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的危害及防护

合集下载

非电离辐射(10MHz至300GHz)对人体的危害

非电离辐射(10MHz至300GHz)对人体的危害

非电离辐射(10MHz至300GHz)对人体的危害非电离辐射是指电磁辐射频率在10MHz至300GHz之间的辐射,主要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和毫米波等。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磁辐射,人们对非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存在许多疑问。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皮肤的危害。

由于无线电波、微波和毫米波等非电离辐射的穿透力较强,长期接触这些辐射会导致皮肤发炎、发红、瘙痒等不适症状,甚至会引发皮肤癌等恶性肿瘤。

第二,对眼睛的危害。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微波辐射下会导致眼睛干涩、疲劳、视力下降等问题,严重的话还会引发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对大脑的危害。

非电离辐射会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长期接触这些辐射会导致头痛、失眠、精神紧张等神经系统问题,甚至会加速衰老、诱发脑部肿瘤等。

第四,对生殖系统的危害。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无线电波、微波和毫米波等辐射会对生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男性会导致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女性会导致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问题。

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减少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项防护措施:第一,减少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

尽量远离电磁辐射强度较大的地区,减少使用无线电设备、手机等。

第二,正确使用电磁设备。

合理使用手机、微波炉等电磁设备,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电磁辐射下。

增强身体免疫力。

通过适当的锻炼、均衡的饮食、规律的生活作息等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对非电离辐射的敏感度。

第四,加强环境保护。

在设计和建设通讯基站、微波炉等设备时,应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随着电磁辐射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

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对电磁辐射的过度接触,同时加强环境管理,共同保护人体健康。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学研究来揭示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具体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

射频辐射的危害和预防(三篇)

射频辐射的危害和预防(三篇)

射频辐射的危害和预防射频辐射是指在射频电磁场下生活或者工作时,人体受到的来自电磁波辐射的影响。

射频辐射的源头可以是无线电、电视、手机、微波炉、雷达等设备。

虽然射频辐射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但长期接触或者高强度的射频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射频辐射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眼睛的危害:长期接触射频辐射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疲劳、干涩等症状。

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射频辐射可能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3. 对生殖系统的危害:射频辐射可能会对男性的精子质量和数量造成影响,导致不育症的风险增加。

对女性而言,射频辐射可能会对卵子的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育能力。

4. 对生物组织的热效应:高强度的射频辐射可以导致组织产生热效应,导致组织损伤和细胞变性。

5. 其他潜在的影响:射频辐射还可能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产生影响,但具体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然而,要想避免射频辐射对健康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射频辐射在当前的社会中无处不在,很难完全避开。

不过,还是有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采取,以减少射频辐射对身体的危害:1. 减少使用无线通信设备的时间:尽量减少使用手机、无线网络等设备的时间和频率,避免频繁地使用手机进行长时间通话或者放在身旁。

2. 使用辐射低的设备:在购买手机、电视、微波炉等设备时,尽量选择辐射低的产品。

可以查看设备的辐射安全指数来做出选择。

3. 保持适当距离:在使用手机等设备时,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直接影响。

4. 使用耳机或免提设备:在通话时,可以使用耳机或免提设备,减少手机与头部的直接接触。

5. 避免长时间在电磁辐射较高的环境中停留:尽量避免在雷达、微波炉等辐射强度较高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6. 在睡眠时尽量远离电磁辐射源:尽量避免将手机、电视等电磁辐射源放在卧室内,以减少睡眠时的辐射暴露。

ESD对微波组件的危害及其防护

ESD对微波组件的危害及其防护
1只某 型 号 国产 钽 电容 在元 器 件筛 选 或装 配过 程 中
薄膜 电阻属于 E S D S元 器 件 中 最 低 的一 级 裸 芯 片 ,如微 波低 噪声 放大 器 芯片 、功率 放大 芯 片和数 字 电路 控 制芯 片等 .更 易受 静 电损伤
2 . 2 微 波 组件 E S D防护 必须做 到全 工序 过 程
电子 产 品 可 靠 性 与 环境 试 验
2 0 1 3年
1 . 2 E S D 形 成 原 因
膜 电 阻都属 于最 高级 l 级E S D S元 器件 。 表 3为元 器 件静 电放 电损伤 的失效 机理 与特 征 … 。
表 2 静 电敏 பைடு நூலகம் 元 器件 的分 级
静 电产 生 主要 有 摩 擦 起 电 和 感 应 起 电两 种 方
1 0%一 2 0% 6 5%~ 9 0%
1 . 4 E S D失效 类型 和损伤 特点 1 . 4 . 1 E S D失效 可 分为 突 发性 完 全失 效 和潜 在性 延 时 失效两 类 a 突 发性 失 效 它使 器 件 的一 个 或 多个 参 数 突 然 劣 化 .完全 失 去 规 定 的功 能 .通 常 表 现 为 开 路 、短路 或 电参 数严 重漂 移 。如介 质层击 穿 ,铝条 熔 断 ,P N 结反 向漏 电增 大甚 至 穿 通 。对 C MO S电 路 .可 因静 电放 电而触发 闩锁 效应 .器件 会 因过大
在 器件 内部 造 成一 些损 伤 .这 种 损 伤 是 积 累性 的 . 随着 E S D次 数 的增 加 .器 件 的 损 伤 阈值 ( 电压 或
测 量 、调试 、返工换 片 和 电筛 选 、环境 筛 选 以及 考 核 、验 收 、入库 和包 装 等一 系列 生产 过程 其 间在

电磁辐射的危害研究及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研究及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研究及防护一、电磁辐射的定义和来源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向外扩散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来自很多方面,如电话、电视、微波炉和电脑等电器设备发出的辐射,以及无线电、电磁波等等。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人们对电磁辐射的危害越来越关注。

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常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点:1.影响神经系统: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中,会导致人体神经紊乱,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

2.诱发癌症: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DNA的稳定性,从而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3.影响生殖系统:一些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会影响人体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和女性卵巢功能的受损。

4.影响睡眠质量:电磁辐射会干扰大脑的正常运作,导致人们的睡眠质量下降,影响身体健康。

三、电磁辐射防护的方法为了保护人体免受电磁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方法:1.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仅会增加电磁辐射的暴露量,也会对人体眼睛、颈部和手部等部位造成负担。

2.离电器设备远一点:尽量与电器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有效降低电磁辐射的暴露量。

3.使用辐射低的电子产品:选择辐射低的电子产品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4.使用辐射防护材料:市面上有很多电磁辐射防护材料,如电磁波屏蔽布、电磁辐射防护器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四、结论电磁辐射的危害,人们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同时,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电磁辐射的防护,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微波-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微波-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微波(microwav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微波源的发射功率、设备泄露情况、
辐射源的屏蔽状态以及在操作和维修时是否有合理的防护措施等。

微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比高频电磁场大。

除表现为类神经症等
功能性变化外,严重时还可有局部器官的不可逆性损伤。

波长为1mm到1m波段的无线
电波。

它具有很强的穿透云雾
的能力,并可用于全天候遥
感。

当心电离辐射
应急处理
治疗以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为主,类神经征可获良好疗效。

疑似眼晶状体浑浊者,转眼科处理。

明确微波引起的白内障患者,应脱离微波接触。

防护措施
屏蔽辐射源、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合理的个人防护。

火警:119 急救:120 安全生产投诉举报电话:12350。

射频辐射的危害和预防

射频辐射的危害和预防

射频辐射的危害和预防射频辐射是一种电磁辐射,由无线通信设备、微波炉、雷达等设备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发射射频辐射的设备,但是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会造成危害。

本文将就射频辐射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讨论。

首先,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暴露于射频辐射可能引发癌症。

许多科学研究已经显示,长期暴露于较高水平的射频辐射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虽然目前尚未确立射频辐射和癌症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但是一些研究已经发现在长期使用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的人群中,患癌症的风险有所增加。

2. 射频辐射可能对生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长期暴露于较高水平的射频辐射可能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

此外,一些动物实验也显示,射频辐射可能对雌性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 射频辐射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长期暴露于较高水平的射频辐射可能导致大脑功能下降,影响注意力、记忆和认知能力。

此外,一些实验还发现,射频辐射可能引起睡眠障碍和头痛等症状。

然而,射频辐射的危害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尽管有一些研究显示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危害,但是其他研究则认为现有的证据还不足以支持这一观点。

因此,关于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来进行验证。

鉴于射频辐射可能存在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对射频辐射的暴露。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减少射频辐射源的使用时间。

尽量减少使用手机、微波炉和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时间,以减少射频辐射的暴露。

2. 使用低辐射的设备。

在购买手机、电视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时,选择低辐射的产品,减少射频辐射的暴露。

3. 注意电磁波辐射防护。

在使用手机时,尽量远离身体,使用耳机或免提设备来接听电话。

此外,在睡眠时,尽量远离电子设备,减少射频辐射的暴露。

4.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射频辐射源,如尽量不要过多使用手机,避免长时间使用微波炉等。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电磁辐射来源于各种电子设备、通信设备以及电力设备等,长时间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电磁辐射的危害,并提供一些防护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产生的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能量可以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较高水平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导致以下健康问题:1. 癌症风险增加:一些研究显示,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儿童和孕妇来说更为敏感。

2. 生殖问题:电磁辐射被发现与男性精子活力和女性生育能力下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3. 睡眠干扰:电磁辐射可能干扰人体的自然生物钟,导致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4. 神经系统问题: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问题。

二、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减少接触:尽量减少接触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等辐射强度较高的器具。

例如,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尽量减少使用微波炉等电器。

2. 增加距离:与辐射源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辐射强度。

例如,使用耳机代替直接将手机靠近耳朵。

3. 防护用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防护用具,如抗辐射眼镜、防辐射衣等,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4. 定期休息:适当安排时间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辐射源附近。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锻炼、充足睡眠等,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总之,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一定的危害,但并不是说电磁辐射就完全是致命的。

我们应该保持适当的预防意识,并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健康的潜在风险。

同时,科学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全面地了解电磁辐射对人类的影响。

只有通过科学地防护和管理,我们才能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

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

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电、通讯技术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以极大地便利化。

但是,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微波辐射的问题也日益重要。

微波辐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要来源于无线电、通讯设备以及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有很多的文章和报道声称,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那么,到底微波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如何防护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微波辐射的定义和来源微波辐射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波长介于1毫米至1米之间。

微波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来源包括:无线电、电视、电脑、手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二、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眼睛人的眼睛对微波的敏感性很高,微波辐射对眼睛有一定的危害。

当微波一味地照射我们的眼睛时,会导致眼睛出现疲劳,视眼神经受到刺激对视力产生影响,易引起眼干、眼痒、眼酸、视力下降等症状。

危害因素随着天线到人体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2.心脏微波辐射也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是因为微波辐射会使得心跳速率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这一过程可能引发心律不齐、心悸等。

3.神经系统微波辐射对神经系统影响尚不明确。

由于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协调工作的重要部位,因此,一旦遭受微波辐射长时间的侵袭,会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4.其他影响微波辐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大量的臭氧,进一步加剧了对人体健康的破坏。

此外,微波辐射还可能影响人的免疫力,使人感到乏力,而且出现头痛、耳鸣等症状。

三、如何防护微波辐射1. 改善家庭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家庭生活环境来最大限度地防护微波辐射。

我们可以减少使用一些家用电器,或将电器放置在远离人类活动区域的位置,也可适当增加家庭植物,以净化微波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2.服用益生菌为了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应对微波对身体的危害,可以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可增强肠道抵御微波辐射,降低对人体的损害。

3.适当减少使用微波炉微波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家电之一,但是在使用微波炉时,不要将脸紧贴着微波炉门,微波门开启时,人不要过于靠近微波炉这方向。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

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电磁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环境因素,但长期的过度接触电磁辐射却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如头痛、乏力、失眠、心跳加速、免疫力下降等。

在此背景下,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电磁辐射危害主要分为热作用和非热作用两类,其中因热作用产生的辐射即所谓的微波,其电磁场可以加速离子和诱发生物分子热运动,造成物质内部的分子振动加剧,这会导致相应部位的细胞与组织受到破坏,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而非热作用所产生的辐射,如电子、X射线以及紫外线等,可以诱发细胞突变,导致DNA损伤,加速衰老、癌变等。

为了避免被辐射影响到身体健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电磁辐射防护的重要性。

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1、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当我们不必要的使用智能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时,就会让我们的身体长次暴露在电磁辐射中。

因此,除非是必要的使用,尽可能少用这些电子产品。

2、使用电磁波防护器。

电磁波防护器可以发出一定的防护波段,有效减少电磁辐射的能量。

使用这样的工具可以降低电磁辐射的强度,保护身体健康。

3、远离高压电线、变压器等高压设备。

高压设备会释放辐射,而其强度距离设备越近,则越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离这些高压设备越远,对身体健康的保护就越好。

4、增强自身身体抵抗力。

增强身体内部血氧含量、提升免疫力等,都可增加身体的抵抗力,降低遭受电磁辐射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十分严重。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减少电磁辐射的暴露效果,从而减少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例如在微波炉、无线通信、雷达等领域。

然而,微波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微波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一、微波对人体的危害1.热效应:微波能够穿透人体并被组织吸收,转化为热能,导致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当组织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蛋白质变性、细胞损伤和炎症等反应。

2.非热效应:微波还可能引起非热效应,例如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促进自由基的产生等。

这些效应可能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神经传导障碍、免疫系统紊乱等问题。

3.辐射损伤:长期或大量接触微波辐射可能导致辐射损伤,例如皮肤损伤、眼睛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

辐射损伤的程度取决于辐射强度、暴露时间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二、微波的防护方法1.减少接触时间:尽量减少接触微波的时间,尤其是在高强度的微波辐射环境下。

例如,在使用微波炉时,可以尽量减少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2.保持距离:尽量远离微波辐射源,例如在使用微波炉时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站在微波炉旁边或过于接近。

3.屏蔽防护:使用具有屏蔽功能的材料或设备来阻挡微波辐射,例如在微波炉周围放置金属网或金属板等。

4.加强个人防护:穿戴具有防护功能的服装或佩戴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设备,以减少微波辐射对身体的损伤。

5.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长期从事微波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微波辐射引起的健康问题。

三、结论微波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危害。

为了保障人体健康,我们应该了解微波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微波辐射对身体的损伤。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护方法,例如减少接触时间、保持距离、屏蔽防护、加强个人防护和定期检查和维护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保护人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正确使用微波炉等微波设备,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微波辐射的影响。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三、现阶段微波主要的应用
微波的主要特点是它的似光性、穿透性和非电离性。 似光性指它与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相比,更能像光线一 样地传播和集中;穿透性指它与红外线相比,照射介质 时更易深入物质内部;非电离性指它的量子能量还不够 大,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虽能改变其运动状态,但还不足 以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或分子间的键。微波的应用 主要是利用它的这些特点 。 微波的最重要的应用是雷达和通信。此外,在工农业生 产、科学研究、医学、生物学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 广泛的应用。
微波辐射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目 录
1
2 3 4 5 6 4 4 1
一、什么是微波? 二、微波的产生 三、现阶段微波主要的应用 四、微波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 。 五、主要的微波辐射源 六、微波对人体危害的案例 七、微波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 八、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九、微波食品的安全问题
什么是微波?
一、微波是什么? 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 是指频率为300MHz—300KMHz的电磁波,即波长在一 米到一毫米之间的电磁波。电磁波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 高,通常被称为“高频电磁波”
微波对人体危害的案例
案例3
2000年7月,美国马里兰州神经内科医生 ChrisNewman向手机生产商摩托罗拉和一家通信公 司Verizon通讯要求8亿美元的司法赔偿,该医生认 为,由于这几年使用无线设备导致他患上脑癌。 该医生的恶性肿瘤长在右耳后部,是1998年3月发 现的。
案例4
2005年2月21日,天津市大港区装有心脏起搏器的 万先生,因借用家人手机打电话引起心率突变, 幸好及时送到医院保住了性命。
第二、食物营养严重流失。微波炉烹煮的食物 会使蔬菜中的矿物质、维生素及营养成分 极大的减少,或转变成致癌物。 第三、身体会暗中产生一定的变化。如荷尔蒙 失调,淋巴和消化系统紊乱,血液和免疫 力异常,情绪低落、记忆退化,永久性脑 损伤,甚至还会引发心脏病。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措施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措施1、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使人体内发生生物学作用,这主要是由电磁场院能转化的热量引起的。

如果产生的热量过大,人体一些器官的功能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随着频率的增加,对人体的危害也增加。

根据国内外调查研究的情况表明,高频、微波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可分为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当大强度辐射时、高频、微波对生物体产生热作用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非热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在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场照射下,人体所受的伤害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表现有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衰退、睡眠不好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多汗、食欲不振、心悸等;同时还出现脱发、手指轻微颤抖、皮肤划痕、视力减退。

在超短波和微波电磁场的照射下,除神经衰弱症状加重外,植物神经系统会严重推失调,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比较明显,如心动过缓或过速、血压降低或升高、心悸、心区有压迫感、心区疼痛等。

这是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也有某此异常反应。

此外,微波电磁场还可能损伤眼睛,导致白内障。

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①电磁场强度愈高,对机体的影响愈严重;②电磁波的频率愈高,人体内偶极子激励程度加剧,影响愈严重;③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脉冲波比连续波对人体的影响严重;④受电磁波照射的时间愈长,对人体的影响愈严重;⑤电磁波照射人体面积愈大,人体吸收能量愈多,影响愈严重;⑥温度太高和湿度太大的环境条件,都不利于机体的散热,使电磁场的影响加重;⑦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女性较男性重,儿童较成人重。

2、电磁场的安全卫生参考标准我国有关部门为制定我国电磁场院卫生标准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于1979年提出了高频电磁辐射卫生标准建议值:电场强度不大于20V∕m,磁场强度不大于5A∕m o现在防护工作中已按这一标准考核。

同年,卫生部、原第四机械工业部颁发了《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对工作人员操作位的微波辐射允许强度规定为:①1天8h连续辐射,不应超过38μW∕cι∏2;②短时间间断辐射及1天超过8h辐射,1天总计量不超过300μWh∕c m2;③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在大于InIW∕c∏)2环境工作时,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但日剂量不得超过300HWh/cm?。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一:微波的物理性质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同高频电磁波一样是经电磁振荡电路中的电场与磁场能量的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微波辐射通常是指频率在300~300000MHz波长在1m以下的电磁波。

按其波长微波可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

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无极紫外灯都是微波激发型的,长时间在微波状态下工作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

二: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微波辐射是一种物理性污染源,它不易被人们察觉。

有关微波对人体的危害,国外早在三十年代就有发现,但对职业性危害的系统研究,则始于五十年代,目前有关微波对人体的危害,已成为职业卫生学和环境医学的一项基本研究内容。

微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低强度慢性辐射的影响,大强度的急性作用也可伤害人体,但很少发生。

其表现为以下诸方面: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对微波有较高的灵敏度,人体在反复接触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后,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发生变化,出现神经衰弱等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头昏、嗜睡、无力、易疲劳、记忆力衰退和脑电图慢波增多等。

除了引起神经衰弱症以外,电磁辐射最具有特征的是使植物神经机能紊乱。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在微波作用下,常发生血液动力学失调,血管通透性改变,心电图变化等现象,长期受微波作用者的血压均降低,但也有增高的。

对心电图的分析,除多数呈现心动过缓外,也有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或室性早博,还有ST段压低下及T波低平等心肌肤缺血的改变。

而另一些则可发展至植物神经性血管功能紊乱表现。

3、对眼的影响人眼的晶体很容易遭受电磁辐射的照射,由于其内部血流量少,所以在电磁波辐射下温度极易升高。

实验研究表现微波辐射可导致白内障,其阈值对单次照射约为100mW/cm2,对重复照射为80mW/cm2或更低些。

高强度的电磁波辐射还可伤害角膜、虹膜和前房,可造成视力减退,或完全丧失。

当强度低于上述阈值时,虽然不会引起白内障,但10~80mW/cm2,的电磁辐射仍能使晶状体混浊,并有可能使有色视野缩小和暗适应时间延长,造成某些视觉障碍。

微波对人眼的危害及其防护的物理分析

微波对人眼的危害及其防护的物理分析
泪层有 消反作 用 , 所以, 反射 在 眼睛 光学 中不 重要 ,
为微 波生物 效应 . 以温 度为判 据 , 可以把 它分 为微波
生物 热效应 和非热 效 应. 生 物 体 吸 收 了微 波 的 能量
* 江 苏 师 范 大 学 校 级 自然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编号 : 1 0 XL B 0 3
2 0 1 3年 第 9期
物 理 通 报
物 理 ・技 术 ・应 用
》物 理・ 技 术・ 应 用》 微 波对 人 眼 的危 害及 其 防护 的物 理 分 析



刘 淑 娥
( 江 苏 师 范 大学 物理 与 电子 工 程 学 院 江 苏 徐 州 2 2 1 1 1 6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4一 O 1 )
考 虑反射 . 下 面 以微 波 和常人 的 眼睛近距 离辐射 , 用
理 论推 导微 波进入 眼 睛的贯 穿深度 .
球 面 组成 的角膜 和 晶状 体 上 , 若 已知 眼球 各 个 部 分 的尺 寸和折 射 率 , 就 可 以根 据 物像 关 系计 算 出其 折
光度 . 角膜 是 凸透 镜 , 其折光度为 +4 1 . 3 3 ; 晶状 体
各种 生理 、 生化 和功 能的变 化 , 这 种现象 称为微 波 的
非 热 效 应 j . 2 人 眼 睛 的 结构
3年左 右 发 现 自己 的眼 睛看 东 西有 点 模 糊 , 并 且 经
常 出现干 涩. 由于排除 了其他 因素 , 笔者很 想 知道 眼 睛 出现 的问题和微 波 实 验 的关 系 . 如果 能 从 理论 上 得到 微波 对眼 睛伤 害 的机 理 , 在 以后 的实 验 中就可 以做 到 防范于未 然 , 对 同行 也是一 种保 护和关 爱. 最近 笔者 查 阅资 料 , 发 现 最早 报 道微 波 对 眼 睛 伤 害的是 1 9 5 2 年 Hi r s h的报告 , 一名 3 2 岁 的雷达技 术 员无 防护地 在 1 5 0 0 M Hz ~ 3 0 0 0 M Hz , 功率 密

微波辐射的职业性危害

微波辐射的职业性危害

微波辐射的职业性危害
微波广泛应用于导航、测距、探测雷达和卫星通讯等方面。

在工、农业上主要用微波加热干燥粮食、木材及其他轻工业产品。

医学上的微波理疗使用也较普遍。

那么,微波辐射的职业性危害呢?就让的严重的可导致白血病的产生。

危害之二,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危害之三,影响人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危害之四,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危害之五,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危害之六,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会引起视力下降,白内障等。

温馨提示:
您想知道您周围是否微波辐射安全,建议您使用微波辐射仪测量一下。

如果您还有更多关于微波辐射的职业性危害的知识,欢迎留言给!。

微波炉的辐射危害和防护论文乔博士

微波炉的辐射危害和防护论文乔博士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微波炉,顾名思义就是用微波加热(微波是指波长为1mm~1m的无线电波,其对应的频率为300000兆赫到300兆赫。

为了不干扰雷达和其他通信系统,微波炉的工作频率多选用915兆赫或2450兆赫。

)因为微波炉的加热时间短,可迅速加热多种食物,给现在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高能耗的加热工具,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居家工具。

不过,现在的人对使用微波炉心生担忧,担心其辐射会造成热体的伤害。

如何看待微波炉的辐射呢?一.微波炉——使用现状据家电行业分析及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城市居民家庭微波炉的拥有的使用率已经高达44.3%。

调查显示其中39.6%的家庭认为拥有的微波炉不安全,对其的防辐射性存在着较多的顾虑。

有30.9%的家庭认为微波炉是比较安全的,有辐射剂量但是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在《微波炉行业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拥有微波炉的家庭中有22.9%的家庭中微波炉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有 6.5%的家庭存在严重的电磁辐射但是使用者还并未察觉。

!!!二.微波炉——加热原理微波加热的原理简单说来是: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水分随着微波而振动,产生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

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

)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使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

三.微波炉——危害由于是使用电磁波工作,因此也存在电磁波污染,在使用的时候尽量防电磁辐射。

微波炉是当之无愧的“家用电器辐射污染之王”,不仅辐射强度高,而且辐射范围可以广达7米,可谓“一人使用,全家遭殃”。

第一、电磁辐射(直接)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危害是现今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种危害,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电器都有危害性,比如电脑;但其实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危害其实并不比电脑的少,特别是对于孕妇的伤害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受到强烈的电磁辐射,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很严重的后果。

微波炉对食物的危害注意什么?

微波炉对食物的危害注意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微波炉对食物的危害注意什么?导语: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先进的家用电器。

这些经济实用的家电,给亿万家庭送去了便利和幸福。

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浴霸吸尘器,样样都是居家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先进的家用电器。

这些经济实用的家电,给亿万家庭送去了便利和幸福。

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浴霸吸尘器,样样都是居家生活必备,人们的生活也逐渐依赖了这些家电。

不过,家电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伤害。

比如,微波炉。

微波炉是通过炉内散发的微波给食物加热,微波加热快捷迅速,但是微波对食物却有一定的伤害。

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说说微波炉加热食物有什么危害。

因为微波是一种辐射,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它会致癌。

事实上,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收音机和电报所用的电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

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

微波的频率高于电波,低于红外线和可见光。

处于这一频率波段的电磁波是不会致癌的。

虽然同样被称作“辐射”,但微波与跟X光、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等是不一样的。

后两者属于较危险的电离辐射,而微波属于非电离辐射,二者危险性并不相同。

X光虽然也是电磁波,但是其频率比微波高得太多,因而能量也高;而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会放射出粒子,所以它们能让生物体产生癌变。

微波炉对的风险表现在它的加热能力,这种能力作用于人体同样会带来伤害。

质量合格的微波炉,通过内部的屏蔽装置来降低泄露出的微波能量。

科学研究找到了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最小微波功率,以此制定了微波炉泄漏功率的标准。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的危害及防护微波是电磁波中的一个特定波段,一般指频率为300 MHz至300 GHz,亦即波长从1 m至1 mm的电磁波。

随着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通讯、科技和国防领域中应用的日益广泛,信息传输、无线电工具已成为人类文明生活不可缺少的伴侣,从而也使整个生物界沉浸在人为电磁辐射环境之中,因此,微波辐射对受照者及其后代的不良后果引起了公众深切的关注。

有关微波生物学效应研究的文献甚多,但这些研究所得的结果分歧很大,其焦点在于低强度微波辐射是否存在着有害的生物学效应。

然而,尽管学者们观点各异,有一点还是较为一致的,即人体中枢神经对微波辐射最为敏感[1]。

本项目从微波的生物效应和材料的微波特性入手,从多种方案中筛选出最佳防护材料和方法,研究手机微波对人体的辐射问题,微波作业人员和过敏人群的衣帽服饰问题,靠近微波发射源建筑物的微波防护问题等,研究有效实用的微波防护方法、制成微波防护薄膜及手机微波防护器,从而有效地解决微波对人体的不良生物效应。

1 微波的危害1.1 微波热效应自19世纪中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赫兹等人提出并证实了电磁场有关理论后,人类开始了对电磁波造福人类的应用研究,无线电通讯应运而生,并从军事走向民用。

直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才发现经常接触微波的人群中,出现有失眠、头痛、乏力、心悸、记忆力减退、毛发脱落及白内障等症候群。

经研究才知一定强度的微波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50年代各国相继建立了安全标准,但那时被认为有问题的仅是显而易见的微波热效应。

1.2 微波非热效应70年代以来,从相继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低强度微波的非热作用对人体引起的不良影响,更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

微波的非热效应,是指电子在生物体内细胞的分子中间移动,扰乱了生物体的电反应而引起的作用,或者说人体在反复接触低强度微波照射后,温度虽无上升,但造成机体健康的损害。

实验和病理学调查发现,这种非热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比较广泛,能引起神经、生殖、心血管、免疫功能及眼睛等方面的改变。

长期低强度射频电磁辐射非致热效应,对动物神经、内分泌、膜通透性、离子水平等都有影响,也有报告认为能引起DNA损伤、染色体畸变等[2]。

1.3 低强度微波对人体的危害(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其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质量降低、抑郁、烦躁等[3]。

实验发现微波辐射能使大鼠脑组织耗氧率减慢一半,反映大鼠脑组织氧代谢能力减弱,耗氧能力下降[4]。

从实验能观察到小鼠下丘脑的超微结构改变,线粒体变化明显。

出现线粒体肿胀、融合和变形;脊缺损、断裂及空化等,主要表现为线粒体结构受损[5]。

部分脑区脑电总量降低,脑电峰值能量明显下降。

下丘脑海马琥珀酸脱氢酶含量明显下降[6]。

国外有学者也指出,脑的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对电磁波辐射是很敏感的指标。

较低强度微波辐射对下丘脑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在神经元未显示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形态改变前,首先表现线粒体膜的轻度不完整。

(2)微波对眼的影响有关微波对眼部的损害,无论是职业接触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还是动物试验方面,国内外均已有大量的报道。

一般认为,因晶状体本身无血管组织,故成为微波造成热损伤的敏感部位。

长期在低强度微波环境中工作,也可使眼晶状体混浊、致密、空泡变性,且与接触时间成比例。

有学者认为,低强度微波致眼损伤的机理可能是微波的长期蓄积作用、非致热作用或联合作用所致[7],也有学者认为微波使晶体渗透压改变,房水渗入晶体,抑制其核糖核酸合成而致晶体混浊等,加速晶体老化和视网膜病变,而对视力、眼晶状体损伤、眼部症状(如:干燥、易疲劳)有显著影响[8]。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低强度微波辐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国内已有大量的报道,且结果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率增加、窦性心动过缓加不齐、心脏束枝传导阻滞等,另外血压、血象、脑血流、微循环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9]。

微波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微波辐照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即使在低场强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仍然存在。

而微波对脑血流的影响说明其所形成的电磁场可影响脑部血循环及血管功能,脑部经微波照射后,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弹性血管管壁张力减低,血管紧张度增高,所以导致了脑血流图的一系列变化[10]。

(4)对免疫方面的影响主要是抑制抗体形成,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微波的免疫效应与功率密度和暴露时间有关,功率密度较大时,短期暴露可刺激机体的免疫机能,长期暴露则抑制免疫;功率密度较低时,产生免疫刺激则需较长时间的暴露。

另外,微波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还表现出累积效应[11]。

(5)对生殖机能的影响国外有学者指出,用低功率的微波辐射怀孕大鼠,会导致小鼠出生后小脑浦肯野细胞的减少。

此后,有不少学者以子代脑的形态和行为作指标,观察了微波辐射怀孕动物的致畸效应。

也有对孕鼠辐射导致后代脑AChE活性下降的报道。

国内也有许多非致热效应微波引起机体生殖系统危害的报道。

低强度微波辐照的非热效应能影响精子细胞。

实验发现5 mW/cm2微波辐照对人精子的活动度、存活率及穿卵率影响显著[12]。

微波辐照附睾或睾丸可导致雄性生殖细胞内多种酶活性的改变。

有研究观察了微波照射男性志愿者睾丸,发现血清睾酮含量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同时,黄体生成素显著上升,提示微波可损害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丸酮的功能[13]。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雷达作业人员血清17羟-皮质醇和睾丸酮含量异常率高。

(6)对遗传方面的影响新的研究还表明:微波会以别的方式影响生物细胞,破坏含有遗传信息的生物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破坏染色体结构。

2 微波防护的方法由于微波几乎是直线辐射的,在传播时,它的衰减程度与传播距离的平方大致成反比关系,要求尽量让保护主体远离微波源。

由于微波的积累效应的存在,就要尽量缩短接触照射的时间,在无法避免的场合,在微波源与保护主体之间设置防护膜,使保护区域的微波场强小于国家卫生标准所规定的限值,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微波防护膜如图1所示,由微波反射材料、吸收材料、表面涂层和纸垫层复合而成。

反射材料采用电阻率较低的金属箔膜或丝网组成,如采用铝箔和黄铜丝网。

吸收材料采用粘胶剂和石墨组成。

将复合材料制成厚度小于0.5 mm的薄膜,设置于保护主体与微波发射源之间,如可设置于手机的外壳,手机套上,也可设置在衣帽上,建筑物上,使保护主体与微波源相隔离。

3 手机微波的防护3.1 手机微波的特点目前,常用的手机微波辐射场强值为600~3 000μW/cm2,频率890~960 MHz,其能量以217 Hz脉动式重复速率传输。

由于其频率高,波长短,作用于生物体时不是持续的场能而是脉冲式的波能,因此,对生物体的影响更大。

我国《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14](GB10436—89)规定微波辐射场强值应小于50μW /cm2,《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15](GB9175—88)规定微波辐射应小于40μW /cm2。

可见,手机微波超出标准允许限额的10多倍,而且手机紧贴人脑边使用,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

3.2 防护主体微波的波长、强度、辐射源的性质及与保护主体的关系,决定了微波的被吸收、反射、折射、透射的情况。

若被完全透射或反射,则对保护主体无多大影响。

只有当微波辐射穿透组织并被吸收时,才发生生物效应。

组织穿透深度与波长即频率有关,随着频率的增加,波长变短,穿透深度也减低。

一般来说,微波频率在20 000~30 000 MHz以上的,则在表层吸收;1 000~3 000 MHz的微波,可在浅层吸收;1 000 MHz以下的,可穿至组织深层被吸收[16]。

手机微波正是处于能穿至组织深层被吸收的频段。

由于微波照射于人的体表时,大部分能被反射出去,反射的程度取决于照射部位表面脂肪层厚度,有脂肪层保护的组织受损较小,所以,对脂肪层很少的头部、雄性生殖器和完全没有脂肪的眼睛、耳朵更应加强保护措施。

而且微波的生物效应大都是对头部照射所引起的,因此,我们把头部作为保护主体。

3.3 设计思想在微波发射源与保护主体之间设置一道防护屏障,就可以阻隔微波进入主体,但同时又要使手机的信号和其他功能不受影响。

如图2、图3所示,将防护膜设置于手机上,这样,让保护主体与微波的发射源相隔离,人体不在微波场内,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作用所起的不良影响也就不复存在。

3.4 防护方式筛选被测手机为西门子0168X型,防护样品有:耳孔罩20种,天线档片18种,防护套12种,防护材料22种。

测试仪器为美国Narda 8700场强仪。

实验目的是筛选出最有效的防护材料及方法。

实验方法是将手机竖立固定于实验桌某点,反复拨通外地某特定电话,用场强仪检测手机靠近人脑一侧有关各点的微波辐射强度,在3~5s采样时间内读取最大值。

场强仪探头至手机外壳的距离为2.6 cm,如图4所示。

依次对手机在无防护及采用不同防护材料和方法防护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并对防护效果最佳的手机进行通话实验。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小面积的耳孔罩与天线档片等无明显防护效果,只有用几种材料组合达到一定面积,可使手机靠入脑侧的辐射大幅度下降至0.005mW/cm2以下。

这已完成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对手机采用本实验探索出的最佳防护后,与市内市外等处通话,双方听感清晰,与防护前无差异。

3.5 防护效果比较测试仪器:美国Narda 8700场强仪,MF10型万用表;被测手机:西门子0168X 型,Motorola microtac型;防护样品:R型和B型手机防护套,T3+R8+Z10手机贴。

实验目的:检测安装防护膜前后手机有关部位微波辐射场强的变化及防护效果。

安装防护膜后,对通话有无影响。

实验方法同上,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防护效果很明显,可使手机靠人脑侧的辐射场强从3.40 mW/cm2降至0.005 mW/cm2以下。

对手机配上防护装置后,与市内市外等处通话,声音清晰,双方听感与不用防护装置时无差异。

3.6 用户反应经用户使用,效果明显,反应良好,装了防护器后不但声音清晰,信号正常,而且以前那种耳痛、眼燥、疲劳、脸部发热、头部麻木等不适感觉均有减轻和消失。

4 讨论(1)由于采用防护膜,并在结构上联成一体,形成多重防护,可以完全消除微波对人脑的辐射,使手机使用者处于安全状态。

(2)由于防护膜只设置于手机人脑侧,并不超过天线的二分之一部位,所以,不影响手机的信号和其他功能。

由于采用了反射材料、吸收材料、表面涂层和纸垫层复合而成的材料,耳孔罩采用丝网或小孔膜片,不但能滤去一些杂波,而且使得天线增益。

所以手机声音清晰,信号稳定。

(3)在无防护时,测试探头越靠近手机,场强值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