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2218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b.png)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第一章:图像信息采集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图像信息采集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图像信息采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2 教学内容:图像信息采集的定义和作用图像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技巧图像信息采集的工具和设备1.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信息采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图像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图像信息采集经验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回答图像信息采集的定义和作用学生能列举出常见的图像信息采集方法和技巧学生能演示图像信息采集的基本操作第二章:图像信息加工的基本概念2.1 教学目标:了解图像信息加工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图像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2 教学内容:图像信息加工的定义和作用图像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巧图像信息加工的工具和设备2.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信息加工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图像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图像信息加工经验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回答图像信息加工的定义和作用学生能列举出常见的图像信息加工方法和技巧学生能演示图像信息加工的基本操作第三章: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工具3.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工具学会使用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工具进行实际操作3.2 教学内容: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工具的介绍和比较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活动:引入常见的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工具,如数码相机、扫描仪、图像编辑软件等通过演示和操作,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的过程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列举出常见的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工具学生能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自己使用工具进行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的能力第四章: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案例分析4.1 教学目标:了解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案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2 教学内容: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案例的讨论和总结4.3 教学活动:引入具体的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案例,如广告设计、网页制作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的方法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分析和总结4.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学生能分析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案例,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展示自己对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案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五章: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项目实践5.1 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知识,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2 教学内容: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项目的介绍和指导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项目的实践和反馈5.3 教学活动:引入一个实际的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项目,如制作一份海报或设计一个网页引导学生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图像信息的采集和加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并进行相互评价和反馈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完成一个实际的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项目学生能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并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学生能从项目和评价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能力第六章:图像大小和分辨率的调整6.1 教学目标:理解图像大小和分辨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学会如何调整图像的大小和分辨率6.2 教学内容:图像大小和分辨率的基本概念图像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6.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大小和分辨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演示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调整图像的大小和分辨率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调整图像大小和分辨率的过程6.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图像大小和分辨率的基本概念学生能正确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调整图像的大小和分辨率第七章:图像的裁剪和分割7.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裁剪和分割理解裁剪和分割对图像效果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图像裁剪和分割的基本概念图像编辑软件中裁剪和分割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7.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裁剪和分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演示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裁剪和分割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图像裁剪和分割的过程7.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图像裁剪和分割的基本概念学生能正确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裁剪和分割第八章:图像的修饰和修复8.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修饰和修复理解修饰和修复对图像效果的影响8.2 教学内容:图像修饰和修复的基本概念图像编辑软件中修饰和修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8.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修饰和修复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演示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修饰和修复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图像修饰和修复的过程8.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图像修饰和修复的基本概念学生能正确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修饰和修复第九章:图像的色彩调整9.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色彩调整理解色彩调整对图像效果的影响9.2 教学内容:图像色彩调整的基本概念图像编辑软件中色彩调整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9.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色彩调整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演示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色彩调整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图像色彩调整的过程学生能理解图像色彩调整的基本概念学生能正确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图像的色彩调整第十章:图像的特殊效果10.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制作图像的特殊效果理解特殊效果对图像创意和表现力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图像特殊效果的基本概念图像编辑软件中特殊效果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10.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特殊效果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演示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制作图像的特殊效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图像特殊效果的制作过程10.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图像特殊效果的基本概念学生能正确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制作图像的特殊效果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自己制作图像特殊效果的能力第十一章:图像文件的格式与保存11.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及其特点学会正确选择图像文件格式以保存和分享图像常见图像文件格式(如JPEG, PNG, GIF等)的介绍和比较图像文件格式的选择和保存方法11.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文件格式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件格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和保存图像文件格式1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回答常见图像文件格式的名称和特点第十二章:图像的安全与版权12.1 教学目标:了解图像安全与版权的基本概念学会保护自己的图像作品和尊重他人的版权12.2 教学内容:图像安全与版权的含义和重要性图像作品的版权保护和授权网络环境下图像的安全使用和隐私保护12.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安全与版权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图像版权纠纷和网络盗版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12.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图像安全与版权的基本概念学生能列举出保护图像作品版权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展示自己在图像使用中尊重他人版权的意识第十三章:图像信息加工的综合应用13.1 教学目标:学会将图像信息加工技能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13.2 教学内容:图像信息加工在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学生自主设计并实施一个图像信息加工项目13.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信息加工在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图像信息加工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施,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13.4 教学评价:学生能独立设计并实施一个图像信息加工的项目学生能通过项目展示,展示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第十四章:图像信息加工的未来趋势14.1 教学目标:了解图像信息加工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激发学生对图像信息加工未来发展的思考和研究兴趣14.2 教学内容:图像信息加工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未来图像信息加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4.3 教学活动:引入图像信息加工领域的新技术,如、虚拟现实等,并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新技术对图像信息加工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变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索图像信息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14.4 教学评价:学生能了解图像信息加工领域的新技术和应用学生能对图像信息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教学目标:总结学习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学习效果15.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分析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1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强化重点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分享学习经验和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1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对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明确重点知识点学生能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这一信息技术的教案,内容涵盖了图像信息采集与加工的基本概念、方法、技巧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
5.3图像信息的采集
![5.3图像信息的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6469a26758fafab069dc0285.png)
5.3.1 基本概念的介绍
1. 图像类型:位图和矢量图 2. 像素和分辨率
3. 常用文件格式
1. 图像类型:位图和矢量图
位图和矢量图,是根据软件运用以及最终存 储方式的不同而生成的两种不同的文件类型。 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分清位图和矢量图的不同 性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缺点 制作3D影像 制作软件
常用的文件 格式
2. 像素和分辨率
像素与分辨率是Photoshop中最常用的两个概念,对它们的 设置决定了文件的大小及图像的质量。
一、像素
像素(Pixel)是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比如对一幅标 有1024×768像素的图像而言,就表明这幅图像的长边有 1024个像素,宽边有768个像素,1024×768=786432,即 这是一幅具有近80万像素的图像。
多媒体是承载诸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 多种信息的载体。
5.3 图像信息的采集及加工
主讲人:吴卫珍
学习目标
体验图像的独特魅力
了解图像的两种不同类型 知道数字化图像的采集途径 体验利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像加工
任务:对比图像、文字、语言,说出图像的优势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介绍: 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 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 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 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1.下列不属于常见图象格式的是( ) A、 jpg B、 bmp C psd D、doc 2.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形相比,矢量图形的优点是( ) A、变形、放缩不影响图形显示质量 B、色彩丰富 C、图像所占空间大 D、易制作色彩变化多的图像 3."某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若干幅有关奥运会历史的老照片,需 要对其进行旋转、裁切、色彩调校、滤镜调整等加工,可选择 的工具是( )。 A、Windows自带的画图程序 B、Photoshop C、Flash D、CorelDraw 下列不属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是( ) A.、视频会议系统 B、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C、多媒体电子学习光盘 D、EXCEL数据统计 4.为了实现图像缩放时不失真,我们往往选用___软件来绘制 编辑图像。 A 、画图 B、ACDsee C、会声会影 D、Flash 5.“我们的家用电脑既能听音乐,又能看影碟,这是利用了计 算机的() A、人工智能技术 B、自动控制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信息管理技术
《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3381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2.png)
《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案第一章:图像采集基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像采集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图像采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图像采集的概念和重要性。
图像采集的基本方法:直接采集、间接采集、网络采集。
图像采集的技巧:光线、角度、构图等。
1.3 教学活动讲解图像采集的概念和重要性。
示范图像采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生实践,采集不同的图像。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图像采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让学生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2 教学内容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打开、编辑、保存、调整大小等。
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工具栏、菜单栏、快捷键等。
2.3 教学活动讲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示范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生实践,进行基本的图像处理操作。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图像的基本调整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像的基本调整方法。
让学生掌握图像的基本调整技巧。
3.2 教学内容图像的基本调整方法: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调等。
图像的基本调整技巧:调整工具的使用、调整数值的大小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图像的基本调整方法和技巧。
示范图像的基本调整操作。
学生实践,进行图像的基本调整。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图像的基本调整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图像的修饰与修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像的修饰与修复方法。
让学生掌握图像的修饰与修复技巧。
4.2 教学内容图像的修饰方法:涂抹、锐化、模糊等。
图像的修复方法:修复工具、填充工具等。
4.3 教学活动讲解图像的修饰与修复方法和技巧。
示范图像的修饰与修复操作。
学生实践,进行图像的修饰与修复。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图像的修饰与修复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d6eae90740be1e640e9ac6.png)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语、署名、日期六个局部。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书信该怎么写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能说出图像大小、色调等的修改方法,能够独立操作图层的切换、合并等。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能对艺术图像的客观分析和评价。
3、通过对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的操作,能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效劳。
【重点】图像处理的根本技能。
【难点】图层概念的理解及图层中对象的操作。
(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原版的照片,另外一组是经过加工合成的图片,请学生欣赏这两组图片。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想要制作精美的合成图片,首先我们得有素材,那么获取素材的途径有哪些呢?”预设学生答复准确。
继续提问学生:这些图片是如何合成的呢?顺势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任务一:剪切图像并合成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第一步,新建空白图像;第二步,教师演示剪切图片的操作,教师边演示边讲解三种抠图的`使用,以及讲解其他抠图工具的使用,请学生三种不同工具的使用条件。
并答复:三种抠图工具的使用条件?请学生归纳总结上述问题的答案。
【矩形—一整块矩形区域,魔棒—图像和背景色色差明显,磁性套索—图像边界清晰】预设学生可能答复几乎接近正确答案,老师可以点评学生答复下列问题非常积极踊跃,归纳总结能力很强,但是不够全面。
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之后,请学生自行在电脑上进行操作。
教师引导对图层的命名、图像的尺寸和移动的操作,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探讨完成,限制5分钟。
时间结束,请学生说明操作命令。
全部演示讲解完,设置任务,请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10分钟,使用准备好的素材完成剪切图像并合成作品。
时间结束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请优秀小组代表答复具体的操作步骤。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4-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4-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0a13f8ed630b1c58eeb5b3.png)
《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获取图形、图像的采集工具类型,能合理地选择图像加工工具进行图像设计,体验利用图形、图像表现主题意义。
初步掌握对图像信息的一些基本处理技能。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自学和互助获得新知识,任务驱动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受体验生活的美,设计加工图像,增强审美能力,充分认识图像信息在信息交流中的价值.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Photoshop中图像加工的几种简单工具教学难点:利用软件工具设计表达主题信息的图像三、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昨天是什么节日吗?生:感恩节师:那同学们知道吗?美国把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所以今天呀我们还处在感恩节中呢。
看看老师给你们展示的图片,有什么感想?是怎么做到的呢?生:Word、PS、美图秀秀……(二)、新课1、确定主题师:同学们知道老师这张照片的主题是什么吗?生:感恩节师:恩,说的是对的,确定主题就是我们加工图像的第一步。
2、获取数字化图像的途径:师:同学们知道老师的图片从哪儿获取的呢?生:网上……师:恩,很好,那么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取图像呢?生:相机、手机……师:恩,说的不错,那么已经冲洗出来的照片怎么变成数字化图像导入电脑呢?生:扫描仪师:同学们很聪明,说的不错,运动会的时候老师负责干什么呢?生:摄像师:那么同学们想想图像信息还可以怎么获取呢?生:截屏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获取图像的几种途径,我们来总结一下:1、数码照相机或手机2、将传统照片数字化3、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图像素材4、从影像资料中获取图像素材(三)、图像的加工1、图像的加工有哪些?师:图像的加工有哪些?同学们观察观察身边,看看有没有图像加工的例子。
教育部参赛_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_杨华
![教育部参赛_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_杨华](https://img.taocdn.com/s3/m/3839186c783e0912a2162a1d.png)
图一
图二
2
第一步、打开 Photoshop 软件,打开要处理的“sz1”图像文件 第二步、修补工具还原本色,去除多余信息; 第三步、吸管工具选取文字颜色; 第四步、文字工具输入文字,字符选项调整大小; 第五步、移动工具到合适位置,自由变换细节调整;保存输出。
拓展提高:试着将图像中标语前面的旗杆去掉……..
1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树立健康的信息表达和交流意识。 【重点难点】 图像加工基本运用及认真负责地利用图像信息。 【教学方法】 本节以主题式任务组织教学,在活动任务中体现分层次和探究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引入:学校准备校庆,小张同学准备收集一些关于学校信息的图像,并上传到网上了,他需要 怎么做? 图像采集 图像加工 图像上传( 规范合理合法使用) 1、图像采集 (任务一) 将传统照片数字化(扫描仪)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 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需要的图像素材 从影像资料中捕获 初次采集的图像不能马上利用,还要进行适当的加工润色了…….. 2、图像加工(任务二) 简易型图像软件:画图 普及型图像软件:ACDSee、Flash 专业型图像软件42054.htm 示例:以“错误的标语”(图一)这一具体任务,引出如何利用图像的加工技术,更好地表达信 息,接着引出图像操作所涉及的知识点及技能,教师以流程形式给出图像工具的图标、名称和 属性功能,跟学生分析各个图像元素是用了哪些工具从原始图中选取出来的,然后进行加工, 最后合成及保存作品(图二)。具体操作主要看教师演示。做到从表达信息的需求出发,介绍图像 合成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制作图像作品为例,引领学生经历加工图像的实践活动过程。
(JPG 格式,大小不超过 1000KB)
第一步、将 BMP 格式转换成 JPG 格式(利用画图工具) 第二步、分析相同文件名,不同格式的856d95177232f60ddcca145.html 4、网上”PS” 示例 2:四川会理政府网站登官011_06/28/7299865_0.shtml 学生互相讨论上述现象,引导他们在网上合理规范使用a20029bd642d67.html 5、作业: 1、通过几种图像文件格式比较,加深对深对图像文件的理解 2、对”标语”图像进行细化完善,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注 意收集有共性的问题,同时调控整个班级情况view/a5e02612a8114431b90dd8f0.html 3 图像上传 示例:以“上传图像文件失败”格式。 小张同学准备上传一张校园风景图像到网上发布,但是传不上去(如下图所示)
十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内容梳理
![十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内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13c4fb04a1b0717ed5dd00.png)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一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信息的一般特征(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了解知识:(1)信息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2)信息技术(IT)的概念、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基本技能:无第二章信息获取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基础知识:(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直接获取、间接获取)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了解知识:(1)信息来源分类(2)信息获取的方法分类基本技能:无2.2 英特网信息的查找及下载基础知识:(1)搜索引擎分类及代表(2)常用搜索引擎(3)文件属性及类型(5)常用文件下载工具了解知识:(1)搜索引擎发展史(2)常用搜索技巧(3)文件概念基本技能: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利用专用下载工具下载网络上文件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基础知识:(1)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了解知识:(1)信息加工的概念(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3)编程加工信息的基本过程(4)可以看懂基本VB语言(5)智能应用软件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基本技能:无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4.1 文本信息加工基础知识:(1)汉字编码种类(2)常用文本信息处理软件(3)字处理软件基本特征了解知识:(1)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发展历程(2)文本信息结构化和形象化的表达形式基本技能:文字处理及图文混排设置4.2 表格信息加工基础知识:(1)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函数书写方式(2)排序、筛选基本方法(3)柱形图、饼图、折线图三种图表的制作方法及特点了解知识:(1)表格信息的完善(2)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化基本技能:使用函数及公式进行表格数据处理排序、筛选功能的使用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5.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基础知识:(1)常用音频文件格式及播放软件了解知识:(1)音频信息采集前准备、采集过程基本技能:利用Cool Edit 软件合成音频信息5.2 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基础知识:(1)常见视频文件格式及播放软件了解知识:(1)视频概念(2)视频采集过程基本技能:利用premiere软件合成视频信息5.3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基础知识:(1)常见图像类型及特点(2)常见图像文件格式了解知识:(1)常用图像采集工具及工作过程(2)常见图像加工工具基本技能:利用PhotoShop软件加工图像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6.1 信息集成基础知识:(1)信息集成一般过程了解知识:(1)常用信息集成工具基本技能:利用frontpage进行简单网页的设计与制作6.2 信息发布基础知识:(1)信息发布的类型了解知识:(1)发布前准备(2)网站发布类型(3)网站发布作用基本技能:发布网站6.3 信息交流基础知识:(1)信息交流方式了解知识:(1)信息交流意义(2)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基本技能:无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7.1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基础知识:(1)信息资源管理分类方法(2)标准的内容了解知识:(1)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2)标准化概念(3)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作用基本技能:无7.2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知识:(1)了解知识:(1)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实例基本技能:无7.3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基础知识:(1)信息资源管理三种方式(2)Access数据库基本知识了解知识:(1)数据库作用(2)数据库应用领域(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4)三种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的特点基本技能:建立Access数据库。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ad98d1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1.png)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指对图像进行获取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或实现特定的目标。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已成为许多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比如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
图像信息的采集是指通过不同的手段将现实中的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的数据。
传统的图像采集方法包括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它们通过光学或电子元件将图像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存储在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便携式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采集图像信息。
通过无人机、卫星等高空设备采集图像信息也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
图像信息的加工是指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更高层次的信息或实现特定的目标。
图像加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图像增强、图像压缩、图像分割、图像融合等。
图像增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和处理技术,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使图像更清晰、更鲜艳,以提高人眼的可视感受。
图像压缩是指通过一定的编码方法,减少图像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以方便图像的传输和存储。
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中的目标或感兴趣的区域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图像融合是指将多幅图像的信息合并在一起,形成一幅新的图像,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不仅在科研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医学影像领域,通过采集和加工患者的X射线、核磁共振等影像数据,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
在安防监控领域,通过采集和加工监控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功能,提高社会的安全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采集和加工卫星图像,可以对地球表面进行测绘、资源调查等工作。
在工业领域,通过采集和加工生产线上设备的图像数据,可以实现自动检测、质量控制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一项关键技术,它在科研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将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效率和实用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6d1175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b.png)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图像处理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如何获取图像数据以及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从图像的采集方式、图像采集设备、图像信息的加工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一、图像信息的采集方式图像信息的采集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采集和间接采集两种方式。
1. 直接采集:直接采集是指通过图像传感器等设备直接获取物体的光学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这种方式适用于实时采集、实时处理的应用场景。
常见的直接采集设备有摄像机、扫描仪等。
摄像机可以通过透镜来聚焦光线,然后通过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
扫描仪则是通过使用光源和感光器来扫描物体表面,并将扫描结果转化为数字信号。
2. 间接采集:间接采集是指通过对已有的图像进行扫描、拍摄等方式获取图像信息。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对已有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应用场景。
二、图像采集设备1. 摄像机:摄像机是最常见的图像采集设备之一,它可以实时采集物体的图像信息,并输出为视频信号。
摄像机通常由透镜、感光器、电路等组成,其中透镜负责光线的聚焦,感光器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路负责信号处理和输出。
三、图像信息的加工方法1. 图像预处理:图像预处理是指在进行图像处理前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的过程,它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增强、图像平滑等操作。
常见的图像预处理方法有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直方图均衡化等。
2.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从图像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和可区分性的特征,以便于后续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等操作。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有边缘检测、角点检测、纹理特征提取等。
3. 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区域,以便于对图像的局部进行分析和处理。
常见的图像分割方法有阈值分割、区域生长、边缘检测等。
4. 目标检测与识别:目标检测与识别是指在图像中检测和识别出特定的目标,这在图像处理技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
常见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有模板匹配、特征匹配、神经网络等。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838a9d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4.png)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也是实现图像处理相关任务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就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进行详细介绍。
图像信息的采集指的是将现实中的物体或场景通过光学和电子技术转化为数字化的图像信息。
图像信息的采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光学成像:通过光学器件(如镜头、光圈等),将物体或场景的光信号聚焦到成像传感器上。
光学成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图像信息的采集质量。
2. 成像传感器:成像传感器是图像信息采集的核心部件,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成像传感器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和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两种类型,它们各有优势和特点。
3. 模数转换:成像传感器输出的是模拟信号,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模数转换的精度决定了图像信息的灰度级别。
4. 去噪处理:在图像采集过程中,由于环境光线、传感器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图像中可能存在各种噪声。
需要进行去噪处理,提高图像的质量。
5. 图像格式转换: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将图像信息保存为特定的图像格式,如JPEG、PNG等。
图像信息的加工指的是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和优化,以得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图像。
图像信息的加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图像平滑、边缘检测等操作。
图像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减少噪声和伪影等不良影响。
2. 图像分割:将图像中的目标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得到目标对象的轮廓或掩膜。
图像分割常用的方法有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区域生长等。
3. 特征提取: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如纹理特征、形状特征、颜色特征等。
特征提取是图像识别、图像分类等任务的关键步骤。
4. 目标识别和跟踪:根据特征信息和模型,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识别和跟踪。
目标识别和跟踪在视频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e897a8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6.png)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收集、获取和获取图像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处理的过程。
它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环节,对于图像的质量和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图像的采集是指通过各种物理技术和设备,如摄影、扫描等,将具体的物理现象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
在图像的采集中,需要注意光线的适度与均匀,以及物体的亮度和对比度等因素的控制,从而保证采集的图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被采集物体的特征和细节。
图像的加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和处理方法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优化和增强的过程。
在图像的加工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图像去噪、锐化、平滑和增强对比度等。
通过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使其更加符合人眼的观察需求。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医生们通过对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行图像的采集和加工,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在航天航空领域,通过对卫星、航天器和飞机等飞行器进行图像的采集和加工,可以获取到地面的目标和状态信息,以便进行导航和控制。
在安防领域,通过对监控摄像头等设备进行图像的采集和加工,可以实时监测和识别出可疑人员和异常行为,保障公共安全。
在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由于图像数据量大且需求实时性高,因此需要使用高效的压缩算法和传输协议,以便在保证数据完整性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速度。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图像处理领域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到图像采集设备和技术的进步,还需要有有效的图像加工算法和方法的支撑,以便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转化为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满足各个领域的应用需求。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6db4c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8.png)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5-3《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教课方案一、教课内容剖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第一版社第一版的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中的 5.3 《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在客观世界中除了文本、表格、音频、视频等信息,还有图像信息,利用计算机能够方便的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这节课将率领你体验和认识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过程。
所用课时为40 分钟。
二、教课对象剖析 :本次教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已具备了必定的剖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绘图等图像制作工具,具备必定的图像编写能力;还具备一些基本的美术修养。
这样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有关知识上的准备。
基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课目的:三、教课目的剖析:(1)知识与技术目标:1.认识图像的收集方式、常有的扫描仪和常用的图像加工工具。
2.选择适合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经过问题剖析确立信息需求。
娴熟运用信息技术,经过有计划、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建性研究或解决实质问题。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觉体验生活的美,设计加工图像,加强审美能力。
有一个正确使用图像信息加工的态度与价值观。
教课重难点 :1.教课要点 :掌握 Photoshop 中图像加工的基本操作;2.教课难点 :利用软件工具设计表达信息的图像;四、教课方法:在实质教课中,我将采纳“解说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研究法”等教课方法来睁开教课。
“解说法”用于新知识解说,“演示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驱动法”则使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充足发挥其主体作用,“自主研究法”培育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87c9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3.png)
信息技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案第一章:图像信息的概念与特性1.1 图像的定义与分类1.2 图像的数字化1.3 图像的文件格式1.4 图像的基本特性(色彩、亮度、分辨率等)第二章:图像采集设备与技术2.1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2.2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2.3 图像采集的其他设备(如摄像头等)2.4 图像采集的注意事项第三章:图像编辑软件的使用3.1 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3.2 常用的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3.3 图像编辑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3.4 图像编辑软件的个性化设置与优化第四章:图像的基本加工技巧4.1 图像的裁剪与尺寸调整4.2 图像的色彩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4.3 图像的修饰与修复(如去除污点、修复破损等)4.4 图像的滤镜与特效应用第五章:图像的综合应用实例5.1 图像的合成与创意5.2 图像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5.3 图像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5.4 图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第六章:图像的高级加工技术6.1 路径的创建与编辑6.2 矢量图像与位图图像的转换6.3 图像的层操作(层的概念、层的创建、层的隐藏与显示等)6.4 通道的使用与图像调整(通道的概念、通道的创建与编辑等)第七章:图像的输出与展示7.1 图像的打印输出(设置打印参数、选择合适的打印机等)7.2 图像的网上展示(图片、选择合适的图片hosting 服务)7.3 图像展示的注意事项(版权问题、图像质量保证等)7.4 图像展示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八章:图像文件的压缩与存储8.1 图像文件大小的计算方法8.2 图像压缩的基本原理(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8.3 常见图像压缩格式的特点与应用(如JPEG、PNG等)8.4 图像文件的存储与备份策略第九章:图像信息的管理与检索9.1 图像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文件命名、文件夹管理等)9.2 图像数据库的使用(如Picasa、Lightroom等)9.3 图像信息检索的技术与工具(搜索引擎、图像识别技术等)9.4 图像信息管理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十章:图像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0.1 图像信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分享)10.2 图像信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产品宣传、广告设计等)10.3 图像信息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数字艺术创作、摄影艺术等)10.4 图像信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医疗影像、卫星遥感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图像信息的概念与特性难点解析: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中不同分辨率的含义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c2b0acb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a.png)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日益成为人类活动领域中日益重要的一环。
图像是由数字化技术生成的一种形象,它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惊奇与慰藉。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指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将实物或图形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图像信息的采集,通常使用的设备包括相机、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等。
其中,相机是一种将实物转化为数字化图像的设备,主要有单反机、傻瓜机、微单等多种类型。
相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镜头、感光元件、成像处理器等。
在使用相机采集图像信息时,必须掌握拍摄图像的要素,如光线、曝光时间、摄影角度等。
选择合适的场景和光影,能够大幅度提高图像质量。
此外,在拍摄时还应注意控制相机的抖动,可以使用三脚架等辅助工具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
扫描仪则是一种将实物或纸质成品转化为数字化图像的设备。
它通过将实体物品扫描成数字信号,再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
扫描仪采集图像信息时,要注意控制光源的强弱和均匀度,同时也要注意扫描区域的清洁和稳定性。
图像信息的加工是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优化,以达到最终预期的目标。
图像信息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图像增强、图像处理、图像合成等。
图像增强,是指使用一些特殊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以达到增强图像细节、提高图像清晰度、使图像具有良好的对比度等目标。
图像增强的方式包括灰度均衡、熵值调整、直方图均衡等。
图像处理则是指使用各种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如图像分割、滤波、拐角抽取、特征提取等。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用于提高图像质量、分离出图像中的对象、去除噪音、压缩图像等。
图像合成是指将两张或多张图像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图像。
例如,图像叠加就是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通道混合、差异混合等多种方法。
总之,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数字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综合应用的代表。
它不仅广泛运用于各种行业,而且对于数字娱乐、美术设计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5.3.2《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说课稿
![5.3.2《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0fede5ecf84b9d528ea7afe.png)
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 黄新云
说课环节总览
• • • • • •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分析 三、说教学策略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评价 六、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本节课选自科教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 第五章第三节。本节课内容介绍了图像加工工具(如:画图、 Photoshop 等),而后循序渐进地进行图像的设计和加工操作 教学。旨在指导学生的图像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力,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图像处理技能。
•
•
四、说教学过程:
• 依据新课改教学理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 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吸引导入、探究新知、协作提高、观摩欣 赏”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 (一)吸引导入: • ACDSee打开一系列收集的精美以及夸张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导入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六、说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思:
• 我本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把探究与发问的主动权交给了 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 谢谢!
四、说教学过程:
• (二)探究新知: •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 任务一:观看桌面上的“移动工具的使用”和“魔术棒工具的使用”这两个 微视频,然后打开桌面上文件名为“小猪1”的图片, 利用自学到的新知把小 猪抠下来,放到桌面上名为“花海”的图片中去;
•
任务二:观看桌面上的“套索工具的使用”这个微视频,然后打开桌面上文 件名为“小猪2”的图片, 利用自学到的新知把小猪抠下来,放到桌面上名为 “花海”的图片中去;
一、说教材:
• 2.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自学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移动工具的使用”、 “魔术棒工具的使用”、“套索工具的使用”三个微视频,逐渐学会使用 Photoshop 对图像进行合成;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动脑思考、上机实践操作等学习过程,让 学生加深对图像设计的 一般过程的体会;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汲取图像设计素材,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完成规定的任务,提高自己的图 像操作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96c326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2.png)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从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定义、技术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图像信息的采集图像信息的采集是指利用各种设备和技术手段收集和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数据,包括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图像信息的采集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常见的图像信息采集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雷达、卫星等。
1.数码相机数码相机是一种基于数码技术原理的摄影设备,可以将被拍摄的图像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存储起来。
目前市面上的数码相机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像素和自动对焦等功能,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拍摄需求。
2.摄像机摄像机是一种能够实时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主要用于电视、监控、视频会议等领域。
随着高清、全高清、4K等技术的发展,摄像机不断提高了图像信息的采集质量和清晰度,能够满足各种高清视频应用的需求。
3.扫描仪扫描仪是一种用于将纸质或底片上的图像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设备,主要应用于图形、文档等信息的数字化处理。
扫描仪的发展使得文档的存储和传输更加方便高效,对于信息化办公有着重要的意义。
4.雷达和卫星雷达和卫星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卫星信号来获取目标对象图像信息的设备,主要用于军事侦察、天气预测、地理信息采集等领域。
它们可以实现对地面、海洋、大气等各种不同环境中的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的采集。
图像信息的加工是指对已经获取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编辑和修复等操作,以达到对图像进行优化、增强、提取等目的。
图像信息的加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静态图像的加工,二是对动态图像的加工。
1.对静态图像的加工对静态图像的加工主要包括图像的剪裁、缩放、旋转、调整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基本参数的调整,以及图像的修复、去噪、滤波等高级处理。
对动态图像的加工主要包括视频的剪辑、合成、转码;视频特效的添加、视频稳定处理、视频去抖动处理等,以及视频的分析、目标跟踪、行为识别等高级处理。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8f2b5a5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5.png)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指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获取、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在许多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医学影像、遥感等。
图像信息的采集一般通过光学和电子传感器对光的反射、透射和发射等进行检测,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光学传感器包括相机、摄像机、导航系统等,通过光学透镜捕捉光线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
电子传感器包括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通过电子元件对光的电信号进行捕捉。
图像信息的采集是图像处理的第一步,采集的图像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分析。
图像信息的加工主要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分析等过程。
预处理主要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减少后续处理的复杂性。
去噪可以使用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去除噪声。
增强可以使用直方图均衡化等方法对图像进行增加对比度、改善亮度等操作。
特征提取是提取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并将其表示为特征向量或特征图。
特征可以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等。
特征分析是对特征进行统计学和模式识别等分析,以获得对图像的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特征分析可以用于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图像识别等应用。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在计算机视觉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用于图像的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图像识别等任务。
在医学影像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用于医学图像的处理、分析和诊断。
在遥感中,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用于地球资源的监测、环境的监测和灾害的预警等。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也可以应用于工业检测、安防监控、仿真模拟等领域。
信息技术设计课件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
![信息技术设计课件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https://img.taocdn.com/s3/m/65e5da1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4.png)
信息技术设计课件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信息技术设计课件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篇一:课件脚本设计课件脚本设计课题:5.3 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课件:5.3 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适用范围:高一教学设计:杨雪莲单位:沙雅县第二中学课件框架:一、课件设计的分屏脚本3、项目:颜色质量7、项目:图像的格式14、项目:图像的加工(二)脚本说明【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课件内容】界面、读图、图像的基本知识、图像的类型与格式、图像的采集与加工、实践。
主要采用鼠标来操作,单击左键进入下一页,演示按钮为超级链接。
【解决的重难点】1、能分辨出位图与矢量图以及图像的格式。
通过对图像的局部放大,区别位图和矢量图,再通过对图像扩展名的复习讲解,来加深对图像格式的认知。
2、能用photoshop加工组合图像。
通过介绍photoshop三种抠图工具的功能,对不同要求对图像完成抠图过程,再进行润色和美化,使图片达到最佳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想立即制作自已的作品。
【媒体说明】由文字和图片相接合,来说明突出问题,图片为主,更直观的说明问题,也更能说明本节课课标之一“体验图像的魅力”,文字为辅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设计理由】教学征对的学生为高一新生,所以制作界面以简洁大方为主,特效动作少,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对学生采用启发式的教学,一问二答三解答核对答案,充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
高一学生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操作内容由复习和新课串插教学。
对操作问题先介绍工具,再由教师演示,对有基础的同学为复习提高阶段,没有基础的同学为学习认知阶段,最后作业分为两种:有基础的同学为再提高,没有基础的同学为巩固练习。
信息技术设计课件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篇二:课件脚本设计(示例)课件脚本设计(示例)(主笔:谭海燕)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听力策略教学的整合研究课件:Unit Good friends 适用范围:高一教学设计:谭海燕制作单位:江西省分宜中学课件框架:课件展示步骤:金石为开点击进入主界面分别点击幻灯片进入子界面,打开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对朋友有个直观的感受点击“箭头”进入下一界面子界面:honest子界面:brave金石为开点击幻灯片进入主界面,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点击幻灯片打开文字界面点击“箭头”进入子界面点击幻灯片打开文字界面点击“箭头”进入子界面点击幻灯片打开文字界面点击“箭头”进入子界面子界面:wise点击幻灯片打开文字界面点击“箭头”进入子界面主界面:主界面:子界面1及子界面2:金石为开点击幻灯片打开文字界面点击“箭头”进入下一主界面点击幻灯片进入语法讲解界面点击“箭头”进入下一主界面点击“喇叭”播放听力材料点击幻灯片公示答案主界面:点击“喇叭”播放听力材料点击幻灯片公示答案主界面:金石为开点击“退出”按钮退出课件信息技术设计课件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篇三:作业:脚本设计和课件制作脚本设计一、脚本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所作出的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过程方案设计的详细报告,是下一阶段进行软件编写的直接蓝本,是课件设计与实现的重要依据。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通用)-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通用)-全国公开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6fc667b3c850ad02df804165.png)
三维图形设计之简易3D模型设计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孔繁鹏一、学情分析本课是必修课多媒体操作的拓展延伸课程,信息技术课本中只是一带而过,并无详细的章节内容,但考虑到3D打印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笔者认为有必要专门针对绝大多数为零基础的学生开设一堂入门课,一是增强学生对3D建模和3D打印的基础认知,激发他们对于3D打印的学习兴趣,二是提升学生3D建模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兴趣继续深入研究的同学可以借助3D建模手段制作其它学科的辅助学习设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3DD打印的基本概念和3D建模的基本方式;2、过程与方法:①理解3Done软件中线、面、体的关系及其转换方法;②掌握3Done软件中常用特征造型和特殊功能的使用方式;③能够运用3Done软件中的工具建模简单的生活用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感知世界的丰富和生活的美好;②了解3D建模的理念;③理解3D打印技术对当今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变革。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掌握3DOne的基本实体和草图绘制操作;②熟悉3DOne中面的概念以及线面与体的关系。
2、教学难点①深入理解和掌握3DOne中的特征造型和特殊功能的用法;②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实物,能在脑子里形成实物的剖面图形,并能利用3DOne的工具软件勾勒并造型立体实物。
四、课堂教学(一)课堂导入节点一:规则体的认知师:同学们,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是什么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呢生: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演示:拿出一根事先准备好的丝带,缠在手指上展示,引出点、线、面、体的概念。
师:这是一个点,展开形成一条线,线能变化成一个面,可以是四边形,也可以是三角形,或是任意多边形,甚至一个圆形。
师:接下来老师无法通过手中的线再继续演示,但大家可以发挥想象,这些面如果在空间中延伸,会变成什么呢生:请同学们思考回答……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很有空间想象能力。
展示ppt第1页节点二:非规则体的认知师:以上展示的是一些规则的体,但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一些由规则体构成或演变的非规则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
70 50 30 位图
2007
缺点:缩放 和旋转容易 失真,文件 容量较大。
优点:文件容 2004 2005 量小,放大、 缩小或旋转时 不会失真。
缺点:不适合 制作颜色变化 太多的图像。
点阵图像和向量图像的对比
总结点阵图与矢量图的不同点
位图(点阵图)
构图原理 由许多点(称为像素)组成的
矢量图(向量图)
分辨率
点阵图的构图方法是记录每一点,也就是最 小单位是点,由点组成的方阵。如同用马赛克 拼贴图案,水平有多少块,垂直有多少块,每 块就是组成图案的最小单位,是像素。
图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像素个数就是图 像分辨率,如320*240,表示水平方向有320 个点,垂直方向有240个点 。
尺寸与点优点:色彩丰 富、逼 Nhomakorabea;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第三节
浏览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火焰山下的驼铃
浙江乌镇 伊拉克战争
生活中的图像
洗手间图示
运动项目图标
洗手间图示
交通图志
禁止吸烟图标
图像的独特魅力
1、信息丰富 2、跨越障碍
形象直观 增进交流
一、图像的类型与格式
图像的类型 图像格式
(一)、图像的类型
旋转:用以调整拍摄对象的角度。 裁切:用以调整原始照片的构图,重新组织图像的布局,突 出主题,去除不相关或不重要的内容。
色彩调校: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
滤镜调整:进行特殊效果的制作,如锐化、模糊化、渲染、 艺术化、扭曲变形等。
1、使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
(一)、数字化图像的获取途径:
2、借助扫描仪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
印刷图片
数字信号
扫描仪
(一)、数字化图像的获取途径:
3、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图像素材
关于 “趵突泉”图片
( 二 ) 、 图 像 的 加 工
(二)、图像的加工:
光线太暗,不清晰
图片倾斜
实例1:
(一)、图像的类型
1、点阵图像:点阵图像是由许多点组成的,这 些点称为像素(Pixel),当许许多多不同色彩 的点(即像素)组合在一起后便构成了一幅完整 的图像。
2、向量图像:也称作矢量图像,它以数学的向 量方式来记录图像内容,例如一条线段的数据 只需记录两个端点的坐标、线段的粗细和色彩 等。
难点突破
亮度/对比度
色相/饱和度
实例2:
裁切/旋转
去色
实例3:
滤镜—艺术效果—水彩
实例4:
滤镜—模糊—径向模糊
练习:
请就下面的两幅图片,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任选其 中一幅图片,进行处理。
小结:
把精彩的瞬间 变为永恒!
1、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 2、学会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相关操作命令
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 像内容
色彩
失真情况 文件 常用工具
色彩丰富
缩放和旋转易失真 文件容量大 画图、ACDSee、 photoshop
色彩变化少
放大或旋转图像不会失真 文件容量小 Flash、CorelDraw、CAD
思考3:位图为什么会失真?
(二)、图像格式
二、数字化图像的采集途径
(一)、数字化图像的获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