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core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介绍
Biacore_检测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
Biacore_检测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蛋白是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者,蛋白的表达水平、活性强弱和相互作用等与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如复制转录、信号转导、新陈代谢、抗体药物等,错误的蛋白相互作用会引起紊乱和疾病。
因此,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成为目前生物大分子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方法有很多,比如ELISA、CoIP、FRET、Y2H等,但这些方法往往受到需要标记、检测灵敏度低、假阳性高、无法定量等限制。
以Biacore为代表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无需对分子进行标记,能够实时观测微量、灵敏、快速、动态的定量表征结合过程,为正确全面地判定分子间相互作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Biacore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涉及到科学研究的很多方面,比如:(1)结构生物学(2)病毒入侵机制(3)植物调控的分子机理,抗逆机制(4)转录因子(5)食品含量测量(6)疾病的分子机理研究等接下来以BiacoreT200仪器为例,解析蛋白与蛋白互作实验操作流程。
Biacore T200 检测蛋白与蛋白结合操作指南实验前准备· S 系列 CM5 芯片,货号:29-1049-88 ( 一片装 )、BR-1005-30 ( 三片装 )、29-1496-03 ( 十片装 ),( 注:每张芯片若一次性使用,可检测三对不同的互作,若再生后重复使用,只要蛋白一直有活性,就可一直使用 )。
·氨基偶联试剂盒( 货号:BR-1000-50),( 注:里面的EDC 和NHS,溶解后,200ul 每管分装,-20℃冻存,后续实验前,各取一管融化后使用即可 )。
·偶联 Buffer:10mM 醋酸钠 pH4.0 ( 货号:BR-1003-49 ),或10mM 醋酸钠 pH4.5 ( 货号:BR-1003-50 )。
·缓冲液:10 x HBS-EP+ ( 货号:BR-1006-69 ),用去离子水稀释10 倍,配置500 mL,置于T200 系统左侧托架上,将缓冲液进液管 A 插入瓶中。
biacore 8k参数
biacore 8k参数Biocore 8K参数Biocore 8K是一种生物传感器技术,用于分析和测量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它是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仪器,可以实时检测生物分子的结合动力学和亲和性。
Biocore 8K具有许多独特的参数和功能,使其成为生物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1. 流速控制:Biocore 8K可以通过调节流速来优化分析条件。
流速的选择可以影响到样品的传输,以及分子的结合和解离速率。
通过调节流速,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验需求来优化反应条件,从而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2. 注射模式:Biocore 8K提供了多种注射模式,包括单次注射、重复注射和连续流动注射。
这些不同的注射模式可用于模拟不同的生物过程和实验条件,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3. 温度控制:Biocore 8K具有温度控制功能,可以在实验过程中精确控制温度。
温度对生物分子的结合和解离动力学有重要影响,通过控制温度,研究人员可以模拟和优化生物反应条件,从而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4. 反应容器:Biocore 8K使用专门设计的芯片作为反应容器,该芯片具有高灵敏度的传感器阵列。
芯片上的传感器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样品,提高实验效率。
此外,芯片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功能化修饰,以适应不同分子的检测需求。
5. 数据分析:Biocore 8K配备了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该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处理工具和图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
通过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亲和性分析和动力学建模,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准确的结论和深入的研究洞察。
6. 多样性应用:Biocore 8K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和生物物理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蛋白质-小分子等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此外,Biocore 8K 还可以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包括药物筛选、药物亲和性评估和药物动力学研究等。
biacore分子相互作用
BIAcore系统是一种常用于分析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其基于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BIAcore系统是一种常用于分析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其基于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简称SPR)原理。
具体来说,BIAcore可以提供实时观察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它实时记录分子结合和解离过程中传感芯片表面分子质量发生的变化,从而实时地监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BIAcore系统广泛应用于蛋白-蛋白、蛋白-小肽、蛋白-DNA,蛋白-药物、小肽-噬菌体、SPR-MS等各种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
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含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生物医学、毒素和抗生素快速检测、蛋白质组学、药物筛选及相关药物动力学实时检测、生物分子特殊肽段及相关偶合分子的检测、病毒及致病分子/蛋白及受体研究、分子识别、免疫调节、免疫测定等。
SPR(Biacore)基本原理
Biacore Training
Biacore Training
传感芯片
葡聚糖 CM5
➾ 亲水性 ➾ 用于偶联
连接层 金膜 50 nm
➾ 用于SPR检测
玻璃支持层
• 除了HPA, Au和C1,所有芯片表面均覆盖葡聚糖层
Biacore Training
传感芯片
Biacore Training
1 RU 的响应值等价于芯片表面结合物质的 浓度改变了1 pg/mm2
Biacore Training
微射流卡盘(IFC) 液体传送装置 • 迷你化的组件 • 试剂消耗量低 • 完整的全自动液体处理装置
IFC
(展开图)
液体通道(flow cells)
微射流卡盘– 液体通道(Flow cells) • 不同的Biacore仪器,其IFC的液体通道的类型和
葡聚糖表面
• 亲水性 • 温和型: 和2%浓度的葡聚糖水溶液环境相似 • 非特异性结合量低 • 高结合容量 • 易于进行共价结合 • 出色的化学稳定性
Biacore Training
传感芯片 CM5
• 羧基化的葡聚糖表面 • 最常用的传感芯片 • 卓越的化学稳定性决定了 • 可靠的实验重复性
Biacore Training
• Biacore 的数据
» 传感图(The sensorgram)
SPR 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 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Biacore Training
SSppeecciiffiicciittyy
KKiinneettiiccss
AAffffiinniittyy
CCoonncceennttrraattiioonn
BIAcore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
BIAcore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BIA(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提供了实时观察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
通过它能观察两种分子结合的特异性,能知道两种分子的结合有多强,还能了解生物分子的结合过程共有多少个协同者和参与者。
BIA可以让得到用其他技术方法难以得到的结果,因为它可以实时反映分子结合过程中每一秒变化的情况。
无需借助标记物进行分析使BIA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体系的测定,从各类小分子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寡核苷酸和寡聚糖直至类脂、噬菌体、病毒和细胞。
BIA就是利用金属薄膜表面的折射率的改变,引起共振角的变化,来推断金属薄膜表面的变化。
实验时先将一种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将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溶于溶液流过芯片表面。
检测器能跟踪检测溶液中的分子与芯片表面分子的结合、解离整个过程的变化。
BIA技术是基于一种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的物理光学现象的生物传感分析技术。
不必使用荧光标记和同位素标记,从而保持了生物分子的天然活性。
当入射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透明介质的界面时将产生全反射,且反射光强度在各个角度上都应相同,但若在介质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后,由于入射光可以引起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共振,从而导致反射光在一定的角度内大大减弱,其中使反射光完全消失的角度称为共振角。
共振角会随金属薄膜表面通过的液相的折射率的改变而改变,折射率的变化(RU)又和结合在金属表面的大分子质量成正比。
因此,BIA技术可以通过对反应全过程中各种分子反射光的吸收获得初始的数据,并经相关处理获得结果-传感图。
一 各种传感片的理化特性及用途传感器芯片是实时信号传导的载体。
芯片结构是在玻璃片上覆盖了一层金膜,各种类型的芯片在金膜表面连有不同的多聚物以形成不同的表面环境,利于固定不同性质的生物分子。
实验时先将一种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将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溶于溶液流过芯片表面。
biacore表征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动力学
Biacore 是一种常用的生物传感技术,用于表征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动力学。
它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现象,通过监测光信号变化来实时测量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使用Biacore 进行抗体和抗原结合动力学表征的基本步骤:
1. 表面制备:在Biacore 芯片上构建表面以捕获抗原或抗体。
通常,可以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芯片表面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富有活性的层。
2. 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条件,包括流速、温度和缓冲液等。
这些条件应该与实际应用环境相匹配,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3. 参考样品:准备参考样品,其中至少包括纯净溶液和缓冲液,以便对实验系统进行校准和基线确定。
4. 进行实验:将待测样品(通常为抗体)注入到芯片中,并观察光信号的变化。
当待测样品与芯片表面上的抗原结合时,会引起光信号的变化。
5. 数据分析:利用Biacore 提供的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曲线形状和信号变化,可以获得结合动力学参数,如关联常数(association constant)、解离常数(dissociation constant)和亲和力
等。
6. 结果解释:根据实验结果解释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动力学特征。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亲和力、速率常数等参数,以及可能的结合机制。
Biacore 技术的优点是实时监测结合过程,定量描述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可以提供关于亲和力、速率常数和结合动力学等信息,为药物研发、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和诊断测试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四、BIAcore的一般分析流程
2. pH值选择(pH Scouting)
A 目的 使配体与芯片表面接近
B 如何选择合适的pH值? 选择在pKa和蛋白质pI之间的某一pH值,用此pH值的NaAC稀释配体。
C 判断pH值合适的依据
四、BIAcore的一般分析流程
BIAcore C
BIAcore 3000
BIAcore Flexchip
BIAcore A100
BIAcore X100
BIAcore T100
二、BIAcore简介和工作原理
4. 其他品牌的分子互作分析仪
二、BIAcore简介和工作原理
5. BIAcore3000组件
光路和检测系统
IFC系统 芯片及卡盘
一、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3. 大分子互作研究方法
A 酵母双杂交系统(THS) B 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 C 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 D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BIA) E 蛋白芯片(PC)
二、BIAcore简介和工作原理
1. BIA定义
BIA: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三、BIAcore的应用领域
1. 免疫学检测、生化分析
2. 药物发现和筛选
3. 核酸/核酸、核酸/蛋白互作分析
4. 蛋白质分析和蛋白质组学
三、BIAcore的应用领域
1. 免疫学检测、生化分析
A 抗原识别、抗原决定簇 代替放射性免疫检测和ELISA
B 抗原抗体结合常数测定 T细胞识别抗原是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分析抗原抗体结合常
4. 进样分析(Sample Injection)
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计算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的计算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探讨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计算的主题,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
1. 什么是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计算?在生物医学研究中,biacore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器。
而配体偶联水平计算则是指在biacore上对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
这一步骤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药物研发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2. 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计算的重要性配体偶联水平计算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关键一环。
通过这一计算,研究人员可以了解配体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从而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化药物研发过程。
配体偶联水平计算也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深入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为疾病治疗和病理机制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 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计算的原理在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计算中,主要依靠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
通过SPR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配体与受体在生物芯片表面的结合情况,并通过计算得出它们之间的结合亲和力、速率常数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计算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全面评估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4. 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计算的进展和挑战随着生物技术和分析仪器的不断发展,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计算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然而,由于生物分子结合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配体偶联水平计算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如对大分子复合物的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配体偶联水平计算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5. 个人观点与总结biacore配体偶联水平计算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评估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情况,可以为药物研发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运用BIAcore技术研究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的结合反应
面向2l世纪的植物保护发展战略运用BIAcore技术研究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的结合反应陈巨莲‘倪汉祥1孙京瑞1GezhiWen92Ravilyengar2(1.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2.DepartmentofPharmacologyMedicalCenterofMountSinai,NewYorkUniversity,NY10029)摘要应用表面质膜共振(SPR)技术,采用传感芯片?eTA(sensoFchip.Ⅵ’A】首次证明G蛋白D-p亚基直接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2(Ac,)的胞质尾巴c:区域,而且活性位点和结台位点同位于该区域。
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G蛋白在昆虫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和小麦抗蚜分r机理奠定r基础。
BIAcore技术是一种队渐消失波方法为基础的表面质膜共振(SurfacePIasmonResonance,SPR)技术,其优点队测定折射指数这一物理量的变化监测细胞内或离体的蛋白与蛋白互作的即时反应,不需要对所研究蛋白质进行任何修饰,而且适用大分子之间互作的亲和力范围很广,因而被普遍用于生物大分子互作关系定量研究{Schuck,1997),关键词表面质膜共振(SPR)技术BIAcore技术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BIAcore技术利用在金属/液体界面发射一个表面质膜波研究分子之间的结台。
一个相互作用的组分固化在装备好的传感芯片(sensorchip)上,另一个组分从缓冲液中流过,分子之间结合反应引起芯片上折射指数的改变,即为监测的SPR信号的改变,用分子动力学方程及有关参数来确定其结合情况。
腺苷酸环化酶(AC)是研究G蛋白效应物的最早例子。
它是质膜上一种酶,受G蛋白直接凋控,能催化腺苷三磷酸(ATP)产生环腺苷酸cAMP。
目前,哺乳动物的AC的9个同工酶(isoform)都被克隆,据推断这些AC具有相似的二级结构:一个短的氨基末端,6个跨膜螺旋和一个C一末端胞质尾巴(Wengeta1.,1998)。
biacore 案例
biacore 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传感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是生物感应技术(Biacore)。
Biacore是一种生物传感技术,通过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强度和动力学来实现分子水平的定量分析。
它将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芯片表面上,通过监测在其表面流过的分析物质分子与固定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来获得信息。
Biacore技术最初由瑞典公司Pharmacia Biacore开发,后来被GE Healthcare收购。
Biacore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包括药物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生物样品分析、免疫学研究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Biacore技术在药物开发方面的案例。
1. 蛋白质药物研究在研发新型蛋白质药物时,需要对药物与其靶点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Biacore技术可以实现对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进而优化药物分子的结构,提高药效。
2. 生物样品分析Biacore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分析,比如血清样本中的蛋白质浓度检测、血液中各种荷尔蒙的检测等。
通过Biacore技术可以实现对生物样品的快速、准确的分析。
3. 药物筛选Biacore技术在药物筛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Biacore技术对候选药物与靶点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快速筛选,从而筛选出最具活性的药物。
Biacore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加快新药研发过程,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信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Biacore技术将在未来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往往离不开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在这BIACORE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生物传感技术分析仪器,它可以用于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蛋白质互作研究、新药筛选等多个方面。
BiacoreT200简易操作指南
Biacore T200简易操作指南一、Biacore T200设备介绍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Biacore是由仪器主机和电脑两部分组成。
仪器开关在主机右后方,仪器正面左侧为缓冲液入口,有A、B、C、D四根管路,方便切换不同的缓冲液体系,默认使用A管。
中间为样品舱,可放置三种样品架:Reagent rack1、Reagent rack2、Sample and Reagent rack1,并能够进行4-45度的温度控制,实验时间较长时有利于保证样品的稳定性。
右侧小瓶放有纯水,用于洗针,大瓶为废液出口。
在正面上部有状态面板,以指示灯显示仪器状态,状态面板下面即为芯片的放置位置,芯片会与SPR光学检测器、微流控系统IFC嵌合,开展结合分析过程,T200需选择S系列芯片型号,如下图所示。
二、实验准备实验前需根据实验需求选择芯片,GE提供羧基葡聚糖表面的CM系列芯片、适用于HIS标签蛋白的NTA芯片、应用于生物素标记分子的SA芯片(通常用于核酸、多肽)等,蛋白研究最常用CM5芯片,开展实验时会固定一个分子(配体)在芯片表面,另一个分子(分析物)以流动相流过芯片,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的原理研究相互作用的过程。
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确定配体的偶联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其中R max代表芯片的最大结合容量,为分析物在表面的最大响应值,Sm为化学计量比,LigandMW为配体的分子量,AnalyteMW为分析物的分子量,R L代表配体的偶联水平,也即需要求得的值,实际固定量一般设为1.5R L。
动力学分析中,R max需低于100RU。
Biacore对分子的互作检测是基于功能性的,所以实验过程必须要新鲜有活性的样品,0.22um膜过滤或者仔细离心,配体纯度要求在90%以上,分析物的纯度依实验类型而定,进行动力学/亲和力分析时需要90%以上的纯度,进行浓度/特异性测定时可以进混合样品。
缓冲体系选择:大多数缓冲液均适用,可根据样品活性确定最适缓冲液,须新鲜配制,经0.22um膜过滤及脱气。
分子互作仪 biacore t200 参数
分子互作仪 biacore t200 参数Biacore T200 是一种用于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仪器,其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测原理:Biacore T200 使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来检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当分子与芯片表面上的涂层结合时,会引起SPR 信号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分子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
2.样本容量:Biacore T200 有一个样本池,可容纳 260 微升的样本,以及一个废液池,用于收集废液。
3.分辨率:Biacore T200 的分辨率非常高,能够检测到纳摩级别(nanomolar)的亲和力常数(Kd)。
这使得Biacore T200 在研究低亲和力相互作用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4.运行速度:Biacore T200 的运行速度很快,每小时可以完成多个独立的亲和测定。
5.灵活性:Biacore T200 支持各种不同的芯片和试剂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
同时,仪器也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模式和动力学模型,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类型分子相互作用的测定需求。
6.自动化的样品处理:Biacore T200 具有自动化的样品处理功能,能够实现样品的自动稀释、浓度梯度制备和多通道进样等操作。
这大大简化了实验流程,提高了实验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7.数据分析和报告:Biacore T200 的配套软件可以提供完整的数据分析工具,包括动力学拟合、亲和力参数计算、浓度推算等。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报告格式。
8.环境条件:Biacore T200 的工作环境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40-80%。
在仪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室内环境稳定,避免大幅度的温度和湿度波动。
9.电源要求:Biacore T200 需要连接到一个稳定的电源,输入电压为100-240V,50/60Hz。
在仪器运行过程中,建议使用专用的接地电源,以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0.其他参数:Biacore T200 的重量约为 66 千克,尺寸为 447 x 333 x 187毫米(宽x 深x 高)。
Biacore实验原理及流程
Biacore实验原理及流程Biacore可检测样品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蛋白、多肽、抗原、抗体、核酸、有机小分子、脂类、多糖、中草药、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细胞、细菌、病毒,甚至组织裂解液、血清以及腹水等临床样品。
目前,Biacore技术主要应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新药的筛选和开发、食品工业等,尤其在肿瘤、蛋白质组学、免疫学和传染病、生物制药方面应用较多。
一、实验原理
Biacore是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来实时跟踪在天然状态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无需任何标记物。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resonance,SPR)是一种光学现象,在传感芯片发生全反射界面上有一层约50nm厚的金属膜,偏振光入射到棱镜的一端,在棱镜与金属膜的界面会产生表面等离子波,当入射光波的传播常数与表面等离子波的传播常数匹配时,金属膜内的自由电子会产生共振,即表面等离子共振体。
分析时,先将一种生物分子即配体(蛋白、抗体等)偶联在生物传感器表面,再将含有另一种能与靶分子产生相互作用的生物分子(分析物)的溶液注入并流经生物传感器表面。
生物分子间的结合引起生物传感器表面质量的增加,导致折射率的变化,通过监测SPR 的角度变化,可自动获得分析物的动力学结合和解离常数、亲和力及特异性等。
生物分子间反应的变化即被观察到。
二、实验材料
仪器:Biacore 3000;Biacore 8K
样品:a,样品是否均一,多聚物还是异构体;b,样品中是否有高折光率物质,甘油、蔗糖、咪唑等;c,分析物的纯度如何,动力学/亲和力测定:纯度>90%;d,分析物是否有活性,要新鲜有活性;e,是否存在非特异性结合,检查参比通道;f,使用运行缓冲液稀释,尽量减小容积误差。
Biacore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介绍
Biacore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BIA是英语"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的缩写,Biacore提供了实时观察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
通过它您能观察两种分子结合的特异性,能知道两种分子的结合有多强,还能了解生物分子的结合过程共有多少个协同者和参与者。
Biacore可以让您得到用其他技术方法难以得到的结果,因为它可以实时反映分子结合过程中每一秒变化的情况。
无需借助标记物进行分析使Biacore 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体系的测定,从各类小分子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寡核苷酸和寡聚糖直至类脂、噬菌体、病毒和细胞。
Biacore 是一个通用的仪器,因为您可以任意偶连如上所述任一种生物分子到传感片表面。
因此要将Biacore应用在哪个领域,由您决定!Biacore 拥有20余年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的研发经验,是生物分子相互作用领域的技术引领者和标准制定者。
Biacore系统提供独到的洞察力来揭示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的理解生物分子的功能、更好的作出决策和提高生产力。
Biacore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来实时跟踪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不用任何标记物。
实验时先将一种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将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溶于溶液流过芯片表面。
检测器能跟踪检测溶液中的分子与芯片表面的分子结合、解离整个过程的变化。
Biacore系统可以为很多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动力学、亲和力、特异性、热力学和浓度等,同时它所能够研究的分子范围也十分广泛-大至细胞与病毒,小至100道尔顿以下的有机化合物。
Biacore系统性能强大的硬件、种类丰富的耗材和操控智能的软件适合各个领域对于各种高质量数据的需求: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药物开发,甚至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您可以从Biacore官方网站()上查询到更多的信息。
高通量实时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利器——Biacore8K
高通量实时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利器——Biacore 8K 基于成熟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Biacore,贯穿于新药研发的每一步,如药物靶点发现、药物筛选、蛋白质组学、免疫原性、生物药研发和生产以及生命科学研究等阶段。
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检测上面,Biacore可以提供实时观察技术,通过它不仅能够观察两种分子结合的特异性,能知道两种分子的结合有多强,还能够了解生物分子的结合过程共有多少个协同这和参与者。
全新的Biacore8K高通量机型不但在检测通量上有了数倍的提升,同时也大幅度地降低了高通量筛选的运行成本,极大地提高了药物研发效率,并降低了药物研发的成本。
Biacore8K具有出色的数据稳定性和一致性,在治疗药物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可以为客户提供关键的决策性依据。
美迪西拥有先进的仪器Biacore 8K和经验丰富的团队来帮助您完成SPR测试。
现美迪西推出SPR测试样品组团特惠活动,在保证高效快速完成测试服务的同时,为客户降低测试费用。
Biacore8K的使用,可以满足人们对筛选及表征的更高要求,相比其他互作系统,Biacore 8K能够以更大的容量、更高的通量、更快的检测速度、更优异的表现,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数据。
表面等离子共振 biacore 8k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Biacore 8k)在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检测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技术为疾病诊断、药物研发以及基因工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
1.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是一种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在金属表面上固定生物分子,当有生物分子与其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局部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引起共振角的变化。
Biacore 8k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仪器之一,能够实时、定量地监测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等领域。
2.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应用Biacore 8k在药物研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监测药物与靶标蛋白的结合动力学和亲和力,科研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从而加快药物研发的速度。
Biacore 8k还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抗体结合特性等研究中,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Biacore 8k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实现更高的样品处理能力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Biacore 8k在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方面也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Biacore 8k)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一技术在药物研发、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面临着不断创新和改进的发展趋势。
我个人对此深有同感,相信随着这一领域的持续发展,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将会为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
BIAcore技术及其应用
BIAcore技术及其应用BIAcore技术及其应用BIA(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技术是基于一种称为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的物理光学现象发展起来的新型生物传感分析技术,自1990年正式出现后,有关该技术利用的研究便迅猛发展起来了。
由于该技术的实时监测性、样品无需标记及快速自动化等突出优点,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几百个实验室的工作涉及到它,应用领域也已从最初的单纯研究免疫中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扩展到了细胞粘附、蛋白伴侣等许多新型领域。
1.BIA技术的基本原理BIA技术的关键是利用了基于SPR现象发展的生物传感器作为检测系统。
一般情况下,当入射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透明介质的界面时将产生全反射,且反射光强度在各个角度上都应相同。
但若在介质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后,由于入射光可引起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共振,从而导致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大大减弱,其中使反射光完全消失的角度称作共振角(SPR Angle)。
共振角会随金属薄膜表面通过的液相的折射率的改变而改变,且折射率的变化又与结合在金属表面的生物大分子质量成正比。
因此,BIA技术可以通过对反应全过程中各种分子反射光的吸收获得初始数据,并经相关处理获得各动力学参数从而完成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利用SPR进行检测分析的具体情形如图1所示。
图1SPR检测分析原理2.BIA技术分析装置——BIAcore系统现在利用BIA技术进行检测的主要装置是Pharmacia公司的产品——BIAcore系统。
该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如图2、3所示。
图2BIA装置图3传感图(1) 传感片(Sensor chip)该部分是BIA系统的关键组成。
它是实时BIA信号传导的载体。
通常情况下,传感片为一片表面镀有金属薄膜的玻璃载片。
而在金膜表面布满共价固定的亲水性集团以提供一个可与生物分子发生偶联的专一性结合表面。
[自然科学]BiaCore分析方法
• •
41
从结合水平和基线的变化趋势看再生效率 (1)
传感芯片的种类
20
传感芯片 CM5
Biacore Training
• • •
羧基化的葡聚糖表面 最常用的传感芯片 卓越的化学稳定性
21
传感芯片 CM4 和 CM3 •
Biacore Training 传感芯片 CM4
» 羧基化的葡聚糖表面,羧基化程度低于CM5 (所带的负电 荷较少) » 减少了对带强正电荷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例如在细胞的 水解样品和匀浆中 » 比较容易得到较低的 Rmax,便于进行动力学研究
Biacore Training
bad
Cycle 1
Cycle 2 Time
• • •
有效的再生能够去除所有结合的分析物分子 重复对分析物做一次进样,以检测是否配体维持了原有的 活性 结合和再生的过程必须进行多次重复,以完全确保选择的 再生环境的有效性
40
再生环境的选择
•
Biacore Training
10
如何选择偶联策略:由配体性质决定
•
Biacore Training
不稳定的配体 不纯的配体 共价结合后发现 活性丢失 酸性配体
捕获 捕获 尝试其他官能团 (e.g. 巯基) 捕获或改变结合化学 键 (e.g. 巯基偶连) 捕获
11
• • • •
再生困难
蛋白质等电点 (pI)
Biacore Training
ligand isolectric point pI
pH < 3.5
3.5 < pH < pI
pH > pI
surface pKa 3.5
surface pKa 3.5
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前沿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系统(BIAcore)1.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core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BIA技术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的物理光学现象的新型生物传感分析技术。
不必使用荧光标记和同位素标记,从而保持了生物分子的天然活性2.工作原理:实验时先将一种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将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溶于溶液中,流过芯片表面。
检测器能跟踪检测溶液中的分子与芯片表面的分子结合、解离整个过程的变化。
传感器芯片:传感器芯片是实时信号传导的载体芯片,是在玻璃片上覆盖了一层金膜,在金膜的表面连有不同的多聚物用于固定不同性质的生物分子。
每个芯片表面有4个通道(FC),可以独立做4个不同的实验,为了满足分析各种生物体系的要求,专门设计了多种传感器芯片。
每一种芯片都具有良好的品质能提供:稳定的基线,高灵敏度,广泛的再生方法,反复使用性和特别好的重现性。
液体传送系统:微液流盘是一个液体传送系统,通过软件的控制自动地传送一定体积的样品至传感器芯片表面。
通过对管道内微型气阀的控制,形成各种液体流动回路,将样品或缓冲液送到传感片表面的不同通道。
甚至自动进行样品的回收。
SPR光学原理:当入射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将产生全反射,由于在介质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后,入射光可引起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共振,(从而导致反射光角度减弱,使反射光完全消失的角度称作共振角)。
共振角会随金属薄膜表面通过的液相的折射率的改变而改变,折射率的变化(RU)与金属表面的生物大分子质量成正比3.应用:测定分子复合物的生成和解离的速度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理论:共聚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是以激光作为光源、采用逐点扫描及共轭聚焦技术,能对样本进行断层扫描,以获得高分辨率焦平面光学图像的荧光显微镜系统.基本原理:高压汞灯(滤镜分光),紫外、蓝、绿(激发),被荧光探针染色的生物样本(光学成像),被标记结构的荧光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acore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
BIA是英语"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的缩写,Biacore提供了实时观察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
通过它您能观察两种分子结合的特异性,能知道两种分子的结合有多强,还能了解生物分子的结合过程共有多少个协同者和参与者。
Biacore可以让您得到用其他技术方法难以得到的结果,因为它可以实时反映分子结合过程中每一秒变化的情况。
无需借助标记物进行分析使Biacore 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体系的测定,从各类小分子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寡核苷酸和寡聚糖直至类脂、噬菌体、病毒和细胞。
Biacore 是一个通用的仪器,因为您可以任意偶连如上所述任一种生物分子到传感片表面。
因此要将Biacore
应用在哪个领域,由您决定!
Biacore 拥有20余年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器的研发经验,是生物分子相互作用领域的技术引
领者和标准制定者。
Biacore系统提供独到的洞察力来揭示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帮
助科学家们更深入的理解生物分子的功能、更好的作出决策和提高生产力。
Biacore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来实时跟踪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不用任何标记物。
实验时先将一种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将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溶于溶液流过芯片表面。
检测器能跟踪检测溶液中的分子与芯片表面的分子结合、解离整个过程的变化。
Biacore系统可以为很多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动力学、亲和力、特异性、热力学和浓度等,同时它所
能够研究的分子范围也十分广泛-大至细胞与病毒,小至100道尔顿以下的有机化合物。
Biacore系统性能强大
的硬件、种类丰富的耗材和操控智能的软件适合各个领域对于各种高质量数据的需求:无论是基础研究,还
是药物开发,甚至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您可以从Biacore官方网站()上查询到更多的
信息。
GE Biacore现有5个型号:Biacore 4000, Biacore 3000,Biacore T200, Biacore X100 及主要面对食品或维生素客户的Biacore Q
今天对生命科学奥秘的探索,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而是要探询为什么。
旨在揭示生命现象背后的机理研究,必然要理清生物分子间复杂的关系。
只有Biacore能实时反映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而不同于其他只能提供生物分子作用后的结果的方法,为您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角度。
- 蛋白质组学研究(Proteomics)
- 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 新药研发(Drug Discovery)
- 信号传递(Cell Signalling)
- 多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和组装( Multi-molecular Complexes) - 分子识别(Molecular Recognition)
- 免疫调节(Immune Regulation)
- 免疫测定法(Immunoassay)
- 疫苗开发(Vaccine Development)
- 瞬时结合(Transient Binding)
- 配体垂钓(Ligand Fishing)
- 结合特异性(Binding Specificity)
-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 酶反应(Enzyme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