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形特点。

2.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和主要地形区。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主要地形区及主要山脉名称、分布。

,难点:主要地形区及主要山脉名称、分布。

【自主学习】一、地形类型齐全1、明晰概念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

地形类型:地形的种类,分为、、、、;和海拔高,和相对高度小。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

(哪高哪低)地形区: 地形类型的具体区域,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

如华北平原。

2、主要山脉的分布。

山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 不便,不利于发展(农业部门),容易发生、、等山地灾害。

【合作探究】1、地形类型多样对经济发展发益处?【知识构建】【拓展延伸】云南十八怪之“”老太爬山比猴快“”,“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跑的快”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自幼勤劳无比,翻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

同样由于有众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当然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这些都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历史。

【优化训练】当堂达标【学后反思】答案:一、地形类型多样1、形态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山地、平原和丘陵总趋势2、东西向:北 A天山 B阴山中 C昆仑山 D秦岭南 E南岭东北——西南向:西 F大兴安岭 G 太行山 H巫山 I雪峰山中 J长白山 K武夷山东 L台湾山脉西北——东南向: M祁连山 N阿尔泰山南北走向: O横断山脉弧形山脉: P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3、略二、山区面积广大1、山 1\3 1\102、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3、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山地自然灾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学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各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阶梯内主要的地形区。

2、通过讨论掌握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3、通过读图掌握我国的地形特点,并讨论我国开发和利用山区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中国的地势特点:1、观察地图册P10“中国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在这种地图上的颜色代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地势特点是。

2、在所有的地图中,最能直观反映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是。

学习任务二:我国三级阶梯的分布及概况2、分组讨论:①我国地势特点对东部湿润气流的深入会有什么影响?②这种地势特点对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哪些诗句或歌词能说明这点呢?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④我国地势对东西交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学习任务三:我国的地形特点:1、世界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分别是、、、和。

2、我国所占比例最大的地形是。

3、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4、讨论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不利条件课堂检测题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在:()A、1000米以上B、2000米以上C、3000米以上D、4000米以上2、我国的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分布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分布D、西低东高,呈阶梯状分布3、下列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4、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我国内陆地区降水丰富B、使我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C、使我国水能蕴藏量大D、使我国海洋资源丰富5、习惯上,山区是指:()A、山地、平原、丘陵B、山地、丘陵、海拔很高的盆地C、山地、丘陵、崎岖的平原D、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6、下列措施最有利于摆脱西部地区贫困的是:()A、国家救济B、毁林开荒,发展种植业C、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和农业多种经营D、外迁至东部发达地区。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1课时)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1课时)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1课时)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2、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明确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以及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地势各级阶梯的特征及影响教学难点:地势三级阶梯对我国的影响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熟悉李白的两句诗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快的行船速度呢?(学生自由回答)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后,我们就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地势和地形。

讲授新课: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一)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师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上的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根据颜色的分布初步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学生总结:深颜色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高”浅颜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低”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

教师引导:进一步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颜色的分布,推测中国地势是否有可能呈阶梯状分布。

在复习有关地形剖面图知识的基础上,读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证实刚才的推测。

学生活动:读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和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每级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海拔高度等,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活动:在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教师展示地形区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三级阶梯内部地形区的特点。

总结: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

(二)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学生活动:把学生分成四组,分组探讨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第一组:对照“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一说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分布对气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二组:在“中国地形图”上描出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主要河流,说一说我国大陆地势的分布特征对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三组: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打开水龙头,让手离水龙头的距离越来越远,体会不同高度的水流对手的冲击力有什么不同,理解落差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2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2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含答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目标导航】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主要特征。

2、记住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及其分布。

3、记住五种地形面积比例。

【自主学习】: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数码代表的山脉名称: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注出以下地形区:甲:东北平原乙:华北平原丙:黄土高原丁:内蒙古高原戊:青藏高原己:云贵高原庚:四川盆地辛:准噶尔盆地壬:塔里木盆地癸:柴达木盆地3、山脉也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请你填出下图中各数码表示山脉的名称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4、读图记住各种地形所占的比例5、我国的地形特点:探究一:认真阅读图,根据地图进行总结:在图中找出我国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记住名称和位置探究二:山区面积广大1、知道我国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哪种地形所占比例最大?总结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2、讨论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探究三: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1、说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弧形山脉: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2、完成下表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目标导航】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点,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运用地图能说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我国地势的特点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自主学习】1.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思考:(1)昆仑山脉海拔在米以上,黄土高原海拔在之间,青岛的海拔在米以下。

(2)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2.参照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1)记忆这两条界线。

第一与第二阶梯的界线是第二与第三阶梯的界线是(2)三级阶梯的高度分别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每级阶梯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和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势对河流的流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势对河流的水能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地势对东西交通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级阶梯的情况:1、读图,证实我国地势的特点,找出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和地形。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学案
(3)对交通:
(二)地形复杂多样:(友谊提示:注企图文联合,让学习事半功
倍)
1、从地形图上能够看到,我国的地形主要有山地、、、和丘陵五
种。
2、我国纵横交叉的,组成了我国地形的,他们之间镶嵌着大高
原、大盆地和大平原。
3、我国的平原和主要集中在东部,我国绝大多数的经济林木、
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和
以及四分之三以上的粮、棉、油都集中在这里。
三级阶梯范围
拔型
第一级阶西南部的青藏高
梯原
第二级阶青藏高原边沿以
梯东以北
第三级阶
我国东部

3、联合课本P22图2.2,找出阶梯分界限: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限:、、。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限:、、、。
4、分组共同研究: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散布的特色,对天气、河流和交
通有什么影响?
(1)对天气:
(2)对河流:
㈡能力:
培育生读图和剖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㈢感情:
经过对壮丽河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学习过程:
(一)地势呈阶梯状散布:
读大屏幕上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达成以下各题:
1、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向,我国地势的主要特色是,
呈状散布。
2、地势的三级阶梯概略:
平均海主要地形类
4、分组合作研究:
阅读课本第24页“我国地形散布大势”图,找出: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三、当堂检测:(态度决定全部,只需你付出了,就必定有收获!)
1、下诸位于我国第二阶梯的地形有()。(多项选择题)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2、第三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种类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精品学案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精品学案及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学习目标】1、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在地形图上判断我国不同山脉的走向。

2、能在图中熟练填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学习重点】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以及判断各山脉的走向。

【学习难点】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山脉。

【学习过程】二、地形复杂多样【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和地图册上的地图完成1、你知道五种基本地形吗?2、读课本25页,明确怎样判断山脉的走向。

3、读课本图2.6,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1)找出东西走向的山脉:(2)找出南北走向的山脉:(3)找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4)找出喜马拉雅山脉,判断此山脉是什么走向的:(5)完成课本26页表格【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交流记忆这些山脉的方法【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山脉与其走向组合正确的是()A、横断山—南北走向B、阿尔泰山—东北西南走向C、长白山—西北东南走向D、天山—南北走向2、我国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中,中间一列是()A、天山――阴山B、昆仑山――秦岭C、祁连山D、天山――秦岭3、下列山脉中,与其它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A、大兴安岭B、南岭C、长白山D、台湾山脉4、下列山脉中,既是东西走向,又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是()A、南岭B、大兴安岭C、秦岭D、台湾山脉二、综合应用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A B CD E FG H IJ K LM N P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学习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对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特点及山脉的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4、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地形分布特点。

2、读图总结分析我国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三、教学准备山脉分布图四、教学课时2课件五、教学过程(情景荟萃)结合我们江阴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形?丘陵,山地(海拔大于3500米称高山,1000-3500某某,500-1000低山,所以一般大于500米起伏较大的地势我们称为山地,500米以下起伏较小的我们称丘陵。

)所以我们江阴的君山、某某、盘龙山、长山、敔山湾的定山等几乎都为丘陵。

(提问)那我们中国的地形又有哪些呢?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说明我国的地形类型多样。

(图释导学)我们所了解的地形,其实都分布在不同的山脉之间,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装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

(结合P23图2.2和黑板上的分布图,自学)(提问)问题一:这些山脉的走向是怎么回事呢?问题二:我国又有哪些不同的走向的山脉呢?哪些山脉是省区界线?问题三:我国山脉和高原、盆地、丘陵之间的位置如何?(回答一)我国山脉走向为“迷”字形。

(回答二) (分组归类整理)东西走向山脉: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西——大兴安岭——太行山(某某、某某分界线)——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某某、某某分界线)东——某某山脉西北——东南:北——阿尔泰山中——祁连山东——某某山脉南北走向:北——贺兰山南——横断山弧形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某某和某某以昆仑山为界,某某省和某某省以太行山脉为界,某某和某某以横断山为界,某某和某某某某以大兴安岭为界,某某省和某某省以秦岭、某某和某某以燕山山脉的东部为界,某某和某某以祁连山为界。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与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与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地形与地势
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与地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及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比例。
2.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3.让学生初步掌学习地理信息。
教学重点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地理意义和影响
二、讲授新课
(一)展示目标
(二)了解我国的地形。
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如: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某某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某某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教学难点
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具准备
集体定教
分工备教
个性补教
一、引入新课
前两天在网上漫游,看到一位网友的博客里的日志,叫做“山山水水──中国的美丽风景”,一下子被吸引了,日志里包括有中国的名湖之美、名泉之美、名山之美、名瀑之美、名江之美等,作者在用自己的足迹和文笔记录和感受祖国山河之壮美,也给读者以美好的心灵震撼。而实际上爱美之心古往今来,人皆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诗词等。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热爱,在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修为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那么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为大家的这种修为奠基。
及其分布
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列问题。
走向主要的山脉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地形和地势》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等概念,生疏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力量目标1.培育同学读图析图的力量、观看推断力量和主动探究的力量。

2.使同学初步把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育同学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进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同学更加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1.运用地图观看推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结合地图,使同学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3. 把握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教学预备地理景观图片地理挂图录像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引导同学自学课文22~23页图文,然后实物投影《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同学,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使同学对地形有一感性生疏,同时也通过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同学的爱国热忱)师: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

(同学:形态)地势(板书)是指地球表面凹凸起伏的______?(生:趋势、总趋势)师:哪个答案更合理呢?(生:总趋势)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同学观看地图后,启发同学:从这幅颜色斑斓的凹凸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觉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同学: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觉什么呢?(同学: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板书: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宽敞[老师活动]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宏伟壮丽,多姿多彩。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特征,认识地形类型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了解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名称、分布,认识分布特征。

【学习重难点】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播放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MTV,用高亢的歌声和优美的青藏高原自然风光,将学生带入对我国地形的认识中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认识我国地形类型(一)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P22页图,P24,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说出有哪几种地形?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

2.按各类地形面积的大小比例排序。

由大到小依次是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3.在我国山区是指哪些地形区?约占全国面积的比例是多少?山地、丘陵与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4.归纳出我国地形类型特征。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二)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我国地形类型的这种特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讨论结果如下:(1)有利条件:地形类型多样,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2)不利条件: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少,耕地不足。

(三)拓展探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生搜集资料,认识不同的地形环境对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

教师点拨①黄土高原孕育了秦腔;②四川盆地古有“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之说;③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大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

学习活动二认识我国地形分布特征(一)自主探究:1.,独立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填入下表中:走向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2.学生阅读地图册P12-14页图,,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

3、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的地形名称;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观察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数据对比,讨论,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总人口13.4亿多,构成56个民族,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吗?一、地形类型多样(仔细阅读教材22—-25页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回忆:地球表面地形类型有几种?(五种,分别是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活动:1、读图2。

2,在图中找出我国的地形并说出它们的具体名称.小结:我国地形类型多样。

练习: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最平坦的高原是__________,土质疏松,沟壑纵横的高原是________,崎岖不平,多梯田的高原是____________.纬度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海拔最高的盆地是___________,长江流经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_.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是类型多样的,那么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二、山区面积广大活动:多媒体展示《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2章 第1节 地形和地势 第1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第2章 第1节 地形和地势 第1课时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以及地形、地势的特点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

②教学难点:分析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程引入:前两天在网上漫游,看到一位网友的博客里的日志,叫做“山山水水──中国的美丽风景”,一下子被吸引了,日志里包括有中国的名湖之美、名泉之美、名山之美、名瀑之美、名江之美等,作者在用自己的足迹和文笔记录和感受祖国山河之壮美,也给读者以美好的心灵震撼。

而实际上爱美之心古往今来,人皆有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诗词等。

这些都是源于人们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热爱,在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修为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那么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为大家的这种修为奠基。

结构解析:首先请大家明确,组成自然环境有很多自然要素,类比一下,组成我们的班集体的要素有学生和老师,那请同学们思考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都有哪些呢?对,有前面提到的山山水水,请同学们看这张自然环境的示意图,从地理的角度讲就是有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生物、土壤等。

简称“地、气、水、生、土”,那再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自然要素间的关系如何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由此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本章主要学习前三个要素。

了解我国地形、气候、河湖的主要特点,简单分析它们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体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承转过渡:好,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节,了解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温故知新:初一时同学们学习了基本地形类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种?共有多少种?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第一课时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课时目标】1.依据图文资料分析我国地形特征。

2.能够在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理解不同地形区的特征。

3.依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地形类型的构成特征,理解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一:教师(多媒体快速播放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的景观图):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明显,同学们能够说出多媒体展示的是什么地形区吗?学生相互讨论,有的能够说出,有的不能说出。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我国的地形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十分全面,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大好河山。

【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我国大好河山充满好奇,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导入二:些地形区。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为了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他们迅速从地图中找出需要的地形区。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查找,我们发现我国地形类型齐全,而且交错分布在不同的山脉之间,这是我国地形的一大特征。

我国还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认识一下其他的地形区。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完成下列任务。

学生分组活动:小组一:在图中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分别写到白色纸条上。

小组二:在图中找出我国四大盆地,分别写到白色纸条上。

小组三:在图中找出我国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分别写到白色纸条上。

教师(展示空白的中国地形挂图):安排每小组派代表将纸条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速度快者胜。

【设计意图】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精讲点拨):(展示我国四大高原的景观图片)在我国四大高原中,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有一望无际的草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到处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1地形和地势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2.1地形和地势  教案
1.主要地形区
2.山脉(地形的“骨架”)
2、山区面积广大
1.我国各类地形面积
2.山区的含义
3.山区发展经济的利与弊
第2课时地势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我国地势特征,找出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2.运用我国地形图了解三级阶梯内部海拔和地形的差异。
3.依据相关资料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水能分布的影响。
三、布置作业
四、课堂小结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通过找一找、写一写活动,培养主动动手能力。比赛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兴趣。
以辩论的形式讨论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利弊,调动学会主动性,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一、地形类型多样
教师(精讲点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主要包括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我国陆地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分别位于哪里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6页“阅读材料”。
学生快速阅读。
教师(承转):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山区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图片,还有在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的图片):同学们读图讨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有利还是有弊。可以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小组一:代表正方,举例说明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
小组二:代表反方,举例说明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
学生: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教师:所以说,我国的山脉就像人体的骨架,而填充这些骨架的“血肉”,就是我国的地形区,它们共同组成了我国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好河山。下面同学们一起完成教材第25页活动第3题的表格。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教案新课标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等概念,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对比联想、探究讨论等方法.教具准备.投影仪、有关图片.自制复合投影片等.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学课文22~23页图文,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讲授新课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 (提问)投影屏幕上是两位同学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区别?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学生:图B)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遍图B,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师:答得很好,你的联想能力很强!)(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提问)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为界)(继续提问)海岸线向东向南是我国近海的什么海底地形?(学生:大陆架)(教师引导学生巩固大陆架概念)(观察判断)同学们仔细阅读图2.2,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学生:前者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后者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分界线)(小结)从简化了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2.2)上可以看出: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课堂活动)认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其影响.(填图填表)前面我们已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那么我国三级阶梯以哪些山脉为界,各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海拔高度有什么特点?下面同学们参照图2.2和24页图2.4,在图2.3中相应位置标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山脉)名称(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并填写下表(事先已印制):阶梯名称主要地形类型海拔(单位:米)第一级阶梯山地高原 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1000~20__米左右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500米以下近海大陆架200米以下(分组探讨)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的自然环境要素(气候、河流)和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问题( A组:2题;B组:3题;C组:4题),各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A组发言,教师补充)A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2)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难怪古人有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滚滚江水东逝去”.(B组发言,教师演示)B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实验演示,加深学生理解.(实验演示)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的变化:教师可用课前准备的水和自制的透明小水槽实验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水流的急缓.水能的大小变化,得出结论:河流从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再从第二级阶梯流向第三级阶梯,落差由大变小、水流由急变缓,水能资源由丰富变贫乏(由大变小).河流落差大的河段便于人们建设水电站,利用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发电,支援工农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C组发言,教师补充)C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业读课本。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学案设计

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学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 ,说出我国地形的特征。

2.记住我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名称和特点。

3.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4.运用中国地形图 ,说出地势的特征。

5.记住我国三级阶梯的位置、界限及海拔 ,理解中国的地势对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的影响。

【自主预习】一、地形类型齐全 ,山区面积广阔1.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 ,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类型齐全 ,纵横交错的_________ ,气势磅薄的_________ ,一望无际的_________ ,群山环抱的_________ ,还有起伏绵延的_________。

2.纵横交错的_________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_________构成的“网络〞中 ,镶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山地面积占陆地面积的_________;通常把山地、丘陵 ,连同比拟崎岖的高原统称_________。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_ ,平原面积仅占多一点 ,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_________地区。

4.一般来说 ,山区地面崎岖 ,交通不便 ,不利于开展_________。

但山区其它资源丰富 ,在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采矿等方面优势很大。

二、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1.从“中国地形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西部海拔_________ ,东部海拔_________ ,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_________阶梯。

地势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_________的地势 ,便于海上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 ,形成_________ ,有利于_________ ,顺着地势 ,我国众多大河_________ ,便于沟通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形特点。

2.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和主要地形区。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地形区及主要山脉名称、分布。


难点:主要地形区及主要山脉名称、分布。

【自主学习】
一、地形类型齐全
1、明晰概念
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

地形类型:地形的种类,分为、、、、;和
海拔高,和相对高度小。

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

(哪高哪低)
地形区: 地形类型的具体区域,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

如华北平原。

2、主要山脉的分布
北列A____ _山脉,B___ __山脉
东西向山脉
中列C_____山脉,D__ ___
3、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在横线上写出名称并编写代号,把相应代号填到图中的对应位置) 四大高原: 。

四大盆地: 。

三大平原: 。

三大丘陵: 。

二、山区面积广大
1、我国是一个多 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 积的 ,平原面积仅占 多一点。

2、 + + =山区 (占我 国陆地面积的2/3)
3、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 。

山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 不便,不利于发展 (农业部门),容易发生 、 、 等山地灾害。

【合作探究】
1、地形类型多样对经济发展发益处? 【知识构建】
南列 E___ __
东北—西南向山脉
西列
F________ _,G_____ __, H___ __,I_______
中列 J_______,K_______ 东列 L_________
西北—东南向山脉 M_________,N_______山脉 南北向山脉 O_________
弧形山脉
P________山脉,其主峰是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云南十八怪之“”老太爬山比猴快“”,“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跑的快”
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自幼勤劳无比,翻山越岭、种地砍柴
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
山往往如履平地。

同样由于有众多的高山峡谷,所以云南境内的铁
路坡度很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汽车
快的独特景观。

当然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这些都已经或者即将
成为历史。

【优化训练】当堂达标
【学后反思】
答案:
一、地形类型多样
1、形态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山地、平原和丘陵总趋势
2、东西向:北 A天山 B阴山
中 C昆仑山 D秦岭
南 E南岭
东北——西南向:西 F大兴安岭 G 太行山 H巫山 I雪峰山
中 J长白山 K武夷山
东 L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向: M祁连山 N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O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P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3、略
二、山区面积广大
1、山 1\3 1\10
2、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3、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耕地少,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山地自然灾害。

合作探究
1、使我国自然风光多姿多彩,旅游资源丰富;
2、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