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卫生信息化平台-前置交换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医疗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及实现

医疗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及实现

医疗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及实现医疗信息化系统是当今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效率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构建医疗信息化系统,需要在技术上创新,应用前沿技术,完美地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的数字化和数据化。

下面将从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架构设计及实现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更好地实现医疗信息化。

一、医疗信息化系统架构设计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架构设计首先需要明确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应用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系统架构,并在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信息交互和数据流转的技术要求。

1.系统分层医疗信息化系统整体架构应该分为三层:展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展现层主要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包括用户交互和UI设计等方面;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业务逻辑的处理,包括医疗服务的业务流程设计、业务规则的制定和业务逻辑的实现等方面;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与数据库的交互,实现数据的存取、查询、更新和管理等功能。

2.数据存储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存储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医疗数据的本地存储,另一种是云存储。

在本地存储方式下,系统需要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同时采取定期备份的措施避免数据丢失。

在云存储方式下,系统需要确保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3.服务化思想医疗信息化系统架构应采用服务化思想,通过将系统中的业务和功能进行分解,以服务的方式提供,以便更好地支持业务的快速迭代和升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通过服务化架构设计可以将医疗信息化系统中的模块化和微服务化思想应用到系统架构中,提高系统灵活性和可移植性,并限制系统的单点故障。

二、实现医疗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信息化系统要涉及到系统的技术选型、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系统的开发等方面。

1.技术选型医疗信息化系统技术选型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选择相应的技术和工具。

比如:前端开发框架:React、Vue、Angular等后端开发框架:Spring Boot、Node.js、Django等数据存储:MySQL、Oracle、Redis等云计算平台:AWS、Azure、Google Cloud等2.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中需要充分考虑医疗信息化系统各类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关键业务流程,同时考虑到安全性要求,建立安全合规的数字医疗相关服务与用户的交互,同时为涉及医疗行业应用而存在的法规、规定和标准提供支持。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解决方案一、黑龙江省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现状•总体现状:基础薄弱、建设滞后、无省级平台。

•省级现有项目全省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新农合管理平台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地市现有项目大庆市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平台,正在测试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工作。

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中心二、黑龙江省卫计委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按国家46311-2总体布局作为顶层设计原则全面设计实施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中心三、黑龙江省具体建设计划1、积极完成“基层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内容黑龙江省级基层系统的边界为:区/县级以下基层业务单位的生产系统,涵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公共卫生业务,基本药品管理、综合管理服务及健康服务门户,满足监督管理的要求。

黑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业务服务系统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健康服务门户网站业务管理系统基本药物业务运营绩效考核综合监管接口管理药品使用监管医疗服务监管公卫服务监管新农合补偿监管区卫信息平台接口医保/新农合接口药物采购监管接口黑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黑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综合监管移动医疗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层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移动终端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信息共享与交换灾备中心备份与恢复云平台、BS架构、易部署卫生专网3G/4G 卫生专网2、积极推动省级平台建设省级平台是全省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按国家统一部署要求,包括如下重要内容:三大数据库: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全员人口数据库。

六大业务应用: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综合管理、药品管理、公共卫生、计划生育。

3、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在区域平台建设成熟地区实施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工作,目前主要在我省大庆地区开始居民健康卡试行工作。

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中心4、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项目建设主要建设内容:(1)全流程优化医疗服务平台。

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规范

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规范

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规范第1章总则 (4)1.1 建设目标与原则 (4)1.1.1 建设目标 (4)1.1.2 建设原则 (4)1.2 适用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4)1.2.1 适用范围 (4)1.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第2章信息化平台架构设计 (5)2.1 架构设计要求 (5)2.2 系统架构 (5)2.3 技术架构 (6)第3章数据资源规划与标准 (6)3.1 数据资源规划 (6)3.1.1 数据资源规划概述 (6)3.1.2 数据资源规划目标 (7)3.1.3 数据资源规划原则 (7)3.1.4 数据资源规划方法 (7)3.2 数据标准与编码 (7)3.2.1 数据标准概述 (7)3.2.2 国家和行业标准 (7)3.2.3 数据元标准 (7)3.2.4 数据集标准 (7)3.2.5 数据编码标准 (8)3.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8)3.3.1 数据安全概述 (8)3.3.2 数据安全策略 (8)3.3.3 数据安全技术 (8)3.3.4 数据安全管理 (8)3.3.5 隐私保护 (8)第4章应用系统建设 (8)4.1 门诊管理系统 (8)4.1.1 概述 (8)4.1.2 功能需求 (8)4.1.3 技术要求 (9)4.2 住院管理系统 (9)4.2.1 概述 (9)4.2.2 功能需求 (9)4.2.3 技术要求 (9)4.3 医疗服务协同与共享 (9)4.3.1 概述 (9)4.3.2 功能需求 (9)4.3.3 技术要求 (10)第5章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 (10)5.1 信息安全策略与措施 (10)5.1.1 安全策略制定 (10)5.1.2 安全措施实施 (10)5.2 网络安全 (11)5.2.1 网络架构设计 (11)5.2.2 网络安全防护 (11)5.3 系统运维与管理 (11)5.3.1 系统运维 (11)5.3.2 系统管理 (11)第6章电子病历与临床信息系统 (12)6.1 电子病历系统 (12)6.1.1 系统概述 (12)6.1.2 功能要求 (12)6.1.3 技术要求 (12)6.2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12)6.2.1 系统概述 (12)6.2.2 功能要求 (13)6.2.3 技术要求 (13)6.3 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13)6.3.1 系统概述 (13)6.3.2 功能要求 (13)6.3.3 技术要求 (13)第7章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 (14)7.1 医疗质量指标体系 (14)7.1.1 结构指标:包括医疗机构基本设施、医疗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指标,以反映医疗服务的物质基础。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目录第一节、项目概述 (3)1.1 政策背景 (3)第二节、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5)2.1 建设目标 (5)2.2 标准规范建设原则 (6)2.3 总体建设要求 (6)2.4 应用规范 (7)2.5 信息基础设施规范 (10)2.6 管理规范 (10)2.7 安全规范 (11)2.8 本期标准规范制定要求 (11)2.9 标准规范体系管理 (13)2.10 遵循和参考的标准与规范 (14)2.11 标准规范的制定 (16)2.12 动态标准管理系统 (22)第一节、项目概述1.1 政策背景卫生信息化工作是医改整体工作的重要一环。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中,都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信息化工作。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2010年2月11日由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实现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关键时期。

江苏省卫生监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实践

江苏省卫生监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实践

江苏省卫生监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实践史硕岭;常博【摘要】江苏省卫生监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首个全省范围使用推广的省级系统,建设之初综合考虑了各地区业务运作的差异性,实现了在统一思想指导下的具有多种灵活配置功能的系统,规范了江苏省卫生监督业务操作,提升了业务流转效率,为促进江苏省卫生监督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信息系统;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作者】史硕岭;常博【作者单位】江苏省卫生监督所;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根据卫生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卫办发[2003]74号)和《卫生部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8号)要求,为加快江苏省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实现江苏省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现代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在江苏省卫生厅的支持下,江苏省卫生监督所与开发单位联合建设开发完成了江苏省卫生监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此系统共包含16个子应用模块,覆盖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卫生监督、投诉举报等卫生监督各相关业务条线。

系统的开发建设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权力阳光、公开、透明运行的要求,实现了省级权力阳光数据的定时上报;同时按照国家个案报告卡的上报要求,实现了与国家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报告卡系统的数据对接。

本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江苏省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规范了卫生监督业务。

为后续江苏省卫生厅“数字卫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系统正以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部署模式在江苏省推广使用。

1.设计思路江苏虽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但苏南、苏中、苏北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差异。

这种经济差异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卫生信息化发展的不均衡性。

故本系统建设初期就充分考虑了各地信息化程度的差异,站在省级统筹的角度综合规划了总体架构设计、网络模式设计、业务应用设计、数据中心设计等。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分析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分析
形 成 ,在全 省范围 内设置 了1 个 省级节点 、1 1 个 市级节 点和1 0 3 个县 级节点 _ 3 ] 。可见 ,当前 国内新 农合信 息化 建设 已经打下 良好基础 ,各省 下一步工作重点在于继续 推进地市级信息平台建设 和省 市级定点 医疗机构即时结 报 ,逐步将现行 的新农 合磁条卡拓展为居 民健康卡 ,并
的基本 医疗保 障网 ] 。以湖北省为例 ,作为 国内新农合
信息化建设先进 省份 ,截至2 0 l 1 年9 月3 0 日,全省农 民
免费配备磁条卡 1 5 2 8 万张 ,省级信息平 台扩建 已基本完
成 ,9 5 %的县级医疗机构和9 4 %的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均
已实现与省级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联通 ,实现 了刷卡 就 医和即时结报 ;村卫 生室网络覆盖 率达8 5 %,广泛使 用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 ;全省新农合专 网骨干 网络初步
由于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和行政技术因素影响 ,各地新农 合系统普遍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规范化与标准化程
三级协 同办公 ,完善农保业务体系和加强卫生主管部 门 对农保 费用控制的力度。数据 中心是省新农合 系统 的重
要公 共基 础设施 ,其设 计思 想是 :根据业 务应用 的需
度低 ,加之过去许多信息化投资需要保护 ,在很大程度上
划 、规 范统一 、标准一致为原则 ,是系统需求调研 、设 计开发 的指导思想 。 1 . 数据 资源集 中共享 。新农合业务 涉及 到各 市县 分 中心 ,定点 医院等多个部门 ,会发生频繁 的数据交换 , 开发统一省级新农合 数据 中心 ,有利于实现省 、市 、县
化 ,目前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 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 ,
结合各 县级信息平 台建设的现状 ,逐步规范县级信息平 台的报表 、数据传输 、基本数据集 、数据代码和应用软 件功能 ,同时规范平 台建设和优化业务 流程 ,制订某省

湖南省卫生信息络建设方案(试行)

湖南省卫生信息络建设方案(试行)

湖南省卫生信息网络建设方案(试行)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和《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方案》(试行)以及《湖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我省将建设统一的卫生信息专网(以下简称“专网”),为了建设好我省卫生信息专网,特制定《湖南省卫生信息网络建设方案》(试行)。

一、网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当前网络现状1、卫生系统视频会议、应急指挥系统通过湖南省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承载,已经实现省厅与市州卫生局的联通;2、湖南省远程会诊系统依托湖南省人民医院为中心通过4兆数据专线实现与31家县级医院联网;3、新农合信息系统省本级通过2Mbps专线实现了与26家省部直新农合定点医院的联网,后期建设要逐步完成市级定点医院的联网;4、利用政府外网联通了部分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共卫生机构;5、利用互连网建立的VPN专网实现农村乡、村和城市社区、站与省、市数据中心联网。

(二)存在的问题1、多套网络运行,安全性没有保障;2、利用湖南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建设进度缓慢,目前有部分县级单位无覆盖,无法满足区域卫生信息化各项业务系统在全省实施和应用的需要;3、各级卫生医疗机构IT维护力量有限,多套业务承载网络管理开销大,维护成本高,不利于卫生信息平台与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4、多套业务承载网导致设备直接投资多,成本增加,集约化效应难以显现。

因此,将多个现有网络进行整合已成为我省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二、湖南省卫生信息专网承载应用分析目前我省卫生信息网络主要承载以下应用:(一)视频会议系统。

用于部、省、市州、县(市、区)及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视频会议,主要包含音频和视频图像。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医疗救治系统。

建设联通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指挥与医疗救治系统,包含音视频、图像、数据等多种信息的交互。

(三)远程会诊与远程教育系统。

建立湖南省远程会诊中心,完成省部直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多点对多点的网络通道,传输视频、影像文件和数据等多种信息。

卫生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

卫生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

卫生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摘要:卫生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加强政府监督管理能力的需要,是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便民、惠民、服务于民的需要。

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实时监管的卫生电子信息化系统,不断提高信息化实施深度和资源配置能力,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政府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电子信息资源共享硬件搭建自动化平台建设一个统一的卫生电子信息化平台。

包括统一的省级平台和地市平台,统一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平台、统一的卫生电子数据中心(含灾备中心)和信息资源库、指挥调中心、平台应用、外部接入系统等。

一、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数据中心是电子信息化系统的承载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式正由分散建设逐步走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数据中心正面临由此带来的可用性、能耗、业务弹性适应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

电子信息化系统建成后,支撑其主干业务的IT系统位于运行中心,大部分应用需要提供7×24小时的业务服务。

运行中心按照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采用全冗余架构设计,具有资源池化、弹性扩展、绿色节能、高并发、高安全、可管理等先进特性。

数据中心规划充分考虑了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整合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以区域架构来统筹建设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即以省数据灾备中心为基础建设生产中心,在距离省数据灾备中心较远的位置建设本地的应用级容灾中心,在异地建设数据级容灾中心,通过系统整体冗余设计,确保了数据中心应用系统访问的高可用性、高安全性、高并发性。

各级医院、公共卫生机构、相关政府部门接入卫生信息专网,需要依托网络节点,采用VPN专网接入,带宽根据使用要求确定。

各级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因为有独立的应用系统,需要部署平台的前置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双向数据交换。

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接入卫生信息专网,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后台服务设备部署在省卫生信息数据中心,需要实时的数据传输,因此要保障网络系统的畅通,防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服务的中断,网络冗余设计如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专业、VPN链路、3G无线宽带三种数据通道,和省卫生信息数据中心进行通讯,确保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通讯的高可靠性。

5平台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5平台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安徽省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标准规范安徽省卫生厅信息中心2011年12月目次前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3.1 术语 (2) (2) (3) (3) (3)3.2 定义 (3)4平台数据交换业务规范 (3)背景 (3)目标 (4)交换数据范围 (5)4.3.1 个人/患者注册信息 (5)4.3.2 电子健康档案 (5)4.3.3 电子病历摘要 (6)4.3.4 其它医疗卫生资源 (7)各级平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通互联场景 (7)4.4.1 省级平台与省属医疗卫生机构互通互联 (7)4.4.2 省级平台与市级平台互通互联 (7)4.4.3 市级平台与市属医疗卫生机构互通互联 (8)4.4.4 县级平台(数据中心)与县(乡镇)属医疗卫生机构互通互联 (8)4.4.5 市级平台与县级平台(数据中心)互通互联 (8)5平台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8)基于前置机的数据交换 (8)平台数据交换实现流程 (9)接入系统生成交换数据 (9)前置机程序接收并验证交换数据 (9)前置机程序向平台发送交换数据 (10)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存储交换数据 (10)数据交换接口方式 (10)5.4 前置机数据库交换接口规范 (11)交换流程 (11)接口库结构说明 (11)接口库采集数据约束 (11)5.5 前置机服务交换接口规范 (12)5.5.1服务接口描述 (12)新增注册个人/患者服务 (13)修改注册个人/患者服务 (19)查询交叉索引服务 (24)查询居民人口学统计信息服务 (30)提供和注册文档集服务 (39)注册文档集服务 (48)文档注册信息查询服务 (57)文档查询服务 (70)业务文档交换格式 (72)5.6 交换数据质量规范 (72)5.6.1 数据质量控制规范 (72)5.6.2 交换过程 (72)5.6.3 交换数据质量审计 (74)基础设施规范 (75)前置机设备规范 (75)数据交换网络规范 (75)安全管理规范 (75)6数据交换管理规范 (75)相关机构与职责 (75)数据交换频度规范 (76)定时批量数据交换 (76)实时数据交换 (76)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卫生厅信息中心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卫生厅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省卫生厅信息中心、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安徽省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标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中相关各方,在围绕卫生信息数据采集与共享接口的工作规范。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在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

为了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们拟建设一套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便居民就医和卫生部门管理工作。

本方案旨在介绍该平台的建设目标、功能模块和实施步骤。

二、建设目标1.提高居民就医和健康管理便利性: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可以在线预约挂号、查询就医记录、检查结果等,并可以参与健康管理活动,提高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2.提升卫生部门管理水平: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卫生部门可以实现对患者信息和就医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更好地制定卫生政策。

3.加强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通: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不同医院之间可以实现患者信息的互通共享,便于患者就医和全面了解其健康状况。

三、功能模块2.医院管理中心:各卫生机构可以通过该模块进行患者信息管理、日程管理和预约挂号管理等操作,并可以查看医院和科室的工作指标和统计分析报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实施步骤1.系统规划和需求分析:根据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明确系统功能和需求,制定建设方案和计划,并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设计。

2.系统开发和测试: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编码工作,并进行功能模块的单元测试和整体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3.系统部署和上线:根据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的部署和上线工作,包括服务器配置、数据库安装和网络测试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用性。

4.数据迁移和培训:将已有的患者信息和医疗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并开展相关人员的系统培训,确保用户能够熟练掌握新系统的使用方法。

5.系统运维和优化:上线后,进行系统的运维和优化工作,包括系统性能监控、安全更新和故障排除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可以提高区域内居民的健康管理和卫生部门的工作效率,为构建健康社会做出贡献。

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设想及解决措施

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设想及解决措施

浅谈省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设想及解决措施武汉蓝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孙钏浅谈省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设想及解决措施[摘要]围绕卫生监督的工作特征,对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紧紧围绕“网络是基础,数据是核心,应用是关键”这三个重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必要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卫生监督;信息化;信息系统1概述卫生监督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监督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它对提升卫生监督执法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由于起步较晚,投入较少,是目前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中的薄弱环节。

今后应进一步深化基础工作,从制度、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探讨,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稳步、有序的开展。

2 现状和问题2.1 现状2.1.1 卫生监督工作特征2.1.1.1强制性。

卫生监督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部令规章,代表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卫生事务管理职权,打击违反卫生法规的活动。

2.1.1.2公共性。

卫生监督代表政府对公共卫生事务进行管理,执法对象广泛,监督内容多样,监督具有跨区域性。

2.1.1.3基础性。

卫生监督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对管理相对人的卫生监督检查是长期的、经常的,需要建立日常卫生监督档案数据库,记录管理相对人的基本情况和违法违规行为。

2.1.2 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现状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在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视下,已取得了较大程度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全国卫生监督机构网站建设已经起步。

有90%的省级机构建立门户网站,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务公开、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卫生许可、信息统计、投诉举报等相关信息服务。

(2) 计算机网络建设初具规模。

国家和部分省、市监督机构均已完成了局域网建设,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基本形成,并已投入使用。

(3) 卫生监督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形成一定规模,步入实用阶段。

河北省卫生厅数据中心交换平台建设

河北省卫生厅数据中心交换平台建设

图2 数据采集平台业务架构
囤 1 数据 交 换 整 体方 案
采集平台需要支持多种采集模式 , 于支持各种不同的情 用
况, 包括邮件 、 bS r c 方式 、 We ev e i 文件方式 、 以及 J 方 式。平 MS 台主要包含七个模块 : 数据输入模块 、 数据处理模块 、 数据 审核
平台 , 它要解决不同信息库问信息数据无法 自由转换的问题 。
l 卫 生信 息 化 现 状
卫生业务及卫生服务 涉及面广而复杂 , 在卫 生信息化发展
过程 中, 各医疗卫生单 位的步调 不一致 , 建设规模 和完善程 度
参差不齐。单就河 北省卫生厅数据中心的各业务系统来说 , 建 设时间 、 规模也相差很多 , 再加上信息系统垂直建设 , 同业 务 不
作者单位: 50 1 石家庄市 , 0 07 河北省 医学情报研究所
可北医药 2 1 8月 第 3 00年 2卷 第 1 6期
H bi e i l ora,0 0 V l 2A gN .6 ee M dc u l2 1 , o 3 u o 1 aJ n
2 9 26
模块 、 数据发送模块 、 数据 接收模 块 、 消息 中间件 、 数据 日志模
松 的 实 现 对 消 息 中 间 件 的 操 作 。 数 据 采 集 平 台 所 有 对 用 户 的 实 现都 是 面 向 服 务 的 , 户 通 过 We ev e调 用 来 获 取 采 集 用 bSri c
通过 四个交换 层级实 现数据 的汇总 , 数据 的广播 , 数据 的
同步等数据一级 的集成需要 , 实现过程调用 , 顺序流 程 , 受控流
cl orM,00 V l 2A gN ee Mei un 2 1 , o 3 u_ aJ

数字化背景下医院前置审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背景下医院前置审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背景下医院前置审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陈卓明(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福建厦门361006)摘要:近年来,各行各业不断在推进数字化转型。

国家卫健委明确要求,智慧医院涵盖有三大领域,即以医务人员为对象的“智慧医疗”,以患者为服务目标的“智慧服务”及提升医院管理为目的的“智慧管理”。

数字化背景下智慧医院建设也为各大医院升级转型拉开序幕。

为规范医院处方审核工作,该文依照医院前置审方的实际情况,借助信息化与数字化手段,开展数字化背景下前置审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期待该系统的实践应用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可有效提升处方合格率,迅速拦截不合理处方,持续推进医院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前置审方前置审方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患者用药安全中图分类号:N94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1(b)-0008-0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ospital Prescription Pre-checking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izationCHEN Zhuoming(Xiamen Children's Hospital(Xiamen Branch of Affiliated Pediatric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Xiamen,FujianProvince,361006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all industries have been promo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clearly requires that smart hospitals cover three areas,namely"smart medicine"for medical staff,"smart service" for patients and"smart management"for improving hospital management.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hospitals also kicked off the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major hospitals.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hospital prescription review,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hospital prescription pre-checking system,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means,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alysis of the prescription pre-checking system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It is expected tha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s and quickly intercept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while ensuring the drug safety of patients,continue to promo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e-checking of hospital prescriptions.Key Words:Prescription pre-checking;Pre-checking system;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Patient medication safety为进一步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改善便民惠民服务,强化现代化医院管理,依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的通知》要求,以查漏补缺为基本原则,在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满足“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要求的功能。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卫生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指为实现医疗机构、卫生部门、患者等各方之间信息共享、互通互联,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建设的一种信息管理与交流平台。

本文将讨论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目标、主要功能、技术架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

二、目标1.实现全区域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2.构建统一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患者就医和随时获取个人健康档案;3.提高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4.支持区域卫生信息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主要功能1.统一患者信息管理: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实现患者信息的集中、统一和动态更新,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就诊记录、健康档案等;2.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实现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包括机构信息登记、执业许可证管理、人员管理等;4.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控: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监控并改进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5.数据分析与挖掘:对区域卫生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挖掘潜在的数据价值,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四、技术架构1.数据采集与传输层:采集各医疗机构的数据并完成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和传输,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数据存储与管理层:建立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患者信息管理数据库、医疗机构信息管理数据库、医疗质量评估数据库等;3.业务处理与服务层:提供各项功能服务,包括患者信息管理服务、医疗服务与预约管理服务、医疗质量评估服务等;4.安全与权限管理层: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对访问者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防止未经授权者访问和使用数据。

五、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保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1.搭建完善的防火墙和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系统活动,并及时发现和防范安全威胁;2.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和存储,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以及数据存储中的安全性;3.设立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其有权查看和使用的数据,限制非授权用户的访问;4.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数据库备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恢复能力;5.建立隐私保护机制,明确患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规则,并对涉及患者隐私的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目录第一节、项目概述 (3)1.1 政策背景 (3)第二节、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5)2.1 建设目标 (5)2.2 标准规范建设原则 (6)2.3 总体建设要求 (6)2.4 应用规范 (7)2.5 信息基础设施规范 (10)2.6 管理规范 (10)2.7 安全规范 (11)2.8 本期标准规范制定要求 (11)2.9 标准规范体系管理 (13)2.10 遵循和参考的标准与规范 (14)2.11 标准规范的制定 (16)2.12 动态标准管理系统 (22)第一节、项目概述1.1 政策背景卫生信息化工作是医改整体工作的重要一环。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中,都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信息化工作。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2010年2月11日由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实现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关键时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1概述 (4)1.1编制背景 (4)1.2建设目标 (5)1.3建设任务 (5)1.4建设原则 (6)1.4.1总体规划,统一实施 (6)1.4.2合理布局、互联共享 (6)1.4.3标准先行、安全规范 (7)1.4.4以人为本、保护隐私 (7)1.5建设范围 (7)2需求分析 (8)2.1现状分析 (8)2.1.1总体情况 (8)2.1.2信息化建设现状 (9)2.1.3存在的问题 (9)2.2用户分析 (12)2.2.1.居民 (12)2.2.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2)2.2.3.业务相关机构 (13)2.3业务需求分析 (14)2.3.1业务服务需求 (14)2.3.2业务管理需求 (15)2.3.3监督管理需求 (16)2.3.4信息交换需求 (18)2.4信息安全建设需求 (18)3项目建设方案 (19)3.1系统总体架构 (19)3.2技术架构 (20)3.2.1C/S/S架构 (21)3.3系统部署模式 (23)3.3.1分级独立部署 (24)3.3.2已建和在建系统的融合 (25)3.4数据交换实现 (25)3.4.1数据交换中心 (26)3.4.2前臵交换系统 (27)3.5主要建设内容与功能 (27)3.5.1业务服务子系统 (27)3.5.2业务管理子系统 (37)3.5.3监督管理子系统 (40)3.5.4信息交换与信息接口服务 (41)3.6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41)3.6.1基础设施 (42)3.6.2数据备份 (42)3.7安全体系建设 (43)3.8系统性能规划 (46)3.8.1数据库及数据 (46)3.8.2主要功能规范与指导 (47)3.8.3基本数据集 (47)3.8.4安全及措施 (49)3.8.5运行性能 (49)3.9项目实施计划 (50)3.9.1阶段目标 (50)3.9.2进度计划表 (51)4管理组织与劳动定员 (51)4.1管理与实施组织 (51)4.1.1项目领导小组主要成员 (51)4.1.2项目实施小组主要成员 (52)4.2劳动定员 (52)5系统运维管理 (53)5.1运维内容 (53)5.2运维模式 (53)5.3运维经费 (54)5.4系统运行条件 (54)6项目管理与招标方案 (55)6.1项目管理 (55)6.1.1建设期管理 (55)6.1.2运行期管理 (56)6.2招标方案 (56)6.2.1发包方式 (56)6.2.2招标组织形式 (56)6.2.3招标方式 (56)6.2.4项目验收 (57)7系统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8)7.1主要系统建设说明 (58)7.2系统建设预算依据 (59)7.3系统建设投资估算 (59)7.4系统运行维护经费估算 (59)7.5系统建设经费来源 (60)8社会效益分析 (60)1概述1.1编制背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途径,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范文(2篇)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范文(2篇)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范文一、背景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医院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

建设一个具有高可用性、高性能和高可扩展性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成为迫切需要。

该平台的目标是实现医院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建设内容1. 系统架构设计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应采用分布式架构,分为前端、中间件和后端三层。

前端负责提供可视化的用户界面,中间件负责对接医院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和提供数据转换、校验等功能,后端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

2. 数据集成和共享通过与医院各个核心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对接的方式可以是接口对接、中间件对接或者数据库直连。

同时,还需要制定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业务流程管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应提供了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包括医疗流程、科研流程、行政流程等的设计和管理。

通过流程管理,可以实现信息的流动和业务的协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 安全和权限管理建设一个强大的安全和权限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关键。

该系统应具备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功能,确保医院信息的安全和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5. 统计分析和报表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应提供强大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功能,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帮助医院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

同时,还应支持自定义报表和图表的制作,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

三、关键技术和工具1. 数据库技术:采用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确保数据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2. 通信技术: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通过SOAP或RESTful等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3. 数据标准和规范: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 安全技术:采用加密算法和身份认证技术,确保医院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5. 可视化工具:采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

论医院内外网间数据交换安全解决方案

论医院内外网间数据交换安全解决方案

论医院内外网间数据交换安全解决方案【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加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的重视。

本文如何提升医院内外网按需进行数据交换及保证HIS系统安全入手,尝试性提出了医院信息数据交换安全解决途径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医院;内外网;数据交换;安全一、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建设现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经过近20年的加速发展,信息化逐步受到了国家卫计委和各级医院的重视。

国家卫计委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36212工程”:我国将重点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划生育、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六项业务中的深入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国人口数据资源库三个基础数据库;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信息专用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

“36212工程”的建设将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各级医院已经建起了不同程度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系统)。

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就医流程,一些管理部门需要通过互联网连接医院HIS系统以获取准确的医疗数据,如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ospital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简称HQMS系统)需要自动对接病案首页数据以确保医院评审评价数据的真实性;医保网络需要将病人资料和费用信息传至医保中心进行结算等。

互联网接入医院内网打破了医院网络物理隔离的现状,增加了医院HIS 系统的安全风险。

HIS系统数据包含医院诊疗、财务、决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医院最重要的资源,一旦数据丢失或出错将给医院带来无法预估的损失。

因此,如何实现内外网按需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并保证HIS系统安全,是医院信息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随着网闸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这样的难题得以解决。

二、网闸技术概况网闸,也叫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其工作原理采用了人工在两个隔离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中断两个网络间的所有通信协议连接,使之不能直接进行网络协议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级卫生信息化平台-前置交换系统设计目录第一节、项目概述 (4)1.1 政策背景 (4)第二节、前置交换系统设计 (6)3.1 交换前置系统功能描述 (6)3.2 数据交换结构设计 (9)3.3 数据交换共享模式分析 (14)3.4 数据交换难点分析 (17)3.5 数据交换内容分析 (19)3.6 数据交换过程设计 (46)3.7 数据交换技术实现 (50)3.8 数据质量管理 (115)3.9 现有地市级平台与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对接 (119)第三节、消息中间件 (120)4.1 支持的规范和技术 (120)4.2 消息传输 (121)4.3 应用管理 (126)4.4 系统配置 (126)4.5 安全与可靠性保障 (129)第四节、软硬件基础设施 (130)5.1 前置机服务器 (130)5.2 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 (131)第一节、项目概述1.1 政策背景卫生信息化工作是医改整体工作的重要一环。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的通知》中,都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信息化工作。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2010年2月11日由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实现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关键时期。

卫生信息化(含中医药,下同)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开展工作、服务民众、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条件。

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方便群众就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药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

为配合新医改形势下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计生委相续发布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电子病历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计生体系的融入,过去的五项业务将增加计划生育这一新业务变成六项业务,两大基础数据库要增加全国人口数据资源库变成三大基础数据库,也就是说,目前,国家卫生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从“35212”变成“46312”,新的规划具体如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州)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计划生育、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六项业务中的深入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国人口数据资源库三个基础数据库;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信息专用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

第二节、前置交换系统设计基层系统建设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有高质量的数据支撑,需要通过前置交换平台采集全省46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体检等诊疗数据,采集HIS、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健康卡以及新农合数据。

根据目前二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全省数据交换平台采用前置机的方式进行建设,具体建设方案是在每个二级医疗机构建设前置机系统,每个前置机部署数据交换平台。

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整个数据交换平台系统包括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的交换平台系统,以及部署在每个二级医疗机构的前置机系统。

,每个医疗机构前置机部署数据交换系统,通过适配器及服务接口等方式分别与医疗机构的HIS、LIS、电子病历、新农合、健康卡等系统进行对接,并通过实时/定时等方式上传到省平台;省级平台需要下达的数据到各个医疗机构的前置库,通过适配器及服务接口等方式分别到对应的医疗机构应用系统中;同时医疗机构应用系统也可调用前置系统中的服务接口,获取省级平台相关服务功能,例如电子病历调阅、健康档案调阅等。

3.1 交换前置系统功能描述通过在医疗机构设置前置机当作与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接入端代理,前置机作为医疗机构与平台之间的统一的通讯入口和出口,使前置机成为医院信息系统与信息交换总线相连接的桥梁,同时也是部门内部业务系统及业务信息库相隔离的“堡垒”。

在部门前置机上安装前置交换数据库(交换库)、应用适配器和信息交换软件,用于实现信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交换前置系统用来实现要对接的业务信息系统或平台系统或交换信息库的双向信息同步。

前置交换系统提供便捷的基于web的配置工具,以方便快速部署实施,实现业务信息与交换信息之间的映射。

同时,前置系统实现业务库与交换中心之间的“缓冲”,存放从业务部门信息库需要送给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交换中心的信息和存放从交换中心收到的信息。

前置系统可根据需求,对交换数据进行缓存、过滤、转换等加工处理。

从业务角度来说其主要功能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作为医疗机构与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之间信息交互的媒介,从而来实现辖区内医疗机构与现有市级平台或虚拟平台的对接,从而实现与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2)通过前置机来实现医院的医疗数据集成管理,医疗机构使用前置机上部署的前置交换共享系统来实现对本院HIS、EMR、LIS、RIS等相关业务数据的异构或同构抽取、清洗和装载,采集数据放置在前置机数据库中,根据省级交换平台的ESB设置的数据路由分别放进各自的业务数据库中。

3)省级需要下达的数据到各个二级机构的前置库中,通过前置交换系统分别到各自的应用系统中。

从技术角度来说其主要功能包括如下几方面:⚫构建医院信息系统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与业务集成的系统框架,实现对医院医疗的集成,遵循统一的数据采集、交换、共享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基于平台实现医院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信息集成管理。

⚫通过医院前置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的分层架构,支持医疗机构业务系统与管理系统的接入。

将不同的业务系统依据访问频度、性能要求、实时性要求、数据粒度等的要求进行传输和管理。

⚫为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层提供文档交换共享存储库和消息交换共享库,该功能主要是按照互联互通性规范的要求的对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内部系统中的文档和数据进行采集、抽取、转换并存储到交换共享库中,以便为其它服务使用。

⚫支持ETL工具集。

⚫实现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路由、交换、协同工作,包括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实现协议转换,数据格式转换等。

⚫具有完善的数据同步复制系统,实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中心与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中心与区域平台之间的数据的同步与更新,实现分布环境下数据逻辑集中应用。

⚫自动协议转换,支持HL7数据集与卫生计生委的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以及其它标准之间的自动转换,元数据维护、字段管理等功能。

⚫提供与异构系统的集成能力,全面支持Web Services,与包括 .NET、J2EE在内的各种平台进行最好的集成,支持包括SOAP/HTTP 和HTTP(S) 通道在内的标准协议,提供与第三方软件和应用套件之间的连接能力。

⚫提供广泛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支持,全面支持64位CPU。

⚫实现异构系统数据采集和交换,支持非标准格式数据采集;支持标准文档自动转换,自定义文档模板,可提供自定义数据文档转换、CDA文档自动生成、XDS提交集自动生成、患者标识转换、数据字典转换服务,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共享,符合IHE XDS规范和卫生计生委健康档案相关规范。

3.2 数据交换结构设计数据交换是数据共享的基础。

数据交换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网状结构,一种是星型结构。

3.2.1 网状的数据交换结构图1网状结构数据交换模式传统的点对点的数据交换模式一般为网状结构,网状的数据交换结果如上图所示,即任意两个结点间都可以自己建立链接和定义接口标准来进行数据交换,当然交换数据文件的标准是相联两部门之间互相制定。

目前很多的业务系统间的大部分的数据交换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这种数据交换模式有以下一些优点:1.结构简单,实施方便;2.两点间直接通讯,数据交换效率比较高;3.一个结点出现故障,对其他结点间的交换不会产生影响;当然这种交换模式也有其致命的缺点:1.随着结点数的增加,连接数将呈几何基数级增长,整个系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2.只能支持点对点的传输,不能支持数据共享及数据的订阅/发布;3.参与交换的双方必须同时在线;4.维护工作量较大;5.如果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一数据交换标准,那么从整体上看,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将变得非常的杂乱无章,而且重复建设现象将极为严重;3.2.2 星型的数据交换结构图2星型结构数据交换模式星型的数据交换结构如上图所示,即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中心,所有结点间的数据交换都通过数据交换中心来完成。

这种数据交换模式的优点是非常的明显的,具体如下:1.可以由数据交换中心来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以及数据交换文件的模版,从而保证了所有结点间数据交换实现方式的一致性,在各节点客户端应用也统一的情况下,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将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系统;2.每个节点只需要同数据交换中心建立连接,连接数很少;3.支持点对点的数据交换方式同时也支持订阅/发布式的数据交换;4.可以在数据交换中心来对整个数据交换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监控;不过这种数据交换模式同样也存在一些缺陷,具体如下:1.数据交换中心过于依赖,一旦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所有结点间都将不能够进行数据交换;2.由于任意两个结点间的数据交换都需要通过数据交换中心来中转,因此数据交换的效率相对两个结点间的直接交换来说也要低一些;缺陷的弥补:1.做好数据中心与各业务系统业务之间数据互为备份工作,有条件的话,做好数据中心远程异地容灾。

2.提高硬件设备的各项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