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学复习资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症、证、病、辨证、辨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症:症状和体征统称为症状,简称症。症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

证: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做的病理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的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病:在病因作用下,机体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所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全部演变过程。辨证: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所属“证”作出判断,提出证名的思维过程。

辨病:又称诊病,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提出病名的思维过程。

证比症深刻,比病具体,是对疾病本质的反应;“病”和“证”的确定,均是以“症”为主要依据;证是疾病瞬间的症状总和,是信息群,而病是症状和证候的主体,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同一“证”可见于多种“病”,而同一“病”的全过程和不同的邪正斗争形式,又可反应为不同的“证”。只有辨证是不够的,辨证的同时应追求辨病,将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在明确疾病诊断的前提下,辨证才是比较准确的。

2、常用的辨证方法的特点及关系

(1)八纲辨证特点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运用八纲辨证可将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性证候。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如辨别表里必须与寒热虚实联系,辨别虚实又必须与表里寒热联系。此外还有表证入里、里证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虚实互变以及寒热真假等。这样才可以找出疾病的关键,认识疾病的本质,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

(2)病因辨证特点

病因辨证方法指运用病因学的基本理论,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主要有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以及外伤和虫兽所伤等,综合分析各种病因侵入人体所致病的各种证候,推求病人之病因所在,从而给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这一辨证方法即“审证求因”或“辨证求因”。

(3)气血津液病辨证特点

气血津液病辨证是根据气血津液的相关理论,分析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判断为某种证候的辨证方法。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生成和作用的发挥,与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密切关系,而脏腑生理功能的维持,又依赖于气血津液的滋养和推动。因此气血津液的病变与脏腑病变密切相关,二者相互补充。

(4)脏腑辨证特点

脏腑辨证法是利用四诊的方法及八纲辨证的原则,结合脏腑经络的理论,进行辨证而判断病变的脏腑和所患何证,凡见到哪一脏腑功能失常的症状表现,即可确定病在何脏何腑。但由于脏腑之间及脏腑与各组织器官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进行脏腑辨证时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注意脏腑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全面正确地做出诊断。

(5)辨经络病证特点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当外邪侵入人体,经气失常,不能发挥其卫外作用及濡养调节功能时,病邪就会通过经络,逐渐传入脏腑。反之,如果内腑发生病变,同样也可循着经络反映于体表。每一经络均有其循行部位、所连脏腑,因此,经络能够规律地反映出若干证候,根据这些证候,有助于推断疾病发生于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和发展趋势。经络辨证时应注意当一症状发生于同一部位,而必须

推求是某脏、某腑或某一经脉的特发病变时,当从同时出现的若干症状,或者是先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来对照经与经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脉与脏腑之间的络属关系,才能辨清每一症状是属于某经的病变,从而推求出病因病机与病名。

(6)辨伤寒六经病证方法

六经即太阴、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它概括了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根据人体体质的强弱、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以及病因属性、脉症表现、病势的进退缓急,将外感病及杂病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讨论病变的部位、性质、病势、证候特点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六经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六经病证既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临床反映,而脏腑经络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一经的病变,常会涉及到另一经,从而出现相互传变,或为合病,或为并病等。六经病证的传变规律大多由表入里,由实而虚,但在正复邪衰的情况下亦可由里达表,由虚转实。一般来说,阳证大多从太阳开始,然后传人阳明、少阳,如正气不足,亦可传及三阴;阴证大多从太阴开始,然后传人少阴、厥阴,但亦有邪气直中三阴的。疾病的传变与病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治疗的恰当与否、护理调适好坏均有关系。

(7)辨温病卫气营血证方法

卫气营血辨证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运用脏腑理论,将外感温热病按其发展过程的深浅轻重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由卫及气,由气入营,由营入血,病邪步步深入,病情逐渐加重,这是温病传变的一般规律,但因感邪性质的差异,病人体质的不同及治疗的恰当与否,其传变规律又非一成不变,也有初起即见气分证,或卫气同病,或气营同病者。

(8)辨温病三焦证方法

三焦病证归纳了温病初、中、末三个不同阶段。三焦病变的传变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受病机体抵抗力的强弱,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可向中焦阳明传变,致胃热亢盛或热结肠腑,亦可传入心包,中焦病证不愈,则多传入下焦肝肾。

以上八种辨证方法各有侧重,应用范围又有区别,但都以八纲辨证为总纲,病因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是对八纲辨证的进一步深化,主要是从病因跟病性两方面来深化的,而其他的五个辨证方法,又是对前边两种辨证方法的深化,主要是在病位方面进一步深化。从这几个辨证方法的发展情况来看,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对前一种方法的继承和深化发展,来丰富医家诊断的手段和准确性,从而提高诊断的效率

3、表虚证存在吗?如何理解所谓的表虚证?

不存在表虚证,表虚证本质属实,而非虚。表虚证是指风邪侵袭太阳经,以致卫强营弱,表现出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的证候,又称太阳中风证,桂枝汤证。表虚证中的虚是个相对概念,相对于表实证而言,并非真虚。从以下方面分析

(1)病机:表虚证的病机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所谓卫强,指风邪袭表,卫气浮盛于外与邪相争而呈发热亢奋的现象;所谓营弱,非营阴真正的虚弱,而是指卫气受邪,失其正常的固外开合之权,营阴不能内守而汗出,与卫强相比,呈现相对不足的状态。(2)脉象:脉缓,非指脉来一息不足四至,而是指脉来怠缓迟纵之象。寒邪凝滞阳气,阳气失于温散,故脉象迟缓;若寒邪剧烈,与正气相搏,以致脉道紧而拘急则见紧脉。故寒轻则脉缓,寒重则脉紧。所以,浮缓脉并不能体现因虚致病。

(3)以方测证,仲景治太阳表虚证的治法为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桂枝汤可解表,可调和,以调和来解肌,并未见补寓于其中。虚者补之,未见补之,则说明桂枝汤证不是虚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