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叙事观念的古今演变

合集下载

王瑜锦、谭帆论中国小说文体观念的古今演变

王瑜锦、谭帆论中国小说文体观念的古今演变

王瑜锦、谭帆论中国小说文体观念的古今演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中国小说文体观念从古至今呈现出由一元到二分再到四分的发展过程。

古人以笔记小说为小说之正统文体,传奇、演义均被视为变体。

至20世纪初,章回体小说地位渐著,形成笔记、章回二分的小说分体模式,这一分体模式在不久之后即被打破。

从20世纪20年代起,传奇和话本二体从笔记和章回体中逐渐分离,“笔记、传奇、话本、章回”这一分体模式遂流播渐广,至今不衰。

关键词:古代小说;文体观念;古今演变;作者:王瑜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41);谭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241)。

本文载于《学术月刊》2020年第5期。

——【目录】——一、古人的小说文体观念二、晚清民初的小说文体“二分”三、从“二分”到“四分”:传奇体与话本体的确立在古代小说研究中,对小说文体的认知决定了如何去构建小说史,即怎样去认定小说的起源、历代的流变、涵纳的作品、历史的分期等等。

从古代到晚清民国再到现代,对于小说文体的认知一直在变动,古人以笔记小说为小说文体之主流,传奇体和演义体通常被视为变体。

晚清以降,新的小说文体观念被构建,章回小说的地位不断上升,由此章回、笔记二分的分体模式在20世纪初被构建起来。

然而,随着文学观念的转变和小说文献的发掘,包含于笔记体中的传奇体和章回体下的话本体渐有独立之趋势,20年代,鲁迅先生等提出“笔记、传奇、话本、章回”四分的观点,“传奇”与“话本”开始独立成为一体。

此后,这一“四分”的小说分体模式为文学史家和小说史家所接受。

回溯小说文体观念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小说文体经历了由一元到二分再到四分的过程,而清晰地认识这一流变过程实有助于我们构建更为完整的小说文体史。

1 古人的小说文体观念古人对文体颇为重视,明代徐师曾就曾指出“体裁”之重要性,其云:“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

”虽然古代小说常被视为“小道”,然而这一观念并不影响古人对小说文体的探究,古人常将“体”“体制”“体例”“体裁”等术语与“小说”“说部”等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小说体”(“小说之体”)、“小说体例”“小说体裁”和“说部体”等等。

论中国文学_古今演变_研究的中西维度

论中国文学_古今演变_研究的中西维度

文学评论 的过程中变得中国化, 变成了中国现代文学, 这样, 中 国现代文学既不同于西方文学, 也不同于中国古典文 学, 但既具有西方性、 外部性, 又具有中国传统性、 内在 性, 从而构成了第三种文学。而第二方面, 即中国传统 文学对西方文学的 归化 作用, 或者说西方文学及外 来文学的因素是如何变得中国化的, 换句话说, 西方文 学及外来文学如何在被学习的过程中变成中国现代文 学的, 这才是中国文学从古代向现代转变的根本要义。 我认为, 研究中国文学的 古今演变 必须从 中 这个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继承的 问题。五四时期, 新文学表现出某种激进性, 维系了中 国文明几千年的传统伦理道德与政治思想被否定和批 判, 而西方的科学、 民主、 自由、 人权等思想得到褒扬和 接受, 表现在文学形式上, 现代诗歌、 小说、 戏剧、 散文 取代了传统的诗、 词、 赋、 小说、 戏曲, 而典型、 形象、 创作 方法、 表现与再现、 内容与形式等西方话语成为我们谈 论文学的主要话语方式。这种谈论不仅改变了我们对 中国传统文学的看法, 更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 作, 致使中国文学在现代时期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 但是, 中国文学的传统并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 反 掉 的, 传统的观点可以被否定, 传统的秩序可以被破坏, 但传统不会因此而消失。就现代时期的中国文学来 说, 传统文学实际上以两种方式延传下来: 一是传统文 学以它固有的姿态存在于世, 比如旧体诗词、 章回体小 说等就比较好地保持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 二是传 统文学以因素的方式融入到新文学中去, 从而成为新 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因素。 事实上, 新文学就是西方文学及外来文学与中国 传统文学相融合的产物, 更准确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学 遭遇西方文学的产物。周作人曾说: 我相信新散文的 发达成功有两重的因缘, 一是外援, 一是内应。外援即 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 内应即 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 础, 这成功不会这么容易, 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 入, 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 不会站得住。 其 实, 不只是散文, 整个新文学都是这样。现代文学那批 作家都是在读中国古书中长大的, 中国传统文学构成 了他们的文学基因, 构成了他们对文学的前理解和潜 理解, 他们的创作怎么可能完全脱离传统呢? 中国现 代文学虽然在形态上有了巨大变化, 但从根本上它仍 是中国文学, 中国性仍然是其主体。中国现代文学毕 竟是在中国的语境和土壤中发生及生成的, 即使近现 代时期, 中国文学也是在变中有所不变。过去, 我们只 看到了中国文学在近现代的 变 , 而对于它的不变之 处往往视而不见, 这是很片面的。所以, 中 是深刻、

叙事学及中国叙事文学演变

叙事学及中国叙事文学演变

叙事学及中国叙事文学演变摘要:纵观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史,人们对其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本文试图借助西方现代叙事学学科的建立勾连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的演变过程,对叙事学在中国当下的发展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叙事学;中国叙事文学;演变叙事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叙事性文学是同抒情性文学相区别的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样式。

中国古代文学历来侧重诗文的抒情传统,中国诗学自古强调“诗言志”。

古代有关“志”的记载很早,《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晋国大臣赵孟提出“《诗》以言志”的概念。

战国时庄子和荀子又分别提出“《诗》以道志”和“《诗》言,其志也。

”的说法。

但由于古人在文章中并未对“志”作解释,从而导致了“志”内涵的游弋和不确定性。

中国古典的叙事文体与中国哲学一般,将存在以不断流动、变化、往复的方式构思。

古人的文学观念主要倾向抒情而轻叙事,这是因为历史叙事的发达和繁荣,压抑了文学叙事的生长,崇尚简省而反对繁缛,这不利于长篇巨制的叙事文学的发展。

在儒家的礼教文化中演绎出一套思想体系和行为规范,每当礼教对思想的制辖松动之时,便是叙事文学发展之时。

“叙事”这个词早在先秦时就出现了。

那个时候的“叙”是用顺序的“序”,主要是讲奏乐或者丧葬仪式上的顺序,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叙”为“次第也”;“事”为“职也”。

又《国语?晋语三》与《礼?大学》的解释,分别以“纪言以叙之,述意以导之”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都有“叙说、记述”以及“事件、事实”的意思。

而“叙事”两词一起出现在古代文史著作中,则多为“记述事实”,“把事情前后经过记载下来”的含义。

在古代叙事的“叙”和顺序的“序”、头绪的“绪”都是相通的,就是说我们的叙事学又是头绪学,又是顺序学,又是把空间的分隔换成时间的分隔,重新进行安排的这样一种学问。

在中国的首篇文论《典论?论文》中曹丕虽说“文以气为主”,但也提出了不同文体在建构形式上的要求“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中国当代诗歌“叙事性”问题流变

中国当代诗歌“叙事性”问题流变

中国当代诗歌“叙事性”问题流变中国当代诗歌的“叙事性”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流变。

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诗歌叙事性较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处于一个较为黑暗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非常压抑,因此需要诗歌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早期的诗人如舒婷、北岛等人的作品多运用直接叙述的手法,那些人们生活中的细节成为了他们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他们也不拒绝把生活中的小事转换成为艺术的素材。

文化大革命期间,诗歌的叙事性变得更加复杂,此时的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更多的是采用抒情性的手法,而这抒情的深度多少都受到了空前的限制,因此有一部分诗人的作品变得更为宏大、抽象化。

如刘义庆的《太行山上》、费良勇的《给孩子们的信》等作品都在细节和情感深度上有了一定的转变。

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自我,追求艺术的自由表现。

诗歌的叙事性也开始了一次新的变革,在这个时期,许多的诗人在追求写作自由、表现主题的同时也讲究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情感,这些都体现出了他们对于自我意识和历史的思考, 杨红樱、张枣、陈黎、赵珏等都是此时的代表人物。

而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变化,全球化的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过程中,儒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因此,中国当代诗歌的叙事性也在改变之中。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融合越来越明显,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的场景也成为了许多诗人笔下的重要元素,王小山、郁达夫、郑愁予等都是在这时期成为代表的诗人。

总的来说,中国当代诗歌的叙事性问题是不断在流变的,这也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情境和要求,诗人在这些情况下的创作思想和手法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作为现代化的精神产品,诗歌在不断的转变中也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动和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古代叙事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叙事的形式讲述故事,传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叙事文学体裁。

古代叙事文学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神话传说。

在那个时代,人们通过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神话中的故事充满了神秘和想象力。

《山海经》、《封神演义》等作品都是古代神话传说的代表,它们以叙事的方式描述了神仙、妖魔和英雄的故事,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世界的探索和想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叙事文学逐渐从神话传说转向历史叙事。

战国时期的《史记》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史官的身份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了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史记》的出现标志着古代叙事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历史成为了叙事文学的重要题材。

在隋唐时期,古代叙事文学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长篇叙事诗为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恨歌》和《白头吟》。

《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白头吟》则以李白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和人生的坎坷。

这些作品不仅在叙事手法上有所突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宋代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以小说为主。

《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作品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叙事技巧,塑造了一批才华横溢的英雄人物和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

它们不仅具有娱乐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价值观。

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丰富多样的过程,它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到历史叙事,再到小说的演变。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叙事手法和题材选择,但都以叙事的形式展现了人们对于世界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中城乡观念的演替

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中城乡观念的演替

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中城乡观念的演替徐国源邹欣星内容提要在整个20世纪至今的中国文学叙事中,城市与乡村并不只是一对刻板的地域概念,更是一对互为参照的文化观念体系。

两者之间不单是空间的对峙,也暗含着时间维度上“过去”与“未来”的两种价值之间的博弈。

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处于两种极化的想象之中,这种极化的想象又反过来强化了现实的社会差异,并且赋予这种差异以价值性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城市文学乡村叙事城市观念城市化徐国源,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215321邹欣星,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副教授710054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表情。

文学中的城市和乡村,作为既来自于作家的生活经验,也来自于艺术想象的对象,往往被赋予了诸多喻意和修辞策略。

这种被赋予了复杂意义的“文本”,为人们辨析社会文化精神、释读城乡观念演变提供了钥匙,同时也在“艺术”改造“生活”的层面上重组着城乡关系的话语频道。

从城市文学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市”书写其实并不清晰,也是不连贯的。

“文学之城”的影像放送,常常会出现一个比照性的“他者”,即中国人更为熟悉、也更为稳定的“乡村”,“乡村”通常会以横切的方式中断城市文学叙事的持续展开。

直至199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以及随之出现从“乡民”到“市民”的空间位移和主体生活感受的变化,文学出现了“城市化转向”,“城市”的文学影像才相对稳定下来。

一、城市:乡村的“他者”在讨论本文所涉的问题之前,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中国现代城市观念的演进。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势力强势入侵中华大地,在内忧外患的复杂社会语境中,“现代性”开始在中国萌芽。

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生产功能渐渐得到强化,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聚集功能也有所提高。

在外力作用下,突变的中国城市发展打破了我国传统社会原有的城乡同质异构、差别统一的依存关系,城市迅速从乡村的汪洋大海中崛起。

在近现代“现代性”的话语体系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被嵌入了一种代表等级差序的线性时间链条,这不仅指称着时间上新与旧、进步与落后的比照,同时还沿着文明进化论中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进化论”路线,喻示后一种文明总比前一种文明具有绝对优越性和进步性。

古代文学中的叙事艺术和文化内涵

古代文学中的叙事艺术和文化内涵

古代文学中的叙事艺术和文化内涵一、叙事艺术1.1 叙事手法•顺叙: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倒叙:将时间顺序倒置,产生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在主线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或事件,丰富内容,增强表现力。

•补叙:在故事结束后,对某些情节进行补充说明,使故事更加完整。

1.2 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者以自己的视角讲述故事,真实亲切。

•第二人称:叙述者以对方的视角讲述故事,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第三人称:叙述者以第三方的视角讲述故事,客观全面。

1.3 叙事结构•开端:引起故事兴趣,为后续情节发展做铺垫。

•发展:故事情节逐渐深入,矛盾冲突逐渐升级。

•高潮:矛盾冲突达到顶点,紧张激烈。

•结局:故事矛盾解决,回归平静。

二、文化内涵2.1 古代文学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儒家:仁爱、忠诚、礼义、孝道等。

•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清静无欲等。

•墨家:兼爱、非攻、节用、尚贤等。

2.2 古代文学中的历史背景•先秦时期:诸侯争霸、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兴起。

•秦汉时期:统一六国、封建制度确立、道教和佛教传入。

•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文人清谈、佛教和道教盛行。

•唐代:繁荣昌盛、诗歌盛行、文人墨客活跃。

•宋代:政治稳重、经济繁荣、词人辈出。

•元明清:小说、戏曲繁荣、文学样式丰富。

2.3 古代文学中的民间风俗•节日习俗: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婚丧习俗:婚礼、丧礼、寿礼等。

•生活习俗:饮食、服饰、居住、出行等。

2.4 古代文学中的自然景观•名山大川:长江、黄河、泰山、黄山等。

•风景名胜:西湖、园林、古刹等。

•边塞风光:大漠、草原、雪山等。

2.5 古代文学中的神话传说•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

•宗教神话:道教、佛教神话故事。

•历史传说:黄帝、尧舜禹、春秋战国等。

本文档旨在概述古代文学中的叙事艺术和文化内涵,为中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和丰富文化内涵。

中国叙事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叙事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叙事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叙事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历史、文化、社会和文学自身的发展。

以下是对中国叙事文学的形成与发展的一个概述,具体如下:一、早期叙事文学:史传与神话传说中国叙事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传和神话传说。

史传,如《史记》、《汉书》等,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评价,传达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而神话传说则以神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理解。

这些早期叙事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为后来的叙事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

二、唐宋传奇:叙事文学的成熟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叙事文学逐渐走向成熟。

传奇小说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如《莺莺传》、《李娃传》等。

这些作品在情节设置、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明清小说:叙事文学的高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印刷技术的普及,小说成为叙事文学的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小说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这些小说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标志着中国叙事文学的巅峰。

四、现代叙事文学:多元化的探索与创新进入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中国叙事文学也开始了多元化的探索与创新。

现代小说、散文、戏剧等叙事文学形式逐渐兴起,如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同时,网络文学的兴起也为叙事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五、当代叙事文学:多元共生与全球视野进入当代,中国叙事文学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中国叙事文学也在不断吸收国际文化元素,展现出更加开放的视野。

当代作家如莫言、余华、贾平凹等人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融入了全球化的视野,为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中国叙事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创新的过程。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和叙事文学三大类,其中,叙事文学曾是历史长河中的主旋律。

从《左传》、《春秋》到《红楼梦》、《西游记》,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精品络绎不绝,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时代意义。

下文将就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从其形式、主题和艺术特色三方面展开探析。

形式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史”为基础的历史性叙事,如《史记》、《三国志》等;二是以“小说”为基础的虚构性叙事,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这两种形式的区别不仅在于叙事的真实度,更是在于叙事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不同,前者的价值取向更多地体现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自觉,后者则更多地反映出民间的世俗趣味和人性困境。

此外,中国古代叙事文学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以诗歌为表现手段的叙事,如《长恨歌》、《木兰辞》等。

这种形式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唐代,被称为“叙事诗的黄金时代”。

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十分精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它们常常被视为唐诗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非凡的诗意和艺术魅力。

主题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主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历史性主题和人性困境。

历史性主题,指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来展现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人性困境则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如生死、爱恨、忠诚、义理等。

两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主题体系。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历史性主题从古至今历经漫长的时间、经历长期的沉淀,形成了叙事丰富、内容广泛的特点。

从《左传》、《春秋》到《史记》、《资治通鉴》,这些历史文献成书年代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在不断地叙述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强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自信。

而人性困境则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如《红楼梦》中的“情”、“才”、“逆境”等,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人性思考和审视,使得读者在感受人性深处的共鸣和情感冲击的同时,更能够领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

艺术特色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叙事结构方面,它注重叙事的完整性和精细性。

中国文学概念的演变

中国文学概念的演变

第一講中國文學概念的演變壹、何謂文學想要給「文學」下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就如同「人」這個名稱,大家耳熟能詳,但如果要我們回答什麼是「人」時,可就困難了。

柏拉圖引述其師蘇格拉底的話:「人就是兩足無毛動物。

」結果他的一位朋友把一隻雞的毛拔光之後,拿給他看,說:「諾,這就是人!」在科學的領域中,下定義不僅重要而且必要。

以數學為例,如果不替「點」「線」「面」下定義,幾何學便無法展開。

但就人文學科的領域而言,為「名」定一個適切的「義」是一件非常困難且吃力不討好的事,以「人」為例,西方的哲人如是說:人是粘汁和膽汁的混合物。

(亞里斯多德)人是會製造工具的動物。

(富蘭克林)人是鬥毆的動物。

(叔本華)人是有權胡說的動物。

(尼采)人是上下兩端開口的管子。

(謝勒)以上所列,都有幾分道理,都是胡說!但有誰能替「人」下一個大家都能滿意的「定義」呢?現在我們想探索「什麼麼是文學?」這個問題,其複雜性又比替「人」下定義更甚。

因為無論「人」的定義如何紛歧,「人」這個客體總是不變的。

「文學」則不然。

它常因時因人而改變其內涵,有時名同而實異,有時名殊而實同,想要名實相符,談何容易!雖然如此,我們不妨先看看歷來先賢對「文學」一詞的看法:貳、先秦諸子的文學觀先秦諸子,本質上是哲學家而不是文學家。

固然哲學也常藉著文學技巧表現其思想,但究竟「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

」(蕭統《文選.序》)所以他們雖然有時言及「文」與「文學」,但卻與我們現在所謂「文」與「文學」大不相同;他們所謂「文」與「文學」是最廣義的,幾乎等於現在所謂學術、學問或文物制度。

〃2〃中國文學欣賞一、孔子及孔門諸子所謂「文」與「文學」及「文章」《論語》中言及「文」者如下:子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學而〉篇)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八佾〉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公冶長〉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中国当代诗歌“叙事性”问题流变

中国当代诗歌“叙事性”问题流变

中国当代诗歌“叙事性”问题流变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当代诗歌中叙事性的变化趋势。

在20世纪初,新诗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伴随着新诗运动的兴起,中国诗歌中开始出现了追求叙事性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叙述的方式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力图通过叙述故事来触动读者的内心。

这就是20世纪初中国诗歌中叙事性的第一个阶段,即叙述性的兴起。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叙事性发生了转变。

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伴随着现代主义诗歌的兴起,中国诗歌中叙事性开始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变化。

现代主义诗歌中的诗人们更加注重内心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他们试图将诗歌中的叙事性转变为一种更为抽象和内在的表达方式。

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叙事性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了一种内在化的趋势,诗人们更加注重通过意象和抒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单纯地通过叙述来表达。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当代诗歌中,叙事性经历了一系列的流变和变革。

从最初的叙述性到后来的内在化、外展性和现实性,再到当下的多元化、超现实化和复杂化,诗人们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不仅反映了诗人们对于诗歌表达方式的不断探索,也折射出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变迁。

那么,中国当代诗歌中叙事性的流变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反映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多元化和超现实化的发展趋势。

在当代,诗人们试图通过多种手法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叙述性表达方式,而是更加注重通过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数字化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它反映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当代,诗人们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方式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超现实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诗歌作品的风格和形式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它反映了中国当代诗歌的超越性和超现实性。

在当代,诗人们试图将诗歌中的叙事性转变为一种更具有超越性和超现实性的表达方式,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叙述方式,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意象和抒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文学中“叙事传统”的流变

中国文学中“叙事传统”的流变

中国文学中“叙事传统”的流变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其中的“叙事传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也经历了诸多变化和演变。

本文将就进行探讨。

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始于古代的诸子百家和史书编纂。

早在《诗经》时期,中国文学中就开始有了叙事的元素,尽管大部分诗歌内容仍然是抒发感情的抒情作品。

而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学中的叙事逐渐兴起,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开始编纂的一些史书中,如《史记》和《春秋》等,纷纷将叙事作为其重要的创作手法。

古代中国文学中的叙事传统更是在唐宋以后达到了高峰。

唐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诗歌和散文等文体的叙事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运用。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长篇叙事诗词、宫廷传奇和小说问世,成为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重要标志之一。

杜甫的《长恨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等长篇叙事诗词都是当时的经典之作。

宫廷传奇则是以虚构的故事情节,讲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爱情故事。

而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更是汇集了古代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它们以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明刻画的人物和独特的叙述方式,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文学中的叙事传统也发生了改变。

近代以来,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学开始吸收西方文学的叙事风格和技巧,与传统的叙事方式发生了碰撞和交融。

这一转变尤其明显地体现在新文学运动中。

新文学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带来了对叙事传统的重新审视和探索。

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采用了更加自由和多样的叙述形式,突破了传统文学“讲故事”的模式,注重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揭示。

而到了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叙事传统则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学和微型小说等新文学形式的兴起,为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网络小说的流行使叙事更加生动直接,故事情节不再受到空间和篇幅限制,跨时空的叙事方式得到了发展。

关于_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_学理的思考

关于_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_学理的思考

的过程中西方文学与文论的作用,而低估、忽略、漠视了中国文学传统的渐变,因而所下的一系列的结论都是片面的,这对继承优秀文学遗产与建设当下的文学都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我觉得当前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演变时,特别要注意总结与梳理这种/渐变0的过程,因为在这里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中国文学传统,认识/古0与/今0的关系。

第三点是/文学史书上的变0与/文学史事实的变0,要关注/文学史事实的变0。

任何一部文学史著作乃至所有的有关文学史的研究,归根到底都是在研究文学的演变,但这些书写,都是经过了时代与作者的筛选和重塑,往往反映了某些真实,但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夹带着某种偏见或疏漏。

因此,研究中国文学的演变,应当努力避免炒冷饭,走老路,而要抱着求真的态度、有用的目的,用自己的眼光去梳理材料,解释历史。

比如,就中国近现代小说的激变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重复五四新文学家们的话语,将所谓/旧派小说家0说得一无是处,给他们戴上了/金钱主义观念的文学0、/纯粹的封建思想的文艺0等帽子,对他们的作品与文论,或遮蔽,或歪曲,在中国文学演变史上就将他们定性为/一股逆流0,似乎中国小说从古代到现代完全是由五四新文学家们登高一呼,一蹴而就的。

其实,在清末民初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突变过程中,所谓/旧派0小说家在理论上倡导/以兴味为主0,对梁启超/小说界革命0起了很好的救弊补偏的作用。

同时,他们重视小说翻译,成绩斐然,且注重中国读者的接受与中西小说的融合;他们力促小说的白话化,包天笑主编的5小说画报6最早宣称/本杂志全用白话体0,可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们以/短篇小说0为突破口,以传统小说为根基,借鉴了西方小说的一些艺术技巧,在写人、叙事及环境描写等方面多有突破与变革,在小说艺术表现技法的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呈现了难得的多元性、平民性、自由性与趋新性。

因此,历史的事实是,中国近现代小说的转型,是经过了梁启超们的/小说界革命0、民初小说家的大力提倡/兴味为主0、五四新文学运动而逐步完成的。

1949年以来文学观念的演变与文学的发展

1949年以来文学观念的演变与文学的发展

1949年以来文学观念的演变与文学的发展古风【内容提要】1949年以来文学观念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文学观念的建构期,由“意识形态论”、“反映论”、“语言论”和“工具论”合构成社会主义文学观念体系;第二个时期,是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发展期,出现了“生产论”、“主体论”、“活动论”、“审美论”和“人学论”等新的文学观念。

我国当代文学观念由封闭到开放、由“一元化”到“多元化”的演变,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都产生了影响,促进或者阻碍了文学的发展。

在过去的研究中,有一些问题被遮蔽了。

诸如,是谁的文学观念?是哪种“文学”的观念?只能有一种文学观念吗?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认为,复杂多变的文学绝不是只有一种文学观念,而是应该有多种文学观念。

文学观念的多少是衡量文学发展水平的标志。

文学观念愈“多”,表明文学生态愈好,文学就愈繁荣;否则就相反。

所以,1949年以来文学观念由“一”到“多”的演变,是文学繁荣的表现,也是文学理论和批评进步的表现。

【关键词】文学观念/文学发展/观念主体/观念客体/变与不变/一与多一问题的提出文学观念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内涵:从广义看,所谓文学观念,就是泛指人们对于一切文学问题的看法,诸如文学本质观念、文学特征观念、文学创作观念、文学体裁观念、文学批评观念等;从狭义看,所谓文学观念,就是特指人们对于文学本质的看法,换句话说即是文学本质观念。

所以,从前者看,文学观念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文学理论问题的所有方面;从后者看,文学观念问题就只能是文学本质问题。

这既是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文学理论的重要问题。

因为,它不仅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文学理论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在上文两个定义中,“文学观念”的主体“人们”,是指一切对于文学问题有看法的人,诸如作家、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文学史家、美学家等。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可以追溯到《诗经》和《楚辞》等古代诗歌作品,但作为独立的叙事文学体裁的发展始于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叙事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左传》、《史记》、《春秋》等。

这些作品大量运用叙事手法,表达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揭示了社会变革和政治权力的转移。

同时,这些叙事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学与史学的融合,为中国经典文献的传承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汉代出现了以《史记》为代表的正史叙事文学和以《西京杂记》为代表的野史叙事文学。

正史叙事文学更注重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野史叙事文学则更加注重艺术表现和故事情节的惊险刺激性。

这些作品的出现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化多样性对叙事文学的影响。

唐宋时期,叙事文学进一步发展,其中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为代表的长篇小说成为重要的文学体裁。

这些作品从历史故事和人物中提取草根英雄或宫廷世家的形象,用鲜明的人物性格和生动的情节描绘了社会生活和人性真实面貌,表现了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关注和思考。

明清时期,叙事文学成为文化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长篇小说进一步发展成熟。

《红楼梦》、《金瓶梅》等作品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内容丰富,艺术价值高,而且影响深远、持久。

总体来看,中国古代叙事文学自先秦至明清已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这些作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性和生活的反映,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事线索的演进和_省略_0年代以来不同文学史观的理论特性_袁苏宁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事线索的演进和_省略_0年代以来不同文学史观的理论特性_袁苏宁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事线索的演进和迭变———兼评80年代以来不同文学史观的理论特性袁苏宁(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收稿日期]2013-03-20[作者简介]袁苏宁(1958-),男,湖北嘉鱼人,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史叙事几经演化,大致形成了几种不同或对立的研究范式。

新启蒙主义文学史叙事仍占据主流叙事地位,其理论的流风余韵仍在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中发散。

然而,当主流叙事发展为一种叙事霸权,启蒙文化批评和文学审美自律论成为一种僵滞的理论陈规,叙事的危机就来临了。

至新世纪前后,启蒙文学史观遭受了强力的挑战和冲击。

新语境下多种不同的文学史批评理论竞相争锋,在新的学术路径和文化视野下开始了又一轮的文学史的改写和重构。

晚清现代性文学史叙事重开理论疆域,锋头正盛,与启蒙文学史观形成双峰对峙,大有取彼而代之的势头。

几乎就在同一时期,被称为新左派的一支批评力量强劲地崛起,既清算新启蒙文学史观的流弊,又反击晚清现代史叙事的理论盲区和虚妄。

文学史三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一、主流叙事的危机:走出80年代新启蒙主义叙事的危机来自语境的压力。

80年代的全民反思运动以“告别革命”的姿态和现代化文化想象,催生了启蒙理性、现代个人主体和审美自律的新启蒙主义知识型话语,然而进入90年代中后期,当“革命”渐行渐远,隐约可见的现代社会显露出的它的矛盾性、多重性,一个新的资本权力霸气逐渐取代政治权力,成为新的异化力量,并露出更为狰狞的面目的时候,再回视80年代的文化热情和理论逻辑,世人多有蓦然惊觉,顿生恍若隔世之感。

显然,一些命题已经丧失了效用,或显出了思想的浅陋和学理的缺陷,更多的甚至只是当时浪漫或愚妄的呓语,诸如纯文学及审美与政治的对立,启蒙理性下的人性进化和现代个人主体。

这些一度被视为神圣的审美文化理念,似乎都被具体的社会分化现实所瓦解,也因对立面的消失,不再具有先锋性和批判性,反而在剧烈的社会变迁面前,失去了阐释和把握现实的理论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4期第37卷(总第181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JI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No.4,2012GeneralNo.181Vol.37中国文学叙事观念的古今演变付建舟倡(浙江师范大学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金华321004)摘 要:中国文学叙事观念经历了长期的古今演变过程。

秦汉时期,叙事观念初步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叙事理论已经发生;唐宋时期,叙事理论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叙事理论继续深化。

中国文学叙事观念以传统的传记、叙事散文、小说、戏剧等为对象,由批评上升到理论,具有感性批评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中国文学;叙事观念;古今演变;感性批评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12)04-0019-07一般认为,中国文学以抒情见长,叙事文学则相当欠缺;与此相应,抒情文学理论也比较发达,叙事文学理论则相对欠缺,从而造成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的局面。

其实,我国历史著作十分丰富,其中的史传著作也十分发达,史传很讲究叙事法则;而我国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史传的艺术成就很高,史传又往往被视为叙事文学。

另外,古代散文很发达,散文理论十分丰富,其中不乏叙事法则,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

由此可见,中国叙事文学理论也是十分丰富的,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从上古时代起,我国典籍里就出现了许多叙事,形式多种多样。

法国学者罗朗·巴尔特说:“叙事可以用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图象、手势以及所有这一井然有序的混合体来表现;它存在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史诗、历史、悲剧、正剧、喜剧、哑剧、图画、玻璃窗彩绘、电影、连环漫画、社会新闻、交谈之中。

”[1]许多叙事形式就存在于我国汗牛充栋的叙事典籍中。

在文字发明以前,有“结绳记事”,“刻木为契”;文字发明后,“始画八卦,造书契”,后有甲骨问事、青铜铭事和其后的枟山海经枠、枟尚书枠、枟春秋枠、枟左传枠、枟史记枠、枟汉书枠等史地书籍以及诸子书籍,这些都是中国叙事的资源。

中国历代的叙事理论资源散存于诸子著作、文学理论著作、历史论著以及大量的序跋、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之中。

总体来看,中国文学叙事观念的古今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

一、秦汉时期叙事观念的萌芽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了一些叙事原则。

枟易枠曰“言有物”,又曰“言有序”。

枟书·毕命枠曰:“辞尚体要。

”枟礼记·表记枠曰:“情欲信,辞欲巧。

”左氏襄二十五年枟传枠曰:“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这里的“物”与“序”、“要”与“体”、“志”与“文”都分别是“义”与“法”之意,强调叙事内容与叙事形式的统一。

由此可见,早在先秦,“义法”就成为了重要的理论命题,并受到普遍关注。

叙事首先要充实,不能空疏;要真实,不能虚伪。

所以,孔子说:“辞达而已矣。

”充实而真实的内容需要富有文采的文辞来表达,缺乏文采就会影响其顺利传播。

于是孔子又说:“言之无文,行而不91倡收稿日期:2011-07-01作者简介:付建舟(1969-),男,湖北孝感人,浙江师范大学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文学博士。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文学思想观念的近现代转型”(20060400603)远。

”不管是纪实性著作还是虚构性著作都是如此,不过虚构性的叙事作品走得更远,极其文饰之能事。

美国学者哈米顿指出:“传记历史之完善者,必用作稗史之方法,其理不难推知。

模范史家,其视事实为真理之表示,而彼所企图以艺术手腕表现者,即是真理耳。

故史家亦如小说家。

”[2]认为史学家和小说家都讲究叙事方法,可谓一言中的。

先秦“言有物”和“言有序”的叙事原则与西方现代叙事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叙事都由两部分组成,即“故事”(his-toire)和话语(discourse)。

故事是“内容或一连串事件(行为、事件)加上我们称之为存在的东西(人物、环境)”;话语是“表达,是内容得以传达的手段”。

[3]简单地说,故事就是描述什么,话语则是如何去描述。

“描述什么”要解决的是叙事内容问题,“如何描述”要解决的是叙事技巧问题。

写作技巧历来就是史学家和文学家关注的一个重点。

与“言有物”、“言有序”叙事原则相应的,是秦汉时期各种政教活动的具体实践。

礼官必须按照一定次序来记录各种重要的政教活动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许多典籍中经常出现“序事”、“叙事”等词语的重要原因。

这些词语虽然与现代意义上的叙事有很大差别,但仍然表达了记辨秩序的叙事内涵,尤其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对事件的记录。

枟礼记枠表现出了强烈的叙事意识,尤其是叙事结构意识。

该典籍设立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天官及地官,前四者以时间为序,后二者以空间为序。

他们不仅注重时间,也注重空间,这充分反映出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他们从感性经验出发,把宇宙和人事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眇者无度量。

故天之圆也不得规,地之方也不得矩。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道在其间,而莫知其所。

”[4]礼官们还产生了区别“记事”与“叙事”的朦胧意识。

在他们看来,“记事”是对事件的直接或间接记录;“叙事”除了“记事”的含义之外,还包括技巧的使用。

先秦典籍中屡屡提到“序事”,频繁地按照一定次序记录各种政教活动。

枟周礼·春官宗伯下枠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予小舞。

……凡乐掌其序事,治其乐政。

”这句话表明,乐师的职掌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根据礼乐仪式的要求,安排乐器陈设的位置以及奏乐的前后次序。

唐代贾公彦疏曰:“掌其叙事者,谓陈列乐器及作之次第,皆序之,使不错谬。

”枟周礼·春官宗伯下枠又云:“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表明了春官宗伯属下掌管天文星历的冯相氏的职掌范围。

“辨其叙事”是次序四则应行的事。

枟周礼·春官宗伯下枠还云:“内史,掌王之八材之法以诏王治。

一曰爵,二曰禄,三曰废,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

掌叙事之法,受讷访,以诏王听治。

凡命诸侯及公卿大夫,则策命之。

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之。

王制禄,则赞为之,以方出之,赏赐,亦如之。

内吏掌书王命,遂贰之。

”这句话表明了内史的职责。

“掌叙事之法”即按职务的尊卑次序,接纳臣下谋议,转告国君处治。

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叙事”是“记事”的含义,就是把发生的一些事件按照一定的次序记录在案,虽然与现代“叙事学”意义上的“叙事”含义相差甚远,但毕竟包含了按照一定次序记录的含义,而这一含义是任何“叙事”都必须具备的。

另外,先秦叙事文学初具形态,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以记事为主与以写人为主。

前者如枟左传枠,所记为国家大事;后者如枟晏子春秋枠,所记为杰出人物的主要事迹。

这种叙事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5]到了汉代,叙事文不仅要求按照一定次序记录或叙述,还必须讲究技巧。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枟春秋枠,言为枟尚书枠。

”[6]把记言与记事分开很重要,对记事的突出使叙事文的叙事技巧大大提高了。

“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

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枟后汉书·班彪传枠)叙事文讲究次序是很自然的事情,礼官只凭借事件的自然时序就可以了,礼仪制度所规定的各种等级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次02序,即封建伦理秩序。

但仅仅根据自然时序和礼仪等级来记事还不够,还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安排,使事件的“记录”更加有序,更加简洁明了。

这是汉代叙事文与先秦典籍相比的一个重大进步。

汉代的叙事概念与现代意义上的叙事概念已经很接近了。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叙事理论的发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理论成果丰硕,其中关于叙事文学理论的重要著作有曹丕的枟典论·论文枠、陆机的枟文赋枠、挚虞的枟文章流别论枠、李充的枟翰林论枠、任昉的枟文章缘起枠、萧统的枟文选序枠、刘勰的枟文心雕龙枠、颜子推的枟颜氏家训·文章枠等。

这一时期对叙事理论的贡献是从文体分类开始的,通过辨析文体,叙事文体自然而然浮现出来。

曹丕枟典论·论文枠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唯通才能备其体。

”[7]13这四科八类中,奏、赋、书、铭、诔四类,叙事成分比较重。

陆机枟文赋枠也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烨而谲诳。

”[7]147陆机的十种文体中,赋、碑、诔、铭、颂、奏六类的叙事比重较大。

挚虞枟文章流别论枠云:“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

王泽流而诗作,成功臻而颂兴,德勋立而铭著,嘉美终而诔集。

”[7]179挚虞对诗、颂、铭、诔四种文体进行了阐释,铭、诔的叙事特征十分突出。

李充枟翰林论枠云:“容象图而赞立,宜使辞简而义正。

……表宜以远大为本,不以华藻为先。

……駮不以华藻为先。

……研敷名理而论难生焉。

论贵于允理,不求支离。

……在朝辨政而议奏出。

宜以远大为本。

……盟檄发于师旅。

”[7]200-201任昉枟文章缘起枠云:“六经素有歌、诗、诔、谏、箴、铭之类,枟尚书枠帝庸作歌,枟毛诗枠三百篇,枟左传枠叔向诒子产书,鲁哀公枟孔子诔枠,孔悝枟鼎铭枠枟虞人箴枠,此等自秦汉以来,圣君贤士沿著为文章名之始。

”[7]311这些文体辨析虽然简约,却为其后的理论著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刘勰枟文心雕龙·宗经枠综其大成曰:“论说辞序,则枟易枠统其首;诏策章奏,则枟书枠发其源;赋颂歌赞,则枟诗枠立其本;铭诔箴祝,则枟礼枠总其端;记传盟檄,则枟春秋枠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

”颜子推枟颜氏家训·文章枠继承了这一思想:“夫文章者,原出枟五经枠:诏命策檄,生于枟书枠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枟易枠者也;歌咏赋颂,生于枟诗枠者也;祭祀哀诔,生于枟礼枠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枟春秋枠者也。

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

”[7]434这些文体分类不仅为明代文体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也为叙事文学理论开辟了道路。

同时,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有很强的叙事意识。

刘勰十分重视文学创作的叙事规律,其枟史传枠、枟定势枠、枟熔裁枠、枟章句枠、枟夸饰枠、枟附会枠、枟总术枠等篇对叙事文体均有所论述。

他认为应该先统观全局:“文场笔苑,有术有门。

务先大体,鉴必穷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