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初心修悟法要

合集下载

本源一心,所异者迹论憨山大师《中庸直指》的佛儒融通思想

本源一心,所异者迹论憨山大师《中庸直指》的佛儒融通思想

本源一心,所异者跡论憨山大师《中庸直指》的佛儒融通思想本源一心,所异者跡。

这句话出自憨山大师的《中庸直指》。

憨山大师是唐代禅宗高僧,他的思想被后世称为“佛儒融通”。

佛儒融通是一种将佛家和儒家的思想相互融合的思想,它的核心是“本源一心,所异者跡”。

憨山大师提出的“本源一心,所异者跡”是从禅宗心性观念出发,认为所有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即“佛性”、“道心”。

而在这个本源之上,人们因为环境,家庭背景,教育等因素而产生了各种差异,这些差异都是“所异者跡”。

因此,无论是佛家还是儒家,只要能够彻底理解“本源一心,所异者跡”的思想,就能够在不同的境遇中都表现出佛性的境界。

憨山大师在他的《中庸直指》中,深入阐述了佛儒融通的思想,下面,我们将以五个例子来证明憨山大师的佛儒融通思想。

例子1:《孝经》和“不思议境界”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是许多儒家士人敦行之道。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了实现“道心”、“佛性”,我们应当爱和敬重一切所有的人和事物。

这种与儒家教义相契合的“不思议境界”,在禅宗和佛教的观念中也有所体现。

禅宗认为,要打破迷惑,必须抛弃一切执著,恰恰就是开启了“不思议境界”。

例子2:儒家七情六欲与佛家无我境界儒家所讲的“七情六欲”,包括“喜爱、忧思、惊、怒、哀、惧、欲”,这七情六欲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

与之对应的是佛家的“无我境界”。

“无我”即是没有自己的意念,“一切众生的利益都是自己的利益”,这便是禅宗所说的“本源一心,所异者跡”,与儒家讲的“克制情欲,做好善事”,是相等的。

例子3:“止水静观”与“四念处”佛家所讲的“止水静观”,是不去想,不去执著,心静下来观察自己的内心和外在的世界;而禅宗所说的“四念处”,也是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去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

无论是佛家还是禅宗,都是认为通过静心观察,可以去除心中的迷障,从而体会到清净的心境。

例子4:儒家德行思想与佛家戒律思想在儒家看来,人类应该通过对道德的思考和实践,来使自己完善自我。

《初心修悟法要》憨山大师

《初心修悟法要》憨山大师

《初心修悟法要》1如何修悟若论此须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

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佛祖出世,千言成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元无实法与人。

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

於此用力,故谓之修。

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

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

非除此心之外,别有可修可悟者。

以心体如镜,妄想攀缘影子,乃真心之尘垢耳。

故曰想相为尘,识情为垢。

若妄念清融,本体自现,譬如磨镜,垢净明现,法尔如此。

但吾人积劫习染坚固,我爱根深难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内熏为因,外藉善知识引发为缘,自知本有,发心趣向,志愿了脱生死,要把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一时顿拔,岂是细事。

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担荷,单刀直入者,诚难之难。

古人道:“如一人与万人敌”,非虚语也。

2修悟下手处大约未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

费力者多,得力者少。

此何以故?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以识情博量,遏捺妄想,光影门头做工夫。

先将古人玄言妙语,蕴在胸中,当作实法,把作自己知见。

殊不知,此中一点用不着。

此正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

如今做山夫,先要拶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谛信自心,本来干干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

即此一念,本自无生。

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

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

如此着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水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

永嘉谓:“要断相续心”者此也。

盖虚妄浮心,本无根绪,切不可当作实事,横在胸中。

起时便咄,一咄便消。

切不可遏捺,则随他使作,如水上葫卢。

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单单的的,提此一念,如横空宝剑,任他是佛是魔,一齐斩绝,如斩乱丝。

憨山大师修行诀窍

憨山大师修行诀窍

憨山大师修行诀窍:《观心铭》
观身非身。

镜像水月。

观心无相。

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

虚灵寂照。

圆同太虚。

具含众妙。

不出不入。

无状无貌。

百千方便。

总归一窍。

不依形气。

形气窒碍。

莫认妄想。

妄想生怪。

谛观此心。

空洞无物。

瞥尔情生。

便觉恍惚。

急处回光。

著力一照。

云散晴空。

白日朗耀。

内心不起。

外境不生。

但凡有相。

不是本真。

念起即觉。

觉即照破。

境来便扫。

扫即放过。

善恶之境。

随心转变。

凡圣之形。

应念而现。

持咒观心。

如磨镜药。

尘垢若除。

此亦不著。

广大神通。

自心全具。

净土天宫。

逍遥任意。

不用求真。

心本是佛。

热处若生。

生处自熟。

二六时中。

头头尽妙。

触处不迷。

是名心要。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宋明剑〖撰稿〗一.寺庙启蒙大师俗姓蔡,讳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

明代金陵全椒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十月十二日。

大师满周岁时曾大病一场,母亲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祷告:愿舍儿出家。

不久病即痊愈。

为此,母亲将大师寄名于本地长寿寺,取乳名为“和尚”。

大师从小就不喜欢跟小朋友游戏玩耍,只是一人独坐。

七岁时,亲历了叔叔病故。

从此在幼小的心灵中便存下了“生从何来?死归何处”一大疑团。

九岁时,在寺庙中读书,有幸得阅《观音经》,不久就能背诵。

十二岁入报恩寺,依西林大和尚学习佛教诸经典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古文词赋等。

大师十九岁那一年,在寺中阅《中峰广录》一书,心中产生了强烈共鸣,立即决定正式出家。

祈请西林大和尚披剃之后,将过去所习古文、词赋等付之一炬,立志从此专意参究一事。

二.法堂炼磨大师刚开始习禅时,由于尚未得参究要领,故久无消息。

乃专心念佛,日夜不断,净念相续,不久即有感应。

一天晚上,梦见阿弥陀佛现身,立于空中,相好光明,了了分明。

大师行接足礼,并祈求见观世音、大势至菩萨。

愿毕即见二菩萨现半身……自从梦中现此瑞相之后,大师时时都感到三圣炳然在目前,因而对修行增加了极大的信心。

这一年冬天,慈恩寺禅堂启建道场,请无极大师讲《华严悬谈》,憨山大师在讲席期间受具足戒,并随众听讲。

当听到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恍然了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意,心中生起对清凉澄观的仰慕之情。

由此为自己立字为“澄印”。

并请证于无极大师,大师说:“你志入此法门了。

”一闻此言,憨山大师似乎遥见冬积坚冰、夏飘飞雪的清凉山。

从此自感行住坐卧皆入冰雪之境,无丝毫热恼。

出世之念更加刻骨铭心。

大师二十岁的那一年冬天,云谷大师于天界寺建禅期。

憨山大师与海内大德五十三人前往参加。

开初坐禅不知用心诀窍,甚感苦恼,即拈香请益。

云谷大师开示审实念佛公案。

从此参究得法,一念不移,三个月内如在梦中。

不见有大众,也不知日常行事。

但由于用心太急,背部生一大疮,肿痛难忍。

憨山大师开悟偈语

憨山大师开悟偈语

憨山大师开悟偈语前言憨山大师是中国佛教禅宗高僧,他在禅宗的修行中颇具成就,对于开悟的理解颇具深度。

憨山大师的开悟偈语是他集结多年修行的经验和教诲,以短小的语言表达出禅宗的核心思想和修行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憨山大师的开悟偈语,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思想和哲学意义。

憨山大师的开悟偈语憨山大师的开悟偈语经过了千百年的传承和整理,共收录了数百条偈语。

每一条偈语都简洁明了,字字珠玑,归纳了禅宗的教诲和修行要旨。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开悟偈语:1. 虚宗颇多说,慧宗最为难。

这句偈语强调了禅宗修行中慧和虚两个方面的重要性。

虚指的是空观的精髓,意味着放下执著、义无反顾地投入修行。

而慧则强调的是智慧的培养,通过对自性的观察和领悟,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

这句偈语提醒修行者,禅修的道路上需要虚心谦和,勇于面对自己的执著与贪著,同时也需要用智慧去洞察事物的本质。

2. 眼看山山好,落足水水清。

这句偈语告诉我们,禅修的过程就是一场觉醒的旅程。

开始修行时,我们对外界的看法可能会受到自己的执著和偏见影响,就像是迷失在山林之中。

然而,通过持续的修行和觉察,我们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执著和偏见的根源,从而看清自己的心灵。

当我们领悟到自心的本质,看到世界的真实面目时,心灵就会变得清澈透明,状态如水般宁静。

3. 欲求终无有,欲思亦自由。

这句偈语点明了求与欲的考验,表明禅修的真谛在于不追求、不执著。

欲求终于是没有结果的,欲思亦不必受拘束。

禅修的目的不在于追求任何外在的利益,而是通过内心的觉醒和自在的思维,超越欲望的束缚。

在无欲无求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自由和平静。

4. 无缘正直人,还向庐山东。

这句偈语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且告诫修行者要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场所。

禅宗修行注重静心与觉醒,远离世俗的纷扰和诱惑。

这句偈语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周围的环境不利于修行,那么我们应该主动寻找适合的修行场所,去追寻真理和智慧。

庐山东的寓意是禅定的最高境界,也代表了一个理想的禅修场所。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三种。

清净信:当步入陈设许多佛像、经书、佛塔的佛殿或经堂里,或者见到上师、善知识、高僧大德的尊颜,听到他们的丰功伟绩以及感人事迹,依靠此类因缘,能够立即想到他们的悲心广大等等,这种由清净心引发而生起的信心,就叫做清净信。

欲乐信:当听到恶趣轮回的痛苦之后,自然生起渴望摆脱的心态;当听到善趣与解脱的安乐时,油然生起渴求获得的心理;而一旦听到善法的功德,会生起想要修行的心念;当现见罪业的过患之后,也会立即生起想要断除的决心。

这些都属于欲乐信。

胜解信:了知三宝的不共功德与加持之后,从内心深处生起信解,知道一切时分无欺的皈依处就是三宝,想到无论是苦是乐,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任何事情,无欺的皈依处——三宝都会知晓,除了三宝之外,自己没有其他可依赖的、可指望的靠山,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就称为胜解信。

正如邬金莲师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

” 信心犹如种子,它能生长一切善法功德,如果不具备信心,那就如同种子被火烧得一干二净一样。

如经中说:“无信心之人,不生诸善法,如种被火焚,青芽岂能生,”此外,信心也是居于七圣财(信财,戒财,舍施财,闻财,惭财,愧财,智慧财)的首位,如云:“信心如宝轮,昼夜修善道。

” 所以说,信心是一切财宝当中首屈一指的。

信心就像宝藏,是无穷无尽功德的源泉;信心就像双足,能够踏上解脱胜道;信心又像双手,能将一切善法揽入自相续。

如颂云:“信财宝藏双足胜,犹如双手摄善根。

”虽然三宝具有不可思议的悲心与加持,但要想使之融入自相续,唯一还要依赖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心。

如果自己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那么所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如果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么绝对不可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

如若自己没有信心,即使遇到真佛摄受也不会有什么收益,就像前面提到的善星比丘和世尊的弟弟提婆达多等一样。

憨山大师年谱

憨山大师年谱

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嘉靖二十五年丙午(明公元1546年11月15日生)。

予姓蔡氏。

父彦高。

母洪氏。

生平爱奉观音大士。

初梦大士。

携童子入门。

母接而抱之。

遂有娠。

及诞。

白衣重胞。

是年十月己亥。

二十六年丁未。

予周岁。

风疾作几死。

母祷大士。

遂许舍出家。

寄名於邑之长寿寺。

遂易乳名和尚。

二十七年戊申。

予三岁常独坐。

不喜与儿戏。

祖父常谓曰。

此儿如木桩。

二十八年己酉。

二十九年庚戌。

(明公元1550年)。

三十年辛亥。

三十一年壬子。

予年七岁。

叔父钟爱之。

父母送予入社学。

一日叔父死。

停于床。

予归。

母绐之曰。

汝叔睡。

可呼起。

乃呼数声。

婶母感痛。

乃哭曰。

天耶。

那里去也。

予愕然疑之。

问母曰。

叔身在此。

又往何处耶。

母曰。

汝叔死矣。

予曰。

死向甚么处去。

遂切疑之。

未几。

次婶母举一子。

母往视。

予随之。

见婴儿如许大。

乃问母曰。

此儿从何得入婶母腹中耶。

母拍一掌云。

痴子。

你从何入你娘腹中耶。

又切疑之。

由是死去生来之疑。

不能解于怀矣。

三十二年癸丑。

予八岁读书。

寄食于隔河之亲家。

母诫不许回。

但经月。

归一次。

一日回。

恋母不肯去。

母怒鞭之。

赶于河边。

不肯登舟。

母怒。

提顶髻抛于河中。

不顾而回。

于时祖母见之。

急呼救起。

送至家。

母曰。

此不才儿。

不渰杀留之何为。

又打逐。

略无留念。

予是时。

私谓母心狠。

自是不思家。

母常隔河流泪。

祖母骂之。

母曰。

固当绝其爱。

乃能读书耳。

三十三年甲寅。

予九岁。

读书于寺中。

闻僧念观音经。

能救世间苦。

心大喜。

因问僧求其本。

潜读之。

即能诵。

母奉观音大士。

每烧香礼拜。

予必随之。

一日谓母曰。

观音菩萨。

有经一卷。

母曰。

不知也。

予即为母诵一过。

母大喜曰。

汝何从得此耶。

诵经声。

亦似老和尚。

三十四年乙卯。

予十岁。

母督课甚严。

苦之。

因问母曰。

读书何为。

母曰。

做官。

予曰。

做何等官。

母曰。

从小做起。

有能可至宰相。

予曰。

做了宰相却何如。

母曰。

罢。

予曰可惜一生辛苦。

到头罢了。

做他何用。

我想只该做个不罢的。

母曰。

似你不才子。

只可做个挂搭僧耳。

予曰。

何为挂搭僧。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做得 很差 ,如 东晋 高僧法 显 由印度取 经归来 ,即在崂 山 登岸 , 最先 遇到 的 山民 , 自 便
“ 即东蹈海上 ,藏修 于牢 余
山深 处 ,人 迹 所 不 能 至 , 神
鬼之乡也 。 余因人那罗延窟 而居之 , 披他能实证圣果也
是必 然 的 , 后人 自应 尊 重 这 些最 优 秀的人 类代 表 。几 年 后 , 皇族 的荆 榛 , 在 卧草 莽 , 犯风涛 , 险阻, 涉 艰难 辛 苦 , 不可 殚述 。” 以说 , 所 苦行 是



大师《 清凉疏》 所说 的崂山圣地 , 格外推崇 。 便 他后来还将在崂 山建成 的寺庙命名为海印寺 。
肯 定 地说 ,他 是 为 报 清凉 大 师 的加 持 之恩 , 才
研 究
意 莹
实 ,但是我们应看到在 中国佛教文化 的传承
中, 齐地是相对独立 的一个 系统 , 中原等地 与 的佛教传承并未融 汇一体 , 所以这一带的高僧
称佛弟子 , 当地人多信佛 , 而 当时青州太守李嶷 “ 敬信佛 法”亦热烈迎请法显到青州 ,
居 留一 冬一 夏 。是不是 可 以 这样说 ,憨 山大师或 限于一 时一地 接人 有 限 ,故得 出齐 地 未有 佛法 普及 的结论 。 憨 山大 师欲 在 即墨一带 弘扬佛 法却 非易 事 , 东人 因“
别是他 对 实证 悟道 心 身感 受的描 述 , 弥足珍 贵 。悟道 者在 寂 照 身心光 明流 布全 宇 宙的 同时 , 亲证 其 心脏部 位之 心 性光 明显 发 , 即所谓 脉 解心 开 , 一 个佛教 成就 者 必须 具备 的基 础 。 是 关 键词 : 山德 清 ; 山那 罗延窟 ; 憨 崂 修证 ; 大光 明藏 中图分 类号 :9 9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0 — 162 1 )3 0 5— 4 B4. 9 A 10 0 6 7 (0 0— 0 0 1 1

16开活页纸排版与打印模板

16开活页纸排版与打印模板

的发生地方
发生
憨山大师文集
明·憨山大师
憨山德清(西纪一五四六—一六二三)是明末四位大高僧之一,七岁时即起生死去来之疑,十九岁出家受戒,听华严玄谭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后阅<物不迁论>而悟,作偈曰:“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方知,鼻孔向下。

”妙峯禅师问其何所见,答曰:“夜来见河中两泥牛相门,入水去,至今绝消息。

”又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光明如大圆镜,山河在地影见其中,既觉,身心湛然,了不可得,因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大虚空,万象森罗徒起灭。


憨山多才多艺,晓通史书,熟谙佛经,工于书法,擅长诗词。

憨山佛学思想主张“教三道一”,即宗教为儒、释、道三家,但道理是一个——内圣外王之道。

其平生融汇儒、释、道三教,著述极富,主要有:《憨山集》、《双径录》、《性相通说》、《楞严笔记》、《法华经通义》、《大乘起信论直解》、《唯识论解》、《圆觉经直解》、《道德经注》、《观老庄影响论》、《庄子内七篇注》、《中庸直指》、《大学决疑》、《春秋左氏心法》等。

后有门徒汇编的《憨山梦游集》和《憨山语录》。

其诗作洒脱超然,暗藏禅机,许多深奥禅理,却似信手拈来,读罢意味隽永。

憨山对书法也有极深造诣,陶家仪《书史会要》称赞大师书法“真行草”,抗战前商务印书馆用珂罗版影印其墨迹。

书法也有极深造
书法也有极深造。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憨山大师由五台山至崂山的奇缘和悟道境界
景扶明;景安颂
【期刊名称】《五台山研究》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因一奇特因缘来到崂山,其苦行和弘法事迹都为后人所乐道,特别是他对实证悟道心身感受的描述,弥足珍贵。

悟道者在寂照身心光明流布全宇宙的同时,其亲证心脏部位之心性光明显发,即所谓脉解心开,是一个佛教成就者必须具备的基础。

【总页数】4页(P51-54)
【作者】景扶明;景安颂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大学工商管理系,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9.9
【相关文献】
1.世界的五台山五台山的世界——2015“五台山信仰”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 景天星
2.憨山德清对《老子》的佛学解读——憨山德清《道德经解》浅析 [J], 韩焕忠
3.憨山大师是明代五台山的一位著名高僧 [J], 崔正森
4.憨山大师与五台山 [J], 大海
5.研究五台山宣传五台山——《五台山研究》广受读者欢迎 [J], 梁肇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三种。

清净信:当步入陈设许多佛像、经书、佛塔的佛殿或经堂里,或者见到上师、善知识、高僧大德的尊颜,听到他们的丰功伟绩以及感人事迹,依靠此类因缘,能够立即想到他们的悲心广大等等,这种由清净心引发而生起的信心,就叫做清净信。

欲乐信:当听到恶趣轮回的痛苦之后,自然生起渴望摆脱的心态;当听到善趣与解脱的安乐时,油然生起渴求获得的心理;而一旦听到善法的功德,会生起想要修行的心念;当现见罪业的过患之后,也会立即生起想要断除的决心。

这些都属于欲乐信。

胜解信:了知三宝的不共功德与加持之后,从内心深处生起信解,知道一切时分无欺的皈依处就是三宝,想到无论是苦是乐,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任何事情,无欺的皈依处——三宝都会知晓,除了三宝之外,自己没有其他可依赖的、可指望的靠山,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就称为胜解信。

正如邬金莲师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

”信心犹如种子,它能生长一切善法功德,如果不具备信心,那就如同种子被火烧得一干二净一样。

如经中说:“无信心之人,不生诸善法,如种被火焚,青芽岂能生?”此外,信心也是居于七圣财(信财,戒财,舍施财,闻财,惭财,愧财,智慧财)的首位,如云:“信心如宝轮,昼夜修善道。

”所以说,信心是一切财宝当中首屈一指的。

信心就像宝藏,是无穷无尽功德的源泉;信心就像双足,能够踏上解脱胜道;信心又像双手,能将一切善法揽入自相续。

如颂云:“信财宝藏双足胜,犹如双手摄善根。

”虽然三宝具有不可思议的悲心与加持,但要想使之融入自相续,唯一还要依赖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心。

如果自己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那么所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如果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么绝对不可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

如若自己没有信心,即使遇到真佛摄受也不会有什么收益,就像前面提到的善星比丘和世尊的弟弟提婆达多等一样。

一个人如何修心

一个人如何修心

一个人如何修心时憍陈如白佛言。

上帝啊。

像神圣的宗教一样真诚。

世尊。

四个世界。

无量菩萨。

知四佛欲欲,欲发起空眼修行。

这是被怜悯的时候。

为了众生而宣告。

世尊。

所言法行。

法行比丘。

云何名为法行比丘。

唯愿世尊。

分别演说法行比丘。

佛陀说陈如语。

用心听,和你说话。

如果有比丘。

读如来十二经。

它叫图多罗。

就连你也不放过她。

这是著名的音乐阅读。

没有名字,没有法律,没有实践。

复有比丘。

读诵如来十二部经。

乐为四众敷扬广说。

是名乐说。

不名法行。

复有比丘。

读诵如来十二部经。

能广演说思惟其义。

是名思惟。

不名法行。

复有比丘。

受持读诵十二部经。

演说思惟观其义理。

是名乐观。

不名法行。

憍陈如。

若有比丘能观身心。

心不贪著外一切相。

谦虚下意不生憍慢。

不以爱水溉灌业田。

亦不于中种识种子。

灭觉观心境界都息。

永离烦恼其心寂静。

如是比丘。

我则说之名为法行。

如是比丘。

若欲获得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如来菩提。

即能得之。

陈如。

比如陶工搅泥。

把它放在轮子上,做成一个随机的装置。

佛法比丘也是如此。

憍陈如。

若有比丘修法行者。

当观三事。

一者身。

二者受。

三者心。

观三事已得二种智。

一者尽智。

二者无生智。

憍陈如。

云何尽智。

云何无生智。

知道自己的烦恼就叫有智慧。

知道一个名字是没有智慧的。

复次无行行智名曰尽智。

无行果智名无生智。

所有的智慧都叫做智慧。

没有烦恼的名字就没有智慧。

复次知尽诸行名曰尽智。

尽一切有名无生智。

把事情分开,就是要出名,要有智慧。

知道自己名字就没有智慧了。

知尽根界名曰尽智。

知尽缘界名无生智。

如果你不感到忧虑,那就叫智慧。

不知果而报名是没有智慧的。

复次尽三地智名曰尽智。

尽一切漏名无生智。

复次我生已尽梵行清净。

名曰尽智。

更无余有名无生智。

如是二智即名一智。

亦名一行知于三道。

若有比丘能断三道。

是名法行。

能作是观。

是观心受。

他比丘可以观察身体。

如果有比丘观察利益不一致。

它的名字,身体和思想。

云何名为观息出入。

息入出者。

名阿那波那。

入名阿那。

出名波那。

观于出入如门如向。

观己虚妄,澄明己心

观己虚妄,澄明己心

观己虚妄,澄明己心
.憨山佛偈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

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急处回光,着力一照,云散晴空,白日朗耀。


这两句偈语都出自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的《观心铭》
“扫踪绝迹,当下清凉。

真性湛渊,如澄止水,恬澹怡神,物无与敌。


则化用自憨山大师的《澄心铭》。

憨山大师,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且为中国近代禅宗最大的成就者。

《观心铭》讲的是明心见性。

一切身外之物皆如镜花水月,坚持本心,则会大道光明通透。

《澄心铭》讲的是澄明己心。

佛心讲究澄静如水,不为外物所动,则可以明见自我。

崔瀺用佛偈来解决陈平安此时内心的纠葛,为陈平安平复心湖,指明前行的道路。

文圣一脉向来有大师兄代师授课的传统,此次也正是如此。

陆台曾给陈平安说过,不近恶,不知善,以身边的人来观道。

那么反过来近善知恶也是一样的。

为何崔瀺强调“晴朗”这个名字?应该是心境晴朗。

憨山大师的两首佛偈“观心”然后“澄心”已经有所暗示。

首先要正视自己的本心,再来让自己本心清静。

崔瀺说:“临水而观,低头见那水中月碎又圆,抬头再见本相月,本就更显光明。


言下之意就是让陈平安低头见水中月,见的就是自己的本心恶(虚妄),然后再抬头看本相月,以此勘破心魔,达到澄心的目的。

所以陈平安是一直在回避自己心中的“恶”,那怕身边已有“晴朗”为观道之道,仍然迷迷糊糊地灯下黑,迟迟突破不了。

初心修悟要法

初心修悟要法

初心修悟要法如何修悟若论此段大事因缘。

虽是人人本具。

各各现成。

不欠毫发。

争柰无始劫来。

爱根种子。

妄想情虑。

习染深厚。

障蔽妙明。

不得真实受用。

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

所以流浪生死。

佛祖出世。

千言万语。

种种方便。

说禅说教。

无非随顺机宜。

破执之具。

元无实法与人。

所言修者。

只是随顺自心。

净除妄想习气影子。

于此用力。

故谓之修。

若一念妄想顿歇。

彻见自心。

本来圆满光明广大。

清净本然。

了无一物。

名之曰悟。

非除此心之外。

别有可修可悟者。

以心体如镜。

妄想攀缘影子。

乃真心之尘垢耳。

故曰想相为尘。

识情为垢。

若妄念消融。

本体自现。

譬如磨镜。

垢净明现。

法尔如此。

但吾人积劫习染坚固。

我爱根深难拔。

今生幸托本具般若。

内熏为因。

外藉善知识引发为缘。

自知本有。

发心趣向志愿。

了脱生死。

要把无量劫来。

生死根株。

一时顿拔。

岂是细事。

若非大力量人。

赤身担荷。

单刀直入者。

诚难之难。

古人道。

如一人与万人敌。

非虚语也。

二、修悟下手处大约末法修行人多。

得真实受用者少。

费力者多。

得力者少。

此何以故。

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

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

以识情抟量。

遏捺妄想。

光影门头做工夫。

先将古人玄言妙语蕴在胸中。

当作实法。

把作自己知见。

殊不知此中一点用不著。

此正谓依他作解。

塞自悟门。

如今做工夫。

先要刬去知解。

的的只在一念上做。

谛信自心。

本来干干净净。

寸丝不挂。

圆圆明明。

充满法界。

本无身心世界。

亦无妄想情虑。

即此一念。

本自无生。

现前种种境界。

都是幻妄不实。

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

如此勘破。

就于妄念起灭处。

一觑觑定。

看他起向何处起。

灭向何处灭。

如此著力一拶。

任他何等妄念。

一拶粉碎。

当下冰消瓦解。

切不可随他流转。

亦不可相续。

永嘉谓要断相续心者此也。

盖虚妄浮心。

本无根绪。

切不可当作实事。

横在胸中。

起时便咄。

一咄便消。

切不可遏捺。

则随他使作。

如水上葫芦。

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

单单的的提此一念。

如横空宝剑。

任他是佛是魔。

一齐斩绝。

如斩乱丝。

赤力力挨拶将去。

所谓直心正念真如。

憨山大师名言名句

憨山大师名言名句

憨山大师名言名句憨山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佛教大师,他的教诲和智慧言辞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传颂。

憨山大师的名言名句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而且能够引导人们走向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憨山大师的名言名句,并从中汲取智慧的养分。

憨山大师曾说过:“心无挂碍,即是菩提。

”这句话表达了憨山大师对于修行的理解。

他告诫人们要摆脱心中的执着和纠结,只有当我们的心境无所牵挂时,才能够达到菩提的境地。

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放下一切杂念,专注于当下的修行,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另外一句名言是:“心如止水,无有波澜。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的重要性。

憨山大师认为,只有当我们的心境如止水般平静,没有任何波澜和涟漪时,我们才能够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绪,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憨山大师还说过:“心若不动,外境自然安宁。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影响力。

憨山大师认为,当我们的内心保持平静和安宁时,外界的境遇也会随之变得安宁。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的内心状态会影响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和他人。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善良,我们就能够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外部环境。

此外,憨山大师还说过:“心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话强调了无欲无求的境界。

憨山大师认为,只有当我们的心无所住,不被任何欲望所束缚时,我们才能够真正体验到内心的自由和快乐。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学会放下欲望和执着,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解脱。

憨山大师的名言名句不仅仅是一些智慧的箴言,更是一种生活的指南。

它们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如何修行和提升自己的内心境界。

憨山大师的教诲不仅适用于佛教徒,也适用于每一个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外界的压力和纷扰所困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变得越来越稀缺。

然而,憨山大师的名言名句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指引,让我们知道如何回归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佛法真谛和用功窍门!

佛法真谛和用功窍门!

憨山大师道破佛法真谛和用功窍门!憨山大师在下面这封回信中,道破佛法真谛和工夫诀窍:来书请益甚是真切,但足下于空幻二字未得谛当,故于心境不无其碍,所以工夫难做。

今为足下说破,则了然无复疑虑矣。

所谓空非绝无之空,正若俗语谓傍若无人,岂傍真无人耶?所谓幻者,非变怪之幻,乃有而不实之谓也。

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

人既非真,岂不是空耶。

佛说空字,乃破世人执著以为实有之谓,非绝无断灭之谓也。

诚恐世人沦于断灭,复说幻字,以遣其断灭之见。

是则一切身心诸法,因幻故空,由空故说如幻耳;此二字相须而观,则顿见其妙。

所言空,即幻有以观空,名曰真空;所谓有,乃本无之幻有,名曰妙有。

由真空故,心非断灭;由妙有故,境是无生;境既无生,则心何取著?心既非断,则妄念何存。

妄念不存,将何心而取境?境本是幻,将何境而牵心?斯但心不取境,而心非断灭;境不牵心,而境自如如;心境如如,于何不乐?!此所谓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者。

但只看破如幻不实,名曰若无;而灵心独照,妄心顿歇,名曰亦无耳!是所无者妄心耳,岂绝无真心哉?!何以为妄心耶?境执著不化者是。

何以为真心?不取身心境界之相,了了常知,灵然寂照者是。

(拙无注:十有八九之人在这里迷惑,以为妄心之外另有真心。

其实不然!真心是它,妄心还是它。

心起执着,名为妄心;心不执着,名为真心。

)如此用心,有何挂碍?!正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爱憎何由起?斯则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物既不能碍人,人又何碍于物耶?世人所以不得自在者,唯其不达心境无生,如幻不实耳。

若了达一念无生如幻,则一切苦乐忧患、得失爱憎、取舍情状,当下瓦解冰消矣。

故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此所谓一念顿到佛家,非虚语也。

足下但观一切妄念起灭处,一切境界起灭处,无非是幻化不实,则心自然不奔境,境自然不牵心矣。

往来应缘,则一念虚明,灵然独照,照见现前身心,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空中云,如野马阳焰。

憨山大师念佛感应神奇开悟不可思议佛典故事

憨山大师念佛感应神奇开悟不可思议佛典故事

憨山大师念佛感应神奇开悟不可思议佛典故事编者按:憨山德清(1546年11月15日-1623年1月15日),明代高僧,安徽全椒人氏,俗家姓蔡。

十九出家,受具足戒。

万历元年游五台山,爱憨山之奇秀,遂以憨山为号。

先后住持青州海印寺、曹溪宝林寺,宣扬禅宗,倡导念佛与看话头双修。

天启三年示寂,世寿七十有八,世称憨山大师,与云栖袾宏、紫柏真可、藕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憨山大师学通内外、著述等身,圆寂之后,由门人福善、通炯、刘起相编辑刊行《憨山老人梦游集》四十卷。

这篇故事,介绍憨山大师参禅悟道传奇经历。

憨山大师,明代著名禅师,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安徽人氏,俗家姓蔡。

年方七岁,叔父染病而死,其婶抚尸痛哭:“天哪!你到哪里去了!”他满腹疑团地问人:“叔身在此,他又到哪里去了呢?”不久,婶生下一婴儿,他又好奇地问母亲:“这婴儿从哪里入婶腹中?”母说:“那你是从哪里进入你娘腹中?”至此,死去生来之疑,耿耿于怀。

古人有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疑是入道第一法门。

十二岁时,闻金陵西林无极大师有大德,遂投大师门下,深得赏识。

因读《中峰广录》,立志修习禅宗法门,脱离生死苦海。

十九岁依无极大师剃染,专心参究向上一着。

因久不得要领,改为专心诵持阿弥陀佛名号,逐渐打成一片。

一日,夜梦阿弥陀佛出现西方,相好庄严,了了分明。

又欲见观音、势至二菩萨,二菩萨即现半身于空中。

此后三圣时现目前,他想:“时时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一日闻无极大师讲《华严悬谈》,至十玄门中“法界海印森罗常住”时,了悟法界圆融无碍之旨。

二十岁时,憨山大师往天界寺,参加云谷大师主持禅七活动,云谷开示审实念佛公案。

憨山禅师从此参究,一念不移,如在梦中,了不见同参亦不知有日用事,乃至行于都市不见一人。

二十九岁,憨山大师校订《肇论》,从前对《物不迁论》中“旋岚偃岳”之旨不明,读至梵志幼年出家修行,皓首而归,邻人见后问道:“过去的梵志还在吗?”梵志答道:“我和过去梵志相似,但又不是过去梵志!”恍然了悟“诸法不迁”之旨,当即下床礼佛,虽然一起一伏地拜着佛,却没有起伏相可得。

关于憨山的介绍

关于憨山的介绍

关于憨山的介绍憨山(1546—1623),明代高僧,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又称憨山大师,全椒古蔡浅人(今安徽和县绰庙先锋村)人。

大师生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父彦高,母洪氏,生平爱奉观音大士。

初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母接而抱之,遂有娠。

及诞,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己丑时生也。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大师满周岁时曾大病一场,母亲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祷告:愿舍儿出家。

不久病即痊愈。

为此,母亲将大师寄名于本地长寿寺,取乳名为“和尚”。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大师年三岁,常独坐,不喜与儿戏。

祖父常谓曰。

此儿如木桩。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大师年七岁。

叔父钟爱之。

父母送入社学。

一日叔父死,大师曰死向甚么处去,遂切疑之。

未几,次婶母举一子大师问母曰。

此儿从何得入婶母腹中耶。

母拍一掌云。

痴子。

你从何入你娘腹中耶。

又切疑之。

由是死去生来之疑。

不能解于怀矣。

大师少时宿慧,聪颖过人,经书子史,入目能通,尤喜诗词,虽苦读寒窗,但无意仕途。

12岁削发入佛门,19岁受禅法,曾在南京报恩寺为僧,后云游各地。

在北台时,爱憨山之秀峰,遂取此为号,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

万历十一年(1583年)四月,憨山因慕崂山之盛名,由五台山来此。

先在崂山那罗延窟修禅,又因此处不可住,该年夏季至太清宫附近树下掩片席为居,历7个月,山民张大心结庐使其安居。

憨山认为崂山乃一形胜之地,诚为大观,但对“处处琳宫皆为荆棘”的衰落境况,甚为叹息。

他本想长揖山灵而去,但又不舍此处之钟灵毓秀,故淹留崂山,徜徉其间,饱览山光水色。

此时,太清宫旧道院倾圮倒塌,由于憨山得到即墨灵山桂峰法师的引见,结识了即墨之士绅,并得到江、黄两乡绅和泰岩、荫谭诸人的助成,遂用太后所助之金尽购太清宫之地,于万历十三年(1585年)始建海印寺,万历十六年建成。

该寺气势恢宏,佛宇僧寮之盛,可与五台、普陀之名刹相媲美。

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出身的太清宫道士耿义兰控告憨山强占庙产,万历十九年又去京师上告,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憨山以私建寺庙罪,被充军到广东雷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憨山大师初心修悟法要「一、如何修悟」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

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佛祖出世,千言万语,种种方便,说禅说教,无非随顺机宜,破执之具,元无实法与人。

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

於此用力,故谓之修。

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

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

非除此心之外,别有可修可悟者。

以心体如镜,妄想攀缘影子,乃真心之尘垢耳。

故曰想相为尘,识情为垢。

若妄念消融,本体自现,譬如磨镜,垢净明现,法尔如此。

但吾人积劫习染坚固,我爱根深难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内薰为因,外藉善知识引发为缘,自知本有,发心趣向,志愿了脱生死,要把无量劫来,生死根株,一时顿拔,岂是细事。

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担荷,单刀百人者,诚难之难。

古人道:「如一人与万人敌」,非虚语也。

「二、修悟下手处」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

费力者多,得力者少。

此何以故?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以识情抟量,遏捺妄想,光影门头做工夫。

先将古人玄言妙语,蕴在胸中,当作实法,把作自己知见。

殊不知,此中一点用不着。

此正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

如今做工夫,先要剷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谛信自心,本来乾乾净净,寸丝不挂;圆圆明明,充满法界;本无身心世界,亦无妄想情虑。

即此一念,本自无生。

现前种种境界,都是幻妄不实,唯是真心中所现影子。

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灭处,一觑觑定,看他起向何处起,灭向何处灭。

如此着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当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随他流转,亦不可相续。

永嘉谓:「要断相续心」者此也。

盖虚妄浮心,本无根绪,切不可当作实事,横在胸中。

起时便咄,一咄便消。

切不可遏捺,则随他使作,如水上葫芦。

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边,单单的的,提此一念,如横空宝剑,任他是佛是魔,一齐斩绝,如斩乱丝。

赤力力挨拶将去,所谓「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无念也。

能观无念,可谓向佛智矣。

修行最初发心,要谛信唯心法门。

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多少佛法,只是解说得此八个字。

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圣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两路。

一切善恶因果,除此心外,无片事可得,盖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属悟,又何可迷?如今说迷,只是不了自心本无一物,不达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碍,故说为迷。

一向专以妄想生灭心,当以为真,故於六尘境缘,种种幻化,认以为实。

如今发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着,全要将从前知解,尽情脱去,一点知见巧法用不着,只是将自己现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现浮光幻影。

如镜中像,如水中月。

观一切音声,如风过树;观一切境界,似云浮空。

都是变幻不实的事。

不独从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虑,一切爱根种子,习气烦恼,都是虚浮幻化不实的。

如此深观,凡一念起,决定就要勘他箇下落,切不可轻易放过,亦不可被他瞒眛. 如此做工夫,稍近真切。

除此之外,别扯玄妙知见巧法来逗凑,全没交涉。

就是说做工夫,也是不得已。

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古人说参禅提话头,都是不得已。

公案虽多,唯独念佛审实的话头,尘劳中极易得力。

虽是易得力,不过如敲门瓦子一般,终是要抛却,只是少不得用一番。

如今用此做工夫,须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

决不可犹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恕不得悟,又嫌不玄妙。

者些思算,都是障碍,先要说破,临时不生疑虑。

至若工夫做得力处,外境不人,唯有心内烦恼,无状横起,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闷,或起种种障碍,以致心疲力倦,无可奈何。

此乃八识中含藏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现出来。

此处最要分晓,先要识得破,透得过,决不可被他笼罩,决不可随他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

但只抖擞精神,奋发勇猛,提起本参话头,就在此等念头起处,一直捱追将去。

我者里元无此事,问渠向何处来?毕竟是甚么?决定要见箇下落。

如此一拶将去,只教神鬼皆泣,灭迹潜踪、务要赶尽杀绝,不留寸丝。

如此着力,自然得见好消息。

若一念拶得破,则一切妄念,一时脱谢。

如空华影落,阳燄波澄,过此一番,便得无量轻安,无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处。

不为玄妙,及乎轻安自在,又不可生欢喜心。

若生欢喜心,则欢喜魔附心,又名一种障矣。

至若藏识中习气爱根种子,坚固深潜,话头用力不得处,观心照不及处。

自己下手不得,须礼佛、诵经、忏悔,又要留持咒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

以诸密咒,皆佛之金刚心印,吾人用之,如执金刚宝杵,摧碎一切吻,物遇如微尘。

从上佛租,心印秘诀,皆不出此。

故曰:﹁十方如来,持此咒心。

得成无上正等正觉。

﹂然佛则明言,祖师门下,恐落常情,故秘而不言,非不用也。

此须日有定课,久久纯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应耳。

「三、解悟与证悟」凡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有先修后悟者。

然悟有解证之不同。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

多落知见,於一切境缘,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触途成滞,多作障碍。

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参也。

若证悟者,从自己心中朴实做将去,逼拶到山穷水尽处,忽然一念顿歇,彻了自心。

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无可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参实悟。

然后即以悟处融会心境,净除现业、流识、妄想、情虑,皆鎔成一味真心。

此证悟也。

此之证梧,亦有深浅不同,若从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识窠臼,顿翻无明窟穴,一超直入,更无剩法。

此乃上上利根,所证者深。

其余渐修,所证者浅。

最怕得少为足,切忌堕在光影门头。

何者?以八识根本未破,纵有作为,皆是识神边事。

若以此为真,大似认贼为子。

古人云:「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

无量劫来生死本,癡人认作本来人。

」於此一关,最要透过。

所言顿悟渐修者,乃先悟已彻,但有习气,未能顿净。

就於一切境缘上,以所悟之理,起观照之力,历境验心,融得一分境界,证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显得一分本智。

是又全在绵密工夫,於境界上做出,更为得力。

「四、修悟六原则」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

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以事本来,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

所以古人道:“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

”不是旧时行覆第更无玄妙。

工夫若到,自然平实。

盖由吾人知解习气未净,内熏般若,般若为习气所熏,起诸幻化,多生巧见,绵着其心,私谓玄妙,深入不舍。

此正识神影明,分别妄见之根,亦名见刺。

比前?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细流注生灭,亦名智障,正是碍正知见者,若人认以为真,则起种种狂见,最在所忌。

第二、不得将心待悟以吾人妙圆真心,本来绝待,向因妄想凝结,心境根尘,对待角立,抢起惑造业。

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单单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与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将去,若工夫到处,自然得见本来面目,何须早计?若将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亡根株。

待至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绝待真心,将谓别有故耳。

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厌,多成退堕。

譬如寻物不见,便起休歇想耳。

第三、不得希求妙果盖众生生死妄心,元是如来果体。

今在迷中,将诸佛神通妙用,变作妄想情虑,分别知见;将真净法身,变作生死业质;将清净妙土,变作六尘境界。

如成做工夫,若一念顿悟自心,则如大治红垆,陶镕万象。

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来果体;即此妄想情虑,元是神通妙用。

换名不换体也。

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若能悟此法门,则取舍情忘,欣厌心歇,步步华藏净土,心心弥勤下生。

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碍正知。

转求转远,求之力疲,则生厌倦矣。

第四、不可自生疑虑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绝见闻知觉。

脱去故步,望前眇冥,无安身立命处。

进无新证,退失故居。

若前后筹虑,则生疑心,起无量思算,计较得失,或别生臆见,动发邪思,碍正知见。

此须勘破,则决定直入,无复顾虑。

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处,更加精釆,则不退屈。

不然则堕忧愁魔矣。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谓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顿歇,忽然身心脱空,便见大地无寸土,深至无极,则生大恐怖。

于此若不勘破,则不敢向前。

或以此豁达空,当作胜妙,若认此空,则起大邪见,拨无因果,此中最险。

第六、决定信自心是佛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

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元虚,则本有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无欠无余。

更莫将心向外驰求,若舍此心别求,则心中变起种种无量梦想境界,此正识神变现,切不可作奇特想也。

然吾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今之做工夫人,总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虚妄,将此妄想,误为真实,专只与作对头。

如小戏灯相似,转戏转没交涉,弄久则自生怕怖。

又有一等怕妄想的。

恨不得一把捉了,拋向一边。

此如捕风捉影,终曰与之打交涉,费尽力气,再无一念休歇时。

缠绵曰久,信心曰疲,只说参禅无灵验,便生毁谤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堕之。

此乃初心之通病也。

此无他,盖由不达常住真心,不生灭性,只将妄想认作法耳。

者里切须透过,若要透得此关,自有向上一路。

只须离心意识参,离妄想境界求。

但有一念起处,不管是善是恶,当下撇田切莫与之作对。

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但将本参话头,着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佛皆挥。

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

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

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

如脱?之鹰。

二六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干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

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处也。

以上数则,大似画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语耳。

本非究竟,亦非实法。

盖在路途边,出门一步,恐落差别岐径,枉费心力,虚丧光阴。

必须要真正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所谓“行步平正,其疾如风。

”其所行覆,可以曰劫相倍矣。

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心方便,也须从者里透过始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