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中企业危机事件的分级
《控制论》将“控制”定义为:“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加于该对象上的作用”。本文所研究的正是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公关危机的“控制”之道。同其他“控制”一样,危机公关是依靠信息的传递达到控制的目的,同时也通过信息的反馈来实现控制。那么在企业危机公关时,企业是控制的主体,危机是控制的客体,获取客体的信息是进行控制的第一步;依照获取信息制定处理方案为第二步;实施方案后的效果评定为控制的第三步。
1.公关危机的分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企业化解危机的首要关键点在于了解危机,定位危机;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快速脱离危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首先从事件影响力和媒体关注度两个维度将企业危机进行分级。
如图所示,越在表上方为影响力和媒体关注度越高的危机事件,相反影响力和关注度越
低。除了由于企业内部或者外部不可控因素造成危机之外,还有一些外部原因会引发企业的公关危机事件:媒体恶意报道,由于媒体的传播力和特殊性对于事件的报道角度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公众舆论,因此此类危机对企业的公关经验要求较高;竞争对手蓄意谋害,恶性商业竞争中利用不法或者不齿手法使竞争对手蒙受损失,多与媒体联手;公众误解,基于公众对企业信息的误解而以讹传讹造成的负面舆论,需要企业有完整且可靠的解释方案。“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从性质上由质量问题引起,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定位于重大危机。只有从问题的本质入手,才有可能预计危机的走向进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案例事件中企业对问题实质的认识不清和滞后草率的处理才是引发危机恶化的主要原因。
2.媒体分级
公关危机的爆发和解决往往与媒体密不可分,事件最终的影响力与曝光事件的媒体影响力成一定正比。因此,根据案例将危机中的媒体进行分级(见表4-2)。
二、新媒体环境下不同分级企业危机事件的公关策略
在做好传统公共关系之时,将新媒体因素纳入到每一个公关决策中乃至每一个传播细节之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新媒体环境中危机公关的必要准备
在网络双向对话的语境之中,企业更为容易且直接地接触到公众个体,接触到危机最初的源头。只有企业树立起全新的媒介观念和公关意识,做好全面完善的准备,就可以将危机遏制在萌芽阶段。
首先,网络平台的建立和利用。目前,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己经拥有了建设新媒体平台的意识。据资料显示,《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143家开通新浪微博,比例接
近30%;同时中国500强企业中207家开通新浪微博,比例超过40%。除了微博,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官方论坛等等,企业对于新媒体的利用大多处于营销以及客户关系维护等。从危机管理方面出发,建立和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为及时明确消费者心理、尽早着手危机防止有重要作用。若企业不与网络接轨,既不能享受到其带来的营销红利,更无法在第一时间防范危机,无疑于将自身置于未知危险之境地。然而与建立平台同样重要的是经营利用,科学维护才能吸引公众的关注,才能形成良好的形象,才能在危机时刻有人倾听,有人帮助。
其次,日常危机意识的养成。信息在社会中流通的速度取决于媒介,当前的媒介生态中,信息传播的渠道多而杂,这对企业公关来讲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一件小事情、一个小细节有可能会引发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损失,这就要求如今的企业养成细致入微的公关意识。
最后,公共关系的日常维护。针对企业公共关系的不同问题都应分门别类,划分端口,准备预案。企业本身产品的生产和质量应具有可信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要普及;平时与媒体记者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热情地宣传企业形象;消费者的每一个投诉认真处理,以人为本,大局为重;通过不同类型的公关活动增加大众参与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加深消费者忠诚度。这是企业无论面对任何危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遭遇危机时企业本身最为关键的准备。
2.新媒体环境中企业公共关系的危机策略
建立适应新环境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系统策略具有更为长远意义和更为关键实操价值。从危机生命周期由始至终以致后续发展,结合实际提出以下企业危机公关的策略机制:
(1)监测机制
在信息以级数化速度传播的当下,企业建立信息监测机构刻不容缓。防患未然是这一机制的根本出发点,意义还包括:及时掌握企业相关的舆论动向;及时获取负面信息,追踪危机线索;及时把握制度政策变化;及时明确企业自身定位和竞争对手动态一一为企业搜集、分析信息,有利于在第一时间赢得主动权。此机制包含以下内容:监测机构设立,监测对象划定,监测人员标准,监测流程以及监测效果。
监测机构设立: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中要广开渠道,除了全体员工日常对环境的关注之外,设立专门专人负责的信息监测部门意义重大。部门的职能在于收集和分析信息,根据企业性质将危机分级表与信息本质对照,并跟踪信源。拥有特殊情况下与决策层直接对话的权力,每天定时制作监测简报上报公关部门。此外也可雇佣专门提供监测服务的公司进行监测。
监测对象划定:媒体格局的变化让大多数公众转向了新媒体,传统媒体也随之拓展网络阵地。如上述分析图所示,信息的流向很大一部分从网络开始,后经发酵细分深化后在传统权威媒体曝光。那么,监测重点应放在新媒体环境监测上,其中包括网络新闻、微博、论坛、微信、手机报、个人社区等;此外对于一部分没有与网络进行同步的传统媒体,同样给予高度重视,通过订阅等方式及时收集咨询。监测对象中不仅包含信息本身,更要覆盖到公众对信息的反馈,分析公众的心理,预测公众的行为。另外针对突发事件的监测应全面及时,随时关注事态动向,掌握舆论走势。
监测人员标准:实施监测的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拥有丰富的媒介使用经验,具有敏感性,危机意识强。每一个监测员相当于守护企业的雷达,需要事无巨细,悟尽职守,不容许任何危机的火苗逃脱监测。
监测流程:对网络环境和包含企业内部、竞争对手、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媒体等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将信息收集整理后加以分析。关于企业所有负面报道多加关注,对突发事件进行追踪,及时向公关部门进行消息反馈,特大信息直接传递到决策层。经过调查进行判断甄别,确认危机等级,属于潜在危机者启动危机预警机制,已成为危机的事件应启动危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