺和稳定措施的效果。
5. 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
6. 论文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三、研究预期结果1. 设计出一种高效、环保的番茄红素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降低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2. 探究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发现其适宜的储存条件,为保持番茄红素的营养成分提供依据。
3. 提出番茄红素稳定化措施,如使用抗氧化剂、光保护剂等,为番茄红素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四、研究的意义和贡献本研究可以为番茄红素的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和贡献:1. 开发高效、环保的番茄红素提取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和利润。
提取番茄红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
2. 熟悉番茄红素提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了解番茄红素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番茄、胡萝卜等植物中。
本实验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番茄红素,利用番茄红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的特性,将番茄红素从原料中提取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番茄、乙醇、无水硫酸钠、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搅拌器、锥形瓶、布氏漏斗、旋转蒸发仪、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新鲜番茄:将新鲜番茄洗净,去皮去籽,切成小块。
2. 浸提:将切好的番茄块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搅拌均匀,室温下浸泡一段时间。
3. 过滤:将浸泡好的番茄块用布氏漏斗过滤,收集滤液。
4. 脱水: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搅拌,静置,使番茄红素沉淀。
5. 分离:将沉淀的番茄红素用布氏漏斗过滤,收集沉淀物。
6. 测定: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番茄红素的吸光度,计算提取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成功提取了番茄红素,吸光度为0.625,提取率为2.5%。
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番茄红素,说明乙醇浸提法是提取番茄红素的有效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浸泡时间: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番茄红素降解。
本实验中,浸泡时间为2小时。
(2)乙醇浓度:乙醇浓度对番茄红素的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本实验中,采用95%乙醇作为溶剂。
(3)温度:室温下提取效果较好,过高或过低温度均不利于番茄红素的提取。
(4)搅拌:搅拌可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六、实验结论1. 乙醇浸提法是一种有效的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
2. 在提取过程中,应注意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温度和搅拌等因素,以提高番茄红素的提取率。
七、实验展望1. 进一步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
2. 探索番茄红素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3. 开发新型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的初探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的初探摘要:采取浸提的方法从新鲜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
通过定性定量检测和纯度的测定,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用匀浆结合超声波破碎番茄并冷冻干燥,然后在室温下用氯仿作为溶剂减压提取,提取率为4.459mg/g番茄干粉;再用无水乙醇去杂,可进一步提高样品的纯度。
关键词:番茄红素;番茄;浸提番茄红素(Lycopene)又名ψ,ψ-胡萝卜素,化学式为C40H56,其结构为含有11个碳-碳共轭双键、2个非共轭双键的非平面共轭多不饱和脂肪烃,颜色呈红色。
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番茄、胡萝卜、西瓜、红色葡萄柚、木瓜、秋橄榄、番石榴等食物中,其中番茄中的含量较为丰富。
研究表明,番茄红素能够有效地淬灭单线态氧,消除体内自由基,诱导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促进细胞内的正常结合,降低核酸损伤,抑制癌细胞增殖因子,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延缓机体衰老等[1~3]。
因此,它已成为一种世界公认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性天然色素。
本实验选用市售新鲜番茄为原料,利用番茄红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易溶于石油醚、乙烷、丙酮、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的性质,采取减压索氏提取法来提取番茄红素,并对提取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过程。
1材料和方法1.1药品和仪器氯仿、无水乙醇、正己烷、石油醚、苯、苏丹I色素(AR,西安化学试剂厂)、新鲜番茄(市售)、冷冻干燥机(LABCONCO)、超声波破碎机(上海新艺生物技术研究所JY98-Ⅲ)、离心机(GL-21M)、紫外可见扫描仪(日本岛津UV-2501PC)、微波炉(MICRDWAVE OVEN-b3OD)、自制减压索氏提取装置1.2提取流程新鲜番茄→破碎→离心→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去杂→有机溶剂浸提→提取液。
1.3 分析方法1)番茄红素的定性测定:紫外可见光扫描法[4]。
2)番茄红素的定量测定:标准曲线法[5]。
3)纯度的测定:薄层层析法[6]。
2 结果与讨论2.1番茄红素光谱特性的测定将提取液置于波长为200~600 nm 下,做紫外可见光扫描,得出图谱见图1。
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探讨
2010年6月第31卷第6期食品研究与开发番茄红素(lycopene )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是一种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
番茄红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西瓜、南瓜、李子、柿子、胡椒果、桃、木瓜、芒果、番石榴、葡萄、葡萄柚、红莓、云莓、柑橘等果实,茶的叶片及萝卜、胡萝卜、芜菁甘蓝等的根部,其中在番茄中的含量最高[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
它能防治心血管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抑制癌细胞的繁殖[2]。
当今番茄红素不仅仅是食品更作为保健品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
关于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现行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3]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4],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通过样品的峰面积与标准品的峰面积比较的结果来测定样品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该方法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但由于其试验成本高,番茄红素的标准品极不稳定,每次试验前需要对其浓度进行确定等缺点,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
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度计测定标准系列各点的吸光值,提取后的试样测定出的吸光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本文利用苏丹Ⅰ标准品替代番茄红素标准品,利用番茄红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易溶于石油醚、乙烷、丙酮、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的性质,确定出番茄红素最佳的提取工艺。
1材料和方法1.1仪器和试剂TU —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正己烷、甲醇、无水乙醇、苏丹Ⅰ号标准品:分析纯。
1.2方法1.2.1番茄红素标准曲线的绘制由于番茄红素标准品价格昂贵,且见光易分解,而苏丹Ι与番茄红素有类似的特征吸收峰,故用苏丹Ι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探讨程杨(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301609)摘要:采用浸提法从试样中提取番茄红素,用苏丹Ⅰ标准品代替番茄红素标准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课题: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f lycopene姓名:赵玲学号:0743085096专业:制药工程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番茄红素(lycopene)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是一种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
在类胡萝卜素中,它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
番茄红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远胜于其它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淬灭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是维生素E的100倍,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
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防治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等有显著效果,还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有植物黄金之称,被誉为“21世纪保健品的新宠”。
它是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作用是?-胡萝卜素的2倍,VE的100倍。
在清除人体“万病之源”――自由基方面,番茄红素的作用比β-胡萝卜素更强大。
2003年,美国《时代》杂志把番茄红素列在“对人类健康贡献最大的食品”之首,番茄红素也因此被称为“植物中的黄金”。
目前,番茄红素已在欧美、日本和我国港台地区被广泛接受。
对防治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癌、肺癌、胃癌、乳癌有奇效,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制,被西方国家称为“植物黄金”,保护细胞DNA免受自由基损害,防止细胞病变、突变、癌变;含强力抗氧化生物活物质,能促使细胞的生长和再生,美容袪皱,延缓衰老,维技皮肤健康。
二、相关的学科知识:目前研究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主要是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预处理对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2)温度,时间以及皂化对番茄红素的影响总之要提取高质量的番茄红素,除了要把握好反应条件及材料的而选择外,还应积极的寻扎更新的提取方法。
三、检索数据库和检索范围:四、检索词:中文:1番茄红素2提取3制备英文:1 lycopene2 extraction3 preparetion五、检索式:中文:A (T=番茄红素)*(U=提取)B (T=番茄红素)*[(U=提取)+(U=制备)]英文:A (T=lycopene)*(U= extraction)B (T= extraction )*[(U= extraction)+ (U= preparetion)]六、检索结果:(1)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经查证,该数据库均提供原文):用检索式A共检出文献10篇,选择3篇如下:001【题名】从新鲜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作者】曹楠赵明【原文出处】枣庄学院化学化工系【关键词】番茄红素提取条件浓缩结晶鉴定【摘要】研究从新鲜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粗产品,并进一步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
番茄红素的提取与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番茄红素的提取与合成工艺研究进展番茄红素(lycopene)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是一种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
1873年Hartsen首次从浆果薯蓣Tamus communis L.中分离出这种红色晶体。
1913年Schunk发现这种物质和胡萝卜素的不同,将其首次命名为lycopene,使用至今。
长期以来,番茄红素一直作为一种普通的植物色素,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
近些年来,由于番茄红素在防治癌症,特别是前列腺癌、胃癌、皮肤癌、宫颈癌等方面的功效不断被发现和证实,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的研究证实,番茄红素不仅分布在番茄中,还存在于西瓜、南瓜、李子、柿于、胡椒果、桃、木瓜、芒果、番石榴、葡萄、葡萄柚、红莓、云莓、柑橘等的果实,茶的叶片及萝卜、胡萝卜、芜菁甘蓝等的根部。
番茄及其制品中的番茄红素是西方膳食中的类胡萝卜素最主要的来源,人体从番茄中获得的番茄红素占总摄人量的80%以上。
研究表明,番茄红素除提供鲜艳的红色外,还具有许多生物学活性。
如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诱导细胞间连接通讯、调控肿瘤增殖等。
在所有发现的类胡萝卜素中,番茄红素是最有效的单线态氧淬灭剂。
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及消化道癌的发生均受番茄红素的制约。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摄人番茄及其制品会大大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几率。
研究发现,血清中番茄红素含量较高时,人体患消化道癌和胃癌的机率较小。
此外,番茄红素还有防止核糖核酸和脂蛋白氧化的作用,能减缓动脉粥样硬化,阻止LDL—胆固醇的氧化,防止冠心病的发生,USDA人体营养研究中心的约翰逊指出,番茄红素较B—胡萝卜素更能抵抗酒精和尼古丁。
1、番茄红素的制备国内外对番茄红素制备方法和工艺的研究很活跃,新的方法不断出现。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1 浸提法:番茄红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可溶于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易溶于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利用这一性质,可利用亲油性有机溶剂浸提番茄红素。
酶法提取番茄红素条件的优化
C h i n a F o o d A d d f f l 1 , 篓墅 : 堡 = :
酶法提取番 茄红素条件 的优化
刘毅 ,袁 月华
( 湖南 机 电职业技 术学 院生物 化工 系 ,长 沙
摘
4 1 0 1 5 1 )
要 :采用外加酶法提取番茄红素时 ,加 酶提取 的工艺条件对番 茄红素提取得率有较 大影 响。加酶 处
i n d i v i d u a l l y,a d d i n g e n z y me c a n p r o mo t e t h e d i s s o l u t i o n o f l y c o p e n e .A f t e r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 s ,t h e o p t i mi z e d c o n d i t i o n s t o p r e p a r e l y c o p e n e c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a s :T h e c e l l u l o s e ma s s f r a c t i o n s i s 0 . 1 % ,t h e p e c t i n a s e ma s s f r a c t i o n s i s 0 . 0 4 % ,
t a t e w a s a d d e d a t s o l i d— l i q u i d r a t i o 1 :2 . T h e s p e c t r o p h o t o me t e r wa s u s e d t o me a s u r e t h e p r o d u e t , s a b s o r b a n c e a t 5 0 2 n m. B y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a b s o r b e n c i e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 e f f e c t s c a u s e d b y ma s s f r a c t i o n s o f c e l l u h n i c ,C h a n g s h a 4 1 0 1 5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谢放李建宏张楠张泽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本文对从番茄果实中提取番茄红素的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了一整套提取检测工艺,并通过实验对新工艺和传统工艺进行了检测对比,结果显示:新工艺不仅能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有效地除去样品中脂肪酸等杂质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目的、方法、结果
关键词:番茄,茄红素,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
番茄红素衡量加工番茄品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何快速简便而又准确提取与测定番茄果实中的茄红素含量,一直是人们探索的一个热点[3]。
前人研究出的提取茄红素的常用溶剂主要有氯仿,二甲苯,石油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4],但都有存在提取效率低,费时费力的缺点,目前国标法(GB/T14215—93)以甲苯为提取剂,方法简便,工作效率高,但无法有效除去样品中脂肪酸等杂质的干扰,因而结果不太准确。
针对目前方法的缺点,本实验以氯仿为提取剂,设计出了一套新的提取与测定流程,简化了工艺,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研磨时提前添加碳酸钠粉末、水洗除杂等方法,有效去除了脂肪酸等杂质的干扰,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番茄的品质评价和番茄红素分析测定制定了新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新鲜加工番茄果实,采自甘肃靖远县,果实大小均匀,成熟充分,无病害及腐烂。
1.2 仪器与试剂
实验仪器:UV759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TGL-20M高速离心机(长沙平凡仪器厂),榨汁机,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研钵,25ml 棕色容量瓶,分液漏斗,铁架台,10ml离心管,移液器
实验试剂:氯仿,甲醇,无水碳酸钠,石英砂,蒸馏水
1.3 工艺流程
1.3.1取样挑选待测番茄果实样品洗净,去皮去籽,放入榨汁机中将果肉充分打碎成酱,在天平上称量各2g。
1.3.2 研磨将称好的果酱放入研钵中,加入1.0克石英砂充分研磨,再加入1.5克无水碳酸钠粉末继续研磨约一分钟。
将粉末小心移入10ml离心管中。
1.3.3 甲醇洗涤在研钵中分两次加入甲醇2ml将其中剩余残渣洗涤后倒入离心管。
将甲醇加到距管口1cm,盖紧盖子后将甲醇和粉末充分混合,以8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分钟,将上清液倒入回收瓶,再重复洗涤一次。
1.3.4 氯仿浸提在离心管中加入约6ml氯仿,玻璃棒搅起沉淀,盖紧盖子,用力摇动离心管,使粉末和氯仿充分混合。
在45℃的水浴锅中加热3min。
在8000
转∕分钟离心2min,将上清液氯仿倒入25ml棕色容量瓶中,再重复浸提两次后定容至25ml。
1.3.5 洗涤(蒸馏水)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盖紧盖子上下颠倒几次,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接触,静置3min,使液面分开。
将提取液漏入25ml 的棕色容量瓶中。
重复上述步骤1次。
将提取液漏入25ml棕色容量瓶中。
1.3.6 比色测量用移液器从容量瓶中吸取0.4ml提取液,放入比色皿中,用另一个移液器吸取氯仿3.6ml放入比色皿中稀释。
在48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值,准确记录。
2 结果分析
2.1 石英砂用量的确定
等量称取果浆并置于准备好的7个研钵中,分别加入3.5g(对照)、3.0g、2.5g、2.0g、1.5g、1.0g、0.5g石英砂进行研磨,按1.3方法提取茄红素,用移液器从容量瓶中吸取0.2ml提取液放入比色皿中,再加入1.8ml氯仿进行稀释。
以氯仿作为对照,在48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但量太少,研磨困难,故石英砂用量以1克为最适。
2.2 石英砂与碳酸钠比例的确定
等量称取果肉并置于准备好的7个加入1.0g石英砂研钵中,分别加入3.5g、3.0g、2.5g、2.0g、1.5g、1.0g、0.5g、0g(对照)碳酸钠进行研磨,按1.4方法于48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在石英砂用量为1克的情况下,在研磨时加入不同量的碳酸钠粉末,结果如下:
碳酸钠用量实验表明:在研磨时加入的碳酸钠粉末过多,加液体后离心管容积不足,无法进行实验,但碳酸钠的用量过少,无法充分除去果肉中的脂肪酸,会对吸光值造成干扰,使实验结果不准确,因此,碳酸钠粉末的最佳用量为1.5克。
2.3 结果验证(建议放到2.2碳酸钠除杂的效果比较)
取新鲜的番茄果实洗净取、去皮去籽,用榨汁机打碎,一组在石英砂研磨时不加无水碳酸钠粉末,在氯仿浸提后不用蒸馏水洗液,直接定容并扫描其光吸收曲线,其余步骤按1.3中所述工艺流程操作,结果如图1所示。
另一组完全按照1.3中的工艺流程操作,即在石英砂研磨时加入1.5克无水碳酸钠粉末,并在氯仿浸提后将浸提液用蒸馏水洗液两次,然后定容并测其光吸收曲线,结果如图2所示:
图1(要有图名)
图2
从图1可以看出:在不加碳酸钠、不水洗的情况下,番茄红素氯仿提取液的光吸收曲线不规则,在510nm波长以后曲线呈散乱的波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样品中脂肪酸等杂质的干扰,番茄红素本身是一种脂类物质,其许多物理性质和大多数脂类物质相近,都易溶于氯仿等有机溶剂,而不同的物质其吸光值是有差别的,因而,如果提取液中的脂肪酸等杂质不加以除去,将会严重影响其吸光值,
会使得试验结果不准确。
图2的曲线较图1的曲线明显规则,可以在图中看出番茄红素的氯仿提取液在485nm和520nm处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而485nm处是其最大吸收峰。
分析其原因是:碳酸钠可与脂肪酸发生皂化反应,使脂肪酸转变为可溶于水的脂肪酸盐,加入蒸馏水洗涤可除去生成的脂肪酸盐,达到消除脂肪酸干扰的目的。
使得实验结果更为准确,因而光吸收曲线也更为规则。
3.讨论(主要讨论不能确定的方面,或与前人不一致的地方)
番茄果实中除含有番茄红素外,通常还含有叶黄素和脂肪酸等物质,它们物理性质与番茄红素相近,都能溶于氯仿中,但是,它们的吸光值与番茄红素相比却又较大的差别,因此,如果在测定番茄红素含量时不将它们除去,就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叶黄素可以很好的溶解与甲醇中,而样品中的番茄红素却不能溶于甲醇,因而用甲醇洗涤,即可除去甲醇。
脂肪酸可与碳酸钠发生皂化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脂肪酸盐,再通过蒸馏水洗涤并分液就可以除去脂肪酸盐,得到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实验表明,在研磨时,先加入1.0克石英砂研磨,待研磨充分后(至看不见番茄果肉的红色颗粒),再加入1.5克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磨约一分钟,移入10ml 离心管中,再用甲醇洗涤除去叶黄素。
然后用氯仿浸提番茄红素,并用蒸馏水洗涤以除去脂肪酸盐,再定容测吸光值。
该方案研磨容易,充分,离心效果良好,能充分消除样品中脂肪酸对结果的影响,省时省力,且节省药品,符合经济原则。
参考文献
[1] 陆瑞芳、吴岷.番茄红素的抗氧化作用与人体健康[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4,16(2):71-73.
[2] 马卡迪、陆维敏.浸提法提取番茄红素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
(11):72-74.
[3] 付晶、李垚、王宝东.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
12,37(6):825-828.
[4] 范永仙.番茄红素的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2(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