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地域性表现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与地域性表现摘要: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中文化传承与地域性的表现。
首先,我们分析了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保持其文化内涵,同时结合历史遗迹保护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其次,本文讨论了技术创新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重点在于如何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维持建筑的文化特性。
接着,文章探讨了地域性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包括地域气候、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地域资源的利用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总体而言,本文强调了在全球化趋势下,建筑设计中文化传承和地域特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文化传承;地域性表现1引言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构建物理空间的艺术,它还是文化和地域特性表达的重要媒介。
在当今多元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和地域性表现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效地融入文化元素,同时尊重并展现地域性特征。
我们将从传统元素的现代诠释、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以及技术创新与文化保护的平衡等方面进行探讨。
此外,本文还将分析地域气候、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及地域资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期达到文化和环境的和谐共生。
2文化传承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2.1传统元素的现代诠释在建筑设计的领域中,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方式。
这种方法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而且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和重塑传统元素。
例如,传统的屋顶形式和装饰艺术可以被重新解读和设计,以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审美趋势。
这一过程中,设计师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保持传统元素本质特征的同时,使其融入现代建筑的结构和形式中。
为此,设计师们经常采用创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比如运用现代建筑材料来复现传统装饰艺术的美感,或者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元素进行抽象和重组,创造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建筑设计。
这种方法不仅丰富了现代建筑的表达手段,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
[1]2.2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历史遗迹的保护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中国七大民居的特点
◘
在窑洞集中分布的地方,深达一 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 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 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 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 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 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窑洞防火,防噪 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 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建筑特点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
毡民窑多 房居洞样 和、式。我 帐土民大国 房楼居概地 、式、可域 藏民干以辽 族居栏划阔 和、式分, 维江民为民 吾南居七居 尔水、大形 族乡庭类式 民民院,多 居居式即种 。、 :
江南水乡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 文化。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传承着一切居住、生 活方式。商代,这里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居聚落。从汉代 起,这里开始居住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战乱局面使 大批人向南迁徙,这一趋势使南方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 经济重心从此南移。唐代,这里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宅, 在宋代绘画《千里江山图》、《平江图》中,对江南民居的 建筑布局已有具体生动的描绘。随着南宋建都杭州,江南在 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到了明清,江南已 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 文人雅士纷纷选择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处处皆 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珍贵,江南的建筑极节 省空间,而在层高上下功夫,其建筑艺术也因此显得精巧有 余,气派不足。但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安置在潺潺流水中 的一座座房宅,仍是令人倾倒。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 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 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 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建筑风格到建筑材料,从公共设施到市民生活空间,都深 受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影响。例如,青岛的欧式建筑风格在城市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了青岛独特的城市名 片。
对青岛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对市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生活在殖民地式建筑和欧式建筑风格的区域内的 市民,他们的生活习俗、社交活动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天津
青岛与天津同为沿海城市,两地建筑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海滨建筑、殖民地风格等 。然而,两地建筑文化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天津的租界区建筑更加多元化,而青岛则更
注重德式风格。
上海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建筑风格更加现代和多元化,与青岛的地域性建筑风格差异 较大。
与其他内陆城市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
04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代表作 品与案例分析
八大关建筑群
八大关建筑群是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价值。
建筑群以欧洲古典建筑风格为主,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 格。
八大关建筑群包括多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如日租界的日本式建筑、德租界的德国式 建筑等。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
汇报人: 2023-12-15
目录
• 引言 • 青岛地域性建筑风格与特色 •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影响与
传承 •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代表作
品与案例分析
目录
•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其他地 域性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青岛地域性建筑文化是指在青岛地区 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建筑文 化,它反映了青岛地区的历史、文化 、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见证者,作为凝固了的文化艺术品,从未间断过对人们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文化特质、哲学体系、艺术风格、审美观念、建筑历史等方面来看,中西方建筑文化存在许多明显差异。
1.中国的宫室建筑带有权力中心思想的印记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有多层级纵深,两旁有附属性建筑,左右对称。
这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
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
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子孙住厢房偏厦。
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
2.中国重视“内宇宙”修炼的思想在园林建筑中的痕迹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
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涵泳性情,默思玄览,修炼“内宇宙”,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
他们将内心修养作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
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
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
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
苏州园林玲珑精致,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3.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中国建筑喜欢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
作为家天下的皇帝,更是给“国家”(以国为家)修了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
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4。
中国建筑中的“天人合一”徽派建筑模山范水、师法自然,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
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问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
5.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迥异之处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建筑在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作者:冯律航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7期【摘要】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独一性。
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历史街区的核心内容,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是典型的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
笔者从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细部、材质、色彩五个方面入手,对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征进行剖析,并通过对比展示其与原中国传统建筑以及巴洛克建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建筑细部【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是哈尔滨近代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区域,如今也是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其由兴至衰到如今“修旧如旧”的重建,展示了这座城市的完整记忆。
现代哈尔滨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容纳了多国的文化体系。
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工商业开始发展,哈尔滨的人口急剧膨胀,大量的外国以及外地移民在这里汇聚,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尔滨多元文化。
在这其中,最能够体现中西文化融合成果的便是聚集在哈尔滨老道外特色鲜明的“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
然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独特性在渐渐消失,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历史文化在失去控制地被商业替代;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对保护的认知不足,保护自发性难以调动、政府“抢救”得太晚以及“抢救”方法的思虑不周,使日渐萧条的历史街区建筑风雨飘摇,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一、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由来及分布在哈尔滨的建筑中,一般区分为三大类别:一个是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样式;第二是完全由“洋人”建造而成的舶来建筑,涵盖了大量欧式建筑,如巴洛克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折中主义建筑等;第三就是融合了西方古典建筑與中国古典建筑与一体的“中华巴洛克”建筑,顾名思义,它将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和西方巴洛克建筑思想结合为一体,是一种近代折中主义建筑类型。
浅析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及特征
浅析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及特征作者:杨点墨来源:《工业设计》2022年第08期关键词: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形成;特征哈尔滨到处充满了西方的味道,这里的建筑颇具西方韵味。
哈尔滨现存的老建筑有四百多处,包括新艺术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等。
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时期起步较早、近代化水平较高的建筑形式。
其包括公共建筑、多种类型的居住建筑、数量可观的宗教建筑和少量规模较大的早期工业建筑。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建筑文化逐渐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那一幢幢历经百年风雨、带有中西方元素的建筑,使人们触摸到了这个城市百年的人文风物,折射出那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艺术形态。
1 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1.1 自然环境条件哈尔滨冬天的户外气温偏低,要保证大楼内部的正常气温,必须采取较好的隔热措施。
通过对墙体和房顶进行加厚,并减小开窗面积,从而使得哈尔滨现代的建筑形态“以实为主”。
在平面布局上尽可能地缩短墙体的长度,降低热量损失;在颜色方面,以黄白为主要色调,使人感到温暖。
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北部的传统风格。
1.2 物质技术条件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获取建筑用的木材非常方便。
但哈尔滨市和周边的石材资源匮乏,哈尔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石材的较少。
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为砖,由于与其他建材相比,它的生产和运送更容易、成本更低、建造更容易。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在哈尔滨市内出现,但钢筋混凝土框架多作为结构,隔断墙多为砖砌。
1.3 社会历史条件一般来说,中国地方建筑风格的形成,自然环境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是主要因素,但哈尔滨是个特例。
近代以来,受历史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都与西方建筑有相似之处。
一百多年前,哈尔滨还是一个小村落。
1898 年中东铁路建设,大批欧洲移民涌入哈尔滨,也为哈尔滨带来了西方文化。
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
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
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
1906年天津有轨电车,1924上海公共汽车。
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
(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变化: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原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建筑设计特征分析——以近现代湖湘名人故居为例
人文、空间等特征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较为明显的独特性、归属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人类一切的建筑设计活动,都是以某种哲理观念为基础的[1]。
这种哲理观念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朴素认知,同时指导着建造者对建筑的构思和营造。
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承担着非物质文化的空间载体作用,而且全面地与当地文化领域相融通,映射着其他领域的文化,也直接体现着人在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智慧、哲理和审美。
所以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
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是基于一定地理空间范围,以周边地理环境特征为基础和发展条件,将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进行融合和固化之后缓慢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同时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
湖南的地域文化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本土文化与地处南北交通要道,连接东西两地引入的外部文化的融合。
这种文化的碰撞不光呈现出“湘楚文化”的神秘浪漫与乡土现实情结相结合的传统气韵特征,也在特殊的历史变革中不断突破原有形式、工艺工法,造就了从审美到题材,从形式到风格不断演变的湖南本土建筑艺术特征。
湖湘名人代表人物众多,特别是近代以来,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一定程度上推动和引领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本次故居研究根据人物的代表性、活动时间、故居的完整程度等因子进行选取,选取的侧重点在于名人故居建筑物在历史演变中的真实性和保存的完整性,部分湖湘精神代表人物的历史地位较高,但故居的功能性发生较大变化,或者整体环境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已失去了历史的本真,则不在本次的研究对象范围之内。
近现代湖湘名人故居地理空间分布以湘东居多,这与湘东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较为发达有关。
同时因湘东处于华东平原和西南山区的过渡地带,平原和丘陵逐渐过渡并交替出现,地形地貌极为丰富多彩。
这意味着可以充分利用其“形势”的理念寻找诗意的栖居之地,为建房择址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选项,这也是湖湘名人故居呈现不同于其摘要 湖湘地区近现代时期文化兴盛,名人辈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作为地域文化重要载体的建筑并未形成独立于传统建筑之外的体系,不足以与历史传承及周边地区特征进行严格区分。
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 语言表达与应用(四)【含答案】
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15天押题训练【新高考版】语言表达与应用(四)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
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B.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中国民居建筑艺术赏析
筑
徽派建筑起源
徽州地区的土著是“古越人”,他们是先秦时候 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 们的居住特征是“巢居”。自汉代开始,中原大 规模向徽州地区移民,带来了中原汉文化,并且 后来反客为主,成为徽州文化的主流。但是汉文 化并没有完全抛弃越文化,更没法脱离越文化生 长的气候地理环境。
晋北民居 晋西北民居
晋中民居
晋南民居
晋东南民居
晋北、晋西北民居 晋北民居:以砖木结构及御寒性强的厚层土坯屋为主,多
平顶,正面多木柱式满面开窗, 采光较好。一座一座的房屋毗邻排 列。呈非常整齐的“一”字形布置 ,别有特色, 故有排排房之称。
晋西北民居:因盛产木材、主要存在两种类型:靠崖窑洞, 在垂直崖面上开掘横向穴洞;重檐木楼,首层层高较低,但二
渠家大院
常家庄园
皇城相府
山西民居
根据地理分布不同进行民居分类
就是基于对自然条件和环境 特征因素的考虑。由此, 将由
于地形、山势气候、人文所带来的从 北到南山西民间的多种居住方式划分 为:
( 1 ) 晋北民居 ( 2 ) 晋西北民居 ( 3 ) 晋中民居 ( 4 ) 晋东南民居 ( 5 ) 晋南民居
当地人的二层楼房,一层一般是居室,二层一般不住人,只是放 些粮食、家具,杂物之类的东西。院落采用独院或四合院。
晋南民居亦多四合院,为土木、砖木结构的
建筑为主,少数地方盖有二层楼。丘陵地带则以
“地窨(yìn)院”窑洞为典型。
山西民居主要特点
外观:一是外墙高,从宅院外面看,
砖砌的不开窗户的实墙有4、5层楼那么高, 有很强的封闭性。
围屋
特点 :典型的围屋, 平面为方形,四角构筑 有朝外左右凸出1米的 炮楼(碉堡),外墙厚。 0.8一1.5米。围屋立面 高2一4层,四角炮楼又 高出1层;外墙上一般不 开窗,但在顶层墙上设 有一排排枪眼,有的还 有炮孔。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讲解
课堂探;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 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 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 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 "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 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 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 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的基本意思; 2.理解建筑的“文法”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3.品味自然科技小论文语言简洁、严密、明晰的特点。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人,其父梁启超。中 国近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 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古建筑 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 动者。曾主持我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作品有《清 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 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 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 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 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第8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学生版)-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讲义(必修下册)
第8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篇目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中国建筑的特征 1.品析简明、准确的语言风格。
把握中国建筑“文法”和“词汇”的含义。
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理清文章思路。
3.思考为何说不同建筑“词汇”能表达不同的感情;理解各民族之间建筑的“可以性”。
4.培养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
1.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理清文章思路。
2.思考为何说不同建筑“词汇”能表达不同的感情;理解各民族之间建筑的“可以性”。
一、知人论世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
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主要著作《清室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二、字词积累墁.地(màn ) 轮廓.(kuò) 额枋.(fang ) 抱厦.(shà) 柁墩.(tuó) 帷.幕(wéi ) 正脊.(jǐ) 门槛.(kǎn ) 接榫.(sǔn ) 穹.窿(qióng ) 戗.兽(qiàng ) 纯粹.(cuì) 如翚.斯飞(huī)重难点解读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为了说明这种“文法”,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请举例说明。
文章中说的建筑的“词汇”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这是一种类比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
《中国建筑的特征》练习题(含答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遗.址(yì)围绕.(rào)帷.幕(wéi)屋檐.(yán)B.穹.宇(qiónɡ)蚂蚱.(zà)轮廓.(kuò)框.架(kuànɡ)C.琉璃.(lí)影壁.(bì)斗拱.(ɡǒnɡ)戗.兽(qiànɡ)D.点缀.(zhuì)雕.刻(diāo)柁墩.(duò)墁.地(màn)【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能力。
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
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
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
本题中,A项,“遗址(yì)”错,应为“遗址(yí)”。
B项,“蚂蚱(zà)”错,应为“蚂蚱(zhà)”。
D项,“柁墩(duò)”错,应为“柁墩(dūn)”故选C。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是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
B.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C.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D.我们中国的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2025高中语文必修下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三单元第8课 _中国建筑的特征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天人合一”建筑观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园林建造。 B.西方建筑以高大空旷的神庙为主,富有宗教色彩,反映的是对神灵的崇拜。 C.中国传统建筑重“物”本身的自我表现,更重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 D.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土木为主,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永恒思想。 【解析】 “西方建筑以高大空旷的神庙为主”错误。根据关键词“神庙”可定位到材料第2 段,原文表述为“传统建筑中一开始以建筑各种神庙为主”,强调的是西方的传统建筑在 早期以神庙为主,而选项隐含的意思则是所有时期的西方建筑都以神庙为主,选项与原 文表述的对象不一致,故该项错误。
5.梁思成克服了哪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最终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巨著?请概括出 五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 【答案】 ①战争干扰②人员不足③病痛折磨④经费断绝⑤物质短缺
【解析】 第①点,结合第1段中“北京卢沟桥畔已燃起了抗战的烽火”,可概括出“战争 干扰”。 第②点,结合第1段中“梁思成和刘敦桢带领着仅有的几位研究人员,在云南、四川等地 仍②____(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古建筑的研究”,可概括出“人员不足”。 第③点,结合第2段中“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 甲工作”,可概括出“病痛折磨”。 第④点,结合第2段中“学社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国民政府募化微薄 的津贴”,可概括出“经费断绝”。 第⑤点,结合第2段中“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他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 足”,可概括出“物质短缺”。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 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被赋予神性,所以传统建筑中一开始以建 筑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时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神权 也依附、从属于皇权,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非神性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理想寄托于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 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 厚的文化渊源。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往往选择可以腐朽的木材与土地的衍生之 物做材料,而很少选择使用不会腐朽的石头。中国文化中,土木往往成为建筑的代名词。 木始生于土,终归于土,而作为农业民族的中国人也整个就是依存于土地、生死于土地 的。各个民族都有关于人类来源的创生神话,唯有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是由女娲神拿
中国圆文化的研究概况及其特点
2024年第3期(总第344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3ꎬ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344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国圆文化的研究概况及其特点肖慧丽ꎬ何星亮摘㊀要: 圆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原型ꎬ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 尚圆 传统ꎮ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圆文化是最具连续性㊁创新性㊁统一性㊁包容性㊁和平性的文化之一ꎮ经过数千年的社会发展与历史积淀ꎬ圆文化不仅以其 圆 的表征寓形于物ꎬ还以其 圆 的思维寓意于形ꎬ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祭祀圆文化㊁舞蹈圆文化㊁建筑圆文化㊁信仰圆文化㊁理念圆文化ꎮ从文化的结构层次来看ꎬ不仅有祭坛㊁土圆楼等物质层面(表层)的圆文化ꎬ还有舞蹈㊁仪式等行为层面(中层)的圆文化ꎬ更有思维模式与思想观念等精神层面(深层)的圆文化ꎮ对中国圆文化的表现类型进行考察㊁对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探究ꎬ既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ꎬ也有利于推动当代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㊁创新性发展ꎬ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具有重要意义ꎮ关键词:圆文化ꎻ祭祀之圆ꎻ舞蹈之圆ꎻ建筑之圆ꎻ信仰之圆ꎻ理念之圆中图分类号:G12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4)03-0128-0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人口流动背景下珠三角地区各民族深度交融的代际比较研究 (22CMZ044)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 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研究 (2023YZD055)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项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与个案研究 ꎮ作者简介:肖慧丽ꎬ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博士研究生ꎻ何星亮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㊁一级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ꎮ㊀㊀所谓 圆文化 ꎬ是指以 圆形 为象征的各种文化现象ꎬ从表现类型上看ꎬ中国圆文化包括祭祀之圆㊁舞蹈之圆㊁建筑之圆㊁信仰之圆㊁理念之圆ꎬ等等ꎮ中国圆文化源远流长ꎬ是中华文明 连续性创新性 包容性 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之一ꎮ上下五千年ꎬ东西南北中ꎬ圆文化无时不有ꎬ无处不在ꎮ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ꎬ各种圆形祭坛㊁圆形器物㊁圆形舞蹈等便普遍存在ꎮ直至21世纪的今天ꎬ圆形文化仍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文化象征之一ꎬ存在于全国各地区㊁各民族之中ꎬ体现在政治㊁经济㊁社会㊁生活㊁习俗等方面ꎬ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价值意义ꎮ学术界关于中国圆文化的研究不少ꎬ本文将分门别类地介绍相关领域中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的研究㊁舞蹈之圆的研究㊁祭祀之圆的研究㊁建筑之圆的研究㊁信仰之圆的研究㊁理念之圆的研究ꎬ并简要说明学术界关于中国圆文化的研究特点ꎮ㊀㊀一㊁关于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的研究学术界中一些学者就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做过分析和探讨ꎬ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ꎮ刘长林很早就探讨了中华文化中的圆道特性ꎬ他在1988年发表于«哲学动态»的«圜道观与中国思维»中指出ꎬ 中国文化的诸多其他特征ꎬ或者是圜道观念的派生物ꎬ或者与其有密切关联ꎬ以至从思维方式上看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征可以用一个圆圈来表示ꎬ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中国文化称为圜道文化 [1]ꎮ唐君毅在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时ꎬ以方正与圆满的相辅相成来譬喻中国文化的度量与德量ꎬ提出中国文化是 圆而神 的ꎬ并称 古中国人格形态中ꎬ有方正一型ꎮ此方正型人格ꎬ即由圆满之性情ꎬ四面平施以开出 [2]328ꎮ圆是古今中外所共享的符号ꎬ尚圆是中华文821化的显著特征ꎮ2012年ꎬ鲁石在«中国人的爱圆心理»一文指出ꎬ中国文化以圆寓理㊁以圆为善㊁以圆为美ꎬ爱圆的心理是中国人的思维特征ꎮ从周而复始的天道到循环无端的人道㊁从践行中庸的圆融和谐到劝人向善的因果轮回㊁从圆形审美的民族艺术到团圆之美的生活愿景ꎬ人们早已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赋予圆以 人性化 的意义ꎬ圆在中国人心中代表着普遍真理与精神期盼ꎮ2015年ꎬ高源等在«中国传统 圆 文化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一文中指出了中西方文化中 圆 的差异ꎬ圆形在西方文化中大多是以物质的形式出现ꎬ而中国将对圆形的认知与青睐上升到了精神层面ꎬ圆形代表的意义早就已经超越了西方历史上那种朴素的物质存在形式ꎬ并且衍生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精神意蕴与文化价值ꎬ转而作为一种更为高级的形式存在ꎮ 圆 作为一种符号ꎬ不仅具有中国特色的象征表达ꎬ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涵ꎮ可以说ꎬ相较于西方文化中的 圆 ꎬ中国的 圆蕴含了独特的精神价值ꎬ这种精神价值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ꎮ中西方圆文化的特性差异还外化于体育运动之中ꎮ王俊奇的«圆文化与东西方球类运动发展差异»一文ꎬ从圆文化视角探讨了中西方球类运动与圆文化的关系ꎮ他认为ꎬ中国古代体育史上有各种球类运动ꎬ如蹴鞠㊁马球㊁十五柱球㊁板球㊁捶丸运动ꎬ等等ꎬ都蕴含着 圆下有圆㊁圆中套圆㊁圆上有圆㊁圆了又圆的文化内核 [3]ꎮ虽然中西方对圆球物体的认识是一致的ꎬ但中西方在圆文化ꎬ尤其在圆文化精神方面存在差异ꎮ中国古代的圆文化精神ꎬ即儒家的 中庸 中和 以及中国哲学的 圆为一 等思想ꎬ使得中国球类运动更多地表现出 以和为贵 以礼为先 的柔性化和集权化发展ꎮ而西方人则是从几何的角度客观地对圆进行定义ꎬ加上西方哲学的 圆 为二思想ꎬ使得西方的球类运动体现的是在科学的㊁标准的规则之下的人权自由㊁平等意识以及民主与科学精神ꎮ这篇文章将体育运动中的物理圆上升至文化层面上的精神圆ꎬ着重分析相似的体育运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不同精神与内涵ꎮ圆文化的特征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不无渊源ꎮ1998年ꎬ闫月珍在«对中国古典美学 圆 范畴的文化解读»中提出ꎬ圆文化的本质实际上是我国传统的圆形思维模式ꎬ这种圆形思维模式ꎬ是数千年来 以对 圆 的亲和为源头ꎬ以儒㊁道两家的圆道观和阴阳五行时空观为核心 [4]所形成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方式ꎬ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原型ꎮ2003年ꎬ何征的«中国的 圆 文化»一文指出ꎬ中国人喜欢用圆的思维和方式看待世界㊁处理问题ꎬ圆文化在中国历史㊁哲学史㊁文化史以及工艺美术史上都有大量的呈现ꎮ如为人处世之道倡导 中庸 乃立世之圆ꎻ 阴阳八卦 天地乾坤乃思辨之圆ꎻ佛教宣扬 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 乃人生轨迹之圆ꎻ日出日落㊁潮汐更替乃宇宙万物兴衰之圆ꎻ甚至中国画的 返璞归真 从有法到无法 也体现了绘画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之圆ꎮ如此这些ꎬ既合乎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ꎬ也体现了圆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ꎬ是东方中国文化的精髓ꎬ也是东方民族的特质ꎮ经查询中国知网ꎬ此文有可能是最早以中国 圆文化 为题进行研究的文章ꎬ文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中国人在生活方式与思维结构上的 圆 的表现ꎮ圆文化的特性表现得十分丰富ꎮ2006年ꎬ龙庆凤㊁王一波在«中国舞蹈的 圆 文化»一文提到ꎬ中国舞蹈艺术总体上呈现出一种 圆 的状态ꎬ这种 圆 包括了外部形式和内涵的审美原则ꎬ如舞姿上讲求 平圆 立圆 8字圆 大圈套小圈 ꎬ身韵注重圆起㊁圆行㊁圆止ꎮ总的来说ꎬ就是 圆中生万变ꎬ万变不离圆 ꎬ体现出了生生不息㊁循环往复的 圆 之美ꎬ也构成了中国舞蹈以 圆 为核心的风格特征ꎮ此文从舞蹈的角度阐明了圆文化在舞蹈动作㊁造型㊁身姿㊁运动轨迹中的反映ꎬ表明圆文化对艺术孕育与发展的影响之深ꎮ 圆 作为一种符号ꎬ不仅具有中国特色的象征意义ꎬ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涵ꎮ李秀玲㊁胡维平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与圆文化»中谈道ꎬ圆 既具有阴阳和谐㊁幸福圆满㊁循环往复㊁生生不息的特征ꎬ还代表着团圆㊁中庸㊁和谐㊁圆融等观念ꎮ此文通过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与文化的关921系ꎬ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对白㊁青㊁黑㊁赤㊁黄五种色彩的运用ꎬ其中对龙凤㊁莲花㊁葫芦㊁太极图㊁石榴㊁鱼纹等图案的选择都是圆文化的象征与运用ꎮ乔玉成㊁狄珂的«论内家三拳中的 圆 文化»提出ꎬ 圆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原型和能指符号ꎬ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ꎬ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审美图腾和最完美的格式塔ꎮ内家三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ꎬ其拳理拳法始终离不开一个 圆 字:太极拳划圆ꎬ动作圆活ꎻ八卦掌走圆ꎬ动静圆撑ꎻ形意拳打圆ꎬ势正招圆ꎮ内家三拳 处处求圆 万变不离其圆 ꎬ将中国传统的圆文化推到了极致ꎮ究其原因ꎬ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 尚圆 精神和华夏子民的 圆美 思维不无关系ꎮ在内家三拳中ꎬ最能体现圆文化的莫属太极拳ꎮ王军«健康中国视域下太极拳的 圆 文化教育»认为ꎬ太极是阴阳合一的浑圆统一体ꎬ太极拳也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生命整体ꎮ从文化的结构层次来看ꎬ太极拳的 圆 文化大致可以分为表层㊁中层㊁深层三个层次ꎮ表层 圆文化指的是太极拳的动作身法㊁行功走架㊁动作形迹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圆文化ꎻ中层 圆 文化指的是太极拳技击中所表现出来的圆活自如的技巧ꎻ深层 圆 文化指的是太极拳拳理所蕴含的阴阳平衡㊁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ꎮ太极拳中 圆 的体现ꎬ是对 圆融㊁圆满㊁圆活 精神原型的传承ꎬ其文化结构的物质层面㊁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无不一一映射出圆文化的意蕴与旨趣ꎬ与圆文化的内涵十分契合ꎮ还有学者指出ꎬ圆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符号ꎬ而且还是一个性别符码ꎮ程勇真的«圆文化性别色彩辨析»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考察圆文化的性别色彩ꎬ认为圆与女性之间有一种神秘的文化联系ꎬ指出 圆是女性的空间象征符号ꎬ这是远古时期大母神 子宫崇拜 的结果 [5]ꎮ肖慧丽㊁何星亮«从圆文化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一文ꎬ基于历时性角度ꎬ考察舞蹈圆文化㊁建筑圆文化㊁祭祀圆文化自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的演变ꎬ论证了圆文化的 连续性 ꎬ指出 圆文化是 连续性 特征最为明显的文化事象之一 [6]ꎮ综合上述ꎬ 圆 无处不在ꎬ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原型ꎬ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ꎮ圆为天道ꎬ亦为人道ꎬ其中蕴含的宇宙观㊁哲学观㊁人生观㊁发展观等思想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褪色ꎬ反而愈发历久弥新ꎮ圆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ꎬ其中包含的观念与特征早已深刻地渗透进舞蹈㊁建筑㊁宗教㊁体育等各个领域ꎮ㊀㊀二、关于祭祀之圆的研究所谓祭祀之圆是指在各种祭祀活动中出现的以圆形为象征的文化ꎮ祭祀之圆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的祭坛上ꎬ还体现在行为层面㊁精神层面的仪式与观念之中ꎮ在对祭祀场所的考察上ꎬ圜丘一向是考古学家㊁历史学家关注的重点ꎮ据考古发掘ꎬ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遗址 辽宁牛河梁祭坛呈现为 三层迭起的圆坛结构 ꎬ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圜丘ꎮ关于圜丘的研究著作主要有韩建华的«隋唐长安城圜丘»和王效锋的«唐代皇帝祭天故事»ꎮ前者梳理了隋唐长安城中圜丘的历史及其重要意义㊁地位ꎬ并结合古代郊祭礼仪呈现了圜丘的礼仪功能与地位ꎻ后者则对圜丘祭天礼㊁隋代帝王与圜丘祭天㊁唐代前期皇帝与圜丘祭天㊁唐代后期皇帝与圜丘祭祀进行了考察ꎮ梁陈的«隋唐长安郊祀祭坛的布局及形制设计思想»指出ꎬ以天帝为祭祀对象的祭坛ꎬ 其造型中均含有圆形设计的艺术思维ꎬ典型的是圜丘㊁雩坛等 ꎬ他认为ꎬ之所以取之圜丘ꎬ主要是效法 天圆地方 之说ꎬ自西周始ꎬ以祭天为核心的祭祀制度逐渐形成ꎬ圆丘便是祭天之必备场所[7]ꎮ北京天坛也是一座典型的祭天之所ꎮ傅熹年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将天坛作为坛庙建筑的代表进行考察ꎬ指出天坛的设计除以圆形象征天以外ꎬ还在数的运用上表现出对天的崇拜与敬畏ꎮ因为天为阳ꎬ阳数为三㊁五㊁七㊁九ꎬ因此圜丘的台基㊁栏板都是九的倍数ꎬ三层台的直径分别为九丈㊁十五丈㊁二十一丈ꎬ也都是三㊁五㊁七㊁九等阳数的倍数ꎮ柳肃的«北京天坛»也对明清祭天之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ꎬ并对天坛的今昔㊁形色数的象征一一作出阐释ꎮ王贵祥的«北京天坛»则介绍了天坛与古代郊祀㊁祈年殿与天坛的由来㊁祈年殿031的建造细节㊁圆丘坛与天坛的附属建筑㊁天坛象征意义等内容ꎮ在祭祀礼仪的研究上ꎬ敖包祭祀是民族学家㊁人类学家热衷的田野对象ꎮ在内蒙古ꎬ敖包祭祀是草原上的一项重大节日活动ꎮ人们祭祀祈福时ꎬ围绕敖包进行转圈ꎬ用行为勾勒出一个个圆㊁一道道圈ꎮ邢莉的«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考察了敖包祭祀中民众的肢体语言ꎬ为了祈求敖包给人们带来好运ꎬ民众的祭祀礼仪最不可缺少的一环就是围绕着敖包顺时针转三圈ꎬ以此来构建一个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神圣空间ꎮ葛华廷的«试探蒙古族 敖包祭 的起源»指出ꎬ绕敖包顺转三圈是祭祀仪式的一项重要活动ꎬ不管男女老少都要在仪式的最后环节围绕敖包由左向右绕三圈ꎬ意为祈求平安幸福㊁草木丰茂ꎮ那仁毕力格的«蒙古民族敖包祭祀文化认同研究»一书则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敖包祭祀为个案ꎬ分析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现状和各种祭祀礼仪活动ꎬ剖析敖包祭祀与民族文化习俗传承与变迁的紧密联系ꎬ阐释敖包祭祀的宗教信仰特征和社会功能ꎮ红梅的«蒙古族敖包祭祀诵经音乐中的藏传佛教蒙古化因素»描述了宝格德乌拉敖包祭祀仪式ꎬ在仪式的准备工作中ꎬ年轻的僧徒弟子㊁参加赛马比赛的选手ꎬ都需要进行的一项流程就是绕敖包顺时针转三圈ꎬ通过这项仪式召唤敖包神灵ꎬ赋予敖包神性ꎮ敖包祭祀体现了蒙古人崇尚自然㊁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ꎮ可见ꎬ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劳作都离不开 圆 的审美意识与观念ꎮ于子涵的«蒙古族舞蹈 圆韵 动律解读»认为ꎬ绕敖包转圈可能与他们在观念上认同 圆 是圆润和谐㊁吉祥团圆的美好意象有关ꎮ对祭祀礼仪的考察ꎬ除了敖包祭祀以外ꎬ火神祭祀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ꎮ王伟的«仪式过程与符号象征 索伦鄂温克火神祭祀仪式的田野研究»一文ꎬ从象征的角度分析了索伦鄂温克人火神祭祀的仪式过程㊁仪式结构与秩序ꎮ在祭祀前ꎬ索伦鄂温克人首先用牛粪围起一个圆圈ꎬ或者划出一个圆圈ꎬ表示仪式在这个范围内进行ꎬ以此构建一个神圣的领域来履行神圣的秩序ꎮ在这一天ꎬ人们要吃完整的或者象征着完整的食品ꎬ如骨头中的骨髓ꎬ这是因为圆柱形的骨头象征着完整ꎮ在迎接火神的仪式中ꎬ人们点燃芦苇ꎬ将祭品放入火堆中ꎬ然后在长者的带领下围着火堆绕三圈ꎬ其间进行歌唱㊁舞蹈㊁祈福等活动ꎮ在火神祭祀仪式中ꎬ圆形不仅构建起了仪式的场域ꎬ还象征着完整与神圣ꎮ由此可见ꎬ无论是祭祀仪式中祭天之圆坛ꎬ还是祭祀敖包或祭祀火神之圆圈ꎬ处处体现了中华文化中 圆 这一核心要素ꎮ㊀㊀三、关于舞蹈之圆的研究所谓 舞蹈之圆 ꎬ即在舞蹈中表现出的各种以圆形为特征的文化ꎮ从学术界现有关于圆文化的研究成果来看ꎬ研究较多的舞蹈之圆是圈舞ꎮ圈舞也被称为 圆舞 ꎬ即舞者围成圆圈ꎬ手拉手并肩而舞ꎬ一边转圈一边做出各种舞蹈动作ꎮ这种舞蹈形式从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ꎬ在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文献中都可以找到相关记载ꎮ关于圈舞的研究著作较为丰富ꎬ苏珊 朗格的«情感与形式»解答了圈舞之所以能经久不衰的原因ꎬ作者指出ꎬ这种 神秘的舞圈 能让每个参与者进入一个神秘的境界ꎬ 依靠它不断循环和变动的紧张ꎬ加上杂技的平衡㊁完整的动作节奏ꎬ为自己建立一个世界ꎬ保证自己的持续 [8]219ꎮ于平在«舞蹈文化与审美»一书中分析了圈舞文化ꎬ认为这种 极则复反㊁圆流周转 的运动时空观ꎬ体现了东方舞蹈 和谐 中庸 仁 礼 至善 等伦理型文化的特征[9]108ꎬ170ꎮ王克芬的«中国舞蹈发展史»指出ꎬ作为原始舞蹈的一种ꎬ围圈舞蹈 既有围猎㊁围篝火起舞等的生活基础ꎬ又有便于交流感情㊁紧密团结的精神作用 [10]10ꎮ海维清在«有意味的形式 舞蹈符号视角下的中华 圈舞 舞蹈文化遗存研究»一书中详细梳理了圈舞文化产生㊁传承㊁演变的历史脉络ꎬ指出圈舞符号产生的历史动因与先民 多神信仰 的传统有关[11]ꎮ圈舞是一种世界性的舞蹈现象ꎬ国外也有相关的研究ꎮM.G.Beard-Shouse讨论了在约翰使徒行传中发现的十字架的圆圈舞的原始形式㊁功能和意义ꎬ并通过研究证实了它代表着早期基督教的仪式实践[12]ꎮA.L.BorgesdaCosta和D.L.Cox 131对39名参与者进行深度访谈ꎬ从职业的角度揭示了参与者可以通过参与圈舞来提升职业幸福感与满意度ꎬ提出圈舞可以成为一种促进职业健康的媒介[13]ꎮM.Buckwalter从躯体动作的角度对圈舞进行分析ꎬ认为人们之所以选择圈舞这种特定的舞蹈形式ꎬ是因为它解决了圈舞实践中涉及亲密㊁文化和身份㊁生态和神圣等实际需求[14]ꎮK.M.Silva等人研究了圈舞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作用ꎬ发现圆圈舞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群体归属感ꎬ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快乐指数㊁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15]ꎮ我国的圈舞历经数千年的流变ꎬ在当今西南地区依然十分盛行ꎮ每年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七ꎬ白马人要在村寨的空地上点燃火堆ꎬ每天晚上 大家手拉手ꎬ肩并肩ꎬ连成一个大圆圈ꎬ围着熊熊大火歌舞 [16]379ꎮ王阳文则通过白马人绕圆行走时迈步踢腿或上步并腿的简单动作ꎬ看到了动作背后所潜藏的深层解释ꎬ他指出白马人 火圈舞的身体实践与当地的社会历史㊁族群记忆和认知图式相互映射ꎬ是白马人族群文化的身体表征 [17]ꎮ圈舞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舞蹈ꎬ背后还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流变和社会功能ꎮ王琼的«藏缅语族圈舞的社会文化功能和流变»认为ꎬ围着篝火连袂踏歌体现了藏缅语族农牧文化的特征ꎮ在王琼的研究中ꎬ连袂踏足圈舞属于藏缅语族共有的一种舞蹈形式ꎬ这种舞蹈表现和见证了农牧文化影响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ꎮ对于圈舞之所以在中华大地萌芽并发展ꎬ海维清的«浅谈 圈舞 舞蹈文化遗存的萌芽与发展»一文认为ꎬ由于在原始时代ꎬ单纯的民众将对未来的无知㊁对生命的敬畏寄托于对核心对象的崇拜上ꎬ由此便产生了圆心ꎬ人们围绕圆心诉说族群共同的愿望㊁感激㊁哀伤与敬畏ꎬ踏歌而舞ꎬ促进了 圈舞 舞蹈形式的萌芽与发展ꎮ刘姝曼的« 圆圈 内外的 卑南人 从年祭圈舞的多重表演面向看社群形象的当代重塑»一文ꎬ揭示了圈舞文化中蕴含的传统崇拜意识正在受到现代化的冲击ꎬ在历史 当代转型进程中ꎬ卑南人的年祭圈舞正在谋求一条创造性转化㊁创新性发展的跨越之路ꎬ实现从部落到舞台的转变ꎮ综上可见ꎬ圈舞是为我国各地区㊁各民族所共享的一种舞蹈ꎬ不仅具有娱乐作用ꎬ还具有社会文化价值与功能ꎮ㊀㊀四、关于建筑之圆的研究所谓建筑之圆是指在各类公共或民用建筑中出现的以圆形为象征的文化ꎮ 尚圆 的造物观深深地影响了历代工匠的设计理念ꎬ中国建筑被工匠之手施以传统文化内涵与中华民族特性ꎬ圆文化也由此融入一座座楼㊁一间间房ꎮ最为显著的是ꎬ中国建筑往往讲求建造一座大屋顶ꎬ在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里ꎬ屋顶成为中国建筑别具一格的标识ꎮ在中华传统文化中ꎬ屋顶象征天盖ꎬ有承受天降恩泽的含义ꎮ客家土圆楼是典型的圆形建筑ꎬ在这方面ꎬ相关的研究著作较多ꎮ王碧秀的«土楼:中华人文反应堆 »根据历史文献与现实调查资料ꎬ陈述了土楼的分布与基本类型ꎬ揭示了土楼建筑与传统易经八卦学㊁风水与环境生态的关系ꎬ也分析了土楼与传统生殖崇拜的关系ꎮ黄汉民的«福建土楼»以福建土楼及其聚落的典型实例全面展现了福建土楼民居的各种不同类型及其形式特色ꎬ并通过对福建土楼的聚居方式㊁防卫系统㊁建造技术㊁空间特色㊁民俗风情和历史成因的探讨ꎬ呈现了这一世界民居建筑中绝无仅有的瑰宝ꎮ林嘉书的«土楼:凝固的音乐和立体的诗篇»阐述了土楼的中国文化根基ꎬ指出其造型布局㊁雕饰艺术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ꎬ并分析了土楼与建筑风水学说㊁传统文化精神的渊源等ꎮ王忠强的«土楼»分析了客家土楼的起源与演变㊁客家土楼的类型与功能㊁客家土楼的文化内涵以及客家土楼与客家精神的影响ꎮ王丽芳的«漳州土楼志»图文并茂地考察了客家土楼的渊源㊁演变㊁概貌㊁类型㊁功能㊁艺术㊁文化㊁习俗㊁影响等ꎮ除此之外ꎬ关于土圆楼的研究著作还有林嘉书的«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㊁廖冬的«解读土楼»㊁陈大富的«土楼古韵»㊁曾五岳的«漳州土楼揭秘»和«土楼起源史研究»等ꎬ这些著作不仅介绍了客家土圆楼的历史源流与发展现状ꎬ还剖析了客家土圆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ꎬ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㊁人与自然231和谐共生的理念ꎮ在中国传统园林中ꎬ随处可见众多圆形洞窗与拱门ꎬ让平白的建筑多了些风花雪月之雅致ꎮ潘祖平在«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美学观念中圆的意蕴»一文中叙述了中国园林通过 曲径通幽ꎬ创造一个接一个主题ꎬ一层境界深入一层境界ꎬ每一景点自成一方天地ꎬ自成一个意境的圆ꎬ而整个园林无往不复 构成一个整体的圆ꎬ整体意境的圆 [18]ꎮ园林的布局㊁结构则追求对称和谐之美圆ꎬ以及八卦阴阳相合之意圆ꎮ高源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圆 文化研究»以道家㊁儒家㊁佛家中的圆文化为切入点ꎬ阐述其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ꎮ道家在 师法自然 ㊁追求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影响下ꎬ园林的设计多效法自然ꎬ追求四时之轮回㊁万物之和谐ꎻ儒家追求 和谐 中庸 ꎬ这多见于园林中牌匾㊁字画㊁楹联的内容ꎬ同时园林的布局讲求中轴对称与中正和谐ꎻ佛教将 圆 视为圣洁与美好的象征ꎬ特别是禅宗所追求的禅境ꎬ将园林的 画境 升华至 意境 ꎬ从 圆内 延伸到 圆外 ꎮ也就是说ꎬ园林之圆将精神层面的圆落实于物质层面ꎬ物质层面的圆又转而反映在精神层面ꎬ体现了文化结构诸层面的相互影响㊁相互促进ꎮ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ꎬ客家土圆楼是圆形建筑的代表之一ꎬ不仅反映了圆物质文化ꎬ还体现了与八卦风水㊁自然生态㊁传统文化的精神渊源ꎮ古典园林㊁皇家园林是体现圆精神文化的典型代表ꎬ其中主要蕴含了中轴对称㊁曲径通幽㊁道法自然等精神层面之圆ꎮ前者为显ꎬ后者为隐ꎬ都是圆文化在建筑领域的呈现ꎮ㊀㊀五、关于信仰之圆的研究所谓信仰之圆是指道家㊁佛教㊁儒家中以圆形为象征的观念㊁制度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圆文化ꎮ道教中的圆文化ꎬ其渊源要从老子㊁«易经»与圆道的关系论起ꎮ陈远宁的著作«中国古代易学发展第三个圆圈的终结 船山易学思想研究»论及中国古代易学发展的整体过程中出现过三个 正反合 的否定之否定的 圆圈 ꎬ并以通彻的论证得出船山易学是第三个 圆圈 的真正终结的新观点[19]ꎮ刘长明认为ꎬ老子之道 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先在性㊁本原性和超越性等形而上特征的混沌大圆 [20]ꎮ«老子»所倡导的 人法地ꎬ地法天ꎬ天法道ꎬ道法自然 的思想ꎬ为«易传»所吸取ꎬ其通过解释«易经»的形成ꎬ提出了 观物取象 法天象地 的原理 这一圆道思维不仅影响了道家文化ꎬ还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ꎮ太极图是圆道思维的独特表征ꎬ它向人们展示了和谐发展的环流圆相ꎬ揭示了和谐生物的哲学原理ꎮ张婷婷㊁王宏付在«论太极图文化在清代团花图案中的思想渗透»中指出ꎬ太极图所体现的圆文化在清代团花图案中有大量的呈现ꎬ主要体现于图案样式与结构设计中ꎬ如五福捧寿图㊁ 喜相逢 都是经典的服饰图案ꎮ如果说太极图是物质层面的圆文化ꎬ那么太极拳则体现了行为层面的圆文化ꎮ孙勤羽㊁孙刚的« 圆 道:太极拳生命哲学思维探骊»表明ꎬ太极拳的圆不是空洞的圆ꎬ而是以圆为基底的㊁蕴含丰富生命哲理的圆ꎬ太极拳取理于太极ꎬ蕴含了三重圆道:一是个体自我的生命整合ꎬ二是处世之道的生命圆转ꎬ三是自然而然的生命本真ꎮ在佛教发展史上ꎬ华严宗和禅宗都对圆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ꎮ高源㊁高兴㊁汤燕的«中国传统 圆 文化在传统园林中的应用»论及了华严宗认为佛教即 一乘圆教 ꎬ修行之最高境界即圆融的境界ꎮ禅宗重视 圆美 ꎬ提倡 诸佛体圆ꎬ更无增减ꎬ流入六道ꎬ处处皆圆 ꎬ发展了相圆为美的审美艺术ꎮ因此ꎬ在佛教中的菩萨㊁罗汉像中有很多圆润的造型ꎮ佛有圆光ꎬ佛家修炼以求 功德圆满 为目标ꎬ并修成 圆寂 ꎮ另外ꎬ轮回观也是佛教思想中 圆 的体现ꎮ佛教认为ꎬ人有前世今生ꎬ其过去㊁现在㊁未来构成了轮回ꎬ人在死亡之后会进入下一个轮回ꎬ以新的生命形式投胎于世ꎬ所以每个人都在 六道轮回之中ꎬ循环往复ꎬ无始无终ꎬ犹如一个 圆圈 [21]749ꎮ这种轮回观映射到物质与行为层面ꎬ就有了藏族佛教手持转经筒的转经运动ꎮ张江华的« 圆圈现象 及其在藏传佛教中的象征意义»揭示了藏族地区的 圆圈现象 ꎬ无论是城镇㊁乡村还是田野草原ꎬ抑或是寺院神殿和土屋帐篷ꎬ都充满了大量 圆3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内容,古典主义时期,主要反映了宫廷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民族特点。
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过如西方视建筑为永恒,不朽,纪念物的思想,当然也就谈不上与自然抗衡了。
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
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是虚伪。
现代建筑戴瓜皮帽、小围脖是功能的虚伪,对称轴线的神圣化是精神的虚伪。
仿古一条街是历史的虚伪。
欧陆风情之类是金钱的虚伪。
现在有许多人好玩高科技,还有所谓极少主义,用混凝土结构仿钢结构建筑,这是技术的虚伪。
建筑是一些搭配起来的体块在光线下辉煌,正确和聪明地表演。
建筑的表面与内部使用关系就象是皮肤与肌肉、骨胳的关系那样有自然的逻辑。
这种逻辑被建筑师称为设计中的真实。
建筑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除了象皮肤与肌内及骨胳之间的关系模式外,还可以借鉴人类个体多样性与社会丰富性在感受上的关系一一就象人用各自的衣服与身体完全可以比作建筑功能。
每个人按不同的要求穿适合自己的衣服,就象创造了不同的建筑形式一样。
而衣服与建筑形式一样是公共与私密的交接面。
就象时装设计与日常穿着间的区别一样,真正具有现代性而且富有魅力的装扮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获得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文化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在建筑上面对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缺乏连贯性。
高度综合化的现代社会,使各种事物存在的真正价值扑朔迷离,难以被人理解。
H&deM 的观念受到了历史上类似建筑的很大启发,在1990 年访问阿尔罕布拉宫的过程中赫佐格受到很大震动,他意识到覆盖在阿尔罕布拉宫实际结构上的密密麻麻的彩色马赛克在构造上只是表层的装饰,但在实际视觉感受上,它与其后结构体特殊的依附关系使它远远超过了简单贴面的效果。
那些熠熠生辉的小“鳞片”将坚实的结构体溶化成轻柔、绵薄的织物般的感受,使建筑空间产生了幽深无尽的效果。
此时表层的材料脱离了自身表象的局限,表现得就象夹在有形的建筑实体与无形建筑空间之间的一层面纱。
有传统建筑为样板,作为一个建筑形式,“化妆”则以范围或色调,以气息和空气发展他们以后惯用的“双层表面”。
在这时里内层是玻璃。
外层是铁质格栅。
格栅形成的纹理就象水中的植物一样微微地弯曲。
让人感受到从下向上的“浮力”及其带来的动感。
各层的居民按照不同的要求及各自的习惯会以不同的角度开启金属格栅,使建筑的表面形式随着时间一直变化。
而立面的动感也更加生动。
到了夜晚,室内的光线透过格栅上的细缝透溢出建筑,轻盈飘逸的感觉与白天沉重的效果形成明显对比。
完全被铜皮裹住的信号塔避免了普通建筑从开窗、细部等设计上流露出分层的尺度感,从而使它与由铁轨、车辆、动力线等组成的环境,在视觉上更加协调。
当用"现代建筑"一词时,实际上我们建立起一种建筑形式风格的概念," 现代建筑"有别于当时盛行的具有复古主义思想的折衷主义建筑,包括原国民政府竭力推崇的"中国固有式"建筑以及集仿西方历史上各种形式的西洋建筑,它以形式自由、造型简洁、注重功能、经济合理,没有装饰或少量装饰的特点而成为时代的新风格。
现代建筑是在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特定社会背景及地区环境中产生的新型建筑,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及建筑师与业主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理解程度及角反的差异,导致中国此时期的现代建筑从形式及设计思想上来看具有不同的类型。
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最剧烈的变化是发生在建国之后,在一系列工业跃进运动中,沈阳、长春、重庆、徐州、兰州、上海等等似乎已变成了一座座专门生产拖拉机、汽车、摩托车、电器、自行车、建筑机械、或雪花膏、洗衣粉的职能城市,变成了一架架功能单一的超级工业机器。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时代精神”成了我们最有力的道德说辞,而它所要求的代价也同样为我们始料未及。
中国建筑适应顺从自然,还表现在对房屋基地和方位选择的高度重视,这便是中国古代的堪舆风水学说。
对此,李约瑟博士曾指出:“再没有其他地方表现的象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
’人不能离开自然。
’”。