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材料的选用
简述零件材料的确认方法

简述零件材料的确认方法
零件材料的确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零件功能确定材料:在选择零件材料时,首先要考虑零件的功能要求。
例如,如果零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或摩擦力,则需要选择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的材料。
如果零件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则需要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先了解零件的功能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 观察外观判断材料:通过观察零件的外观,可以初步判断其材料类型。
例如,如果零件表面呈现出明显的金属光泽,则可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如果零件表面呈现出明显的玻璃光泽,则可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零件表面的颜色、纹理、质地等特征来判断其材料类型。
3. 进行物理测试判断材料:通过物理测试可以进一步确定零件的材料类型。
例如,可以采用硬度测试、密度测试、韧性测试等方法来测定材料的物理性能,从而确定其材料类型。
4. 进行化学分析判断材料: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外观和物理测试判断的材料,可以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其成分和材料类型。
例如,可以采用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能谱分析等方法来测定材料的元素组成和比例,从而确定其材料类型。
5. 进行金相分析判断材料:金相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来确定其材料类型的方法。
通过对显微组织中晶粒的大小、形态、排列等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材料的种类和成分。
总之,在确定零件的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零件的功能要求、外观特征、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显微组织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材料类型,有助于保证零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机械零件的选材

机械零件的选材在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如何合理地选择材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机械零件的设计不单是结构设计,还应包括材料和工艺的设计,故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会正确选择和使用,并能初步分析机器及零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材料问题。
1、工程材料的强化方式:固溶强化、加工硬化、细化组织强化、第二相强化、相变强化、复合强化。
2、工程材料的韧化途径:细化晶粒、调整化学成分、形变热处理、低碳马氏体强韧化。
一、选材的基本原则*满足机件的使用性能要求*较好的加工工艺性*较好的经济性1、材料的使用性能应能满足使用要求使用性能与选材材料的使用性能是选材时考虑的最主要根据——首先要准确地判断零件所要求的主要使用性能。
(1)从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的分析提出使用性能要求①承受载荷的类型及大小——如承受持久作用的静载荷,对弹性或塑性变形的抗力是最主要的使用性能;承受交变载荷,则疲劳抗力是重要的使用性能。
②工作环境——温度、介质的性质等③特殊要求的性能——电、热、磁、比重、外观等失效分析为正确选材提供了重要依据,其目的是找出零件损坏的原因。
如失效分析证明零件损坏确系选材不当所致,则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防止失效。
(2)从使用性能要求提出机械、物理、化学等性能要求使用性能要求→可测的实验室性能指标→初选一般根据设计手册的数据选材,应注意:﹡材料的性能与加工、处理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材料的性能与加工处理时试样毛坯的尺寸有很大关系。
﹡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处理的工艺参数、性能都有一个允许的波动范围只要零件的尺寸、处理条件与手册所给的相同,按手册性能选材是偏安全的手册一般给出:σs 、σb 、δ、ψ、ak目前工程上往往用硬度来作为零件的质量检验标准(简单、非破坏性、硬度与其他性能之间有大致固定的关系),此时还须对处理工艺(主要是热处理工艺)作出明确规定。
2、材料的工艺性应满足加工要求材料的工艺性能,即加工成零件的难易程度,自然是选材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表9-2 价格便宜且供应充分 常用材料的相对价格
材料
种类规格
相对价格
热轧圆刚
铸件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碳素结构钢Q235 (φ 33~42) 优质碳素钢 (φ 29~50) 合金结构钢(φ 29~50) 滚动轴承钢(φ 29~50) 合金工具钢(φ 29~50) 4Cr9Si2耐热钢(φ 29~50)
灰铸铁铸件 碳素钢铸件
优先数----表中任意一个数值。 大于10的优先数,可将表数值分别乘以10、100、1000 。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7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
一、工艺性
零件设 计要求
使用要求----具备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制造要求----制造工艺可行,成本低;
EF G
H JS
零线
轴公差
h KM
P
D
R S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基孔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基轴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二、 表面粗糙度
定义: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称为表面粗糙度 特征:加工后零件表面留下的微细而凹凸不平的刀痕。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符号:EI,ei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即
允许的尺寸变动量。
公差=Lmax- Lmax =ES-EI =es-ei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零线:代表基本尺寸所在位置的一条直线;
公差带: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机械零件的材料与选用

机械零件的材料与选用1. 基础材料分类机械零件的材料一般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类。
1.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最常用的机械零件材料,主要包括铁、铝、镁、钛、铜、锌等。
金属材料优点是高强度、高刚度、高耐热、高导电性和良好的可塑性。
但是,金属材料的缺点是容易氧化、腐蚀、疲劳、塑性变形和变形回弹。
1.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
非金属材料的优点是防水、防腐、绝缘性好、重量轻和制造成本低廉。
但是,非金属材料的缺点是刚度和耐热性较差,抗腐蚀能力低。
1.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例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C)。
复合材料的优点是强度高、密度低、刚度好、耐热、耐腐蚀,但制造难度较高,成本也较高。
2. 材料选用规则不同的机械零件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一般有以下几个规则:2.1 力学性能机械零件在工作时需要承受一定的载荷和力量,因此所选的材料必须具备优良的强度、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
同样重要的是考虑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疲劳寿命等因素。
2.2 热稳定性机械零件在工作时可能会面临高温或低温的环境,因此所选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
例如,使用高温合金材料能够更好地抵御高温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2.3 耐蚀性机械零件在工作中可能会受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腐蚀,因此所选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耐蚀性。
例如,选择不锈钢材料可以更好地抵御环境中的腐蚀。
2.4 制造成本材料的制造成本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制造成本越高,产品价格也就越高。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蚀性和制造成本等因素。
3.在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机械零件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强度、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良好的材料,并且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耐蚀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其制造成本和可用性等方面的问题。
常用的20种零件材料及其特性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常用的20种零件材料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常用场景:1. 钢材:强度高、耐磨、耐腐蚀,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汽车零部件等。
2. 铝合金:轻质、良好的导热性和强度,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3. 铜材: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电子器件、电线电缆等。
4. 铸铁:高强度、耐磨、耐压,常用于制作发动机零件、工业设备等。
5. 不锈钢:耐腐蚀性好,抗磨损,常用于食品加工设备、化学设备等。
6. 聚合物(塑料):轻质、绝缘性能好,常用于电子设备外壳、塑料制品等。
7. 碳纤维:高强度、低密度,常用于航空航天、运动器材等。
8. 聚酰亚胺:耐高温、绝缘性能好,常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等。
9. 聚四氟乙烯(PTFE):耐腐蚀、低摩擦系数,常用于密封件、管道衬里等。
10. 玻璃:透明、耐腐蚀,常用于光学元件、实验室器皿等。
11. 陶瓷:高硬度、耐高温,常用于发动机部件、陶瓷刀具等。
12. 橡胶:弹性好、耐磨损,常用于密封件、橡胶制品等。
13. 硅胶:柔软、绝缘性能好,常用于电子组件保护、密封件等。
14. 锌合金:低熔点、良好的流动性,常用于压铸件、五金配件等。
15. 青铜:耐磨、导热性好,常用于轴承、齿轮等。
16. 铝青铜:耐腐蚀、耐磨性好,常用于海水设备、船舶零部件等。
17. 硬质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好,常用于切削工具、钻头等。
18. 超硬材料(如金刚石):极高硬度、耐磨性强,常用于磨料、切削工具等。
19. 纤维复合材料:高强度、轻质,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
20. 合成纤维(如尼龙):强度高、耐磨性好,常用于绳索、纺织品等。
这些材料在不同的工程和制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零件材料及选用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或表面处理的选用1.AL6061 (国产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大约动态价格(目前采购价-下同): 55-65元/kg中等强度(бb≮270Mpa),抗腐蚀性和机加工性好,质轻.基础件、支承件和结构件等一般零件的材料均可选用AL6061.AL6061可以视情况作以下表面处理:(Ⅰ). 沉镍: 可提高表面硬度(热处理前为HV400-440即相当于HRC42-55)和光洁度.也就提高了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沉镍厚度一般在4-8μ.表面沉镍可以是光亮的、半光亮的和无光泽的. (Ⅱ). 阳极氧化:也可提高表面硬度(达HV400-440即相当于HRC42-55) 和抗腐蚀性.黑色阳极氧化还有装饰效果.但表面的色泽一致性和导电性较沉镍差.阳极氧化又有以下四种供选择:1). 阳极本色氧化(简称“氧化白”) 厚度一般在8-15μ2). 阳极黑色氧化(简称“氧化黑”) 厚度一般在20-30μ3). 硬质阳极氧化(简称“发硬白”) 厚度一般在12-20μ4). 硬质阳极氧化黑(简称“发硬黑”) 厚度一般在20-30μ2.AL6063 (国产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大约动态价格: 30元/kg;除了强度(бb≮200Mpa)稍低外,其余性能和表面处理与AL6061同,但由于其产量大而价格优势明显,一些不重要的零件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应优先选用AL6063来替代AL6061 . 3.AL7075 (国产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大约动态价格: 65元/kg与AL6061相比,这是一种高强度铝合金(бb 为其的2倍),可淬火处理,但塑性较低. 其余性能和表面处理与AL6061同. 在强度方面要求比AL6061高的零件可选用.4.Q235A (即老标准的A3钢, 国产普通碳素结构钢)大约动态价格: 7元/kg这是应用最广的普通碳素结构钢,特别是板材.质优价廉.一般壳罩类零件(俗称“钣金件”) 的材料均可选用Q235A.此种材料的壳罩类零件易生锈,一定要作表面处理.我公司在设计图纸上常简写成“烤漆颜色:电脑灰” .其实包括:1)如果已生锈,要作除锈处理.2)作漆前处理:一般要经过“脱脂”- “磷化”-(钝化)等处理.3)喷底漆凉干,按色卡选择或调配“电脑灰”颜色的氨基醇酸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烘漆(面漆),进行喷涂.4)对已喷涂的工件进行烘烤,形成漆膜覆盖于工件表面.除了“烤漆”外, 钣金件还可以进行“喷塑”处理. “喷塑”的厚度比“烤漆”的厚度(80-100μ)大得多(5-10倍).有里硬外软的感觉,但其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远比漆膜小.且均匀性亦较差.5.SUS304 (日本牌号的不锈钢,我国相应牌号为0Cr18Ni9 )大约动态价格: 52元/kg外观要求较高的壳罩类零件( “钣金件”) 的材料可选用SUS304 .其表面不需烤漆或喷塑,只作“钝化”处理即可.6.SUS303 (日本牌号的不锈钢,我国相应牌号为Y1Cr18Ni9 )大约动态价格: 45元/kg这是一种切削性能较好的不锈钢,与AL6061相比,其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很高的强度(бb 为AL6061的2倍),因此,对耐腐蚀性和强度都要求较高的机加工件,其材料可选用SUS303.7.SUS440C (日本牌号不锈钢,我国相应牌号为11Cr17和9 Cr18 )大约动态价格: 160元/kg这是一种含碳量很高的不锈钢,可以进行淬火处理而提高其硬度(HRC>55).但加工后要作退磁处理. 因此,对硬度(耐磨性) 和耐腐蚀性都要求高的机加工件,其材料可选用SUS440C.8.S136(H) (STAVAX ESR 瑞典“一胜百”不锈钢牌号,国产牌号相同)大约动态价格: 35元/kg (国产价,进口价约为此2倍)S136是一种可淬硬至HRC45-55的不锈钢,也可作调质处理,表面可加工成镜面,(S136H预硬钢出厂硬度HRC30-35), 加工后也要作退磁处理.因此对耐腐蚀性和硬度(HRC>40)都有要求(但比SUS440C低)的机加工件,其材料可优先(因价低)选用S136.9.45 (国产优质碳素结构钢中的中碳钢)大约动态价格: 8-12元/kg这是一般机械零件最常用的材质. 质优价廉,可调质或淬火处理.强度高(бb≮600Mpa),但抗锈蚀能力比不锈钢和铝差得多.承载较大的零件,特别是轴类零件可选用45钢,如果还要求淬得较硬的可选50等高碳钢.为防锈,表面要作氧化处理,俗称发蓝或发黑.10.SKD11 (日本牌号工具钢,我国相应牌号为Cr12MoV )大约动态价格: 46元/kg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冷作模具钢.淬火硬度HRC≥58,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零件可选用.11. ASP-23 (瑞典“一胜百”粉末高速钢牌号)大约动态价格: 520元/kg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粉末高速钢. 交货硬度HB 260 .使用硬度高达HRC60-66,主要用于精密冲模的冲头.12. POM 一种工程塑料,名称为“聚甲醛”,俗称“赛钢”.大约动态价格:板:白色45元/kg ;黑色65元/kg.棒55元/kg与一般常用的工程塑料(例如尼龙和ABS等)相比,强度高(бs ≮62Mpa),硬度大(HB≮14),耐磨性好,蠕变小.受力不大、与其他零件接触时需要保护其表面不受损伤的质轻零件可选用.(注:还有一种防静电的POM,价格约338元/kg) 13. UR (Urethane)聚氨酯橡胶, 俗称“优力胶”“黄胶”大约动态价格: 30元/kg“优力胶”主要用作模具弹簧和同步带等,在机械上,缓冲垫、弹垫和一些要求弹性变形的零件可选用.14. 有机玻璃(PMMA) 化学名称: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大约动态价格: 28元/kg有极好的透光性,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温变性.质较脆,表面硬度不够,易擦毛.可用在罩盖上作观察用的透明零件.15. 电木(酚醛树脂或环氧树脂层压板)大约动态价格: 32元/kg电气绝缘性能良好,可用作电器底板.(最近公司也采用镀锌钢板作电器底板)16. 铝型材截面形状和尺寸种类繁多,主要用来构造机架和大罩盖的边框.常用规格有:30×30; 30×60; 40×40; 40×80等.此外,用作传感器安装导轨的铝型材,如SENC5(MISUMI型号)等.17. 方钢管(俗称“方通”)用得较多的是结构用焊接方钢管(GB/T6728).主要用来制作较大的机架(框).常用规格有:30×30×2.5; 40×40×2.5等.制成的机架(框)还要作表面处理(与Q235A相同).。
机械零件设计中如何对材料进行选择

在对机械零件进行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材料是决定产品是否合格的基础,它会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以及制造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现今的机械制造领域,对于零件材料的选择一般都是参考相同类型零件的用料方案。
但是这种选择方法存在一定的不严谨性。
那么,机械零件设计中如何对材料进行选择呢?1、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要满足的要求(1)使用性能要求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根本要求,不同的零件,其要求使用的性能也不同,有的零件要求高强度,而有的则要求具有较高耐磨性,有的甚至没有严格的性能要求,仅要求有华丽的外观。
因此,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的就是准确判断零件的基本要求。
(2)工艺性能要求材料的工艺性可以对材料本身的各种加工工艺要求进行反映。
要求材料在加工制造时可以制造出成品来,并且能便于制造,并保证质量。
(3)经济性能要求零件材料的选择需要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选择材料还需要降低零件总成本。
材料价格:材料的价格需要占到总成本较大比重,一般在30%—70%之间。
提高材料利用率:可以用精铸、模锻、冷拉毛坯,可有效减少切削面加工材料浪费。
零件维修费:零件加工和维修的费用要尽量低。
2、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1)选对材料对于产品本身的寿命周期会有一定的影响,材料的选用会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有很大额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保证产品的合理功能前提下,虽然选用价格便宜的材料,可以降低寿命周期成本。
但是如果选择了成本高性能好的材料,因为产品的自重比较轻、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能源浪费少等优势。
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来看,经济性更好。
(2)制造方法的选择,也是材料选择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
需要将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可用加工方法看做一个整体,在选材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零件的单项加工工序成本,还需要综合对加工路线所涉及的全部加工工序进行全面考虑。
零件的选材、失效—选材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航空材料)

选材的原则、 方法和步骤
选材的基本原则
首先保证使用性能要求,然后再考虑工艺性和经济性。
1. 保证使用性能要求 对于一般的工程构件和机械零件,则主要以其力学性
能作为选材依据;对于一些特殊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则根 据要求考虑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2. 考虑工艺性能要求 所选用的材料是否能保证顺利加工制造成零件。
(6)对于关键性零件,特别是一些安全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零件, 正式投产前应在实验室里对这些零件进行必要的实验或试验 以后,充分证实这些零件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以 后,才能逐步批量生产。
3. 满足经济性要求 所选用材料能够制造
(1)要求综合性能的零件 (2)要求疲劳强度为主的零件 (3)要求耐磨性为主的零件
2. 选材的一般步骤
(1)分析零件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和 受力分析,确定零件所要具备的性能要求。
(2)对已经过实际使用的同类零件进行调查研究,从使用性能、 加工工艺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以此为参考。
(3)根据零件实际工作条件及相关资料,通过理论计算,必 要时进行试验或实验,确定应该具有的力学性能或其他性能 指标。
(4)初步选择出具体的材料牌号,并确定其热处理或其它强化 方法。
(5)审核所选的材料的经济性,综合考虑其成本(加工费, 运输费、材料费等)。
机械零件选用材料的原则

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钢、铸铁、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选用时主要考虑: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要求。
选取材料时应满足:
一、使用要求
1.根据零件承受载荷情况和工作条件选取;
一般情况下均选用碳素钢;45#调质处理;如:轴,齿轮;
承受冲击载荷,要求耐磨或结构要求紧凑时;采用低碳钢合金钢渗碳淬火,20Cr、18CrMnTi、20CrMo;例如:齿轮轴;
载荷比较稳定时可选铸铁;如:HT250、机床,箱体,床身,结构形状复杂的低速大齿轮,大带轮,蜗轮芯,凸轮轴,曲轴。
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选耐磨热材料;
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选耐腐蚀材料,不锈钢,铜铝合金。
2.受尺寸重量限制时;
一般情况下采用碳素钢锻造毛坯;
要求尺寸及重量及小时可采用高强度合金钢;
零件尺寸重量较大时且结构复杂时采用铸造毛坯,可选:铸铁(批量)、铸钢(单件)或板材冲压后焊接。
二、工艺要求
选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工艺性
铸造:流动性好
锻造:还原性、热脆性
机加工:易切削性
热处理:可淬性、淬火变形、淬造能力
三、经济性要求
材料价格:
铸铁1、钢2、合金8~10、普通钢1、优质钢1.5~1.8、合金钢1.7~2.5、轴承钢3、工具钢3~20、耐热钢5
材料加工费用:重量大,加工量大
材料利用率:
四、材料供应情况
尽量使用本单位和市场容易购买到的材料。
机械零件材料及毛坯的选择与质量检验

机械零件材料及毛坯的选择与质量检验机械零件材料及毛坯的选择与质量检验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零件的种类与规格越来越丰富,材料的种类与性能也不断得到提高,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毛坯并且保证其质量是机械制造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以及毛坯质量的检验两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一、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在机械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择材料时要综合考虑机械零件受力、耐磨损、耐高温、表面光洁度、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1、机械零件的受力情况机械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载荷方向、大小、类型等都是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
例如,零件受到拉伸、压缩、剪切等载荷方向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拉力较大的零件通常选择高强度材料,而剪切力较大的零件则选用耐磨材料。
2、耐磨损性能机械零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因摩擦而产生磨损,选择耐磨材料可以有效的延长其使用寿命,常用的耐磨材料有高锰钢、铸钢、铸铁等。
3、耐高温性能在高温工况下,机械零件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高温耐受性,常用的材料有高温合金、碳素纤维复合材料等。
4、表面光洁度机械零件制造完毕后需要进行表面精磨,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表面光洁度,一般情况下,材料表面硬度越大,表面光洁度就越难保证。
5、制造成本在选择材料时,还需要兼顾制造成本,因为不同材料其制造难度和成本都存在差异,对于一些规格相同但材料成本不同的零件,应该选择材料性能相当而成本较低的材料。
二、毛坯质量的检验毛坯是机械零件制造的基础,在检验毛坯质量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尺寸精度的检验毛坯制造时的尺寸精度是影响零件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经常对毛坯的尺寸精度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金属组织检验毛坯的金属组织对于零件质量也至关重要,通过金相显微镜等检测设备对毛坯的金属组织进行检验,以检测其是否存在晶粒粗大、夹杂物等缺陷。
3、力学性能检验毛坯的力学性能是机械零件质量的保证之一,通过应力、拉伸等实验对毛坯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
机械制造基础第十四章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与加工工艺分析习题解答

第十四章零件选材与加工工艺分析习题解答14-1 选择材料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简述它们之间联系。
答:选择材料的一般原则有①材料的使用性能应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②) 材料的工艺性应满足加工要求;③选材时,还应充分考虑经济性。
在选用材料时,必须了解我国的资源和生产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虑材料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以保证产品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最佳。
14-2 什么是零件的失效? 一般机械零件的失效方式有哪几种?答:所谓失效是指:①零件完全破坏,不能继续工作;②严重损伤,继续工作很不安全;③虽能安全工作,但已不能满意地起到预定的作用。
一般零件的失效方式有:断裂、表面损伤、磨损、疲劳破坏、过量变形等。
14-3 生产批量对毛坯加工方法的选择有何影响?答:毛坯选择要考虑加工成本,成本与生产批量有关系:①在单件小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应选用常用材料、通用设备和工具、低精度、低生产率的毛坯生产方法。
②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应选用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和工具以及高精度高生产率的毛坯生产方法。
这样,毛坯的生产率高、精度高。
虽然专用材料、专用工艺装备增加了费用,但材料的总消耗量和切削加工工时会大幅度降低,总的成本也较低。
③单件、小批生产时,对于铸件应优先选用灰铸铁和手工砂型铸造方法;对于锻件应优先选用碳素结构钢和自由锻方法;在生产急需时,应优先选用低碳钢和手工电弧焊方法制造焊接结构毛坯。
④在大批量生产中,对于铸件应采用机器造型的铸造方法,锻件应优先选用模型锻造方法,焊接件应优先选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材料和自动、半自动的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方法制造毛坯。
14-4 毛坯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答:毛坯的选择原则是:保证零件的使用要求;降低制造成本,满足经济性;考虑实际生产条件。
三条原则是相互联系的,考虑时应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做到质量好、成本低和制造周期短。
14-5 热处理的技术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在零件图上标注?答:热处理技术条件的内容包括:零件最终的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后应达到的力学性能指标等。
零件选用的制作材料

零件选用的制作材料零件是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器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在选择零件的制作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能、成本、可加工性、耐久性等多个方面。
本节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制作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特殊材料。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最常用的制作材料之一,包括钢铁、铜、铝、不锈钢等。
它们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良好的可加工性,适用于制造各种零件。
1.1 钢铁钢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良好的耐磨性。
它可以通过铸造、锻造、焊接等工艺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
钢铁适用于制造需要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如齿轮、轴、支架等。
1.2 铜铜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电气零件和管路。
它可以通过铸造、锻造、挤压等工艺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如电缆、插头、管件等。
1.3 铝铝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
它可以通过铸造、锻造、挤压等工艺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如汽车车身板、航空器机身等。
1.4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良好耐腐蚀性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需要承受腐蚀的零件,如化工设备、医疗器械等。
不锈钢可以通过铸造、锻造、焊接等工艺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
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磨性和绝缘性。
2.1 塑料塑料是一种轻质、易成型的非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
它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如电器外壳、管道、阀门等。
塑料的种类很多,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2.2 橡胶橡胶是一种具有高弹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非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各种密封件和减震器。
橡胶可以通过硫化工艺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如轮胎、胶带、密封圈等。
2.3 陶瓷陶瓷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良好耐腐蚀性的非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各种结构件和耐磨件。
机械零件选择材料的原则有哪些

机械零件的选择对于整个机械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机械零件的选择中,材料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机械零件的选择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下面将介绍机械零件选择材料的原则。
一、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工作环境选择材料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零件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其具体的功能。
不同的工作环境对材料的要求不同,例如在潮湿的环境中,需要选择耐腐蚀的材料;在高温环境中,需要选择耐高温的材料。
另外,不同的零件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选择符合其功能要求的材料,如需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的零件,需要选择高强度的材料。
二、考虑成本和可加工性在选择材料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加工性。
不同材料的成本和加工难度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成本低廉、易加工的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考虑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选择材料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材料,以确保机械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实际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根据具体的情况,权衡各方面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材料,从而保证机械零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机械零件选择材料的原则主要包括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工作环境选择材料、考虑成本和可加工性、考虑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到最适合的材料,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性能发挥。
为了更全面地讨论机械零件选择材料的原则,接下来将对上述内容进行扩展。
五、考虑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不同的零件需要具备不同的强度和硬度来承受不同的压力和载荷。
在一些高载荷、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需要选择具有高强度和硬度的材料,以确保零件在工作时不会出现断裂或变形的情况。
机械设计中零件材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机械设计中零件材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1.功能要求原则:首先需要根据零件的具体功能要求来选择材料。
比如,对于需要承受大载荷的零件,应选用高强度的材料;对于需要耐磨损的零件,应选用具有较好耐磨性能的材料;对于需要导电或绝缘的零件,应选用导电或绝缘材料等等。
2.可加工性原则:在进行材料选择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加工性。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加工性能,比如硬度高的材料难以加工,一些材料可能需要特殊的加工工艺等。
因此,应选择容易加工的材料,以保证零件的加工成本和工艺质量。
3.成本原则:材料成本是零件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因此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一般来说,成本低的材料可以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但需要确保其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
4.可靠性原则:材料的可靠性也是材料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抗疲劳性、耐腐蚀性等方面的性能,以确保零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长期稳定工作,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5.可回收性原则:在现代社会,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因此,在材料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中的零件材料选择应遵循功能要求、可加工性、成本、可靠性和可回收性等原则。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以选择最优的材料,从而确保产品的性能、寿命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与优化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与优化在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优化对于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寿命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材料选择和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的原则、材料的性能参数、材料的优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材料选择的原则在机械零件设计时,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机械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导热性、电绝缘性等。
以下是进行材料选择时应考虑的几个原则:1. 机械性能:机械零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不同程度的负荷,因此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硬度等机械性能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选择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承载能力和工作寿命。
2. 耐腐蚀性:某些机械零件会暴露在潮湿、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的环境中,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材料,以防止零件在腐蚀环境中失效。
3. 耐磨性:机械零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耐磨性的材料,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是判断材料耐磨性能的重要指标。
4. 导热性:某些机械零件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以便更好地散热,防止零件过热导致故障。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导热系数。
5. 电绝缘性:对于需要进行电绝缘的机械零件,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电绝缘性能的材料,以避免电流泄漏和电气故障。
二、材料的性能参数在进行材料选择时,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参数,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材料性能参数:1. 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常见的强度参数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等。
2. 硬度:指材料抵抗划痕和变形的能力。
常用硬度测试方法有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等。
3. 韧性:指材料承受外力时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常见的韧性参数有断裂韧性、伸长率等。
4. 耐磨性:指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
通常通过磨损试验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能。
5. 耐腐蚀性:指材料在腐蚀性环境中的抵抗能力。
可以通过浸泡试验或腐蚀试验来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第十一章 机械制造中零件材料的选择

机架和箱体及支承类零件的选材
• 包括:
– 减(变)速器箱体 – 轴承座、支座 – 机床床身、床头箱、溜板箱、进给箱 – 气缸体
• 功用:
– 支承并固定机器 – 装配基准 – 承受压力及振动
机架和箱体及支承类零件的选材
• 结构特点:
– 形状复杂 – 一般体积较大、重量较大
• 性能:
– 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刚度 – 具有足够的尺寸稳定性 – 良好的加工工艺性:
选材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 • • • 以综合力学性能为主进行选材 以疲劳强度为主进行选材 以磨损为主进行选材 其他性能:
– 物理性能:导电性、电磁性能、光、热 – 化学性能:化学介质/耐腐蚀性能
第三节 典型零件的选材 实例分析
齿轮类零件的选材
• 工作条件:
– 齿根承受大的弯曲应力; – 齿面啮合部位既有滚动摩擦又有滑动摩擦,并 且承受很大的接触应力; – 轮齿工作中还将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 – 汽车、工程机械等机器中的齿轮工作中偶有短 时过载。
齿轮类零件的常见失效模式
• 断齿:多由疲劳(低应力高周疲劳/高应力 低周疲劳)、静载过载、冲击引起 • 齿面剥落
– 麻点剥落(点蚀) – 浅层剥落 – 深层剥落
• 齿面磨损
– 摩擦磨损 – 磨料磨损
圆 锥 齿 轮
齿轮类零件的性能要求
• 齿面应有高接触疲劳强度和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 性——防止齿面损伤; • 齿根应有高的齿根弯曲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 度——防止齿根折断; • 心部应有适当的强度和韧性——防止冲击和偶然 过载引起断裂; • 齿轮副齿面硬度应有差异,即大齿轮齿面硬度< 小齿轮齿面硬度; • 应有好的机加性能——可获得好的表面粗糙度。
• 材料的焊接工艺性:
机械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机械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1、使用要求(首要考虑):1)零件的工况(震动,冲击,高温,低温,高速,高载都应当慎重对待);2)对零件尺寸和质量的限制;3)零件的重要程度。
(对于整机可靠度的相对重要性)2、工艺要求:1)毛坯制造(铸造,锻打,切板,切棒);2)机械加工;3)热处理;4)表面处理;3、经济性要求:1)材料价格(普通圆钢与冷拉型材,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的毛坯成本与加工成本的对比);2)加工批量和加工费用;3)材料的利用率;(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规格,合理的加以利用)4)替代(尽量用廉价材料来代替价格相对昂贵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替代铜套,用含油轴承替代车削加工的一些套,速度负载不大的情况下,用尼龙替代钢件齿轮或者铜蜗轮等等)。
另外,还要考虑当地材料的供应情况。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a) 对机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协调、平衡!防止木桶效应的出现b) 对机器经济性的要求:设计经济性,在短的时间里投产上市,捞回开发期间的消耗,甚至边设计边制造;使用经济性,要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产品在小批量做开始赚了,再来改的更好)2、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a) 在预定工作期限内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证机器的各种功能b) 要尽量降低零件的生产、制造成本c) 尽可能多的采用市场常见标准件。
d) 对可能系列化的产品,尽可能的在开始设计的时候考虑零件的通用性,无法通用的也要尽可能的在结构上类似,以减少制造过程的工艺编排,夹具工装设计的工作机械设计往往离不开自己的阅历,经验的积累固然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不少,但是事非躬亲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别人的经验,自己没有一定的基础,要理解吸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呵呵。
机械设计贯穿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设计时的疏忽总会在这些方面反映出来,成功与否是很容易判断的。
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亦就是说好的设计是不能脱离制造的,对制造越了解,越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选用原则

一.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
机械零件常用材料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四大类.其中以黑色金属中的钢﹑铸铁;及有色金属中的铜合金﹑铝合金最为常用;其次是非金属材料中的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有关知识在金属工艺学及工程材料学等;分别介绍.
二. 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
在机械设计中合理地选择材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选择零件的材料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问题;即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性要求.
1.使用要求:满足使用要求是选择零件材料的最基本原则.使用要求一般包括:1零件的工作和受载情况;2对零件尺寸和重要的限制;3零件的重要程度.
在考虑使用要求时要抓住主要问题;兼顾一切.一般地讲;减轻重量是机械设计的主要要求之一.若零件尺寸取决於强度;且尺寸和重量又受到某些限制时;应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零件应选用减摩性能好的材料或耐磨材料.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应选用耐热材料;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应选用耐蚀材料.
2.工艺要求:所谓工艺要求;是指所选用材料的冷﹑热加工性能好.比如同是箱体零件采用铸件还是焊接件;要看生产批量大小.大批量宜用铸件;小批量宜用焊接件.如果是铸造毛坯应选用流动性好的材料;若是焊接件应选用焊性好的材料.
选择材料还必须考虑材料热处理的工艺性.
由於一般零件都必须经切削加工;所以选择材料还要考虑其切削性能易断屑﹑表面光滑﹑刀具磨损小等
3.经济性要求:经济性首先体现在材料的相对价格上;在满足上述两方面选材原则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价格低廉的材料.其次对经济性不能只从材料价格上考虑;其加工制造费用;使用维护费用都应考虑在内.总之;经济性要综合考虑.。
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遵循哪些要素

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遵循哪些要素?1.使用性原则材料使用性是指机械零件或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候,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零件的负载和工作情况零件的负载情况主要指载荷的大小和应力状态。
工作状况指零件所处的环境,如介质、工作温度和摩擦等。
若零件主要满足强度要求,且尺寸和重量又有所限制时,则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若零件的接触应力较高,如齿轮和滚动轴承,则应选用可进行表面强化的材料;在高温度下工作的零件,应选用耐热材料;在腐蚀介质中的零件,应选用耐腐蚀的材料。
需要注意,在材料的各种性能指标中,如只有屈服强度或疲劳强度等一个指标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常常不很合理。
当减轻重量也是机械设计的主要要求之一时候,则需采用综合性能指标对零件重量进行评定。
如,从减轻重量出发,比强度越大越好。
对于有加速运动的零件,由于惯性力与材料的密度成反比,它的重量指标是密度的倒数;由于铝合金的重量指标约为钢的两倍,因此,当有加速时候,铝合金、一些非金属材料和符合材料则是最合适的材料,所以活塞和高速带轮常用铝合金等来制造。
2.对零件尺寸和重量的限制零件的尺寸和重量还可能影响到材料成形方法的选择。
对小零件,就棒料切削加工而言可能是经济的,而大尺寸零件往往采用热加工成形;反过来,对利用各个方法成形的零件一般也有尺寸的限制,如采用熔模铸造和粉末冶金,一般仅限于几千克、十几千克重的零件。
3.对零件力学性能要求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是复杂的,所以涉及到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同种材料,弱采用不同工艺,则其反应性能的数值不同。
例如,同种材料采用锻压成形比用锻造成形强度高;采用调质处理比用正火处理的力学性能沿截面分布更均匀。
b.由手册查到的性能数值都是削尺寸的光滑试样或标准试样,在规定载荷下测定的。
实践证明,这写数据不能直接表示材料制成零件后的性能。
因为实际使用的零件尺寸往往较大,尺寸增大后零件上存在缺陷的可能性增加(如孔洞、夹杂物、表面损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调质钢含碳量0.30%~0.50%的中碳结构钢与中碳低合金结构钢经调质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σb=700~1100 MPa,又具有较高的塑韧性(伸长率)δ=8%~10%,不收缩率ψ=45%~55%,冲击值αk=60~100 J/cm2。
调质是指中碳(低合金)结构钢先进行淬火得马氏体组织(或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尔后再550~650 ℃高温回火得回火索氏体组织。
同一轴径选用不同钢材的工件采用不同调质工艺处理至同一硬度,得到的机械性能产生差异;不同轴径选用同一钢材的工件采用相同的调质工艺处理,各自的机械性能也产生差异,这一现象的产生是钢材淬透性这一特性造成的。
通俗地讲,淬透性是钢材能够被淬透的能力接受淬火成马氏体的能力。
淬透性与工件截面厚度有一定关系,即所谓尺寸效应,截面尺寸增大,淬透层深度减小。
合金结构钢较碳素结构钢的淬透性高。
40Cr、35CrMo等合金结构钢较40、45碳素钢的淬透层的截面相应增大。
如全淬透截面尺寸:45钢水淬12~18 mm,油淬5~8 mm,淬透已不易;40Cr钢油淬18~32 mm;35CrMo钢油淬25~40 mm。
而40Cr钢50 mm料油淬工件表面15~8 mm淬硬已较难,60~70 mm工件油淬则几乎无淬硬层。
调质效果与淬透性有着密切关系,淬得越透,心部得到的马氏体量越多,调质处理后的综合机械性能也越好,若零件尺寸超出全淬透尺寸,调质后其屈服强度σs 、伸长率δ、不数缩率ψ、冲击值αk等都要降低,其降低程度随淬透层深度的减小而增大,乃至调质性能接近正火状态,调质就失去其提高性能的意义了。
设计零件选用调质材料时,必须考虑钢件淬透性与调质零件坯料尺寸的协调关系,保证工件调质热处理后达到要求的机械性能,对钻机关键部件尤应如此。
要注意的是一些机械设计手册上有关钢材调质机械性能数据σs 、αk等大多是在完全淬透(标有标准试样尺寸)的条件下得到的,工件实际能达到的机械性能往往要比此值低,乃至相差甚远。
根据零件工作条件,分析受力情况,确定正常运行所要求的机械性能是选材的主要依据。
紧固螺栓、连杠等杠类零件,主要工作于拉(压)应力状态,整个截面受到较均匀的拉(压)应力,为此,其整个截面必须淬透,保证性能达到一致。
如在动态下工作,且受力较大的拉杠与六角螺栓(12~18 mm)用淬透性好的40Cr钢进行调质,而不采用45钢,避免了不能完全保证心部淬透而造成对性能的不良影响。
对25~30 mm柴油机连杠不采用40Cr钢,而用淬透性更好的42CrMo钢进行调质,也是基于上述截面性能一致的理由。
曲轴、主轴等轴类工件工作于弯曲、扭转应力状态,最大复合应力发生在轴外缘,而心部很小,为此,表面强度要求高些,调质轴表面3R/4~R/2淬硬即可,不必全截面淬透。
如钻机中16~22 mm轴径,不直接传动负荷的光轴。
用45钢调质至HB241~286,局部要求耐磨再进行高频表面淬火,完全可满足使用的性能要求,而没必要采用价格高的40Cr钢,乃至35CrMo钢进行同样的热处理。
对负荷较大的轴必须保证轴径3R/4~R/2表层部分淬硬,如钻机中的输出轴,轴径≤42 mm,采用40Cr钢调质硬度HB217~255或HB241~286(有的在花键部分高频表面淬火),使用情况良好。
而48~60 mm的40Cr钢输出轴,经同样热处理至表面相同硬度,但使用中易发生塑性扭曲变形而过早失效。
原因在于后者不能做到截面3R/4以上表层淬硬,乃至有时(因钢材成分波动等原因)表面也难淬硬(HRC<45),随着淬透层的减少,调质后屈强比σs /σb显著下降,弯曲强度σb也降低,达不到要求的强度设计值。
至于屈服强度σs为轴类零件主要设计指标,且尺寸和质量大小又有所限制时,应选淬透性好的材料,以保证性能要求。
48~60 mm负荷较重的输出轴,应采用淬透性好的35CrMo钢取代40Cr钢进行调质。
齿轮类工件主要工作于交变压应力与弯曲应力状态,要求齿部有较多的接触疲劳强度与弯曲疲劳强度,而调质件的疲劳极限随淬火马氏体量的增多而提高,为此要做到全齿部位截面淬透,保证达到调质齿轮要求的机械性能。
鉴于不完全淬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对负荷较轻、模数m≤4的低速从动齿轮采用45钢调质;而对负荷相对较重,有一定冲击的齿轮采用40Cr钢调质;转速提高,要求一定耐磨性时则进行齿廓部位高频淬火。
钻机中有些齿宽B≥40 mm,模数m=4~5的齿轮,特别是轴齿轮,采用40Cr 钢调质再高频表面淬火,使用中常发生断齿、齿扭曲变形等过早失效现象。
齿轮要求强度的同时,还得有一定塑韧性配合,对此,用淬透性好的35CrMo、40CrNi等钢取代40Cr钢调质会改变效果(高频淬火保证齿沟硬化)。
当然,对一些冲击较大的此类大负荷齿轮改用20CrMnTi钢渗碳淬火,效果会更佳。
同种钢材的各种调质零件,在淬透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使用强度要求,提出不同的调质硬度值,只要塑韧指标保证在要求的范围(强度与硬度成正比,塑韧性随硬度的提高而下降),充分发挥材料强度的潜力。
42 mm的输出轴、过桥轴、40Cr钢调质硬度HB217~255,使用中相对易弯曲失效,将其调质硬度提高至HB241~286,效果明显得到改观。
又如模数m=3的大齿轮,45钢调质硬度HB217~255,与高频淬火的40Cr钢小齿轮配对传动,使用中易齿面麻点、剥落、损坏、失效,将其调质硬度提高至HB241~286,小齿轮高频淬火硬度由HRC48~55调整至HRC45~50,达到较好效果。
选用调质钢时,在淬透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也要考虑降低材料使用成本和加工成本。
低合金结构钢与碳素结构钢在完全淬透的情况下,经高温回火到相同硬度时,两者的强度相近,塑韧性相差无几,此时,一般考虑用碳素结构钢,而不用合金结构钢。
如小的定位销、撑脚、螺栓等常用45钢调质。
轴类、齿轮类部分截面淬透即可满足性能要求,而不必选用全截面淬透钢材;在淬透性满足性能要求时,提高调质硬度满足较高负荷,而不是更换淬透性更好但价格高的材料,或是增大截面尺寸浪费材料。
在此值得提出商榷的两点;(1)有的钻机20~40 mm销轴用35CrMo钢调质,硬度HB207~269。
从销轴使用性能看,应是较高的强度,不是过多的塑韧性,以增加抗剪切与挤弯的能力。
一般用35、45碳素钢(大截面或冲击较大时用30CrMnSi钢)等价格较低的钢,热处理硬度HRC30~45。
若硬度HB207~269的强度下适合销轴的使用要求,则40Cr钢调质的强韧性不会比35CrMo钢差,45钢调质也可胜任了。
(2)一些钻机中轴径60mm的花键轴,卷扬轴采用价格贵、罕用、淬透性较40Cr钢差的30CrMnTi钢,调质硬度HB230~270。
其坯料调质淬火时表面淬硬HRC≥42也较难达到,3R/4 轴径表层基本无淬硬层,回火到HB230~270的硬度并不能表明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机械性能。
该钢主要用于大截面(工件壁厚>35 mm)渗碳淬火负荷工件。
用于较大负荷大轴径调质轴似乎失去其使用价值,且不能胜任。
此时应考虑采用淬透性好的价格相对低些的35CrMo、42CrMo、35CrMnMo等钢,调质后保证淬透层达R/2处,能胜任大扭力矩与疲劳极限及一定的冲击负荷。
若实际负荷较小,可考虑减小轴径,或采用40Cr钢,以节约材料成本。
调质选材时热处理工艺性也应加以考虑。
如小孔径内花键轴套、内齿轮等调质件,鉴于内孔淬火冷却差,影响其内孔淬透层深度,从而使其运行机械性能降低,应选用淬透性相对较好的钢材,保证调质达到要求的性能。
又如碳钢壁薄(壁厚<10 mm)的钢套及形状复杂截面悬殊的盘套,调质淬火变形大,易发生开裂,改用40Cr钢调质效果较好。
2 渗碳钢20、20Cr、20CrMnTi等含碳量为0.15%~0.25%的低碳(低合金)钢,经渗碳热处理后,表面(0.5~2.0 mm)含碳量达0.8%~1.05%,而心部仍保持原含碳量。
淬火并低温回火后,表面组织为高碳马氏体与碳化物组成,硬度高(HRC55~65)、耐磨;心部组织为低碳马氏体或低碳马氏体与铁素体等组成,硬度低(HRC<43),保持较高的塑韧性。
广泛用于要求表面耐磨、心部韧的零件。
15、20等低碳钢,因淬透性差,渗碳淬火后心部强度低。
只适宜用于表面耐磨、截荷小、冲击轻微、心部不需要较高强度的小工件,如轴套、链条、小水阀等。
零件表面要求耐磨,心部又要求有良好的强韧性,常采用20Cr、20CrMnTi钢等淬透性较好的低合金渗碳钢。
如长期在摩擦条件下工作,承受一定交变负荷和冲击负荷的活塞销、销轴等常采用20Cr钢渗碳淬火;对交变负荷重、冲击较大的钻机齿轮(截面≤30~35 mm),则采用20CrMnTi钢渗碳淬火。
20CrMnTi钢渗碳淬火晶粒细小,淬透性好,且热处理变形小,可保证心部得到以低碳马氏体为主体的≥100 J/cm2);对负荷更重的大截面(工件组织,心部强度高(HRC30~43),同时又有较高的塑韧性(αk壁厚≥35~40 mm)的渗碳齿轮,可同重型拖拉机、汽车一样,采用30CrMnTi钢,保证心部较高强度,且心部与渗碳层过渡区的强度也较高。
低碳钢渗碳淬火与中碳钢调质(正火)高频表面淬火,虽二者都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700~1000 MPa的较大负荷及冲击较大、强度,但使用时应有区分。
一般讲,低碳钢淬火主要用于σb中低速的齿轮,花键轴类等钻机零件;而中碳钢高频表面淬火则用于相对负荷较轻(400~700 MPa),冲击较小的齿轮、轴类等零件。
因中碳马氏体的高频淬火层的耐磨性及调质心部的强韧性均较低碳钢渗碳淬火的渗碳层及低碳马氏体心部的为低。
此外,受高频淬火工艺的影响,较大模数(m=5~6)重载齿轮及锥形伞齿轮,齿面高频淬火层沿齿廓分布而无法完成;尤以大锥齿轮两弧齿面硬度差值大,使用中常发生断齿等过早损坏现象,影响了钻机的正常运行。
对此,应考虑采用20CrMnTi钢渗碳淬火取代40Cr 钢调质与高频淬火,虽然制造成本高了些,但一顶几用,还是利大于弊。
氮化运用问题。
氮化工件具有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抗蚀性强及较高的疲劳强度,特别是热处理变形小等特点。
主要用于高速下相对滑动,易发生干摩擦的二个精密零件,如机床主轴、镗杆等;要求高抗蚀性与热硬性的模具(压铸模)挤压蜗杆等。
对钻机中交变负荷较重,转速相对较低,振动较大,要求高的弯曲强度及接触疲劳强度的齿轮是不适用的。
钻机齿轮用40Cr钢调质后氮化取代20CrMnTi钢渗碳淬火,事实证明,得不偿失。
氮化层薄(厚度<0.7 mm),且脆,心部调质强度不足以支撑沉重的硬化层,使用中极易压碎、剥落,特别是钻机齿轮最需要的接触疲劳强度比渗碳淬火的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