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力学第八章

合集下载

弹性力学徐芝纶版第8章

弹性力学徐芝纶版第8章

移项缩写为:

2
ij
ij l j 0
2 2
考虑方向余弦关系式,有
l m n 1. 或 li li 1
求主应力
2. 求主应力 σ
将式(a)改写为:
(σ x σ )l yx m zx n 0, xy l (σ y σ )m zy n 0, xz l yz m (σ z σ )n 0。




(7 12)


⑵ 应力用应变表示,用于按位移求解方法:
E E x ( x ), yz yz 1 1 2 2(1 ) E E y ( y ), zx zx 1 1 2 2(1 ) E E z ( z ), xy xy 1 1 2 2(1 )
斜面应力
§8-2 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
在空间问题中,同样需要解决:由直
角坐线为 n )上的应力。
斜面应力
斜面的全应力p 可表示为两种分量形式: p沿坐标向分量:
p ( px , p y , pz ).
p沿法向和切向分量:
p (σ n , n ).
空间问题的几何方程,可以从平面问 题推广得出: 现仅考虑只有xy平面内的位移 u , v 时的 情况进行推导: 通过点P(x,y)作两正坐标向的微分线段 PA dx, PB dy,
定义
变形前位置: P, A, B,
变形后位置: P, A, B --各点的位置如图。
几何方程
u x , x
求主应力
上式是求解 l , m , n 的齐次代数方程。由于l , m , n不全为0,所以其系数行列式必须为零,得

第八章弹性力学优秀课件

第八章弹性力学优秀课件

相容方程说明
对于相容方程说明如下:
(1)物体满足连续性条件 导出形变和位 移之间的几何方程 导 出相容方程。
(2)形变满足相容方程 对应的位移存在 且连续 物 体保持连续;形变不满足 相容方程 对 应的位移不存在 物 体不保持连续。
所以相容方程是位移的连续性条件。
(3)相容方程的导出及对(2)的证明,可
zx
Φ y
,
zy
Φ 。 x
(d )
相容方程
2. 将式(d)代入6个相容方程,前三式和 第六式自然满足,其余两式为
2zx0,
代入(d),得
2 zy
0。
2Φ 0, x
2Φ 0, y
由此得出扭转应力函数Φ应满足的方程:
2ΦC,
( e)
C为待定常数。
边界条件
3. 考察侧面边界条件(n 0 ,fx fy fz 0 ) 前两式自然满足,第三式成为
zx 0,
x
zy 0,
y
zx zy 0。( a )
x y
由式(a)前两式,得 zx ,仅 z为y (x,y)的
函数;第三式成为
xzx yzy。 (b)
又由偏导数的相容性,存在一个应力函数 Φ ,
x yΦ y xΦ,
( c)
对比式(b)和(c),两个切应力均可用一个扭 转应力函数 Φ(x,表y)示为
位移u,v,w应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及边界 条件。
考虑对称性:本题的任何x面和y面均 为对称面,∴可设
u0, v0, wwz。(a)
求解方程
(1)将位移(a)代入平衡微分方程,前两式 自然满足,第三式成为常微分方程,
21E 11 2d d2zw 2d d2zw 2g0。

弹性力学复习思考题

弹性力学复习思考题

其中: 为曲梁圆周边界上的分布载荷。 其中: q 为曲梁圆周边界上的分布载荷。 M, Q分别为梁截面上弯矩与剪力。 分别为梁截面上弯矩与剪力。 分别为梁截面上弯矩与剪力 应力函数: 结合应力分量与应力函数的关系确定 应力函数:
2 σθ = 2 r
= f (r)
= f (r) sin θ
= f (r) cosθ
力偶、 (9)半无限平面体在边界上作用力偶、集中力、分布力下,应力函数 )半无限平面体在边界上作用力偶 集中力、分布力下 、应力分量、位移分量的确定? 应力分量、位移分量的确定? 应力分量、位移分量的确定? (10)圆孔附近应力集中问题应力函数 、应力分量、位移分量的确定? ) (11)叠加法的应用。 )叠加法的应用。
X = l(1+ )αT,
Y = m(1+ )αT
(5)温度应力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温度应力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a)求出满足位移平衡方程(6-18)的一组特解(此时,无需满足 )求出满足位移平衡方程( )的一组特解(此时, 边界条件;用位移势函数求解)。 边界条件;用位移势函数求解)。 (b)不计变温,求出满足平衡方程(6-18)的一组补充解(常由应 )不计变温,求出满足平衡方程( )的一组补充解( 力函数求解,其边界条件为特解给出的面力)。 力函数求解,其边界条件为特解给出的面力)。 的概念; 与位移分量的关系; (6)位移势函数 ψ 的概念;位移势函数 ψ 与位移分量的关系;温 ) 度应力问题中, 满足的方程; 度应力问题中,位移势函数 ψ 满足的方程;应力分量的位移势 的表示。 函数 ψ 的表示。
王俊民 编 徐秉业 编

《弹性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 弹性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
同济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弹性力学课件:第八章复变函数解

弹性力学课件:第八章复变函数解

第六章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弹性力学解法的限制边界条件的描述和表达多连域变形单值连续条件应用复变函数数学基础目录§6.10应力函数的复变函数形式§6.11应力与位移的K-M函数表示§6.12多连域应力与位移单值条件§6.13保角变换§6.14孔口问题应力函数可以用两个解析函数表示§6.10应力函数的复变函数形式古尔萨(Goursat )公式应力解法)()()()(),(2f f z z z z z z z z U χχϕϕ+++=或者)]()(Re[),(f z z z z z U χϕ+=ϕf (z)和χ(z)均为单值解析函数。

克罗索夫-穆斯赫利什维利函数简称K-M 函数——应力函数——复变函数描述§6.11应力与位移的K-M 函数表示罗克索夫公式应力分量的复变函数表达——ϕf (z)和y (z)表示的应力分量)('Re 4])(')('[2f f f z z z y x ϕϕϕσσ=+=+)]()('[2z Ψz Φz +=])()([2z Φz Φ+=)](')(''[22f z z z i xy x y y ϕτσσ+=+-)('d )(d )(f f z z z z Φϕϕ==z z z Ψd )(d )(y =引入•位移的复变函数表达)()(')(13)i (2f f z z z z vv v u G y ϕϕ--+-=+•已知ϕf (z)和y (z), 可以确定位移分量。

•对于平面应变问题,只须将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作对应的替换则可。

K-M 函数ϕf (z)和y (z)描述的面力边界条件。

sF F z z z z sy sx AB d )i (i )()(')(f f +=++⎰y ϕϕ边界点的确定函数K-M 函数由内向边界趋近值•求解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给定边界条件下求解双调和方程•变换为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寻找解析函数•确定K-M 函数ϕf (z)和y (z),则应力、位移和应变就可以完全确定。

弹性力学 本构方程 刚度矩阵 柔度矩阵

弹性力学 本构方程 刚度矩阵 柔度矩阵

弹性力学本构方程刚度矩阵柔度矩阵弹性力学本构方程刚度矩阵柔度矩阵中文名称:弹性力学英文名称:theory of elasticity其他名称:弹性理论定义:研究弹性体在荷载等外来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位移和稳定性的学科。

所属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 ;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 ;工程力学(水利)(三级学科)弹性力学也称弹性理论,主要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或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从而解决结构或机械设计中所提出的强度和刚度问题。

在研究对象上,弹性力学同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之间有一定的分工。

材料力学基本上只研究杆状构件;结构力学主要是在材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杆状构件所组成的结构,即所谓杆件系统;而弹性力学研究包括杆状构件在内的各种形状的弹性体。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和其它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内力,也称为弹性理论。

它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和某些交叉学科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航天等工程领域。

弹性体是变形体的一种,它的特征为: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除去外力后物体即恢复原状。

绝对弹性体是不存在的。

物体在外力除去后的残余变形很小时,一般就把它当作弹性体处理。

弹性力学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人类从很早时就已经知道利用物体的弹性性质了,比如古代弓箭就是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

当时人们还是不自觉的运用弹性原理,而人们有系统、定量地研究弹性力学,是从17世纪开始的。

发展初期的工作是通过实践,探索弹性力学的基本规律。

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是R.胡克于1678年发表的弹性体的变形与外力成正比的定律,后来被称为胡克定律。

第二个时期是理论基础的建立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是,从1822,1828年间,在A.-L?柯西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应变、应变分量、应力和应力分量概念,建立了弹性力学的几何方程、平衡(运动)微分方程,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广义胡克定律,从而为弹性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弹性力学第八章课件

弹性力学第八章课件

b2 4
.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3)将 Φ1代入
求出
2AΦdxd yM ,
(c)
C
6M ab3
.
所以狭矩形杆的解答为
Φ1
3M ab3
b2 4
y2
.
(d)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zy
6M ab3
y,
max
3M ab2
,
zx 0;
K
3M ab3G
.
矩形截面杆
(f )
2.一般矩形截面杆 (a ~的b)扭转 以狭矩形杆解答为基础,再迭加一个修
,
2 x
y 2
2 y
x 2
2 xy
xy
;
x
yz
x
zx
y
xy
z
2
2 x
yz
,
y
zx
y
xy
z
yz
x
2 2 y
zx
,
z
xy
z
yz
x
zx
y
2
2 z
.
xy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应力边界条件
利用物理方程,得用应力表示的相容方程。
1
2 x
2 x 2
1 1
薄膜问题— 设有一薄 膜,张在水平边界上, 并受到气体的压力q。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薄膜问题
薄膜只能承受均匀拉力 FT ,不能承受弯 矩,扭矩,剪力和压力。取出一个微小单元
abcd, 各边上的作用力均为 FT ,但薄膜的斜率 不同:
薄膜斜率在 x 面分别为 z , z z d x ; x x x

弹塑性力学部分习题

弹塑性力学部分习题
2018/10/7 7
第六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直 坐标系解答
§6-1平面问题的分类
§6-2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6-3平面问题的基本解法
§6-4多项式应力函数运用举例
2018/10/7
8
第七章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极坐 标系解答
§7-1平面极坐标下的基本公式 §7-2轴对称问题 §7-3轴对称应力问题——曲梁 的纯弯曲 §7-4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问题 §7-5曲梁的一般弯曲 §7-6楔形体在楔顶或楔面受力
弹塑性力学
第 六 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系解答 第 七 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极坐标系解答 第 八 章 等截面直杆的扭转 第 九 章 空间轴对称问题 第 十 章 弹性力学问题的能量原理 第 十一 章 塑性力学基础知识
2018/10/7
1
参考书目
1.徐芝纶, 弹性力学:上册 .第三版,高等教育
w k x, y
其中 k 为待定常数,(x‚y)为待定函数, 试写出应力分量的表达式和位移法方程。
2018/10/7
18
题1-6 半空间体在自重 g 和表面均布压力 q 作用下的位移解为 u = v = 0,
1 g 2 2 w q h z h z 2G 2
2018/10/7
在 V上
16
题1-4 等截面柱体在自重作用下,应力解为
x=y=xy=yz=zx=0 , z=gz,试求位移。
z l y
Fbz g
x
x
2018/10/7
17
题1-5 等截面直杆(无体力作用),杆轴 方向为 z 轴,已知直杆的位移解为
u kyz
v kxz

弹性力学-第八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弹性力学-第八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径向线段PA的转角: 径向线段 的转角: 的转角 线段PB的相对伸长: 线段 的相对伸长: 的相对伸长 环向线段PB的转角: 环向线段 的转角: 的转角
ur
∂ur ur + dr ∂r A A′
x
εθ1 =
α1 = 0
P′B′ − PB (r + ur )dθ − rdθ ur (c) ) = = PB rdθ r
σ = σ r er ⊗ er +τ rθ er ⊗ eθ +τθ r eθ ⊗ er + σθ eθ ⊗ eθ 剪应力互等定理 τ rθ = τ θ r 极坐标下的平衡方程
∇ ⋅σ + f = ( ∂ σ r 1 ∂ τ rθ σ r − σ θ + + + f r )e r ∂r r ∂θ r ∂τ 1 ∂σ θ 2τ rθ +( rθ + + + fθ )eθ = 0 ∂r r ∂θ r
θ r dθ
σr τ rθ
B
Pτθr
σθ x
∂r ∂σ r C ∂σθ dθ σr + dr y − σθ + dθ dr ∂r ∂θ ∂τθr 2 ∂σθ dθ σθ + dθ τθr + dθ ∂θ + fr rdrdθ = 0 −σθ dr ∂θ 2 高阶小量,舍去) (高阶小量,舍去)

Laplace算子 算子
2
∇ = e r ∂ + eθ 1 ∂ ∂r r ∂θ
(8.1) (8.2)
∂2 1 ∂ 1 ∂2 ∇ = ∇ ⋅∇ = 2 + + 2 2 ∂r r ∂r r ∂θ B.极坐标下的几何方程 极坐标下的几何方程

弹性力学 复习资料(全) 同济大学

弹性力学 复习资料(全) 同济大学

第五章
线性弹性本构关系
不考虑热效应,克定律。 1、应变能密度和本构关系: ★格林公式 ij
W ,其中 W 是应变能,指外力在准静态过程中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由 ij
于变形而储存在弹性体内的能量。 2、广义胡克定律: ij Eijkl kl ,其中 Eijkl 为一个四阶张量,称为弹性系数或弹性模量张量。 4、各向同性弹性体:材料沿所有方向的弹性性质都是相同的,在数学上,即应力应变关系 的分量形式与坐标系无关。 令 C12 , C11 C12 / 2 ,称为 Lame(拉梅)系数
第八章 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ui ui , 在S(位移边界)上 u
3、叠加原理: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都是线性的,叠加原理成立。对于大变形问题、材料非 线性问题和边界条件非线性的小变形问题,叠加原理不成立。 4、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逆解法和半逆解法。 5、★位移解法:以位移作为基本未知函数,在基本方程中消去应变张量和应力张量,可导 出仅用位移表示的方程组。 ,i 2ui fi 0 Lame Navier方程:
u v 1 u v , y , xy x y 2 y x
1 x x 1 y E1 1 物理方程: y y 1 x E1 1 1 xy xy E1
4
同济大学 弹性力学复习资料
1150899 陈力畅
第七章 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
1、平面应变问题: u u x, y ,v v x, y ,w 0 等截面柱形物体;柱体所受的体积力和侧面所受的面力都平行于 Oxy 平面,且它们的分 布沿 z 方向不变。 几何方程: x
第六章

弹性力学Chap8

弹性力学Chap8
σ ij = λε kk δ ij + 2 µε ij = −2vω,3δ ij − (1 − 2v )(δ i 3ω, j + δ j 3ω,i ) + x3ω, ij
x3ω,11 − 2vω,3 = x3ω,12 x3ω, 22 − 2vω,3 x3ω,12 − (1 − 2v )ω,1 x3ω, 23 − (1 − 2v )ω, 2 x3ω,33 − 2(1 − v )ω,3
Chapter 8.1
− Fk , k = xkψ k + φ 2µu i = −4(1 − v ) i + ( x kψ k + φ ),i ψ
6
Solutions by Displacement Potentials
Papkovich-Neuber Solution
The Papkovich-Neuber solution is complete. Papkovichcomplete. R.D. Mindlin, Note on the Galerkin and Papkovichi Stress Function, Bull. Am. Math. Soc 42(1936), 373-376 The uniqueness of the Papkovich-Neuber Papkovichsolution is not a trivial matter
Boussinesq Solution
Solution E Rotation
x ⋅ψ
is a harmonic function
ψ = −2(1 − v )χ
2µu i = −4(1 − v )eij 3 χ , j ≡ 2eij 3ψ , j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课后习题答案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课后习题答案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习题提示和参考答案第二章习题的提示与答案2-1 是2-2 是2-3 按习题2-1分析。

2-4 按习题2-2分析。

2-5 在的条件中,将出现2、3阶微量。

当略去3阶微量后,得出的切应力互等定理完全相同。

2-6 同上题。

在平面问题中,考虑到3阶微量的精度时,所得出的平衡微分方程都相同。

其区别只是在3阶微量〔即更高阶微量〕上,可以略去不计。

2-7 应用的基本假定是:平衡微分方程和几何方程─连续性和小变形,物理方程─理想弹性体。

2-8 在大边界上,应分别列出两个精确的边界条件;在小边界〔即次要边界〕上,按照圣维南原理可列出3个积分的近似边界条件来代替。

2-9 在小边界OA边上,对于图2-15〔a〕、〔b〕问题的三个积分边界条件相同,因此,这两个问题为静力等效。

2-10 参见本章小结。

2-11 参见本章小结。

2-12 参见本章小结。

2-13 注意按应力求解时,在单连体中应力分量必须满足〔1〕平衡微分方程,〔2〕相容方程,〔3〕应力边界条件〔假设>。

2-14 见教科书。

2-15 见教科书。

2-16 见教科书。

2-17 取它们均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相容方程与x=0和的应力边界条件,因此,它们是该问题的正确解答。

2-18 见教科书。

2-19 提示:求出任一点的位移分量和,与转动量,再令,便可得出。

第三章习题的提示与答案3-1 本题属于逆解法,已经给出了应力函数,可按逆解法步骤求解:〔1〕校核相容条件是否满足,〔2〕求应力,〔3〕推求出每一边上的面力从而得出这个应力函数所能解决的问题。

3-2 用逆解法求解。

由于本题中l>>h,x=0,l属于次要边界〔小边界〕,可将小边界上的面力化为主矢量和主矩表示。

3-3 见3-1例题。

3-4 本题也属于逆解法的问题。

首先校核是否满足相容方程。

再由求出应力后,并求对应的面力。

本题的应力解答如习题3-10所示。

应力对应的面力是:主要边界:所以在边界上无剪切面力作用。

弹性力学第8章—柱体扭转问题

弹性力学第8章—柱体扭转问题

8.2 基本方程
8.2.2 位移法方程
将扭转时u、v、w的表达式代入位移法基本方程 (6.2.4)
u = − ( rθ z ) sin α = − yθ z ⎫ ⎪ v = ( rθ z ) cos α = xθ z ⎬ w = w ( x, y ) = θϕ ( x, y ) ⎪ ⎭
⎧ ∂e 2 ( ) u=0 λ μ μ + + ∇ ⎪ ∂x ⎪ ∂e ⎪ ( ) λ μ + + μ∇ 2v = 0 ⎨ ∂y ⎪ ⎪(λ + μ ) ∂e + μ∇ 2 w = 0 ⎪ ∂z ⎩
8.1 基本概念 边界条件:
y
n
τ zx
τ zy
ds
τ zy
dF τ zx
x
侧面边界条件:
端部边界条件:
σ x l + τ xy m = 0 ⎫ ⎪ τ yx l + σ y m = 0 ⎬ τ zx l + τ zy m = 0 ⎪ ⎭
l = cos ( n, x ) , m = cos ( n, y )
应力应变关系: 将上述应变表达式代入广义胡克定律,得到
τ zx = Gθ ⎛ ⎜
⎛ ∂ϕ ⎞ ∂ϕ ⎞ − y ⎟ , τ zy = Gθ ⎜ + x ⎟ , σ x = σ y = σ z = τ xy = 0 ⎝ ∂x ⎠ ⎝ ∂y ⎠
平衡方程:
⎫ ∂τ zx =0 ⎪ ∂z ⎪ ∂τ zy ⎪ =0 ⎬ ∂z ⎪ ⎪ ∂τ zx ∂τ zy + = 0⎪ ∂x ∂y ⎭
得到
∂ψ ∂y ∂ψ ∂x dψ + = =0 ∂y ∂s ∂x ∂s ds
y dy ds dx

第八章弯曲应力与弯曲变形

第八章弯曲应力与弯曲变形

第八章弯曲应力与弯曲变形前面曾讨论了弯曲内力计算、内力图的绘制和平面几何性质,本章将解决弯曲的强度和刚度问题。

【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学习要求】本章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和学习要求:本章学习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弯曲强度计算的方法以及强度条件的应用,熟悉简单荷载作用下,用叠加法计算弯曲变形。

第一节弯曲应力本节将在第七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梁的横截面上内力的分布情况,即研究横截面上各点的应力。

通过研究,找出应力的分布规律,推导出应力的计算公式,从而解决梁的强度计算问题。

本节将分别讨论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及其计算。

一、弯曲应力的种类由轴向拉伸与压缩和圆轴扭转可知,应力是与内力的形式相联系的,它们的关系是:应力为横截面上分布内力的集度。

梁弯曲时,横截面上一般是产生两种内力——剪力FQ和弯矩M(图8-1),这些内力皆是该截面内力系合成的结果。

由于剪力FQ是和横截面相切的内力,所以它是与横截面相切的剪应力的合力;而弯矩M则是作用面与横截面垂直的力偶矩,故它是由与横截面垂直的正应力合成的结果。

总之,由于梁的横截面上一般同时存在弯矩M和剪力FQ,所以,梁的横截面上σ,又有剪应力τ。

一般既有正应力二、弯曲正应力计算1、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如图8-2所示的梁AB,CD段内只有弯矩而无剪力,这种情况称为纯弯曲。

而AC和DB段内各横截面上既有剪力还有弯矩.这种情况称为横力弯曲(剪切弯曲)。

在推导梁的正应力公式时,为了便于研究,我们从“纯弯曲”的情况进行推导。

F F(a)(b)(c)M 图Fal图 8-2(1)实验观察与分析:为了便于观察,采用矩形截面的橡皮梁进行试验。

实验前,在梁的侧面画上一些水平的纵向线pp 、ss 等和与纵向线相垂直的横向线mm 、nn 等(图8-3a),然后在对称位置上加集中荷载F(图8-3b)。

梁受力后产生对称变形,且可看到下列现象:1)变形前互相平行的纵向直线(pp 、ss 等),变形后均变为互相平行的圆弧线('p 'p 、''s s 等),且靠上部的缩短,靠下部的伸长。

弹性力学课件完整版

弹性力学课件完整版

材料拉伸或压缩时力学性能指标
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它等于应 力与应变的比值。
泊松比
泊松比是描述材料在拉伸或压缩时横向变形与纵向变形之 间关系的指标。
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
屈服极限是指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是指材料在拉伸或压缩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这些指 标对于评价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医学领域人体骨骼、肌肉等软组织力学性能研究
骨骼力学性能研究
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对人体骨骼进行受力分析 和模拟,研究骨骼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 和变形情况,为骨折治疗和骨骼生物力学研 究提供理论支持。
肌肉软组织力学性能研究
通过弹性力学方法建立肌肉软组织的力学模 型,研究肌肉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应力应 变关系以及能量转换机制,为运动生物力学
通过弹性力学中的运动方程可以建立位移梯度与应变之间的联系。
03
位移边界条件与约束
在实际问题中,空间各点的位移会受到边界条件和约束的影响。因此,
在分析空间各点位移变化规律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06
弹性力学在工程中应用 举例
建筑结构中梁、板、柱设计原理
梁的设计原理 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和支承条件,运用弹性力学理论进行内 力、应力和变形的分析,从而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
实验法在弹性力学研究中作用
验证理论模型
通过实验手段,可以验证弹性力学理论模型 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研究材料性能
通过实验可以研究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为 弹性力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获取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可以获取大量的实验数据,为弹性 力学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探索新现象和新规律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新的力学现象和规律,推 动弹性力学的发展。

弹性力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大学

弹性力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浙江大学

弹性力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浙江大学第一章测试1.从下面哪个假设出发(),可以认为物体内部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都是连续的。

参考答案:连续性假设2.理想弹性假设只考虑应力和应变成线性关系的情形。

()参考答案:对3.物体在外界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界荷载被消除后,该变形可完全恢复的性质称为弹性。

()参考答案:对4.根据连续性假设,弹性力学问题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可表示成坐标的连续函数。

()参考答案:对5.在研究下面对象的宏观力学行为时,各向同性假设不成立的是()。

参考答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木材6.下面属于研究弹性力学问题基本假设的是()。

参考答案:均匀性假设;连续性假设;完全弹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第二章测试1.已知矢量,张量,按照求和约定,表达式的值是()。

参考答案:22.已知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三个主应力分别是(3,0,-2),最大切应力 2.53.在给定应力状态下,一点的主应力方向必相互垂直。

()参考答案:错4.物体内一点的主应力仅与该点的应力状态有关,与所选取的参考坐标系无关。

()参考答案:对5.过一点的任意截面上的应力分量相互独立。

()参考答案:错6.如图所示三角形水坝刚性固结在基础上,坝高为h,坝基底宽为l,水位线离坝顶O点距离为h0,水的密度为,若略去坝体自重,下面关于坝体应力边界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OB边上各点的应力分量有:当时,;OA边上各点的应力分量有:;OA边上各点的应力分量有:;OB边上各点的应力分量有:当时,第三章测试1.已知位移场为,,,对应的应变张量为()。

参考答案:2.下面的应变分量中,哪个可能发生()。

参考答案:3.在一定的应变状态下,物体内任一点的三个应变主方向必相互垂直。

()参考答案:错4.如果物体是单连通的,应变分量满足应变协调方程是保证物体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对5.下面关于三个主应变叙述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问题的解答
薄膜比拟的应用: (1)通过薄膜比拟试验, 求解扭转问题。 (2)通过薄膜比拟, 直接求解薄壁杆件的 扭转问题。 (3)通过薄膜比拟, 提出扭转应力函数的 假设。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求φ的条件
§8-7 椭圆截面杆的扭转
扭转问题已归结为求扭转应力函数Φ , Φ 应满足: (1)A域中, ∇ 2Φ = C , (a) (2)S上, (Φ )s = 0, (b) (3)A域中,
∑F
⎫ A ⎪ ⎪ ∫∫A (τ zy )z =0 d x d y = 0, ⎬ (g) ∑ Fy = 0, ⎪ ∑ M = 0, ∫∫A ( yτ zx − xτ zy ) z =0 d x d y = −M . ⎪ ⎭
x
= 0,
∫∫ (τ )
zx z = 0
d x d y = 0,
z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2
∂ 2γ
∂ ⎛ ∂γ yz ∂γ zx ∂γ xy ⎜ − + + ⎜ ∂x ⎝ ∂x ∂y ∂z
⎞ ∂ 2ε x ⎫ ⎟ ⎟ = 2 ∂y∂ z , ⎪ ⎠ ⎪ ∂ 2ε y ⎪ ∂ ⎛ ∂γ zx ∂γ xy ∂γ yz ⎞ ⎪ ⎜ ⎟ ,⎬ − + + =2 ⎜ ⎟ ∂y ⎝ ∂y ∂z ∂x ⎠ ∂z∂x ⎪ ∂ ⎛ ∂γ xy ∂γ yz ∂γ zx ⎞ ∂ 2ε z ⎪ ⎜ ⎟ .⎪ − + =2 + ⎜ ⎟ ∂z ⎝ ∂z ∂x ∂y ⎠ ∂x∂y ⎪ ⎭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相容方程说明
对于相容方程说明如下: (1)物体满足连续性条件, → 导出形变和 位移之间的几何方程, → 导出相容方 程。 (2)形变满足相容方程 , → 对应的位移存 在且连续物体保持连续; 形变不满足相容方程, → 对应的位移 不存在 , 物体不保持连续。 所以相容方程是位移的连续性条件。
(8 − 12)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应力边界条件
当体力为常量时,即为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 μ + μ + μ + μ + μ + μ
)∇ σ
2
x
)∇ 2 σ )∇ σ
2
y
∂ 2Θ + ∂x 2 ∂ 2Θ + ∂y 2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按应力求解空间问题 等截面直杆的扭转 扭转问题的薄膜比拟 椭圆截面杆的扭转求解
§8-4 按应力求解空间问题
按应力求解空间问题的方法: 1. 取σx … τyz…为基本未知函数。 2. 其他未知函数用应力表示: 按应力求解通常只能解 全部为 应力 边界条件的问题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薄膜问题
薄膜只能承受均匀拉力 FT ,不能承受弯 矩,扭矩,剪力和压力。取出一个微小单元 abcd, 各边上的作用力均为 FT ,但薄膜的斜率 不同: 薄膜斜率在± 薄膜斜率在 ±
∂z ∂z ∂ ⎛ ⎞ , d + x z ⎟; x 面分别为 ∂ x ∂ x ⎜ ∂x ⎝ ⎠ ∂ z d y ⎞。 y 面分别为 ∂ z , ∂ ⎛ z + ⎜ ⎟ ∂y ∂y ⎝ ∂y ⎠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平衡条件:
∑F
z
= 0,
∂ z ∂ z ∂ − FT d y + FT d y z + d x − ∂x ∂x ∂x
⎞ ∂z ∂ ⎛ ∂z FT d x + FT d x ⎜ z + d y ⎟ + q d x d y = 0. ∂y ∂x ⎝ ∂y ⎠
(
)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3)相容方程的导出及对(2)的证明,可参见 有关书籍。 (4)相容方程必须为6个。相容方程和平衡微 分方程的数目大于未知函数的数目,是 由于微分方程提高阶数所需要的。 例如:
d2 f = 0的 解 , f = A + Bx , 2 dx (a )
d3 f 2 0 . = 的解 , f = A + Bx + cx 3 dx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扭转问题的提出: (1)等截面柱体; (2)无体力作用, f x = f y = f z = 0; (3)柱体侧面无面力作用,f x = f y = f z = 0, 柱体上,下端面的面力,合成一对力 矩 M。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采用半逆解法:由材料力学关于圆轴扭转 的结论,只有横截面上有切应力,故设解为 σ x = σ y = σ z = τ xy = 0. 只有 τ zx ,τ zy , 1、满足平衡微分方程
2
∇ τ zy = 0.
2

∂ 2 ∇ Φ = 0, ∂x
∂ 2 ∇ Φ = 0, ∂y
由此得出扭转应力函数 Φ 应满足的方程:
∇2Φ = C (8 −16)
C为待定常数。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边界条件
3. 满足侧面边界条件 ( n = 0, f x = f y = f z = 0) 前两式自然满足,第三式成为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应力边界条件
利用物理方程,得用应力表示的相容方程。
⎧ ∂f y ∂f x ∂ 2Θ ∂f z ⎤ 1+ μ ⎡ 2 +μ +μ , ⎪(1 + μ )∇ σ x + 2 = − ⎢(2 − μ ) ⎥ ∂x ∂x ∂y ∂z ⎦ 1− μ ⎣ ⎪ ⎪ ∂f y ∂f x ⎤ ∂ 2Θ 1+ μ ⎡ ∂f z 2 ⎪(1 + μ )∇ σ y + 2 = − (2 − μ ) + μ + μ ⎥, ⎢ ∂y ∂y 1− μ ⎣ ∂z ∂x ⎦ ⎪ ⎪ 2 ⎪(1 + μ )∇ 2σ + ∂ Θ = − 1 + μ ⎡(2 − μ ) ∂f z + μ ∂f x + μ ∂f y ⎤, z ⎢ ⎥ ⎪ 1− μ ⎣ ∂z 2 ∂z ∂y ⎦ ∂x ⎪ ⎨ ⎡ ∂f z ∂f y ⎤ ∂ 2Θ ⎪ 2 ⎪(1 + μ )∇ τ yz + ∂y∂z = −(1 + μ )⎢ ∂y + ∂z ⎥, ⎣ ⎦ ⎪ 2 ⎪ ∂ Θ ⎡ ∂f x ∂f z ⎤ 2 ( ) ( ) 1 1 , μ τ μ + ∇ + = − + + ⎪ zx ⎢ ⎥ ∂z∂x ⎣ ∂z ∂x ⎦ ⎪ ⎪ ⎡ ∂f y ∂f x ⎤ ∂ 2Θ 2 ⎪(1 + μ )∇ τ xy + . = −(1 + μ )⎢ + ⎥ ∂x∂y ⎪ ⎣ ∂x ∂y ⎦ ⎩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V内方程
3. 在V内导出求应力的方程 : (1)平衡微分方程(3个)。 (2)相容方程(6个): 从几何方程消去位移,导出6个相容方程:
⎫ ∂ εz yz ,⎪ + = 2 2 ∂y ∂y∂z ⎪ ∂z ∂ 2 γ zx ⎪ ∂ 2ε z ∂ 2ε x ⎪ ,⎬ + = 2 2 ∂x ∂z ∂z∂x ⎪ 2 ∂ 2 γ xy ⎪ ∂ 2ε x ∂ ε y ;⎪ + = 2 2 ∂y ∂x ∂x∂y ⎪ ⎭ ∂ 2ε y
从数学上看,薄膜问题和扭转问题的数学 方程相同,比较如下: 扭转问题 未知函数 A内方程 边界条件
Φ ( 扭转应力函数 )
薄膜问题
z (薄膜垂度 )
∇ Φ = −2GK
2
q ∇ z=− FT
2
(Φ)s = 0
( z )s = 0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扭转问题 边界条件 切应力/斜率
2 ∫∫ Φd xd y = M
薄膜比拟
得出 薄膜垂度z的方程: 薄膜的 边界条件:
q ∇ z=− . FT ( z )s = 0 .
2
(a)
(b)
薄膜与边界平面(xy面)之间的2倍体积是
2V = 2 ∫∫ z d x d y .
A
(c )
薄膜在x,y向斜率为
ix ∂z , = ∂x iy ∂z . = ∂y (d )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lτ
ds
zx
+ mτ zy )s = 0。
ds
而 l = dy, m=−dx, 得
⎛ ∂Φ d y ∂Φ d x ⎞ d Φ + = 0. ⎜ ⎟ = ⎝ ∂y d s ∂x d s ⎠S d S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因 Φ 在S上为常数。又由于 Φ 中的常数不影 响应力,所以得 Φ 的侧面边界条件为
(Φ)s = 0
(8 −17)
4、满足上端面(z=0)的边界条件。在小边 界z=0上,应用圣维南原理,有
∑F ,F ,F
x y
z
= 0,
∑M , M
x
y
= 0,
∑M =−M.
z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在z=0负面上,σ z = 0, 只有 τ zx ,τ zy 。其中
∑F ,M
z
x
,My = 0
条件自然满足,而其余3个条件为
∂Φ = , ∂y
∂Φ τ zy = − . ∂x
因此得到满足平衡微分方程的解
σ x = σ y = σ z = τ xy = 0, τ zx
∂Φ ∂Φ = , τ zy = − ∂y ∂x
第八章
空间问题的解答
相容方程
2. 满足相容方程,前三式和第六式自然满 足,其余两式成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