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危机原因

合集下载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亚洲金融危机是指1997年亚洲多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金融体系崩溃的一系列事件。

危机的爆发源于泰国,随后迅速蔓延到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

以下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些主要原因。

1.货币投机和资金外流:在危机前夕,亚洲国家积极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大量外资涌入亚洲市场。

但由于大规模投机活动和高风险投资,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变得异常剧烈。

当投资者对亚洲市场失去信心、开始撤资时,导致了大规模资金的外流,引发了危机。

2.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亚洲国家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即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或其他主要货币绑定在一起。

然而,这种制度却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一方面,这种制度常常导致通胀率上升,货币的实际价值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当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出现疑虑和不确定性时,他们往往会大量兑换本国货币,以获取日后汇率下跌时的利润,从而加剧了金融危机。

3.蜂拥外债和经济不平衡:亚洲国家在危机前采取了大量借贷,并将这些借款用于不断扩大的国内投资。

然而,这些国家对外债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而其外汇准备通常相对较少。

当国内和国外投资热潮消退时,这些国家发现其背负了巨额外债,并且无法按时偿还。

这导致了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进一步失去信心,加剧了危机。

4.弱势金融体系和监管不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过度膨胀,且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在大量不良贷款,资本充足率不足以支持其风险敞口。

同时,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的监督和控制,未能有效管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风险。

5.投资者情绪的恶化:在危机爆发之前,亚洲国家一直被认为是快速增长和潜在高回报的市场,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

然而,当危机出现迹象时,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他们开始对亚洲市场感到担忧,并纷纷撤出投资,进一步加剧了危机。

总的来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外资的撤离和市场对亚洲国家经济不确定性的忧虑。

货币制度的弊端、外债过高、脆弱的金融体系和监管不力都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论韩国总统金大中的经济哲学朴昌根金秀子

论韩国总统金大中的经济哲学朴昌根金秀子

论韩国总统金大中的经济哲学朴昌根金秀子在过去的两年间,金大中先是作为在野党领袖后是作为总统,在一系列的论著和演说中反复阐述自己的经济哲学,并为贯彻自己的经济哲学提出了一整套实践方案。

本文将从多个层面讨论金大中的经济哲学及其实施方案。

一、从理论上看金大中的经济哲学金大中早在1994年就撰文讨论民主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强调了民主主义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注:大韩民国政府:《与国民一道开拓未来》,韩国文化观光部政府刊行物制作社,1998年9月版,第65页。

)1997年3月他在《金大中的21 世纪市民经济浅说》中全面阐述自己的经济哲学,明确指出他所主张的新的经济政策的基本框架是“民主的市场经济”。

(注:金大中:《金大中的21世纪市民经济浅说》,韩国图书出版山河,1997年版,第13页。

)1998年4 月他在亚欧首脑会议上指出:自由民主主义和市场机制是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依靠这两个轮子就能促进真正的经济发展。

(注:韩国《东亚日报》,1998年4月9日,第7版。

)1998年9 月韩国政府出版《与国民一道开拓未来》一书,将金大中经济哲学看作是“国民政府”的经济哲学,认为其基本点是“民主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并行发展”。

(注:大韩民国政府:《与国民一道开拓未来》,韩国文化观光部政府刊行物制作社,1998年9月版,第51页。

)从理论上讲,对金大中经济哲学的考察应当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交互关系出发。

当我们将政治体制分为权威主义和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分为官治经济和市场经济(注:这里之所以将“官治经济”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主要是因为金大中在阐述其经济哲学时采用了这种表达方式。

实际上,现今各国的经济体制几乎都可看作是市场经济。

因此,此处所说的“官治经济”是指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通常被称为完全竞争或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时,可得出四种社会模式:1.权威主义加官治经济,这是一种在政治上实行权威主义而在经济上实行政府主导的社会模式;2.权威主义加市场经济,这是一种在政治上实行权威主义而在经济上实行市场原理的社会模式;3.民主主义加官治经济,这是一种在政治上实行民主主义而在经济上实行政府主导的社会模式;4.民主主义加市场经济,这是一种在政治上实行民主主义而在经济上实行市场原理的社会模式。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引言亚洲金融危机是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系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

这场危机引起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冲击。

本文将探讨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并对其影响和教训进行分析。

原因一:外部冲击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部冲击。

危机的爆发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1997年,美国利率上升和日本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资本从亚洲国家撤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动荡。

此外,亚洲各国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一国的危机很容易传播到其他国家,形成连锁反应。

原因二:金融体系弱点的暴露亚洲金融危机揭示了该地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在危机之前,亚洲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加之外资的涌入,导致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过度扩张和不良贷款风险的积累。

许多国家的银行和企业存在严重的财务困难和不健康的经营模式,缺乏透明度和监管。

原因三:固定汇率制度的短期流动性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部分国家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如泰国的泰铢。

然而,由于国际投资者信心的下降,这些国家无法维持固定汇率,导致了短期流动性危机的出现。

大量投资者抛售亚洲国家的货币,人民币贬值,加剧了危机的爆发。

原因四:内部结构问题除了外部冲击和金融体系弱点,亚洲金融危机也暴露出许多国家内部结构问题。

有些国家存在政治不稳定、腐败问题和经济体制的不健全。

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程度也是问题所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市场失灵。

影响与教训亚洲金融危机给该地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货币贬值、股市崩盘和企业破产等问题导致了大量失业和贫困。

此次危机对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思考和教训。

首先,加强金融监管和透明度是防范危机的关键。

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压缩不良贷款,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至关重要。

过度依赖外资和特定产业的国家应加强多元化经济,降低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

97年亚洲经济危机

97年亚洲经济危机

97年亚洲经济危机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经济10Q2钟健学号:2010300229497年亚洲经济危机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

一、原因:1、经济持续过热,经济泡沫膨胀2、国际金融市场游资冲击。

目前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3、亚洲国家外汇政策不当。

为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贸易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4、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5、外债结构不合理。

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二、过程:1、1993年,国际投资家索罗斯认为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被低估,决定拿林吉特作为突破口。

马来西亚政府随即加强了对本国资本市场的控制,马来西亚因此免遭劫难。

2、东南亚各国经济过热的迹象更加突出。

各国中央银行不断提高银行利率降低通货膨胀率。

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

银行业本身大肆借入外币,炒作外币,加入投机者的行列,各国银行短期外债巨增。

其中,问题以泰国最为严重。

当时泰国在东南亚各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最高,秦铢紧盯美元,资本进出自由,泰国经济的"泡沫"最多。

同时,泰国银行业的海外借款95%属于不到一年的短期借款。

3、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庞大的资金,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秦铢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泰铢。

泰国政府动用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企图力挽狂澜。

但这区区450亿美元的资金相对于无量级的国际游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泰国政府无力与索罗斯抗衡,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4、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

受此影响,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全斗焕朴正熙卢泰愚金泳三

全斗焕朴正熙卢泰愚金泳三

韩国经济发展背景介绍
金泳三时代(1993-1997年)
• 外债及外国投资的增加 韩国的外债在94-96年以每年33.6%的速度在增长, 相比之下79-85年间只有17.8%。 良好的国内环境使韩国在96年吸引了约1000亿美 金的私人投资,是94年的两倍 1997年短期贷款达到98亿元,已达到93年水平的 2倍以上。
• 加强产业调整,均衡各行业的发展。 鼓励大企业接收破产企业实现兼并重组。
韩国经济发展背景介绍
卢泰愚时代(1988-1993年)
经济放缓,重提出口导向目标
•1989年,APEC创始国之一
• 国际竞争 韩国商品与日本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商品的竞争
• 国内问题 劳资纠纷及罢工事件的兴起,难以抑制通货膨胀
韩国经济发展背景介绍
韩国1997年经济危机案例分析
目录
1
韩国经济发展背景概述
2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3
经济危机应对措施
4
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概况
国名:大韩民国 面积:9.9万平方公里 人口:4554万 首都:首尔 民族:朝鲜族 国庆日:1948年8月15日 中韩建交日:1992年8月24日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地处亚 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 长1,100公里。韩国的领海与太平 洋最西部的海域交汇。韩半岛北部与 中国和俄罗斯接壤,东部濒临东海, 与邻国日本隔海相望。除与大陆相连 的半岛之外,韩国还拥有3,000个 大小岛屿。
卢泰愚时代(1988-1993年)
不规范的金融自由化
• 民间资本机构的兴起 民间资本机构将国外的短期贷款借给国内大企业, 而国内大企业则将其投入到长期项目中
• 对财阀不成功的金融约束 卢泰愚希望通过贷款政策限制财阀,但由于政府 放松了对国外资本的管制,从而抵消了限制财阀 的措施

两次经济危机中的韩国经济及其对策

两次经济危机中的韩国经济及其对策

2011年第7期山东社会科学No.7总第191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1两次经济危机中的韩国经济及其对策宋平朱美荣(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摘要]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都对韩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而韩国存在于金融体制、经济结构、政府政策、汇率制度等多方面的积弊是韩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的重要诱因。

受到两次经济危机巨大冲击的韩国经济,令韩国政府痛定思痛,重新审视造就“汉江奇迹”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危机后韩国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其政府在金融危机治理方面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密不可分。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韩国经济;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中图分类号]F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7-0105-05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都对韩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而韩国存在于金融体制、经济结构、政府政策、汇率制度等多方面的积弊是韩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的重要诱因。

在应对经济危机时,韩国政府采取的改革金融市场、调整经济结构等系列应对政策,对于经济危机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两次经济危机中的韩国经济(一)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经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韩国经济基本是稳定增长的,表现为财政收入稳定增加、中央财政略有盈余、外债负担较轻、通货膨胀率较低。

1994年,韩国中央财政盈余相当于GNP的0.3%,对外债务占GNP的15.3%;1984—1994年间,韩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6.8%。

①1995年,韩国人均GDP达到10076美元,超过了人均万美元大关。

1997年7月,发端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相继卷入经济危机。

短短的几周内,大量资本从上述国家流出,汇率崩溃,金融机构倒闭,股市一落千丈,国内产出急剧下降。

为了规避危机,当时的韩国政府采取了主动降低汇率的政策,但最终仍然没能逃脱危机的厄运。

韩国

韩国

第二个五年计划(1967年—1971年)
目标:促进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和继续争取经济自主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农林水产业所占比重 工矿业 社会间接资本和服务业 出口 进口
1967年 42.7亿美元 142美元
1971年 90.9亿美元 277美元
26.5% 24.4% 49.1% 2.6倍 1.4倍
• 韩国财阀企业的高负债率,所有权与经营 权高度结合的家族式经营体制,使企业抵 御风险能力脆弱。 • 从韩国财阀集团的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式 看,它具有很浓的创业者企业和同族经营 的性质。 • 当1997年金融危机到来时,起亚,汉拿, 韩宝,双龙,真露集团等大型财阀集团纷 纷倒闭,大宇也未避免解体厄运
新兴工业化国家
——韩国
简介
自然资源贫乏


北工南农,北重南轻
工业落后,经济瘫痪 大量劳动力

市场及援助
础 经济危机
• 资源大多数分布在朝鲜半岛北部,南 部只有少数非金属矿物资源,其它工 业用料多数依靠进口。 • 朝鲜北部工业分布较多,南部多为农 业和轻工业,耕作技术落后
• 1948年南北分裂,南部失去北部的电 力及其他方面的供应,经济陷入瘫痪 • 在朝鲜战争中,韩国工矿,电力和交 通设备遭到破坏,处于“绝对贫困的 恶性循环”之中 • 朝鲜战争后,朝鲜面临通货膨胀等问 题。
受政府重点扶持的大财阀企业,是韩国工业 化的主角
• 韩国经济高度集中于少数的财阀系列企业,据 1988年韩国政府统计,三星、现代等五大财阀集 团,集中了国内银行贷款全部的14%,掌握了矿工 业出荷额的23%。1985年五大财阀的销售额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10%,少数财阀集团的市场占有率也高。 • 韩国财阀集团能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起来,有其所 处的特殊历史条件和政府方面的特惠

韩国多次金融危机的历史发展轨迹

韩国多次金融危机的历史发展轨迹

韩国多次金融危机的历史发展轨迹韩国作为一个重要的亚洲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

这些危机不仅严重影响了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对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下面将从历史发展轨迹的角度,探讨韩国多次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影响。

第一次韩国金融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韩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

然而,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1987年,韩国实施了民主化改革,市场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也加快了。

在新的经济模式下,韩国的银行业陆续遭遇问题,一些重要的商业银行陷入了资本不足和坏账风险的境地。

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银行业放贷不适当、盲目追逐高收益和过度膨胀。

1988年到1991年间,韩国的四家商业银行接连破产,整个金融体系严重崩溃。

第二次韩国金融危机在第一次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银行业进行了改革和重建。

到了90年代中期,韩国经济再次出现高速增长,这种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和内需的相互推动。

然而,这种增长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也滋生了问题,比如货币过度贬值、公司负债规模过大和财务状况不健康等。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恶化了韩国经济形势,韩国货币贬值、资本外流,整个国家社会动荡不安。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韩国政府不得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并启动了银行重建计划。

由于重建计划的实施,韩国银行业全部或部分国有化,一些垃圾贷款被清理,整个银行业得到了重建。

第三次韩国金融危机在第二次金融危机后,韩国一直致力于银行系统和财政部门改革。

然而,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时,韩国经济再次受到了影响。

经济增长率减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导致韩国股市大幅下跌。

此外,韩国的一些企业也因为过度依赖外部融资,而在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扩散中受到了冲击。

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紧急银行支援计划和减税政策,以缓解危机。

结论尽管韩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里采取了重大措施,包括改善金融监管、推出新的金融法规和加强财政政策等,但韩国经济仍然时刻面临着不稳定和风险。

韩国金融危机-讲课稿

韩国金融危机-讲课稿

2021/3/11
9
当1997年金融危机到来时,起亚、 汉拿、韩宝、双龙、真露集团等大 型财阀企业纷纷倒闭,就连赫赫有 名的第二大财阀——大宇集团也未 能避免解体厄运。大企业集团的接 连倒闭,更加重了韩国的经济危机。
20213/11
11
2021/3/11
12
2021/3/11
经济危机:
1.原因 2.克服措施(四项)
2021/3/11
15
课后思考
对照韩国1997年的经济危 机,请说一说我国政府在2008 年的经济危机中所采取的拯救 措施。
2021/3/11
16
谢谢
2021/3/11
17
2021/3/11
7
经济危机
然而政府过度的干预难免会扭 曲市场秩序,阻碍资源的合理配置。 韩国经济中政府、金融、企业三者 之间不正常的关系,是导致金融危 机爆发的根源。
2021/3/11
8
然而由于经济的过度集中,商 品、要素市场被扭曲,全社会资源 配置效率下降。韩国财阀企业的高 负债率、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结合 的家族式经营体制,使企业抵御风 险能力脆弱。
韩国 经济特征与经济危机
2021/3/11
1
2021/3/11
韩国位 于亚洲东部 的朝鲜半岛 的南部,西 临黄海,东 临日本海, 南隔朝鲜海 峡,与日本 相望,面积 99 000k㎡
首都:首尔 国花:木2槿
首尔
2021/3/11
3
木槿花 2021/3/11
4
经济特征
1.投入拉动下的经济增长
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迅速的工业化, 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实现,从 而有别于以渐进地改进生产性(投入产出 比)为主的欧美模式。据OECD的分析, 1970—1995年的25年资本投入的增长率, 美国为2.3%,日本为5.7%,而韩国则高达 12.4%。

韩国

韩国

3. 汽车制造业 1999年韩国生产汽车 年韩国生产汽车284万辆,出口汽车 万辆, 万辆, 年韩国生产汽车 万辆 出口汽车150万辆,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八位。 万辆 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八位。 从业人员达22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约 ,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 万人, 从业人员达 万人 占全部从业人员的约8%,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10%。 。 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蔚山、釜山、光州、仁川、始兴等地。 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蔚山、釜山、光州、仁川、始兴等地。
首都圈 (11.8%) (45.9%) 45.9%)
17.6万亿韩元 17.6万亿韩元 689个 50 689个 731个 338 731个 21.9万亿韩元 21.9万亿韩元 15.6万亿韩元 15.6万亿韩元 66所 66所 234个 234个 187家 9 187家 513.7万辆 513.7万辆
(36.8%) 36.8%) 55.6%) (55.6%) 44.9%) (44.9%) 67.9%) (67.9%) 62.2%) (62.2%) (41.0%) 41.0%) 84.8%) (84.8%) 47.5%) (47.5%) 46.0%) (46.0%)
4. 电子电气工业 从进口替代型家电生产到出口加工组装型家电,再到电子计算机、 从进口替代型家电生产到出口加工组装型家电,再到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等 等信息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半导体、集成电路、 等信息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半导体、集成电路、LCD(液晶显示器)等能动部件制造 (液晶显示器) 到现在的“白色家电” 设备( 业,到现在的“白色家电”和AV设备(视听设备)领域,电子产品结构不断升级, 设备 视听设备)领域,电子产品结构不断升级, 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还帮助韩国加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还帮助韩国加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电子电器工业分布在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首尔、仁川、水原等地)、 )、内陆 电子电器工业分布在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首尔、仁川、水原等地)、内陆 的龟尾电子工业团地以及釜山等地。 的龟尾电子工业团地以及釜山等地。 首都圈——极化的国土构造 (四)首都圈 极化的国土构造 1. 高密度的城市国家

试析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试析韩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作者: 程岗
作者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410001
出版物刊名: 经济科学
页码: 92-96页
主题词: 韩国;金融危机;成因
摘要:1997年7月,由于泰铢的持续暴跌引发了韩元的暴跌,并进而导致韩国迅速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关于韩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目前已有很多分析家和学者作出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房地产业的长期过度发展、外汇储备不路、筹措使用外债外资不当、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对外开放金融市场但监管不力、汇率制度僵化。

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

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

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杨焕棉(经济与管理学院09电子商务)2012年5月29日从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

两次金融危机都给了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我将对这两次金融危机进行简单的比较。

一、产生原因不同: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继1994年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亚洲金融危机首先起始于泰国,爆发的又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

1997年,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炒家,通过各种渠道对亚洲各国的股市、汇市进行疯狂投机。

以泰国为首的一些亚洲经济新兴国家,为了避免国际游资冲击,主动下调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而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7月2日,泰国首先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

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

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二、主要表现形式: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形式:1、国际投机者不断冲击泰铢,泰国政府在采取各种措施抵御无效、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后,被迫于7月2日宣布放弃主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泰铢随之大幅贬值。

经济危机造就了韩国的“危机经济”

经济危机造就了韩国的“危机经济”
以三 八线 为 界划 分朝 鲜 南北 部 ,8 年 后 的 l 5 年 6 7日停 战协议 签 署 , 9 3 月2
统治 ,至 14 年 H本投 降 ,以北 纬3 95 8
度 线 为 界 划 分 南 韩 困北 朝 鲜 。尽 管 这段历 史对 韩 圈人 来说 铭 心刻骨 ,但
现象 :韩 国企 业家进 修 :离 开经
教 育 家 学 美 国 ,先 学 日本 经 营 、 后
1 5 朝鲜 战争结束 93
1 6 朴 正 熙 总 统 卜台 ( 国史 91 韩
上最 重 要 的 人 物 )
16 第 1 5 92 个 年计划
1 6 人 均 GD 0 美 元 ,出 f 1 93 P10 _ I 亿 美 元 16 G P 越 朝 鲜 9 D超 9
界 性 或 大 区 域 的 经 济 危 机 ,在 每 次 经
本文从一组有趣资讯开始。 故事 :香港 老太 太的钱 变成美 国 年轻人的汉堡包

济 危机后 ,别 的 家有 的一蹶 小抓 、 有 的要历 经好长 一个停 滞时期 、 但韩
个 香 港 老 太 太 说 : “ 孙 子 外
经济危机造就 了韩国的 “ 危机经济"
一 智 饶 黄
韩 国 , 一 个 国 土 面 积 只 有 我 国 10 % . 总 人 口仅 有 我 国 37 %的 近 .4 .4
C 课程 变得不像 以前 受欢迎 ,但人 EO
文 学院 、艺术文 化学 院和社会科 学学 韩 国G 总嚣和 人均分 N-. DP N 在伞 球第  ̄ 1 位 、第 3 位 (中闰 第2 、第 1 0 l 7 位 O 位 )。 曾几何 时 ,人们都在 惊叹 H本 的发展 速度 ,几乎 没有人 去关 注韩 圈 这个后 来者 ,但今 火 ,人们 不得 不调

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的真实情况

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的真实情况

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的真实情况看完电影研究了一下韩国1997年金融危机的真实情况。

韩国的金融危机主要是自己作死,不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对韩国来说真的是金融改革的重大契机,是一次涅槃重生。

金融危机之前,韩国的金融机构都由政府控制(和中国一样),韩国企业都是资本驱动型,是依靠大量投资来进行竞争。

韩国政府让银行给企业大量贷款(也和中国一样)。

政企合一,天下无敌,韩国用钱堆出了三星、现代、LG这些巨无霸,在国际市场横行无忌。

这时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注重资本忽略了技术,一个是受到美国的贸易战冲击(还是和中国一样)。

为了弥补技术缺陷,韩国从日本进口零部件和机械设备,因此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逆差。

贸易战之后韩国对美国也产生了大量贸易逆差。

这为外汇储备下降趋势埋下伏笔。

另外,韩国人还喜欢赚快钱,大量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和股市进行投机。

为了提高利润,企业只好从银行借更多的钱,而银行的外债也很高,外债总额1100亿美元,银行外债700多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只有300亿美元,相当于资不抵债,所以韩国在国际上很难借到钱了。

国内企业投资不善,还不起钱,银行坏账不断累积。

这时不少大型企业开始破产倒闭,包括影片中提到的韩宝集团,受牵连的银行也岌岌可危。

金融危机开始降临。

简单的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乱放贷,而不是影片中说的汇票质押贷款。

还有一点:金融危机最怕恐慌,如果真像影片中代表正义的金惠秀那样公布国家即将破产,那么所有人都会抛售韩币,汇率一泻千里,情况更不可收拾。

韩国接受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的使命,是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协助。

对于严重财政赤字的国家,基金可能提出资金援助,甚至协助管理国家财政。

受援助国需要进行改革。

具体参照华盛顿共识)550亿美元援助后,开始按照IMF的建议进行改革。

让不符合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其出台必将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影响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

1997年金融危机

1997年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于1997年7月,由泰国开始,之后进一步影响了邻近亚洲国家的货币,股票市场,和其它的资产价值。

此危机另一名称是亚洲金融风暴(常见于香港)。

印尼、韩国和泰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

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

中国大陆和台湾受影响程度相对较轻,但台湾却面临著"本土型金融风暴"的威胁。

日本则仍是处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自身的长期经济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风暴的影响并不大。

1997年,泰国经济疲弱,许多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偏高并大多维持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这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

由美国知名炒家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乘势进军泰国,从大量卖空泰铢开始,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香港的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

一、事件经过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

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

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

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韩国财阀与韩国金融危机

韩国财阀与韩国金融危机
的 市场环境 的建 立 , 当然这 也是 市场成熟 的一个标志 。早在
8 o年代以后 , 政府就宣 布要对 其在产 业重构中的角色进行重 新定位 和相应调整 , 简单说就 是要缩小 管辖范 围; 政府 职能 从 发展型向管制 型转变 , 随意的、 从“ 部门 导向性干预 ” 间 向“ 接 的、非随意性 支持 ”如对 研究 和人员培 训等 的激励 转变
《 学问・ 科教探索》 第 2 卷 1 期 4 8
韩 国财 阀与 韩 国金 融危 机
谭 姝 张文佳 刘 明 杰
( 宁大 学 辽
【 要】 摘 本文在 简 要论述韩国财阀组织形式与当时韩
国人 为的寡 头垄断市场相 契合促进 韩国经济赶超后 . 分析 了 在上世 纪八 、 九十年代韩 国财 阀由盛转衰 的过 程 。 究了它 探
作 用 。并 且 凭 借 优 秀 的 企 业 家 才 能 和 科 研 费 用 呈 刚性 的 规
过去合法的优惠措施,包括政策性贷款和一些优惠税收政 策, 致使 买方还原 成传统 的完全 竞争市场 , 而财阀 过去 由买
方垄断 竞争市场所获得的收益也逐渐消 失。 政府这种态度 的 转变和对财阀 的限制 , 阀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 使财 ( ) 二 公平竞争 的市场环境 人 为寡头垄 断市场结 构瓦解 的一个标 志就是公平 竞争
的转折 点。 作为韩 国的竞争法 。 LT MI A试图通过 引入游戏规 F 则而 建立 一个公平 的市场经 济制度 , 因此 , 其地位 位于其他 经济法规和管制之前 , 各种经济法 中具有“ 在 宪法” 的性质。 MR T F A颁布 之初 ,其主要条款主要涉及对滥用市场控 制力 、 过度的合作行为 、 不公平贸易 、 通过贸易合作限制竞争
等一些行为的处理, 它为在韩国建立一个 自由的市场经济 . 缓

亚洲金融危机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原因亚洲金融危机是指在1997年至1998年期间,一系列亚洲国家遭受金融系统崩溃和货币贬值的事件。

这场危机波及了许多亚洲国家,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和菲律宾等。

这场危机对亚洲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结构性、经济和金融因素。

首先,外部因素是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资本开始迅速流向亚洲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本的过度投机和扩张。

外国投资者过度关注于快速经济增长的亚洲国家,而忽视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弱点和风险,这使得这些国家变得特别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

其次,结构性问题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亚洲国家在危机前几年内面临着结构性问题,如金融体系不健全、不透明的公司治理、财务不健康的企业以及高度集中的产业结构。

这些问题削弱了亚洲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此外,亚洲国家的信贷市场也存在缺乏监管和透明度等问题。

第三,货币问题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亚洲国家在危机之前都实行了被称为“固定兑换率制度”的货币政策。

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货币与美元绑定,并固定在特定兑换率下。

然而,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美元升值导致亚洲国家的货币原本被高估,这对其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了危机。

最后,金融领导不当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一些亚洲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未能有效管理金融风险,监管不力,使得危机发展成为无法控制的局面。

此外,金融机构也未能充分识别和管理风险,通过放松信贷标准和扩大信贷规模,推动了短期急于赚取高利润的行为。

总而言之,亚洲金融危机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复杂的事件。

外部因素、结构性问题、货币问题和金融领导不当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亚洲国家的金融系统崩溃和经济下滑。

这场危机为亚洲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教训,促使他们加强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和透明度,改善公司治理,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能力,以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同时,这场危机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调整和。

朝鲜半岛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朝鲜半岛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朝鲜半岛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朝鲜半岛危机主要起始于北朝鲜于2012年12月12日发射光明星3号(2期)以及2013年2月12日进行核试验等事件,使得危机情况逐渐升级。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朝鲜半岛危机出现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朝鲜半岛危机出现的原因据报道,2002年10月16日朝鲜代表在与美国特使会谈中承认有核计划。

此言一出,美国作出强烈反应。

11月14日,美以朝违反《美朝核框架协议》为由,宣布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

11月17日平壤广播电台发表评论说,朝鲜已经拥有对付美国越来越大的核威胁的“强有力的军事手段,包括核武器”。

但第二天朝鲜中央社说,朝鲜“相信有权拥有核武器”,既不否认拥有,也不承认拥有。

之后朝鲜宣布重新启动宁边核反应堆,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常驻监督人员。

今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在总部维也纳召开紧急会议,认为朝鲜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决定将朝鲜的核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该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家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

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审议和延长该条约大会,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

应当说,该条约在防止和限制核武器的扩散及促进核能的和平用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有188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除朝鲜之外,没有一个国家曾轻言退出。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这一决定,等于将朝核问题“国际化”,这是朝鲜方面极不愿看到的,朝鲜方面作出了强烈反应。

亚洲经济危机的教训

亚洲经济危机的教训

亚洲经济危机的教训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突然爆发,冲击了亚洲多个国家的经济,该事件不仅影响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场重大的经济危机,亚洲经济危机在其发生后,引起了学者、政策制定者和国际机构的普遍关注,大家纷纷试图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出现。

本文将对亚洲经济危机的发生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带来的多重教训进行分析。

一、亚洲经济危机的发生背景(1) 经济快速增长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亚国家经历了一轮快速的经济增长,尤其是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这些国家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实行了自由化政策,吸引外资并通过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GDP实现了显著增长。

然而,这种快速发展也孕育了诸多问题。

(2) 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尽管当时投资环境良好,但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市场依然不够成熟,监管机制不健全。

这些国家往往过度依赖外国贷款,导致债务风险显著增加。

利率政策的不稳定和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得资本流动难以有效调节。

(3) 财政和货币政策失误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些国家采取了刺激性的财政政策。

在信贷扩张的背景下,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不断滋生,而政府缺乏有效应对机制。

此时,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未能及时收紧,使得利率持续低位,从而进一步助长了过度投资和消费。

二、经济危机的过程(1) 货币贬值1997年7月,泰国中央银行由于无法维持泰铢汇率,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导致泰铢贬值。

随之而来的是频繁的资本外流,市场对其他东南亚国家货币产生恐慌情绪。

由于投资者失去信心,这些国家的货币相继贬值:印尼盾急剧贬值70%,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65%,菲律宾比索贬值30%。

(2) 银行业危机爆发面对货币贬值,由于资产负债表受到严重影响,银行贷款违约激增,一些小型银行纷纷倒闭。

尤其是在泰国和印尼,银行系统一度陷入瘫痪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虽然也受到影响,但由于实施了相对保守的金融政策,其金融体系较为稳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经济危机得原因一.韩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1 管制经济和政经勾结1997年初,韩宝集团以5兆7千万韩元(约合47亿5千万美元)的负债倒闭时,世人无不震惊。

人们不仅要提出疑问,为什么政府会给即将倒闭的企业数量如此庞大的国家贷款。

很显然,这就是政经勾结。

没有权力的支持,国内的金融机构是不会同时把数额如此庞大的资金拨给这几家大企业的。

这些大企业并没有把高出企业资金300%或400%的金融贷款用于技术开发等有意义的项目上,而是将之据为己有,中饱私囊。

垄断企业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有必要形成不为人知的隐性资金。

数额庞大的不良贷款所能持续的原因,就是政府在事实上掌握了金融机构的人事权及其它权力。

金融机构的借贷并不是以严格的贷款审查和客观实际为准绳的,而是由政府与金融机构内部的勾结决定的。

因此,这种管制金融就成了权力与垄断企业之间政经勾结的支柱。

2 韩国的财阀企业韩国财阀企业的最大弊病就在于重复投资和拆借经营。

根据韩国产业银行的分析,类似三星、大宇、LG等主要大型企业的重复投资过剩和由此带来的企业经营不善是导致韩国经济出现危机的根源。

1998年3月6日,韩国产业银行公布了韩国国内业近10年来设备投资的分析结果。

就企业本身来说,并未形成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竞争型的设备投资势态。

但在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电器、造船、汽车、煤油6个垄断行业中体现出向大型企业的强有力的投资倾向,在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电子、石油化工、造船、汽车等行业。

韩国产业银行分析认为,这种投资竞争趋向不仅脱离了现有部门,而且向新的行业扩展。

因此,其最终成为产品供过于求、企业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从另一方面讲,在国家经济未形成大规模时期,一个集团的倒闭或是破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政府会阻止这些企业的破产。

况且以政府的权力做到这一点是不成问题的。

如政府有足够的能力控制金融系统的话,宁愿让它负债经营也不会让它倒闭。

但是过高的负债率不仅存在危机,同时也是个时代性的错误。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更希望这些企业集团能够将负债转为资本经营,但为时已晚,韩国国内企业要想持续膨胀经营,即无限地扩张附属公司,就只能靠庞大的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我们称之为拆借经营。

在韩国经济以绝无仅有的速度迅速发展的同时,财阀企业的膨胀正是以这种拆借形成的。

问题是银行的借贷行为并不是经过对企业的客观审查后发生的,而是受政府和其它部门的控制。

同时,政府通过银行借贷垄断企业,将其牢牢地握在手中。

企业的兴旺与能否得到贷款息息相关,在这种前提下,必然会形成政经勾结,而且政经勾结而形成的拆借经营,必然使企业丧失经营的透明度。

二.政府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干预。

1随着政府在各个领域的政策管理失去了一致性和一贯性,同时也丧失了其信誉度,而且政府的措施只限在表面上。

金融成为韩国经济生长的血脉。

而且,依据政府主导和发展的构想,金融市场对政府的影响力要远远超出证券市场。

与此同时,企业在资金短缺时,并未想到消费渠道和增加竞争力的能量,而是将资本投入到政府经费上去了。

随着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政府主导的金融已达到了临界点,虽然随着开放的扩大,不断显现出国际竞争力的脆弱性和危机管理能力的缺乏,但仍坚持着过去政企不分的惯例,政府干预金融机关的人事、资金、利息等的直接管理(directman2agement)权力不断增大,而运用通过协商和调整手段的间接管理(indirectmanagement)相当微弱,这些结构性问题造成了金融系统贷款比例和人事委托的无条理性,以致于金融机构未能挣脱政府“保护”的牢笼,无法适应硕大的国际金融市场而遭失败。

政府应实行金融救济,运用市场原理,使金融机构重新复活,不应让金融产业中道德性懈怠(moralhazard)现象不断蔓延。

2事实上,金泳三时期,大多数的议案是以政治的观点去形成的,改革的焦点都集中在了政治领域,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所欠缺。

在公平竞争的大企业的支配结构或是经营方式上也未尝试过向国际标准靠拢。

1990年是改革的时代,随着韩国进入所谓金泳三文人政府,认为有必要进行象卢泰愚政府所采取过的社会变革,开始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比如,以金融制度为例,摆脱了过去金融就是实物经济支柱的意识,可以认为,改革的推进是从政府意识到了金融产业自身是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开始的。

但因改革程序上的问题和推进体系的界限问题,在政权初期,虽然金融政策有所变化,但却没能触及到金融产业开放的结构性改革上,而只限在了提及到金融监督机构的改编或金融机关的大型化和运行自动调节的阶段。

而且,因金融实名制度的意图囊括了过多的政治性因素,其改革名不符实,最终导致失败。

与此同时,在国家经营上过多强调了政治性,没能给负责经济的部门以实权。

临近政权末期,改革的意志开始衰退,改革的权力基础逐渐削弱,潜在的矛盾开始激化。

政府初期想要治愈公务员消极性的决策,也没得到实行。

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政府的洞察力减弱和目标意识模糊,频繁的人事调动而引起了成就动机低下,不断强化的审计,预见性较低的政治干预等等诸多因素都结合在了一起。

政府内部的人事变动只重视表面的进程,而以部长级为首的最高权力者经常替换,不仅不尝试恢复防御职能,反倒丧失了一贯性和一致性。

3由于韩国集权化的权力结构,经济部门的负责人职位也就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运作。

巧合的是,当时经济部门负责人认为经济的实物部分是相当牢固的,因此,不仅没有鼓励对外汇危机的防御活动,而且在对策方面更加疏忽。

因最近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发达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外汇业务成为瞬间化产业,并迅速形成对其金融制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判断。

而行使着莫大权力的部长的意识,公务员们的专业性知识的欠缺等,都可视为政权末期适应能力脆弱和在追随国际金融潮流的过程中起了逆反作用。

因为政府的具体政策提示不及时,才导致了金融市场混乱、大企业连续破产倒闭的恶性循环,同时,对不良企业的处理方案缺乏一贯性,政府的政策也失去了信赖度,其结果是与国家的总体危机密切相关。

因政权末期的“漏水”现象和金贤哲(金泳三之子)事件,总统政权的凝聚力开始低下,期间潜在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了。

原以为能成为受人尊敬的总统的面前出现的是悲惨的现实,其国家最高领导的地位也开始动摇,随之在野党(新韩国党)的内部龟裂不断加速。

4因金融系统的落后与政治社会腐败文化相结合,竞争力开始低下,总统的权位丧失与政权交替期相吻合,危机终于全面爆发了。

期间除国内问题纷繁复杂之外,尚未成熟的经济外交无法对应国际环境变化,在初期平息外汇危机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因当权派强调文人政治,所以所谓的职权泛滥现象(lameduckphenomenon)比预计的来得早,在领导层的龟裂更加深化的情况下,不会存在控制经济危机的专门组织(controltower),而人们都在忙于选举间的责任回避。

同时,政策方向的设定不确定,为对应危机的严密的政策步骤也未形成。

如此这般,政府领导层的溃退现象,早在危机深化之前已经发生了。

例如,虽然国际收支赤字仍在持续,但没能改善因僵化的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不灵活的外汇供求。

同时,因急剧的资本市场开放和外汇供求,使短期外债巨增,而政府对此却呈现出中枢神经麻痹状态。

与此同时,对泰国、印尼的经济危机和香港的通货危机等异常气流的分析,都是以knowledgeworkers为中心提出的,政府只限于公式化的程序顽固地认为,国内经济体制与东南亚各国有所区别,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与其说企图正确剖析国际金融的内在,还不如说造成了以实物部分为优势持乐观态度的失误。

而且,对大企业连续倒闭和金融机关的不良化而造成的对外信誉度下降,缺乏对问题深刻认识。

在与IMF的协商过程中也显露出专业化和准备工作不足,有评论认为,这不仅对金融支援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也不利于今后国家信誉度的改善。

5其国内垄断企业持续不良,金融机关健全性恶化、危机对策能力的生涩,外汇流动性较低等国内性因素较多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否认国际资本急剧流动的变化及泰国危机的传染效果等外部因素,也是其主要原因的事实。

要铭记的是国家的信誉度不仅受单纯的经济现状或外汇流动性影响,而且受克服目前经济危机的政治意志和国家能力的左右,同时受到处于危难时期是否有得到国际协助的外交能力的影响。

韩国进入金大中当权时期,危机局面有所稳定,目前,很多部门都处于恢复状态。

世界3大信用评价集团的Fitch-IBCA,Standard&Poors,Moodys 分别在1999年1月19日,1999年1月26日,1999年2月13日,都将韩国的信用等级上升至投资合格对象国,美国投资银行JP-morgan将今年韩国银行规划的3.2%的经济增长率,展望在4%上。

外国评论社也都争先恐后报道韩国克服经济危机的状况。

美国的纽约时报在24日的报道中评价说,韩国是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救济之后一年内,在亚洲国家中最先摆脱金融危机的国家。

当天时报以“暗淡中的旺盛的活力扭转氛围”的题目,经3个版面,详细报道了韩国经济的恢复势态,而且现在韩国政府官员,JohnDuzwardIMF韩国事务所所长,许多经济学家,投资专家等都自信地认为韩国显示出经济恢复的势头。

韩国经济已经走出了不景气的最低谷,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会达2%,而截止到目前,经济增长率已翻了一番,与去年的———-6%的增长率相比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韩国实行了广泛的经济结构改革,得到了投资家们肯定,特别是金大中总统极力推进的表现为“Big-deal”财阀改革受到了好评。

而且,将64兆韩元(约合533亿美元)投入到金融改革中,安定了金融体制的举措,提高了对韩国经济的置信度。

韩国经济不断恢复的最好证据就是韩元稳定和利率回复到IMF危机之前状态。

随着韩元的稳定,引进大量外资的韩国股票市场,被认为以去年美元标准指数最好的市场。

金大中总统为引进外资所采取的大胆的开放政策,让外国人不再憎恶韩国,而成为赞美的对象,韩国是从战争的废墟中,以汉江的奇迹,建立了国度,支起了经济的框架,经过短暂的20年的经济发展,树立了今天的地位。

而1997年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韩国的经济的一次失败,而是为了重新收获硕果的准备。

韩国在当时掀起的集金运动,体现了韩国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原动力和强大的意志。

当然,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国内问题和结构调整要进行。

现在人民和政府正团结起来抵御此次危机。

三.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四.金融市场监管不力1间接融资造成的不良后果。

对国外短期借款依附程度高为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政府于60年代开始就选择了“间接融资优势”的制度安排,尽管70年代开始培育资本市场,但其规模一直都很小。

原因是:第一,韩国企业历来对和别人分享所有权犹豫不定,而且害怕因发行股票而使其财务状况和其他事情被揭露,加之有政府的刻意培植和主办银行有求必应的优惠贷款等,使得企业宁愿借债投资而不愿通过证券契约获取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